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夺标的个人空间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1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汉山独家:影像记录国母宋庆龄成长为女革命家的历程(原创) ... ... ... ...

热度 1已有 669 次阅读2017-10-26 08:44 |系统分类:前尘往事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国母在上海中西女校的中学时代(初中),俨然是非常洋气西化的闺秀,少女时代的她一直有一种清高,倔强的神情,也不掩饰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仪表不俗,内心单纯,貌似20世纪初的名媛时尚是短发与夸张的古典风格头饰,好像“了不起的盖兹比”小说里的场景
非常中国化的南方少女妆扮,与母亲合影--宋庆龄的父亲祖籍是海南文昌的客家人,母亲出自沪上天主教世家倪家

国母身上有两种明显矛盾的特质:温婉害羞内敛的传统闺秀(终身笑不露齿,孀居后只有她的保姆李燕娥可以进入她的卧室且一改少女少妇时代明媚的妆扮风格,纯用素服,甚至不化妆---一般请摄影师拍的特写,国母会化淡妆,用些脂粉,但平日里尤其战时,中外记者时常拍到的日常镜头里,她是一张具有南国特质的橄榄色暖色点深肤色的脸)以及勇往直前、独立且坚强意志的女革命家与理想主义者性格,而这张摄于母校卫斯理学院的合影里,位于“K”字中心的宋庆龄不仅是唯一的东方少女,而且是少数穿着深色上衣者,十分鲜明的不从众个性

象南北战争名著里著名女主人公郝思嘉一般明媚多姿的,美国南方闺秀,典雅显现腰身的裙装,露出脚踝,以及优雅的女式宽檐帽,这身打扮在今天也可以出现在秋冬的正式场合

犹如古希腊雕像般的清高美人,非常瘦削,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肖像风格盛行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西摩路上的全家福,家庭的户外合影,庆龄和她的姐姐蔼龄学成归来,都学着母亲,改作规规矩矩待字闺中的江南女子打扮,父亲宋耀如和哥哥宋子文都穿着西装,留着小胡子;庆龄更像父亲,蔼龄酷似母亲

母女三人合影,蔼龄这时候没有发福,非常秀气的瓜子脸和古典仕女般的含蓄眉眼,倒是庆龄更加张扬与圆润些,这时候她还佩戴耳饰,日后的照片里这是非常罕见的(标标怕痛,也不佩戴耳饰,但是会买来耳坠改装成贴着鬓发佩戴的垂鬓发饰,看起来修饰脸型的效果等同耳饰)

三姐妹不同时期的合影,少女时代的美龄和庆龄亭亭玉立,美龄已经脱离了婴儿肥,是三姐妹里最修长者(庆龄最娇小,文献记录她的身高是1米54,而孙文也不过1米63左右;蔼龄比庆龄略高),也许因为她在美国生活时间最长,深得西式饮食的好处;蔼龄这时候已经是一位有幸福富态的少妇;而孀居后的庆龄出任国民党中委,首次以女革命家身份走到台前,光洁的额头完全露出(她的头路分界还是一如少女时代的四六开),眉宇间已经显现我们后来十分熟悉的那种坚贞气质,这时候尚未“宁汉河流”以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三姐妹的安静午后,美龄蔼龄都留着刘海,美龄还佩戴很婉约的长款耳饰。

大革命的广州时代,孙夫人宋庆龄、苏联顾问鲍罗廷夫人与待字闺中的宋美龄



重庆时代的大后方,貌合神离的宋庆龄与宋蔼龄

西摩路上宋家室内的全家福,第一张拍摄时候庆龄与美龄一样都是无忧无虑的西式妆扮的纤细少女(容长脸儿的美龄一直偏好刘海,而鹅蛋脸或称小圆苹果脸的庆龄偏好露出额头,结婚后二人的少妇时代这样的偏好更加明显),蔼龄已经订婚;然而,一见孙文一生休,在第二张全家福里是孙文和庆龄惊世骇俗的婚姻终于获得孙文的挚友、庆龄的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的谅解后拍摄的,这张照片也纠正了谬误,即宋庆龄的父母终身不能原谅孙文

一般认为这张广为人知的宋庆龄读书照是国母最美丽的相片,革命领袖丈夫身后的贤内助,岁月静好,梨形的大克拉红宝石婚戒很衬温润如玉的传统美人(但宋庆龄那时候是烫发再挽成西式古典发髻的),而孀居后的国母鲜有佩戴首饰,她也罕有戴耳坠之类耳饰--她喜欢清爽简单又柔美的妆扮

