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标在军事大学念了七年书,军事学、军事战略学等都是前四年的必修课。但是标标在写作军事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类的题材时候都极其慎重,首先要自己感兴趣,其次要深思熟虑,厚积薄发。上一次是写了十几集朝鲜半岛问题,时隔大半年,如今决定写写近年顺着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而动,堪称最精准战略晴雨表的俄罗斯海军与空降军部队的革新。
从乌拉尔山-乌拉尔河经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再到土耳其海峡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黑海可谓是欧洲文明当仁不让的边疆,寒冷干燥的大陆性气候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的交汇点,黑海、里海、波罗的海以及北冰洋是(苏)俄海军的传统势力海域。如今俄罗斯海军更进一步展示其远洋深蓝部队的风采,进入更加辽阔的海域。
2014年11月,20国集团峰会在澳大利亚海滨城市布里斯班召开前夕,四艘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军舰在澳大利亚海域附近活动。隶属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瓦良格号"近卫导弹巡洋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大型反潜舰等四艘舰艇早在一个月前就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启航。俄罗斯媒体称,舰队的任务是"展示军旗"。在10月初,瑞典海军还曾花大力气搜寻一艘被认为在瑞典海域故障的潜艇,不过最终一无所获。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大型反潜舰(资料图)
据俄罗斯国防部网站报道,俄罗斯海军唯一现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于2015年2月28日对塞浦路斯进行了友好访问。由于俄军部队介入乌克兰局势,俄罗斯海军的动向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塞浦路斯于地中海东部,靠近土耳其,可以说是位于地中海与黑海的交界处,地理位置敏感。俄罗斯海军航母此时现身这一地带,关于其下一步去向还尚不清楚。 另据国海军网报道,由美国海军布什号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组成的航母打击大队于2月27日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地中海。布什号航母正在美军第5、第6舰队所在区域为“持久自由行动”(Enduring Freedom)行动提供支持。

近年来,俄罗斯海军作为一支曾经游弋于世界各大洋的远洋攻击型海军,为适应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和军事战略调整,在部队规模、兵力部署、编制体制、武器装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变革。俄军加快了转型改革的步伐,积极将只涉及军事安全的军事学说修订为涵盖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信息、心理等内容的新军事学说,将核武器条件下的大兵团机械化作战理论调整更新为核威慑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理论。
海军将以新军事变革为牵引,加速军事理论的创新,加快迈向世界各大洋的步伐,以获取更多的海洋利益。1999年11月,俄国防部颁布了《俄联邦海军战略》,提出要依靠增强武器和装备的打击能力、信息能力和其他能力来提高海军的作战潜力。为重振海军昔日雄风,普京多次强调“重振俄军雄风必须首先从海军开始”,先后签署了《俄联邦海军未来10年发展规划》、《俄联邦海洋学说》,2004年7月,俄罗斯又完成了海军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的制订。 这些法律性文件明确了俄罗斯海军发展战略,勾画了未来俄海军发展的远景蓝图-俄海军将提升四种能力,即濒海防御能力、远洋攻击能力、核打击能力和灵活的地区军事存在能力,使俄罗斯在本世纪20年代拥有一支崭新而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着眼打赢“第六代战争”的俄罗斯海军,制订了合理的装备发展策略,明确了装备研发重点,对现有装备进行了大面积的改进和延寿工作,努力提高主战装备的整体性能。根据《俄联邦海军未来10年发展纲要》,俄罗斯将加紧研制和建造具有超前性的作战舰艇和保障船只,设计并生产装备精确突击武器和反潜武器、有效的自卫兵器、多用途航空兵器、能纳入舰艇本身和舰群自动化指挥统一网络的多用途水面舰艇。 现阶段俄将优先建造适合于近海航行的轻型护卫舰,下一阶段将着手建造能够实施远洋作战的大型护卫舰。目前正在建造的两艘轻型护卫舰将配备反舰、反潜和防空等现代化武器系统,并使用新技术加强舰艇的隐蔽性,预计到2020年左右,俄罗斯将拥有一支包括300至320艘现代化作战舰艇的海军。 