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T中文網:一周世界輿論聚焦:中美之間衝突與緩和共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7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30 20:4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曹辛:中美南海衝突表現出越來越臨近的態勢,但貿易和經濟合作方面出現了和緩的情況,雙方開始再次啟動磋商。




  2020年8月30日 15:58 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 曹辛 為FT中文網撰稿


  本欄目由FT中文網與中華智庫基金會共同主辦


  上周,中美關係在一個平面上同時呈現出相互矛盾的、衝突與緩和兩種情況並存的現象。一方面,中美南海衝突表現出越來越臨近的態勢;另一方面,貿易和經濟合作方面出現了和緩的情況,雙方已經開始再次啟動磋商,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


  這種現象背後的邏輯是:反華仍然是特朗普目前最好的助選工具,它左右了當前的中美局勢演變;其中經貿上的和緩一來本身就可以幫助特朗普爭取基本選民的選票,二來也是當前中美緊張局勢的緩衝器。上周看似矛盾的現象特别反映了當前中美博弈把控的本質特徵:車內一方在加速駕車駛向懸崖,另一方則在試圖減速,但在姿態上不是喊停車。


  反華仍是特朗普最大的助選工具


  如作者7月以來多次在文章中判斷的那樣,特朗普把反華當作他轉移國內不利競選輿情最重要的手段,面對國內無法控制的疫情、經濟和其他麻煩事,事實上除了反華議題外,他手裡的牌也確實不多。上周的局勢顯示:反華仍是特朗普最大的助選工具,這可以轉移美國國內對他連任不利的輿情。可以肯定地說:在新總統選舉結果出來之前,這一態勢不可能有根本性變化。


  當前特朗普利用中國議題助選同時選擇在兩個領域:政治和經濟領域。


  政治上,美國挑選中國的敏感點,不斷向中國施壓。在外交上,美國當前正加緊做歐洲國家的工作以聯合對華,同樣,上周中國外長王毅出訪歐洲五國,也是針對美國的動作展開對歐洲工作。


  此外,美國還在針對台灣、南海等中國最敏感的領土問題上入手。上周最引人注目的是南海問題。國際媒體報導說,中國8月26日向南海地區發射了數枚導彈,包括東風26型導彈;而美國則於當天宣布將中國的24家公司和個人列入黑名單並予以制裁,理由是這些公司和個人涉及中國在南海有爭議島礁的建設和相關軍事行動。


  上述兩方面行動的輿情效果對兩國實際上都是正面的。對美國來說,美國制裁涉及南海島礁建設和軍事行動的中國公司和個人,當然有助於轉移不利於特朗普當選的輿情;但與此同時,中國對南海地區發射核常兼備的、具備打擊水面艦隻能力的東風26中遠程導彈,經過美國媒體的炒作後,更是絕對有助於轉移類似美國警察向黑人開槍、美國新冠之類的不利於特朗普的疫情。而對中國來說,向南海發射東風26這種特性的中遠程導彈,當然有助於公開表達中國對南海島礁的立場,展現中國的軍事打擊能力。


  但另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是:南海問題實際上可能由此就被炒熱了,而且是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被炒熱的。


  作者自上個月以來在發表的文章中就一再強調,特朗普為了競選連任,選擇中國為最大助選工具,當他在選舉關鍵時刻走投無路時,南海是他對中國採取行動的最好切入點。畢竟中國對南海的主權立場缺乏聯合國、海牙國際法庭和南海周邊國家的普遍認可,南海島礁就更是如此,這和主權明確的台灣問題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美國真拿南海島礁著手,採取象徵性行動聚焦全世界輿論,例如拔除這些島礁上的設施,轉移國內不利於特朗普當選的輿情的話,絕對有利於特朗普製造連任的輿論氛圍,而中國的內外壓力則會空前增大。屆時,除非中美全面開戰,否則東風26性質的導彈對處理此類衝突未必適用。


  在經濟上,美國正迫使中國在進口美國產品、進行結構性經濟改革等方面做出讓步和姿態,而上周,中國採取了下列行動。


  8月26日,中國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進行了通話。中國商務部發表的聲明說,雙方就加強兩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落實等問題進行了「具有建設性」的對話,並同意創造條件和氛圍,繼續推動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落實。


  國際媒體的報導還透露了更多中國的行動細節。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透露:中國為進行經濟結構性改革願意採取一些措施,例如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消除美國公司在金融服務和農業領域面對的阻礙、廢除強制性技術轉讓等。兩國代表還討論了中國大幅增加採購美國產品,以及下面將要採取的行動。雙方都認同協議取得進展,並承諾採取必要行動確保協議成功。而且,中美聲明都未提到中資企業遭美方打壓問題。


  上述中國在貿易上的讓步和對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的配合姿態,對特朗普連任當然是正面訊息,同時在上周南海衝突的背景下,對中美進一步滑坡式衝突也是一種剎車。


  不過國際媒體評論說,如果特朗普認為單方面制裁中國比雙邊談判更有利於選舉,貿易協議的意義將被進一步淡化。而筆者認為不僅如此,如果特朗普認為在南海製造可控的軍事衝突更能有利於當選的話,中美貿易協議同樣不起任何作用。


  中國在有底線地與美國互動


  針對特朗普下面可能採取的更劇烈行動,中國實際上似乎已經確立了底線。中國的基本目標正如不久前新華社對美國的公開長篇喊話所說的一樣:不希望和美國發生武力衝突、不希望兩國徹底脫鉤。圍繞這一目標,中國實際上採取了下列行動:


  一是上述在經濟上購買美國貨以及願意對中國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的姿態。實際上這不僅涉及到美國的意願和訴求,還涉及到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共同意志。在特朗普政府開始意識到在孤立中國的過程中盟友有多麼重要並加緊採取行動的時刻,這的意義就十分重大了。


  另一件具有象徵意義的事是:中國開始願意接受美國監管機構對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進行審計,包括敏感的中資企業的審計。這實際上涉及的是中美金融是否脫鉤的問題。


  彭博社上周報導說,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8月26日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說,中國在解決會計問題上的僵局的態度是「真誠的」。


  他表示,本月初中國證監會向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發送了新的方案建議,擬允許美國選擇其任意一家國有企業進行再次試點審計。


  這一舉動和買美國貨、對中國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一樣,實質上都是為了以進一步同世界接軌的方式,增大中國對世界的吸引力,實現中美、乃至中國同發達國家「不脫鉤」的目的。


  而在政治領域情況則相對複雜。目前很顯然,對特朗普僅服務於總統選舉目的的象徵性對華挑釁舉動,不予以實質性回應,只是表達態度,由國內媒體和發言人姿態性回應即可。


  但對美國採取的有實際意義的、會波及中國國內外政治穩定的實際行動,例如南海主權問題,尤其是南海島礁問題,目前中國態度強硬,8月26日啟動發射東風26導彈就是標誌性行動。目前來看,中國的底線在這裡,一旦美國越過這一底線,中國就很難與之互動了。


  但事情還有不確定的另一面:如果兩國關係局勢下一步以懸崖戰術的態勢,不可控制地發展下去,屆時底線在哪裡,誰會率先罷手?則還需要認真觀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19 18:34 , Processed in 0.0530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