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夺标的个人空间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1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战争与和平 (Война и мир,war and peace, 1967 前苏联版)

热度 4已有 1430 次阅读2015-3-20 09:14 |系统分类:视频影像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苏联版上的娜塔莎在舞会中 (萨维里耶娃)
美国版的娜塔莎在舞会中 (奥黛丽赫本)

列夫托尔斯泰:“让一切善良的人们,手挽手的走在一起,让他们举起真善美的旗帜同为这世界谋求幸福吧。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往往是极其朴素。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如果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道理就这样简单。”影片开头曾用过其后半段:“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孙道临珍贵的语音。

《战争与和平》魅力永恒
 
2013-05-19  来源: 人民日报

  《战争与和平》各种版本的插图同样精彩,不少美术大家都曾为之奉献过佳作。图自上而下为:
  娜塔莎 (帕维尔·布宁作);
  舞会场景(阿普斯特作)。
  世界文学宝库中总有一些常读常新的不朽之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即属此列,它早已译成中文,风行于华夏大地,近年间又有多种新译版本相继面世。一部小说能在民族文化的崛起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战争与和平》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伟大作家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美国的大学里曾这样向学生讲解俄国文学:他拉上窗帘,关闭所有灯光,然后打开教室屋顶中间的灯,说“这是普希金”;他打开左侧的灯,说“这是果戈理”;他再打开右侧的灯,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冲到窗前,一把扯开窗帘,指着从窗口倾泻进来的灿烂阳光,大声说道:“这就是托尔斯泰!”
  在俄国这样一个以“文学中心主义”现象著称的国度里,人们崇尚文学,崇拜作家。若论被“神化”的程度,普希金早已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图腾;以深刻揭示俄罗斯民族性格乃至全人类性格中复杂的“双重人格”而见长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已逐渐赢得堪与托尔斯泰比肩的文学地位;而就其创作影响悠远的“现代感”而言,契诃夫时而会让我们感到他有比托尔斯泰更为亲切、更加自然的一面。20世纪的俄国文学,又相继造出高尔基、索尔仁尼琴甚至布罗茨基等“新神”。然而直到今天,在所有这些“伟大的”俄国作家中,“最伟大的”桂冠却仍非托尔斯泰莫属。托尔斯泰的伟大不仅在于其文学创作的规模和成就、风格和影响,更在于他身体力行的存在方式和作用于现实的思想力量。
  不朽作品
  托尔斯泰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一笔巨大的文学遗产,其全集洋洋百余卷。在所有作品中,知名度最高者当属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借助爱情故事和复杂的心理刻画构成一部杰出的家庭小说和社会小说,《复活》通过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精神探索构成一部杰出的道德小说和教谕小说,但就由众多的人物、广阔的画面、厚重的笔力和深邃的历史感等构成的磅礴的史诗氛围而言,后两部小说仍不及《战争与和平》。只要提起托尔斯泰,人们首先想到和阅读的恐怕还是他的《战争与和平》;在所有俄国小说乃至世界所有小说中,若要挑选出一部“最伟大的小说”,人们往往还是会首先提及《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仅从小说的题目来看,就是一部史诗。