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3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数学家冯康:开创了有限元理论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6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0: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从无锡卸任之后,举家迁到了苏州。1923年端午节前夕,小弟冯端出生于苏州,家人因此为其取名“端”。

有谁能料到,正是这四个当年辗转四个不同地方出生的孩子,几十年后,分别在电机工程、动物研究、数学研究及物理学研究方面成长为颇有建树的大家,成为鼎鼎大名的“冯氏四兄妹”。

故园风雨

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不仅是富饶的鱼米之乡,拥有“甲天下”的园林,也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古往今来,苏州文坛贤能辈出,学术人才同样甲天下。从西晋文学家陆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明代戏曲家冯梦龙、“吴门画派”唐寅,到近代文人顾炎武、章太炎、钱穆,以致于现代人们熟知的重量级大师——新中国研制“两弹一星” 的王淦昌、著名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建筑大师贝聿铭等等都出自苏州。

苏州文化气息浓厚,有被誉为苏州文化“三朵花”的评弹、昆曲、苏剧;有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被誉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

冯康出生后不久,父亲从无锡卸任,带着全家定居在了苏州。父亲认为,苏州这样的文化古城,环境幽静,非常有利于孩子们的培养和教育。于是,在母亲的带领下,冯康与兄姊暂时告别了随父亲四处辗转奔波的日子,在苏州城安安乐乐地生活下来。而父亲迫于生计,只能孤身前往安庆、济南、福州等地任职。

正如父亲所期待的那样,在接下来十多年的时间里,姑苏古城的确让冯康四兄妹获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苏州城文化底蕴的浸染,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得冯家兄妹自小酷爱读书,更在大量的阅读中对数学、物理世界产生了绵延无尽的奇思妙想。

冯康四兄妹都相继在苏州中学度过了中学时代,具有千年历史的苏州中学今天更被称为“培养大家与院士的摇篮”。应该说,那一段时光是宁静而幸福的。

然而在宁静而幸福的记忆深处,弟弟冯端仍然觉察到哥哥当年有些“怪异” 的脾气。“因为我们兄弟俩的年龄比较近,所以经常在自家的院子里一起玩。踢皮球,打乒乓球……冯康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玩得也非常开心。兄弟俩在一起有说有笑,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可是一到了外边,出了家门,冯康就不愿意和我说话,甚至连上学、放学也不愿意和我一起走,觉得和我在一起会‘丑’了他,没面子。”冯端至今也不明白小时候哥哥为什么会那样对待自己,或许当年在冯康看来,弟弟只是一个小孩子,而自己却是个成熟的大人了。”

尽管有着这样的小插曲,却并未影响四兄妹的手足情深,他们不仅日夜嬉戏为伴,更在相互影响和启发下,于浩瀚的书海中拼命汲取知识的营养。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冯家宁静而惬意的生活随之被打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打响了淞沪战役,三个月后,上海失守。

在日本占领上海的过程中,毗邻上海的苏州也遭到大肆轰炸。冯家那时住在苏州城西偏僻的巷子里,在日军猛烈轰炸中也受到波及。当时,冯康的哥哥冯焕和姐姐冯慧先后离开苏州去南京中央大学、杭州浙江大学读书,后随学校西迁内地。家中只剩下母亲、还有半年就高中毕业的他和刚刚初中毕业的弟弟冯端。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615
沙发
发表于 2016-1-26 2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躲避轰炸,母亲带着冯康和弟弟到东洞庭山避难。东洞庭山滨临太湖,当时还未被日军占领,依然一副太平景象。在东山,冯康兄弟俩还被同学带到紫金庵去观赏南宋雷潮夫妇所塑造的一些罗汉,兄弟俩都“为这些优美的形象所慑服”。此情此景,让这对兄弟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而依然用美好与感动的心去感受着世界。

童年时的冯康(右)与冯端(左)

美好终究是短暂的。1937年11月中旬,上海失守后,苏州沦陷,12月下旬南京也相继沦陷。随后,战争的烽火也烧到了东洞庭山。冯康与母亲、弟弟一家三口不得不离开东洞庭山再次返回苏州城。

此时,被轰炸过的苏州一片狼藉,冯家住宅也被毁掉大部分,父亲收藏的图书字画也损失殆尽,冯家三人只好租别人的房子居住。对苏州中学依旧有着深厚感情的冯康带着弟弟回到中学草桥原址去查看学校的情况,眼前见到的也只是一片轰炸过后的狼藉,这让兄弟两人心痛不已。

冯家四兄妹在姑苏古城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1938年,冯康兄弟随着母亲告别了满目疮痍的苏州,迁往上海租界暂住。由于当时父亲在福建省民政厅工作,母亲随后又带着兄弟两人从上海乘海轮去福州,后又转至永安,与父亲团聚。刚刚初中毕业的冯端被安排到战争中迁移至沙县的省立福州高中(抗战时迁移至沙县)读书,高中还差半年就读完的冯康则在永安的家中重点阅读了萨本栋写的大学教材《普通物理学》。

“沧浪亭北,故学宫旁,梧桐杨柳门墙。”

