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女青年 在一年预科期间,许广平学习成绩颇受好评。入学不久,即被选为校友会(相当于今日之学生会)文艺部委员,代表所在学级参与文艺部领导和具体工作,并开始在校刊上发表习作。翌年夏,许广平顺利升入正科读书。 学校有个壁报,常常贴出许广平、凌叔华等人的优秀作文。许广平的国文成绩很好,经常用文言文在学校的会刊上发表些通讯、演讲词。1917年的中秋节前,许广平写了一则“中秋节约旧同学来校赏月启”,颇有晚明小品的风韵:“或清谈以娱乐,或游戏以怡神,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以视夫杯酒相属,红尘万丈者,何如!” 一年多以后,被许广平戏称为“像捣乱,不是学习”的日子就开始了。五四运动爆发,“那浪潮马上席卷到天津来”。 初始,对许广平的文言文十分欣赏的张老师拒绝了全班请假上街的要求。但这样的阻止却毫无效果,“终于在他摇头叹气,以辞职相威胁之后,大家走出课堂。”许广平与郭隆真、邓颖超、张若名等人一起积极投入学生运动,并担任天津女师会刊《醒世周刊》的编辑。编报刊、上街游行演讲与抵制日货,是那个年代五四女青年最热衷的社会活动。 那个时候,上街的天津女学生已经流行“义卖”公益活动了。许广平和同学一起,搜集装雪花膏的空瓶,制成“万年糊”,沿街廉价兜售。据许广平在《两地书》中向鲁迅讲述,“那时在天津,收集些现成的雪花膏瓶子,做出许多的‘万年糊’,廉价的托着盘子向各处卖,不用本钱买瓶子,该可以不吃亏了吧!结果还是赔钱不讨好,因为做的成绩究不如市上卖的好,人也不肯来热心买,又想法拿石膏模铸空心的腊(蜡)囡囡,洋狗,狮子……小品玩艺,希图替换市上化学的日本式的轻薄皮的玩具,然而总是敌不过,终于同样的失败。”这些微薄的“义卖”所得,自然捐给了学生组织作为活动经费。 随着二月兰的报春,天津的春天到来了。天津女师大院西廊前那一排十几棵的芙蓉树上的粉色花丝,恰似骏马头上的缨子,随着春风飘拂,很像满树的流苏。即将毕业的女孩子们喜欢把落地缨花拾起,夹在时兴图书中,借此纪念在这里的青葱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