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与和平便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如同生与死、爱与恨之于个人生活。托尔斯泰的小说广泛描绘了自1805年至“十二月党”人起义前夕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战争与和平》以卡拉金、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别祖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主线,恢弘地反映了19世纪初期的俄国社会生活。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与此同时,托尔斯泰深入作品人物内心,让历史画面描写与人物心路历程描绘相互媲美。托尔斯泰笔下人物的性格发展合情合理,他的这一艺术手法后来被车尔尼雪夫斯基概括为“心灵的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概括出的托尔斯泰的另一杰出的艺术才华,即“道德情感的纯净”,在《战争与和平》中也有突出体现。与对道德情感的描写相关的,还有托尔斯泰的道德学说,即所谓的“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是在托尔斯泰晚年最终形成的,但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如博爱、不以暴力抗恶、自我完善等,在《战争与和平》中已有鲜明体现。《战争与和平》就某种意义而言,也是托尔斯泰本人追求道德完善之过程的再现。
  在托尔斯泰本人的创作中,《战争与和平》构成一个高峰,他之后的创作就某种意义而言均为这部作品的延续。人们热衷谈论托尔斯泰创作中的“转变”,认为在《战争与和平》之后,他的创作出现了某种自“战争”向“和平”的转变,即从战争史诗转向社会小说,从家庭的诗意转向社会的现实,从乐观的英雄主义转向悲观的精神求索,从客观的叙述转向主观内省,甚至从文学和艺术转向了哲学和宗教。这样的描述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吻合托尔斯泰艺术和生活之路的实际轨迹,还是一个有待深究的学术问题,但能够断言的是,所有这些“转变”均始自《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正是《战争与和平》开启了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之后的整个创作探索过程。
  文学标杆
  在整个俄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战争与和平》是第一部具有全欧洲意义的小说。俄国文学史家米尔斯基曾说:“这部作品同等程度地既属于俄国也属于欧洲,这在俄国文学中独一无二。”
  一方面,这是一部由俄国人创作的反映俄国人生活的长篇小说,它刚一面世,便令欧洲和全世界的读者感到新奇、震撼。人们既津津乐道于小说中的人与事,也为小说所体现出的巨大艺术表现力所倾倒,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部小说竟然出自此前在欧洲似乎并非主流的俄国作家之手。《战争与和平》构成了俄国小说乃至整个俄国文学崛起的标杆。
  另一方面,这部作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之高峰的俄国小说,却又最具有全人类性。就内容而言,它不仅是一首宏伟的俄国贵族的“英雄田园诗”(米尔斯基语),同时它也在抒写整个人类的爱与恨,生与死,战与和;就形式而言,它综合性地继承了之前欧洲小说的丰厚传统,将长篇史诗这一艺术体裁发展到极致。正是《战争与和平》在世界文学史中所具有的这样的地位和这样的意义,才使得有人称它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毛姆语),“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近代的《伊利亚特》”(罗曼·罗兰语)。
  俄国作家巴别尔曾说:人一生其实不用读太多的书,有个七八本便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本最值得读的书,则必须先读完两三千本。在数以千计的俄国文学名著中,《战争与和平》这部最伟大作家的最伟大作品,无疑就是我们最该读的那几本书之一。
 
