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夺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标原创:一曲一画见风格(图文+视频)

[复制链接]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8#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10:3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夺标 于 2016-2-27 10:47 编辑

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是我特别爱与朋友一起去旅行”City Broke“的地方-----因为茜茜皇后、因为莫扎特,还因为,电影《英国病人》男主人公原型奥尔马希伯爵(Count Almásy),一名匈牙利籍的历史学家、二十世纪四大探险家之一长眠于此(很少国人知晓)。另外一座奥地利城市是因斯布鲁克,因为马克思在这里起草”共产党宣言“,开始构思”资本论“,还有著名的水晶装饰珠宝商施华洛世奇犹太家族也发迹在此---因为这两点,反腐之前,公款旅游来此者不少。


萨尔茨堡,这是一个充满传奇、天才的小城,当然,首屈一指的是到处是”莫扎特“,视觉的、听觉的、还有嗅觉与味觉的,有同名香水、巧克力、维尼熊玩具等等。

标标我时常自问,你怎么看莫扎特,他是巴洛克音乐家吗?莫扎特的音乐听起来十分亲近接地气,可其实他难以界定,十分深奥。他与他的时代若即若离,他更象一个美索不达米亚文化里最古老的雅歌的演绎者,或者古希腊时代道法自然的斯多葛主义Stoicism与享受人间欢愉的伊壁鸠鲁派Epicureanism混合体。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萨尔兹堡,逝世于维也纳,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也是一位共济会成员。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谱出的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的专家,成就至今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而不朽。此外其作曲风格兼具旋律及艺术性,悦耳而活泼开朗,令其作品地位足与巴赫及贝多芬相提并论,亦让人感受到音乐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期的不同。



要寻找一个与之同时代,作品精神与之接近的画家很不容易----找到了,他,法国的华铎,Jean-Antoine Watteau,身在法国,却在继承巴洛克时代鼎盛的佛兰德斯美术流派的精英”安特卫普画派七杰“中鲁本斯的画风基础上,让洛可可艺术在路易十四这位太阳王的眷顾下,从一种对抗乔托以来学院派美术的创新装饰艺术跃居殿堂。
他与拉斐尔一样,只活了37岁-----他们都是文雅、秀美,感性与理性调和的艺术家、肺结核患者。

总算比莫扎特多活两岁。華鐸出身於法國鄉下的工匠家庭,後來成為巴黎法國皇家美術院﹝Royal Academy﹞會員,在繪畫方而成就非凡。他的作品多半以鮮豔的色彩描繪人們歡聚一處,優雅享受閒暇時光的逸樂風情。可是他本身非常孤獨,像是知道自己會因肺結核早早過世般,不眠不休地投注全副精力在工作中。

從小家境貧苦,酷愛繪畫的他,19 歲就抱定決心要當一個畫家,而離家到巴黎去學畫,並跟隨劇院的舞台裝飾家吉洛特﹝Claude Gillot﹞門下學習到義大利式的「即興面具喜劇」﹝Commedia dell'arte﹞式的舞台畫。華鐸在吉洛特身邊期間,常在劇院和街頭觀賞戲劇及雜耍表演,並且作了很多寫生習作,這些後來都成為他繪畫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後華鐸又成為當時巴黎盧森堡宮的監理奧德隆﹝Claude Audran﹞的助手,在此期間,他學會洛可可風格圖案裝飾,並且潛心研究宮裡珍藏的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組畫《瑪莉‧麥第奇的故事》,魯本斯的鮮豔色彩和奔放的筆觸帶給他極大的影響。華鐸 29 歲時成為美術院的院士,從此得以進出宮廷和上流社會,將貴族的洛可可式的生活和趣味描繪下來。

  華鐸擅長畫舞蹈和喜劇等題材的繪畫,其中最有名的傑作就是《塞瑟島朝聖》﹝Pilgrimage to Cythera﹞。塞瑟島﹝Cythera﹞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想像島嶼,是愛神和詩神所遊賞嬉戲的地方,這幅畫是畫著前往這個島嶼遊覽的一群貴婦,構圖非常華麗,也充滿了詩情和空想。


1709年,华托申请去罗马的奖学金,被学院拒绝。1712年他再次申请也被拒绝,但被学院接纳为成员。他用了5年的时间画一幅订作的“招待卷”,但最后完成时成为他的名作《向爱情岛Cythera出发》,后来许多评论家为画面描写的是到达还是离开西地岛争论不休。(爱情岛Cythera是传说中维纳斯的诞生地)。

