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板桥《墨兰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5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14: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收藏人:百了无恨
   2015-11-11





1981年安徽省文物总店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一批馆藏文物中,有一幅郑板桥的《墨兰图》轴纸本,纵116.5厘米,横47厘米,郑板桥自跋“广陵市上卖兰花,现取金钱不肯赊,一笑老夫无长物,自顽自画作生涯。乾隆辛末秋九月板桥居士郑燮并题”。乾隆辛末年为1761年。郑板桥博才多艺,能诗、工书、善画。其绘画以兰蕙竹石为最工,以绘兰草为最多。用笔秀劲潇洒、妙趣横溢。郑板桥视兰花为君子,爱兰蕙之忠贞不渝,故云“四时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任渠霜雪连冰冻,苍翠何曾减一些”。66岁时,他的二女儿出嫁,他作了一幅《兰竹石图轴》作陪嫁,并题诗赠之。郑板桥对兰偏爱,“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现他的绘画作品除了偶尔有数的几幅菊花外,主要是画兰竹石,这是古代写兰的传统,是“扬州八怪”花卉画的特色,同时也是郑板桥的创作与成就。他在画兰竹时长添石,认为“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兰竹石,相继出,大君子,离不得。”
郑板桥善画兰花,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亦有创新。他评石涛画兰称:“石涛和尚客吾扬州数十年,见其兰幅极多,亦极妙。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他从书法中得到启示,主张“以书之关钮透入于画,”画兰则“兰叶用焦墨挥毫,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因而他画的兰花既融入了隶书的阳刚之美,又吸收了草书的机趣天然。在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画兰的高手,郑板桥最佩服白丁、石涛两禅师。当时画坛评论为“白丁以少胜,以韵胜;石涛以多胜,以气胜。”“而潇洒清劲,似不及板桥先生也。”“板桥兼而有之,故名盛一时。”郑板桥画兰“以造物为师”。故时人评他的画“脱尽时习,秀尽绝伦”,郑板桥“择善而学”又“推陈出新”。
郑板桥长期栽植兰花,积累了丰富的兰花知识。他在大量的诗文中描写了兰花的生长环境。一方面他借此抒发怕尘嚣、愿隐逸的高傲禀性;另一方面又反映他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深刻认识。他提出:“古人 云,入芝兰之室,久而忘其香。夫之兰人室,室则美矣 ,芝兰弗采也。吾愿居深山绝谷之间,有芝弗采,有兰弗掇。各适其天,各全其性。”郑板桥发现兰根的生长,对次年的开花及花香有着重要影响,他提出“买块兰花是整根,神完力足长儿孙;莫嫌今岁花开少,还看明年发满盆。”郑板桥的兰诗、兰画、兰识,是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忘却的一份贡献。郑板桥的《墨兰图》兰花二丛,有叶有根,用墨浓淡兼之,纵逸多姿,浓墨画兰叶,浓淡墨点花心,淡墨画兰根,透露出兰叶、兰花、兰根的幽香和无限生机。构图上表现两丛兰花错落有致,兰叶、兰花、兰根相互呼应,增强画幅的整体感。
从题跋上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兰花的重视,市价不菲。而郑板桥喜爱兰花是他“自顽自画作生涯”一生所追求的美好境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15 23:08 , Processed in 0.0548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