至此,几经风雨辗转,苏州中学连同故园苏州只能停留在冯家兄弟魂牵梦绕的记忆里了。

冯康与兄姐于苏州家中合影(1933年)。从左至右:大哥冯焕,姐冯慧,冯康,弟冯端

苏中记忆
创立于1305年的苏州中学,其创始人是大文学家范仲淹

“苏城东南,有一名园,风物清嘉,景色宜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园。” 公元1035年,时任苏州郡守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买了南园一角之地,准备建造家宅,后听风水先生说“在此建宅,世世代代,必生公卿”。范公顿喜,想“与其吾家得此富贵,不如在此办所学校,让天下读书人,都在这里深造,都能得此富贵。”于是捐地创建府学,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中学。

今天当我们走进这所具有千年历史的苏州中学,依然可以感受到千年府学所传承下来的钟灵毓秀,春雨池畔、道亭山前、红砖黑瓦、绿影婆娑。虽已进入江南的寒冬时分,却也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里青葱的气息和蓬勃生机。

走进别具古风雅韵的苏中校史博物馆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615
板凳
发表于 2016-1-26 20: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6-1-26 20:19 编辑

仿佛穿越中国古今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正如当初范公所言,在苏州中学驻足,走出的名人大家不胜枚举。罗振玉、汪懋祖、胡焕庸、杭海槎等众多名家泰斗都曾在苏中担任校长,国学家王国维、吴梅、钱穆,语言学家吕叔湘,史学家呂思勉等大师学者也先后在这里执掌教鞭,从苏州中学科学楼的拱门中不仅走出了三十余位两院院士,更有赫赫有名的科学家李政道、钱伟长,文学教育家叶圣陶,政治活动家博古,历史学家胡绳,还有著名体坛教练袁伟民……当然在这些苏州中学引以为傲的学子中,我们也看到了冯康、冯端兄弟。

是的,就是这所苏州中学占据了冯康兄弟年少时大部分的记忆。

冯康四兄妹都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大哥冯焕1933 年高中毕业,考入中央大学电机系。姐姐冯慧初中就读在苏州女子师范中学,高中回到苏州中学,于1936年毕业,考取浙江大学。受抗战烽火殃及,苏州中学停办时,冯康还有半年高中毕业,而冯端仅初中毕业。

在冯氏兄妹的心目中,苏州中学是一个广泛的教育群体:其中包括了苏州实验小学,苏初中和苏高中。当时实验小学位于三元坊,初中部则在草桥。

苏州学府的中小学教育以打好基础为主,实验小学的做法是“规规矩矩地谨守有关小学教习的范围,绝不越雷池一步”。语文方面只教授白话文,不涉及文言文,英语是一点都不教,包括26个字母。冯家兄弟的感触是,“这种做法,相当明智。因为最可怕的是由不合格的教师来教英语,将人引入歧途,以后再加以矫正就极其困难了。”

苏州中学强调的是“英、国、算”,即英语、语文和数学三门学科。初中的国文课本是文白兼收,老师会讲解一些浅近的文言文,作为学习古文的过渡。

冯康刚进初中时,学习英语遇到困难,由于他在小学一点英语也未学过,而其他同学大多学过英语。后来靠他自己努力,英语成绩很快就跟上了班里的同学,不仅如此,还跃居班上的前列。当时苏州中学的英文教学已经和现在的类似,从英文字母开始,然后学一些课文和语法,从无到有,循序渐进。这样的英文教育让冯康兄弟受益匪浅,加上以后的高中学习,便构成了他们一生全部的英语正规教育。

冯康的课堂英语学得不错,而且还注意到课外的自学,在高三期间,他常将《高中英语选》上的一些文学作品译成中文。其中一篇幽默文章《闺训》曾发表于杂志《逸经》,另有一篇剧作《月起》则未发表。

当时的苏州中学还专辟了图书室,供学生课外阅读,这为喜欢读书的冯家兄妹提供了绝好的条件。除了课本教程,他们也经常借阅与课程无关的图书,阅读的范围不断得到扩展,独立思索的习惯也逐渐养成。

冯康在高中时阅读了一本朱言钧著的《数理丛谈》。朱言钧教授曾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教授,建国后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系主任。《数理丛谈》以学者与商人对话的形式介绍了许多数学中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这些都让爱思考的冯康非常着迷,或许因此也成为冯康后来钻研数学的契机。

抗战初期,苏州中学的图书馆被炸,冯康曾在断瓦残垣之间、灰烬之中拾得一本英语残书《世界伟大的中篇小说集》,就津津有味地阅读其中的一些篇章。这是他阅读英文书刊的开始。英文报纸和电影也成为他学习英语的辅助手段。后来,他曾在许多国际会议上用流利的英语作报告,并和外国学者交流。冯康从来没有受过正规的英语口语训练,靠的就是中学课堂教学打好的基础,以及后来的多看多用。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615
地板
发表于 2016-1-26 20: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课堂内的教育,苏州中学更加重视课外的学习。当时的试验小学和初中都时常组织郊游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1937年夏天,抗战开始时,苏州遭到日军的猛烈轰炸,苏州中学也随即停办。于是,冯康兄弟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苏州中学,也告别了他们纯真幸福的少年时代。

学生时代的冯康(左)和冯端(右)

严父慈母

在冯康四兄妹的成长历程中,父亲与母亲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深远的。试想,如果当初不是父亲决定让母亲带着兄妹三个定居苏州,冯康怎会获得苏州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如果不是在苏州得到良好教育的滋养,冯家日后又怎会走出“一门四杰”?

