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标推荐:中国古典诗词里的色彩-青绿红白(图文)

[复制链接]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2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骆昱含

中国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其间有令人品味不完的优美的词句、意境、情感。透过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我们还可以看到荡漾在古人衣食住行里的青绿红白。传统的中国人,有着五彩斑斓的雅致生活和对美色的追求。

这是清陈枚所绘《月曼清游图册》中的一幅,让人一窥清宫嫔妃们的室内用色。服色清丽淡雅,室内的陈设更是和谐雅致,深色的香炉、鸟笼、罗汉榻等,亮丽的橙色方几、红绿皮线装书、红蓝宫灯,无一不体现着配色的精心。圆窗还把屋外的白色梅花匡了进来,犹如一幅写意的文人画。供图/故宫博物院


妆之色:云想衣裳花想容

高中语文课本收录了一首汉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它以凄美的诗句,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一对夫妻两情相悦、却不能长相厮守的悲剧故事,它使得很多人都无法忘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哀婉。但是,近日重读这首汉代乐府诗时,我却有新的发现,即便是平民女子、“出生野里”的刘兰芝,其生活也是颇有色彩的。

她“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几乎每一句描写中都含有一种色彩:脚下是彩色的丝质绣鞋;头上的玳瑁装饰是稳重的褐黄;腰间系着素白色的束腰;耳中挂着月白色的耳珰。而“口如含朱丹”,一定是上了一抹口红。

刘兰芝还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闺房中的斗帐用红纱织就,而盛衣物的箱子则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两者相映成趣,细微处显出女儿家的细腻心思。

读《孔雀东南飞》,当然不应该忘却它的主旨,不过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见古代女子在生活中对美色的讲究。穷人如此,富人更不必说。闺房里、梳妆台前,就是一个色彩的集合:红色的胭脂、白色的粉、黛色的眉笔、金色的面靥、金黄色的花钿。比如就一个胭脂,其丰富性,就丝毫不亚于当下。在唐人岑参的《敦煌太守后庭歌》里,是“美人红妆色正鲜”;而在五代十国花蕊夫人的《宫词》里,是“慢梳鬟髻著轻红”。一个鲜艳,一个轻红,便是两种浓淡不同的红妆。浓者明媚娇艳,淡者幽雅动人。先擦胭脂再扫轻粉的称作“飞霞妆”,有隐约之妙;在脸颊和额头上全涂朱粉的称作“醉妆”,有浓艳之丽;轻匀细抹便成“桃花妆”,浅红粉嫩,意趣淡雅……于是,在古代女子的妆容中,红色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色调,所以在许多诗词中,女子也被代指为“红颜”、“朱颜”。

与红相对应的是白。在古诗中经常会读到“铅华”二字,铅华其实就是一种敷面增白的粉。而古代的白粉制作方法之一,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于是“铅华”是盛装的代名词,而“洗净铅华”则表明返璞归真。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就有“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一句。清时著名诗人纳兰性德在《菩萨蛮》中,描写一位女子思念远人,无心打扮, 则“妆薄铅华浅”。淡淡的白,没了浓妆的夸张,却恰有一种忧伤的白。

脸上仅有红白,未免单调,于是还要想法儿再调点颜色出来。这就要看眉眼了。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中笑语嫣然的美人,有着像蝉一样的额,如蛾一样的眉。而蛾眉就是要用黛色修饰的。


万紫千红话面妆
唐代女子十分“重色”,其面妆之鲜艳大胆,是今人难以比拟的。左边的仕女俑,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其面妆正是唐代流行的“时世妆”。胭脂色如桃花,朱唇像丹砂一样红润,嘴角的面靥如两颗可爱的小黑痣。右脸太阳穴部位的“斜红”,形如红色伤痕,下面有胭脂晕染成血迹模样。额头上深红的花钿也十分夺目。唐代盛行的花钿还有许多颜色和款式,下表所列花钿,是从现存唐画和出土物中整理出来的,有红、绿、黄、蓝各种颜色,各色系里又有深浅不同的色相,贴在额上,宛如一朵朵奇葩绽放。供图/故宫博物院