两部电影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摘自Russian Cinema。作者David Gillespie.  翻译: 简杨

创建于:2007-06-16

  一
  在当代电影史上,前苏联和美意等国曾经进行过一次“战争”。这场“战争”的规模不仅庞大,波及了几十万人,而且漫长,延续了十多年,还投入巨大,耗去了上亿元。起因却非常简单,源自于一些电影界人士对同一部文学巨著的热爱。这部文学巨著,就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而那两个见证就是小说的两个电影版本。从美国派拉蒙版的问世到苏联版的拍摄成功,时间经历了十一年,和苏美两国冷战高峰时期正好吻合。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起这两部电影的拍摄经过时,还是可以从中嗅到冷战的硝烟。
  《战争与和平》以1805-1820间的俄国的城市和乡村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它结构恢宏,跨度漫长,体现了作者卓越的写作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全书透露着一种对人类共同情感的关注,表现了人们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都对生活有着一种永恒的渴望。小说塑造了以娜塔莎、安德烈和皮埃尔为代表的五百多位的虚构或历史人物,反映了俄罗斯精神的厚重和深沉。1805年的欧洲争夺战,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决定俄法命运的博罗季诺会战和拿破仑的莫斯科撤退等历史事件,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关系和发展。作者将战争与和平这两大主题融入在人物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出生、成长、恋爱、结友、社交、婚姻、挣扎、困惑超越、死亡等,体现了生命从开始到结束、从犹疑到坚定、从探索到执着、从天真到成熟、从痛苦到平静的必由过程。
  托尔斯泰对人类的永恒精神充满了深切关注,在书中探讨了国家的出路、宗教的影响以及道德对历史的推动。《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用自己的政治观、宗教观和历史观建构起来的一座辉煌的大厦,是一部超越国度和时代的经典。
  将这样一部巨著推上银幕,也自然就成了一些电影界人士的愿望。但改编一部经典总会面临很多挑战,因为人们对它早已十分熟悉。具体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几百年来早已深入人心,难度也就更大。
  二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早在1916年托尔斯泰去世六年之后,俄国就已将《战争与和平》改编并搬上过银幕。但目前这本巨著最为流行的电影改编,是1956年的派拉蒙版和1967年的苏联版。
  两部电影卷入了“战争”,起因还需从奥黛丽·赫本讲起。在拍完《罗马假日》等一系列影片后,赫本成了许多导演喜爱的女主角人选。五十年代中期,意大利制片人Carlo Ponti和Dino de Laurenced想把《战争与和平》搬上银幕,他们想到了让好莱坞的金·维多执导,赫本主演。为了确保赫本加入影片的拍摄,他们很聪明地将她当时的丈夫梅尔·法瑞尔(Mel Ferrer)首先签约,把安德烈王子的角色许给了他。派拉蒙制片厂对拍摄《战争与和平》十分支持,第一次与欧洲影人合作,对影片投入了巨资。
  这部电影阵容强大,集中了好莱坞和意大利等国最优秀的演员和创作人员。它的导演是金·维多,主要演员是奥黛丽·赫本,亨利·方达,梅尔·法瑞尔。尽管如此,它却并不成功。
