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平江图》与古代苏州城市的规划与布局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3:5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千世界 于 2020-5-20 14:40 编辑

  宋《平江图》与古代苏州城市的规划与布局
  2016-12-28 15:47

  宋《平江图》于1229年由平江知府李寿朋主持刻绘。这块石刻城市地图是研究我国宋代地图制图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2500年来,王朝兴衰,行政建制不断变更,苏州城的名称建制也多次改变,但城址基本未变。通过精读《平江图》,并结合苏州城市发展史,对平江城的城址选择、水的利用与处理、城市格局的创新、城区行政规划、城市空间艺术等诸多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宋平江城城市规划的理论和经验,认识苏州城市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宋《平江图》;水网城市;城址;理水;双棋盘式;街坊;空间艺术

  苏州建城于公元前514年,当时正值春秋战国争霸时期,吴国在此建都,伍子胥考虑到备战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都设计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之后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唐代苏州城市建设达到了顶峰,全城有60坊、街巷300多条、桥梁300多座,宏伟壮丽,是中国的雄州。进入宋代,苏州的繁荣超过唐代。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至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250余年间,苏州先后改为平江府和平江路的治所,苏州城改称平江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下攻入苏州,城市遭到极大破坏,但苏州人以独特智慧和顽强毅力恢复重建,并且留下了一张重建完成后的“城市现状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平江图》。国际著名地理学家陈正祥在《中国地图学史》中称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都市地图,被世人称为中国城市地图的祖本。平江知府李寿朋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将该图镌刻在石碑上,即现存的宋《平江图》碑。图碑高2.79米、宽1.38米,为单线阴刻,上、下、左、右标出方位,早在1961年就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图形象地、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南宋平江城的面貌和建设成就,显示出十分典型的江南水城特征。平江城的规划既代表了我国古代封建城市的基本规划思想,也反映了水网城市规划的独特手法和成就,堪称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杰作。

  
  一、因水制宜选择城址

  平江城上袭春秋阖闾城,下延今日苏州,城址一直未变,前后历2500多年之久,虽经水旱灾害的侵蚀,多次战争的破坏,仍然完整地屹立在太湖之滨、大运河畔。究其原因,得益于其城址的选择,并因水制宜地对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为后世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首先是政治、军事上的考虑。

  阖闾当上吴王后,在公元前514年选址建设都城,阖闾曰:“善!夫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子胥曰:“有。”宋《平江图》反映了吴国称霸的雄心在“左与劲越同壤,右以强楚为邻”的政治军事形势下,吴国城址选择首先从构成城市外围防御圈出发,利用由城郊至太湖的群山如同心圆似的三道弧形防御圈,紧匝地围着苏州城。城周分布的水系以太湖为首,城处于水乡泽国之中,出城几乎举足皆水,有利于歼敌固守。而出击作战,水路有三条要道,可北上中原,西向楚国,南达越国。所以,从军事角度分析,苏州城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极优越的位置。国都布局也适应了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功能,又兼顾人民的生活。

  2.吴国都城选址充分与自然山水环境相融合,具有城市发展最为关键的战略眼光。

  苏州从大地形范围分析“山”,以阳山屹然独高,为众山之祖,镇城西。阳山以南群峰列峙、岗阜累累,呈拱月状,近有虎丘、狮子山、横山、上方山;远有天平山、灵岩山、穹窿山、邓尉山、渔洋山、洞庭东山、西山等,如群马南驰,葱葱郁郁,而尽太湖。水构成城市地理环境的主导因素,苏州在长江下游,靠近太湖,河流湖泊众多,且彼此互相串连。郦道元《水经注》云:“东南地卑,百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北宋《吴郡图经续记》也称:“地势倾于东南,而吴之为境居东南最卑处,故宜多水。”

  平江城的水以太湖为首,城东北有阳澄湖,城东为金鸡湖、独墅湖、澄湖,城南为石湖等,构成重湖环抱古城、河港纵横交织、塘荡星罗棋布、京杭大运河绕城而过的格局。正如明代莫旦在《苏州赋》中所描述的“众水莫不滔滔汩汩,浩浩茫茫,宜汲宜灌,可浮可航。”

