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慶桐城六尺巷 做鄰相讓傳佳話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7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20:2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蘇勇
2016年02月17日10:40    來源:揚子晚報   

“千裡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人們耳熟能詳的詩就發生在安慶桐城市西后街與五廟園之間,這裡有一條長約180米、寬約2米、鵝卵石鋪就的巷道,人們稱之為六尺巷。

六尺巷遺址。

“千裡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人們耳熟能詳的詩就發生在安慶桐城市西后街與五廟園之間,這裡有一條長約180米、寬約2米、鵝卵石鋪就的巷道,人們稱之為六尺巷。六尺巷南邊是宰相府,北邊為吳家吳氏宅。巷道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有關它的來歷,可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

兩家為宅基起了爭執

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桐城博物館唐紅炬副院長說,這段史料詳細記述了六尺巷形成的原因和經過。故事的主人公張文瑞,即清代名臣、文學家張英。他幼讀經書,過目成誦。康熙二年(1663年)中舉人,六年中進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后升任侍讀學士,十六年奉命入南書房,凡民生利弊,四方水旱,知無不言,康熙稱贊他“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將西安門內瀛台之西的房子賜其居住,開創了詞臣賜居禁城內的先例。二十八年擢工部尚書,再調任禮部尚書,充《國史館方略》、《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實握宰相之權,所以家鄉人稱他的府第為“宰相府”。

這條六尺巷在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在市區西環城路的宰相府內(省康復醫院內)。東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為宰相府。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兩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產業,時間久遠了,本來就是一筆糊涂賬。想佔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賬的,他們往往過分相信自己的鐵算盤。兩家的爭執頓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一封信化解了矛盾

糾紛越鬧越大,張家人隻好把這件事告訴張英。家人飛書京城,張英閱過來信,只是釋然一笑。隻見張大人揮起大筆,一首詩一揮而就。詩曰:“千裡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交給來人,命快速帶回老家。

家裡人一見書信回來,喜不自禁,以為張英一定有一個強硬的辦法,或者有一條錦囊妙計,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詩。於是立即動員將垣牆拆讓三尺,大家交口稱贊張英和他家人的曠達態度。尚書一家的忍讓行為,感動得鄰居一家人熱淚盈眶,全家一致同意把圍牆向后退三尺。兩家人的爭端很快平息了,兩家之間,空了一條巷子,有六尺寬,有張家的一半,也有吳家的一半。大家爭相傳頌,交口稱贊,使六尺巷的故事廣為流傳。

六尺巷收入《名勝詞典》

幾百年宰相府已被拆毀殆盡,但六尺巷的故事卻沒有被人們淡忘。1956年11月,毛澤東主席針對當時微妙的中蘇關系,在接見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吟詠了這首詩的后兩句,更賦予這首詩深刻的政治內涵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如今的六尺巷舊址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1993年安徽省有關部門撥專款進行部分修復﹔1999年,桐城市政府決定在六尺巷遺址就地恢復原貌。六尺巷現已收入《中國名勝詞典》,慕名尋訪觀光的游客常在此駐足流連。六尺巷已經是桐城古城的旅游景點,2007年4月,“桐城文廟-六尺巷”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到安徽桐城去的游客,參觀六尺巷是必備項目。 記者 蘇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884
沙发
发表于 2016-2-22 20:27:57 | 只看该作者
谦恭礼让六尺巷吴琦琼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2月07日   第 07 版)

  来源:百度

  安徽桐城,春秋时称“桐国”,唐至德二年改称桐城县,直到1996年桐城撤县设市。千年以来,桐城一带人杰地灵,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清代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即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并将“文以载道”的宗旨传播到全国,桐城也因此赢得“文都”的美誉。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随处可见历史文化古迹,其中有一条巷子更是闻名遐迩,它就是著名的六尺巷。

  说到六尺巷,不得不提桐城“父子双宰相”的张家。张英曾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位高权重,桐城人称之为“老宰相”。其子张廷玉,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为官康雍乾三代,桐城人称之为“小宰相”。

