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代旗人饮食特色与饮馔风俗(图文)

[复制链接]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3: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橘玄雅

宫中一种菜只能吃三口?

向来“民以食为天”,庄子所说“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普通人做不到,皇帝一样做不到。那么,紫禁城内的餐桌上究竟都摆了些什么?不单是你我好奇,在百年前的清代民间也在努力猜测着。

茶坊酒肆总少不了说书先生的身影,着长袍的说书人拈起醒木一叩,四下声收。他目光一扫,方才不疾不徐地开口:

“咱们常说吃一看二眼观三,就是从皇上这儿来的。这‘看’,是看一眼端下去。‘观’,是放在那里不动。看的菜先上来。四个小太监搭一个两个桌子那么大的盘子,用江米弄一座山,山前面用金糕(即山楂糕)条和鸡蛋黄摆出字来,‘万里江山’四个字。菜端上来,太监一跪,皇上站起来,拿着筷子一划拉,这叫‘万里江山一扫平’。之后马上端走,上观的菜,一溜上来十三个海碗,每个碗两边有牌子,各写一个省的名字。十三个省,都太平无事,就上十三道菜。比如说广东出事了,广东那碗就不上,皇上心里就知道了。至于‘吃’的菜,一共三百六十五道,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各种口味都得有。且皇上吃饭有规矩,每天吃多少都有规定,少吃半碗多吃半碗那都不行。”

晚清民国的相声、评书里都偶尔会提到皇帝吃饭的排场。虽说得有模有样,但其实这大多是民间的臆想。不过,也并非全都毫无根据。晚清宫廷饮食的菜品,加了名为“吉祥菜”的部分,即四道大碗菜。每碗菜上都用燕窝摆出一个字,四道四字,根据日子不同字也不同,如“万寿无疆”“江山万代”“福寿万年”,这说书先生所说‘万里江山一扫平’的讲究,大概就是寻着这只言片语的传闻所编出。

这样的讹传在民间有不少,其中还有一个传播广泛的规矩:“宫里人吃饭,每种菜不可超过三口。”这种说法又从何而来呢?

宫中或王府吃饭,一般都有人负责布菜。布菜的下人将各种菜肴夹到布碟里,然后主子才吃,若有需要,让下人再去夹即可。但一般而言,主人不会张嘴要求重复夹什么菜,理由很简单——不稀罕。

就算到了民国,若一个有身份的人在大的席面上专吃某个菜,同席的人第一想法一般是“吃过么?见过么?这么死‘啃’一个菜?”所以无论在事实上还是面子上,都不大可能有“专啃”的现象发生,故而外表上看来,人家的确每样不超过三四口。

而相声、评书中所说的“吃三百六十五道菜”显然也是信口开河。清初宫廷的饮食资料不多,其中宫内专门记录饮食的《膳底档》则是在乾隆朝才设立的。以《膳底档》的记录来看,清代宫廷的饮食排场,在乾隆朝初期,还仅是一餐十八品(主食、小菜、甜点也包括在内)上下,乾隆四十年后,便已增加到四十品上下,之后屡屡增加,到了慈禧太后时期,一餐便有百品上下了,也是清代宫廷饮食最为奢侈的时期。

这一看,可能又有人要误会,主子们饭量奇大。其实,像宫廷和王府中正餐的排场,本身就不是以一两个人的饭量设计的。在宫廷《膳底档》中,每餐后都有“上进毕,赏用”的字样,即皇帝进完膳之后,剩余的菜品则直接给他身边的皇后主位、皇子皇女、以及太监等食用。王府中也一样,如金寄水先生所言“每日两餐之后,先由太监拣走一两样炒菜,其余的则由那些‘有头有脸’的仆妇在此共食”,不用担心有浪费的情况。

而具体到菜品,清宫一餐大致上是由九部分构成,即:锅子(即火锅)、热菜、熟食、蒸食(馒头等)、酱菜、主食(饭类、面类)、粥汤、甜点以及特殊菜品(应时当令的节庆菜)。除此之外,还有所谓“额食”或“添安膳”等额外的菜品。这些部分便构成一套“餐”。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皇帝在紫光阁设庆功宴,王公贵族、文武大臣、蒙古族首领以及西征将士百余人出席。在图片的一角,正描绘了这场皇家饭局中宫人做饭的场景。


让我们来看一份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八日辰初二刻十分,乾隆帝在同豫轩进早膳的膳单:

燕窝挂炉鸭子挂炉肉野意热锅一品、鹿筋冬笋三鲜鸡热锅一品。(以上为锅子部分)

