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交水稻在东南亚各国推广失利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5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15:3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杂交水稻在东南亚各国推广失利
2009-11-02  团山堡  


杂交水稻在东南亚各国推广失利
                                              ——关于亚洲杂交稻种植的最新消息

国际遗传资源行动组织

20世纪90年代初,杂交稻似乎即将消失。像北美杂交玉米市场一样,建立一个杂交种子市场的梦想牵动着很多公司,然而几年的投资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使得这些公司非常生气。领导这个项目的机构,国际水稻研究所,经过几年的努力也未能独立地成功生产出一个新品种。中国是唯一大规模种植杂交稻的国家。然而随着国家开始直接给与农民补贴的出现,这种情形每况愈下。

十年过去了,杂交稻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一项由亚洲发展银行赞助,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实施的项目使杂交稻起死回生。跨国种子公司发掘到种子产业有利可图,便使杂交稻在一些国家商业化种植。据国际粮农组织和国际水稻研究所资料显示,杂交稻的种植区域在整个亚洲都有所增加。

2000年,亚洲众多组织共同发布了一篇报道。该报道警示人们:杂交稻的这种激励机制的强度是空前的。这篇报道解释了这种机制将使种子产业应运而生,而且是给转基因水稻提供了垫脚石;它还揭示了从跨国公司到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水稻研究所和亚洲发展银行),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不同性质的机构在这种机制中分别扮演的不同角色。报道指出,农民从杂交稻中获利微薄,因为杂交稻种价格昂贵,而且每年得重新买种。此外,杂交稻易感染病虫害,而且米的营养价值不高,米价却相对偏低。如果杂交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那么正如它的倡导者所宣称的,这不仅是因为政府的直接补贴,还因为现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这是2000年的最新消息。让我们静观这些杂交稻种植区及其鼓励机制的变化吧。现在走近这些国家,看看杂交稻是如何影响不同亚洲国家的农民。

亚洲杂交稻种植概况

自从2002年以来,亚洲杂交稻的种植区域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杂交稻生产国,中国的种植面积自1997年以来有缩减,而且主要集中在东南和中南地区。在有着10年杂交稻市场的印度,最早种植杂交稻的地区已经不再种植了,而仅在政府管辖的小面积区域和种子产业的“田间示范项目”的试验田里种有杂交稻。2000年,杂交稻有进入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的迹象。然而实际上,现在这些国家很少或根本没有种植杂交稻。引领亚洲水稻生产国之一的泰国也没有杂交稻的市场。国际粮农组织在缅甸发展杂交稻的努力也收效甚微,因为整个国家仅有零星几块稻田里培育了从中国进口的杂交稻种。老挝情况的也一样。在孟加拉国,杂交稻的市场也没有期望中的生气蓬勃。市场依然很有限,而且里面多是从中国和印度进口的品种,而这些品种又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

越南和菲律宾是自2000年以来仅有的两个杂交稻生产有所增加的国家。不过在越南,杂交稻仅在北部地区种植,而且种子主要从中国进口。相比而言,菲律宾可能有更多的当地杂交稻种生产,但这些也是在国家的补贴和大力支持下幸存下来的。2004年,种植的杂交稻区域的面积为17万公顷,这与政府40万公顷的目标相差甚远。

表1 亚洲杂交稻的生产情况

国家     种植杂交稻的面积(公顷)     种植杂交稻的面积与总稻田面积的比率%
1997年     2001年       2003年       2003年

中国     17,708,000     15,821,000     15,210,000      52%
越南     187,000          480,000          600,000          8%
印度     120,000          200,000*   <200,000*    <1%
菲律宾   500                90,000           107,000           3%
孟加拉国 0                   20,000            49,655           <1%
缅甸     0                   10,000            未知           -
巴基斯坦 0                   0                    试验田         -

来源:1997和2001年的数据来自国际粮农组织的数据统计,2003年来自官方数据统计,具体出处不详。

*基于杂交稻育种者提供的数据,国际水稻研究所统计了2001和2003年的数据分别为20万和28万公顷。然而没有2003年的官方数据统计。据印度一位主要的杂交稻研究员Aldas Janaiah 所言,目前杂交稻仅限于在小范围的示范农田里种植。