虽然华托的画作中描画的都是华丽高雅的场景,但其中含有潜藏的忧郁气氛,感觉到生活的琐碎和无奈,在18世纪的画家中,他是最具有现代气息的。后来有许多画家模仿他的场景,但无法模仿到他的精神底蕴。

即使并不遥远的库尔贝、柯罗乃至德加与劳特雷凯的画作里依然能够瞧见华铎的深远影响。


这幅”小丑“的模特儿正是画家自己
莫扎特的歌剧--魔笛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7#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9:55:48 | 只看该作者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6#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9:54:12 | 只看该作者
夺标 发表于 2016-2-27 09:29
这里,有一个问题来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为什么那么多艺术大师痴迷于古希腊的古典艺术传统?须知,这些艺术 ...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
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但由于音乐的风尚迅速转向为洛可可和古典主义风格,巴赫的复调音乐音乐被视为陈腐之物,其成就长时间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仅仅作为管风琴演奏家而闻名。虽然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作曲家均对巴赫的作品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在莱比锡的图书馆中发现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并且在其音乐会上演奏,才震惊音乐界。此后门德尔松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发掘、整理和推广,经过几代音乐家的共同努力,巴赫逐渐获得了今天的崇高地位。



1685年3月21日(格里历3月31日),巴赫出生在德国艾森纳赫。他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休斯·巴赫是镇上的音乐家,教巴赫小提琴和羽管键琴。叔叔们也是职业音乐家,包揽了从教堂管风琴到宫廷作曲家、音乐家的职位。巴赫的叔叔,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1645年至1693年)教了巴赫关于管风琴演奏艺术。巴赫因此感到自豪,1735年左右,他起草了一份族谱,名为《音乐巴赫家族的起源》。

巴赫的母亲死于1694年,他的父亲也在8个月之后随其母亲而去。10岁的巴赫成为了孤儿,并住进了位于奥尔德鲁夫的长兄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与叔叔同名,1671–1721)家里。在这里,他模仿、学习并演奏音乐;而他哥哥,一个职业教堂管风琴师,也经常用翼琴指导他。

他哥哥让他接触的作品有来自当时南德的大作曲家,也有来自北德的作曲家,也有法国人,例如让-巴普蒂斯特·吕利、路易斯·马赞德、马兰·马雷,以及意大利人吉洛拉莫·弗列斯可巴迪。年轻的巴赫也许观摩学习了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巴赫的手稿表明了他曾经为他哥哥抄总谱,但是显然他的哥哥禁止他这样做,也许是因为觉得这样浪费了他的时间。

巴赫幼年进入艾森纳赫拉丁语学校,这里恰好也是200年前马丁·路德的母校。马丁·路德是16世纪基督教改革的始作俑者,新教的奠基人。他主张信仰的唯一泉源是《圣经》,不需教士来充当中间人,并在瓦尔特堡把<圣经>从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译为德文。少年巴赫学习路德派教义理所当然。


除了宗教,马丁·路德在音乐上也对巴赫启发颇多。他曾创作许多以简洁配乐而成的曲调,加入欲传达的语言,一般称为众赞歌,又名圣咏合唱,借音乐在宗教改革上赢得不少信徒。巴赫致力于众赞歌这种曲调的经营,他离开拉丁语学校后的几年到吕内堡的米歇尔学校,数年唱诗班经历,使他积累了大量16、17世纪的宗教众赞歌曲目。可以说,马丁的圣赞歌集是巴赫音乐的不竭源泉之一。

大约14岁的时候,巴赫和一个比他大一些的校友乔治·艾德曼一起被授予合唱奖学金,就读位于吕内堡的名校圣迈克尔学校。在校2年中,他广泛地接触了欧洲文化,此外,除了参与学校的无伴奏合唱团外,他也演奏风琴与大键琴。他学习了法语和意大利语,在神学、拉丁语、历史、地理、物理学等知识领域打下深厚的根基。他与德国北部的的贵族子弟交往,这些人被送到一些高专业性的学校学习,准备在外交、政治或军队中有所发展。




对照提埃坡罗画作听上面”G旋咏叹调“感觉如何?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9:40:10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这个插入的话题,看看今天的人如何看待米开朗基罗以古典的、多神教的希腊艺术形式表现著名的圣经故事---大卫与歌利亚。

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是穿帮之作!

