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大千世界的个人空间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24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小城故事

热度 4已有 544 次阅读2015-1-1 20:52 |系统分类:故事会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这样形容是因为除了出美女以外,还有著名的风景和精雅的建筑。
    1979年,出差初到苏州,我逐一领略了拙政园、西园、留园、虎丘、沧浪园、狮子林等八大园林,感受了江南文化的氛围。
    1991年春,出差再到苏州,谢绝了主人的邀请,无暇重复垣古不变、已经光顾过的园林文化。无意中,体验了苏州园林之外的新奇故事,领教了正宗的碧螺春茶艺,邂逅了木渎镇的传说,目睹了东山紫金庵“三宝”,有了新的收获,在此推荐给再去苏州的朋友们。
    到交警支队。寒暄中,主人倒水,玻璃杯倒白开水,不禁心中纳闷,堂堂苏州,连一把茶叶都喝不起?随后,王队长拿出茶叶罐,手抓茶叶一一放入茶杯,我正在奇怪这种待客方式时,在眼前出现了一幕画卷,只见玻璃杯中,一朵朵茶叶在开水浸泡中,缓缓张开,徐徐下沉,所有茶叶一律是两叶一针,如同漫天降伞,徐徐下降,美不胜收。如此景象,从未见识。不一刻,浮在水面的茶叶,已全部打开,平稳降落在杯底,像花朵一样落成若干层,在水中微动。同时,杯中传来阵阵清香,磬鼻之感,前所未闻。惊讶未止,主人已端杯将茶上之水倒入脸盘,再续开水,让我们品味,闻香中,泯此奇水,一股甘甜、清香沁人肺腑。我们不禁交口称赞。


    工作之余,为了让我们多了解碧螺春,王队长驱车带我们去往茶叶的产地—东山镇。从苏州到东山的路上,时值午饭时间,又生出一个故事。我们停车在木渎镇。
    随王队长走进一家叫“石家饭店”的餐馆,外表平常,装潢一般。在此我们听到一个民间传说。


    木瀆为苏州的古鎮之一,位於灵岩山下,春秋時灵岩山上建吳王宮殿,河里经常堆滿了从越國(現浙江)运送來大批的木材,所以叫木渎(渎是河流的意思)。
    木渎鎮的石家饭店原是一姓石的和尚开的,因乾隆下江南時曾在這里吃饭而著名。
    话说乾隆第三次下江南,去往太湖最高处东山途中,到木渎镇时,正逢晌午,腹内饥饿,下令传膳,众太监临时寻找镇内最大饭馆,仅属“石家”。无奈此荒村僻壤,无佳肴伺奉,万般无奈,厨师冒死突发奇想,用家常米饭锅巴切成菱角形,经熟油炸酥,再用残剩的火煺、虾仁、熟鸡丝、冬菇用鸡汤熬成浓汁,经太监试尝后呈上皇席,上桌时将汤汁浇在锅巴上,顿时“哗—”、“吱吱”声暴起,乾隆闻声立起,众大臣跪倒一片,厨师立刻四体伏地,等侯惊驾之罪。少许,桌面菜肴香味四起,喷香扑鼻。乾隆问:“此乃何菜?”厨师情急中回答:“春雷惊龙!”乾隆动筷品尝后,觉得此菜又香又酥,鲜美异常。稍许,口出四句五言绝句:“平地一声雷,……”,随赞口不绝:“此菜可称天下第一”。饭后兴致不减,习惯到处题字的乾隆令太监取笔墨,思想片刻,无从落笔,于是干脆如实书写本店其名罢了。现今饭店牌匾所题,乃乾隆御笔。
    其实,用锅巴制菜,我国在唐宋时就有,不过那时作为一般民间小吃,并无美名。没想到数百年后,这种平常之物的锅巴,经店家厨师的巧妙烹调,尤其是让乾隆皇帝品尝以后,竟然身价百倍,赢得“天下第一名菜”之美誉,成为江南苏锡地区的传统名菜。
    据传乾隆在這里还吃了鲃肺汤和活熗河蝦。鲃魚是生長在太湖中的長十来公分的小魚,鲃肺汤是用鲃魚的肝和身旁的兩块肉,再加鮮菇、火腿等制成,非常鮮美,乾隆误认为是鲃魚肺做的,误叫为鲃肺汤,其实鲃魚是沒有肺的,但皇帝這样叫了,因此也就一直叫了下來。
    石家飯店从此享誉江南,四方宾客纷拥而至,生意火爆。历史上习惯将祖坟葬于苏州的上海人,每逢清明祭祖,为节省又好面子,自带干粮到石家,仅要一碗鲃肺汤下饭,回上海后逢人就讲,“阿拉”吃过“石家饭店”,以此炫耀身份。民国时,见飯店生意日好,地痞屡屡前来敲诈,骚扰不止。后上海一霸黄金荣来此就餐后,赏金一锭,留下名片,从此无人再敢造次,生意从此红火,遂扩地造院。
    另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咏鲃肺汤》一诗赞许,题壁石家饭店,云:
  老桂花开十里香,看花走遍太湖旁。
  归舟木渎尤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
    解放前,李宗仁、白崇禧、李济琛、邵力子、张治中、汤恩伯等当时风云人物都先后来木渎品尝“石菜”。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周信芳也曾品尝过石家名菜。新四军陈毅、粟裕等驻军木渎,也慕名常尝“石菜”。
    以上故事是我们在吃饭中,石家飯店的老板(据说是石家第二十几代传人)亲口所述,并当场赠印有石家飯店字号的餐巾为念。
    听过如此的故事,再品尝眼前的佳肴,感觉绝非平常,所谓食之有味,我以为,这才是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在美食中听完故事,我们继续前行到达东山。
    游览了紫金庵和席家花园。紫金庵是一个尼姑庵,又称金庵寺,位于苏州西南郊东山镇以西,始建于梁陈时期,至今已有1400的多年历史。世人称紫金庵泥塑彩绘罗汉为“天下罗汉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国雕塑美术史上的文化遗产。
大殿左右两壁十六尊泥塑彩绘罗汉像,姿态生动、容貌各异,实为国内罕见,堪称古代雕塑艺术精华。大殿三尊如来佛,形制古朴,在同类塑像中所少见。观音像神情安详庄严。殿内“慧眼”“华盖”“经帕”被称为“紫金三宝”而著称于世。经讲解员介绍,在雕像前左右走动,佛的眼神始终看着你,“我们只要看着他,他就看着你,佛就在那里!”我反复走动观看,果然如此,这般点睛之术,真乃神来之笔。这就是东山紫金庵三宝中的第一宝“慧眼”。这是前人用精湛的技艺手工描绘出现代照相的效果,但已失传,故此泥胎从未修葺。