这个黛,是画眉所用的原料,主要有石墨、石青和青黛。石墨色黑,画出的眉也是黑色。石青有的色深如波斯青黛,有的鲜深娇艳,也有的色浅如碧。青黛则是从一种名为“蓝”的植物中提取的青黑色素。石青和石墨在用作眉色时,可以随浓淡深浅的不同,现出蓝、苍、青、翠、碧、绿等丰富的色调变化,于是诗词中女子的眉色也就有了“黛眉”“翠黛”“黛蛾”“翠羽”“翠柳”“翠眉”等不同的称谓。比如晏几道《六幺令》中的“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秦观《减字木兰花》中的“黛蛾长歛,任是东风吹不展”等等。

除了修眉,还要点面。古人的叫法是“面靥”。一般用红色、黑色或金色在眉心或颊上点点儿,点出的点儿像一颗痣。五代文学家和凝的《山花子》中有“星靥笑偎霞脸畔”一句,金色的面靥耀人眼目,流光溢彩,就好像女孩嘴角挂着一对明亮、忽闪忽亮的星星,嫣然一笑间,如俏皮的酒窝。北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从战场凯旋还家时,做的第一件事也是 “对镜贴花黄”。“花黄”,又叫“花钿”,其作用与面靥相同。在唐代尤其流行。唐代诗人王建还有诗赞曰:“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

“香黄”“点绿”“添红”三色各美其美,鲜艳可人,正是花钿中最流行的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大部分来自原料的材质本身:金箔为金黄色,云母片、鱼鳃骨为白色,翠鸟羽毛为翠绿色,黑光纸为黑色等。有的则根据图案内容加以染画,比如“金缕翠钿”,就是在翠色花子上勾描金黄色线条而成。五代诗人欧阳炯的《女冠子》中有“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当一个女子把花钿轻轻贴在额上,鲜艳的颜色立刻会让脸色生动起来。


这是孔府所藏的明代首饰,无论是头钗还是耳坠,都以蓝绿色调为主,与之搭配的红色和橙色也是比较沉郁的,璀璨华丽中不显张扬跳脱,正是中国贵族女子喜爱之色。妇女美丽的首饰常逗引诗人的情思,留下诸如“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等美不胜收的词句。供图/山东省博物馆


由于礼法束缚,古代的女子大部分时间囿于深闺,仅能在正月十五灯市等少数节日才能结伴出行。夜色朦胧中也许看不清女孩们脸上的妆容,但她们却依然不会放过这一展示美色的机会——用头饰说话:宋代贵族妇女用罗、绢、金、玉、玳瑁制成相似色彩的桃、杏、荷、菊、梅等花卉簪在发髻上,时称“一年景”。一年四季的花卉合在一起嵌在冠上,桃红、菊黄、杏粉、荷绿,夜色里,有谁的面庞赛得过?鲜花开放的时节,她们会穿紫衣服簪白花,穿鹅黄衣服簪紫花,穿红衣服簪黄花。所以南宋词人辛弃疾忍不住要写一写这元夜的璀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30:15 | 只看该作者
食之色:闲情逸致事事幽

丰富多“彩”并不是古代女子的专利,在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与交往中,一样充满了赏心悦目的色彩。

公元810年的一天,一个从四川来的“包裹”被驿使十万火急地送到长安城东南部的昭国坊中,收件人是当朝的京兆府户曹参军白居易。奇怪的是,这个“加急快件”里装着的,既不是边疆的重要文书,也不是珍贵的金银珠宝,而是一包嫩绿可人的新茶。由于驿使日夜兼程地赶到,新茶仿佛还带着蜀地的水汽与芬芳。

白居易收到这份礼物自然喜出望外,马上用清澈的渭水煎茶品玩。迷人的绿芽投入水中,泛起白色的浮沫,咂摸一口,唇齿生香。喝着新茶的白居易自然没有忘记感谢千里之外送茶的友人,便提笔写成七绝一首,名为《萧员外寄新蜀茶》:“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翫,况是春深酒渴人。”