  这条宽六尺的“六尺巷”,相传修建于清康熙时期,当时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张家的管家倚仗张英在朝中的地位,而邻居吴家却不畏惧张家的势力,两家各执一词,力争主权。因为此事涉及到当朝宰相,县官怕招惹是非,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便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援。张英收到书信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罢豁然开朗,立刻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吴家觉得奇怪,张家人便拿出张英的书信,吴家见信之后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从而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因此得名。

  六尺巷的遗址现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城区西南一隅。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笃素堂,巷北为富商吴氏宅,巷墙高2.6米,青灰色块砖垒砌,全长100米,宽2米,地面由鹅卵石铺就而成。巷两端各有一座牌坊,横额之上分别镌刻有“懿德留芳”、“礼让”之语。牌坊下有包括照壁、山石、回廊等景致组成的文化广场。照壁的正面是四幅组画,由“纷争”、“报信”、“批诗”与“和解”这4个部分组成,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六尺巷形成的故事。照壁的背面分别刻有张英的生平和六尺巷简介,山石上是张英手书的“让墙诗”。寥寥数语,寓意绵长。


751

主题

132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557
板凳
发表于 2016-2-22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辣辣 于 2016-2-22 20:39 编辑

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2009-07-26 09:10:03)[url=]
[/url]


标签: 文化













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桐城“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后街,在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省康复医院内)。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长约180米、宽2米,鹅卵石铺就。

据姚永朴《旧闻随笔》、《桐城县志略》载:老宰相张文端(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六尺巷”遗址,见证了“和谐礼让”之美德。六尺巷故事流传甚广,脍炙人口,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毛泽东1958年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引用此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2007年,原国务委员唐家璇来桐城视察,高度评价桐城“六尺巷”作为历史遗迹,和谐礼让之遗风,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借鉴和促进作用,并亲笔题词:“桐城六尺巷、文都美名扬”。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六尺巷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人民政府拨款在其遗址进行复建与扩建。现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西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石、陈列室等,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

六尺巷故事,彰显着“清廉为官”之风范。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是张英家庭。张氏父子张英、张廷玉是安徽省著名历史人物,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对稳定当时政局,统一国家,消弭满汉矛盾,强盛国计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父康熙朝大学士张英,康熙六年(1667年)中进士,历任康熙朝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张英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1672-1755),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半个世纪宝刀不老,为二千年封建官场之罕见,死后配享太庙。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张廷玉有这样的官场作为,应该说是他得益于父辈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六尺巷在父辈张英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张英认为做官要以勤政清廉为第一要务。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偶有挫折,或被降职,最终仍因为其才华过人,处事廉俭而被重新起用或提拔。许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员,因为有他的保护和举荐,不但免遭不测之祸,而且得到皇上重用。但其亲朋故友,邻里子弟,中进士者多达数十人之众,没有谁因为他的提携而升迁。他要求入流子弟做到:“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就连皇帝颁给他的赏赐,也用来济困赈急,或用于修桥筑路,以利他人。

张英主张做人要以谦让、益人为本,不能以官压人、以势欺人。他言传身教,自已居乡时,“厚重谦和”,与人相交,一言一事,考虑“皆须有益于人”。他晚年在桐城龙眠山构筑“双溪草堂”,与乡民相处,不以宰相自居,而以一位山间老人与百姓交往。往来山中,遇到担柴人,他便主动让路,与人方便。他要求子孙辈从点滴小事做起,“治家节用,待人接物,事事合于矩度,无有乖张”。他训诫子孙要明白“满招损,谦受益”之义,并说“天地不能常盈,而况于人乎?”不仅如此,还要求后人做到“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751

主题

132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557
地板
发表于 2016-2-22 20:39:57 | 只看该作者
张英、张廷玉父子两代官至宰辅,均提倡“廉”字当头,廉洁为官,着实值得今人深思学习。

