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都谈到了当时履新不久的国家主席习近平。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毫无疑问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了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果断处理。”江泽民说,虽然目前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但对新一届领导班子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两位老人还回顾了多年友谊,谈到了第一次见面。 江泽民说:我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87年9月,距今已有26年,当时我还是上海市市长,此后我们曾多次见面。我们都曾见证了世界的风云变幻,经历了中美关系的风风雨雨。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1987年9月江泽民和基辛格的首次会面,公开报道鲜有记录。可查询到的信息是,1987年基辛格曾经访华,并来到了上海,见到了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的江泽民。两人会面之后,江泽民于1987年11月在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两年后,在1989年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 虽然江泽民、基辛格的初次见面鲜有报道,不过从基辛格的回忆文章中仍可以看出基辛格对江泽民的印象。 基辛格评价江泽民时引用了美国国务院的一份内部报告:“温文尔雅,精力充沛”。基辛格还曾表示,中美两国历史状况等土壤截然不同,不能完全用美国的标准去衡量中国,任何对华的强硬施压都不会取得想象中的效果。他引用江泽民的话:“我们不会向压力屈服……这是我们的哲学原则。” 接受采访时基辛格曾表示:江泽民在就任之初被外界大大低估。可上任后,江泽民在国际舞台上采取个人外交手段,在国内扩大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在他的领导下,人民共和国充分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国际政治和贸易体系中的正式一员”。 基辛格评胡锦涛 “总维持一贯慎思与谦和有礼的作风” 
公开报道显示,基辛格跟胡锦涛的初次见面是在2002年4月,一个月里两人两次会面。胡锦涛时任国家副主席。 第一次是2002年4月13日,基辛格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来华参加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当天,在人民大会堂,两人见面。胡锦涛表示:希望基辛格和美各界有识之士为排除干扰、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什么时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得到遵守,中美关系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违反了,中美关系就停滞甚至倒退。 第二次是2002年4月29日,胡锦涛出访美国期间,两人再度见面,“双方就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党媒报道称。 此后,两人多次会晤。2003年11月和2005年5月,基辛格两次应邀访华时,胡锦涛就都会见了他。 2008年美国《时代》杂志公布“年度百大影响力人物”,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再度入选。基辛格亲自撰文介绍胡锦涛,在文中称:胡锦涛的领导特质是不说没必要的空话。不论在哪个场合见到他,胡锦涛总维持一贯慎思与谦和有礼的作风,且凡事做好万全准备。 基辛格还曾撰文评价胡锦涛,“巧妙地平抚了世界对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担心”。 基辛格与习近平至少五次会晤 “习近平很有决断力,是最杰出的中国领导人之一”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初步统计,在公开报道中,习近平与基辛格至少五次会晤,分别发生在习近平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2007年一次)、任国家副主席(2011年以及2012年各一次)、任国家主席期间(2013年、2015年各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3月17日。 2007年4月4日,基辛格访华期间再度来到了上海,见到了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习近平表示:三十五年前,基辛格博士到上海参与了中美《上海公报》签字仪式,这个公报为两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十五年来,中国、上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那时以来,基辛格博士多次来到上海,可以说是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人。 当时,上海正在筹备世博会,习近平说,世博会是上海发展的重要机遇,“欢迎基辛格博士2010年前来观摩上海世博会”。 这次会面,给基辛格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2年11月,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论及习近平的反腐决心,基辛格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习近平对腐败问题的认识非常深刻,他是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有能力挑战腐败问题。” 谈到对习近平的印象时,他还表示:习近平表现得很自信,“当习近平走进房间时,你就会知道有一位重要人物到场了”。 今年9月,习近平访美前,基辛格曾对记者说:“我与习近平主席有过多次交谈,他是一个很有决断力的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我认为他是最杰出的中国领导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