鼓励机制仍在继续

杂交稻在亚洲的推广速度很慢,不时还出现倒退现象。但是,这些都没有令倡导者却步。杂交稻的支持者,联合国粮农组织2004对水稻特别关注,并把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在亚洲发展银行的支持下也继续扮演着他在杂交稻推广中的主要角色,并提供了新的亲本、技术支持与技术援助,以争取使各国政府采取有利于该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国际水稻研究所最近考虑了亚太种子协会的建议,即与私营企业合作,形成财团的模式,其中每个参与的公司只需付会员费即可在一段时间内享用国际水稻研究所杂交稻亲本的特权。国际水稻研究所曾表示不赞成使其管理方式产业化的提议,但现在他却在发展另一种形式的产业化管理。

同时,此时私企比以往更有决心使杂交稻得到更大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种子公司和民间组织也参与进来,其中许多机构或单位进口种子或从国外获得生产杂交稻种的许可,尤其是从中国。仅有少数美国和欧洲的跨国公司自己育种,他们正试图在当地建立自己的威信。同时并存的也有许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和印度公司。

表2 亚洲主要的杂交稻种子公司

公司
子公司或合资企业

拜耳(德国)
国际杂交稻(印度)公司

杜邦子公司先锋国际育种公司(美国)
南方石化工业公司(印度)

东西方种子公司(新西兰)
杂交水稻股份公司(菲律宾)

孟山都(美国)
孟三度生物技术公司(印度)

希里拉姆生物种子遗传公司 (印度)
  先正达(瑞士)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            科学咨询委员会(菲律宾)

?            护卫水稻 (巴基斯坦)公司

?            邦冈普萨卡公司(印度尼西亚)

?            伊斯兰集团农场公司(孟加拉国)

来源:公司网站、报告和出版物

印度和中国正逐渐成为亚洲杂交稻种产业的中心地带。这两个国家拥有培育杂交稻的优越条件:潜在的巨大市场、得天独厚的气候、相关种子法规的不完善、公共研究项目和私企相结合的强大阵容及廉价劳动力。

    印度是拜耳、杜邦、孟山都、希里拉姆生物种子遗传公司及先正达等大公司的主要杂交稻种栽培基地。这些公司都渴望打开印度市场的大门并以印度为基地把种子出口到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几乎有一半的种子收入来自印度大米市场的杜邦公司告诉印度时代杂志:“我们的推算再简单不过了。目前,水稻种植者每年仅购买1900吨杂交稻种。这换算过来就是在印度仅有0.3%的杂交稻种植面积。我们的初级目标是使之到达1200万公顷,即意味着杂交稻种植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相比一半以上的稻田都种有杂交稻的中国来说,这样引导印度朝这一方向发展对于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契机。”

然而,杜邦和其他种子集团一路颠簸,至今还未生产出一种让印度人拍案叫好的杂交稻品种。印度的杂交稻种植面积日益缩减,因为曾经种植过的农民不愿再次冒险。同时这些公司还得面对大众冷眼对待他们一心想前进和控制市场所付出的努力。

先正达在与印度赖布尔甘地农业大学的一次争议中,不得不半退下来。甘地农业大学把20世纪90年代从当地农民那儿收集到的1.9万余种水稻品种的商品化权授予先正达。先正达原计划给甘地农业大学支付使用费后把收集到的这些品种用于一项杂交稻培育项目,进而推出上市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条新闻2002年11月在当地的报纸上曝光后,引发了公众的反对,这个交易随后也泡汤了。

菲律宾也竭力使自己在杂交稻种企业中扮演主角。在菲律宾,孟山都公司进行着从嘉吉公司那儿购买的稻种培育试验,东西方种子公司的子公司杂交稻公司也如此,正进行着从国际水稻研究所那儿购买的亲本实验。然而,菲律宾的种子培育条件实在有限,以致政府以补贴的方式购买种子或直接补贴现金(180美元)的方式鼓励农民生产稻种,如:稻白叶枯病消毒剂和有机肥一样得到最高的补贴。这样大量的优惠和大力推广使得其他农民纷纷购买那些种子。不过尽管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价格实惠的杂交稻种不断涌进来的状况还是冲击了它的发展。