大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发展全球和区域指挥系统,努力提高海军的指挥与控制能力。继续发展成像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和海洋监视卫星等,进行大范围的侦察和监视,进一步发展指挥和通信器材,提高通信的效能、可靠性、隐蔽性和稳固性,使通信职能和武器控制职能合为一体。 俄海军将于2010年前建成全球性水上、水下和空中卫星监测系统。该系统的第一个地区性分系统已于2003年8月在俄太平洋舰队举行远东大演习时投入使用。相关设备陆续在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里海分舰队安装。这一系统将使俄海军战斗力提高50%以上。
在战略核力量上,俄罗斯海军战略核力量,是俄“三位一体”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俄潜射导弹数量将占整个战略核力量的58%左右。目前,俄研制了“白杨”—M的海基型号,装备第五代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尤里·托尔格鲁吉”号、“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和“伏拉基米·莫诺玛赫”号。。计划建造8艘“北风之神(Borei)”级新型战略核动力潜艇(SSBN),并将采购“圆锤”洲际弹道导弹配备到潜艇上。在高精度导弹方面,俄罗斯还将考虑开发部署海上发射的巡航导弹。 俄罗斯海军在海基战略导弹发射上具备其他各国包括美国都没有的得天独厚优势。 当前只有一艘航母列装的俄罗斯海军不走航母当家的路线,因为按照俄罗斯海军建军理论,他们认为航母是一个明显的海上标靶,远不如具备相当续航能力又可以静音的大型常规或核动力潜艇的隐蔽性、攻击性好,俄罗斯海军一向都是在确保战略战术核打击力量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机动灵活的作战舰艇为上。 着眼于信息的快速、顺畅和有序地流动,俄罗斯海军编制体现的调整重点是优化各舰队的各级指挥机构、撤销重复设置的管理机构和后勤部队。俄海军将北方舰队潜艇区舰队的指挥机关改编为舰队大队指挥机关,将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和防空兵集团合并为一个集团,从而使海军军事指挥机关的结构更加符合战斗编成。 在海军的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里海分舰队需要保持和发展独立的基础设施、船舶制造修理和各种保障的基础上,北方舰队由于靠近俄经济政治中心,将作为俄海军的主要建设方向;黑海舰队和里海分舰队也将得到加强;从奉行“近海防御”战略出发,俄太平洋舰队将逐步收缩兵力防线,同时,波罗的海3国独立使波罗的海舰队兵力也将不断裁减。
《俄罗斯2011年-2020年武器装备发展计划》(以下简称“新的装备发展计划”)和最新军事装备采购规划。其中,俄罗斯海军在全军的变革中所处形势尤为严峻:部队数量几乎腰斩(从240个单位减至123个单位),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进行了大幅的裁员。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近期削减规模数量同时,俄罗斯海军也面临长远强化发展的机遇。
2012年5月7日,在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开始第三任期当天,普京总统便发布了一道关于促进俄罗斯武装力量现代化及国防工业现代化的总统令,并宣称要建设一支重点关注北极和远东地区的强大海军。
另外,俄将加强海军陆战队建设。俄罗斯海军现有1个海军陆战师、3个海军陆战旅,总兵力1万余人。近年来,在俄海军进行大幅度精简的情况下,海军陆战队不但未受到任何影响,而且在兵员补充、武器装备、训练等方面还将得到全面加强。 2012年7月末,普金总统走访“北风之神”的生产基地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亲自向该厂高层说明国家新装备发展计划中的海军装备采购方针,并指出在2020年前,加强海军装备力量的支出约为4.44万亿卢布,占到新装备发展计划总预算中的23.4%。
俄罗斯在2008年9月出台《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国家政策原则及远景规划》的基本政策文件,将北极地区作为俄罗斯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并指出围绕资源有出现高度紧张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暗示俄罗斯应以海军为首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俄罗斯最高领导层对强化海军力量积极热心的背后,与北极和远东地区海洋环境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地区海冰加速融化,无论是作为海上航线还是作为拥有巨量海底沉睡天然资源的聚宝盆,从长远看都可能成为沿岸国家争议冲突的导火索。昔日冰封雪藏的冷清冰洋,也因此成为世人瞩目的热闹之海。其实,俄罗斯早就有意将其军事存在拓展到北冰洋地区,提前布局为可能出现的北冰洋战略新前沿做好准备。