肥鸡拆肉一品、托汤鸭子一品、额思克森一品、鸡丝炒菠菜冬笋锅烧鸭丝咸肉野鸡瓜攒盘一品、冬笋炒腌菜糟鸭子攒盘一品。(以上为热菜部分)

清蒸鸭子鹿尾羊乌叉攒盘一品。(以上为熟食部分)

竹节小馒首一品、孙泥额芬白糕一品、螺蛳包子豆尔馒首一品。(以上为蒸食部分)

银葵花盒小菜一品、南小菜一品、糟两样小菜一品、老腌菜一品、酱两样小菜一品、鹿尾酱一品、碎剁野鸡一品。(以上为酱菜部分)

鸭子鸭腰下面进一品。(以上为主食部分)

腊八粥进些。(以上为特殊菜品部分,同时也属于粥汤部分)

额食(额外菜品)四桌:

饽饽九品,攒糖一品,奶子五品(以上为甜品部分),青水海兽碗菜二品,共十七品一桌。

盘肉十盘一桌。

羊肉四方二桌。

可以发现,清代宫廷中的食材比较普通的,都是鸡鸭猪羊等为主,民间所谓“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在宫廷中实不多见。而且菜品的口味一般较为平和,很少有酸、辣等刺激味道,这也是清宫饮食的一个特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3:20:28 | 只看该作者
“世袭罔替”的王府厨子

看完了宫廷我们再看一下王府。清代王府的饮食跟宫廷有些相似,虽排场远不如宫廷,但也一样讲究“成套”的饮食系统,也是由凉菜、热菜、熟食、酱菜、粥汤、主食、蒸食、点心、特殊菜品构成。

清代人用餐的习惯,就餐数量与分量就有与我们现在不同的地方,即“餐制”。现在基本都奉行“三餐制”,而在清代则不然。根据晚清人的记载,清代分为南北风格,南方多三餐制,而北方多两餐制。

而古人所谓的“餐”,跟我们现代概念上的“餐”,是有根本区别的。现代人的饮食,喝一杯牛奶,吃两片面包,已经堪称“早餐”。而在古代人的概念中,能够称之为“餐”的,必须是正式的菜品。特别是身份高的贵族,所谓的“餐”必须是一套成系统的正餐。对于身份一般的旗人来说,“餐”也要有相应的内容标准。而够不上“餐”的标准的,基本上称之为“点”(宵夜也属于点)。所以,所谓“一餐”,也可以“多点”,这就是古今概念上的不同了。

比如说王府的早点,一般是以几套烧饼、火烧为核心,加上一些热菜、熟食、酱菜、点心、粥来组成。午点则是以几样点心作为核心,加上一些水果、甜品、乳品、应季小吃来。个别王府还有“午饽饽”,这是一种区别于午点的午后简餐。大体上,王府们的内眷们午后都用午点,有时午后来了客人,跟王爷谈的开心,要一起共用简餐,便用“午饽饽”。这种“午饽饽”以黄糕、提褶包子、吊炉烧饼一类的面食为核心,配以凉菜、热菜、熟食、酱菜,还要加上黄酒,其丰盛程度不亚于早晚两顿正餐。

如出生在民国四年的“睿亲王世子”金寄水先生,在回忆其府内膳食《王府生活实录》时写道:“每餐(正餐)照例是四个七寸盘、四个‘中碗’和两大碗汤菜。除汤菜外,其中包括两荤、两素、两凉拌,差不多都是家常菜,没有山珍海味。甚至连拍黄瓜、素拌菠菜也算一盘。在‘中碗’里,偶尔有一两样,如烩什锦丁,鸡丝烩豌豆、烩三鲜等等,就算是上等菜了。但每餐必备有两个五寸盘熟食:如小肚、清酱肉等,和两个小三寸盘酱咸菜。”不过这时,睿王府实际已没落,吃饭的排场虽然没有削减,但是具体菜品却缩水很多。

另外还有些王府,虽然经济上没有没落,菜品的排场也很大,但是其“质”似乎经常堪忧。如醇王府的溥杰先生回忆府内膳食的时候写道:“王府的饭菜,在当时就有‘中看不中吃’的评语……每天午、晚两餐的饭菜即是放在无法保温的木条制圆笼内,又由散差太监慢腾腾地挑起来,穿过七道门三个大院子和两条好几百米长的更道和甬路。这样,本来做的就欠高明的饭菜,就完全变成了冷饭凉汤了。无怪乎我的启蒙业师赵世骏老夫子,曾对我哥哥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叹过:‘醇王府的饭菜,每天都和上供的一样!’”