  子胥建城,因天时,就地利,“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对城址水文、地质、地理环境等进行查勘,对水质优劣、土地肥脊进行了解后,终于选中了太湖水系中山岗至平原之间,一块地形高爽平坦优越的地址,并避开了湖泊低洼地带,既可避免水灾、旱灾,又西靠丘陵山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都城“山脉”与“水脉”有机融合,造就极富特色的山水城市。

  平江之水虽多,“惟水势至此渐平故曰平江”,说明平江城有很好的水利和航运条件,再加上京杭大运河绕城经过,使平江城成了南北水运的重要枢纽,在交通关系和南北关系上,也处于最佳位置。从水运方面讲,完全符合《管子》所言城市应建在“要害之处,通川之道”的规划原则,这也是古城2500多年以来城址一直未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3.平江城因城外多山,盛产建筑材料。

  如阳山产白泥,“可用泥墁,洁白如粉,唐时岁以供进”。天平、灵岩等山产花岗石;洞庭西山、光福、邓尉等山的石灰石,尧峰山的黄石以及太湖沿岸和湖中洞庭西山等岛屿上,出产太湖石等等,这些为城市长期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利用这些地方建筑材料,按当时生活、生产要求创造了高水平的建筑艺术。

  4.平江城长期兴盛,还与城市周围富足的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

  平江城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历代又不断开发建设,并因水利导,大力改造自然环境,改良水利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城市四周又有几十个乡镇作为腹地,为平江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业和手工业产品。到唐、宋时期已成为全国主要商业经济重镇和粮食生产基地,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大量米、丝、鱼、茶的生产和输出,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为城市发展建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尽管历史上城市多次遭受战火之灾,甚至极大地破坏,总能在原地迅速恢复起来。

  
  公元前514年,吴国创建国都阖闾城,奠定了苏州城市规划的基础。以后历代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因水制宜,努力经营建设城市。到唐代经安史之乱后,北方凋蔽,经济中心渐向南方转移,苏州地位上升,又经五代吴越国直至宋代,政府重视兴修水利和城市建设,至平江时期城市已甚繁荣且特色凸显。由虎丘、狮子诸山眺望平江城,“俯重湖之漂缈,烟景何穷,睇层城之纡馀,金刹相望。”古城则“郛郭填溢,楼阁相望,飞杠如虹,栉比棋布,郡城内外,胜刹相望,近郊隘巷,悉甃以甓”。宽阔的护城河环匝古城,城内河道纵横交错,稠密如织,河与街双双如棋盘形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已经定型,这个水陆相拥、相融,虚实相生又相间的城市空间结构,既是保护城市安全的水利设施,又是方便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和城市交通的水运通道,更是居民的生活空间,纵水生辉的双棋盘格局为城市创造了“小桥、流水、人家”一种特有的城市艺术审美感。于是,便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万家前后皆临水,四槛高低尽见山”等优美的诗句。这些不只是诗人的溢美之词,而是反映了平江城人居环境的真实生活景象和水城风貌。

  宋平江城选址正确和后来建设取得的卓越成就,正如著名版本、史志学家王謇在《宋平江城坊考》评论所言:“凡设险守国,必有城池,若夫支川曲渠,吐纳交贯,舟楫旁通,井邑罗络,则未有如吴城者。故虽号泽国,而未尝有垫溺之患,信智者之所经营乎?”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平江(苏州)城不愧是世界城市史上最古老、最出色的水网城市。

  二、理水得法,纵水生辉

  苏州东枕大海,北近长江。据《吴越春秋》记载,古时“险阻湿润,又有江海之害”,先秦时期城离海还很近,宋代“海潮”还直到苏州城东20里。因此,必须“恃水作险”来建设城市。纵观苏州2500多年来的城市历史,正是不断治理水、规划水、利用水的过程。宋《平江图》清楚地表明了建城一千多年来理水和城市建设成果。在水乡泽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苏州古城扬水众之长,因水利导,因水制宜,以水为中心的规划理念来规划建设城市。

