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统派青年张玮珊谈我如何从感性“台独”变为理性统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5:4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时间:2015-09-09 10:58:04   凤凰网


在台湾社会普遍的“去政治化”以及分离主义甚嚣尘上的氛围中,台湾统派青年由于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在岛内遭到排挤,而大陆青年对于他们也并不十分了解。统派青年在台湾多吗?他们出于什么原因而与大多数台湾青年不同,选择成为少数的统派?凤凰历史频道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了《走近台湾本省统派青年》的节目,此前观察者网曾专访受邀参加阅兵的台湾新党青年委员会主席王炳忠,这次让我们走近另一位90后台湾本省统派青年张玮珊。

张玮珊

张玮珊,1991年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现任中华琉球研究学会秘书长。在访谈中,张玮珊称在读大学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台湾人”,觉得中国人是敌人。刚读大学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台独”分子。张玮珊到底怎么从一个“台独”分子蜕变成一个统派青年?

曾因认同中国被家人指责为“思想有问题”

凤凰历史:你感觉自己身边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呢?

张玮珊:我身边基本没有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人。所以我没有办法计算他们究竟变多还是变少。但就我了解的情况,这种人一定是越来越少。

凤凰历史:为什么台湾认同中国的青年越来越少?   

张玮珊:我认为是台湾“教改”的问题。我是“教改”后第二届的学生,我从小就被教育一个观念:“台湾对立于中国”。当这个概念一直被强化,我就觉得自己是台湾人,而这个台湾人是对立于中国人的,所以你当然不可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凤凰历史:在台湾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公开喊出自己是中国人,会得到周围人什么样的反应?

张玮珊:像我在脸书上讲我自己是中国人这类的话,然后大家会觉得这人是不是疯了?中国人这么糟,她怎么会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他们还会把我的脸书截图,散播到其它地方,让大家看看:竟然有人说自己是中国人!认为我对不起台湾。他们不敢相信,怎么会有人这么想。

凤凰历史:他们会觉得你很奇怪?

张玮珊: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很激进的人,而且很有问题。连我的家人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他们也是直接跟我讲:我觉得你是一个思想很有问题的人。他们认为我是着了魔还是怎么样,怎么会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凤凰历史:有没有因为认同中国与家人发生过矛盾冲突?     

张玮珊:举最近发生的一个例子。我有一个表妹,她在我们家族的聊天群组里面,转了一篇“反课纲(微调)”高中生写的一篇心路历程的文章,主要在激励大家要出来“反课纲”。我就说,你贴这种煽动式的言论很不应该。然后她非常愤怒,她说你不高兴你可以不要看啊,你为什么批评我,那东西又不是我写的。后来我们跳到另外一个只有我们姐妹的聊天群组里,我就贴了一些“反课纲”学生们退场当天的照片给大家看。我说这些“反课纲”的人,他们退场以后去吃喝玩乐,而这一天是林冠华的“头七”。我说,“反课纲”的人这样对待跟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志,然后谈及“反课纲”的背后并不单纯等等。结果她第一句话就回我说:“你是国民党的对吧?你根本就是那种希望中国统一台湾的人!”

林冠华头七日,反课纲学生退场后大摆庆功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5:5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5-9-19 16:55 编辑

