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秘 | 日军为何攻不下重庆?改变中国命运的战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3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4: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05-06 国家人文历史440评


  


  抗战时期,湖北大部分领土都已经被日军占领,为什么日本人没有以武汉为跳板逆江而上杀到陪都重庆而仅仅是派空军来轰炸呢?我们的历史书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这是因为惨绝人寰的石牌镇保卫战。


  1


  五年前的部署,就是为了今天的决战


  石牌是个不足百户的古镇,在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境内,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距离宜昌城30多里,扼守长江天险,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道可以称作“天险”的门户。石牌一旦被攻陷,在日军的水陆空配合下,重庆将无险可守,中国将无险可守。


  中日双方都看到了这里的重要性,中国海军于1938年冬就在石牌设置了第一炮台,安装大炮共10尊,配备漂雷队、烟幕队和100余名官兵,用于封锁长江。果然,1941年3月上旬,日军以重兵从宜昌对岸进攻石牌正面的平善坝,并以另一路进攻石牌侧翼之曹家畈。两路日军当时都遭到我守军的严重打击,惨败而归。吸取教训的日军不敢贸然从正面夺取石牌要塞,于是,1943年5月,日军采取大兵团迂回石牌背后企图攻而取之。


  


  石牌镇


  身在重庆的蒋介石自然对石牌要塞的安危极为关注,他不止一次地给六战区陈诚、江防军吴奇伟拍来电报,强调确保石牌要塞。5月22日,蒋介石又发来电令:“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军第十一师身上,师长胡琏,一位国军的名将。


  2


  该来的战斗必然要来,打吧!


  1943年5月25日,日军逼近石牌要塞。双方的兵力对比如下:


  日军:两个师团、一个旅团,一共10万兵力直面扑来。


  国军:胡琏率领的十八军第十一师驻守核心阵地,第十集团军第九十四军主力掩护右翼,空军战机协同作战,并对日军后方实施轰炸,切断敌之增援和补给。


  在此关键时刻,从重庆传来蒋介石5月26日颁行的手令,指出,石牌乃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是关系陪都安危之要地。并严令胡琏等诸将领,英勇杀敌,坚守石牌要塞,勿失聚歼敌军之良机。接到手令的胡琏当即立下遗嘱,决心与石牌共存亡,并把师指挥所推进到离火线很近的虫客蚂包,亲临指挥。


  5月28日,日军第三、第三十九师团开始向石牌推进,向我第十一师第一道防线南林坡阵地发起攻击。同时,右邻之十八师阵地也受到日军的袭击。至此,一场争夺石牌之战在西陵峡展开。战斗之激烈,为八年抗战中鄂西战事所绝有。


  3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成建制地殉国


  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三营驻守的南林坡阵地是日军主攻目标,在九连、八连相继打光之后,七连坚守阵地四天四夜,没有后退一步,在对方的飞机、直射钢炮和数十次冲锋的进攻下,仅存70余人奉命撤出战斗,迫击炮炮手全部牺牲,重机枪排死亡惨重,技术兵幸存无几。


  5月29日,日军第三十九师团主力分兵两路向我十一师阵地大举进犯。日军为了攻占主峰大松岭,在飞机支援下,向我坚守主峰阵地第十一师的一个连发起数次冲锋。终因众寡悬殊,该连亦伤亡过半,被迫撤离牛场坡。由于失去屏障,5月30日朱家坪被敌攻占。


  日军攻下天台观后,骑兵队突入窄溪口,又遭到我龙家岩阵地守军迫击炮的攻击,迫使敌骑落荒后撤。不久,日军步兵在飞机掩护下强行通过窄溪,向八斗方我十一师二线阵地突进。


  