六尺巷故事,蕴藏着“体恤民生”之思想。张廷玉一生身系要职,阅历丰富,其家训多以言官、训子、关心百姓疾苦等内容为主。他位尊而不忘百姓。其子张若霭参加殿试,雍正皇帝阅至第五卷时,发现该卷字画端楷,文精意绝,语极恳挚,随手拔置一甲三名(即探花),在场大臣皆称皇帝评定公允得当。等到拆卷时,方知是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张廷玉一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奏请皇上选换他人。但雍正帝明确宣布,朕选拔张若霭,实在是非常公允的,并非知晓是大臣的儿子而有意甄拔。可是张廷玉仍以一位老臣的风范,诚恳的心情,再三恳辞,并说普天之下,人才众多。而三年一次殿试,没有谁不希望登上鼎甲之榜,但臣已居政府之位,而子若霭又登一甲三名,“挤占天下寒士进阶之位”,心实不安。张廷玉一再恳求辞让,使皇上深感其义,遂降为二甲第一名。这就是名扬京城、事载史册的“张廷玉让探花”的故事。

张廷玉历官三朝,遍游全国各地,但他总是把普通百姓的困苦记在心上。康熙四十七年(1708),桐城东乡陈家洲(今属枞阳)遭受水灾,民不聊生,很多人只得跑到县城觅食。张廷玉的家人在信中言及此事,他深感不安,立即动员自己的弟弟、大侄儿以及在京城为官的本县好义人士,一起捐款捐物,赈恤灾民。雍正十一年(1733),张廷玉奉命回家举行祭父之礼,途经现在的河北省有关州县,发现水灾严重,饥民遍野,当即奏请朝廷开仓赈济,以解决百姓困苦,还一再强调“明岁青黄不接,民食倍艰,请敕督臣确查,加赈一月”。乾隆四年(1739)二月,张廷玉从家人禀告信中得知乡里歉收,米价昂贵,贫民乏食,有识绅士准备号召富裕人家赈救灾民,张廷玉对这一举措,大加赞赏,立即驰信回家,要求家人“捐仓谷一千石,并嘱弟侄辈实心举行,成此善举”。乾隆初年,张廷玉得知龙眠河上的“子来桥”被洪水冲毁,他捐出皂上赐银六干三百两,重建石桥,两岸修建桥亭,历时三年完工。百姓被他这一举动所感动,为了颂扬他,取世宗皇帝赐书匾额“调梅良弼”之意,将桥更名为“良弼桥”。今天人们漫步桥上,思古思贤之情,油然而生。

可以说:没有张氏父子“居官清廉、忧民疾苦”的思想作后盾,也就不可能产生“六尺巷”这一传颂古今的典范。

這種 [和諧禮讓] , [清廉為官] , [體恤民生] 的美德 , 在現今社會已十分罕見了 , 神州及特區應該大力提倡學習 , 善哉 .

各位网友如欲欣賞張英 , 張廷玉 , 張廷璐 , 張若靄的書法 , 請參閱本居士之 [相册專輯] . 名人墨寶 , 值得保存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594
5#
发表于 2016-2-22 20:44:31 | 只看该作者
张廷玉:三朝政坛不倒翁
收藏人:鹤翔九天



2013-12-16 | 阅:35148  转:92   |   来源
[url=][/url]
[url=][/url]
  |  分享











        如果将张廷玉50年的为官生涯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那康熙朝就是他从政的源头,雍正朝则是他为官风生水起、大江奔流的时期,到了乾隆时期,这条河流虽也奔流,但场面已是缓缓流淌,再难掀起什么浪花来。
  历史上为君主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功臣良将数不胜数;因为倦于官场生活,而归隐田园的官员也不在少数;但能在官场上打拼数十年,历数朝不倒的官员却少之又少,而张廷玉算是一个。
  张廷玉(1672~1755),安徽桐城人。自康熙晚期入仕以来,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朝中先后任庶吉士、检讨、刑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官至宰相,居官长达50年,世所罕见。


