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庞加莱猜想证明之路回顾

[复制链接]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7:4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庞加莱猜想证明
庞加莱猜想:一部壮丽史诗
《庞加莱猜想》,[美]欧谢著,孙维昆译

2000年这一特殊年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国际数学年,虽然对数学不会产生很直接的影响,仍然显得意味深长。这一年的另一件事倒对数学具有直接影响,那就是数学家提出了7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很显然,这一做法是对1900年希尔伯特提出著名的23个问题的效仿。如今,7个问题中属拓扑学的庞加莱猜想已被解决,另外6个问题尚未见有松动的迹象。

        20世纪:拓扑学的黄金时代

    当我们回眸一个世纪的历史时会发现,20世纪数学的主要领域之一是拓扑学,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是其主要开创者。到了20世纪中叶,拓扑学一跃而成为“雍容华贵的数学女王”。也许庞加莱猜想的彻底解决结束了拓扑学的黄金时代,不过将来要写20世纪数学史,拓扑学的“引领风骚”则毫无疑义。

  20世纪:拓扑学的黄金时代

    当我们回眸一个世纪的历史时会发现,20世纪数学的主要领域之一是拓扑学,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是其主要开创者。到了20世纪中叶,拓扑学一跃而成为“雍容华贵的数学女王”。也许庞加莱猜想的彻底解决结束了拓扑学的黄金时代,不过将来要写20世纪数学史,拓扑学的“引领风骚”则毫无疑义。

    大概因为有中国人参与,庞加莱猜想被广为报道,在地铁站随手拿的报纸上也有相当篇幅的报道,很吊大家的胃口。不像费马大定理或哥德巴赫猜想的叙述这么“初等”,庞加莱猜想究竟说了什么,它的解决情况如何?门外汉想要全面了解,看来非得读本书不可。现在,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圈丛书”最新译作——《庞加莱猜想》,终于可以满足众多数学迷的需要了。

    《庞加莱猜想》的写法与S.辛格的《费马大定理》非常相似,甚至有理由相信,作者欧谢就是参考了辛格的作品写的。首先是倒叙,然后是历史,分前史(猜想提出之前的几千年相关数学史),猜想的提出、初始的进展、晚期阶段,最后回到开始部分。书中的主角有:早期相关学者、问题的提出者、不走运的失败者、虽未解决但取得重大突破的数学家、笑到最后的终结者,当然,也牵涉到一些与数学不直接相关的人,毕竟一个有名的数学问题往往与文化甚至政治有关。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庞加莱猜想》书后的注释、名词索引、进一步阅读材料达100多页,占整本书的1/3强。很难再找到一本科普书具有如此丰富的资料。看看作者介绍就知道个中原因了:欧谢原来是高维拓扑和几何学专家。专家往往比一般作者交代得更加完善。

    书中首先登场亮相的就是今天已声名远扬的佩雷尔曼。那是2003年4月7日,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个演讲,通过深入研究一个叫做里奇流的方程,佩雷尔曼确信自己是庞加莱猜想的终结者。从数学的发展史来看,创造理论是为了解决意义重大的基本问题,比如高次代数方程催生了群论,微积分则是为了处理变速问题、切线以及求面积和体积。庞加莱猜想就是拓扑学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1960年代后,数学几乎没有新的分支诞生,这也标志着数学的成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为数学最大的亮点之一。

    从古希腊几何学到庞加莱猜想的提出

    我们的身体汇集了百亿年宇宙演化的元素和几亿年生物进化的结果,同样,对于一个历史性的数学猜想,也可以追溯到很远的过去。所以开场白之后,全书即开始谈论比拓扑学古老得多的几何学,具体地说,是从人们研究地球的形状开始,这主要是古希腊人的工作。经过艰苦探索,人们意识到地球是一个圆球,但如何绘制世界地图,就涉及到一个拼接和粘合的拓扑问题。进一步,宇宙的形状也作为一个新课题摆在人们面前。此外,《几何原本》第五公设预示着空间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简单平直的三维“空箱”。在数学家尝试证明第五公设屡遭失败后,非欧几何诞生了。这一场数学革命主要是三个人——罗巴切夫斯基、波尔约和黎曼——完成的。之前黎曼的老师高斯已有类似想法,只不过他守口如瓶。本书介绍了关于他们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在高斯之前的18世纪,数学主要是法国人的天下,而后德国的高斯和黎曼先后坐上了当时世界数学的“第一把交椅”。直到二战之前,德国一直是世界数学中心,当然法国也不示弱,尤其是出了一匹黑马——庞加莱——本书第一主角。作为横跨19、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和最渊博的学者,庞加莱被誉为“最后一个通才”,20世纪的五位顶尖数学家之一(其余为希尔伯特、外尔、冯·诺伊曼和柯尔莫哥洛夫)。书中详细提到庞加莱与当时德国数学界的头面人物克莱因展开的竞争,最终克莱因甘拜下风,庞加莱成为黎曼的真正继承人。由于他们的工作,数学很自然地从几何、分析发展到拓扑学。