中国在培育杂交稻种产业中仍然处于重要地位,而且近年来通过在美洲和亚洲的实践,中国的稻种产业已经由一个民族产业变成了全球化产业。中国公司与其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同国家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及许多他们在国际上的活动也限于谈许可证协议、合资企业甚至搞捐赠。不过随着中国对外国种子公司的准入及本国跨国种子公司的建立,这种情况日益改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291
沙发
发表于 2016-5-26 15:4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6-5-26 16:53 编辑

苏州人不仅要水稻高产,还要好吃,他们有自己的袁隆平。
资讯快递2013年10月28日来源:城市商报

【导语】:“端木银熙是个真正的脚踏实地的育种家,他理论联系实际,埋头苦干,很了不起。”2011年,《水稻人生》一书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熟分中心暨端木银熙水稻育种研究推广中心揭牌仪式上首发,这是封面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评价端木银熙的一段话。这段话是中肯之语。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端木银熙先后主持育成了太湖粳系列、常农粳系列、常优系列等17个水稻新品种,并在江浙沪皖鄂等省市推广种植,目前,种植面积累计超过3500万亩,增产稻谷10亿余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0多亿元,他因此被誉为“江苏袁隆平”。今天,我们带你走近常熟市农业科技研究院总农艺室主任端木银熙。

  “端木银熙是个真正的脚踏实地的育种家,他理论 联系实际,埋头苦干,很了不起。”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因为挨过饿

  他选择了水稻育种的漫长路

  一顶白色草帽,一双黑色长筒雨靴,一身粗布蓝衣,手拿一把黄澄澄的稻穗……在常熟农科所水稻实验基地,当这位老农装束的人迎面向我们走来时,无论如何想不到,他就是今年66岁的端木银熙。“常优粳6号是今年江苏省审定的新品种,目前常熟正在进行国家级生产试验,经过测产,今年亩产可望达到850公斤。”他向记者一一介绍他主持培育的高产优质杂交粳稻品种时,语气、神态仿佛是介绍自己大大小小的“儿子”、“女儿”。

  众所周知,袁隆平院士开展农业科研的“起点”不高。与袁隆平相比,端木银熙的“起点”更是低得令人诧异。16岁那年,因为父亲逝世,刚刚初中毕业的他不得不告别无限留恋的学校,来到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1965年3月,不满18周岁的初中毕业生端木银熙到常熟何市乡农技站担任农技员,这就是他“水稻人生”的起点。1976年,他又被调入刚刚筹建的常熟县农科所,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水稻育种生涯。

  转眼间近50年了,现在端木银熙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水稻育种专家。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的最高学历至今仍只是大专。这是他二十年前担任常熟市农科所科技组长期间,参加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学专业时“荣获”的。“《普通化学》,这门课我以前没有学过,我连续考了3年,上下册两本教材被我翻得烂熟,有些章节我都能背得出来,到了第三年,《普通化学》 我考了90分。”说到考试,端木银熙自豪地讲道。

  端木银熙太忙了,他没有时间为更高的文凭而分心。何况在他心里,水稻才是一往情深的主角。1994年至2008年的14年间,每年5月初至10月下旬,端木银熙风雨无阻,几乎每天在育种基地。每天晚上,农科所的整个小院除了门卫室外,唯独三楼端木银熙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光。“年轻时挨饿的日子我终身难忘,我就是想让更多人吃饱饭、吃好饭。”他说。据介绍,杂交粳稻可实现亩均增产100多公斤,每斤稻米售价可增加1元,增产、增收效果十分突出。

  因为执着梦想

  他一年里面要过两个夏天

  水稻繁育工作十分艰苦并且时间漫长,往往一个品种的繁育成功要经过10年的功夫。为加快育种的进程,端木银熙每年10月在常熟收获完水稻之后,便赶到海南进行“南繁加代育种”,一直干到第二年4月底5月初。因此他一年要过两个夏天,一个是江南常熟的夏天,另一个是海南三亚的夏天。