  名门之后 以“忠”事君

  张廷玉乃康熙朝大学士张英之子。张英曾做过康熙太子的师傅,也是康熙朝宰相,为官清正廉洁,从不仗势欺人。据《桐城县志略》和姚永朴《旧闻随笔》载,康熙时期张英桐城老家与邻居在宅基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为双方都有后台撑腰,所以当地县官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左右为难。于是桐城张家飞书京城,请张英出面解决。而张英的回复却只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很是惭愧,主动将宅基退让三尺,而邻居见此,也退后三尺,这便形成了一条六尺的巷道,谓之“六尺巷”。张英的礼让之举遂被传为美谈。康熙曾这样评价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594
6#
发表于 2016-2-22 20:46:18 | 只看该作者
 张英致仕(退休)前一年,张廷玉考中进士,并被选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储备干部),从此踏上了长达五十年的仕途之路。如果将张廷玉五十年的为官生涯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那康熙朝就是他从政的源头,雍正朝则是他为官风生水起、大江奔流的时期,到了乾隆时期,这条河流虽也奔流,但场面已是缓缓流淌,再难掀起什么浪花来了。换句话说,作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其实最风光、最有幸福感的时期是康雍两朝,而又以雍正朝为最。
  雍正是一位立志改革的君主,但同时又是一个刻薄寡恩、猜忌心很重的君主。一句话,能在雍正手下任职并不容易,稍有纰漏便有生命之虞,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年羹尧、隆科多居功自傲,最后被赐死,就是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张廷玉是如何获得雍正信任的呢?
  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张廷玉在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的斗争中并未倒向任何一方,这是雍正对张廷玉没有成见的条件,也是雍正保留这一前朝大臣的主要出发点。再有就是张廷玉才思敏捷,能揣摩、把握雍正的心思。这从他奉命编写《圣祖仁皇帝实录》(即康熙实录)和《明史》就可看出。在前一书的最关键部分(至少雍正是这样认为的)——康熙驾崩一节,写的尤为精到。本来康熙驾崩、雍正即位就是一笔糊涂账,甚至不排除是一场刀光剑影的政变。而在张廷玉的笔下,却成了康熙临终召诸皇子觐见、宣布四皇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继位的“八人受谕”——这一“和谐”接班场面。在后一书朱棣夺取侄子建文帝皇位一节,张廷玉也是绞尽脑汁取悦同样具有夺权嫌隙的雍正,比如大唱朱棣赞歌,而极尽丑化建文帝之能事。这一切维护雍正形象的忠君之举,自然被雍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张廷玉也因此被雍正视为“股肱”(即大腿和手臂)。史载,张廷玉曾患小病。病愈之后,雍正对近侍说:“朕股肱不快,数日始愈”。臣属闻知,争来问安。雍正笑对群臣说:“张廷玉有疾,岂非朕股肱耶?”雍正、廷玉君臣关系,可见一斑!


  办事干练 低调为官

  除了编史,张廷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缮写上谕。西北战事开始之后,张廷玉协助雍正完善了军机处。军机处后来成为国家军政大事的决策机构,而张廷玉就是其中的办事大臣。军机大臣虽不参与决策,只是“跪受笔录”,但平日缮写上谕、处理文书既是一项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而张廷玉都能办得井井有条,未曾出过岔子。雍正每次口授片刻,张廷玉便可拟就,即便每日十数次也是如此,其文思敏捷实难一般人所能企及。在清廷对准噶尔用兵吃紧之际,羽檄交驰,每日属吏请求张廷玉指示和批阅的文件常达百数十人,但即便如此,张廷玉也没有耽搁或是做错过一件事。史载他时常坐在轿中还在办公,甚至傍晚回到家中还要熬夜加班,以使第二天能及时拿出处理意见。对其办事能力,雍正皇帝称赞道:“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不能及也。”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594
7#
发表于 2016-2-22 20:47:56 | 只看该作者
 虽被皇帝称赞,但张廷玉深知“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他身处中枢机要之地,对“言多必失”的古训感触颇深。因此他时刻保持着小心谨慎的“作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也绝少让家人得知朝中政事。不仅如此,他还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他时刻以皇帝的意志为意志,少说多做,或者是只做不说。
  对于被世人诟病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廷玉也保持着警惕,时时刻刻都不忘记一个人臣的本分。据《安徽省志》载:某次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珩参加殿试,康熙在看了张廷珩的文章后,大加赞赏,要拔为一甲(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但在张廷玉的再三请求之下,最终将他降为二甲第一。不久张廷玉的儿子也参加殿试,同样位列一甲,但在张廷玉的坚持下,也被降为二甲第一。张廷玉这些谦逊、低调的做法,屡次受到雍正的嘉奖。有时一次就奖励20000两白银,还将圆明园的澄怀园赏赐给他,其它赏赐的珠宝、古玩等更是不计其数。但其中最高的一次赏赐——也是张廷玉最为看重的——则是准其死后配享太庙。
  太庙是清朝皇帝的祖庙,也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地方。所谓配享太庙,就是说按照雍正的遗诏,恩准张廷玉死后将神位安放在太庙的前殿西庑,接受皇帝每年一次的祭祀。这是清朝历代皇帝对汉大臣给予的最高礼遇和殊荣,有清一代,这是唯一的一次。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问题到了乾隆朝则出现了一些波折。