    1904年,庞加莱提出一个问题,标准说法是:一个单连通的3维闭流形是否一定同胚于3维球面?这便是日后著名的庞加莱猜想。

    流形是曲线、曲面等直观几何概念的高维推广,由于已没有直观形象,研究起来十分困难。单连通则是指在流形中任何一条闭曲线都可在流形中连续变形后缩为一点。这从2维球面上看得很清楚,而环面(如自行车内胎)上不是所有闭曲线可以缩成一点的,因此环面是非单连通的。同胚的大致意思是,两个图形在连续变换下是一回事,比如照片上的卓别林与哈哈镜里的卓别林就是同胚的。

    空间的维数、空间如何弯曲、流形如何分类,这都是拓扑学家感兴趣的基本问题。为了对流形进行分类,拓扑学家对每个流形都配上一些拓扑不变量。只要两个流形的拓扑不变量不同,就足以断定两者不同胚,但反之未必(除了2维流形的判断全部不变量只有一个整数,即欧拉-庞加莱示性数——“面数+顶点数-棱数”的推广)。这时就需要加入更强的不变量,直到足以刻画流形的拓扑性质为止。2维到3维是步非常大的跨越,这一点超乎数学家的想象。无独有偶,物理学在那个时候也诞生了关于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新理论,那就是与几何、拓扑关系密切的相对论,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超弦理论。这本书也花篇幅介绍了相对论,事实上庞加莱正是相对论的先驱。由此可见,数学家之所以对低维流形十分关心,不仅在于低维是人们首先需要处理的,而且关系到宇宙的形状,只是我们在直观上看不到而已(就像一个二维生物无法直接“看到”自己贴在一个曲面而不是平面上一样),一旦意识到三维以上流形的复杂,拓扑学就有搞头了。

    问题的解决和“隐士”佩雷尔曼

    最初的数十年里,猜想未得解决,这并不妨碍更多数学家去关心拓扑学主干的建造。书中提到亚历山大罗夫、霍普夫、伯克霍夫、莱夫谢茨、维布伦等数学家的贡献。引人注意的是,这批人多数是美国人,标志着美国数学的崛起(而后在庞加莱猜想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多数也是美国人)。这时,代数拓扑学出现了,突破了单一的示性数研究年代,使人们获得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米尔诺则开启了高维拓扑的想象,发展了微分拓扑学。不久(在1960年代),斯梅尔一举解决了本来认为更加困难的5维及以上的庞加莱猜想,首开纪录,这给世界数学界带来了不小震动。数十年后,弗里德曼解决了4维庞加莱猜想。从米尔诺到弗里德曼这些美国数学家都获得了菲尔兹奖。但是,3维庞加莱猜想也就是庞加莱最初提出的猜想仍然没有解决。

    一个转折点是美国数学家瑟斯顿,他完成了几何方法的复兴。通过仔细研究三维流形的几何结构,他提出了几何化猜想,将庞加莱猜想蕴含其中。瑟斯顿也获得了菲尔兹奖,可惜人们一时也不知如何对付几何化猜想。另一位美国数学家哈密尔顿通过研究一个称作里奇流的偏微分方程,发现用它可对证明几何化猜想提供线索。但是哈密尔顿也不知如何下手,他成了接力赛中跑倒数第二棒的人。

    最关键的困难是对奇点结构的理解和手术过程的控制。所谓奇点,就是由于曲率产生的非线性项会把空间的部分区域变成的点(这一现象叫做拓扑塌陷),如果它们不被去除,证明就进行不下去。哈密尔顿的想法是通过某种拓扑“手术”把奇点去除,然后继续他的方程。如果再次发展出奇点,则重复手术……如果证明在任意有限时间内只需做有限次手术,那么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就得到了证明。但是每次手术时可能会引起误差,积累到一定程度,手术就没完没了。这让哈密尔顿等人一筹莫展,研究一度陷入停滞。直到2002年,佩雷尔曼终于提出一种新方法:构造一个时空距离函数用来验证一般的非塌陷条件,还引入所谓的“比例尺论证方法”。用他改进过的哈密尔顿几何手术,可以保证随时间的演进手术精度会不断提高,这样就证明了几何化猜想和庞加莱猜想!

