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01|回复: 20

北京的西什库大教堂 是北京最大最华丽的教堂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786
发表于 2015-12-19 1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5-12-21 12:39 编辑

刘星云
粉丝 101   游记 4526






2013-08:01























































西什库天主堂
西什库天主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俗称北堂,是一座天主教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华北教区的主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历史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由于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代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名为救世堂。清朝中叶,民间反对天主教的势力与天主教会不断发生摩擦,为了息事宁人,清政府于道光七年查封了蚕池口天主教堂,并没收了全部教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教会归还了教堂的土地,同治三年主教孟振生主持在北堂原址建立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由于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悦,经过与罗马教廷和法国政府的交涉,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由清政府出资修建新的教堂建筑,光绪十四年新建筑正式落成。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西什库教堂成为拳民进攻的焦点。事变平息后清政府再次出资修缮了教堂,形成了目前西什库教堂的建筑群。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27
发表于 2015-12-19 1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千世界 于 2015-12-19 11:42 编辑

北京城的一道西洋风景线-教堂
2015年12月14日 来源: 互联网

圣诞节将至,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圣诞节不再仅仅是一个宗教节日,更像是一个欢乐的假日。基督教唐朝时已传入中国,当时称为景教。元朝时,罗马教皇尼古拉四世于1291年派方济各教士意大利人孟特·戈维诺来中国传教,他先后在大都城(北京)内建了两座教堂,据他在信中说第二座教堂就建在大汗宫门前,“这座教堂与宫门之间的距离仅有一掷石之远”。孟特·戈维诺在华时间长达34年,死于中国。元末战乱中,北京教堂均被毁。现在仅在房山周口店车厂村附近有一座景教教堂遗址,1358年元顺帝曾赐名十字寺,它是全国唯一一处有文献记载、有遗址、有十字碑刻等文物的景教遗址。

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之后不同派别形形色色的教堂在东方古都北京落成,这些西方教堂建筑艺术对清末民初北京的建筑风格影响很深,如砖雕的西式花纹、拱券门窗线角、罗马柱式等曾相当广泛地影响了当时的商铺、学校、医院以至衙署等建筑。如今,这些历久弥新,独具特色的西洋教堂,已成为北京城里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督教在我国的传播已有1300多年,最初传入是在唐朝,当时称为景教。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下令“禁佛”,景教同时被禁。元朝时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罗马教皇尼古拉四世派方济各教士意大利人孟特·戈维诺来中国传教。他于大德三年(1299年)和大德九年(1305年)先后在大都城(北京)内建了两座教堂,据他在信中说第二座教堂就建在大汗宫门前,“这座教堂与宫门之间的距离仅有一掷石之远”。孟特·戈维诺在华时间长达34年,死于中国。元末战乱中,北京教堂均被毁。现在仅在房山周口店车厂村附近有一座景教教堂遗址,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顺帝曾赐名十字寺,它是全国唯一一处有文献记载、有遗址、有十字碑刻等文物的景教遗址。明末清初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和北京,并得到长足发展。随着基督教不同派别的传入,不同派别所建的形形色色的教堂在东方古都北京落成。西方教堂建筑艺术构成了北京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教堂文化与人文景观。特别是教堂的欧式建筑形式,对清末民初北京的建筑风格影响很深,如砖雕的西式花纹、拱券门窗线角、罗马柱式等曾相当广泛地影响了当时的商铺、学校、医院以至衙署等建筑,使古老的北京出现了一股洋风。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北京有17座天主教堂,最著名的是市区内的南堂、东堂、西堂、北堂和东交民巷堂;8座基督教新教教堂,著名的是崇文门亚斯立堂、缸瓦市基督堂、珠市口基督堂和佟麟阁路安立甘堂;基督教另一教派东正教曾在北京修建了圣尼古拉教堂和奉献节教堂。新中国成立后,前者改为苏联驻华大使馆(现俄罗斯驻华使馆),后者已无存。

