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南方周末》早前报道,TPP最初的构想始自美国于本世纪初所提出的《P5(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后该提议受到冷落,而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四国为了摆脱国际贸易中中小国家面临的困境,在2005年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即TPP,核心内容是关税减免,建立自由贸易区。2009年,美国宣布加入谈判并成为主要领导者,之后澳大利亚、秘鲁、日本等国相继加入,目前共有12个成员国,GDP总和目前约为2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近40%。
2015年10月5日,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历时5年多的TPP协定谈判结束。
不过,最终协议依然需要得到各国国家最高领导层及议会的批准才会正式签署。
有舆论认为,TPP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带来负面影响和冲击。据
《新京报》介绍,TPP协议中,最重要的条款就是关税减免——原则上,TPP成员国之间进行贸易,应取消所有商品的进口关税。
举例来说,根据TPP规定,纺织产品“从纱开始”之后的所有工序和原料,都要在TPP成员国内进行,才能享受12国内零关税的待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这样可能会迫使一部分纺织品企业将工厂从中国搬到TPP国家。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表示,由于关税降低,在美国市场上,越南纺织和服装产品可能会比中国产品更有竞争力,而马来西亚和日本的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可能会替代中国产品。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肖明智也在
《上海证券报》联合撰文指出,如果中国不加入“大TPP”(即TPP成员国达到16个),中国会因此损失2.2%的GDP。
文章称,假设TPP的过渡期为四年,则在该阶段内的年均机会成本略超过0.5%的GDP。
观点2:“TPP对中国的预期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