同时,如果北极地区海冰持续融化,也意味着继西方的欧洲前沿、南方的中亚高加索前沿和东方的远东前沿外,北冰洋成为俄罗斯的第四北方战略前沿。俄罗斯认为,必须为此为此变局做好军事上的准备。俄罗斯正计划在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沿岸地区建立海军和边防军基地。 普京总统制定了加强北极和远东地区海上力量的海军建设方针。为实现这一构想,俄罗斯海军必须克服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国防工业在为为海军提供装备时面临研究开发及生产能力不足的挑战,在海军装备上对外依赖性增大的挑战以及海军舰艇缺乏在公海自由行动所需海外基地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俄罗斯能否在强化并推进国防工业现代化上取得进步。根据新装备发展计划,截止2020年,包括海军在内的俄罗斯军队所拥有的新型装备占比应提高至70%左右,俄罗斯国防工业能否满足这一要求还是个大问号。对俄罗斯而言,今后国防工业需要着重解决的课题有:(1)增加先进的新一代武器装备的供给;(2)面向未来发展科学技术能力;(3)发展并掌握能产生有竞争力武器装备的关键技术;(4)提高先进武器装备生产领域的国防工业技术基础。
第二个挑战是俄罗斯在采购最新装备和获取军事技术方面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海军装备采购方面,俄罗斯甚至已经开始对法国产生了依赖。俄罗斯自己也能制造两栖攻击舰,不过性能不佳,体积远小于法国同类舰,燃料消耗却是后者的三倍。2010年11月,在法国两栖攻击舰采购计划中,俄罗斯联合造船总公司与法国舰船制造集团 (DCNS)同意在军用舰船和民用商船制造方面均强化合作。此类合作似乎可对俄罗斯国防装备承包商形成激励,且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促进整个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现代化。
第三个挑战是俄罗斯当前无法确保获取海外海军基地。俄罗斯急切希望获取海外基地与其独特的地缘位置有关。俄罗斯海军两大舰队(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分别位于欧洲和远东地区,相隔极为遥远,因此对俄罗斯而言,确保两大舰队在两大海上战区之间顺利机动往返十分重要,事实上俄罗斯历史也曾因为两支舰队无法相互支援而吃过苦头。为解决这一难题,俄罗斯海军必须在两大海域之间的航线上获取数量足够的补给基地。而目前,俄罗斯只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拥有海军基地,考虑到俄罗斯海军在印度洋和远东地区之间辽阔浩瀚公海上的行动需求,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俄罗斯致力于获取更多海外军事基地是绝对有必要的。俄罗斯与也门和越南谈判,希望能在亚丁湾和金兰湾拥有一席之地。俄罗斯选择这两个地点,是因为苏联时期这两个地方曾有俄罗斯舰队的海军设施。如果在获取这些海外基地上谈判失败,将极大地束缚俄罗斯海军在公海上自由行动的能力。 塔尔图斯港是俄罗斯在地中海沿岸的唯一基地,也是俄军增援叙利亚的主要通道之一。
在土耳其空军的F-16战斗机击落俄罗斯苏-24战斗轰炸机36分钟之后,俄海军黑海舰队“蟾蜍”级“亚马尔”号登陆舰从土耳其西北部驶入达达尼尔海峡,并在两小时后进入地中海。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款登陆舰,“蟾蜍”级有着和其本身任务不相匹配的重武装。除了后期型装备有用于自身防空的AK-230双联装30毫米舰炮以外,“蟾蜍”级的早期型装有一门AK-725型双联装57毫米舰炮,后期型则更换为AK-726型76毫米单管舰炮。另外,部分“蟾蜍”级还装有一座四联装SA-N-5“杯盘”舰空导弹发射架,备弹32发。“蟾蜍”级甚至还装备有用于水面作战和反潜作战的武器。此外,“蟾蜍”级部分舰上还装有两座BM-21型122毫米火箭炮。为满足舰载武器系统的操作与控制,“蟾蜍”级所使用的雷达和指挥仪也是五花八名。这个武装程度在登陆舰艇中堪称“土豪”,甚至比起一些作战舰艇都不逊色。毫无疑问,若“亚马尔”号出现在叙利亚周边海域,即使没有其他舰艇护航也可以凭借自身武装抵御程度较低的空中威胁并实现抢滩登陆,并将部队投送到叙利亚境内。
近年来,随着叙利亚问题的逐渐升温,包括“亚马尔”号在内的“蟾蜍”级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叙利亚周边的地中海和黑海海域。2012年8月3日,隶属于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的三艘“蟾蜍”级登陆舰曾造访过叙利亚塔尔图斯港。2013年9月底,“亚马尔”号曾离开黑海舰队母港塞瓦斯托波尔,驶往地中海执行任务。至于此次“亚马尔”号通过达达尼尔海峡驶往地中海是否与俄军苏-24被土耳其击落有关,目前没有准确说法。但从“亚马尔”号的航速来看,该舰早在土耳其方面击落苏-24之后半个多小时便已经进入达达尼尔海峡,这就意味着“亚马尔”号动身的时间远早于土耳其方面开始拦截苏-24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亚马尔”号所执行的任务与苏-24被击落一事关系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