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02|回复: 3

徐悲鸿与孙多慈:慈悲之恋的悲剧(图文)

[复制链接]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2
发表于 2015-11-15 06: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夺标 于 2015-11-15 06:58 编辑

标标按:个人观点,若论德言容工,徐悲鸿的三位红颜故人,其实廖静文较为平庸,蒋碧薇和孙多慈都是非常有才华且有品范的一代丽人。法语教授蒋碧薇与真爱张道藩一直没能圆满,但是其人生前的自传从未对徐和张有不够器量的评价,口德就胜过廖夫人;孙多慈后来有着传统仕女尚算美满的婚姻家庭与事业,无奈盛年死于乳腺癌最恶性的一种亚型,非常痛苦,可见其一生至交、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的纪念文章。杭州举办孙多慈画展:她和徐悲鸿有过一段“慈悲之恋”杭州举办孙多慈画展:她和徐悲鸿有过一段“慈悲之恋”

记者 葛熔金

2015-11-09 10:26 来自 艺术观

字号



孙多慈自画像
没有圈内大咖、没有领导出席,只有主办方对其生平的介绍和家属答谢,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11月6日下午,在浙江美术馆举行的“孤山丽水觅诗情——孙多慈画展”开幕式极为简洁。

提起孙多慈,部分人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她的老师徐悲鸿却几乎无人不晓。作为徐悲鸿的女弟子,孙多慈是出色的画家、艺术教育家,曾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这次展出了包括其油画、素描、水墨、书法等80件作品,涵盖了各时期的创作。


《放鹅图》:这是孙多慈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孤山丽水觅诗情”

孙多慈(1913~1975),安徽寿县人,其伯祖父孙家鼐是清季重臣,历任工、礼、吏、户部尚书,中国首任学务大臣,曾主持创办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父亲孙传瑗曾参加晚清民主革命,担任过安徽大学教务长。孙多慈1930年成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旁听生,翌年就读,老师便是徐悲鸿。

“孙多慈先生的艺术与一段民国美术史紧密相连,其艺术探索和实践明显留下了那个时代美术转型的痕迹,而其间的纽带就是她的老师徐悲鸿。”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表示。民国时期,一些艺术家力主用西方的表现手法改造中国美术,徐悲鸿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极为欣赏孙多慈的艺术天赋,悉心传授,孙多慈也精心研习,1935年毕业之初便出版了个人素描集,后在安徽、上海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并曾在国立艺专任教。

1940年代末,孙多慈前往台湾,后担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兼任文化大学艺术系首任主任。在台期间,她曾多次携现代中国水墨作品赴欧洲、亚洲、美洲参展、演讲。1975年,年仅63岁的孙多慈在美国病逝。


这是孙多慈晚年的作品,也是孙多慈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画展取名‘孤山丽水觅诗情’,是因为外婆在浙江丽水、杭州呆过不短的时间,这里有她最多的回忆,很多作品在这里创作、或者与这段经历有关。比如,一组‘保育院’的素描就是在丽水的浙江省第一保育院任教时创作的;水墨画中也有不少是在杭州和丽水景宁县时的写生。”孙多慈外孙女、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副教授李既鸣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

孙多慈曾在丽水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在友人于当地创办的浙江省第一保育院教书,在此认识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的许绍棣,并结为夫妻。此后,夫妇俩在杭州安家,孤山是她离开大陆前最后的居住地,其子许珏方就出生在孤山文澜阁附近的宅子里。

谈到画展作品的来源,特地从美国赶来的许珏方说:“办画展是母亲一些学生提议的,这些画是她的学生花了好几年时间找到的。”

李既鸣介绍,外婆孙多慈的作品包括油画、素描、水墨、书法等,“从我个人认识看,她的素描最有天赋,观察力很强,能抓住主要特征。她在大学里学的是油画,在油画方面有一定造诣,但最专注的还是水墨画。从风格而言,她早年的作品以写实为主,构图、用色较为规整;到台湾后向写意转变,用色大胆,不拘小节。”


《龙马》:徐悲鸿擅长画马,这是孙多慈画展展出唯一一幅与马有关的作品。

对“师生恋”,她未曾为自己解释半字

此次画展主办方提供的材料,只是在油画部分的介绍中提及孙多慈师承徐悲鸿——事实上,这对师生有过一段“慈悲之恋”。

“中安在线”2015年3月发布的一篇文章称,1930年代初,徐悲鸿情感大裂变,相恋的对象就是小他18岁的孙多慈。但这段感情经过10年煎熬,最终以天各一方结束。

1930年秋,孙多慈旁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11月,徐悲鸿便为她画有素描稿,旁注“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那年冬天,徐悲鸿创作了油画《台城夜月》,画上一男一女被认为是他自己和孙多慈。这幅画被徐悲鸿夫人蒋碧薇发现后,引发两人的矛盾。

