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新鲜人的个人空间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新中国工业发展有三个里程碑意义的阶段。

热度 9已有 537 次阅读2015-8-9 18:17 |系统分类:原创博文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第一个阶段是始于1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苏联援建156个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主要分布在17个省区,大部分在东北和中西部,包括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和44个军工项目,实际建成的是150个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为一穷二白的中国奠定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包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第一重型机器厂、西电公司、兰州炼油化工厂、武钢、包钢等一大批工业企业,还包括包头一机、二机(生产坦克),哈飞、沈飞(生产歼击机、直升机)。


这些企业后来都成为本行业的排头兵和工业“母鸡”,为后来其他工业企业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也为中国奠定了国防工业基础。这一时期新增工业生产能力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以钢产量为例,1952年仅135万吨,五年后达到535万吨。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真诚的无私的,可以说这些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基础,中国开始了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迈向工业国的征程。现在这些企业大部分还在运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换代,大多数仍是本行业的骨干企业。


我认为对新中国工业发展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阶段是始于1964年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无论从规模,实际成效,以及对后来发展的影响都大于1958年的大跃进。当时中苏开始交恶,台海形势依然紧张,越战爆发,毛主席出于准备打仗的战备考虑作出进行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目的是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做出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


所谓三线指陇海线以南、京广线以西、韶关以北的腹地。多为山区。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全国有380多个项目、14.5万人、3.8万台设备从沿海地区迁到三线地区。很多单位都一分为二,一半人马来到三线建设新厂。同时建设起一批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例如甘肃的刘家峡水电站,焦枝、成昆、阳安(阳平关至安康)、襄渝铁路等。以制造业为例,鞍钢包建了攀枝花钢铁厂和位于德阳、自贡的东方发电设备制造公司,一汽包建位于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一大批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甚至船舶制造企业迁往三线地区,成为我国国防工业的骨干。例如船舶发动机建在陕西兴平和湖北宜昌。现在的绵阳科技城,汉中的大飞机制造基地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我1967年大学毕业结束两年的部队农场锻炼后即参加了三线建设。文革中毕业的老五届理工科大学生大部分来到了三线。


但由于当时过分强调靠山、隐蔽、进洞,不少厂缺少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后不得不调整搬迁到离城市近的地方,例如成都的龙泉驿就是后来三线工厂搬迁的集中地。后来我在国家计委工作,分管三线调迁时经手了很多军工企业搬迁到龙泉驿重新落戶。我曾建设过的厂也在西安开发区建了基地。1983年12月,在成都设立了国务院三线办公室(1990年代改为国家计委三线办公室,1998年后又改名为国防科工委三线协调中心)。我1991年在国家计委投资司工作,后来任副秘书长,正巧分管三线调迁工作。


1984年11月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第一批调整121个单位,迁并48个,全部转产15个。其后一些三线企业陆续迁往邻近中小城市,如咸阳、宝鸡、沙市、襄樊、汉中、德阳、绵阳、天水附近。而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军工科技企业则移往成都、重庆、西安、兰州等大城市。


三线建设虽然后来作了一些调整,但对于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中西部发展影响深远,一些三线企业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并走向国际。例如东方发电设备厂、东风汽车厂等。现在回顾起来,当时花那么点钱是完全值得的。优化了我国的工业布局,这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许多参加三线建设的同志献了青春献子孙,为国家的工业布局调整作出了奉献。


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阶段我认为是从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开始的。事实上从华国锋任总书记后就意识到要搞经济建设,从1977年起引进宝钢、辽阳石油化纤总厂、仪征化纤、几套大化肥、大乙烯,一度曾被批评为洋跃进。到1978年明确改革开放政策,从发达国家大规模引进技术,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门类。


1978年我国与外商签订50多个引进技术设备的项目,协议金额78亿美元,加上1979年的协议金额共为79.9亿美元。比1950年至1977年我国引进技术设备累计完成金额65亿美元还多14.9亿美元。协议总金额中,冶金、化工项目占62%,其中上海宝钢等22个重点项目的协议金额为58亿美元,占总额的74%。


到198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4703亿元,比1949年增长46.3倍,工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25.2%上升到1980年的57.4%,在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49年的12.6上升到1980年的45.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成十倍、成百倍、成千倍,甚至成万倍地增长。从1949年到1980年,钢由第26位上升到第5位,煤从第9位上升到第3位,发电量由第25位上升到第6位;化纤和电视机,我国过去没有这两个产业,1980年这两项在世界上的位次是第5位。


技术引进填补了我国大批技术与生产领域的空白,通过引进,我国在短期内,使一批重型机械、矿山机械、发电设备、化工机械、炼油、采油设备,机床、汽车、拖拉机、飞机、坦克、船舶以及轴承、风动工具、电器、电缆、绝缘材料等技术面貌发生了变化,使国家工业化跨入起飞的发展阶段。


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改善。新中国初期,我国的第一次产业比重高达45.52%,处于主体地位,第二和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仅为34.38%和20.20%,处于从属地位。1980年,二次产业比重已高达61.8%,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技术引进还建立了新兴的工业部门。建国时,我国的现代化工业部门极少,经过引进,我国建立起了石油化工、无线电、化纤、电子计算机和彩色电视机等新兴工业部门。


我从1981年起在国家计委机械电子局工作,恰是分管技术引进,当时国家外汇很少,技术引进主要是申请外汇指标。由于西方国家对我们的长期封锁,我们的技术标准乃至教科书基本上全是前苏联的。开放后发现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非常之大。当时西方国家既使给我们一些在他们那里的二流技术,对我们也是非常新鲜。在那段时间西方发达国家看到我们差距之大,戒心很小,引进技术障碍很少。


这段时间以机械工业为例,我们从美国西屋引进了30万、60万千瓦机组,从ABB、西门子、阿尓斯通引进了500千伏输变电技术,使电力工业上了一个台阶。从密封件、高强度螺栓、轴承等基础件,到铸锻热处理工艺技术,露天矿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等等都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有的甚至超过了老师,中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开始跻身于世界制造业大国。

2014-07-09 南方能源观察    张国宝 

4

鲜花
4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新鲜人 2015-8-9 18:53
参考: 当年苏联援华的156项工程 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http://hanshan.info/home.php?mod=space&uid=690&do=blog&id=5839
回复 城市达人 2015-8-9 21:52
经济建设和党建都奉行了拿来主义,并进行了独立自主的改进与发展。
回复 寒冬开梅 2015-8-10 08:07
城市达人: 经济建设和党建都奉行了拿来主义,并进行了独立自主的改进与发展。
这应该是多快好省的建设办法。
回复 唐贝勒 2015-8-10 19:28
学习了,谢谢您
回复 小辣辣 2015-8-11 09:54
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最重要的还是50年代的苏联156援助。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基础。
回复 大千世界 2018-8-11 10:31
喝水不忘掘井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8 22:58 , Processed in 0.0442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