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武大郎的个人空间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战机巡视日本还以颜色 第一岛链上的中美胜负手

已有 431 次阅读2016-2-2 10:11 |系统分类:原创博文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北京时间1月30日美舰擅闯中建岛12海里的余波还未散尽,一天之后,中国海军的电子侦察机就还以颜色:根据日本“防务省”当日发布的消息,两 架中国军机在东海上空飞跃对马海峡,飞赴日本隐岐岛以北海域巡航,至韩国郁陵岛东北方才折返。尽管日本媒体称中方此举仅在于“侦查日本用于拦截朝鲜导弹的 宙斯盾舰”,但是,当美国仍然维系其“第一岛链”,由此应对中国在西太平洋上的行动时,两国在这一区域的行动就显出了联系:当美国闯入西沙时,中国固然难 以直接在南海形成武力威慑,可中方于东海上向美国施压就出现了可能。


   分析认为,中美在2016年1月的最后对决也许是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访华的余波。早在克里出访前,美方就透露朝鲜核问题以及南海议题将是他访华的讨论重点。虽然美国希望中国在南海问题及朝鲜问题上表现出华盛顿 期待的“变化”,但是,中方显然不会顺遂其心意,在克里26日抵达北京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即强硬表示,就朝核问题中方希望并敦促有关国家切实承担 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真正发挥出建设性作用,而不是总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中国南海建岛是出于防御目的”的发言,对于期待遏制中 国南海建设的美国来说也可算南辕北辙。


  这样一来,对美国来说,当外交手段不能够压服中国在亚太问题上的两大关键,即南海和朝鲜问题上改 变立场时,既然克里所言的“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不断拓展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协调与合作,建设性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构 建新型大国关系取得更多成果。双方均认为应当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并不能起到效果,那么当美军承诺的2016年1月巡航南海尚未兑现 时,这就成了一种示威的手段:和“拉森”号一同配属横须贺基地的“威尔伯”号便开赴南海,并在30日于中建岛附近露了面。


  对中国来说, 他在南海地区的军力虽然大有增加,足以威慑东盟诸国,但和美国展开直接对抗可能还是存在一定距离。这一点在中国于2015年10月刚刚把战斗机编队部署到 西沙时更是如此。此后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派驻部队也只能对美舰采取喊话的手段,试图加以拒止。鉴于美国防部发言人说,美舰进入中建岛12海里时没 有发现中国舰船。中国外交部则称,对美舰采取了监视和喊话措施,这或许就证明了在中建岛可能没有第一时间发生中美舰艇的对峙,而针对此事的中国舰机出动更 是美舰犯境之后的行为了。


  就南海问题上的劣势而言,中国国内有不少声音希望给美国一个教训。但是,在南海上,中国究竟还是于短处,虽然 中国军人在南海上有过身处不利而反败为胜的历史,譬如西沙海战,但以己方之短,攻敌方之长终究不智。对中国来说,南海战线固然重要,但如果从更为长远的角 度来说,它也只是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上的一部分而已,当中国在南海处于劣势时,针对南海的添油战术固然有效,但如果在西太平洋战线上面对美国的短处采取行 动,这或许就会起到一定的效用。


  这个时候,中国在东海上的优势就到了可以利用一番的时候。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已经相对占优,把日本的 实际控制线推到了钓鱼岛诸岛以东的区域,在东海至日本海区域,中国舰机也长期活动,这就使得中国侦察机飞入日本海并窥探美、日针对朝鲜半岛乃至中国东北的 武备存在了可能。


  中国侦察机没有飞入日本领空,所做行动也无非侦查,更没有携带武器装备,但这终究意味着中国也开始学习前苏联“东京快 车”的经验,针对美国在日本的基地展开了行动。而当这一行动有着针对美日在朝鲜行动的目的时,中美在克里访华无果后就已经于西太平洋上展开了“建设性管控 分歧和敏感问题”的新尝试。


  于是,伴随着中美两军分别于西太平洋上彼此控制的相对弱点展开行动,就南海和朝鲜问题彼此展示能力时,中国 和美国于第一岛链上的行动就很明显:虽然两国不会展开“冲突和对抗”,但在第一岛链上的彼此行动就显出了双方的你来我往,这种态势也宛如两国间的太极,维 持着微妙的平衡。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4 14:58 , Processed in 0.0438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