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0|回复: 0

范仲淹与易经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366
发表于 2016-5-7 09: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07日      科学公园


  孔子曾这样评价《周易》:“夫《易》,何为者?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经是干什么用的?绝不是用来算卦的,而是上古圣人用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的。孔子指出,人过五十学习周易就不会犯大错。


  


  孔子曾这样评价《周易》:“夫《易》,何为者?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经是干什么用的?绝不是用来算卦的,而是上古圣人用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的。孔子指出,人过五十学习周易就不会犯大错。


  


  电影《孔子》剧照易学是如此重要,从先秦开始,就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历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两代、宋元明清,让易学研究最终分成了“两派六宗”,并且门派之间所倡导的思想格格不入,互相争斗不休。所谓两派,指的是象数派和义理派。前者朝着卜筮方向穷尽研究,发展为象数之说;后者朝着哲学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义理之说。而象数派又逐渐发展成了三宗:占卜宗、机祥宗和造化宗;义理派发展成为老庄宗、儒理宗和史事宗。


  看来,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可解说的范围太宽,隐藏的深层次含义很难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解释,最后五花八门,百家争鸣,蔚为壮观。


  


  范仲淹对儒家六经烂熟于心,对于易学的研究方式接近义理派,但是比义理派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他不仅仅将易学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而是当成一种无坚不摧的利器来使用。所谓读死书,不如不读书,活学活用才是真本事。范仲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通览后人编辑的《范文正公文集》,就可以知道,范仲淹曾经专门写过很多辞赋文章,来阐述对易学的理解,比较重要的有《易义》《四德说》《乾为金赋》《用天下心为心赋》《穷神知化赋》《蒙以养正赋》《易兼三材赋》等。这些研究易学的文章,都是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执教应天府书院的时候写成的。应该说,那一年是范仲淹时间最充足、研究著述最丰富的时期。此后,他或居庙堂之高,或者处江湖之远,每天被杂务缠身,真正静下心来系统做研究的时间很少。然而这些文章,虽然不成系统,但也让范仲淹在易学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大量碑记、书表、牒奏等文章里,大量引用《周易》内容,处处闪耀着易学思想的光辉。


  


  


  李觏在范仲淹功名显著,为官一方,直到后来奋力改革的时候,他的身边汇集了一大批研究易学的大家,大都是他的学生和后辈,诸如李觏、胡瑗、孙复和石介等人。他们在范仲淹的带领下,将弘扬易学当成支持庆历新政、复兴儒学的重要武器,掀起了易学研究的高潮。这种风气影响深远,后来的学问大家像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张载、周敦颐、程颐等人,都是在易学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人物。


  


  


  胡瑗


  


  孙复


  


  既然范仲淹对易学如此看重,那么他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易学的精髓都有哪些呢?梳理总结之后,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易学的尊德崇德思想、易学所包含的忧患意识、易学的通变思想和易学的损益思想。首先是易学的“尊德崇德”思想。《周易》中对“德”有过充分论述和详细的阐述,明明确确要告诉人们,德是天地的最高品性,尊德崇德是人对天地之性的终极思考;德是天地的最高品性,尚德是人对天地之性的终极追求。在《周易》里面,关于“德”的阐述文字非常之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一个例子。此外,在关于易经的六十四卦的解释中,孔夫子就分析道:“履”卦,是树立道德的基础;“谦”卦,是施行道德的权柄;“复”卦,是遵循道德的根本;“恒”卦,是巩固道德前提;“损”卦,是修养道德的途径;“益”卦,是充裕道德的方法;“困”卦,是检验道德的准绳;“井”卦,是据守道德的处所;“巽”卦,是展示道德的规范。孔子对于卦辞的阐述,涵盖了关于“德”的方方面面,可谓完备。


  


  


  谦受益,满招损范仲淹深受这种尊德崇德思想的影响,在他的治国理念中,就提出了“以德为治,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宽猛相济”的主张。而对于当今皇帝,他提出的建议是“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尧舜以德,则民爱君如父母,秦以力,则民视君如仇雠。”这也与孟子提倡的的仁政思想异曲同工。客观来讲,范仲淹提出的实施仁政的思想,还未完全脱离古代儒家圣人们的言论范畴,但是他有一个优势是古仁人所无法比拟的,那就是范仲淹有机会、也有能力将这种仁政思想进行社会实践。


