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看到谁说的了,说知青下乡是因为没有钱安排他们就业,还说出数字,100万知青需要10亿才够。
谁都知道的,这些知青不是大学毕业生,而大学毕业生才50多元工资,一直到改开。可是根据上面这个说法,这些知青却每个月平均80多元,不知道这个帐怎么算的。
再有为安置知青中央财政拨款,据1973年7月国务院知青办《知识青年下乡经费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文称,从1962年到1972 年,国家共拨付城镇知识青年下乡经费25亿元,实际开支21亿元,结余4亿元。另据1981年3月国务院知青办《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第 86—89页:同期中央财政拨款25亿元,实际开支19 9亿元。
可见不是没有钱安置他们就业,而是为了当时所说的目的。实际上当时最耗时费力的是农村对他们的安置和管理。那些没有经历过人信口开河想当然稀奇古怪的说法都出来的,实际一点都不着边。
追求永生: 嗯,也许63年就是解决经济问题,但是文革以后,尤其是68年主席那个号召以后,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你提到的那个观点根据63年情况做出整个知青上山下山运动的结论, ...
翰山: 这是两回事。我说的是原因,你说的是结果:坏事变好事。
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好事,为什么不坚持下来?我同意一篇文章说的,知青下乡没有任何社会进步的意 ...
翰山: 这是两回事。我说的是原因,你说的是结果:坏事变好事。
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好事,为什么不坚持下来?我同意一篇文章说的,知青下乡没有任何社会进步的意 ...
追求永生: 哈哈,原来如此。估计翰山兄比较讨厌那种政治上的争斗。
追求永生: 哈哈,原来如此。估计翰山兄比较讨厌那种政治上的争斗。
翰山: 看看我的文章,我的看法,所有其他理由,都是大忽悠,简单说,就是国家缺钱了。对不起,这些孩子就没人管了。至于以后是更出息了,还是被耽误了,那都不是国家负 ...
追求永生: 嗯,也许63年就是解决经济问题,但是文革以后,尤其是68年主席那个号召以后,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你提到的那个观点根据63年情况做出整个知青上山下山运动的结论, ...
空: 进步意义还是有的。
咱们这些城里生,城里长的孩子,如果不是在农村生活了几年,哪知道社会主义新中国还有那么多忍饥挨饿,贫困潦倒的农民。 ...
追求永生: 我理解你的说法,但是也正是因为理解,而不同意你的观点。你把当时那些人都看作你死我活反修防修看成是相对性的经济措施。也正如你发言时说的,既然是好的,为什 ...
翰山: 这是我的看法,我的这篇文章,前几天在国内朋友圈发,里面基本都是知青(比我年长),有不少是高官或者退休高官,没有人说话 --- 估计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 ...
翰山: 我的看法是一种观点,可以同意或者不同意。
但是,你的文章在论据上有问题,曲解了事实,这个应该纠正才好。不过你的事实依据,恰好证实了我的数据,即:十年( ...
追求永生: 我是农村娃,所以看那些伤痕一类的东西就是无病呻吟。但是,我也理解知青的痛苦,因为他们是从高处跌落深渊。而我在深渊里长大,当然就没有这种对比,觉得一切都 ...
翰山: 63年和68年,本质一样。68年老人家的号召,是政治家的忽悠或者叫做“欺骗”。许多人身在其中,不敢承认这个事实,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就像当年柬埔寨为什么把金 ...
追求永生: 你没有看出,如果我的论据是对的,就是你的结论是错的?因为上山下乡并不省钱!
追求永生: 那是你现在的观点,而且是你政治上小白的看法。他们是政治家,政治家如果不在政治上旗帜鲜明还叫政治家吗?
正如我在前面说的,你如果说长征是一个旅游,当然也 ...
翰山: 明白你说的。这就包括,岳东晓,零点等,都对文革的破坏没有切身感觉,恨不起来的原因。知青,不谈文革,在大城市,是一个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被涉及的问题,把自己 ...
追求永生: 明白你的想法和说法,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但是有一点必须清楚,你是把资本之义看成是天然合理的秩序。但是资本主义是和共产主义对立的,所以邓是走资派,毛是 ...
翰山: 错。
“你是把资本之义看成是天然合理的秩序。” 这不是我的本意,也不是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叫做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是 ...
追求永生: 问题是中国现在到底是什么制度?邓小平反毛主席路线而推行到底是哪一个路线?我们可以不说,但是不能不心里有数。
当然我们不是说到底那条路正确,而是说就按你的标准,中国现在的合适的结合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同意你的原则,中国有中国最好的制度,美国有美国最好的制度,二者是不能替换的。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