唐人有寄茶与友人分享的习俗,每到茶叶上新的时节,驿使往来传递的“包裹”里,往往都是友人们互相寄赠的新茶。

茶有色,与它搭配的器皿颜色就十分讲究了。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特别推荐:“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上图是南宋刘松年《十八学士图》的一部分,描绘的是秦王李世民和他的文人学士们的一场聚会,茶当然是少不了的。唐人的茶具尚青,而到了刘松年生活的宋代,茶具则尚黑了,右页图的茶碗正是宋代最受欢迎的建窑兔毫盏,釉色青黑,沉郁中透出光华,与旁边的黑釉茶壶相得益彰,显得古雅厚重。可惜,因为宋代的“斗茶”游戏后世不再流行,这种能衬汤色之白的黑色建窑茶碗,也失去了曾经的万千宠爱。供图/中国茶叶博物馆


这一时期,人们喝的是饼茶,茶须烤炙研碎后,再经煎煮而成,茶汤呈淡红色。可一旦将茶汤倾入瓷茶具后,汤色就会因瓷色的不同而发生微妙的变化。越瓷为青色,倾入淡红的茶汤,呈绿色。因此陆羽说“青则益茶”,将青瓷奉为茶碗上品。出产青瓷的越窑等历来也最受爱茶人的追捧。陆龟蒙形容越窑瓷器仿佛“夺得千峰翠色来”,而青瓷中最漂亮的颜色为“秘色”,其工艺素来保密,是唐朝皇亲国戚专用的瓷器颜色,其颜色犹如“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另一种知名度较高的青色瓷器是柴窑的青瓷,相传后周柴世宗有御批道:“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令人遐想的“雨过天青”色,也就是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中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灵感来源。

待到宋人喝茶时,时兴的“茶色”又不同了。这和此时兴起的一种游戏——“斗茶”有关。宋代斗茶,先注汤调匀,再加初沸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胜败的第一个关键就在于“色”——以色白为贵,又以青色胜黄白。这样的要求,让黑色茶具成了宠儿,福建建窑的兔毫盏便由此声名鹊起了。

兔毫盏釉色黑青,盏底还有呈向上放射状的毫毛状条纹,隐隐闪出奇幻的银光,胜似雪乳的茶汤,一经注入,香色四溢。难怪苏轼要劝人“来试点茶三味乎,勿惊午盏兔毛斑”,黄庭坚要惊呼“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了。


上图的茶碗正是宋代最受欢迎的建窑兔毫盏,釉色青黑,沉郁中透出光华,与旁边的黑釉茶壶相得益彰,显得古雅厚重。可惜,因为宋代的“斗茶”游戏后世不再流行,这种能衬汤色之白的黑色建窑茶碗,也失去了曾经的万千宠爱。供图/中国茶叶博物馆


茶之色堪品,酒之色也值得玩味。相比于茶的清润,酒的质地较为黏稠,一滴滴仿佛晶莹的珠玉,不同颜色的酒也就犹如不同颜色的玉石,需要搭配上合适的酒杯,才能相得益彰。豪放诗人李白是怎么搭配的呢?在他的《客中作》里我们看到的是黄和白的结合:“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黄棕色的美酒倒入洁白的玉碗中,澄净透亮,好像美丽的琥珀一般。

唐代还有将黄酒染色的习惯,李贺《将进酒》中“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讲的便是染色的黄酒。透明的琉璃酒杯适合欣赏酒色,染红后的酒一滴滴落下来,仿佛一粒粒红色的珍珠。最令人悠然神往的酒与酒具搭配,莫过于王翰《凉州曲》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紫红色的葡萄酒在光明如月色的夜光杯中晶莹摇晃,会放大如梦如幻的效果。这样的时刻,不仅酒香醇厚醉人,酒色也醉人。紫红的酒色与光泽透亮的杯盏堪称绝配。

与李白的豪放、李贺的浪漫、王翰的梦幻不同的是白居易。白居易的诗向来朴素,于是他的色调,也是直面生活的。在其《问刘十九》一诗中,扑面而来的是温暖的乡土色:“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酿的酒没有过滤清的时候,会在酒面上浮起微绿如蚁的泡沫,被时人形象地称作“绿蚁”。绿色翻腾的泡沫,配上红土烧制而成的温酒小火炉,在即将下雪的傍晚,你会不想喝一杯吗?