  


  


  运的是,范仲淹生活在了一个政治相对宽松的年代,他的这种思想也适应了时代要求,因为仁宗本人还是倡导德政和仁政的。《宋人轶事汇编》里面记载了两则轶事,可以从侧面说明仁宗的“仁“绝非言过其实。


  一则轶事叫“皇帝夜饥”说的是有一天早上,仁宗对近臣抱怨:“朕昨晚没睡好觉!”近臣闻言大惊:“陛下何故睡不着觉?”仁宗答道:“因为半夜饥饿难忍,想吃烤羊。”近臣问道:“陛下为何不将这件事情告诉宫人?让他们准备即可。”仁宗答道:“我听说只要宫里索取某样东西,哪怕只有一次,以后都会成为惯例。我如果半夜想吃烤羊,宫人遵旨照办,以后会害死几多生灵?会折腾多少天下百姓?既然如此,我宁可饿肚子。”众人闻言高呼万岁。


  二则轶事叫“皇帝抠门”说的是仁宗皇帝在后宫与宫人玩博彩游戏,每把只出一千钱,一旦输了,只留下五百钱,另一半还要拿走。宫人们就笑话仁宗:“官家太穷相,输都输不起,玩游戏也不肯尽兴。”仁宗说道:“你们知道这些钱是谁的吗?这是老百姓的钱,不是我的,我今天已经乱花了百姓一千钱。”


  


  以上两则轶事虽然不见于正史,也可以证明仁宗皇帝属于有德之君,这是没错的。但是,他虽然有仁有德,守成的能力却很欠缺。在位42年,庸碌无为,无力改变祖宗制度,也无力力挽狂澜,让国家的隐患越积越多,最后酿成了靖康之耻。后人曾经写过一首诗,如此评价他,一点都不客气:“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评价得还算比较恰当。


  其次,对范仲淹影响最大的还有易学中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孔子在研究易经的过程中,就曾经发出过疑问:“《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意思是,易学的兴起,是在中古殷商末年吧?那个创作《周易》的人,大概心怀忧患意识吧?孔夫子之所以有这一问,是因为他从《周易》的字里行间读出了满满的忧患意识。而《周易》也确实是一部讲忧患意识的书,它告诉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事物会盛极而衰,也会否极泰来。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不断磨砺自己,要“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在自己春风得意的时候,要注意潜藏的危机,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如果能够做到“飞龙在天”,那是人生快事,但是也要注意“亢龙有悔”,别摔大跟斗,弄得鼻青脸肿。易经告诫人们要“知进知退,知存知亡,知得知丧。”


  而对于范仲淹而言,忧患思想贯穿了他施政和为官的始终。只因为时时刻刻心存忧患,他才能比别人更能洞察社会本质,才能够看到隐藏在虚浮繁华背后的可怕社会危机,才能做到振臂高呼,惊醒那些还躺在假象中做梦的人,才能奋不顾身带领有识之士与时间赛跑,想用改革手段讲危机消除。才能面对满朝谗言临危不惧,为了社稷稳固,舍身力谏;才能在将个人荣辱置身于度外,即使多次被贬,也要坚决与败坏国纪朝纲的庸官奸臣作斗争!


  易学对范仲淹另一个影响就是通变思想。《周易》认为,整个自然界都处于一个永无休止的无穷变化过程中,所以用“通变”概括了客观世界运转变化的基本属性。易经中有一句话,经常被范仲淹引用,那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真正揭示了自然界的通变本性。《周易》认为,客观世界处于永恒变化中,无休无止。“变”,体现着客观世界变化的必然性。只要能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变化本质,认识水平才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即所谓“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周易》进而将通变理念引伸和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穷神知化,革故鼎新”的社会变革理念,用不断变革的观点阐述了天地万物一直在辞旧迎新,人类社会也不例外。


