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蛇最不寻常的捕猎方式:将螃蟹“活卸八块”(附视频)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7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5:4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8-4-11 15:52 编辑

2018年04月11日 07:51 新浪科技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人们在东南亚观察到一条“喜欢吃海鲜”的蛇捕食猎物的情景,而这被研究者戏称是“最不像蛇的行为”。

  许多蛇类在捕猎时都是几乎将猎物整个吞下,因此猎物的大小通常都会受到它们下颌伸展能力的限制。然而,有一种蛇发展出了处理更大猎物的方法。杰勒德水蛇(学名:Gerarda prevostiana)又被称为“猫眼水蛇”,能捕食比下颌所允许的最大体积还要大4倍的螃蟹,它们的方法就是把先把猎物“大卸八块”。

  辛辛那提大学的生物学家布鲁斯·杰恩(Bruce Jayne)说:“老虎可以捕食大型猎物,但对于大多数蛇类,猎物体积的极限就是它们能整个吞下的体积大小。”在发表于近期《林奈学会生物学杂志》(Biological Journal of Linnean Society)上的论文中,杰恩及其同事描述了东南亚三种蛇类非同寻常的捕食行为。

  杰勒德水蛇(学名:Gerarda prevostiana)又被称为“猫眼水蛇”,能捕食比下颌所允许的最大体积还要大4倍的螃蟹,它们的方法就是把先把猎物“大卸八块”。

  其中一种蛇类捕食硬壳蟹类,一种捕食枪虾,还有一种以软壳蟹类为食。在第三个物种中,研究人员注意到一些特别不寻常的事情。“这些螃蟹体型很大,”杰恩说,“单单是它们的腿就已经差不多和蛇的嘴巴一样大。但这些蛇是在螃蟹柔软、脆弱的时候将它们肢解,然后吃下去。”

  杰恩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分享了一段杰勒德水蛇捕食的视频。可以看到这条蛇将还活着的螃蟹慢慢肢解,然后把肢解下来的部分一块块吃掉。杰恩在接受“国家地理”的采访时称,这种捕食策略“非常不像蛇类”。

  研究人员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近距离拍摄了这些画面,之后他们还发现,杰勒德水蛇其实是非常挑剔的捕食者。这种蛇只捕食那些刚刚蜕壳,体型较大的螃蟹。“这是一只刚蜕壳的螃蟹,”杰恩说,“它还黏乎乎的。它们(的外骨骼)会从又黏又软的状态转变成皮质状态,最终变成硬壳。”整个过程只需要45分钟,意味着杰勒德水蛇的动作要十分迅速,它们大约只有20分钟吃掉螃蟹。
杰勒德水蛇其实是非常挑剔的捕食者,只捕食那些刚刚蜕壳,体型较大的螃蟹。



  对许多蛇类来说,螃蟹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们的甲壳边缘充满尖刺,两只蟹钳也很锋利。然而,具有奇特捕食行为的不只是杰勒德水蛇,研究人员还发现食蟹蛇(学名:Fordonia leucobalia)能用下颚固定住螃蟹,而不是用尖牙攻击。而且,食蟹蛇还经常在不杀死螃蟹的情况下将它们整个吞下。

  “尽管全世界3000多种蛇类中存在巨大的捕食行为多样性,但本质上来说,这些行为开始和结束的方式都是相同的——先是张开嘴巴发动攻击,然后将猎物整个吞下,”杰恩说,“甚至毒蛇还可能先攻击猎物,再将其放开。”

  食蟹蛇通常以体型较小的硬壳螃蟹为食,一般先吃掉两边的蟹腿。在一次观察中,研究人员轻轻地戳了一下食蟹蛇,使它们将食物吐出来,发现吐出来的螃蟹“还活着,然后跑掉了”。
许多蛇类在捕猎时都是几乎将猎物整个吞下,因此猎物的大小通常都会受到它们下颌伸展能力的限制。



  人类天生就害怕蛇和蜘蛛吗?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和大脑科学研究所(MPI CBS)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婴儿,在看到蜘蛛或蛇的时候也会出现压力反应。

  他们发现,这种情况在婴儿6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出现,此时婴儿还不会走动,没有多少机会了解这些动物的危险性。

  “当我们用蛇或蜘蛛的图片,而不是大小相同的花或鱼的图片给婴儿看时,他们出现了瞳孔明显放大的反应,”研究负责人、MPI CBS和维也纳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斯蒂芬妮·赫尔(Stefanie Hoehl)说,“在稳定的光线条件下,瞳孔大小的变化是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激活的重要信号,而该系统正是负责应激反应。因此,即使很小的婴儿似乎也能感到这些动物带来的压力。”

  研究人员总结称,对蛇类和蜘蛛的恐惧源于演化,与灵长类动物类似,我们大脑中的机制使我们能够识别出不同物体,并迅速对其做出反应。(任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16 15:18 , Processed in 0.0745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