天主教堂

天主教是很重视传统的,建造教堂一定要依照一定的传统样式,如罗马式、哥特式等,不能任意建造。即使在欧洲以外,比如在中国建教堂也要按照传统的欧式风格,一般不会吸取当地的建筑形式。但因由中国工匠施工,局部出现中式线角、图案或构件也是难免的。

北京最古老的教堂–宣武门教堂

在宣武门东大街西口路北,有一座北京市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宣武门教堂。因在城南,俗称南堂。

南堂是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所建。利玛窦明万历十年(1582年)奉命来华传教。为便于传教,他很快学会了汉语,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利玛窦,并蓄须留发,改穿儒服,尊重中国的礼教文化,结识了许多中国官员和学者。他在传教的同时传播先进的西方科技知识,明朝一品大员徐光启在看了他带来的西方天文仪器后产生仰慕之情,加入了天主教。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利玛窦来北京,受到万历皇帝召见,允许长驻北京。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利玛窦在宣武门内修了一座小经堂,规模很小,完全是中式建筑。清顺治七年(1650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原址扩建了教堂。这一次是中西合璧,颇具规模。汤若望不仅是传教士,他在天文、历法、医学等各方面都有造诣。顺治元年(1644年)他授命修正历法,新历法称《时宪历》,修成颁行,他因此得了太常寺卿衔、光禄大夫,成了清朝的命官。顺治帝亲政后,他为孝庄皇太后治好了病,皇太后尊汤若望为义父,顺治称他为“玛法”(满语爷爷或尊师的意思)。顺治常到宣武门教堂来与汤若望研讨学问,参观书房,游览花园,共进便餐。据记载在顺治十三、十四年间就亲临宣武门教堂24次,顺治的19岁生日是在汤若望家中度过的。因顺治帝的宠信,宣武门教堂迎来了第一次辉煌。但顺治死后,汤若望受到诬告而下狱,后病逝。康熙亲政后为汤若望平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27
发表于 2015-12-19 1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千世界 于 2015-12-19 11:47 编辑

繁华闹市中的东堂

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中段路东,柏树胡同西口与甘雨胡同西口之间,有一座巍峨而又秀美的罗马式建筑,在两边胡同的衬托下显得鲜明突出。这就是北京四大教堂之一的东堂,又称圣若瑟堂。东堂历史悠久,是北京城内修建的第二座教堂。明代末年,葡萄牙神甫利美思、安文思二人在四川传教。明亡后他们被俘获到北京,在肃亲王府当差,并讲经传道,听者日众。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顺治帝在现东堂所在地赐予二人一所宅院和空地,供二人传教,这是东堂建立之始。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和郎世宁等都曾在东堂住过。堂内藏有郎士宁所画多幅圣像,极为珍贵。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因地震房屋倒塌,第二年重修。嘉庆十二年(1807年)教会遭禁,东堂被拆。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将东堂归还教会,教会募得巨款重建东堂,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建成。这次建成的东堂极为宏伟,钟楼高达30米,然而在义和团运动中再次被毁。光绪三十年(1904年)用庚子赔款再建东堂。

现存的东堂是1904年所建。整体为罗马式风格,大堂坐东朝西,西阔25米,进深60米,

坐落在青石基上。正面由六根突出的壁柱将墙面切割成三部分,每部分中都有一上面呈圆拱形的门洞,装嵌着对开的大门。第二层仍由壁柱分隔,两边为圆拱形窗,中间为巨大的圆形玫瑰窗。第三层是三座有拱顶的钟楼,两边稍低,中间高耸。整座建筑比例匀称,庄重典雅。堂内有18根圆形砖柱支撑,柱基为方形。侧窗上嵌着由彩色玻璃拼镶的图案,阳光射入,瑰丽而璀璨。原院中建有惠我女校校舍及神甫住房,总占地达1万平方米。