  几番折腾 终进太庙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594
8#
发表于 2016-2-22 20:49:08 | 只看该作者
雍正十三年,雍正死前发布遗诏,以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为由,命他死后配享太庙。但在乾隆登基以后,张廷玉的日子并不好过。原因在于,张廷玉在朝中的势力已远非雍正朝所能比。随着张家子孙连中进士,张家及其族人在乾隆朝为官的数量与日剧增。据统计,张家及其族人在乾隆前期为官者即多达十九人,如果再加上张廷玉的姻亲桐城姚氏为官者,总数当有三十人之多,这就形成了朝廷内外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但此时的张廷玉不仅不知收敛,还暗中培植党羽与另一朝中权贵鄂尔泰(也被雍正恩准死后配享太庙)进行党争。  
  有一故事可以说明当时二人的紧张关系,据《清稗类钞》载:张、鄂二人共事十余年,往往终日不说一句话。而鄂尔泰每有过失,张廷玉一定会出口讥讽,使他无地自容。如暑天某日,张、鄂正在一处办公,因为天热,鄂尔泰脱帽乘凉,环顾四周发现空间极为狭小,说:“此帽置于何所?”张廷玉笑曰:“此帽还是在自家头上为妙。”结果,鄂尔泰数日神色不悦。

  张廷玉势力做大、又与鄂尔泰进行党争,自然引起乾隆的警惕。乾隆十三年以后,张廷玉每每因乞休、配享等事与乾隆帝发生争执或遭到猜忌。面对乾隆越来越多的不满,张廷玉似乎意识到了症结所在。为了保全晚节,也是为了保全族人的性命安危,他先是示意家人亲属以各种借口辞官,然后自己又主动请辞。经过多次请求,乾隆曾多次亲笔拟旨挽留,最终答应了张廷玉致仕(退休)的要求。

  就在辞官回籍有望的时候,张廷玉因为担心乾隆不遵守雍正帝让他日后配享太庙的遗诏,恳请乾隆立一字据,进行担保。而第二天张廷玉本该亲自进宫谢恩,却令其儿子代替的做法,再次激怒了乾隆。他责问张廷玉是真心想退休呢,还是为了得到配享太庙的恩典?一怒之下下令削去了张廷玉的爵位。之后不久,乾隆长子永璜病逝,张廷玉不顾自己身为永璜师傅的身份启程回乡。乾隆又抓住这一把柄,命朝臣对张廷玉是否还有资格配享太庙一事进行讨论,但最终碍于雍正的遗诏,没有进行更改。1755年,83岁的张廷玉在桐城老家郁郁而终,他死后,乾隆赦免了他此前所有的罪过,仍令其配享太庙。

  张廷玉终其一生,可称得上是三朝政坛不老翁,虽然最后与乾隆皇帝发生了一些矛盾,但与历史上其他官员相比,算是做到了善终。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关键在于他的为官之道——忠、贤、愚。忠即是对皇帝尽忠,绝无私心。贤即才华、办事的能力,对于明君来说,这一点必不可少。愚即是要该糊涂时就糊涂,不与皇帝争功,皇帝永远是对的,而自己什么都不是。张廷玉之所以能侍奉三朝为官五十载,与这三者的灵活运用关系匪浅。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16 18:18 , Processed in 0.0586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