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6|回复: 0

王石:中国人缺不带功利主义的冒险精神

[复制链接]

55

主题

141

帖子

23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74
发表于 2016-3-23 07: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今天讲一个字母“M”,它是有三个点,两个高点一个低点,咱们就讲“M”这三个点。

第一高点,2003年,我开始登希夏邦马峰,在西藏和新疆有六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完全在中国境内的只有一座就是希夏邦马峰。记得进入大本营第二天,天气阴沉,刮着北风,下着小雪,我们在帐篷里聊天,藏族的朋友说有一位客人来看你,我很好奇,在这里谁会来看我呢?进来一看是北大山鹰社的前社长,我说你怎么在这里?他说明年北大山鹰社20周年,他们给2002年遇难永远留在希夏邦马峰的学子建一座墓碑,所谓建一个墓碑就是用石头垒起来,带着五块不锈钢的遇难学子的相框。

第二天,我们就一块选一个地方建这个墓碑。碑对着东北方向,举行了一个仪式纪念,那天早上光线非常好,我想拿照相机照下来,做一个记录。因为墓碑照片是不锈钢的,看到照片的时候我愣了,我在拍照。但拍出来的不是被纪念者的头像,而是我自己的的像印到了不锈钢上。。我愣住了,从年龄上来说,也许应该是我的头像在这上面。

2002年,发生山难的时候,我正好在德国出差,在互联网上得知,北大山鹰社5位同学登山时遇难,当时90%的人觉得北大山鹰社不应该去爬山。北大的学子,都是独生子女还没有工作、生命就牺牲了,对不起国家,更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社会的期望,社会上谴责占主导。我当时连夜发了一个帖子,题目叫“山鹰精神永存”。中华民族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传统的国家,我们不缺少文化修养,但是我们是不是缺乏一种不带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的、探索未来的冒险精神呢?好在有山鹰社,山鹰社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他们就是不满足自我现状,没有任何世俗要求,就是探索、冒险的精神。

我们社会的改革往往是没有办法的才改革,但是山鹰社在学习期间组织起来到大自然挑战自我、感受自我,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很缺乏、也是很需要的,这是北大精神的一个延续。

在一年之后,2003年,我作为中国的民间人士,也作为中国人中年龄最大的登上珠峰,那年52岁,“M”的第一点就是我的登山。中国民间登山发源于北大,北大山鹰社是我的一面旗帜,北大山鹰社第二任社长又是我的一个代理教练。所以再往之后的7+2(“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编者注),只是一个延续而已。

探险活动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再说一个“M”的低点就要追溯到2005年,珠峰登上去了,七大洲完成了,开始完成“7+2”。首先去北极,机场我发现有一位老学者,名字叫潘文石,是北大的一位生物学教授,他站在这个队伍中让我感到非常振奋,我和潘文石教授是忘年交,都是环保推动者。他出现在机场我很意外,因为老先生从来不参加这样的活动,他笑咪咪的递了我一封信,说这封信你到飞机上去看,信很短,第一对我的探险事业,包括登珠峰表示祝贺,第二个事情是你做的事情对社会影响很大,发挥了正能量。我感到耳朵发烫,我觉得不是这样,因为登珠峰也好,登七大洲高峰也好,完全是个人性格的彰显,是一种自我的表现,从来没有觉得对社会怎么样。但是我体会到了老教授为什么到机场给我送行,他的潜台词是说你的影响非常大,是不是可以把探险活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

所以后来穿越南极就不同了,穿越南极和公益活动、保护环境结合起来。那次募款80万。之后2010年我第二次登珠穆朗玛峰,明确意识到不能在登山过程中丢垃圾,我们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了“零公里行动”。当然小便还是留在那里,大便也要带下来,有特别的塑料袋和特别的厕所设置,收集起来带到山下。我们还和西藏的登山学校建立合作,建立专业捡垃圾的队伍,共捡了4吨垃圾。那年正好是上海世博会,我们把捡的70多只氧气瓶到上海世博会,做了一个装置艺术,使大家关注自然,这是这个“M”低点中的高点。

衡量成功的标准是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如果问我中国的企业家中有没有很佩服的,有很多,但首先我想到的是褚时健先生,75岁去哀牢山种橙子。他原是云南一家卷烟厂的厂长,曾锒铛入狱,处境非常凄惨。我在他面前间接表示了这样的遗恨,没想到老人淡淡的说,改革嘛总要有代价的。之后话题一转给我谈2000亩的果园,他那年75岁,这位遭了劫难的老人,承包了2400亩的橙园,大谈五年之后树上挂橙的情况。他的管理方法是在那里扶贫,哀牢山是傣族,而且是非常贫困的黑傣,他完全按工厂的方法,把这些成员分产到户,一家7000株。褚时健先生让我体会到了一个人一生的伟大之处。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他顶峰的时候有多高,而是从顶峰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我从褚时健身上看到了。

知识的登山没有顶峰

再讲“M”的第二个点,按照我的计划是三次登顶珠穆朗玛峰,70岁的时候完成第三次,即52岁、60岁、70岁。2011年我去哈佛了,到了哈佛一年我就决定放弃再次登珠峰的想法。为什么呢?两个原因。

先说一个物理原因,我是较劲的,52岁的时候说我是中国登珠穆朗玛峰年纪最大的,我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国际上是61岁。而且那年有一个71岁的日本老人上去了,把这个61岁提高了10岁,我想我72岁再来吧,我得超过他。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个77岁的日本老人上去了,就是那个71岁的,叫三浦雄一郎。我想我还得调整啊,得调整到78岁去,结果去年(2013年5月23日)他又上去了,80岁登山珠峰了。我说咱别和他较劲了,较不过他。所以这事的教训就是不要轻易和日本人较劲,据说他还想再登。(现场笑)

当然这是物理上的教训,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我感觉我在哈佛过语言关、过生活关、过学习环境关比登珠峰还难。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是去登物理的山还是去登比珠峰还难的知识的山?显然我放弃了物理登山选择了知识的登山。由于我这几年连续登山,体能上还是不错的,学习更需要体能,于是我决定放弃物理的登山,物理登山有明确高度的8848,但是知识登山没有顶峰,要一直爬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8 06:16 , Processed in 0.0819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