   

    还有两宝,分别是“华盖”和“经帕”,即大殿三世佛后是海岛观音塑像,观音大士头顶的华盖,还有殿堂边天女手中托起的那块经帕,以泥塑制成如此飘逸的绢帛,其形状之逼真,实属罕见,堪称一绝!
    接着,王队长带我们去了茶场。
    东山碧螺春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名闻遇迩,是东山名优特产的第一块牌子。碧螺春之源传说很多。最可靠的说法是原产于东山灵源寺后的碧螺峰,仙鹤衔种,朱元正种植发展成片。
    清康熙皇帝南巡来苏,品味碧螺春茶后大加赞赏。碧螺春年年进贡,称之“贡茶”,一时间成了天下名茶,受人们青眯。
    制成的碧螺春,形态纤细如铜丝,遍体卷曲成螺形,浑身茸毛呈白色,翠香馥郁。因时令先后和制作技术的高低,碧螺春分成七个等级。一斤碧螺春要经六道严格的工序,功夫深,工艺要求高,无怪人称功夫茶和工艺茶。
    品尝高级碧螺春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用70~80°C冲开水后放茶。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芽在杯中舒展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据王队长说,1953年中央安排周总理携邓颖超来东山修养一周,尝过碧螺春后,总理请当地领导每年寄送4公斤,他自费购买。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2斤东山西坞村碧螺春茶叶赴日内瓦参加会议。从此后,在西华厅和大会堂,凡周总理接待中外宾客一律是碧螺春。总理去世后,邓颖超还托吕正操带上碧螺春,送给在远美国的张学良。
    在碧螺村茶场,我们看到了茶叶加工的主要程序—炒青。并排5口大锅,上灶者要求严格,五个中年妇女(必须是有孩子的)用手(不能用铁器)不断翻炒,灶后一位年长师傅负责5口锅的火候,一锅只能炒4两茶。


   

    临行,王队长每人送4两(分两罐)极品茶,“因为太贵,只好送一点。”
    打开茶叶罐,我忽然发现茶叶上面有一层细细的白色的绒毛,忍不住“呦—”出声来,心想:“这不是已经发霉了吗?”。
王队长看出了我的担心,告诉我:“这才是上好的碧螺春啊!”原来,绒毛和茶叶的摘采时间有关,毛越多说明采摘的时候茶叶越嫩。我又献丑了。


    回京后,拿一罐极品碧螺春招待喜欢品茶又教我学习计算机的同事李刚品尝,他赞不绝口,故意留下内容,直到把一罐喝完才下课。
    我曾多次给去过苏州的朋友讲述上面的故事,曾有朋友听后第二天即启程赴苏验证,返回后赞口不绝,说是“吃、喝、玩,听故事,一条龙”。
    2010年,我三到苏州,碍不过朋友的诚邀,为他们做导游,重新走了一遍19年前的经过。
    重温了木渎小镇的水乡景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几乎让我找不到“石家饭店”,好不容易在胡同里找到了老店,从服务员口中已经听不到原来的故事。

    我再点了鲃肺汤和“平地一声雷”。感觉形与味与原来有些差距,我自明白,建立分店后,主人已经不姓石。

    再到紫金庵,方聊以幸慰。“紫金三宝”如旧犹在,“华盖”依然雍容;“经帕”依旧飘逸;正殿的泥胎仍未修葺,保持“原装”,随人而动的“慧眼”至今保留完好,我从侧面用佳能单反拍下了如神的目光(图片放大后才有感觉)。

   

     既到苏州,周边的名胜也不容错过,我们选择了“常熟”,这里出名还是源于京剧《沙家浜》提供的广告词,是“办嫁妆”和“捕鱼捉蟹”的好地方。此处有因一首唐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而闻名的兴福寺;还有因支持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削职回籍,任同治和光绪两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的故居—状元坊。
    这就是苏州周边的小城故事,文化深厚的江苏,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留传和故事,等待大家去开发和传播。
 

3

鲜花
1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沁霈 2015-1-2 00:22
还没有去过这个木渎鎮,下次回国一定去看看。我偏爱绿茶,尤其是碧螺春、龙井茶,还有黄山毛峰,家中一直常备。
回复 寒冬开梅 2015-1-2 10:03
木渎鎮与苏州同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5 07:56 , Processed in 0.0380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