几经变迁的西什库教堂

西什库教堂位于西什库大街南口路西33号,是北京规模最大的一座教堂,又称北堂。




北堂原建在中南海紫光阁以西叫蚕池口的地方,当时叫蚕池口教堂。据说有一年康熙身染疟疾,御医久治不愈,耶稣会士洪若轩、刘应(也有资料称是神父张诚、白晋)进奉西药奎宁,药到病除。康熙大喜,将蚕池口一块地产相赠,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教堂,康熙为新建的教堂御题匾额“万有真源”。把教堂建在御苑之旁,既可看出传教士的眼光,也显示了康熙大帝的开明与自信。清中叶以后,屡起教案。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籍没教堂并拆除大堂。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归还教堂产业,同意重建。同治五年底(1866年)新教堂落成。20年后又起风波,慈禧在扩建中南海时,深感教堂离御苑太近,教堂的高塔仿佛时时在窥视、威胁着她。她执意要教堂迁走,但又不敢得罪洋人。经与罗马教廷几度磋商,慈禧不得不赔地赠银,将教堂迁至已废弃的西什库旧址。1888年西什库教堂建成,成为华北天主教会的总堂。1900年庚子之乱中,义和团团民一万多人包围并进攻北堂,教堂受到严重损坏。在后来的修复中,教堂又加高了一层,成为今天的样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27
发表于 2015-12-19 11: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千世界 于 2015-12-19 11:49 编辑

北堂原建在中南海紫光阁以西叫蚕池口的地方,当时叫蚕池口教堂。据说有一年康熙身染疟疾,御医久治不愈,耶稣会士洪若轩、刘应(也有资料称是神父张诚、白晋)进奉西药奎宁,药到病除。康熙大喜,将蚕池口一块地产相赠,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教堂,康熙为新建的教堂御题匾额“万有真源”。把教堂建在御苑之旁,既可看出传教士的眼光,也显示了康熙大帝的开明与自信。清中叶以后,屡起教案。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籍没教堂并拆除大堂。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归还教堂产业,同意重建。同治五年底(1866年)新教堂落成。20年后又起风波,慈禧在扩建中南海时,深感教堂离御苑太近,教堂的高塔仿佛时时在窥视、威胁着她。她执意要教堂迁走,但又不敢得罪洋人。经与罗马教廷几度磋商,慈禧不得不赔地赠银,将教堂迁至已废弃的西什库旧址。1888年西什库教堂建成,成为华北天主教会的总堂。1900年庚子之乱中,义和团团民一万多人包围并进攻北堂,教堂受到严重损坏。在后来的修复中,教堂又加高了一层,成为今天的样子。

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特点是以细高的柱子代替厚墙,外形高耸轻盈。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高大的窗子,显得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高柱或簇柱,造成一种向上升腾、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觉。北堂南立面有三个尖拱券入口,上方是圆形玫瑰花窗,四座高耸的塔楼直插蓝天。挺拔的造型,精美的雕刻,塑造出教堂端庄绮丽的立面。进入堂内,一根根巨柱高高地撑起金色拱顶,四周是80扇镶彩色玻璃的花窗,阳光射入,眼前是一片五光十色、璀璨晶莹的奇景。堂内有一幅圣母抱着耶酥的油画,然而圣母和耶酥穿的却是清朝皇太后与皇帝的衣服,不细看还以为画的是中国皇太后与小皇帝。这也表明教会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1985年与2001年,政府拨巨款对北堂进行了两次大修,并拆迁了占据教堂多年的单位与住户,使北堂恢复了旧日的风貌。

修茸一新的西直门教堂

在西直内大街中段路南有一座著名的教堂–西直门教堂。它又称西堂,与宣武门南堂、西什库北堂、王府井东堂合称北京四大教堂。

在四大教堂中,西直门教堂建造时间最晚。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铎罗主教来华传教,随员中有位德里格神甫,在宫内教皇子西学。雍正元年(1723年)德里格在西直门内购地建天主教堂,名圣母圣心堂,堂内供奉圣母玛丽亚。嘉庆十六年(1811年)教堂被毁,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再次被毁,1912年又重建。现存教堂即1912年重建后的教堂。