  不成功的原因有几个。一是编导的创作观和原作的精神有很大的差异。金·维多是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曾参加过《飘》的拍摄,导演过《太阳浴血记》等经典,擅于表现男女之间的冲突和激情。派拉蒙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能将《战争与和平》拍成象《飘》那样的杰作。但不幸的是,维多导演的《战争与和平》却过于简单,只树立起托尔斯泰小说的框架,却丢失了它的灵魂。对于这部电影,派拉蒙的广告是这样说的,“一部伟大的罗曼司”,“娜塔莎挣扎在三个男人中间”。在谈到自己对电影的理解时,金·维多曾说,“对一个电影制作者来说,他的最高目标是让人欢乐、震惊、感动、着迷──只有在次要的意义上才是教化,我们不必为自己对材料的处理,我们所谓的程式,我们的‘过度’,我们的简单而道歉──只要我们的基本责任和动机是为观众提供激动的和惬意的娱乐。”这种观点虽然没有过错,但和托尔斯泰在小说里追求的一切却是冲突的。
  二是对主要演员的选择不当。先说赫本。她尽管气质独特,十分美丽,但和娜塔莎却有着不小的距离。首先,她对人物的表现过于简单。这当然不是因为她演技平庸,而是因为她对俄国精神的理解有限。娜塔莎热情纯洁,充满生命的活力,既象春天最早返青的草般清新,又象冬天风雪中的橡树一样坚强,但赫本的外形过于纤柔,气质过于细腻。其次,年龄差异过大。赫本出演这部电影时已经二十七岁,而娜塔莎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时才十三岁。“小姑娘长着一双黑眼睛,一张大嘴巴,相貌不漂亮,但很活泼。她跑得太快,身穿一条钩花裤子,一双小脚上穿着没有鞋带的矮靿皮靴。说她是孩子已经不是孩子,说她是女郎还不是女郎,她正值这个美妙的年华。”到战争结束时,娜塔莎才二十多岁,但生活的一系列变故使得她从外表到内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赫本最为失败的地方,就是没有表现出在时光流逝中人物渐进的变化。最后,编导用好莱坞的套路去塑造娜塔莎。电影一开始,赫本就和方达高谈阔论:“如果我是个男人,我也会去打仗,骑着黑马,挥舞长剑……”“太不公平了,只有男人才能做那些有趣的事……”她熟练地驾驭着话题,完全没有书中娜塔莎的纯朴和天然。
  再看两位男主角。法瑞尔如果不是因为赫本,几乎没有出演安德烈王子的可能。他头发稀疏,眼窝深陷,身材瘦高。而在书中,安德烈因为对沉滞无聊的生活十分厌倦蔑视,表情总是傲慢冷淡。托尔斯泰写道,他“个子不大,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青年,眉清目秀,面部略嫌消瘦”,目光“困倦而苦闷”,脚步“徐缓而匀整”。另一位男主人公方达,一直以扮演美国普通人见长。在听说自己被选为扮演皮埃尔一角时,方达已经五十岁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很聪明,没有把真实想法说出来,因为角色的诱惑力太大了。在排演中,因为导演班子要把《战争与和平》拍成罗曼司,而方达对角色有着自己的理解,双方常常冲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那副无边眼镜。在小说中,眼镜几乎成了皮埃尔的一个外形特点。方达坚持要把眼镜戴上,但常被阻止。所以在电影中,皮埃尔就成了一个经常不戴眼镜的人。方达对皮埃尔这个角色从来没有感到过自信,在表演时也常显得力不从心。皮埃尔在小说里是这样的,块头不小,头发剪得很短,戴着一副眼镜,“笨手笨脚,长得非常肥胖,身材比普通人高,肩宽背厚,一双发红的手又粗又壮。”皮埃尔羞涩善良,但常常出人意外,言谈中迸发着激情,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而方达与这样一个形象相比,无疑有很大的距离。
  第三个原因是主要人物和大事件之间的联系十分薄弱。在谈到这部电影时,人们常会说起有些场面是多么壮观。确实,象博诺季诺会战,拿破仑进入莫斯科,法军的溃退等,每个场景都很宏大,再现了托尔斯泰笔下的历史画面,是影片中最闪光的地方。但不幸的是,它们和主要人物之间的衔接非常薄弱,让观众无法看到历史事件对人物性格的影响,人物和事件象走在两条互不相干的道路上。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这个电影在第29届奥斯卡上只获得三项提名: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
  三
  派拉蒙版的《战争与和平》一经面世,就不能不触动苏联人的神经。
  几乎就在派拉蒙版完成的那一年,苏联人就开始悄悄准备了。从表面上看,他们只有一个使命。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说,“我们给自己制订的主要和唯一的目标,是在银幕上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再现托尔斯泰。我们要用现代的电影手段再现托尔斯泰的思想、感情、哲学和理想。”但实际上,《战争与和平》的拍摄还有另一个意图,就是要将好莱坞的电影比下去。
