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古: 披风与红裙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6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9:5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撷芳主人 自由撰稿人


2016-04-03 23:38

《清稗类钞》“服饰类”记载了清代汉族女子的婚礼装束:“凤冠为古时妇人至尊贵之首饰……至国朝(清朝),汉族尚沿用之,无论品官士庶,其子弟结婚时,新妇必用凤冠、霞帔,以表示其为妻而非妾也……霞帔,妇人礼服也,明代九品以上之命妇皆用之。以庶人婚嫁,得假用九品服,于是争相沿用,流俗不察,谓为嫡妻之例服。沿至本朝,汉族妇女亦仍以此为重,固非朝廷所特许也,然亦仅于新婚及殓时用之,其平时礼服,则于披风上加补服,从其夫或子之品级,有朝珠者并挂朝珠焉。结婚日,新郎或已有为品官者,固服本朝之礼服矣。而新妇于合卺时,必用凤冠霞帔,至次日,始改朝珠补服。其说有二。一以凤冠霞帔表示其为嫡妻也。一以本朝定鼎相传有男降女不降之说也。”
文中提到的披风是清代汉族女性比较正式的外衣款式,出现于明代,《夜航船》中说:“(披风)如背子制较长,而袖宽于衫。”明代披风主要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对襟直领,男女通用,衣襟用系带一对系结或用花形玉纽扣纽系,《朱氏舜水谈绮》:“披风对衿而无镶边……膺有纽扣,用玉作花样,或用小带亦可(图1)。”另一种是对襟竖领,女性专用,明代後期最为流行,领口缀一对小纽扣,胸前衣襟处亦用系带或玉花扣(图2)。
图1 直领对襟式披风(男女)
图2 竖领对襟式披风(女)
两款披风在清代仍为汉族女子沿用(比较常见的是竖领式披风),四季皆可穿着,衣身、衣袖的长短宽窄及细节装饰都随着各个时期的流行风尚而不断变化(图3、图4)。在男装外褂的影响下,同样是对襟款式的女性披风逐渐具有了礼服或吉服的性质(以青色为主),汉族命妇还在披风的前胸後背处加上了“补服”,从而和官员服饰形成对应。
补服即补子,《清稗类钞》云:“补服,俗称补子,文武官吏之徽识也,缀于章服之前後心。以所补之物,分其等级,文职以鸟,武职以兽,盖始于明也。”又有“女补服”条说:“品官之补服,文武命妇受封者亦得用之,各从其夫或子之品以分等级。惟武官之母妻亦用鸟,意谓巾帼不必尚武也。”(图5)。
图3 直领对襟式披风
图4 竖领对襟式披风
图5 披风加补服
《苏祖斐百岁回忆录》里也提到了新娘的凤冠霞帔和披风:
新婚夫妇行礼时,新娘头戴凤冠、身穿红色衣料加上平金彩绣的霞披(帔)……待回门之後,换穿披风红裙。披风红裙,由夫家制备,赠给新娘。披风系深天青色绸料所制,上绣八个团花,四周绣有海水纹图样,胸前背後有‘补子’,‘补子’上按品级绣有不同的鸟,红裙上绣有五彩花样,非常鲜艳。
八团花与海水是清代吉服的典型装饰,用作吉服的女披风也用八团(或多于八团)海水纹样。 红裙可以算作披风的“标配”,如《官场现形记》第四回:“老爷穿的是朝珠补褂,太太穿的是红裙披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四回:“其余便是各家官眷,都是很有体面的,一个个都是披风红裙。”披风红裙从晚清一直延续到民国,除了传统款式外还出现了不少带有时尚审美特征的改良样式(图6、图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63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9:57:10 | 只看该作者
图6 清末民国不同时期的披风
图7 披风红裙
包天笑《六十年来妆服志》对女性的披风红裙作了非常详细的记录:
妇女的礼服,最普通者,曰披风、曰红裙。披风比于男子的外套,也是吉服则作天青色,而素服则作元青色,不得有异色。披风之内衬以袄,那就儘你爱用什么颜色,便用什么颜色了。披风也像男子外套的作对襟,长可及膝。有两袖,极博,以我幼时所见,大概以蓝缎而绣以五彩或夹金线之花。六十年以上对于披风上的装饰,我不知道了。但未嫁的闺女,不得穿披风。
到了晚清时代,女太太们踵事增华,披风上除补服以外,还有平金的团花,以及水浪形的金边,她们称之为‘水脚’,此种装饰,北方官太太们颇为提倡。披风上有短领,可以点缀各种珠宝。披风亦似男子的外套,从纱的一直可以穿到皮的,但皮毛的翻穿,似近日的女大衣,却是没有过。
红裙也有种种花样,大红之裙,加以百襕,有的还装以各种飘带。有一时代,裙幅上装以无数的小银铃,行一步辄丁令作声。但此种装饰,都为年轻少妇为之,年老者穿红裙,亦颇素朴。
另外,按照包天笑所述当时的吴地习俗,必须夫妇双全者才可以穿红裙,若是守寡的孀妇遇到需要穿礼服(披风)的场合,则要改用其他颜色的裙子,年轻者可以穿浅碧、淡青或紫色,老年的则改穿黄裙。
由于披风和清代男子的外褂(亦称“外套”)特征相似,所以当时把女性披风也称为“褂”或“大褂”,缀补服的披风也可通称为“补褂”。1912年《申报》评论民国元年服制案中的女礼服说:“女子礼服亦甚简单,曰套,其式与前清时女人所穿大褂同(南方谓之披风)。”这里的南方主要指江南一带,而广东等地亦习惯用“褂”来称呼披风,与红裙合称“褂裙”或“裙褂”,时至今日,这一带新娘仍多有将经过改良、融入现代审美的“裙褂”作为婚礼礼服的习惯(图8)。
从晚明的竖领对襟式披风到晚清民国的“披风红裙”再到现在新娘的“裙褂”,跨越三代逾三百年,竖领披风的地位不断抬升,最后一度成为法定女子礼服。虽然形制细节随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改变而多有变化,但竖领和对襟的总体特征一直保存着,甚至早期在开襟处的一对系带直至晚期仍常能见到其孑遗——只不过成了装饰性的垂带(图9)。
图8 裙褂
图9 披风的竖领与系带
女性的披风红裙除了用作礼服和吉服外,还可以作为下葬的殓衣,《沪壖话旧录》:“如死者殓时之服装,昔时必用其在生之品级衣冠,即无品级者,倘非赤贫,亦男必靴帽袍套,女必红裙披风(妾与未嫁之女不在此例,仅穿生时平常服式)。”台湾《汉声》杂志曾记录过苏南水乡前戴村妇女服饰,其中就有老年妇女的寿衣,依然是传统的“披风红裙”,这种寿衣在老年妇女逢九做寿的念佛开斋堂仪式中也穿着,仍带有一些礼服的性质(图10)。
图10 前戴村妇女的传统寿衣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8 16:21 , Processed in 0.0653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