  石牌要塞


  石牌要塞保卫战打得非常艰苦,一方志在必得,一方拼命死守。5月29日,胡琏对团长们发令:“从明天起,我们将与敌人短兵相接……战至最后一个,将敌人枯骨埋葬于此,将我们的英名与血肉涂写在石牌的岩石上。”自日军进入我石牌外围主阵地后,由于这一带丛山峻岭,其步兵仅能携山炮配合作战,抵挡不住我军之打击。于是便用飞机轰炸以代替炮击,每天保持9架飞机低飞助战。到了5月30日,越来越多的日军突破外围防御,开始强攻石牌要塞。敌在空军掩护下,分成若干小股向我阵地猛攻,只要有一点空隙,日军即以密集队伍冲锋,作锥形深入。当敌我双方都以不惜生命为代价摧夺着石牌前沿的阵地时,战区总司令陈诚上将曾给胡琏打过电话:“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斩钉截铁地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其英雄气概可见一斑。几个小时之内,国家的命运就要被决定,而胜利的天平似乎又在向日本方向倾斜。越来越多的中日两军士兵开始上刺刀——他们已经近到能够清晰地看到彼此的面庞了。在这个时候,成千上万中日两军的士兵正端着刺刀冲向彼此。


  4


  近身肉搏,三个小时没有枪声的战斗,阵地没丢


  我十一师官兵在胡琏指挥下奋勇作战,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更不是休息,而是仗已经打到无法开枪的程度了,敌我两军扭作一团展开肉搏战,他们在拼刺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白刃战就此爆发。


  攻击三角岩、四方湾之敌1000余人,为争夺制高点黔驴技穷,一度施放催泪瓦斯弹。我军无防化设备,用血肉之躯与敌相拼,竟奇迹般将敌歼灭殆尽。八斗方之争夺,是这次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敌每一寸土地之进展,必须付出同等血肉之代价。两军在此弹丸之地反复冲杀,日月为之黯然失色。我军浴血奋战,击毙日军近2000人,阵地前沿敌军尸体呈金字塔形。


  


  石牌要塞的堡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37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4: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社向全国播发消息称:“宜昌西岸全线战斗已达激烈.每一据点均必拼死争夺。”这是当时战役的真实写照。

  《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描写在这场白刃战中战死的少年:

  “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橘园里吸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

  在那个残酷的午后,无数壮士的鲜血浸透了长江南岸的土地。三个小时没有枪声的拼杀后,白刃战落下了帐幕,1500名中国士兵静静地躺在中国最美的江山中。他们曾英勇地战斗,此时却安静、腼腆,犹如他们短暂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那样。中国军队的阵地没有丢失,败退的是日本人。

  5

  民国最后的空军和海军精锐尽出,空战开始了

  为配合陆军作战,保卫石牌,我空军和美国盟军战机频频出动,在战场或战场附近对日军进行攻击,断敌增援和补给。5月29日,我空军攻击了宜昌城,炸死、炸伤日军30余人;30日又攻击了宜昌东之日军土门垭机场,炸死日军2人,炸毁飞机1架;5月31日,在石牌大战的最后时刻,我空军与地面部队联合作战,同日军飞机展开激烈的空战,击落敌机6架。空军出动,大振了我军士气。石牌要塞的海军官兵,除不断向长江江面布放漂流水雷,阻止日军舰船溯江西上与陆军协同外,他们坚守炮台战斗岗位,沉着应战,任凭日军飞机、大炮猛烈轰击,临危不惧,决心与炮台共存亡。

  

  石牌要塞的山川地貌

  由于守军意志坚决,日军久攻石牌不下,损兵折将惨重,士气和信心完全丧失。到了5月31日夜晚,战场上的枪炮声突然沉寂下来,进犯石牌之敌纷纷掉头东逃。石牌要塞虽历经烽火,但仍屹立在西陵峡之滨,固若金汤,如同一座铜墙铁壁。此次石牌大战,我军打死打伤日军达7000人。

  石牌保卫战从1939年3月设立江防军开始,到1943年6月石牌决战取得胜利止,历时5年,中间发生不下百场的战斗,战线铺漫到了整个鄂西宜昌辖区。尤其是1943年5月5日至6月18日决战期间,中国军队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为指挥,形成石牌三条重要防线,与日军第十一军军长横山勇率日军第3、第13、第39师团展开殊死决战。战至6月2日,中国军队全线反攻,日军溃不成军,节节败退,取得了以“太史桥大捷”为标志的石牌保卫战主战场的彻底胜利。