对日本以前侵略中国的那些事情,会觉得说日本做过那些又怎么样,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那很重要吗?人家现在已经变成这样,老是追着人家不放,到底是怎样嘛,就是会有这种心态。不管是慰安妇问题,还是南京大屠杀,或者是当年对屠杀台湾的抗日志士,会觉得其实也没有怎么样,是战争中都会发生的事情啊,不会特别觉得这是日本的过错。而且在台湾的教育里,强调日本在台湾做了很多好事,台湾的什么糖厂、水利全部都是它做的,觉得日本真的很棒。
在我先前历史感非常薄弱,又崇拜日本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会去帮日本抹平那些事情,总觉得现在的日本不会像以前这么坏,现在的日本早已不同。因为我们在“去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去除了文化认同。当我说“我是台湾人”的时候,其实我心里在想,对啊,我当然是出生在台湾,可是做为台湾人究竟代表什么?会觉得有一种虚无缥渺的感觉。有人会把这种虚无缥渺的感觉解释成,因为国民党进来,我们被强输了中国文化,破坏了台湾的历史根基,所以我们才找不到台湾的根,才会感到虚无缥渺。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现在台湾人就很想要去追寻文化上的“根”,想找出台湾哪一个人曾经很了不起,可是却好像找不到。例如孔子这么高明的人,你偏偏要去把他毁坏,然后去怀念“台独”很喜欢说的烈士郑南榕。好像要把郑南榕当成台湾的根基。可是你去对比就知道,郑南榕跟孔子谁比较高明?不是说郑南榕就一定没有价值,而是说郑南榕跟孔子所代表的价值有着层次上的落差。
实际上,是因为在台湾的认识里,那个中国的“根”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其实他们根本不要知道那个“根”是什么,就算“根”真的好,他也不要,因为他在情绪上就对立于中国,如果找到中国的“根”,会有碍于他长期的情绪认同,所以他必须找到另外一个“根”。于是他们就想:如果代表中国的国民党曾经“殖民”我们,日本也曾经殖民我们,那国民党跟日本,我当然选择抓住日本的根了。我觉得台湾就是在文化空虚的情况下,又一直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人们当然想巴着日本,因为你会觉得说,你如果不巴着它的话,感觉好像有一种空虚感吧。
凤凰历史:那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台湾人怎么看抗战胜利这件事?
张玮珊:台湾有个主持人叫郑弘仪,他说他爸爸当时是日本兵,你怎么可以说台湾是战胜国?我们明明是战败国。他讲的让你觉得好像历史上我们当时是站在日本那边的,我觉得怎么可以这样子呢?如果被日本殖民,你就是日本人,那今天国民党既然已经在这里了,你怎么却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呢?对你来讲,这应该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反正事实怎样,当时的情况怎样,你就会随着那个情况而改变。
一般人可能不会想那种逻辑根本有问题,如果我还是一个“台独”分子,我看到这些言论也会到处散播的。我会觉得说的很道理,我们不应该纪念抗战胜利。对台独支持者而言,立场高于是非、立场决定是非!
意识到儒家文化中道德的价值让我深深认同中国
凤凰历史:那你现在觉得对于台湾这种“绿化”的趋势你觉得大陆应该做一些什么对的事情来扭转这个趋势?
张玮珊:大陆有一个有名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他讲过一句话,船坚炮利都是别人的东西,你学着人家的,你要拿什么来代表中国?听到他这句话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对啊,我们好像一直在学别人,那我们要拿什么来代表中国?
从我转变的过程来看,我之所以认同中国,不是因为今天中国经济繁荣或者将来可以抗衡美国。会让我根深蒂固地认同我是中国人,并且觉得生生世世都希望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根”,就是儒家文化中道德的价值。
现在大部分人对于儒家都有误解,他会觉得你为什么抱着老古董不放,可是我觉得儒家文化是最有价值的,他教我们如何作为一个“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以德”等等,你应该去发挥出那个价值,告诉世界我是中国人代表的是什么样的崇高价值。所以我写给大陆的寄语就是“回首自家无尽藏,何需持钵效贫儿”,意思是回首看看我们自己家里珍藏的这无尽的财宝,何必去效仿持着碗乞讨的贫儿,叫别人施舍给你。明明我们自己家里面,就有这么多文化的宝藏,你不去发扬它,这样不是很可惜吗?