作者:坐看风云急

在米开朗基罗大师眼中,裸体就是美,就是艺术,他完全是中了古典艺术的邪了,懒得去考察,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他对裸体有毒瘾般的痴想,以致于没有画裸体的条件,也要创造这样的条件。
  《大卫雕像》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之一。
  瓦萨里称赞《大卫》说:“毋庸置疑,这件作品让古今所有的雕像都黯然失色,包括希腊、罗马在内”。“高于希腊罗马”,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所能得到的最高的赞美。
  真的高于希腊罗马吗?
  关于大卫雕像,热情赞颂和吹捧的不少,但也有挑刺的,比如有人说大卫的右手太大、左脚膝盖以下太长,左边的屁股太瘦,等等。当时的佛罗伦萨共和国总统皮耶罗·索代里尼就说大卫的鼻子太大了。
  人们的考察重点都在雕朔表现的男子的俊美和力度。但我们把《大卫雕像》放在那个具体的文化环境下去分析的话,问题就更大。
  如果哪位画家给汉朝的卫青将军画上一副匈奴人的畜皮装束,你肯定会笑话他不懂历史,搞错了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贻笑大方。在我看来,米开朗基罗创作大卫雕像的时候正是犯了这样的低级错。大卫雕像最大的失误是脱离它所表现人物的道德和文化环境,因而它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是个穿帮之作。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知道,大卫是古代以色列人的英雄,他的故事记载在《圣经旧约》当中。任何人只要读一下《圣经旧约》,他就会感觉到,大卫,一个年青的小伙子,长着一根成熟男人的阳具,不可能光着腚子出现在两军阵前的。这是古希伯莱的宗教伦理和道德观念决定的。
  《圣经旧约》中反反复复说“不可暴露下体”、“不可露你弟兄妻子的下体,这本是你弟兄的下体”。
  《圣经旧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古希伯莱人的保守民风。
  大卫当上了以色列人的王之后,他派出的外交使团出使亚扪(Ammon)。亚扪的哈嫩王(Hanun)听信谗言,将使团成员割掉衣袍的下半部分,使之暴露下体,这是对以色列人极大的羞辱,两国为此开战。(见《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下》10:5)
  米开朗基罗将大卫雕成露着老二玩弹弓,完全无视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的羞耻心。再说,打仗的时候,用得着一丝不挂吗?
  但是古希腊文明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希腊人不以裸露为羞耻,古代奥运会就是裸体竞赛。米开朗基罗把性保守的希伯莱人的战斗英雄,雕成了裸体参赛的希古腊运动员。
  可能有人会辩解说裸体是为了最大程度上表现男人的阳刚之气。本书作者认为米开朗基罗不把男人的阳具雕得那么赤裸有形,细节毕现,而是雕出个布料下的突出物,这样即不影响雕塑的阳刚之气,在女同胞看来,还有蒙胧之美。更重要的是这样更贴近作品的民俗。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话,我们的道德高尚而纯洁的央视在播出大卫雕像的镜头的时候,也就用不着麻烦他们给他的那个部位打上马赛克了。
  但是,在米开朗基罗大师眼中,裸体就是美,就是艺术,他完全是中了古典艺术的邪了,懒得去考察,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他对裸体有毒瘾般的痴想,以致于没有画裸体的条件,也要创造这样的条件。
  1503年,佛罗伦萨共和政府让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两人在市议会大厅正对的两面墙壁上各作一幅画。
  在这场艺术擂台赛中,米开朗基罗选题是《卡希纳之战》,他画的是佛罗伦萨军人正在在阿诺河边洗澡,比萨军队突然袭击的情形。为了表现裸体,米开朗基罗煞费苦心地选择了这一瞬间。名为《卡希纳之战》,画面中没有一个敌人,没有战场厮杀打斗,有的只是裸露的大腿和腚子,真是匠心独运!
  米开朗基罗的原画已经失传,但我们在网上可以找到米开朗基罗的弟子桑伽洛(Sangallo)的临模本。
  米开朗基罗对裸体的痴迷之情,或许不止是对古代艺术的盲目的崇拜,还和他同性恋的性取向有关。他喜爱男性裸体,以致他的作品中,女性的肌肤也逞现出男性化的健壮。
  标标注: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同性恋与其说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艺术时尚。





而米开朗基罗也异曲同工地在西斯廷教堂里的天顶壁画”创造亚当“里这样描绘亚当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9:29:23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一个问题来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为什么那么多艺术大师痴迷于古希腊的古典艺术传统?须知,这些艺术大师大部分作品是为教会服务的,而基督教是一神教,古希腊则是多神崇拜?