  1.持续建设城中河网

  开国建都时就“筑斯城,凿斯地”,在城中既利用原有的自然河道,又开凿建设许多新的河道,使其纵横交织如棋盘,并在城垣四周建设了8对水陆并列的城门,装有闸门,至少到唐代,苏州已是我国城市中河网规模最大、河道最密、桥梁最多的水城了,至宋代是更趋完善的水网城市。《平江图》标明河道有82.2公里,桥梁314座,如经如纬数以百计的河道能如水库般积蓄大量暴雨之水,而完善又坚实的8座城门、闸门和连带城四周高大坚固的城墙,组成御水防水系统,纵有大水,也能将水阻挡于城外。所以,平江城河道水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出色地解决了水患问题,正如范仲淹在《答手诏条十事》中所说:“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平江正是规划建设成旱涝不及,确保人民用水,又甚安全的大城,显示出我国古代极高的城市规划水平。

  2.引水进城,纵水生辉

  2500多年以来,苏州“众流贯州”。前辈将太湖水系之清水引入城内,将河道水系融入其中,构成城市体内的“血脉”,成为城市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纵横交织密如网,数以近百计的河道,使人们能枕河而居,滨水而行,有的还引水入宅,引水进园。前街后河的街坊和民居前的“水巷”成为人们可共享的亲水空间,实现了“建筑、人、水”三者的融合和互动,缔造了“人家尽枕河”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3.充分发挥水的交通功能

  历代以来,苏州都是江南中心城市,居大运河和太湖水网体系之枢纽,更注重规划组织好城内外互相沟通的河湖水系,使之成为交通的网络。尤其在城内,科学而巧妙地规划了“水陆相邻,河街并行”水陆双棋盘城市格局,水路、陆路相辅相成平行而行,又纵横交织,既可合并,又可分流,形成互不干扰的两套交通系统。所谓“水陆二路,陂泽基置,川渠网络,利以是注溉运输,舟楫四达,岂非富遮之资邪。”这是一种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现代化的交通分流思想,中国在宋平江城时代就已实现。

  4.水是城市的艺术要素

  在平江城的规划中,河道水系不仅具有生活、交通、运输、防洪等实用功能,还是大自然所赋予的艺术素材。古城地形平坦,便以水来改变城市的地势,丰富城市的空间。城市总体结构,也因为纳入了水,造就了如经如纬数以百计的河道和三百多座遍布全城的桥梁,清澈的水在凹状空间的河道中萦回贯穿,与枕河民居、滨河园林绿化、优美的桥梁和官署、寺庙、殿堂等各类建筑充分地融合、交织,使城市空间形成了无穷变化之美。“因水而得佳景”是苏州历代建筑和造园匠师极为明确的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水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演变为城市的文化景观。苏州水系科学合理的规划,水系功能的充分发挥,是水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有力证据。也正是因这些河道、水巷的长期存在,保护了平江城基本格局的稳定,并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

  

  三、创造了双棋盘式的城市格局

  平江城的规划格局渊源于吴国都城阖闾城,受周王朝营国制度的影响,继承井田制方格网经纬涂制来规划道路系统。但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州的实际,将楚国治水理水的经验,运用于吴国新建的都城并有所创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创造性的规划以水系为脉络,河道为骨架,道路相依附,构成河道与街巷纵横交织成方格网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的基础,以后历代发展,至唐代这种双棋盘式城市格局已定型,宋代则更加完善,在宋《平江图》上显示得相当清晰。双棋盘格局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因为它将交通系统分布在不同标高和层次上,街巷在上,河道在下,无论人车舟马都可以按各自的运输方式,互不干扰地运行在水道或陆路上,使交通非常方便,运输效率又高,符合江南水网城市的实际。

  这种双棋盘式城市格局体现了现代交通的人车分流、快慢分流的规划原理,为平江城构筑起一个十分科学合理的亲水共享空间体系和人工与自然有机结合虚实相生的生态平衡体系。2500多年来这优质的城市格局和空间结构一直造福于人民,而延续至今。