  从1963年开始,苏联人用了五年的时间,精心制作《战争与和平》。这个改编非常追求细节的逼真。例如,为了再现法国和俄国激战的场面,苏联人专门复制了六十门大炮,为了建筑一个博罗季诺会战中的土包,曾动用了几千立方的土地。电影里的油画和道具十分讲究,都是从各博物馆借来的。服装豪华众多,用了六千件军装和两千件便装。关于对俄法两国有重大影响的博罗季诺会战,电影用了一个小时去表现。电影中有三十多个人物,十多万群众演员。群众演员以军人为主,一个资料甚至说多达十二万。对动用如此众多的群众演员,美国有位批评家曾讽刺地说道,几乎和拿破仑入侵俄国时的军队一样庞大。这部电影的成本是历史上最高的,在当时花费了一亿美元。
  从改编的角度来看,这个电影确实非常成功。它分四个部分,近九个小时,在穷尽细节和追求真实方面,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与它比美。象血肉横飞的博罗季诺战场,豪华奢侈的上流阶层的舞会,被亚历山大二世称为照亮他灵魂的莫斯科大火,被俄国焦土政策拖垮的法国军队的撤退,飞雪与狂风并作的俄罗斯的冬天,每一个场面都非常宏大。
  电影对三个主要人物的选择也十分得当。导演邦达尔丘克亲自扮演了皮埃尔。他将人物表面的平凡懦弱、内心的深邃宽广、对祖国和生命深切的热爱都表现了出来。扮演娜塔莎的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轻盈活泼,带着俄罗斯大地热烈清新的气息。扮演安德烈的瓦·吉洪诺夫凝重庄严,忧郁深沉,几乎就象从托尔斯泰的小说中走出了一样。这三位主人公的爱情、遭遇和成长,在电影中线索明显,起伏跌宕,充满了难以抗拒的魅力。
  和派拉蒙版相比,这部电影最值得一提的是表现出了真正的俄国气质。无论是秋天金黄灿烂的原野,深秋热火朝天的狩猎,还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人头涌动的宫殿,都给人以一种巨大的空间感。这种大空间的手法不仅展现了俄国丰厚的传统,还反映了植根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民族精神,更刻画了战争时期闪耀在普通人身上的英雄色彩。它还起了一种反衬的作用,说明拿破仑这样一个强人之所以会溃败在俄国,是因为他对一个伟大民族的了解非常有限。对于这一点,可以娜塔莎到乡间大叔家作客那段为例。在俄国民间乐器巴拉莱卡琴的伴奏下,身穿黑色长裙的娜塔莎举着一方白色的手帕翩翩起舞。身穿民族服装的农人或微笑地看着她,或专注地倾听着琴声。屋子里闪耀着温暖的火苗,一个少年在琴声和舞影中正沉沉酣睡。一种乡村生活特有的氛围笼罩着整个画面。娜塔莎是一个在贵族家庭中长大的少女,但对民族舞蹈的精髓却是那样地了解,仿佛她一直都生活在民间。
  四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时间跨度长达十二年,人物的成长和事件的发展是渐趋丰满的。因为苏联人用了五年的时间拍摄,所以能在影片中表现小说里时间的变化和生命的进程。这是苏联版和派拉蒙版相比较时最为突出的,而这一点在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塑造上表现得最好。
  皮埃尔第一次在罗斯托夫家看见娜塔莎时,她还是个在大人们腋下穿梭奔跑的十三岁的孩子。她身体尚未发育,眼睛天真明亮,穿着家常的裙子,一说话就笑个不停。等成了鳏夫的安德烈到罗斯托夫家访问时,他也遇见了娜塔莎。在庭院中她先是象迷路一样跑了过来。跑上阶梯后,她又忍不住回头张望,显得既好奇又惶惑。她那时已是一个苗条可爱的少女了。当晚,安德烈听见娜塔莎在头顶的阳台上对着月亮独语,说她希望将自己的身体抱拢,朝月光深处飞去。也许她从那时起就爱上了他,只是在下意识里象幻想一样,自己还不甚清楚。
  然后是一八一零年元旦前夜,娜塔莎的第一次社交舞会。她穿着漂亮的裙子,孤单紧张地站在人群中。因为没有人邀请她跳舞,她眼里含着泪花,脚尖随着音乐轻轻点动。皮埃尔注意到了她的神情,便让安德烈去邀请她。当穿着白色制服佩戴着勋章绦带的安德烈朝她走去时,娜塔莎眼里还含着泪水,但当他把手臂递给她的一瞬,她已含泪而笑。她用敬畏的目光看着他,象是感激他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将她从绝望里拯救了出来。她象精灵一样在他的臂弯里轻盈起舞。有时候她会忘记了她还有舞伴,自我陶醉似地完成着独舞。每逢那时,安德烈就会站在一侧耐心地看着她。她跳完了第一支舞后,便向自己的女伴走去。安德烈看着她的背影,在心里说:“如果她首先走到她表姐跟前,然后再走到另一个女伴面前,她就是我的妻子了。”