  为了选出一个优良品种,往往要培育、观察上百万株水稻。每年水稻的生长、发育、成熟期间,无论是在常熟,还是在海南,端木银熙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水稻田里。基地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水稻育种工作离不开露天作业的环节,很多研究必须在田头才能完成。海南温度高、太阳辐射强,两三天下来,人就会脱一层皮;更让人头痛的是,水稻田里蚊虫成群,毒蛇出没,端木银熙和课题组人员只得穿上又重又闷的长统套鞋下田。下午一点半到两点是水稻的开花期,试验田里用于水稻杂交的小袋子每天有700多只。每隔5分钟,他们就要头顶烈日,在炎热的水稻田里为杂交水稻授粉。水稻开花只有几十分钟,他们只能守在旁边,盯着稻穗,看着它一点点长大。

  由于长时间在烈日下工作,人群中的端木银熙很好识别:头发白、皮肤黑,透着一股育种专家的“范”。头发白是因为操劳,皮肤黑则是因为他一年要过两个夏天,晒的日头比别人都多。摘下草帽,记者还发现他右眼的眼皮一直耷拉着,很难睁开。更特殊的是,他的下巴上有一道“白线”直通两边的耳垂,这是长期戴草帽系帽带的印迹。从1995年到现在,他有16个冬春都是在三亚度过。端木银熙说,这是正常的,一个育种人如果不经常呆在阳光下,他就不会有收获。

  记者发现,端木银熙说话时,总是频繁地眨眼睛,过一会儿就要用手指抵住眼部和脸部揉搓。“这是……”看到记者困惑的表情,他嘿嘿一笑,轻描淡写地说:“老毛病了,眼神经混乱加上面部痉挛。”

  在此后的采访中,记者才从农科所的工作人员中得知了这个“秘密”:“端木老师白天总有八九个小时泡在日晒水蒸的稻田里,紧盯禾苗和稻穗,汗水会不知不觉流入眼睛;到了夜里,又要在台灯下长时间琢磨白天的记录。长期的眼疲劳,让他患上了这个毛病。开始是一两个小时揉一次,现在发展到了每隔20分钟就要揉一揉。”这就是端木银熙右眼难以睁开的原因。

  因为想育好米

  他要趁着身体还行再干几年

  杂交水稻,外国人把它叫做“东方魔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是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

  但是端木银熙并不仅仅满足于增产的问题。“要让农民增收,一定要靠农业科技。”端木银熙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因为使用的水稻品种不好而让老百姓白忙乎了一年。培育既要产量高,又要米质好,还要抗性好,这样的水稻成为他孜孜以求、长年累月为之奋斗的目标。

  从亲本采集和培育不育系上下功夫,经过长时间攻关,端木银熙终于育成理想的不育系“武运粳7号A”。1998年春,端木银熙对该系配置的54个杂交组合进行新组合优势鉴定,发现“R254”恢复系与“武运粳7号A”不育系所配这一组合具有明显的优势,生长清秀,熟期适宜,且很好地兼顾了品质和抗性。1999年秋,这一组合定名为“常优99-1”,并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通过了省级和国家级审定,定名为“常优l号”。后来,“晚粳不育系武运粳7号A”与新组合“常优l号的选育及应用”先后被列入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星火计划。2005年,“常优l号”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50个水稻主导品种之一。

  
培育水稻新品种,可谓“大海捞针”,从杂交配组到新品种培育成功,需要十年时间,选育出一个突破性优质杂交粳稻的时间则更长。进入新世纪以来,端木银熙又相继育成了“常优”系列2号至5号4个杂交粳稻,并分别通过国家、江苏二级鉴定。其中,“常优5号”不仅亩产仍稳定在700公斤上下,而且米质达国标一级,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过了10月份,这季稻收了,您就能歇一歇了吧?”记者问。“不能歇啊,趁着身体还行,再干几年。”端木银熙的理想是,育成一个抗性好、增产8%~10%、制种产量稳定在400公斤的突破性品种,为他的水稻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茬水稻收完后,下个月要带上相关资料去海南三亚,再种一季稻。”他一边揉眼睛一边说。

  “吃得苦中苦,方为育种人嘛!为让老百姓吃上好米,让种粮的农民也能发家,我们多跑跑不算什么!”他爽朗地说。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2 09:56 , Processed in 0.0930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