  四、因水就势规划城市平面和城墙、城门位置

  宋平江城的平面,有史志称之为“亚”字形,《平江图》也显示似“亚”字形,但确切地讲应是略呈变化的长方形。按常理,长方形平面的城墙其转角处应为直角,而从平江图上看城墙的东北、西北转角均抹角,西南角城墙向外凸出略呈折角弧形,东南角却完全是工整的直角形。这正是结合水流、水势和地形的变化,规划设计出来的符合实际的平面形制,由于城北护城河水流湍急,城墙转角如果是直角,河流转角太小,易形成阻流和水流不畅;抹角后则变直角为钝角,对水流畅通和行船都甚有利,并可避免急流冲毁河堤和城墙。西南角不抹角,反而凸出略呈折角的弧形状,使城门朝向东南,原因是平江城西南多山,地势较高,又接近太湖,一旦山洪爆发,水势凶猛,较易直接冲向城中。所以把城墙西南转角处建成外凸状,同时把盘门城门位置布局为面向东南,让来自太湖、运河之水即便是急流、洪峰也可顺着折角弧形城墙继续下流,避开正面西南方向来的洪峰,可以防止洪水冲灌入城内。城的东南角就不同了,因水流是沿着城墙的东侧、南侧,直接流向护城河转弯处的一个名“赤门湾”较宽阔水面,水流较平缓后,又随大运河向南流去,故城东南角城墙作直角也利于水流。另所谓“亚”字形城市平面,是指东、西两侧城墙并不成直线,东侧城墙在中段有曲折,西侧城墙在2/3处也成曲折,这样处理可能出于军事防御考虑,因城垣曲折比城方整的直线城墙更有利于守卫防敌。

  

  平江城略为变异的“亚”字形城市平面布局,说明当时的城市规划设计注意地形条件、水势变化和重视守卫防御,而不拘泥于城市方正的传统形制。

  平江城门的开辟,也不似曹魏邺城唐长安等古城城门那样,方向端正,位置对称,而是呈不规则分布,主要是根据城门所处位置的地势和河道进水和出水的方位来决定的。唐代及以前苏州城原有8对水陆城门,到宋代平江城时城门减为5座。从《平江图》可以看到5对水陆城门与周围主要河道走势的关系,平江城位于太湖下游,太湖东北流出的水经此流往下游,城门都设在接近主要河道的地方,且每一座城门均设水、陆并肩的两个城门。唐以前城西侧的胥门正对胥江,在宋时被废除。胥江之水源,来自太湖,从太湖经木渎、横塘,沿枣市街到泰让桥下直注入外城河,这是进入苏州城内河道最重要的水源,历来水势凶猛,水流十分湍急。战国时期春申君测知太湖地势交于苏州,为了避免胥江水冲进城内泛滥成灾,就把胥门水道封闭过,此后胥门水陆城门均被取消,改为他用,以确保城市安全。平江城的城市和建筑布局也与河道、水运有密切关系,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渐渐影响沿运河的城市布局。平江地处富裕的江南太湖地区,自唐中期经五代至北宋,这一带已为朝廷经济所依,江南粮食和物资通过运河转达京都和汴、洛。南宋时国都移至杭州后,平江更见倚重。大运河南达京城临安,西联长江而与内地诸省相通;出城经娄江达太仓之浏河,浮海可至朝鲜、日本、南洋各地,所以平江既是南宋的陪都和京师之辅郡,又是内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水运交通,尤其是大运河,对城市布局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从《平江图》中可以看出,运河到达城外在阊门与盘门分为二支:一支绕城廓之西及南而过,利用护城河之西及南两部分;另一支由阊门、盘门入城,与城内河道连通,并经第一直河与第一横河后穿城而出,第一直河因南近盘门,北端连阊门,实际上是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枢纽。因此,宾馆、贡院、驿站等沿河而设,商业店铺、市场应运而生,平江府的府仓、盐仓等重要物资贮存处都设在这段运河附近。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也偏于城市的西侧,即在子城西北角的“乐桥”以北和以南沿市河一带,这里集中了全城最主要的商业建筑,如著名大酒楼丽景楼、跨街楼、花月楼等,高级宾馆如接待中外宾客的姑苏馆、望云馆、宾兴馆、高丽亭等,还有谷市、米市、果子行、丝行、鱼行、荐行、鹅鸭市场等。平江全城共有65坊,从《平江图》上可以看到,46坊在西城,19坊在东城。与唐时全城有60坊,东、西城各30坊比较,可见城市重心已明显偏于城西,西城繁华,东城则较冷僻,这明显是受了大运河影响,城西包括阊门城外地区也因靠近大运河而繁荣起来。

