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哲人汤一介先生往事:曾因“梁效”蹲监狱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5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2:4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9-10 16:43:00

源:东方网 作者:宋晓东 选稿:朱恬


  汤一介的名字在学术圈如雷贯耳,但是对于普通大众,知道他名字的人却并不是很多。这不是汤先生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
  汤先生出生于学术世家。祖父颐园老人汤霖是光绪是十五年的进士,父亲汤用彤先生是真正的学贯中西、古今贯通的国学大师。汤用彤当年在哈佛读书,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精通巴利文和梵文,季羡林曾表示不能作为汤用彤的弟子深以为憾。
  
国学大师汤用彤
  1927年2月16日,正是兔年的正月十五,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汤用彤家里迎来了又一个儿子,取名一介。
  汤一介的这条命是母亲拼死救回来的。原来,在几个月前,挺着大肚子的汤夫人坐黄包车,不慎翻车跌落。危急时刻,母性的本能使汤夫人不顾自己的安危,死命用双臂支持住下落的身体,腹部因此没有着地,胎儿安全,但是她自己的双臂却全部骨折。
1936年,汤一介(前排左一)与父亲汤用彤(后排右一)和家人在北京中山公园。
  小汤一介就这样幸运地得以降生,长大成人。1947年,汤一介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5月,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青年学生一样,22岁的汤一介意气风发,他感觉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希望“自己能像伏契克那样,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自己的理想事业”。在青年团里,汤一介认识了比自己小一届的中文系学妹,来自贵州的苗族妹子乐黛云。冰雪聪明的乐黛云担任宣传委员,年轻帅气的汤一介是组织委员。两个人搭档工作,后来又一起到了校团委工作。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工作、聊生活,聊理想。
1950年,乐黛云面对北大万名学生演讲。
  1951年初,汤一介大学还未毕业就被调到北京市委党校学习和工作。这时他和乐黛云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1952年,乐黛云也毕业了。为了让乐黛云的同学在离校前能参加他们的婚礼,两个人马上举行了婚礼。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小将”乐黛云来说,虽然和汤一介在一起了,但是对于他的家庭,还是要保持阶级立场的。因此她宣称,虽然嫁入汤家,但是还是要划清和汤用彤夫妇的阶级界限的。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52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2:45:2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天,汤用彤夫妇在旧东单市场森隆大饭店摆了两桌婚宴,宴请宾朋。但是乐黛云觉得,他们请的都是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小将”不能去。汤一介此时也是和老婆一样的革命青年,于是两个人都没有参加这场为他们举办的婚宴。多年以后,乐黛云老人回忆此事,感觉愧对公婆甚多。不过,就像我们今天看这段历史,可以理解汤一介乐黛云的行为一样,在当时,儒雅的国学大师汤用彤选择了对年轻人的理解。

  

  
1956年,汤用彤(右)给汤一介(中)讲授国学。


  1956年,29岁的汤一介回到了北大哲学系工作,担任父亲的助手。1949年之前,无论是家学的传承还是在北大的学习,汤一介的理想都是做一名哲学家、思想者。但是1949年后,无论是汤一介还是其他学习和研究哲学的学生和教师都认为自己只能做一名“哲学工作者”,而只有政治领袖如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才能做哲学家;而且他们一定是最伟大的哲学家。“哲学工作者”的作用只有两个:一是解释伟大领袖们的哲学思想;二是批判继承古代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把他们定性为唯物主义或是唯心主义,进步或是反动。我们今天有个词叫“御用文人”,基本上汤一介那时候干的就是这工作。

  很快,政治运动的年代到来了,曾经立场坚定的“革命小将”乐黛云最先被打成了“右派”,这让汤一介和乐黛云都想不通。不过革命浪潮席卷过来的时候可不管你想得通想不通,立刻下放劳动。乐黛云刚刚生产不久,去劳动了孩子没人喂奶怎么办?这个时候,当年被儿媳妇划清立场的汤用彤先生出面了。这位平时几乎从不求人的儒者去求了北大的副校长江隆基,换来的是乐黛云被暂缓下放劳动8个月。

  不久,在文革浪潮席卷下,汤一介也被打成“黑帮”,“御用文人”也被打到了。革命大潮一来,管你什么人,通通打到。值得一说的是,在这样的年代里,汤一介与乐黛云之间的爱情没有受到影响,即使两个人不在一起,两个人的心也没有分开。

  1973年,汤一介作为北大哲学系的代表被挑选进著名的写作班子“梁效”,成为材料组组长。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梁效由迟群、谢静宜直接负责,谢静宜直接传达毛泽东的指示。在当时若干写作组中,“梁效”因为后台最硬而影响力最大。当时有“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说法。

  

  汤一介由被批斗的状态被调去为伟大领袖工作,心里面感觉特别荣耀。他觉得,只要能是给毛主席干活儿,什么都是好的。梁效写作组的工作地点在北大朗润园北招待所,中青年成员每日上、下午和晚上三段时间工作,星期六晚可以回家,星期日晚则必须返回驻地。

  有那么一段时间,“梁效”确实风光。但是很快,汤一介和小伙伴们就发现,“梁效”的工作越来越清闲起来,没那么忙了。再过了一段时间,迟群和谢静宜也不怎么来了。大家都觉得有事情要发生,果然,1976年10月10日半夜,一批军人包围了“梁效”驻地,所有人都被抓了起来。接下来,又是“文革”的那一套——审查、揭发、批斗,无休无止。在监狱里面蹲了快两年,汤一介终于等来了平反,回了家,此时的汤一介已是半百之人。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52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2:45:42 | 只看该作者
尽管本身不是热爱政治运动的人,但是汤一介一直没能和政治运动脱离关系。半世浮生,汤一介目睹了中国政治的跌宕起伏。直1980年北大恢复他讲课的资格之后,汤一介彻底淡出了政治圈。从“唯物”“唯心”的二元论中走出来,从意识形态的枷锁束缚中解脱出来,汤一介开始了真正的哲学研究。此后的三十年,他一直努力做一名自由思考的哲人。一旦回到正常的学术道路上,汤一介的才华就立刻显露出来。1981年,汤一介在北京大学开讲魏晋玄学,堂堂爆满,不得不一次次更换更大的教室,才能勉强让学生们立足。

  1984年10月,汤一介与冯友兰、、张岱年、朱伯昆等人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华文化书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此后他又身兼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理事等多个头衔,着着实实地忙活了起来。  

  

  
晚年汤一介在查看已编纂好的《儒藏》部分


  2003年,由汤一介提议并担任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主持的儒家经典全集《儒藏》编纂工作启动。首批成果《儒藏》“精华编”将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500余种,同时收录韩、日、越三国历史上以汉文撰写的重要儒学文献150余种,共计339册,约2.3亿字,计划于2017年完成。《儒藏》全本将进一步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约10亿字,计划于2025年完成,规模将超过《四库全书》。

  很多人称呼汤一介为“国学大师”,但是汤一介特别反感这个称呼。他认为,“大师”应该有一个思想的理论体系,而自己只是中国哲学问题的一个思考者。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地板
发表于 2016-4-24 12:53:37 | 只看该作者
汤一介的父亲汤用彤先生是一个学术大家,在他父亲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本来有可能成为国学大师的,说句实话,他太热心于政治,明显的影响了他学术上的发展。没有成为真正的国学大师。可惜了。
5#
发表于 2016-4-24 12:58:25 | 只看该作者
乐黛云这一个苗族姑娘,在学校内很突出,我也爱慕过她,当然我是一个失败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1 06:43 , Processed in 0.0845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