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秋实的个人空间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18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依你看,技术领导要不要写代码?

已有 358 次阅读2016-3-7 21:25 |系统分类:原创博文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依你看,技术领导要不要写代码?

2016-03-03 余晟 36氪 36氪

36氪微信号:wow36kr


也许这篇文章不限于做技术的...



编者按:本文作者余晟,文章首发于其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微信号:yurii-says),欢迎交流探讨,授权36氪发布。


技术领导要不要写代码?这是一个问题。


我刚工作的时候就听说,程序员(那时候还没有 “码农” 的说法)是吃青春饭的,到 30岁就熬不了夜写不动代码了,所以要尽早转管理岗。相应的,如果你走上管理路线成了技术领导,自然就不必干写代码这种低级重复的体力劳动了。所以当时自己代码写得很多,技术能力增长很快,但总感觉有点别扭。那感觉就像,你能把车开得又快又熟练,最终只是为了能按时到达机场赶上飞机。然后,你就再也不用开车了。


不过无论如何,赶上飞机看来是更高级的选择,为了它,放弃苦心修炼的车技也可以接受罢。


但是等我真正走上管理岗位,才发现事实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当时公司的业务增长飞快,支持业务的系统却是几年前 “一锤子买卖” 的外包项目,更要命的是技术团队的人员组成和工作习惯还处在作坊状态。从我的角度来看,四下里全是大坑,填坑的速度慢得让人着急,在此过程中还经常挖下新坑……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从没有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写过那么多代码。几年后大家查提交排名,我的名字仍然第一。好在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系统终于没有垮掉,顺利回到正轨。


当时我身为技术领导,除去招人、定流程、做运维,还花了大量时间写代码,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吗?如果是对的,后来我再没有写过那么多代码,好像也与 “不称职的领导” 无缘,甚至还被夸奖过 “忍住放手让下属去做事,锻炼了组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很长时间里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发现大家的说法也大不相同。有人言之凿凿 “不写代码的好领导不是好领导,因为只有自己写的代码才心里有底”,也有人斩钉截铁 “当了领导还写代码是对不起公司,公司发给你领导的工资不是让你敲代码的”。


大家的观点水火不容,所以或许这个事情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只有回到具体问题才有答案。我能确定的是,在我当时所处的情况下,自己不写代码系统肯定会瘫痪。但是跳出来看,又不能说 “领导要写代码” 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说说我的 “具体” 看法。


首先要确信的是,写代码不是丢脸的事情。为了心平气和地理性讨论,我们应当摒弃那些天然带有强力感情色彩的词语,比如 “码农”,同样也要注意摘掉其它的有色眼镜。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再复杂的算法,再精妙的系统,也必须输入一行行代码来实现的。这就好比写文章,文笔再好的人,也得自己一个一个字地把文章敲出来。


其实这个比喻还不是那么合适,敲键盘是个 “标准化” 的过程,不存在 “打字质量” 的问题。写代码更像 “创意”,比如多个程序,有同样的输入和同样的输出,但是这些程序到底能应付多少异常情况,有多么稳定,效率差多少倍,离开代码是很难发现的。正因为程序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码的实现,所以写代码是必须的工作环节,写好的代码更是非常值得追求的目标。


其次,技术领导不是什么 “高人一等” 的角色。软件的 “软” 就在于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多时候不能从现实生活中照搬模型,只能靠思维和经验去把握。技术领导肩负着更大的职责,就应当有更深厚的经验与更严密的思维,才能保证软件开发的效果。单薄的专业经验加上发号施令的权力,这样的组合在其它行业或许能当领导,但在软件开发行业充其量只能诞生不称职的技术领导。埃里克·施密特在《How Google Works》里面写道,Google需要的是既有领导才能又有自己实现能力的 “创意精英”,我也觉得这种人是技术领导的最佳人选。


既然 “写代码” 不丢脸,“技术领导” 也非高人一等,也就没有必要把两者对立起来。所以我们不妨放宽视界看看更要紧的问题:技术领导这个角色,究竟应当干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技术领导领导的是技术团队,所以要对整个技术团队的工作负责。下面我们用简单的模型来分析技术团队的工作。