据说国母在婚姻生活大部分的广东和上海时代,喜欢上袄下裙的两件式宽袖大镶滚旗袍,陪孙文北上后,接受外交家顾维钧的夫人黄蕙建议,才改成以one piece式样的改良旗袍为主。不过90后的孩子们更以国母后面两张留着空气感刘海以及法式卷发刘海的模样为美,尤其梳着刘海的第一张,正值宋庆龄为孙文守丧期间,她的眼睛里有一种从未在民国时代其他名媛照片里看到过的淡然与悲悯世人共存的情感,圣徒一般,自那以后,她经常被称为“中国的圣女贞德”

这是另外一张读书照,摄于苏联,那时候宋庆龄已经孀居

其实我也喜欢这一张,40岁时候她在上海的留影,高挺的鼻梁,深邃的大眼,完美的侧面掩盖了她上唇略突、太阳穴因为瘦削而凹陷的瑕疵

有人说刘亦菲的母亲,现年58岁的气质美女、前舞蹈演员刘晓莉女士酷似中年时代的宋庆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撇开22岁的年龄差距,孙文其实和宋庆龄很般配,很有夫妻相,二人都是那种眉清目秀的客家汉人长相,有人说孙文少年时代酷似明星古巨基。

结婚时候的庆龄好似“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露丝,而貂裘冬装的宋庆龄圆脸樱唇,更加眉目如画,婚姻的幸福在于难得遇见心灵伴侣成为佳偶--孙文罹患肝病,家中脾气难免暴躁,而庆龄的知性、母性般地照料,甚至感动了孙文的原配卢慕贞;

庆龄后期衣着朴素,但是她对于鞋子式样的品味一直不俗,着靴子的模样想起了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苗条身材却一双娇小天足穿靴子的句子。

孙文与庆龄伉俪罕见的休闲照,那时候庆龄的身段是幸福的丰腴

虽然梳着同样法式,但是在夫君身边的娇妻与孀居后流亡苏联的女革命家的神情妆扮是多么的不同,岁月悄悄地被故人划开了楚河汉界---标标必须说,作为政治家,宋庆龄对于祖国的热爱,比妹妹宋美龄和丈夫孙文都更加纯粹。

从苏联以及欧游近五年归国后参加孙中山从北京移灵南京中山陵的奉安大典前后,成熟而大气,这个时候自幼接受西式教育的她的中文经过邓演达等战友的指导已经达到不俗程度,再加上本来就掌握多门外语,对于政治场合的演讲,腼腆害羞的她别添加有一番内在的自信

这个时期酷似与她同年出生的毛泽东青年时代模样


在苏联,与友人合影,头发改成欧式的烫发发髻,一如她少女时代以及广州时代的模样,中间是风流多才的苏联女外交家柯伦泰

我感觉孙夫人的鼻梁比她的外国友人更加秀丽挺拔,标准的希腊鼻

在柏林,全然是德国知识女性的妆扮和发式,她既去大学旁听学习德语(粗心,忙碌的她还丢失过一次手提包),又请同行的革命家,“蓝颜知己”之一邓演达补习中文

欧游时代的她曾经丰盈明媚,而且十分时尚---有人说女为悦己者容,那时候身边的同志里不乏异性知己,包括军事家邓演达和外交家陈友仁

孙夫人与后来被蒋介石杀害的国民党左翼革命家、军事家邓演达情同兄妹

总结下往昔岁月的代表照片,在这以前她从宋庆龄变成孙夫人,在这之后她是总理和国父的遗孀、国母孙夫人成长为女革命家、国母宋庆龄

第二次淞沪抗战,在童子军中间,中年的宋庆龄自信大气

最是一低头的娇羞温柔--四旬年华的宋庆龄在香港发起“保卫中国同盟”

宋庆龄五十二岁时候留影,这时候她丝毫不掩饰忙碌辛苦又充实的生活在她面容上留下的皱纹与斑点--也许自幼受欧美审美熏陶的她也如我们今天认为的那样,雀斑、斑点不会减损真正美丽可爱者的美丽或可爱,谁说沪上女子喜欢涂脂抹粉,真诚的、瑕不掩瑜的妆容也是上海女子审美修养的体现


在做个总结,国母从著名的左翼民主人士到新中国的副主席,依然是秀发如云

在新中国早期,中苏友好的年代里,宋庆龄副主席朝气蓬勃地出现在外交内政场合,那时候她的发髻是苏联式的高盘发,很般配她的宽肩膀丰满有致的身材,非常美丽雍容的泱泱大国政治家