教堂建筑是哥特式风格,入口为尖券拱门,墙上开满尖券拱窗,建筑四角有高高耸起的雕像,中间是更为高耸的尖顶钟楼,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向上升腾的气势。插向蓝天的钟楼,更成为当时城市西北角的制高点。

遗憾的是,在十年动乱中精美高耸的钟楼被拆除,教堂划归同仁堂制药厂使用。改革开放后,教堂经过重新修整,已恢复宗教活动。目前,教堂已修复一新,塔楼也重新竖立,重现旧貌。

东交民巷中的圣弥厄尔教堂

东交民巷甲13号是圣弥厄尔教堂,教堂中供奉着圣弥厄尔,在圣经中是保护以色列子民的总领天使,因而这座教堂称圣弥厄尔教堂。因在东交民巷,许多人称它为东交民巷天主堂。

清末,东交民巷东部的这片地区属法国领事馆,因当时外侨教徒众多,请求建堂。法国主教樊国梁与法国领事协商转让该地建造教堂。后来由法国遣使会拨款,法国传教士高司铎主持修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成。这是外国人在京修建的最后一座天主教堂。此后教堂又经法国人斩利国扩建,成为现在的规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751

主题

132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482
发表于 2015-12-19 11: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辣辣 于 2015-12-19 11:58 编辑

永生巷深处的南岗子天主教堂

城南永生巷在幸福大街西侧,清代时此巷原名放生池。西北三转桥的水流至于此,这里地势低洼,形成一片空旷沼泽之地。清代这里成为放生池,在北京外城东部很有名气。

北京元、明、清立都以来,各处普建寺庙。佛教、道教都主张“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不伤生。放生池是佛教徒买鱼放生之处。清末时,放生池庙已坍毁无存,池也成了臭水坑。而放生池的地名却留存下来。清宣统二年(1910年)法国传教士在此建教堂和孤儿院。解放后中国孤儿被解救出来,此巷改称永生巷。

从幸福大街西侧,沿着狭窄的永生巷走到深处,一座哥特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的南岗子天主教堂。

南岗子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是由东交民巷天主教堂法国神父柯来孟、圣弥厄尔教堂仁爱会法国修女依若斯和若瑟会修女夏大姑等人共同筹建。教堂基地共三块,面积约2000平方米。三块地都在南岗子附近,所以称为南岗子天主教堂。1923年,仁爱会修女们集资2万银元,对南岗子教堂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收购永生巷一带荒地约28000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建房。东部建楼房37间,为病、老修女住所,平房20余间,为诊疗所、职工宿舍和奶牛棚等。西部建教堂一座,即现在的南岗子天主教堂。另建学校一所,为惠我第四分校,即现在的永生小学所在地。1958年教堂关闭。直至1986年落实宗教政策,天主教堂恢复使用,正式恢复宗教活动。

基督教新教教堂

基督教新教传入我国比天主教晚,在北京的发展也比天主教稍迟。北京的基督教新教教堂规模没有天主教教堂大,也不象天主教那样强调教堂的欧式传统风格。尤其是中华圣公会、救世军等教派主要在中下层市民中传教,为接近和影响这些人,减少中外隔阂,他们特意在教堂中加入中国特色,比如建成中国传统的大屋顶等,因而基督教新教教堂更加花样繁多,形式多样。


崇文门内亚斯立堂

崇文门内大街东侧,有一条小胡同叫后沟胡同,胡同中段路东是美国美以美会在北京建造的最早也是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纪念其创始人约翰·卫斯理故名为亚斯立堂。1900年庚子事变时教堂被焚毁,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成现在的规模。

教堂建筑为美国近代折衷主义风格,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面。教堂分正、副两堂,中间由活动木隔板相隔,正堂可容500人,副堂可容300人。当信徒多时,拉开活动隔板,正、副两堂即成一体。正堂顶为八角形,辅以高侧窗采光,抬头可望见天空,造成一种直接与上帝相通的气氛。