我觉得中国大陆当然有很多事都得做,可是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告诉大家,“我是中国人”代表的是什么价值,什么意义,我觉得是以德服人,而不是今天我军事很强,或经济繁荣,你来我这里就会发达。有一句话叫做“以利合者,必以利分”,如果你今天靠船坚炮利或者是经济来收买人心的话,也只是一时的,因为只要有一天别人打过你了,那你就又没有价值。所以大陆应该要去把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人心,让大家知道作为中国人的价值在哪里,你才会为了这个价值而努力,你才会认同这个地方、这个社会、这个“天下”,而认同产生使命感、责任感,才会“以天下为己任”。
可是如果你只是单纯的因为生在中国所以是中国人,觉得我对这个地方没有责任,那当然我看到这个地方很糟,会觉得只要逃离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就可以离开这里,这些人的死活跟我无关。所以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都有一堆人想着说,这里好糟,我想要赶快逃去美国,因为美国很好。对于这些人来讲,他就是看哪个地方好,他就往哪个地方跑。一般人对中国大陆的批评其实很没道理,因为你在批评的时候,没有想要怎么改善,想的只是要逃到美国去,要去做美国梦。
我前一阵子遇到一个朋友,他是“台独”分子,非常排斥中国大陆,跟我说他就是讨厌亲中路线。我说为什么你觉得亲中不好?他就开始跟我说中国大陆有多糟多糟,所以他不想亲中。他觉得台湾已经快被统一了,所以想要赶快到美国去。我就想,就算你说你爱台湾,那你怎么没想要为台湾更好而去帮助它?你只想到,台湾快要被中国统一,那我要赶快逃离。
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你身为这个社会共同体的一员,要想怎么去把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不是想着我就是要逃离这里,这样不是坐享其成吗?你去做美国梦的时候,那也是前人靠着多大的努力才做到的,所以你今天应该要想,我要如何编织出中国梦,然后让大家共享这个中国梦。可是你只是想着放任它,然后批评它,然后就走了,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最后他说他要永远待在美国,不想回来,因为他觉得台湾现在已经没有救了。我就跟他说,我祝福你的美国梦跟你想的一样完美,但是在我努力编织中国梦过程中,也欢迎有一天可以让你回来一起共筑这个中国梦。
要成为有道德的中国人并要以此感染他人
凤凰历史:你准备为促统做些什么呢?
张玮珊:台湾岛内现在这个样子,其实大部分人会觉得说,你做这些“促统”的事都于事无补嘛。可是就我而言,做这些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效果,或者是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情究竟该不该做,如果它是该做的,就不管它的结果如何,我都觉得我应该要做。
就像当我在讲中国文化代表的是道德的时候,大部分人听到会跟我说,大家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性就是这样阿,你在讲这种道德的时候,不会觉得你把这整个东西架得太崇高了吗?或者会觉得我讲这东西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没有办法去实践。我不是要让大家觉得我很有道德,而是要告诉大家,尽管理想的世界很难达到,但是它既然是应该做的,那你就要去做啊,每个人都期许自己作为一个君子,那理想的世界就不远了。不该以难不难来决定做不做,否则所有事情都不需要解决了,也不需要去批评所有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都很难解决。
所以我要让我自己符合中国的传统的价值和道德,我觉得这样可以感染人。如果你跟我接触,你会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而我会告诉你我之所以是这样子的人,是因为这样子就是中国人,我会去让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尽最大努力的去符合道德、做一个“君子”,这是中国文化教我的,我要去实践他,也期待人人能成为有道德的人,而中国所代表的这种价值才可以让社会赖以存续、赖以和平。
将来中国的伟大复兴也将告诉世人,一个国家的富强是可以与全世界共存共荣的。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5:51:11 | 只看该作者
