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63条无辜生命换来的判决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3:3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12-01 11:22:56)     南漂分子毕舸[url=]转载[/url]




    新华社青岛11月30日电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30日对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相关的4起刑事案件一审宣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员8人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五年不等的刑罚;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6人犯玩忽职守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三年六个月不等的刑罚。

    发生在两年前的那场灾难,起因是输油管道泄漏现场保障,造成63人遇难、156受伤的重大人员伤亡后果。而法院判决对于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认定,更让人看清了“天灾”背后的人祸——无论是当事企业安全管理者对于应尽职责的履行不到位,安全管理形同虚设,还是相关职能监管机构某些责任人的不作为,都成为引发此次重大事故的诱因之一。

   虽然法院最终认定这些人为失职行为是间接责任,但毫无疑问,如果不是失职在先,事故也许是能够避免的,所谓的间接责任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的危害,一点都不亚于直接责任。

   有关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的法院判决虽然落定,但安全警钟却依然长鸣。在此次事故之后,全国又陆续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让公众记忆犹新的就是天津港大爆炸。而那些看似事故发生程度相对较小、但更加常态化的小型安全事故,更是每天都在上演。

   而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背后,都与管理者责任履行缺席紧密相关。尽管对于防止安全事故,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和管理条例,也建立了多道监管防线。但作为安全管理的第一线,负有日常检查职责的企业责任人一旦疏于防范,也就打开了危险之门。多少起事故本来早已显现苗头,但恰恰是责任人的视而不见、敷衍了事,让可以被用较小成本就解决的隐患消除于未然状态。

   其实,企业安全责任管理需要的是全覆盖。不仅是几个监督者要紧盯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也是一种长期严格的安全意识全员普及和强制执行,这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到位,以及一丝不苟地照章办事。否则,一个企业,一座城市就会毁于某个生产车间工人不经意的某个错误操作。这在多起化工厂爆炸事故中被反腐证明。

   如果前面两道安全防线失守,就只能指望最后的监管防线——职能机构来履责。遗憾的是,包括青岛输油管爆炸在内的大量重特大安全事故,在事后调查中都可以发现,政府职能机构相关人员的踢皮球式管理、走过场式管理,让监管体系彻底失灵,安全隐患由此一发不可收拾,酿成了令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的悲剧。

   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让8名原中石化员工、6名当地政府机关人员受到了司法惩戒。以此为鉴,希望所有看到此案判决结果的企业和职能部门安全责任人多有惕厉、不要再轻易忘记肩上所承担的责任,关系到千百万人与自我的生命安全。企业和职能部门管理者各自恪守职责,共同铸就更完善的安全防线。

   如果此案不能树立起人们心中真正的警戒线,社会必将为此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这就是一纸判决书所透露的关键信息,也请每个不曾遭受“11·22”事故之痛的人所铭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19 18:49 , Processed in 0.1156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