在教堂四周还建了许多附属建筑,比如附属医院、学校、传教士办公楼及住宅等。著名的同仁医院1886年创办,原址在后沟胡同东边的晓顺胡同几间平房内,1903年迁至崇文门内大街西侧。汇文学校始建于1871年,最初是教会附设的蒙学馆,原址在船板胡同。慕贞女校是北京最早的女子中学,前身是1872年由美以美会创建的京都慕贞女书院,最早的校址在晓顺胡同,后搬至后沟胡同。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北京女13中,后又改名125中,至今在后沟胡同亚斯立教堂南侧。

由于教会的活动,外国人增多,这一带又开办了许多为外国人服务的商店,如巴黎饭店(三源胡同)、法国面包房(晓顺胡同)等,使这一带颇带“洋味”,呈现了具有中西融合特色的商业文化。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与亚斯立堂有很深的渊源。冯将军回忆说:“民国初年,我在北京平则门旧火药库驻防。有一次朋友约我到崇文门内一座耶稣堂听讲……留给我很好的印象。从此,我有空即去听讲,渐渐发生了兴味。”这座教堂即是亚斯立堂。不久,冯玉祥在这里由牧师刘芳施以洗礼,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手下的官兵一律要求入教,因而他被称为“基督将军”。 1923年冯将军的妻子病故,经人介绍认识了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总干事李德全女士,两人信仰相同,一见如故,于1924年3月在亚斯立堂按照基督教礼仪举行了婚礼。也许是为了作礼拜方便,冯将军20世纪20、30年代曾把家搬到了附近的船板胡同老门牌21、22号。因他常不在京,当时户籍上登记的是其兄冯基道的名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51

主题

132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482
发表于 2015-12-19 11: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辣辣 于 2015-12-19 12:00 编辑

前门大街上的基督教珠市口教堂

珠市口基督教堂坐落在前门大街129号,位于两广大街和前门大街两条繁华路段的交汇处,是北京目前仍在使用中的几座基督教堂之一。

珠市口教堂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南城新建的8座教堂中的第一座,1921年建成。是北京南城惟一一座简易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堂,现为三层建筑,可容上千人做礼拜。这座教堂的外观和内部装饰很简朴。与其它教堂不同的是,珠市口教堂从建堂一开始就由中国牧师主持。从1926年开始珠市口教堂推行自养,但继续通过卫理公会接受美国总会的津贴。

2000年拓宽修建两广路时,为了保留这处教堂,特意从此绕了一个弯儿,专门在其南北修建了延伸辅路,使珠市口教堂位于原地,成为两广大街上的一个小环岛,显得颇为醒目和独特。由于珠市口教堂以前没有安装防火、抗震等设施,因此安全问题被提上日程。2002年6月,北京市财政局又拨款100余万元,对珠市口教堂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加固、维修。修复后的教堂,安装了闭路电视,信徒可同时观看牧师在二层主堂进行的礼拜活动。珠市口教堂现在是北京最适合举行西式婚礼的教堂之一。

风格独特的中华圣公会教堂

佟麟阁路南口路西,紧邻宣武门西大街有一座中华圣公会教堂。中华圣公会是英国国教圣公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音译为安立甘会,因此这座教堂也被称为安立甘教堂。曾是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总堂,亦是圣公会在北京兴建的第一所教堂。

教堂建成于1907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教堂原址是清刑部官员殷柯庭的私宅。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他全家逃离。圣公会传教士鄂方智便占用了这块地,拆除了原宅,盖起了这座教堂。1907年11月28日教堂落成举行开堂典礼。

这座教堂规模并不很大,但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在北京很有名气。一般教堂都是欧式建筑风格,如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等。即使在欧洲之外建教堂,也要保持欧式建筑风格,如北京东、南、西、北四大教堂,全为欧式风格。但这座教堂在建筑中却融进了许多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它的大门是中式的,开在南面硬山墙上,门两侧上面都雕刻有匾额。它的内部装修也是中式的,雕梁画栋,美不胜收,很像中国的宫殿。最奇妙的是它的钟楼,高高耸起的钟楼往往是教堂风格最突出的表现,而这座教堂却在顶部建造了两个八角形重檐的中式亭子作为采光的天窗和教堂钟楼使用,真是奇思妙想。