父亲常年在外为生计奔波,因此照顾四个孩子的起居,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进行人生启蒙的责任就落在目不识丁的母亲身上。在孩子们的印象中,父亲是严厉的,母亲是宽容的。虽然父亲不经常在家,但对冯康兄弟学习却盯得很紧。

由于小时候冯康身体不太好,父亲便一直认为健康会对他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担心他学习跟不上。有一次,父亲自作主张直接找到班主任,建议冯康留一级,却把老师弄糊涂了。老师十分不解,对父亲说:“冯康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学生,哪有将最优秀的学生留级的道理?”

父亲最喜欢的是长子冯焕,对他期望相当高,在学习上也对他格外重视。小的时候,父亲曾经聘请家庭教师专门教冯焕学习语文和英文。可惜的是,当时聘请的英文老师并不理想,把他的英文教坏了。冯焕在中学读书时的各门成绩都非常好,尤其是数学,唯独英文总是不及格,连考大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第一年没考上。后来冯焕曾经在香港、加尔哥答工作过,抗战胜利之后,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电机系,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直工作到退休。可他的英文一直也没因为他的国外生活经历而得到改善。有一次,冯康和冯端到美国看大哥在通用电气公司作报告,结果大哥的同事说:“你们的英语比你们大哥说得还好。”

如果说,曾考中秀才的父亲把学习的天赋遗传给了冯家四兄妹,那么天天陪伴他们成长的母亲则是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宽松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传授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

冯康的母亲虽然不识字,然而记性很好,许多古诗都能张口成诵,所以四兄妹对很多诗词都能倒背如流,比如《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中的不少短诗。冯家兄妹们小时候总能听到母亲时常念念有词地背诵许多诗篇,天长日久也就耳熟能详了,当时可能对很多诗句不解其意,却也都能琅琅上口。在家里,母亲从不过多地干涉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每个人可以自由地读书,把潜能发挥出来,按照各自的意愿发展下去。

冯端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我们的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横加干涉或插手其间,更不会施加任何压力。兄弟姐妹之间,虽有切磋之乐,却从不包办代替。” 即使父亲非常喜爱诗词,生前也从未教儿女们读诗词,没有跟他们谈论过诗词,甚至从未给他们看过自己写的诗集。父亲从不想将他的爱好强加于孩子身上。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615
5#
发表于 2016-1-26 20: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30年代,苏州的家中,父亲曾做主订阅了一份叫做《国闻周报》的杂志,其中有一个叫“采风录”专栏专门刊登一些旧诗词,也有一些专栏刊登新文艺作品,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当时就曾担任一些新文艺作品专栏的编辑。四兄妹非常喜爱这本杂志,经常争相阅读。父亲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将文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头。后来父亲说家中可以多订一份杂志,让孩子们自己决定。在冯康的主张下,家中又增订了胡适之主编的《独立评论》。
父亲很喜欢让孩子们自己决定,也非常尊重四兄妹的决定。当时家中除了杂志之外,在大哥倡导下还订阅了上海的《晨报》。《晨报》的影评最有特色,大哥是一个影迷,因此对这类的报纸很感兴趣。后来等到冯康可以做主决定,这份报纸又换成了上海《大公报》。

求学时代的冯康

四兄妹之间也相互影响。大哥冯焕从小爱学习,很喜欢读书,为弟妹们带了好头,使得家中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他们团结而独立,拥有各自良好的学习方法。除了姐姐冯慧,兄弟三人几乎从来不开夜车。他们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是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的苦学,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们也都依靠自己的努力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

大哥进了高中以后,开始重视数理。他曾自己组装过收音机,从矿石机开始,后来发展为多真空管的超外差式收音机,这些都为他后来研读电机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哥在高中时用的大多是外国教材,如Fine的“Algebra”(代数),Millikan的“Practical Physics”(实用物理),3S的“ Analytical Geometry”( 解析几何)。兄妹之间经常相互传阅,大哥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不知不觉地感染了弟弟和妹妹。

虽然在冯氏兄妹的成长历程中,与父亲聚少离多,然而父亲对学业一丝不苟的要求和博学儒雅的身影却让冯氏兄妹印象深刻。1940 年,还在福建任职的父亲突然去世了,只有50多岁。冯家的顶梁柱瞬间坍塌,经济来源也因此断绝。由此,家境开始由殷实转为贫困。

当时的冯康远在重庆,在国立中央大学就读二年级。

是谁让飞翔的天使折断了翅膀?是谁让奔跑的鹿儿受伤,失去了速度与力量?原本正值风华,原本意气风发,却在最美丽的时光遭遇了最痛苦的磨难。从此,把遗憾留给了美丽的身躯,把意志化为一世的坚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4 17:56 , Processed in 0.05620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