    佩雷尔曼是与数学圈子处于半脱离状态的“隐士”,据说除中学期间的IMO金牌外,后来各种奖项一概不收,学术圈外对他的举动几乎一无所知。直到他拒绝著名的菲尔兹奖和100万美元(七大猜想每个悬赏100万美元),反而激起了人们更大的好奇心,一时火得不得了。  

    有一个不算缺憾的“缺憾”,就是书中关于庞加莱猜想的最终解决即佩雷尔曼这一段太简略了,我觉得这不是作者的疏忽,毕竟当代数学越来越抽象,要把它们写成科普,比物理化学天文地理难多了。费马大定理因为表述初等、历史悠久,所以尽可吹上一通;而要介绍庞加莱猜想就颇费心机,好在还可与宇宙形状挂上钩。前不久越南青年数学家吴宝珠因证明难度极大的、朗兰兹纲领的“基本引理”而获菲尔兹奖,许多努力工作30余年的数学家终于松了口气,因为若是久攻不克的基本引理有错,将意味着他们的努力付之东流,弄不好就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啊!这是何等动人的数学史诗,然而却很难写成科普。科普书写作难度很大,目前期待国内出现《庞加莱猜想》这样的精彩作品显然不现实,那么,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译著也是好的,也应该喝彩。

------------------------------------------------------------------------------------法国人庞加莱(Henri Poincaré)被称为“最后一位数学全才”,在他留下的巨大科学遗产中,有一个属于代数拓扑学中带有基本意义的命题,这就是困扰了数学家整整一个世纪的“庞加莱猜想”。   庞加莱是在1904年发表的一组论文中提出这一猜想的:“单连通的三维闭流形同胚于三维球面。”它后来被推广为:“任何与n维球面同伦的n维闭流形必定同胚于n维球面。”我们不妨借助二维的例子做一个粗浅的比喻:一个无孔的橡胶膜相当于拓扑学中的二维闭曲面,而一个吹涨的气球则可以视为二维球面,二者之间的点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橡胶膜上相邻的点仍是吹涨气球上相邻的点,反之亦然。有趣的是,这一猜想的高维推论已于上个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得到解决,唯独三维的情况仍然像只拦路虎一样趴在那里,向世界上最优秀的拓扑学家发出挑战。   代数拓扑是当今数学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及其带来的后果将会加深数学家对流形性质的认识,甚至会对人们用数学语言描述宇宙空间产生影响,而这一猜想的陈述又是那样的简洁和明朗,因此设在波士顿的克莱数学研究所于2000年将它列为“七大千年难题”之一,并悬赏100万美金奖励这一猜想的证明者。也正因为如此,当美国媒体和互联网上关于这一猜想可能已被证明的消息传播开来之时,在整个数学界引起的轰动就可想而知了。   对此猜想作出重要贡献的是一位来自俄罗斯的中年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y Perelman)。他是圣彼得堡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在过去10年中一直致力于微分几何与代数拓扑的研究。2002年11月,佩雷尔曼通过互联网公布了一个研究报告,声称证明了由美国数学家瑟斯顿(William P. Thurston)在25年前提出的有关三维流形的“几何化猜想”,而“庞加莱猜想”正是后者的一个特例。由于每隔数年就会冒出一个新的“证明”随后又被推翻,因此数学界对此类报告一向是非常谨慎的。四个月后佩雷尔曼又在网上公布了第二份报告,介绍了证明的更多细节。同时他也通过电子邮件与该领域的少数专家进行交流。   2003年4月,应华裔数学家田刚的邀请,佩雷尔曼在麻省理工学院作了三场演讲,结果大获成功。他似乎对所有问题和质疑都有准备——或者流利地应答,或者指出其属枝节末流。听过演讲的专业人士认为他的工作是极富创造性的,“即使证明有误,他也发展了一些工具和思想,足以导致对‘几何化猜想的精致处理,其中有极为振奋人心的东西”,克莱研究所所长卡尔森(Jim Carlson)如是说。   数天后的4月15日,《纽约时报》首次以“俄国人报告,著名的数学问题解决了”为题向公众披露了这一消息。同日有影响的数学网站MathWorld刊出的头条文章为“庞加莱猜想被证明了,这一回是真的”。佩雷尔曼很快成了一个新闻人物,但他对此很不适应。两周后当他应邀在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演讲时,报告厅里挤满了记者和慕名而来的非专业听众。佩雷尔曼演讲的热情大打折扣,他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有何应用”的问题,并大声制止为他拍照的企图。对包括《自然》、《科学》这样声名显赫的杂志的电信采访他也不屑一顾。后来人们干脆找不到他了,连他在圣彼得堡的同事们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和在做什么。2003年年底在加州召开了两个以他的工作为主题的研讨会,他也没有到会。   佩雷尔曼不但生性腼腆,而且特立独行。大约10年前访问美国时,他的工作就曾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因此得到在美国大学工作的机会,但是同他的许多有才华和机会的同胞相反,他很快返回俄国,过着几乎是隐士般的生活。“他需要的是数学,而不是奖赏、资金和职位”,这是今年1月刚出版的《自然》杂志(Nature 427)上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所用的提示语。   佩雷尔曼的证明目前正由几位有资格的专家进行严格的审查。田刚已经审读完第二篇报告的大部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什么漏洞,他希望在今年夏天完成其余的部分。数学家们的系统审查则可能延续到2005年,到那时我们才能知道“庞加莱猜想”是否已经被证明了,以及佩雷尔曼是否会得到“千年大奖”。后记:佩雷尔曼成为了庞加莱猜想证明的最后胜利者,但是他却拒绝了菲尔茨奖,遁世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8 15:30:14 | 只看该作者
找到并见到 佩雷尔曼并不难啊。。。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 23:44:2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讲的故事,正好是我在密直根大学Ann Arbor的数学系作教授的时候。

