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新闻/多维客/思想/内文

许旭
中美贸易若开战,金正恩才是获利“渔翁”

2018-03-23 11:20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中国商品征收600亿美元关税备忘录现场画面。来源:VCG)
北京时间3月23日,约为0时50分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特朗普当场宣布对一系列中国货物征收进口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立时,看到今天炒作中美贸易战会血流成河类的各种舆论,沸沸扬扬,不绝于耳。
为此,笔者刚吃了一盒冰激凌,想借此余冷给那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传媒朋友们,降降温,给出一个笔者经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中美贸易只有政治、经济利益的纷争,不会有“战”。
这个春天,对特朗普来说有些寒冷,他的心中感受到的应该不是春暖花开,而是愤怒的雷电,是一个多事之春。
1.“通俄门”,这个让他讨厌的事件,目前正在遭受调查;
2.炒了国务卿蒂尔森并没有给他的团队带来更好的积极效应;
3.抛开五月份和金正恩会见可能会失望的结局不说,会见前朝鲜突然宣布4月11召开最高人民会议第6次会议,难说嬗变的金正恩先生又会打出什么莫名之牌;
4.各种国内外炒作中美、美俄关系的舆论,几乎都带有不看好美国胜算的语境;
5.美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换取了以色列在叙利亚出手维护对美有力局面之计划不尽人意;
7.一项关于他的团队窃取社交媒体“脸书”的说法,又面临新的“指控”
8.除上述之外,还有如下一个误导的因素:早在2017年,《金融时报》8月20日有篇题为《报道称,在美国贸易摊牌中,中国是最大输家》的评论文章就指出,最新研究分析称,中美一旦开打贸易战,中国所受的冲击较大,对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产业则影响较小。纽约智库经济研究联合会发现,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加值出口分别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的0.7%和1.6%,而就连邻国日本,此比率也只有2.1%。相较之下,中国对美加值出口相当于GDP的3%,可见北京当局一旦在贸易上和特朗普政府摊牌,损失会更大。该分析报告的作者表示,由此数据可见,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对美国经济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特朗普遇到的问题太多了,不排除他的团队有人帮他出主意,对中国下手,通过签署“台湾旅游法”,根据“301调查”,向进口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并且还要限制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再在南海搞点事,‘敲中国几下’,看是否可既得到些实惠,又转移国际、国内视线。
于是,特朗普在别无更好选择的状态下,边说着“他把中国视为朋友,边真的这样做了。
特朗普还强调,中美贸易逆差已“失控”,他绝不能让这个情况再度发生,当天签署的命令,只是“很多行动的第一个”。他再次强调互惠税,“其他国家对我们课多少税,我们也对他们课这么多税”。
另据报道,美国此次对中国征税的商品,锁定在科技、通信和知识产权领域,包括半导体,电信设备和电脑组件,约相当于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八分之一。
美国有官方分析认为,新的关税可能影响到约1,300个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力争对美国消费者产生“最小的影响”。
报道还称,美方还可能进一步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这些措施可能会使中国出口增长下降。
特朗普强硬强调,中国必须尽快把对美贸易顺差削减1,000亿美元。
于是,有舆论对此理解为,这些措施将成为特朗普打击中国这个迅速崛起的经济对手的最严厉手段。
而笔者不这样认为,只看作特朗普希望转移国际国内视线,以及日后两国谈判做要价铺垫的一种战略手段,具有通过双方谈判可以改变的因素存在!
