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9|回复: 0

蔡昉:中国的下一步改革红利在哪里?

[复制链接]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2
发表于 2015-8-4 1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市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好东西之一,它的核心在于城市是把所有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最密集的使用,对有效率的配置。而改革的红利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来自于城市化,它蕴含了诸多改革内容。


  最近看到一个电视新闻,主持人让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克鲁德曼推荐书给大家看,他推荐的叫《城市的胜利》,这本书讲的主要的内容,就是城市这个东西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好的东西之一,它的核心在于城市是把所有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最密集的使用,对有效率的配置。

  因此,达到最好的产出,最经济的产出。因此,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载体,是最好的,最终他获得胜利。所以,城市永远是我们研究的一个主题。

  但是,迄今为止,我认为中国的城市还没有胜出。虽然过去30年,我们的城市化的速度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快的,就是在一个30年的期间里,你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增长速度。

  但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按照我们这个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人均GDP的水平,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是滞后的。首先说滞后是指54%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

  城市是为了什么?城市不仅是要素的汇集,更是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人力资本培养环境的改善。因此,我们更要看在城市中有参与感,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均等的经济机会的人的比重。

  因此,可能中国正好有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指标,叫做“户籍城镇人口的比重”,到目前为止大概还只有37%。按照37%的城镇化率来比较,我们应该说非常的滞后了,和我们的发展阶段也是不相符的。所以,我们还要研究城镇。

  因此,我想谈两个观点,我们的城镇化如何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首先,我们一现在遇到两个巨大的挑战,相对于城镇化来说。

  第一个挑战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减慢,最近我没有看统计数据,不知道是不是真减慢了,但是我肯定未来会真减慢,城镇化速度的放慢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是互为因果的。

  看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去曾经把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做过分解,经济增长第一来自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二、来自于这些要素的配置效率,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它在提高。

  从过去来看,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一块来自于资本的贡献,这部分是生产要素集中的表现,看上去改革开放从资本富裕的地方流向稀缺的地方,其实反过来都是从穷的地方流向富的地方。

  对中国来说,资本也好,劳动力也好,土地也好,所有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实都是向城市集中的。

  因此,资本的贡献,劳动力的贡献,土地的贡献,还有资源配置的贡献,也就是我们的劳动力从富裕的农业,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本身,也构成了我们整个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接近一半,也就是城镇化是导致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原因。

  如果我们做模型,完全会做一个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

  反过来,经济增长也会影响城镇化,因为经济增长的速度放慢了,不管什么原因,也许因为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我对生产要素的吸纳、吸引力、汇聚各种优质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也就会减弱。

  因此,城镇化也会放慢,互为因果,构成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挑战。

  那么,我们对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做了一点简单的判断。我们知道,当我们说城镇化也是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市转移的过程。

  但是,这句话只是学究性的话,真实的现象不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出来,因为务农的哪些人都是年龄偏大的,绝大部分是40岁,50岁以上的,他们不再转移了。

  我们讲转移的时候,其实是农村新毕业的中学生,他们毕业之后选择进城,而不是务农。

  本来我们假设他的机会应该是务农,结果他没务农,所以我们说他是农业转移劳动力。因此,真正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人口是16到19岁的人口。

  因此,我们最近看了一下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发现在2014年,由于去年农村16到19岁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这部分人口的总量达到峰值,也就是去年是最高的,从今年开始,就是负增长,以后就永远的负增长下去了。

  如果你把这个年龄人口的图画出来,2014年到达峰值以后,是一个倒“U”字型的曲线,它和外出农民工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相关。

  因此,把外出农民工的图也画上去,但是你不知道未来,你只知道2014年之前的。你把它画出去,前些年两个图形是重合的,是一样的。

  很自然的你就可以判断,是不是未来农村16到19岁人口是负增长了,外出农民工会不会负增长?我们觉得很可能。因此,我们今年第一季度看到的就是负增长。

  第二季度有所恢复,但是整个前半年是0.1%的增长率,而去年还是1.3%,而2010年之前是每年4%的增长率。

  因此,农民工增长速度,外出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减慢,也是城镇化减慢的一个原因,这个进一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生产率未来的提高速度可以假设,可以做保守一点的假设。

  潜在增长率我们的判断是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10%左右的潜在增长率,已经降到7.6%,这是“十二五”时期。

  但是,今年“十二五”就收官了,明年开始进入“十三五”,“十三五”时期的潜在增长率,假设改革效应还没有释放出来,没有其他因素,只有6.2%。

  那么,我们不希望只是这个6.2%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我们在探索改革的红利。改革的红利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来自于城镇化,城镇化蕴含了诸多的改革内容。

  但是城镇化也减速了,什么东西能够刺激它?这里头也面临着一个挑战,前一个挑战是减速,第二个挑战是说城镇化是个好东西,它的核心是把现有的要素进行更好的、更聚集的组合,也形成更高的生产率。

  但是,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上,城市的管理能力和资源的配置能力是有限的。因为这种能力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或者说经济发展阶段的函数。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辜主任刚才分析的,资源的约束等等,我是赞成的。但是,其实在看到这个之外,还应该看到,资源是可以约束的,但是人力资本是可以改善这些约束的。

  最简单的一条,北京缺水缺到这个程度,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用空气一样在使用自来水,没有价格的,那个价格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当于没有的,那是管理能力,那是治理能力造成的。

  所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发展阶段,你不要指望它有这么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城市管理能力。

  因此,就必然出现“城市病”,大城市病,污染,PM2.5,环境变成1000名以外的,最差的了,交通堵塞,以住房为主的生活费用大幅度的飙升,飙升的结果不是我们感觉我们抱怨,我们更重要的是它降低了优质资源向这儿集中的吸引力。

  好的人才是不是来了,可能还是来,北京还是机会多,但是来了以后,是不是把真正的人力资源用在创意性的活动中。

  像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都应该踏踏实实做学问,做智库,但是生活逼迫,不得已用更多的资源去挣外快,我想这些都是城镇化的一个表现。

  因此,在这个特定发展阶段,能力不足,城市的边际报酬就开始递减了,资源配置就没有那么高了。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推进城镇化,否则经济增长速度会越来越低。

  那么,反过来,我们城镇化的边际报酬已经递减了,怎么办?这对矛盾,我觉得是两个出路,一个是内涵的,内涵的就是我们回过头来,我们不再看那个常住人口的百分比,我们看户籍人口的百分比。

  也就是说,前些年,我们做过一个假设,假设城镇化按传统的统计,不再增长,但是如果把现有已经在城市常住的农民工和家属变成户籍人口,我们可以想像仅仅把这些人变成户籍的百分比,我们也可以获得人口红利的延续和新的潜在增长力的增长。因此我叫做“一石三鸟”,立竿见影的人口红利。

  另一个就是外延上的城镇化的道路,就是区域性的一体化发展,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也就是北京可能有CBD,有金融街,但是没有滑雪场,没有崇礼的环境,它有金山银山,可能没有绿水青山,因此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会赋予你一些新的重新配置的机会。

  而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率提高的部分,资源重新配置的效率是占到接近一半。因此,未来我们生产率要提高,更靠这个资源重新配置。因此,差异越大,我们重新配置的机会也就越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9 01:43 , Processed in 0.0906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