  总之,平江城是一座水网城市,它的规划建设必然会受到河道、水系的制约,而影响到城市和建筑布局。
  
  五、水城独特的街坊规划和里坊制
  宋朝以前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布局,多为里 坊制,尤其中原一带,将城内的居民区划分成许多方块,用土墙围起来,四面或两面开门,形成一个个的似土围子,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城中,这种土围子就是“里”亦称“坊”。《吴郡志》记载,唐时城内有60坊,平江城时有65坊,但从《平江图》上和在苏州古城里,看不出也找不到像唐长安那样以土墙包围的所谓“里坊”的遗迹,史书和文学史料上也不见记载,使人产生疑虑。到宋代,所谓65座坊,都把坊名标示在街巷口,这里所标示的坊名仅是指街巷名,和隋唐里坊制的坊显然是两回事,足证宋代平江城市里坊制已被革除。而宋前之里坊,从苏州城市地理环境实际出发,城中河道纵横交织稠密如棋盘,要跨河或滨河而筑墙成土围墙式的里坊可能性不大,因此古代里坊制度可能南北方有所不同,结合水网城市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我们推测唐代苏州的60坊,其性质很可能只是一种行政管理单位,而不同于中原城市中的里坊,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平江城的居住街坊,是由城内水陆双棋盘形的城市总体格局划分而成的,多数街坊规划成“前街后河”形式。由于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平江城人多地少,造成居住区的建筑非常密集,形成南北向一户户紧密相邻的连排式住宅。这种“水陆相邻、河街平行、前街后河”的街坊规划布局,为居民生活创造了方便的条件。居民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如柴草、粮食、蔬菜等可由水路直接运抵宅前;手工业作坊的原料和产品以及商店的货物都可以通过水运到达沿河水码头。

  居住街坊的规模一般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东西向的横街巷长约250~350米左右,街巷之间相距约60~80米,是五至七进的住宅尺度,大型住宅正好自南向北直贯到底,而中型民居则前后分作南北两户。住宅多以南北向为进深的递进式布局,具有良好的朝向。河道是便于生活和运输的空间,南北朝向的递进式住宅顺平行的河道东西向紧靠相连拼联式布局,使每户占用最小的河岸线和街巷路段,构成紧凑的住宅组群,是精细地利用土地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居住建筑的优秀城市设计。

  六、子城——典型的府治机构

  苏州是东南大郡,唐时又为雄州,历史上多委以名士重臣任刺史,南宋为陪都与辅都后,地位更重要,行政机构可与临安相比拟,城内有一府、二县、四厢的衙署。

  平江府治位置在城中心略偏东南,此处原是吴国首都阖闾的宫城、楚春申君宫殿、唐苏州刺史治所和北宋平江节度使治所。金兵陷苏州,建筑毁于战火。绍兴初,南宋曾拟建都平江,就子城原址建宫室,但不久又改为府廨,所以南宋平江府廨制度宏敝,建筑规模颇大,仍大体保持唐代模式,其布局分为大厅、公干、后宅、郡圃四部分。

  子城正门(额题“平江府”)、戟门(额题“平江军”),仍以南为正门,门取倒凹字形宫阙式,上有城楼,门南直对大街——府前直街,在街左右集中设置一些衙署所属机构。府治俨然如宫城格局,突出政府权威。正门前有一与河平行的横街,正门两侧各建一座牌坊、亭子,名“颁春”、“宣昭”,大门如此布局,更强调了子城的地位。大型建筑群正门前的这种布局,为以后金、元、明、清所常用。戟门以后为设厅,即大厅,为燕犒将吏之所,谓之“旬设”,故名。内宅以子堂、宅堂为中心,两侧设东、西斋,平面成“王”字形,是延用唐代官署常用的“轴心舍”形式。上述两部分居子城轴线上,其左右侧是府衙的各种军、政、机构及库房、教场等设施。内宅之后便是郡圃,有大水池及若干亭台楼阁建筑,犹如一座大园林,每年春初,修饰园中建筑、花木,纵民游玩,以示与民同乐。园之北,子城北城垣上耸立着齐云楼,“轮奂雄特,不惟甲于两浙;虽蜀之西楼,鄂之南楼、岳阳楼、庾楼,皆在下风”,此楼俯瞰全城,如在槛中。子城西垣邻近城市中心、商业最繁盛之地,故在西门之上建“观风楼”,寓观看风物洞察民俗之意。