其实,我第一次从俄罗斯几何学家那里听到 Perelman 证明出彭家勒猜想的时间是2000 或 2001年的时候。

真正行里的人早就知道了,。。。

后来偏要闹出许多故事,一位法国数学家很刻薄地评论了一句,“中国人什么都抢,连定理也要抢!”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6:16:12 | 只看该作者
ishka 发表于 2015-11-28 15:30
找到并见到 佩雷尔曼并不难啊。。。

他还在你们圣彼得堡的S所出没吗:)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5#
发表于 2015-12-2 23:35:09 | 只看该作者
夺标 发表于 2015-12-2 16:16
他还在你们圣彼得堡的S所出没吗:)

不在!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6#
发表于 2015-12-2 23:36:01 | 只看该作者
夺标 发表于 2015-12-2 16:16
他还在你们圣彼得堡的S所出没吗:)

可以去马林斯基剧院找他。。。。

他喜欢听歌剧。。。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7#
发表于 2015-12-2 23:36:18 | 只看该作者
夺标 发表于 2015-12-2 16:16
他还在你们圣彼得堡的S所出没吗:)

可以去马林斯基剧院找他。。。。

他喜欢听歌剧。。。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3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0:05:17 | 只看该作者
ishka 发表于 2015-12-2 23:36
可以去马林斯基剧院找他。。。。

他喜欢听歌剧。。。

那他应该到德国来找ANNA NETROBKO,原先是马林斯基剧院的清洁女工,现在德国歌剧界首席DIVA。她长得挺像那个“西西里美丽女人”的意大利女神贝托鲁奇。一会发一下她的结束与视频,不过我不太喜欢她的演唱。我喜欢要么如卡拉斯那种极具张力与落差的演唱(卡拉斯为此比其他女高音缩短了一半艺术生命,倒嗓后几年就抑郁而死),要么就是德奥学派理性科学的发声,简单地说就是吸收了很多合唱技巧来唱独唱。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9#
发表于 2015-12-4 12:49:18 | 只看该作者
夺标 发表于 2015-12-4 10:05
那他应该到德国来找ANNA NETROBKO,原先是马林斯基剧院的清洁女工,现在德国歌剧界首席DIVA。她长得挺像 ...

他似乎不喜欢女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5 04:53 , Processed in 0.0747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