不过有趣的是,现代作家潘向黎认为白居易的设色过于大胆浓艳,喜用红、紫两色且常常以红绿、红紫搭配。比如脍炙人口的“半江瑟瑟半江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再结合白居易40多首描述眼疾的诗,她推测白居易可能患有一定的色盲,非得浓艳的色彩才能入眼分辨。因此玩笑般地说,杜甫的“可怜深红映浅红”这样的细微差别,白居易必然分辨不出。

杜甫对颜色的品鉴确实非凡,甚至能渗入对食物之“色”的改进中。大历年间杜甫在成都写过一首“槐叶冷淘”的诗,叙说了自己改进冷淘品相的经过。

冷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凉面,此前一直是平平常常单一的面色,而杜甫吃冷淘时突然灵感乍现,用槐叶点缀凉面,不仅看着赏心悦目,吃着更加津津有味。然后又写诗向朋友们极力推荐。“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槐叶的主要作用是使冷淘的卖相更加诱人,“碧鲜俱照箸”,油油绿意都能映照在筷子上,而且吃面的人看见青碧色的槐树叶,仿佛还能闻见来自大自然的草木清香,不觉胃口大开,香喷喷的冷淘配上“青青高槐叶”,不仅鲜美异常,而且色香味俱全。


这里呈列的是“五色茶”,从左到右依次为红茶、黄茶、白茶、黑茶、绿茶。不独茶具之色值得品味,茶色本身也引起许多优美的情思。宋人刘学箕的读书生涯里,就常有各色香茶相伴。他尤爱白茶,为此曾作《白山茶》一首:“白茶诚异品,天赋玉玲珑。不作烧灯焰,深明韫椟功。易容非世功,幻质本春工。皓皓知难污,尘飞谩自红。”白茶的那种冰清玉洁之美,力透纸背,令人神往。摄影/余荣培


后唐时期的宰相卢澄,也是美化食之“色”的高手。当时的御厨有诗句称“相粥白玄黄”,说的就是卢澄改进粥品的故事。那时候宰相上朝前堂厨准备小吃,有所谓粟粥、乳粥、豆沙加糖粥等,别人只选其中之一,而卢澄喜欢将三种粥混吃,一碗粥呈现出白色、黑色、黄色三种颜色,既美味又营养丰富,时人纷纷模仿,一尝“相粥”滋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32:48 | 只看该作者
居之色:松窗竹户竞风流

食物讲究“色香味俱全”,居所也要兼顾舒适与美感。古人对房屋院落的布置颇费心思,大到园林景观的布局结构,小到家具摆件的零碎细节,处处体现着精致与品位,其中便不乏对颜色的精心设计。

《红楼梦》里贾母见黛玉房间里的窗纱旧了,便有一段经典的评论:“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最后决定改用银红色的“软烟罗”纱,也称“霞影纱”,糊了窗棂,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霞影落在窗上,点缀着潇湘馆的满园绿色。

考究的色彩搭配,让琐碎的日常生活变得富于情趣。在古人的庭院里移步换景,满目尽是潇洒风流。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这是北宋诗人周邦彦的院落,白墙背景上,一枝红艳的梅花伸过墙头,明艳照眼。古人的院墙常常饰以白粉,因此又称“粉墙”。白色的墙壁犹如立体铺开的白色宣纸,院落中的草木陈设等映在上面,能产生造景的效果。古人喜欢在院落中靠墙的地方栽树种花,仿佛在宣纸上挥毫作画,其效果犹如彩色的国画小品。纳兰性德的 《点绛唇》 中有“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描写的就是这样一种画境:夕阳余晖在白色的墙壁上斜斜地洒上一层金黄色,碧绿的竹枝在微风中时不时地轻扫上窗棂,白壁、金辉、绿竹,俨然一幅色彩清淡古雅的“黄昏竹影图”。而明月东上、花木疏影落在墙上时,也别有一番风味。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道“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月光下,花木红绿的色彩被隐去,只留下碎影落在墙上,淡淡几笔写意,倒是黑白水墨画的感觉了。


这是苏州园林的一扇木雕花窗,色泽稳重典雅,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美感。透过朦胧的纱窗,窗外的林木和阁楼显得更加淡雅,更加诗意,颇具国画的韵味。而在这一片淡雅中,窗前几支黄花则为整个画面平添几分明媚。这种诗意的搭配,蕴藏着古人在起居之色上的灵慧心思。摄影/华致中