  七、独创的水城空间艺术

  平江城具有江南水乡城市空间特点和因水制宜的规划布局,其城市景观极其丰富,创造了非常具有特色的空间艺术和十分优美的古城天际线。

  1.宝塔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平江图》中至少标明有13座宝塔,这些砖石或砖木结构的塔,造型多样,高度不一,布局主次分明。登上高塔可以俯瞰古城的风貌,近望城内万瓦如鳞,远眺城外,水光浮动,峰峦叠翠。古塔是平江城空间构图的核心,又具有统率城市空间轮廓线,起着城市地标、城市形象代表的作用。如城市南北向主干道护龙街(现人民路)其北端所对的宋代报恩寺塔,一千多年来一直与双塔、瑞光塔、虎丘云岩寺塔一起,成为城市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而平江城的天际轮廓线,在城市总体空间上极富韵律:从虎丘山上云岩寺塔起,越过古阊门直上高78米的北寺塔,后跌落下至玄妙观到双塔、经沧浪亭、文庙、古水陆盘门,再升至瑞光塔,跌宕起伏,循城一周,凸现古城精粹的古典美和苏州空间艺术的个性色彩。总之,庄严古雅的塔,超凡脱俗的韵味和丰姿为世人所瞩目,形成了苏州“寺庵佛塔古刹,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

  
  2.众多桥梁突出了水城风貌

  平江城内桥梁众多,星罗棋布,《平江图》上就录有314座,突出了水城风貌。桥梁首先是交通功能,其次是城市景观作用。平江城的桥多为拱桥和微拱的桥。唐代苏州桥梁都系木构,故有“红栏三百九十桥”之说。北宋开始易木为石。桥既是交通构筑物,又是河中或滨河的景观。因为桥梁形式优美,造型丰富,是城市的建筑艺术品。桥的布局有单桥、双桥、三桥、四桥乃至五桥的组合,这些桥又与周围建筑、街巷、河道相映成趣,桥上、桥下又可互相观赏,所以桥梁是水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城艺术风貌不可或缺的因素。

  3.“借景”丰富了城市空间艺术

  早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夫差父子造“姑苏台”、“馆娃宫”,即借太湖秀美的风景,开城市借景艺术之先河。之后,借景成为苏州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的一个普遍原则,宋平江城时有明显地反映:吴国建都选择城址就借得好山好水,使吴都周围到处洋溢着山情水意。《平江图》上特意把城市山环水绕的状态移天缩地表示出来,使人们了解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紧密关系,也体现出平江城规划坚守城市融入自然山水环境和城郊空间立体结合、统一构图的优良传统。这样规划不仅使城市自然生态平衡,又能使整个平江城可以互相因借、互相渗透、互为对景。

  

  《平江图》上反映出的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已采用街道对景的处理手法。如报恩寺塔作为全城南北主干道北端的对景;天庆观(玄妙观)、谯楼(子城即府治的正门城楼)、府治西城门上的西楼(观风楼)等也都是街道的对景。

  4.高台建筑的传统和遗风

  我国的台,在夏代就已出现,商周时代的都城里都有建高台的载。“台”同“坛”是一种传统建筑文化,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台多见于文献,少见实物,如曹魏邺城的铜雀三台、金陵凤凰台,春秋阖闾创建、夫差增筑的姑苏台等已不见踪迹。但在一些历史名城中仍能见到一些古代著名的台,如北京天、地台,河南於伯台,邯郸丛台等。台在设计中又大都和台上(高台)的建筑物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所谓高台、楼阁等建筑物。从这个概念上讲,《平江图》上还反映了不少高台建筑,说明春秋战国以来高台建筑的传统到唐宋时代仍相当流行。

  高台建筑有二种:一是低阶基;二是高阶基。高的台约1~4丈或更高,最高的当推城门上的楼台和凭城而筑的观赏用楼阁。如平江府西城墙上的姑苏台、平江子城上的正门楼和齐云楼、武昌黄鹤楼、岳州岳阳楼、黄岗月波楼等。如《平江图》上标明的有西城墙上建的姑苏台,为宋时所建,从此台可远眺西南诸山峰,西迎胥江水,东望百花洲、宋瑞光塔及城内街市景象,风景绝佳。再有子城北城墙上建的“齐云楼”(前文已有叙述);子城正南之郡治大门和城墙上建的城门楼,形象宏伟壮丽,是古城标志性建筑与宋《清明上河图》上宋国都——东京汴梁的城门楼极为相似;子城西门城墙上建有“观风楼”,唐时名“西楼”,因近城市中心,为观览城市景色的胜地。这些高台建筑壮丽的形象丰富了平江城的空间艺术。