  这场决战,中国军队投入兵力15万人,日军投入10万兵力,日军伤亡兵力25718人,损失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艇122艘;中国军队仅伤亡一万余人取得胜利。

  

  6

  胡琏遗书: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效忠为宜

  胡琏及第十一师都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大敌当前,恶战在即,胡琏当夜修书五封,以与家人作别。其中两封如下:

  写给妻子的一封: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军人以死报国,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效忠为宜。……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十馀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枝,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毋悲亦毋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

  写给父亲的一封:

  “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并无他途……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也足慰……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

  想第一时间收到国家人文历史微信的读者们,国历君来告诉你们新技能!进入国历官微首页后,点击右上方人型图标,在新页面中滑开“置顶公众号”选项(见下图),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国历君嘞~

  

  好 文 推 荐

  在民国题材影视剧中,国民党内部的称呼一直是个颇具时代感的元素,看得多了,观众也摸清了门道。领导一律称某座,如“师座”“处座”;同辈官员间喜欢称兄道弟,关键时刻可要“拉兄弟一把”;“校长”就是蒋介石的代名词,有时还叫“总裁”。

  一块中国领土,只因为收留了落难邻居,反而引起了觊觎,几经折腾,以巨大的代价才换来对应有名份的确认,老大帝国为当年的慷慨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就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假扮夫妻来迷惑敌人。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产生感情后,经党组织批准,就“弄假成真”变成了志同道合的真夫妻。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37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4: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6-5-7 15:43 编辑

  国民党第一悍将,抵十个胡宗南,毛主席提醒粟裕小心提防

  2016-02-03


  

  1.

  1947年7月,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东北民主联军度过早期的困境,由守转攻,发动夏季攻势,突破国民党四平一带的防线,歼敌八万余人。

  林彪在东北出了一口恶气。同时,解放军另一位军神粟裕紧盯着山东战场。

  早在二个月前,粟裕也打了一场漂亮的仗,在孟良崮歼灭国民党王牌74师,国民党名将张灵甫被击毙。

  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国民党的谨慎,解放军的休整,出现了无大战可打的局面。

  寄希望乘胜追击,彻底在山东变被动为主动的粟裕在寻找另一个机会,一个再次全歼国民党王牌师的机会。

  这个机会似乎来了,就在这一年的七月,国民党频繁调动,在山东鲁中仅仅只有四个师。

  这是绝佳的机会。一向善于捕捉战机的粟裕下令华野四个纵队聚集,准备围歼其一个师。

  粟裕一开始选的是这四个师中黄百韬的25师。

  一出动,就碰上了麻烦,天降暴雨,山洪暴涨,部队没有按时聚集。而这一迟缓,让敌25师产生了警觉,国民党另一个师,黄国粱的64师深知解放军截而围歼的战术,为避免成为目标,他主动向25师靠拢。

  围歼25师的计划搁浅了,打开地图,粟裕盯住了国民党另一个脱群的师。

  国民党的五大王牌师之一的整编十一师,师长胡琏。

  

  2.

  胡琏,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四期生,毕业后一直在陈诚的土木系任职。

  解放战争中,胡琏任整编十一师的师长。此师由十八军整编而来,是陈诚土木系的核心(木就是由十八组成),其将领基本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装备先进,人称“吃人部队”。

  毛主席评价胡琏“狡如狐,猛如虎”,这个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就是在国民党内部,也普遍认为他跟张灵甫一样彪悍,但没有张灵甫的傲气,跟黄百韬一样忠,计谋却胜过黄百韬。

