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貧富不均日益嚴重」是經常透過閱聽媒體接觸到的一句話,但到底有多嚴重?或許可以從紐約時報的這篇報導窺見一斑。
報導說,以沃爾瑪(Walmart)為例,一般員工的平均年薪為1萬9177美元,公司執行長董明倫(Doug McMillon)2017年的薪酬2220萬美元,代表一名員工必須連續工作1000年,才能勉強累積到董明倫一年就可賺到的財富。
大公司CEO 年薪中位數1170萬 均薪為普通員工164倍
數據統計機構Equilar周末前公布的最新調查指出,在規模最大的幾家上市公司任職的執行長(CEO) ,平均在去年約獲得8.5%加薪幅度,年薪中位數為1170萬元;放眼史坦普500指數(S&P 500)的知名企業,執行長領到的薪資報酬,通常是公司裡一般員工薪水價碼的數百倍。
而女性在這個企業高層領域頗有斬獲,雖然女執行長人數沒有男性多,但所領的薪酬卻和男性同儕不相上下,甚至還有過之。
專門追蹤股市、薪資等數據統計的Equilar指出,上市公司執行長在2017年獲得的調薪幅度,與2016年得到的差不多;一般上市公司執行長的年薪,是公司內普通員工年薪中位數的164倍。
最高薪執行長 「博通」陳福陽居榜首
Equilar統計顯示,2017年最高薪執行長排行榜榜首為博通(Broadcom)執行長陳福陽(Hock E. Tan),年收入1億321萬美元;電子商務公司First Data執行長畢西葛納諾(Frank J. Bisignano)排名第二,年收入1億221萬美元,第三名為演唱會主辦單位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執行長雷皮諾(Michael Rapino),年收入約7061萬美元。
女性執行長高薪榜首是百事可樂公司執行長英杜拉.努伊(Indra Nooyi),她的年薪達到2590萬元;排名第二高薪的女性執行長是Ventas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執行長黛博拉.卡法羅(Debra Cafaro),年薪2530萬元;通用汽車執行長瑪莉.芭拉(Mary Barra)以2190萬年薪,排名第三。
不過,由於企業對於員工年薪中位數計算方式各有不同,加上某些企業大幅仰賴臨時工,使得執行長與員工之間的薪水差距計算,面臨誤差。
美國國會則對企業不斷施壓,要求確實公布執行長薪資,讓長久以來收入不均的問題得以攤下陽光下。
美國勞工聯盟(AFL-CIO)會計長麗茲.舒勒爾(Liz Shuler),連續多年追蹤執行長與一般員工的薪資行情差距;她表示,執行長薪水是一般員工薪水的巨額倍數,無形之間將對勞工傳達打擊職場工作士氣的訊息。
她指出,這些企業要求勞工拿微薄薪水,卻要做更多事情,但在同一時間,執行長的薪水卻一路走高。
「百勝餐飲」執行長年薪1230萬 員工的1358倍
另一方面,來自工商團體、學術界以及薪資顧問的批評人士則指出,執行長與一般員工的薪資比例計算,可能讓外界留下錯誤印象;舉例來說,某些公司在合乎政府法規的規定之下,並沒有把低薪的外籍勞工薪水納入計算。某些雇有大量臨時工的企業,執行長與一般員工的薪資差距則會趨於嚴重。
以百勝餐飲(Yum Brands)連鎖餐廳為例,執行長克里德(Greg Creed)年薪為1230萬美元,是一般年薪9111美元員工的整整1358倍。
在女力時代來臨之際,女性面臨的職場玻璃天花板,到底打破了多少?數據顯示,史坦普前500強上市公司的女性執行長(CEO)只占5%,仍是稀有產物;但爬到企業最頂端的女性執行長平均薪資,比男性同行高。
Equilar進行的這份分析報告指出,2017財政年度女性執行長平均年薪為1350萬元,男性為1150萬元。
女性執行長中位數薪酬較去年上漲15.4%,男性執行長則上升8.2%。但女性執行長高薪榜首努伊的排名,只排在全體執行長的第18名,連前10名都沒打入。
史坦普500大 女性執行長27人
Equilar的薪資趨勢分析,是根據史坦普500強公司至少擔任兩年執行長的339位執行長,於1月1日至4月30日提交的資料完成,其中只有17位是女性;縱觀所有史坦普500大公司,截至2017年底,共有27位女性執行長,比2016年底的24位高。
獵頭公司Crist Kolder Associates董事總經理克里斯特(Josh Crist)認為,「經驗豐富的女性沒能被推上執行長之列,很悲慘。」最近,金寶湯(Campbell Soup)和美泰兒(Mattel) 兩家公司的女性執行長離職後,原職都被男性取代,情況更加受人關注。
美國研究機構「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現,在大型史坦普1500綜合指數上市公司中,女性只佔10%的高級主管職位。女性傾向於擔任財務或法律職位,因此較少有機會成為執行長。
好消息是,與企業合作建立多元化員工團隊的非營利組織Catalyst表示,女性在公司董事會的代表性正在提高;隨著時間推移,將有更多女性擔任行政領導職務。
文:記者顏伶如、胡玉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