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新鲜人的个人空间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我的学校学习生活(原创)

热度 1已有 361 次阅读2017-12-2 13:38 |系统分类:原创博文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我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个体小商贩。母亲是旧式纺织机上的纺织女。我家有弟兄三人,我是老小。我的两个哥哥都只念过小学。靠自学也学得不错,两个哥哥都写得一笔好字。而且文笔也不错。但他们很小就工作了,是童工出身。由于全家都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因此一心想培养一个有较高学历的人,全家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也深深知道全家的愿望。刻苦求学,但限于经济条件,只能上公立学校。欣慰的是由于我的学习一贯优秀,所以苏州的两个公立中学(吴县县立中学及江苏省立苏州中学)都考上了。我当然选择了江浙沪四大名中之一的苏州中学。

小学是敌伪时期上的,被逼学了5年的日文,其实是什么都没有学。但由于日本督学的压力,学校要举行日语演讲比赛。我们日语都没有认真学过,怎么有能力去演讲昵?最后日语老师出了个点子,就是由他写讲稿,找一个同学背熟了,上台背着讲。 我的记忆在班上最好,就推辞不了。但居然得了第一名
在初中期间,也多次获得全校总分第一名的荣誉。顺利的通过考试又进入了高中部(苏州中学初中学生进入高中,要和全江苏省的考生一起考试,按考试成绩决定能否进入苏高中)。大概有一半的同学被淘汰了,我还是顺利的考上了,当然还考了一个后备学校,即吴县县立中学。三年的学习很紧张,因为学校不断的给以压力。比如开学后立刻会看到一份校刊(名叫苏声),第一页就是当年毕业生的考大学成绩,並和上海高中对比。比的是有多少学生考进了交通大学。而我的哥哥就经常把一些毕业就是失业的报刊给我看,意思很清楚,你必须要考上大学,而且是公立大学。
在六年的中学时代,我经历了三次学潮。
第一次是1945年初苏报报道苏中校长接收时可能有贪污,而苏中的训导主任是苏州三青团市委书记。他动员了苏中及省立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一起打砸了苏报馆,结果是苏报搬迁到了镇江,
第二次就是1947年的沈崇被美军强奸事件,由苏州社会教育学院带头上街游行抗议l
第三次居然是在解放后。我是1950年毕业班,大概在四月份,农村闹螟虫,根据上级命令,全校拉到乡下帮助农民捕螟虫。但我们知道上海地区没有这样做,我们就闹着要回来,学校只能把苏南行政公署主任管文慰请来与我们对话。我是代表之一最后达成妥协,就是不回城,但也不下地,继续在农村秘密学习。这是解放后我们闹的一次学潮。解决得还算满意。看来这位苏南地区最高长官还有一定水平。后来苏北,苏南行政公署合并,恢复江苏省,他是江苏省第一任副省长。·
由于华南,西南,西北还有战争,所以只有华北及华东两个地区在上海统一招生,苏州没有考场。要考大学必须去上海,自己背了一个铺盖,带了几本复习需要的书,住进了五角场的同济大学的教室内。好得是夏天,被子填在身下,倒也不觉得地板太硬。华北区十几个学校同一考卷,华东区的学校也是同一份考卷。浙江大学没有参加统考,自己单独招生。所以我考了三次,考中了三个学校。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最后我又背上铺盖卷和一只箱子了来到了景山东街的北大理学院。由于中学底子打得好,功课觉得很轻松,倒是生活上有些烦恼。
1,风沙。1950年的北京,整天刮风沙,马路上还能看见骆驼。女同学上街,都要披上一块沙头巾。外加一个大口罩。男同学就只能带上大口罩了。回到住处,可清楚的看到口罩上两个鼻孔及嘴巴处都是黑的。
2, 饮食。主食主要是玉米面做的窝窝头及丝糕。勉强还能吃下。但有时是带皮的高粱米饭,那就实在受不了,难以下咽。强咽下,喉咙都会痛的,有一个同学就因此退学回南方,第二年重新考大学。
五年大学就这么过去了,毕业后也没有离开北大,但主食慢慢的改善了,可以吃到80%的八一粉及九二米。粗粮只占20%。我们饭量小,勉强不吃粗粮也就差不多了。风沙也逐渐变小了(由于三北造林)。生活也就相对平稳了。
1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华盛顿人 2017-12-3 12:51
一个没有机会学过拼音的能比较熟练的用汉语拼音,不容易。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6 21:49 , Processed in 0.0415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