装饰豪华的府邸建筑则常常涂红漆,在梁柱、门窗等细节上用彩色画上装饰图案,远远看过去,便给人留下“红楼”“朱阁”的印象。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是“红楼隔雨相望冷”,而许浑的《宴饯李员外》是“云叶渐低朱阁掩”。而在一般人家的院落里,即便不在房屋漆饰上下功夫,也会在庭院里栽花种树,点缀房屋院落的原始木色。

什么样的花色适合什么样的环境,古人都深有讲究。清初陈淏子所辑园艺名著《花镜》中,对花色与环境的搭配有十分详细的论述,如“梅花、腊瓣之标清,宜疏篱竹坞曲栏暖阁红白间植古干横施”,“桃花妖冶,宜别墅山隈小桥溪畔横参翠柳斜映明霞”,“榴之红、葵之灿,宜粉壁绿窗夜月晓风时闻异香拂尘尾以消长夏”等等。

不止静态的种植环境,古人选择庭院花卉还会考虑各种花卉的开放时令,从而搭配种植,使庭院中四季都有丰富的颜色可赏。欧阳修在滁州期间曾让人在琅琊山谷中栽花造景,当下人询问应该栽何种花卉时,欧阳修便开列出一张详细的花单,并写下这样一首诗:“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开花。”可见他对景观四季色彩的精心考虑。

女词人李清照曾用“绿肥红瘦”吟赏过庭院中细腻的色彩变化,而若跟随她的词作将目光转向室内,则又是一番生动明艳的闺房风情。她的《浣溪沙》中有“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白色玉制的鸭形熏炉中,闲置着珍贵的龙脑香,织有朱红樱桃花色、覆盖如斗形的帐子低垂,上面装饰着五色缤纷的丝穗流苏。白色的熏炉、红色的斗帐与五彩的流苏,勾勒出一个红香绿玉的精致世界。

李清照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一句,更令人叫绝。炉中熏香燃尽,只留下狮子形的铜香炉发出清冷的金光,而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如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这两句描写极具色彩感,贵族女子的闺房中常用金色的饰物,显出金碧辉煌的富态,而红色的锦被也在华贵中透出红艳的美感,词句虽有闺房的寂寞,却也不失贵族小姐的身份。

纳兰性德《相见欢》中的女子则在“红蜡泪,青绫被”的深闺中怀念远人。暖色的红烛以滴泪的形象出现,而华贵的锦被则被赋予了凄冷的青色,这次第,怎生了得。

如果说白天的院落适合赏花、赏物,那么夜晚的庭院则适合赏月。在黑色夜幕的衬托下,月光清冷、洁白,既可以简单的“举头望明月”,也可以在楼前窗下体味“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更可以透过各色的帘幕细细品味欣赏。如李清照的《诉衷情》,“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是透过翠色的帘子赏月;姜夔的《八归》,“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是透过晶莹玲珑的珠帘看月亮;而欧阳修的《踏莎行慢》,“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则是透过丝罗帐幕看月亮。一轮明月,多少看法。

古人对门帘的讲究甚至比门还要严格,竹、纱、绸、丝......各种各样质地的门帘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花花绿绿的门上世界。如冯延巳的《虞美人》,“ 碧波帘幕垂朱户,帘下莺莺语”,碧绿的帘幕从朱红色的门框中垂下,如碧绿的水波倾泻下来,为春天增添了几分明媚。而透过薄薄的门帘看门外婀娜多姿的风景,则在若隐若现中平添不少朦胧的美感。如温庭筠的《定西番》,“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门帘冲淡了本来过于亮丽的颜色,再入眼时便成为了温和清淡的图景。

古人的庭院风雅若此,古人在颜色上用心如此,直令人惊叹。如今放眼看去,门内门外,灰白一片,“小园香径独徘徊”的优雅闲适已成梦中风景。且让我们沉醉在古诗词中,畅想那些曾经朝朝暮暮陪伴古人的诗意之色吧。


0

主题

2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地板
发表于 2016-2-29 01:22:37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谢谢你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30 09:13 , Processed in 0.0615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