A 是很不错的程序员,写代码速度是 2,是普通程序员的 2 倍,代码质量是 1.5,是普通程序员的 1.5 倍。他对自己的状态比较满意,认为 “搞开发就得是这样”。确实,他的生产率是普通程序员的 3 倍(2×1.5),他也确实很棒。


A 的表现获得上级的肯定,于是升任技术领导,领导 3 个普通程序员开发程序。如果大家的工作都保持不变,那么团队生产率是 2×1.5 + 1×1×3 = 6。


但是 A 升任领导之后,必然要花很多时间去做写代码之外的事情,不再保持 “个人贡献者” 的角色。我们假设他花了一半的时间去做其它事情,而代码质量保持不变,那么他的生产率降低为 (2×0.5)×1.5 = 1.5,A 的生产率下降了很多。


A 应当记住,现在自己不是 “个人贡献者” 了,所以应当关心团队的生产率。如果团队的生产率不变,那么整个团队的是 (2×0.5)×1.5 + 1×1×3 = 4.5。这几乎是最坏的情况,技术领导被琐事缠身无法做出贡献,团队的生产效率因此降低。


但是,如果 A 再减少自己写代码的时间到 0.8,把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制定开发规范、砍掉不合理需求、搞活团队气氛等等,情况就会不一样了。假设 A 的一系列安排,让其他 3 个程序员的写代码速度提高到 1.3,代码质量提高到 1.3。


对很多技术出身的技术领导来说,这种状态往往不让人满意,因为看不上其它程序员写的代码,总归要自己写才放心。但是,这时候团队的生产效率却变成了 0.8×1.5 + 1.3×1.3×3 = 6.27,反而高于最初的 6.0。团队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公司对领导者的期望与考核标准。所以这个技术领导或许自己不满意,却是称职的。


这个道理我之前在《领导的对象,是人还是任务》中讲过。领导的对象既不是单纯的人也不是单纯的任务,而是以人为媒介,驱动团队成员去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所以如果你是程序员出身的技术领导,一定要区分 “自己” 和 “团队”,你要考虑的不是怎么让自己写得更快更好,而是怎么让大家都写得更快更好。只要你能持续提升整个团队的生产效率,你就是称职的,哪怕 “看不上” 其他人的代码,也得忍住。


在上面的例子里,如果你能把剩下 3 个程序员写代码的速度都提升到 1.5,代码质量都提高到1.4,总生产率就有1.5×1.4×3 = 6.3。这时候技术领导一行代码也不写,而且下属写代码的水平仍然赶不上自己,团队的生产率提高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当然你还有其他办法,比如优化人员组合引入用生产率与自己相同甚至比自己更高的程序员,这样的效率更高了。


当然,“一行代码也不写” 多半是理想情况,许多时候技术领导还是必须要写代码的,因为软件开发终究是手艺活,大家认同的也是手艺。所以很可能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团队很缺某方面的开发经验或能力,除了技术领导之外暂时没人能对付;或者某个程序员不服气或者不理解某个决定,不能用头衔而只能用代码来说服和阐释……


除了这些 “必须” 的情况,我也主张技术领导 “应当” 写写代码。软件开发这个行业还太年轻,层级隔离做不到那么好,只说不写是找不到感觉的,而很多技术决策的依据正是这种感觉。所以我每次接手新的项目和团队,通常都要把代码全都看一遍心里才有底,自己提交几个功能才算找到了感觉。


这样看来,“技术领导要不要写代码”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所以有时候你不得不忍住 “让我来写” 的冲动,有时候你又不得不忍住恶心亲自动手。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写代码而且不愿意放弃写代码能力的技术领导更可爱。程序员大多是单纯的,一起写代码,哪怕只写几个功能,也会告诉大家 “我不是来发号施令的,而跟你们一伙的”。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2 08:25 , Processed in 0.1335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