  而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一直爱着娜塔莎的皮埃尔,则绝望悲伤地站在一侧,默默地看着。
  娜塔莎和安德烈在舞会结束后都夜不能眠。银幕分成两个画面。一半是安德烈激动地对皮挨尔说:我亲爱的朋友,我堕入了情网;另一半是娜塔莎摇着已经睡熟的母亲:妈妈,妈妈,你听我说……两个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效果。
  由于父亲的强烈反对,安德烈虽然和娜塔莎订婚了,但在两年之后才能成婚。当他向娜塔莎求婚时,娜塔莎被幸福之情所震撼,丝毫没有意识到两个人之间的障碍,只激动得泣不成声。安德烈第一次意识到了他们在年龄上的差异,心中最初的英雄般的诗情画意渐渐消失,被对她的一种爱怜所取代。他象一个局外人那样冷静地问道: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你很年轻,如果你在这一年里要改变主意的话,我会理解的。娜塔莎却象被侮辱了一样说:绝不!然后才意识到自己并不能立刻嫁给他,又绝望地问道:为什么?但还没等他回答,她便象和自己保证一样地强言欢笑:没什么,我一定会等下去!
  安德烈受伤之后,在逃难的队伍中和娜塔莎重逢了。他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神思恍恍惚惚,常常飘游于无人企及的地方。娜塔莎和他的对话很少,总坐在他的病床前,毛线针象时光流逝的声音一样不停作响,安德烈总是默默地看着她。有一次他把嘴凑近她的耳朵,吃力地问道:你怎么看呢?她起初没有反应过来,但马上意识到他在说什么,惊慌地回答:会好的,会好的。
  死在影片中是一片无垠的黑暗,先是银幕上一个很小的黑点,然后象癌细胞那样扩展,一点点地吞噬了银幕上所有的光。安德烈在睡梦中渐渐靠近了死亡。他肃然步行在黑暗之中,直至被彻底淹没。
  战争结束之后,皮埃尔去探望安德烈的妹妹玛丽。他伤感地说起安德烈与娜塔沙最后的谅解,说是命运的安排将他们带到了一起。在皮埃尔的述说中,画面上始终有一个黑衣女人沉默地坐在客厅的后面。玛丽问皮埃尔道:你没有认出她来吗?皮埃尔这才向那个女子看去。
  那是一张美丽绝世的脸,既带着忧伤,也带着欢欣。她没有任何装饰,一方黑色的斗篷映着一对无比清澈的眼睛。象有一道光芒突然照在了皮埃尔悲伤的脸上,画面变得非常明亮。一连串的镜头回闪着,都是很久之前的娜塔莎:穿着连衣裙在大人中奔跑嘻笑着的,在台阶上向安德烈好奇回望的,在舞会上噙着泪随着音乐轻轻舞动的……。然后是此时的娜塔莎,目光沉静安详,高远纯净。爱情苦短,生命绵长。人生便是这样一个过程,爱过,年轻过,受难过,锤炼过,然后便尘埃落定。
  五
  从1956年到1968年,苏美之间的冷战波及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工具,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冷战的印记。
  在观看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时,如果稍加留意,我们就会注意到很多倾向明显的细节。如扮演娜塔莎的苏联演员萨维里耶娃,和赫本在形象上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让人不能不去猜测导演的良苦用心。又如电影中的爱国主题十分突出,俄国士兵以教堂为背景、在合唱和管弦乐的伴奏下与拿破仑的军队浴血奋战,娜塔莎是和“人民”在一起的,莫斯科是圣城,入侵俄国不单单是法国人,而是一股来自“西欧”的力量(注)。还有那庞大的人海战术,那些让人望而兴叹的全苏联所能动用的资源。一切都象是对列宁那句话做了注解,“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
  从派拉蒙版的《战争与和平》拍摄为开始,到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完成为结束,苏美之间一直剑拔弩张。这期间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有:赫鲁晓夫到美国进行友好访问(1959),美国的U-2间谍飞机在苏联境内被击中(1960),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功环绕地球(1961),柏林墙将德国分为两个部分(1961),苏美两国的坦克在东西德边界对峙(1961),苏美首脑之间的热线开通(1963),苏军的坦克开往捷克(1968)……