-----------------------

“国母”宋庆龄不会讲国语:语言与民国政治

陈晓平

孙中山被国民党尊为“国父”,有人也将宋庆龄称为“国母”。但“国父”和“国母”相互之间不讲“国语”,而是以英语为主要交谈语言,听起来似乎很荒谬,却是千真万确。虽然国民党十分强调民族主义,但在整个民国时期,推广“国语”的效果并不明显,国民党高层人物之间用英语交流者大有人在,而在早期国民党中央正式会议上,经常出现“国语”、粤语并用的情况,反映了国民党语言生态的复杂性。

宋家的语言

拜互联网之赐,我们今天能够随时找到抗战时期宋美龄的讲话视频。“宋氏三姐妹”中的小妹,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用的是有浓重上海口音的“国语”。客观来说,她的“国语”很不“地道”,腔调算是官话腔,大量字词的发音直接就是上海话。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如今通行叫法是宋耀如,也叫宋嘉树,本名叫作韩教准,英文名也历经变化,他自己在书信中用过一次Hann Cardson,不过更多的是Charles Jones Soon,后来又加一个字母叫Charles Jones Soong。(《宋耀如生平档案文献汇编》第4-17页)名字的复杂,反映了经历的复杂。身为一个海南人,命运之船把他带到美国,得到教会人士资助得以读书,习得一口美国口音的英语。

1885年12月,宋耀如以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传教士的身份回国,在昆山、七宝、太仓等地巡回传教。教会对他的第一个要求,是学习上海话。经在美国认识的留学生牛尚周介绍,他与川沙女子倪珪贞结婚。子女在语言上通常受到母亲影响最大,倪珪贞讲的是带川沙口音的上海话,这就是宋家子女的母语。

宋家的子女,长大后都送到美国留学。因而,他们只熟悉两种语言:英语和上海话。后来,宋子文到广州工作数年,出于工作需要,应该学习了官话,或许还学了一点粤语。

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中写道:孙中山和宋耀如“两人都出生于广东,说同一种方言……”(《宋家王朝》,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第102页)。这是很多“历史作家”以想象代替实证的坏习惯,不足为训。

不错,孙中山、宋耀如当时都属于广东人,但广东(连同海南在内)有多少种方言?宋耀如的母语是海南文昌话,属于闽语系,海南岛的移民80%以上来自福建(刘新中:《广东、海南闽语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页)。孙中山讲的是广府话,属于粤语系。只会这两种语言的人,相互之间无法通话。宋耀如未曾系统学习过广府话,孙中山则完全不懂海南话。他们之间,怎么可能用所谓“广东话”交流?用的又是哪一种“广东话”?孙中山和宋耀如之间,口头交流肯定是讲英语,或许有时需要用“笔谈”来补足。


孙中山与宋庆龄

国父国母不讲国语

宋庆龄也跟乃父一样,与孙中山只能用英语交谈。

共产国际全权代表达林曾在1922年到广州拜访孙中山。他在回忆录中明确地说:孙中山“给我介绍了他的夫人宋庆龄,她当时三十二岁,但看起来要还要年轻一些,她同丈夫讲的是英文,因她是在国外长大的,不懂中文。”(达林:《中国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12-113页)这里“不懂中文”指的是不会讲“国语”。宋庆龄既不会讲“国语”,也不会粤语,而孙中山也不会上海话(标标注:根据历史录音,国父会说当时称为“满大人官话”的国语,比今天说广式普通话者的发音更标准;而国家副主席时代的宋庆龄录音说一口老式沪语),她跟孙中山之间除了英语,没有别的选择。

宋庆龄不会“国语”,最有力的证据是宋云彬日记。1949年9月21日,在怀仁堂召开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出席会议的宋云彬在日记中写道:“讲演词以宋庆龄的最为生辣,毫无八股气,可惜她不会说国语,用一口道地上海话念出来,就没有劲了。”(宋云彬:《红尘冷眼》,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宋云彬日记《红尘冷眼》封面

1949年的新政协,担负着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职能(当时还没有人民代表大会),由这个大会选举国家最高级别的领导人,制定有宪法地位的《共同纲领》,是最为严肃而正式的政治场合。但大会承认很多人讲不好“国语”这个既成事实,没有“强人所难”。在宋庆龄以外,还有很多政协委员都讲的是家乡话,请人翻译。据宋云彬日记,民革中央常委谭平山发言,讲“一口广东话”,华侨代表陈嘉庚“说的是土话,必须翻译”(同上,第164、166页)。