  易经中的“穷神知化,革故鼎新”的思想擦亮了范仲淹的眼睛,让他能够以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目光观察社会,进而发现了如今的北宋王朝绝非表面那么光鲜,请看:“今四方多事,民日以穷困,将思为盗,复使不才之吏临之,赋役不均,刑罚不当,科率无度,疲乏不恤,上下相怨,乱所由生。”范仲淹告诉处于深宫中的皇帝,如今国家并不太平,老百姓一天比一天穷困,很多都想着去做强盗,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一些庸官去治理百姓,赋税和徭役不公,使用刑罚不当,横征暴敛,对贫苦无依的民众也不体恤,上下互相怨恨,就是祸乱的根源。


  面对这种不断爆发的危机,范仲淹毅然上疏陈事,建议朝廷“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覃恩信、重命令、减徭役”,提出了变法革新、革除时弊的主张。并警告道:“若不变法更新,革除弊政,则国家无以振兴,民生莫能拯救。”在范仲淹看来,当天下之理被阻塞的时候,就需要思考变通之道,如果能够及时变通,就会成就长久之业。赵宋王朝革除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如今过去了八十年,国家制度,日削月侵,很多官员被堵在下层不能升迁,而老百姓而日渐穷困,西夏夷狄骄盛,国内盗贼横行,再不改弦更张,就晚了!


  易经中对范仲淹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损益”思想。损益思想是《周易》的重要思想概念,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谦受益,满招损”。《周易》有《损》、《益》之卦,而《彖传》上说道:“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由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彖,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一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段话晦涩难懂,诘屈聱牙,犹如天书。大概意思是,所谓增益,指的是减损君主的好处,而让百姓受益,则民众将会欢欣鼓舞。君主以谦卑的态度对待民众并给予恩惠,那么这种道义必将大放光芒,为万民传诵。对百姓施行惠政的君主如果刚中纯正,会有福报。增益还能够帮助人们涉越大江河流,犹如木舟渡水,征途通畅。百姓获得利益高高兴兴,君主施以恩惠谦逊礼下,那么带来的好处就是国家日新月异,繁荣富强。君主对百姓施以仁政,就像上天将恩惠降临人间,让大地受益化生,遍及四方。增益所体现的道理,需要配合其时,才能施行得当。由上可以看出,《损》《益》主要讲的是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也就意味着损益之道是王者的治国之道。


  易经中包含的损益之道是如此重要,但是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以至于孔子读《易》,看到“损、益”章节,则喟然而叹。他的弟子子夏问道:“夫子为何叹息?”孔子说:“‘自损者益,自益者缺’,遇事谦让的人反而会获得好处,处处与别人争夺利益的人,最后反而吃大亏,我是在感叹这个道理啊!”紧接着孔子给子夏讲了谦虚损益的道理,概括起来就是:对于善于学习的人,只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有所收获。如果自高自大骄傲自满,那么天下所有正确的建议就听不进去了。对于君主而言,保持谦恭的态度能够让国家长久治安。“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天地变化,日盈月亏,都是一种客观规律,只要明白了“损益”之间的的辩证关系,那么即使是圣人不敢骄傲自满。


  对于范仲淹而言,他对易经的损益之道理解得非常透彻,将“损益”之道用在了解释君主与民众的关系上,并提出了独特见解:百姓在下,君主在上,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则国家就会安定兴旺。如今朝廷对百姓横征暴敛而不加以体恤,其实是在做涸泽而渔的蠢事,伤害百姓利益,就是伤害了国家的根本,久而久之,国家危机就会到来。朝廷从百姓那里获取税收等利益,要有一定的限度,在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那么民众还是欣然服从的。如果搜敛无度,即使山川大海,时间一长也会枯竭,何况老百姓呢?所以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川竭必山崩”,这是一种危机到来之前的征兆。这是因为民力已经枯竭,导致了整个国家衰败。“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百姓不富足,国家怎么能富足呢?因此,损害一些朝廷百官和君主的利益,让老百姓获取一定的好处,这才是本固邦宁的根本,也符合易经中所表达的“损益”思想。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6 01:07 , Processed in 0.0746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