1932年,徐悲鸿在南京的公馆落成,孙多慈送来枫苗百棵,蒋碧薇让佣人把枫苗当柴火烧掉。徐悲鸿得知后,将自己的画室称为“无枫堂”,并刻下“无枫堂”印章一枚。

徐悲鸿还有一方闲章,上刻四个字:上是“大慈”,下是“大悲”。

孙多慈毕业后,徐悲鸿为她争取庚款留学机会失败,孙多慈回到老家安徽安庆,在中学任美术教师三年。期间,徐悲鸿曾到安庆帮助她举办画展,并画了《女画家孙多慈》等。

抗战爆发后,孙多慈一家流徙长沙、桂林等地。此时,徐悲鸿已登报声明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但孙家长辈反对徐、孙的婚事,全家转往浙江丽水。后来,徐悲鸿去印度讲学,抗战结束后娶廖静文为妻。

2008年9月4日的《新华日报》“人文”版曾刊发题为“孙多慈,一个优美而简约的侧影”的文章,作者写道:徐悲鸿1953年去世,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有两个写了回忆录:蒋碧薇写了《蒋碧薇回忆录》,廖静文写了《徐悲鸿的一生——我的回忆》。唯有孙多慈,从来缄默有加,任由他人涂抹,直到1975年辞世也未曾对早年和徐悲鸿的交往说过半字。


孙多慈创作的《自由之歌》,此作后赠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发表于 2015-11-20 07: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有些遗憾!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770
发表于 2015-11-20 19: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开梅 于 2015-11-21 13:22 编辑

作为一个女人,对这一段慈悲之恋並不同情,既然蒋碧薇是一个很美的江南女子,有一股不一般的魅力,而且在上世纪初,居然能放弃已订婚的未婚夫,和徐悲鸿私奔到日本,过着极端艰辛的日子,最后穷得不得不回到上海家里。即使公派到法国后,仍旧很贫困。其实,蒋碧薇跟着徐悲鸿一直过的是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蒋碧薇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很廉价的。徐悲鸿从法国回来后,慢慢地出名了。但居然忘了糟糠之妻不可弃,和比蒋碧薇小18岁(另一说小14岁)的孙多慈有了暧昧关系,孙多慈虽因家长的干预,未能和徐悲鸿成婚,但徐悲鸿却独自登报申明和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意思很清楚,告诉大家蒋碧薇是私奔的,两人实际没有结过婚)。这是对蒋碧薇人格和尊严的极度损害。也使蒋碧薇感到她已不爱徐悲鸿了。当徐悲鸿出现第二次婚外恋并第二次登报申明脱离同居关系时。虽然蒋碧薇与徐悲鸿两个人的婚姻已名存实亡了。但蒋碧薇对徐悲鸿的单方面登报还是感到是一种不尊重和侮,很气愤。不得不结束这20多年的婚姻了。我认为徐悲鸿贵为艺术大师,很钦佩他,但在婚姻问题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既不负责,又无道德。而孙多慈虽很有才华,但她明明知道徐悲鸿已结婚20年了,并育有一子一女,还自愿做第三者,拆散一个家庭。我也不认为她的道德高尚。所以没有必要为此唱赞歌。要说是悲剧,那么这个悲剧是他(她)们自己种下的。不值得同情!
其实徐悲鸿和蒋碧薇私奔以前,已经结过婚,並育有一子,名生(后改名为吉生)。由祖母养育,7岁时因天花而夭折。
廖靜文是徐悲鴻的学生,徐悲鸿身体不好的时候照顾他,1946年嫁給比自己大28岁的老師(当年她24岁,徐悲鸿52岁),同年生子徐庆平、后来生女徐芳芳,一直陪伴徐悲鴻直到他去世,结婚只有7年

751

主题

132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482
发表于 2015-11-21 11: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辣辣 于 2015-11-21 12:23 编辑

同在中央大学念书的吴健雄就直接对孙多慈说过,徐悲鸿是优秀画家,是血性汉子,也是温柔情人,确实值得女人去深爱。但这个女人,不应该是你孙多慈。想想看,你还年轻,你的前途远大。这样不明不白卷入感情漩涡,是不是太早了些?”不仅仅如此,她还为孙多慈的处境深深担心,“徐教授夫人是出了名的厉害角色,你一个女学生,弱女子,哪是她的对手啊!”最后她给出的结论是一个字,“断”。并再三强调,“现在的局面,乱如一团麻。作为当事人,你一定要面对现实,当断则断,不然的话,近则影响你的学业,远则影响你的前程。”

    孙多慈也觉得吴健雄的考虑在情在理,但真让她下决心,也不那么简单。已经迈向感情漩涡的这只脚,想及时抽回来,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是件容易事啊!
   吴健雄上的是物理系,孙多慈是美术系,看起来比孙多慈理性得多!她以后也还曾规劝过孙多慈!停止这样的爱情。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516449?ref=read-3-C&book_id=358
对于徐悲鸿,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曾写信给徐悲鸿,内有【“尊夫人仪态万方,先生尚复何求?”他问。“倘觉感情无法控制,则避之不见可乎?”他又问。信结尾处,他还以自己的婚姻打比喻,“弟家中亦有黄脸婆,颇亦自足,使弟今日一摩登,明日一摩登,侍候年轻少女,吾不为也。”】

    徐悲鸿无法做出回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9 00:31 , Processed in 0.0788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