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元鹏:金庸的江湖为何是温暖的江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9: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3-13 19:52 编辑


016-03-12 12:44:22




3月10日,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迎来了自己92岁寿辰,微博上,黄晓明、霍建华、刘亦菲等各路明星们以及金庸迷们早就已经提前以自己的方式为金庸贺寿了。黄晓明称演金庸剧“三生有幸” 霍建华视频祝寿遗憾未演杨过。

(3月10日《重庆晚报》)

金庸的寿辰到了,没要招呼,没要呼吁,没要发布。很多当红明星却不约而同的去关注,去祝贺,去捧场。仔细想想,在这个人情已经有点单薄的社会,在这个“人一走茶就凉”的时代,这似乎是有点不正常的。这是因为,其实我们的金大侠早就退出了江湖。按照眼下的习惯,既然没有了用处,谁还会去搭理你?

金大侠则是不同的,人们依然没有忘记他。他的寿辰依然是星光灿烂,虽然不能喝杯酒,虽然不能吃块肉,可是这些明星们依然用特殊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敬意之情。我们需要思索的是,为何金大侠退出江湖之后,还能被人们牢牢记着?

想起了葛存壮的葬礼。很多人为了给老人送一程,开两会的请了假,拍新片的也请了假。这种背后其实是对老艺术家的尊敬。为何尊敬,这就要大话江湖了。就像金庸大侠一样,这些老艺术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个性,那就是本真,那就是真情,那就是不玩假的。

金庸的武侠作品,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在这种自己的特色中,成就了那些被我们难以忘记的《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鹿鼎记》等。这说明一个艺术家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不是模仿,不是借鉴,更不是人云亦云的去跟着别人的屁股跑,只要是有特色的艺术,人们就能记住,人们就会尊敬。而那些仅仅为了一点票房,就永远在别人的屁股后面狂奔的人,是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的。人家拍摄了“大哥”你就拍摄“大嫂”,人家拍摄了“进行时”你就拍摄“再进行”,何谈艺术的创新?

在金庸的江湖里,没有抄袭,这样的艺术品质才是我们尊敬的。而眼下一些所谓的导演,所谓的编剧,在搞什么样的事情?把人家的东西都快抄袭完了,还说自己是借鉴,还说自己是创新,这不可耻吗?金大侠的作品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的,这种对艺术的敬畏,恰恰是老艺术家们最风采的地方。

在金庸的江湖里,是温暖的江湖。老艺术家考虑的是如何提携新人,多少人在扮演金庸作品角色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名不转经传的路人甲,可是这些路人甲却成了著名的人物。作为老艺术家要知道如何让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帮助走上成功之路。再看看眼下的一些人,搞的全是潜规则。不拜山头别想有出头之日,不让当干爹就别想演主要的角色,不给“色相”他就不给你“摄像”。可以说眼下的艺术圈是乌烟瘴气的。

人们对于金庸的热爱,是因为他们是真实的自己。他们不抄袭,不模仿,不唯利是图,不贪图色相,他们心里装着的只是自己的艺术江湖。退出江湖的金庸为何能“星光灿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12 02:04 , Processed in 0.2226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