对日本以前侵略中国的那些事情,会觉得说日本做过那些又怎么样,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那很重要吗?人家现在已经变成这样,老是追着人家不放,到底是怎样嘛,就是会有这种心态。不管是慰安妇问题,还是南京大屠杀,或者是当年对屠杀台湾的抗日志士,会觉得其实也没有怎么样,是战争中都会发生的事情啊,不会特别觉得这是日本的过错。而且在台湾的教育里,强调日本在台湾做了很多好事,台湾的什么糖厂、水利全部都是它做的,觉得日本真的很棒。
在我先前历史感非常薄弱,又崇拜日本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会去帮日本抹平那些事情,总觉得现在的日本不会像以前这么坏,现在的日本早已不同。因为我们在“去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去除了文化认同。当我说“我是台湾人”的时候,其实我心里在想,对啊,我当然是出生在台湾,可是做为台湾人究竟代表什么?会觉得有一种虚无缥渺的感觉。有人会把这种虚无缥渺的感觉解释成,因为国民党进来,我们被强输了中国文化,破坏了台湾的历史根基,所以我们才找不到台湾的根,才会感到虚无缥渺。
现在台湾人就很想要去追寻文化上的“根”,想找出台湾哪一个人曾经很了不起,可是却好像找不到。例如孔子这么高明的人,你偏偏要去把他毁坏,然后去怀念“台独”很喜欢说的烈士郑南榕。好像要把郑南榕当成台湾的根基。可是你去对比就知道,郑南榕跟孔子谁比较高明?不是说郑南榕就一定没有价值,而是说郑南榕跟孔子所代表的价值有着层次上的落差。
实际上,是因为在台湾的认识里,那个中国的“根”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其实他们根本不要知道那个“根”是什么,就算“根”真的好,他也不要,因为他在情绪上就对立于中国,如果找到中国的“根”,会有碍于他长期的情绪认同,所以他必须找到另外一个“根”。于是他们就想:如果代表中国的国民党曾经“殖民”我们,日本也曾经殖民我们,那国民党跟日本,我当然选择抓住日本的根了。我觉得台湾就是在文化空虚的情况下,又一直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人们当然想巴着日本,因为你会觉得说,你如果不巴着它的话,感觉好像有一种空虚感吧。
凤凰历史:那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台湾人怎么看抗战胜利这件事?
张玮珊:台湾有个主持人叫郑弘仪,他说他爸爸当时是日本兵,你怎么可以说台湾是战胜国?我们明明是战败国。他讲的让你觉得好像历史上我们当时是站在日本那边的,我觉得怎么可以这样子呢?如果被日本殖民,你就是日本人,那今天国民党既然已经在这里了,你怎么却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呢?对你来讲,这应该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反正事实怎样,当时的情况怎样,你就会随着那个情况而改变。
一般人可能不会想那种逻辑根本有问题,如果我还是一个“台独”分子,我看到这些言论也会到处散播的。我会觉得说的很道理,我们不应该纪念抗战胜利。对台独支持者而言,立场高于是非、立场决定是非!
意识到儒家文化中道德的价值让我深深认同中国
凤凰历史:那你现在觉得对于台湾这种“绿化”的趋势你觉得大陆应该做一些什么对的事情来扭转这个趋势?
张玮珊:大陆有一个有名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他讲过一句话,船坚炮利都是别人的东西,你学着人家的,你要拿什么来代表中国?听到他这句话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对啊,我们好像一直在学别人,那我们要拿什么来代表中国?
从我转变的过程来看,我之所以认同中国,不是因为今天中国经济繁荣或者将来可以抗衡美国。会让我根深蒂固地认同我是中国人,并且觉得生生世世都希望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根”,就是儒家文化中道德的价值。
现在大部分人对于儒家都有误解,他会觉得你为什么抱着老古董不放,可是我觉得儒家文化是最有价值的,他教我们如何作为一个“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以德”等等,你应该去发挥出那个价值,告诉世界我是中国人代表的是什么样的崇高价值。所以我写给大陆的寄语就是“回首自家无尽藏,何需持钵效贫儿”,意思是回首看看我们自己家里珍藏的这无尽的财宝,何必去效仿持着碗乞讨的贫儿,叫别人施舍给你。明明我们自己家里面,就有这么多文化的宝藏,你不去发扬它,这样不是很可惜吗?
