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之声: 客座评论: 宾夕法尼亚大道和深圳南山区的纠纷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8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5 13:5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行政命令,严格限制美国企业与可能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的企业往来,打击对象直指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经济学者沈凌认为,白宫此举可能恰恰打击了中国内部信奉自由市场和法治精神的力量。

  

  (德国之声中文网)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矛盾,是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居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特区南山区粤海街道企业之间的纠纷。"--这是几天来流传在中国微信朋友圈的一个调侃:两个特区怼上了。


  令人关注的是:美国那个特区是政治特区,而中国那个特区是经济特区。不过现在,范围似乎要扩大了。因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的两家公司"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据说也被列入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


  这个事情看起来比较让人匪夷所思。因为这是世界最大的市场经济的政府发动的,针对其认为的非市场经济国家中最市场化地区的最市场化营运的私人公司的惩罚。而且,这一惩罚没有通过法律、而是运用行政的手段。


  自从去年这个时候以来,美中贸易战打打停停,不断袭扰着资本市场的神经。尤其是去年美国政府针对中国通讯设备公司"中兴通讯"的禁售,让中国投资人损失惨重。不过,大部分中国老百姓似乎还是看好中美合作的前景,至少是期待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甚至不少人认为: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不少要求,会迫使中国政府进一步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加大市场化的改革力度,实际上有利于中国长远的增长。但是,现在看起来,这样的观点有点儿把美国人想得太好了。


  


  美国政府的根本利益是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所以其政策或许会偶然和中国长远利益合拍,但是却不一定如此。从美国和中国作为两个市场经济竞争对手的角度看,美国政府的现行政策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着破坏性的影响。


  首先,这些在中国这一经济体内算是高度市场化的厂商,本来是作为中国民间资本的有力代表,冲击着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他们的成功,大部分是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成果。如今,中国的民间资本会发现:如果不动用国家力量的干预,以一己之力对抗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府,几乎是注定失败的命运。那么,为什么还要信奉自由市场的精神呢?


  其次,在对待法治精神上,或许会出现混乱。目前来讲,欧美的市场经济被誉为法治经济。也就是说:市场营运主体都是在一个法律框架下的平等主体。政府应该较少地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企业营运。很多时候,发展中国家的法治环境远逊于发达国家,不少中国投资人抱怨中国政府常常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愿意相信未来中国的制度演化将会向欧美为目标的法治经济前进。但是现在来看,美国政府对待同一个产业链条上的中国企业,并没有运用法治精神加以处理,而是简单地用行政手段,"国家安全"这样的莫须有借口完全绕开了"言必有据"的法治精神。


  


  特别搞笑的是:美国国家安全,不仅仅用来针对中国,还被广泛用于德国的汽车、加拿大的钢铁、墨西哥的玩具和鞋类。原来作为中国内部改革力量的模板的美国政府都会不顾后果地随意动用行政力量,那么,中国政府为什么不加大本来就有的举国体制优势,尽量克服关键技术的阻碍?难道还可以继续寄希望于全球化和自由市场?


  如果说,过去的生产主要在一个经济体内实现,国际贸易只是最终产品的交易,因此对外国企业不适用法治精神而仅仅运用行政手段,是更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那么,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链早就已经分布在全球各地。华为的芯片固然依赖于美国公司,美国公司的产品里面,难道不包含着中国元素?这几天中国最高领导人调研江西的稀土或许就是一种暗示。即便不依赖于任何中国元素,美国对整条生产链中的任意一环予以打击的做法,难道是想昭告天下:未来的竞争必须退回到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每个国家只生产自己的最终产品?如果那样,全球经济必将出现极大的倒退,半个世纪的全球化成果功亏一篑!哪里会是中国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的两家公司倒闭了事那么简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22 15:06 , Processed in 0.0652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