我也没有明确答案,只是知道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等都是一代代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你可以说是继承发扬,也有历史学家特别艺术史学家苛刻地说是剽窃古人----其中最著名最聪明的”剽窃者“就是善于模仿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家作品的米开朗基罗。
而同时代年轻的拉斐尔为赏识他的伯乐---教皇犹留二世的图书馆(今梵蒂冈教廷签字大厅)的两面墙分别创作了”雅典学院“、”帕纳斯山诸神“,都是希腊题材的。



La scuola di Atene



The Parnassus,El Parnaso (Estancia del Sello, Roma, 1511)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9:0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夺标 于 2016-2-27 09:06 编辑

在韩德尔死后,他的意大利歌剧几乎消失,只剩下像《塞尔斯》中的《怀念的树荫》等。韩德尔的神剧继续演出,但在他死后不久,人们认为需要再做一些调整,莫札特编写了《弥赛亚》及其他作品的德文版。在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的前半,特别是在英语世界中,韩德尔的称誉主要是因为他的英文神剧,常常是由许多的合唱团由业余声乐家所演唱。在亨德尔逝世一百年的1859年,在水晶宫演出了《弥赛亚》,有2765名声乐家及460名演奏家参与,听众约有一万人。

在早期音乐复兴时期,韩德尔的许多歌剧在歌剧院及音乐厅中演奏。像《朱利奥·凯撒 (歌剧)》(1724)、《Tamerlano》(1724)及《Rodelinda》(1725)各有不同的风格,都认为是杰作。

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1696年3月5日-1770年3月27日),出生于威尼斯,父亲是一位船长,一岁时父亲即去世,因此家境困难。




《行星和大陆的寓言》(太阳神遨游各个大洲)
他一开始在装饰画家拉札里尼(Gregorio Lazzarini)画室中学习,但也受到同时代其他画家的影响,19岁时完成了第一幅大型作品《献上艾萨克祭祀》,1717年,他离开拉札里尼画室,被画家公会作为独立画家吸收成为会员。

1719年,他结婚,以后陆续生了9个孩子,只有4个女儿和3个儿子成活,其中两个儿子成为他的助手,以后也成为独立画家,另一个儿子成为一位牧师。

他最早的作品是为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乌丹的教堂绘制壁画,以后他在威尼斯创作了大量的画作,到了1750年,他已经在整个欧洲非常出名了,德国维尔茨堡的主教邀请他和他的儿子,为维尔茨堡官邸进行装饰,为此他在那里待了三年,绘制了大量的壁画和装饰,其中包括著名的大型天顶画《行星和大陆的寓言》(见前),描绘了太阳神阿波罗在空中运行,周围四方象征欧亚非美四个大陆。

1753年,他回到威尼斯,被选为帕都亚学院的院长,他又在威尼斯绘制了多幅壁画和天顶画。

1761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邀请他装饰马德里的王宫,他画了天顶画《西班牙升天》,在马德里宫廷他与来自德国的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先驱安东·拉斐尔·门斯(德语:Anton Raphael Mengs,1728年3月12日-1779年6月29日)竞争,并逝世于马德里。提埃坡罗是著名的壁画家,属于早期的罗可可风格,他继承了巴洛克艺术的传统,开创了天顶画的开阔视野,他的天顶画透明,和边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水彩画的效果,他也是威尼斯共和国最后一位希腊神话画家。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他的风格,但没有他那麽优秀和有创造性。

与同时代的巴赫一样多子女的提埃坡罗的壁画可以说是巴赫那些蕴含着宇宙真理一样深美宏约气势,与希腊诸神一般神性与人性兼备的音乐的最佳视觉背书。



埃及艳后的宴会---标标认为此作平庸失败,为了取悦宫廷,画家把埃及艳后完全改头换面成了十八世纪西班牙王室仕女。


为罗马奥古斯都大帝讲授文学



上帝分发”马纳“(精神粮食)给沙漠里饥渴的以色列人


罗马大将西庇阿释放马西瓦


阿波罗与达芙妮


太阳神阿波罗的同性恋伴侣、美少年Hyacinthus许阿铿托斯被其所掷铁饼误伤而死,化为风信子花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8:41:3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22 12:51 , Processed in 0.0721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