我觉得中国大陆当然有很多事都得做,可是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告诉大家,“我是中国人”代表的是什么价值,什么意义,我觉得是以德服人,而不是今天我军事很强,或经济繁荣,你来我这里就会发达。有一句话叫做“以利合者,必以利分”,如果你今天靠船坚炮利或者是经济来收买人心的话,也只是一时的,因为只要有一天别人打过你了,那你就又没有价值。所以大陆应该要去把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人心,让大家知道作为中国人的价值在哪里,你才会为了这个价值而努力,你才会认同这个地方、这个社会、这个“天下”,而认同产生使命感、责任感,才会“以天下为己任”。
可是如果你只是单纯的因为生在中国所以是中国人,觉得我对这个地方没有责任,那当然我看到这个地方很糟,会觉得只要逃离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就可以离开这里,这些人的死活跟我无关。所以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都有一堆人想着说,这里好糟,我想要赶快逃去美国,因为美国很好。对于这些人来讲,他就是看哪个地方好,他就往哪个地方跑。一般人对中国大陆的批评其实很没道理,因为你在批评的时候,没有想要怎么改善,想的只是要逃到美国去,要去做美国梦。
我前一阵子遇到一个朋友,他是“台独”分子,非常排斥中国大陆,跟我说他就是讨厌亲中路线。我说为什么你觉得亲中不好?他就开始跟我说中国大陆有多糟多糟,所以他不想亲中。他觉得台湾已经快被统一了,所以想要赶快到美国去。我就想,就算你说你爱台湾,那你怎么没想要为台湾更好而去帮助它?你只想到,台湾快要被中国统一,那我要赶快逃离。
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你身为这个社会共同体的一员,要想怎么去把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不是想着我就是要逃离这里,这样不是坐享其成吗?你去做美国梦的时候,那也是前人靠着多大的努力才做到的,所以你今天应该要想,我要如何编织出中国梦,然后让大家共享这个中国梦。可是你只是想着放任它,然后批评它,然后就走了,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最后他说他要永远待在美国,不想回来,因为他觉得台湾现在已经没有救了。我就跟他说,我祝福你的美国梦跟你想的一样完美,但是在我努力编织中国梦过程中,也欢迎有一天可以让你回来一起共筑这个中国梦。
要成为有道德的中国人并要以此感染他人
凤凰历史:你准备为促统做些什么呢?
张玮珊:台湾岛内现在这个样子,其实大部分人会觉得说,你做这些“促统”的事都于事无补嘛。可是就我而言,做这些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效果,或者是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情究竟该不该做,如果它是该做的,就不管它的结果如何,我都觉得我应该要做。
就像当我在讲中国文化代表的是道德的时候,大部分人听到会跟我说,大家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性就是这样阿,你在讲这种道德的时候,不会觉得你把这整个东西架得太崇高了吗?或者会觉得我讲这东西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没有办法去实践。我不是要让大家觉得我很有道德,而是要告诉大家,尽管理想的世界很难达到,但是它既然是应该做的,那你就要去做啊,每个人都期许自己作为一个君子,那理想的世界就不远了。不该以难不难来决定做不做,否则所有事情都不需要解决了,也不需要去批评所有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都很难解决。
所以我要让我自己符合中国的传统的价值和道德,我觉得这样可以感染人。如果你跟我接触,你会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而我会告诉你我之所以是这样子的人,是因为这样子就是中国人,我会去让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尽最大努力的去符合道德、做一个“君子”,这是中国文化教我的,我要去实践他,也期待人人能成为有道德的人,而中国所代表的这种价值才可以让社会赖以存续、赖以和平。
将来中国的伟大复兴也将告诉世人,一个国家的富强是可以与全世界共存共荣的。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3 10:39 , Processed in 0.0959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