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语媒体:为了安全 就该不顾一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8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14 11: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欧洲各国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华为?防范中国今后可能有的网络窃听的同时,却纵容美国人肆意窃听,欧洲的这种姿态又是否合理?德语报刊评论版,继续密集关注当前这场牵涉政治、经济、科技以及中欧双边关系的华为争端。   

华为在德国波恩的办公楼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华为只是开端"为题,刊发评论指出,面对外国科技企业,欧盟亟需共同战略。


作者注意到中国正在向捷克、立陶宛、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施压,试图让它们不要弃用华为。在柏林,华为正在游说议员、恐吓发出警告的学者。"北京知道,这事关今后欧洲还会对中国的科技有着多大的信任。对华为的决定,将为今后的发展指引方向。"


"伴随着数字化进程,企业、政府都变得更容易受攻击。新技术为破坏、谍报、操控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之门。欧洲应当如何与来自境外的科技公司打交道?在这一话题中,中国企业正是一个特别的案例。一方面,欧洲与越来越专制的中国有着异常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国并没有美国那样的行之有效的法治国家环境,苹果、微软都曾经通过司法途径成功抵制了政府强迫合作的要求。分析人士一致认为,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司法体系中绝对不会发生。"


"另一方面,与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对手相比,中国企业又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外国网站在中国被屏蔽,让百度、腾讯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成为巨头。而在推特、脸书、谷歌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的同时,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却无障碍。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种不平衡?以安全为由阻止外国厂商进入欧洲,又会在哪些时候是合理的?这些问题,欧洲各国必须要共同解答。"


2013年,默克尔的手机也被披露遭到了美国情报机关的窃听









维也纳出版的《标准报》以"抵制华为就是一场拙劣的争论"为题,刊发短评指出,尽管这场由美国人发起的对华为的质疑至今没有证据,但是欧洲各国政府几个月来一直在考虑是否抵制华为。"这里的偏执也值得一提:对于许多欧洲国家政府而言,美国当局能够获取数据这件事就完全不是问题。欧洲的很多数据,都是存储在微软、亚马逊等美国企业的云服务中。去年3月,美国通过了一部所谓的'云服务法案',美国情报机关将能够读取无数奥地利中学生的电子邮件,也能读取德国汽车厂商的数据。我们亟需讨论的正是这个问题。"

















《奥格斯堡汇报》的评论则以"德国必须警惕来自中国的移动通讯技术"为题,强调即便华为的5G技术更便宜、更好,德国也必须将其拒之门外。


文章指出,即便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专家们都明确警告华为设备意味着巨大风险:如果华为承建德国的通讯网络,这家企业随时有可能迫于中共当局的压力向后者提供德国的敏感数据。


"这种情况下,德国除了选用爱立信、诺基亚等欧洲企业的设备,别无选择。这也意味着,德国必须承担费用高于华为产品之后果。除了价格低廉,在5G这场移动通信革命中,来自亚洲的巨头华为还有更善于贴合客户需求、更具创新能力等优势。这一切都让德国的相关决策者陷入两难的困境中。"


作者接着指出,不管怎样,在通讯基础设施方面,安全必须重于一切。何况德国还一直面临着来自中国的经济间谍风险。"中国可不是什么正常国家,而是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国家。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想要在2049年前实现经济上的领先。德国这样的民主国家缺乏如此长期的规划。因此,在5G通信这类长期议题上面临损害时,德国总理必须至少短期内有所介入。默克尔不妨在这个问题上听听特朗普的意见。不过,默克尔也不能被美国人所欺骗:美国人也在对德国搞经济间谍行为,甚至还能窃听默克尔的手机,并利用大肆收集数据的脸书等企业。可惜,德国西门子已经在几年前退出了移动通信业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23 20:18 , Processed in 0.0753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