《牛康上海话读本》有如下一段:“据说,当年宋庆龄与廖承志私下交谈讲的是英语,因为宋庆龄说带有浦东川沙口音的上海话,廖承志说的是广东话,而他们的‘国语’(即后来的普通话)又说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所以干脆就用英语来交谈了,他们讲英语很流利,双方都能听懂。”(第175页)。这个传闻,可从宋任穷的回忆得到证实。1981年5月15日,在宋庆龄病重之际,廖承志受命到宋庆龄病床前传达中央关于接受她为共产党员的决定,廖承志“先用汉语讲一遍,后用英语又讲了一遍,传达了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宋任穷回忆录》第508页)

“国母”不会讲“国语”,听起来似乎很荒谬,但却是铁的事实。中国地域广阔,地方文化、语言差异很大,民国时期“国语”(以及共和国前期的普通话)一点并不普及,操“国语”的人也普遍带有一定的地方口音,并不“标准”。如今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历史人物一开口就是标准的普通话(毛、蒋似乎是默认的例外),这种做法可能是出于“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却与历史事实不符。

国民党人与粤语

粤语曾经在同盟会、国民党中拥有特殊地位,是另一个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国民党,以海外华侨为主要筹款来源,早年追随他的高级干部里面,广东人占了最大比例,随手举些例子: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冯自由、王宠惠、胡汉民、汪精卫、陈璧君、朱执信、廖仲恺、何香凝、古应芬、许崇智、邹鲁、邓泽如、李福林等等。这些人多数是讲粤语的广府人,个别是会讲粤语的客家人。孙中山自1917年起,三次开府广州,在此过程中涌现了大批广东、广西干部,如谭平山、陈公博、邓演达、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张发奎、陈济棠等,这些人也习惯操粤语。

即使是湖南人黄兴,出于在南洋、香港、广州活动的需要,也学了一些简单的粤语。越南河口起义时,黄兴乘火车遇到法警查问,“兴操粤语答之,而语音不类”。黄兴讲的粤语不够地道,引起法警怀疑而将其扣押,被递解出境,对河口起义失败有重大影响。邹鲁感叹:“克强此举实与革命军成败关系甚巨。”(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民国丛书”影印本,第746页)

1924—1927年间,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召开会议,习惯上是双语并用,国语发言译为粤语,粤语发言则翻译成官话。1924年1月21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对大会宣言稿进行修正,由戴季陶用国语、胡汉民用粤语,依次将修正案全体朗读报告(1924年1月29日《申报》)。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党代表胡汉民用“国语”致词后,国民政府主席汪兆铭则用广东话演讲。(1925年7月2日《广州民国日报》)

1926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及讨论廖仲恺被刺案,当何香凝用“国语”发言后,七十号代表李国瑞即提出:“请托一位同志翻译为广东话。”(《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第1册,第284页)

1926年7月9日,在广州东较场举行隆重的北伐誓师大会,由谭延闿代表国民政府向总司令蒋介石授印,吴稚晖代表国民党中央向蒋介石授旗。蒋介石发表就职演说,由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翻译成粤语。(杨资元等:《邓演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97页)


北伐誓师大会,蒋介石演讲,邓演达翻译成粤语。

这一传统甚至延续到了南京时期。1929年3月,在南京召开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三全大会”)。有人提出议案,请处分汪精卫、陈公博、顾孟余、甘乃光四人。胡汉民“分用国语及粤语对本案重述……”(蒋永敬:《民国胡展堂先生汉民年谱》,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47页)3月22日,三全大会第六次会议讨论中央执监委名额及选举办法,由胡汉民先用粤语后用官话加以说明。(1929年3月23日《申报》)

1929年4月1日,胡汉民参加上海特别市执监委员会总理纪念周活动,解释对汪精卫、陈公博、顾孟余、甘乃光处分一事,“先用普通话讲……接着再用广东话讲一遍”。(1929年4月2日《申报》)

1929年,蒋介石已稳执军政大权,但格于国民党历来的传统,对正式会议双语并用的情形并无提出异议。这种情况,或许到了1931年蒋介石扣押立法院长胡汉民以后才有所改变。“国语”(普通话)的推广,有着漫长的过程,近三十年才突然加速。要准确认识历史,不可用当前的状况去推想过去。



1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8 12:32 , Processed in 0.0692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