(图:美媒:中美贸易战爆发 这些美国公司成最大受害者。来源:网络)
尽管,中国外交和商务部在回应美国的做法时,都使用了比较强硬的口气。但明眼人会发现,回应者并非是中国政府高官,所以具有想象空间。
并且我们看到,商务部虽然宣布准备对来自美国进口的部分产品加征15%至25%关税,以平衡因为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所带来的损失。但列表涉及美国对华大约只有30亿美元出口产品。其中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花旗参及无缝钢管等产品,加征15%的关税;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加征25%的关税。
毫无疑问,商务部给出了反制的措施,但从微弱的力度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存有妥协与克制的态度,给出的仅仅是一点不乏温柔的小小警告性“提示”。
今年,是中国“十九大”和“两会”的开局之年,高瞻远瞩的习近平,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面前,有很多为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重大改革举措等工作落实,加上他具有的运筹帷幄之大智慧,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之路多些畅通,少些阻碍,减少中美贸易战应该是他的思路之一。所以认为,他不会去和特朗普过多的较劲,可能会是选择淡淡的一笑,用卓越政治家的风范,给特朗普一个收手的台阶与再商双赢的机会。
信息可见,今日A股、恒指、日经等亚洲三大股市纷纷受挫。而昨晚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2.93%,跌724点。
若开战,中美双方没有赢家,中国若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减少,相信除了朝鲜之外,各国都不会成为赢家。
假若中国停止从美国进口大豆,那些靠对中国出口贸易生存,曾经把总统选票投给你特朗普的豆农们,会有何种表现?
美国向中国市场出口能源的贸易商,以及波音公司对中国的出口,会继续下去吗……
而在民生层面,年从中国进口约800亿美元左右的手机与配件;超过100亿美元的鞋子;200多亿美元的家具;近300亿美元的玩具;500亿美元的电脑;300亿美元的电脑配件一旦出现缺货或者涨价,美国人会容忍吗?而习惯了消费物美价廉中国商品,美国有统计数据说,每年每个家庭生活支出预计节省出800多美元,对一般家庭来说是个小数目吗?若引发出连锁反应,特朗普政府有能力完全化解吗?
笔者之所以在中国多年来拥有的巨大顺差面前,一直倾向中国政府善用妥协主义智慧和美国处理贸易摩擦问题,是因为看到了更多的数据作参考,有着诸多分析。如从2017年美国GDP折合人民币123万亿的数据,中国GDP折合人民币83万亿的数据可见,中美两国的GDP差额为40万亿人民币。这是否相当于美国GDP总量比中国多出了1/3多?
假设,再计算上中国不否认有地方GDP造假的问题,以及两国人口数量的悬殊问题。那么,用中国13亿多人口除以美国的3亿多,是否得出中国有着美国4倍的人口,但仅仅创造了美国2/3的经济总量,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有趣的说法:张三一家三口人,一年的收入是120万,李四一家13口人,一年收入是80万,数据会说话,还需要再多说吗?
2017年,中国对美贸易出口额达到5,000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出口额的1/5多,折合人民币约为30,000多亿元。如果美国与中国停止贸易往来,那么中国会否有超过千万的劳动人口失业?因此,此时用个省略号,是否应该比再说很多话的效果会更好!
笔者还认为,理性而言,特朗普引发的这起贸易争端,中国官方应该不会为了迎合一些所谓爱国的愤青言论,用土豪般的心态去斗气斗财。而是可能会理性,再理性的通过深度分析,认识中国新时代所需要做的大事很多,不会视线局限在特朗普挑起的贸易争端、南海、台湾等诸多事端方面。
文章开题说了“特朗普遇到的问题太多了,他的团队不排除有人帮他出主意,对中国下手。
不管笔者判断错对,最后想说:中国政府是否可以用理解特朗普个人和政府处境的心态,淡看特朗普的所作所为?
“向60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假设全部按20%税率算,600亿美元也不过等于120多亿美元。
我们如果只是单纯的当作一个经济数字来看,120亿美元的数额也不小,但若是放眼未来,用复杂到包括政治、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综合来看,其实也并不是很大!
“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若果和特朗普政府一样过分的去注重这场贸易争端,并且把贸易争端上升的贸易战的话,那么,中国那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最后可能就会令中美成为相争的“鹬蚌”,而只有正在遭受经济制裁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先生,则会成为中国消除制裁,甚至加大援助的“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