  在这样的背景下,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来到了好莱坞。它所向无敌,一举成功,先后获得了第四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第26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一场电影界的恶战,就这样以和平的方式画上了句号。对于这样的结果,人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苏联的大制作征服了美国人,好莱坞向苏联同行们展示出了一种宽容的风度……。但也可以这么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西方国家的电影创作人员展开了竞争,并赢得了胜利。
  冷战已经结束了。虽然曾经的阵营和派别都变成了历史,《战争与和平》的两个版本却依然广为流传。影迷们也依然常常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但有时人们也许应该把孰高孰低放置一侧,而去回顾一下电影背后那些动人的故事。如从二战起就一直十分喜爱《战争与和平》的赫本,不仅在拍摄期间仔细研究了很多关于俄国历史的资料,还曾生病流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又如派拉蒙版本中的那些国际演员,他们那带着德国、法国、瑞典等浓重口音的对白。再如苏联导演邦达尔丘克,不仅出演了皮埃尔,还亲自为影片的话外配音……冷战虽将人们分成了不同的阵营,但一部小说却把他们联在了一起。
  斯特拉霍夫曾经说过,《战争与和平》描绘了“国家与私人生活一切的可能领域,历史,战争,人间的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世的啼哭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最后感情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这一切的一切,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全人类共有的,也就必然会被全人类所珍惜。能在电影界诱发那样一场规模宏大的竞争的小说,目前似乎还没有第二部。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魅力。
 
《战争与和平》:美、苏电影版本比较
   
发布者:陈士平   发布时间:2006-12-06

 
  托尔斯泰的著名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以200年前俄国反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在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的纵横交织描写中,再现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俄国社会风貌,人们的渴望、痛苦、欢乐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部宏伟壮丽的爱国主义英雄史诗,还是一部人们心灵的史诗,生命的史诗。
  这样一部气势恢宏的小说,理所当然地吸引了许多电影艺术家,力图把它搬上银幕。我先后看过美国与前苏联改编的两部同名电影。先看的是美国1956年的版本,片长三个半小时,由金.维多导演,演员阵容非常强大,包括奥黛丽.赫本和亨利.方达这样的当红明星,当年被评为美国十大卖座影片之一,1957年获奥斯卡奖三项提名。后看的是前苏联1969年的版本,片长近七个小时,由苏联“电影皇帝”邦达丘克执导并出演片中皮埃尔一角,荣获第4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美版虽然不错,与苏版一比就相形见拙,高下自明,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了。托尔斯泰是俄罗斯的伟大文豪,苏联人当然不会让美国佬尽占风流,一定要争回这口气。由前苏联政府投资,其庞大的制作费用和上万士兵的参与,是任何美国大片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该片场面之壮阔,气势之磅礴,制作之精致,构思之严密,无不令人叹服,被誉为所有同名影片中最具史诗气派、最为成功的一部。