  5.牌坊是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街景

  平江城是中国首先冲破了封闭的里坊制限制的城市之一,形成了开放型的街巷制城市。但南宋时仍在街巷入口处建立牌坊,将街巷名书写在牌坊上,替代以往悬挂于坊门楼上的“坊榜”。从《平江图》上可以看出牌坊的结构大多为一间二柱式,牌坊一方面确定了居住街巷的起始范围,另一方面也是街道空间的一座景观建筑。苏州向有“纪念先哲,颂扬贤德”礼义之风,故许多牌坊名称具有尊重先贤,法古今完人之意。如范仲淹住宅之街巷口立“文正范公之坊”牌坊,因他是北宋名相,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功绩卓著,而以表其闾。平江城是牌坊最多的城市之一,其名称颇具历史文化内涵,也是平江城的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平江城的空间艺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耸挺拔、造型秀伟的十几座宝塔是城市空间构图的核心,起着统率的作用,它们既是古城空间的标志,又是文脉的象征和艺术的精华,以古塔组成的“高轮廓线”,与城墙、城门、城门楼、殿堂、高台、寺庙、署馆、府学等建筑组成的“中轮廓线”和大量成片成群粉墙黛瓦低层民居建筑群及星罗棋布的桥梁组成的“低轮廓线”,都坐落在河路纵横交织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基座上,有机地构成了高、中、低、凹(河的“凹空间”)的层次空间,极富水城特色的城市空间轮廓和艺术特征。二是平江城形态,一方面“平铺井邑宽”、“里闾棋布城册方”,继承了礼制传统的总体结构,讲究以子城为中心,里坊端方规整,路网井条有序如棋盘等;另一方面又“远近高低寺间出”“参差楼阁出林端”“高阁凌空四望开,势与浮屠相并列”等,是自由灵活、曲折变化的规划布局和空间形态。河道水系又把这些高中低的建筑串连在一起,创造出规则、整齐与自由、灵活的平江城空间结构和水城图景,从整体上构成个性强烈、极富表现力的水城空间艺术风貌。

  八、兴盛之园林

  苏州造私家园林始于东晋顾辟疆。自晋至唐,园林为数较少,至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治吴,始大兴造园之风,他的下属也纷纷效之。迨之南宋,不仅贵戚官宦有私园,衙署、寺庙也多附有庭园后圃。《平江图》上明确表明的共12座,其中私园5座:①韩园——韩世忠园,原是钱元璙近戚孙承祐园,北宋庆历间,苏舜钦离京南下苏州定居,一日过郡学,看到尚存的孙承祐园遗址,遂以钱四万得之,在水边建亭,称为“沧浪亭”。后为官至丞相的章惇(章庄敏)所有。韩世忠统兵过吴,章氏被迫献园,是为韩园;②南园——钱元璙旧园,北宋时范仲淹创建府学而裁其南面,但山池亭榭尚存,每春纵士女游览。建炎兵燹后仅存遗址,现在 “苏州中学”内土山(上有道山亭)一带即是南园旧迹;③张府——侍中张几仲宅园,原来也是钱氏南园的一部分;④杨园——郡王杨存中宅园,南宋绍兴间赐第后所造;⑤范村——前述著名田园诗人、南宋参知政事、编纂《吴郡志》的范成大在城内养花休闲的园林,坐落在崇真宫与至德庙之间的河边。