它的另一独特之处是平面布局。一般教堂都是十字形平面:十字的四端等长,完全对称为西腊十字,十字的一端较其他三端长,不完全对称为拉丁十字。但这座教堂平面却是双十字形。当登上附近的高楼,俯瞰教堂时,会看到以两个八角亭为交汇点,教堂如一个巨大的双十字静立在街面。这样的布局不仅在北京绝无仅有,即使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教堂内部结构也同样是中西建筑风格统一的典范。其承重结构均为典型的中国式建筑风格,以木柱、桁架支撑屋顶荷载,地面铺设木质地板。教堂平面十字处设立圣坛,圣坛亦为木质,四周围以中式红木围栏,雕有花草装饰,圣餐桌背后设有中式冰纹格子隔扇,圣坛摆设均为传统中国红木家具。教堂内设圣洗池,并且配备有完整的上下水装置,是那个时代建筑中非常少见的。

缸瓦市教堂

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 简称缸瓦市教堂,坐落于北京西城区的西四南大街57号。教堂于1863年由英国伦敦会创建 ,是现存北京最早的基督教堂。1861年10月,伦敦会的教士雒魏林(1811-1896年),以英国使馆官员的名义在北京设立医院兼传教。在北京东城租用英国公使馆的房产创办医院,这就是协和医院的前身。1863年伦敦会派艾约瑟( 1823-1905年)来到北京和雒魏林一起负责北京事务。同年在西城设立传教机构,这就是缸瓦市教堂的起源。

1900年6月13日,缸瓦市教堂与北京城内其他10余座教堂在同一天被义和团烧毁。1903年3月16日,英国伦敦会又用当时通用的松江银2100两,在缸瓦市从私人手中购地建堂。当时教堂分南北两院,南院占地1.93亩,房32间半,有小礼拜堂一座,用做副堂和牧师住宅。北院3.32亩,房54间半,有大礼拜堂一座。1922年改建新堂(就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主堂),实行自立自养,并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在教堂南院开办仁济医院,北院为铭贤小学,形成教堂、医院、学校为一体的格局。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出生在缸瓦市附近的护国寺小羊圈胡同并度过青少年时代,曾就学于缸瓦市教堂举办的英文夜校,在教堂后院居住过一段时间,1923年在这所教堂领洗加入了基督教。他主张“华人自办教会”,希望袪除西方教会对中国教会的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247
发表于 2015-12-19 12: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什库教堂原来还有修道院及育婴堂,现在没有了。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发表于 2015-12-19 16: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shka 于 2015-12-19 16:14 编辑

这破教堂,还华丽无比!?

意大利几乎随便找个教堂都比它强太多了。。。

讲话不要太夸张嘛,。。。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247
发表于 2015-12-20 12: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5-12-20 16:11 编辑
ishka 发表于 2015-12-19 16:13
这破教堂,还华丽无比!?

意大利几乎随便找个教堂都比它强太多了。。。

在中国,只能和中国的教堂比。显然比北京的其他几座教堂华丽。即使中国的故宫也没有办法和凡尔赛宫比华丽。但作为群体建筑还是很伟大的。 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传说,玉皇大帝有10000个宫殿,而皇帝为了不超越神,所以故宫修建了9999间半宫殿。其实据实际统计,故宫共有8704间。


    看整个故宫,红墙黄瓦,朱楹金扉,殿宇楼台,雕栏玉砌,真的是精雕细刻,金碧辉煌,错落有致,韵律天成,尽显其恢弘、庄严、雄伟、绚丽、奢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凡尔赛宫一角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78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14: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ishka 发表于 2015-12-19 16:13
这破教堂,还华丽无比!?

意大利几乎随便找个教堂都比它强太多了。。。

中国不是基督教国家,没有办法和基督教国家相比,中国的教堂都是外国传教士建的,经费有限,不可能和欧洲国家相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9 03:31 , Processed in 0.1294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