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红雨:量子通信,媒体和公众都需要刷新的认知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2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14: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千世界 于 2019-4-3 14:13 编辑

  李红雨网安资深工程师,中科院所属企业产品运行监护中心主任  2019-04-03 08:58:12  来源:观察者网

  关于不可克隆原理适用性问题

  从不可克隆原理的证明条件和证明过程来看,严格来说不可克隆原理应该叫做单量子叠加态不可克隆原理,它所适应的范围只限于处于叠加态的单量子。

  BB84协议采用了4个光子的偏振方向,也可以看作是光子的偏振态,那么具有固定偏振方向的光子是否适用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看到的材料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因为BB84协议中偏振方向固定的光子无疑是处于本征态的,所以不可克隆原理适用的就是本征态量子。

  另一种认为,因为不可克隆原理的证明是针对叠加态量子,所以BB84协议用到的光子就是叠加态。

  第二种看法其实就是袁文中提到过的,表面看来确实没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反过来问,如果对于Alice来说光子的偏振方向是已知的,并且还处于叠加态,那么对应的本征态光子的偏振方向又该是什么?类似的问题在前面有关无条件安全一节中,我也针对王文提出过同样的质疑。

  这里并不是讨论这个学术问题的合适场合,但是我们确实发现了其中的困惑,这样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有多重要呢?这么说吧,整个量子密码的有效性都建立在这个原理能否适用的基础上,这是量子密码理论成立绝对必要的先决条件,也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关于质疑人的资格问题

 “我是科学家,不是辩论家”,这是量子密码专家王向斌在王文中的一句发自内心的话。

  的确,科学家都忙于研究和实验,如果精力都浪费在无谓的口舌之争上,哪还有时间做正经事儿?所以我是很赞同王教授对于质疑者的抱怨的。

  但是,这种赞同不能建立在质疑者的资历和头衔基础上,而应该是针对质疑的问题本身,不知道我的这个看法是否正确。

  尽管包括袁文中也不断抱怨批评者的不专业,也好像做了很多回应的动作,但是细心的人其实不难发现,包括徐令予老师在内的很多对量子密码的质疑者提出的问题,其实无论在哪个回应中都没有被真正地提到,这样的回复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举一个例子,徐令予老师提出来京沪干线工程用到的可信中继器不安全,这个主张应该是确切无疑不可否认的;包括量子密码只是点对点协议无法完成终端组网,这也是毫无疑问的专业判断,就是因为无法进行终端组网,所以量子密码想要实现进入千家万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至于其它的各种问题,无论重要性还是专业性只要罗列出来,专家学者都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再譬如说我本人,虽然不在量子密码行业里工作,但是对相关知识还是有一点了解,也努力去消化理解那些专业论文,并且更重要的,我在IT领域也是工作多年,在网络和信安方面我可以比较有自信能够做出专业的判断,一点也不像袁文中所说的那些什么都不懂就敢到处质疑的那类人。坦率地说,敢于对量子密码提出批评的,还真没见过一点科学和专业的常识都不懂的人,相反的反而基本都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的粉丝的行为。

 我也注意到袁文中最后提到的致谢人的名单,无一例外都是从事量子密码方面的专家教授,里面没有一个通讯行业和密码学领域的专家,这样的知识组成是不够平衡的,对于量子密码这个跨行业的交叉学科来说,这不是一个学科间良好沟通的组成。量子密码领域并不是量子理论的创新,而是一种技术应用,更确切说是交叉学科的技术应用,需要的是各领域专家的共同协作,缺少了其它领域专家的参与,让量子密码专家唱独角戏,一定会在很多场合跑偏方向。

  科学存在的精义就是勇于面对各种批评,这是科学能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源,也是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哲学内涵。存在问题不要紧,从来不存在完美的科学和技术,包括传统密码学在内,都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行的。一个有自信的科学领域恰恰能够敞开胸怀,拥抱各种不同的意见,并且往往有建设性的批评是科学进步的最大推手。在量子理论的发展史中,最精彩的那段华章就是爱因斯坦与波尔阵营的对攻,包括量子纠缠都是通过爱因斯坦的质疑文章中得以发现的,窃以为这才是科学本应该有的面目和气度。

  作者:  李红雨,网信安全第一线的资深工程师,曾就职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IBM(大连),现为中国科学院所属某技术公司产品运行监护中心主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19 10:31 , Processed in 0.1005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