与醇王府菜品堪忧相对照,有的王府却以膳食精美著称。如恭亲王府的荷叶肉、藤萝饼、玫瑰填鸭,庆亲王府的茯苓饼,乃至于有号称“点心独霸京城”的豫亲王府。这种差距,其实是清代王府的一个习惯影响的,即厨师的“世袭罔替”。正如溥杰先生所说:“在醇王府内,厨房里的服务员,从掌灶、掌案的大小师傅,到学徒的小伙计为止,都是父死子继,世世代代做着以割烹伺候主子的工作。如此,即使他们不去下功夫钻研烹饪技术,也照样能维持这个饭碗,从而他们煎炒烹炸的技术也就一代不如一代。”换句话说,由于王府内厨师的差事都是祖传的“世代职掌”,碰上手艺好到代代相传的还则罢了,万一碰上手艺代代堪忧的,主子也只能认倒霉。


上图中的斑驳书册为《膳底档》,其设立于乾隆朝,皇帝每日在哪里用膳,每顿菜品都有什么,悉数记录在册。在今日,也是了解宫廷饮食的可靠档案。下图描绘的是宫廷中用火锅的场景。旗人火锅与汉族的火锅并不完全相同,其区别主要为:旗人锅子不涮白菜,蔬菜只用酸菜、粉丝;旗人锅子汤底浓厚,是用烤鸭(鸭架子)、生鸡片、蘑菇、虾米、干贝调出;旗人涮物有驴肉、肚仁、白肉、腰、肝、鸽蛋、燕菜、鱼翅、海参;调料只用白酱油、酱豆腐、韭菜沫相调和,佐以糖蒜。(绘画/姜国芳)


北京旗人的“满汉全席”

除去宫廷和王府之外,北京还有许多旗人家庭,他们的餐桌也基本遵循着“排场”的概念,讲究“成套”的系统,特别是“宴席”。

据说,清朝到了道光朝,“宴席”还是比较普通的,到了同治朝之后,一方面宫廷愈发奢侈,民间的排场也越来越大,形成了数种“席面”。根据晚清的记载,北京的席面中,最上等的即为“烧烤席”,第二等则为“燕翅席”,实际上,所谓“烧烤席”,只是在“燕翅席”的基础上增加了烧烤作为主菜而已。清代一般认为,“燕翅”类的菜品,是“汉席”的最高等级,而“烧烤”类的菜品,则是“满席”的最高等级,在“燕翅席”的基础上增加烧烤而成的“烧烤席”,也就被称为“满汉席”,即我们现在相声中经常能听到的“满汉全席”。一桌上等的宴席“烧烤席”一般六个人吃,就算放到现在,也可以说得上排场十足了。

至于普通旗人家庭的日常饮食也是一样,虽不如王府或者正经宴席的排场大,但也是依照身份“具体而微”。用民间的话说,只要是经济上稍好的人家,吃饭就都是“一小碟一小碟的”,讲究种类丰富。而这种饮食习惯,到了家庭破败的时候,经常十分尴尬。如老舍先生《正红旗下》里,他大姐夫的父亲,一位四品佐领,到老舍家串门,谈到吃什么,便说什么“千万别麻烦,到天泰轩叫一个干炸小丸子、一卖木樨肉、一中碗酸辣汤,多加胡椒面和香菜,就行啦!”这种小排场,对于“佐领大人”而言,似乎已是“标准以下”了,但是对于父亲只是个兵丁的老舍家,“这么一办,我母亲的眼圈儿就份外湿润那么一两天”了。

具体而言,北京旗人也有许多特殊的日常菜品流传下来,比如说杨原《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里记录的“包”:“拿大白菜叶,底下抹一层酱垫上底,炒麻豆腐就到里头,然后有一点儿卷饼的那种菜,叫合菜,什么粉丝,菠菜,肉丝都炒到一块,现在就是肉末,跟米饭拌上。” 这种“包”,在王府里内容就更加丰富一些,加入各种熏肉熟食。另外如“锅子”,清代人又称之为“火锅”,它和今日之火锅相似,但是旗人的火锅是先放一些食材煮熟之后,在这基础上再去涮一些食材,和纯靠涮的现代火锅不同。其中著名的有“一品锅”“野味锅”“菊花锅”等等。普通旗人则喜欢“白肉锅”或简单的“煮白肉”,据说“他们还常常把切肉片剩下的肉块切成肉末烫饭,称为‘白肉烫饭’,味道确实都是很美的。”

满族火锅、白肉、烧烤,以及满族的点心等等,也随着满汉文化的交融而留存在了现在北京的美食之中,丰富了北京美食的种类。民以食为天,时代虽然不同,对于饮食的追求,却果然是永恒的话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6 04:44 , Processed in 0.05225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