  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对美、苏两个版本加以比较。一己之见,聊供参考。
  首先看演员,演员选准了就成功一半。小说中最重要的中心人物鲍尔康斯基公爵的私生子皮埃尔,按照托尔斯泰的描述,是一个有点笨拙的大块头,“走进上流社会的交际场所,总有点像一头大牛走进了瓷器店”;他性格憨厚,似乎有点心不在焉,精神恍惚,总是在想些和周围环境没有多大关系的事;心地善良,宽和,没有算计之心,好像不大考虑自己的利益,甚至让人觉得窝囊。然而他却是一个承认多元、宽容待人、热爱生活、自己快乐也给人快乐的自由主义者,通过战争的洗礼和艰苦的探索,终于参加到与反动势力斗争的十二月党人革命运动中去。美版中的扮演者是以“硬汉”著称的老演员亨利.芳达,可惜他无论在体型或气质上都与角色相去太远。而苏版中的扮演者邦达丘克则与我们心目中的皮埃尔非常吻合。他严格按照苏联著名画家施马力诺夫为原著绘制的插图中皮埃尔的形象和服饰化妆自己,做到形神皆似,深沉醇厚,亲切可爱,可以说演绝了。我觉得这个皮埃尔比他演过的其他角色(如《一个人的遭遇》、《奥赛罗》、《舍甫琴科》等)都更加丰满可信。
  小说中的安德烈公爵,出身军人世家,英俊挺拔,严肃坚定,具有贵族气质。美国演员梅尔.法瑞尔显然是勉为其难,首先是气质不像。而苏联著名演员吉洪诺夫形象特帅,是上世纪60-70年代苏联的当红小生,他主演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给中国观众留下极深的影响,演这个角色可谓得心应手。
  还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极富艺术魅力的形象,罗斯托夫伯爵家的女儿娜达莎。她是俄罗斯文学长廊中两个最著名少女形象之一(另一个是普希金笔下的达姬雅娜)。娜达莎真挚纯洁,热情活泼,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像一团火,像一股春风,时刻感染着周围的人。她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她就是青春,就是快乐,就是阳光,就是和平。她想爱所有的人,也希望被所有的人爱。他先和安德列订婚,在安德列牺牲后与皮埃尔结婚,成为一个光辉照人的贤妻良母。美版中饰演娜达莎的是大名鼎鼎被誉为“20世纪最完美女星”的奥黛丽.赫本(《罗马假日》主演),苏版的演员是不太出名的萨维里耶娃。两人都演得极好,楚楚动人,纯情可爱,堪称双绝。
  再看影片的场面,苏版的场面比美国版大多了:豪华的宫廷舞会,辉煌的歌剧院,壮观的狩猎围捕,处处显示俄罗斯的大国气派。至于战争场面,对比尤为显著,无论血腥凶暴的两军对杀,热浪逼人的莫斯科大火,还是法军大规模的抢劫恐怖,对俘虏的残酷虐待,尤其是从空中俯拍法军在几十里长的冰天雪地狼狈溃逃的长镜头,苏版都拍得惊心动魄,悲壮震撼。美版虽有个别场面(如法军仓皇渡河)拍得颇有特色,但总的看来稍嫌单薄,“莫斯科大火”和“法军抢劫”有点小打小闹,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
  可惜的是原著中有一段莫斯科撤退时娜达莎指挥卸下四辆行李车来运载伤员的情节,足以表现娜达莎的高尚品德和处理事变的能力。美版对这段情节有很好的表述,而苏版则阙如,甚感遗憾。
  至于美版的服饰、道具和生活习俗不太地道,就不能太苛求了。
  音乐是电影的灵魂。苏版大量采用了俄罗斯民歌作为背景音乐,很有气势,美版这方面比较弱。
  此外,苏版有国语配音,非常清晰;还有直接引用托尔斯泰原著的大量旁白和人物内心独白,有助于观众深入理解。美版有中文字幕,但译得很差,难以卒读。
  总之,我向朋友们大力推荐这部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我相信,如果你已读过托尔斯泰的原著,那么这部电影会让你有老友重逢的亲切感;如果你没有读过原著,电影也许会让你产生去读原著的强烈愿望。


2

鲜花
2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shen_fuen 2015-3-22 19:11
经典
回复 燕山红场 2015-3-24 16:33
详尽的介绍,拜读!
回复 燕山红场 2015-3-24 16:34
慢慢品读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6 01:22 , Processed in 0.0371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