  面对这样的劲敌,毛主席多次提醒刘伯承跟粟裕,要多加提防。

  击败张灵甫之后,粟裕自然把胡琏当成了他的下一个重要对手。

  这一年,胡琏把部队拉到了南麻。

  一开始,胡琏的原驻营地并不是南麻,而是一个叫鲁村的地方。

  胡琏到了一看,发现鲁村是块死地。

  鲁村四面环山,要防守住,必须要守住四个山头,而且鲁村地方狭窄,无法展开一个师。

  权衡之下,胡琏将营地从鲁村搬到了南麻。

  这一搬,似乎是一步臭棋。搬到南麻之后,胡琏的部队就突显了出来,而且南麻恰好离华野的集结地不远。

  原本准备围歼黄百韬25师的华野四个纵队顺势把目标对准了在南麻的胡琏11师。

  

  3.

  1947年7月17日,战斗打响。华野以三个纵队的兵力分批次朝南麻发起了攻击。

  攻击一展开,就发现事情并不如料想的那般容易。

  生性谨慎的胡琏在南麻设下了重重防守。

  来到南麻之后,胡琏收缩兵力,将部队集中在五公里的范围内,然后修建大量的子母堡,而为了保证子母堡之间的支援,胡琏把阵地前的所有房屋都拆除。再在各据点之间挖地壕相通。

  而华野也犯了一个错误。

  这样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原本是先集结到位再统一发动攻击。但因为攻击目标的变更,使得各纵队并没有完全到位,攻击没有达到一击而就的目的。

  饶是这样,通过一天的血战,华野依然拿下了南麻的大部分外围警戒阵地。

  正在这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

  

  4.

  这一夜,胡琏面对潮水而来的解放军,几乎是绝望了。最后,一向迷信的他率领全体部下焚香跪拜。

  焚香没多久,大雨倾盆而来,连下数天,直到战斗结束,这场罕见的大雨都没有停歇。

  可以说,大雨救了胡琏一命。

  要进攻南麻,就必须一个个拔掉胡琏设下的子母堡,而要拔掉子母堡,一般只有两个方法,用炸药包,或者用重炮。

  重炮上不来。

  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重炮无法拉上阵地,而中口径的炮又无法击毁胡琏用土方树木加固的堡垒。

  剩下的只有用炸药包了,可就是炸药包也没有发挥作用。

  大雨淋湿了炸药包,怎么都点不着。有的甚至连用五个炸药包都没有点着。

  每一次点不着,就意味着有战士牺牲。

  解放军的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发起了攻击。

  良好的作战纪律促使着这些因为大雨吃不到热食,衣服被雨水泡成布条,双腿开始溃烂的士兵一次次冲向敌人的堡垒。

  每拿下一个堡垒,消灭的不过对方的一个班一个排,却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5.

  国民党的援军正紧急朝南麻汇集。

  二个月前的孟良崮上张灵甫的失败,一半归功于解放军的进攻,另一半则要归功于国民党军队的见死不救。

  这一次,情况显然不同。

  蒋介石下了死命令,如果再出现孟良崮的事情,则所有军事将领连坐。

  敌八师、二十五师、六十四迅速增援。

  华野的进攻却陷入了困境。

  南麻攻守两方都处在艰难的时刻。

  解放军第六纵队用一个团进攻对方一个二百人守卫的山头,因为地势险要,屡攻不下。最后调来刚缴获的两门重炮,又找不到炮手,没办法,只好找了四名俘虏。可俘虏很狡猾,故意不打国民党山头阵地,而转打解放军在山腰的突击队。

  

  6.

  五天后,考虑到敌援军已经靠近,围歼对方的时机已经不存在。粟裕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这一场围歼战最后打成了消耗战,战斗数据不太一统,大概可以肯定的是华野伤亡在一万三余,国民党军队伤亡在九千左右。

  南麻战斗无疑是失败的一次战役。

  胡琏脱围之后,得意洋洋,蒋介石封其为常胜将军。其后因金门一战,有金门王的称号,跟胡宗南这个西北王并称,但国民党普遍认为,一个金门王可以抵十个西北王。

  而在挫折之下,粟裕寻找着一个复仇的机会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4 04:01 , Processed in 0.0611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