  官署园圃可考的有7座:①府治后圃,亦称郡圃,在宅堂后,规模甚大,前有大池,池北有生云轩、坐啸斋、秀野亭、四照亭、逍遥阁、西斋等建筑物错落点缀其间。园最北是建在子城北城墙上的齐云楼,可俯瞰全城,是府署中游眺宴饮胜地。在西斋前,另有小圃,是便坐佳处;②府治内司户厅西也设小圃,有水池、小山及亭阁之属;③子城东提举司,大厅东有水池一泓,上起假山,榜曰“壶中胜景”,池南、北各立一亭;④城西运河边上的都税务,后面是一座有山池花木的园林;⑤府判西厅,依子城西南,在城隍庙后,城墙之上有小楼,能望见平江城西南群山叠翠景色,故名“浮翠”;⑥提刑司,在乌鹊桥之西北,厅事后曰明清堂,堂后小圃竹林,有亭曰“留客”;⑦吴县廨大厅之西有平理堂,西设延射亭,亭之南北各有小山,山有小亭,南曰“松枝”,北曰“高荫”。

  
  九、医疗和慈善机构比较发达

  研究《平江图》时值得注意的是平江城的医疗和慈善机构比较发达,为贫民医治疾病有“医院”和“安济院”,还有“惠民(药)局”和“济民药局”;为收容鳏寡孤独而设立的“居养院”,“居养一日,给米一升,钱十文”;小儿则由“慈幼局”收养;贫民死后无力收殓无地瘗埋者,由“慈济局”给棺,或“齐院”给棺焚瘗,或葬于“漏泽园”。以上属官办慈善机构,其中大部分在《平江图》上有标明。

  北宋时东京已创立慈善机构,并鼓励地方也设立,宋室南渡后,中原百姓大批流亡江南,备受疾病、饥饿、死亡之苦难。朝廷为安抚民心,又陆续建立慈善机构,“若丐者之于居养院,病者疗之于安济坊,其死者葬之于漏泽园,岁以为常。”


  平江城的医疗慈善机构,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设立的。

  十、宋《平江图》与《吴郡志》和《宋平江城坊考》

  南宋著名诗人、进士、官至参政知事范成大(1126-1193年)为苏州人,所纂《吴郡志》在成书后因故未刊印。后于宋绍定二年(1229年)刊行,与李寿朋主持镌刻成《平江图》石碑同一年。《吴郡志》是中国有史以来以《志》命名而流传迄今的宋代唯一方志,是由图经演变定型为方志的一个典型范例。以1229年前苏州(当时称平江府)兼及所属诸郡县为记述对象,它记事详瞻,内容丰富,文笔亦清简……编次亦称雅吉,为地方志中之善本(《四库全书》)

《平江图》和《吴郡志》同是南宋时的文化产物,因此将城市图——《平江图》与方志——《吴郡志》放在一起,相互配合研究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如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在《湖北通志·凡例》中所说:“沿革建置,既详于府县考矣,古人图书并重,则具沿革考者,必兼沿革之图。古界今名,披文而得其原委,观画而洞其形势,二者缺一不可。”本论文也正是凭借《平江图》与《吴郡志》同时存在的有利条件,相互比照参考研究后写成的。

  王謇先生(1888-1969年)字佩铮,苏州人,是一位深有造诣的史志版本目录学家。所著《宋平江城坊考》突出反映了他研究宋平江城和《平江图》及苏州史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对《平江图》亲自勘查,广徵文献,一坊一桥考订无误。诸如对《平江图》巨石碑刻的镌刻时间,也经其研究考订,定为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他对《平江图》的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城市史提供了极科学详实的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


《平江图》是我国最古老、最出色水网城市的规划图、现状图,展现了我国城市规划的一个杰作。同时,它还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图中具有大量多方面的实证素材和城市形象历史记忆,是研究中国城市史、建筑史、经济史、美术史、宗教史等极可靠的实证;尤其是研究古代这些领域标准的参照物。图中的平江城,是我国最能真实体现宋代格局和风貌的古城,它上袭春秋吴国都城——阖闾城,下延现今的苏州城,既具春秋时代都城的遗风,又代表封建时代地方城市的特点,是整个苏州城市发展中的坐标,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城市文脉传承和延续的积极作用。

  《平江图》是认识苏州古城的中心环节,是保护古城的重要依据;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史和城市规划建设史中的标本,体现了中国宋代文化的伟大成就。

  本文出处:《中国文化遗产》2016年01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585
沙发
发表于 2020-5-20 19:0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20-5-20 21:16 编辑

  与古代苏州城市的规划与布局

  2016-12-28 15:47

  摘要

  宋《平江图》于1229年由平江知府李寿朋主持刻绘。这块石刻城市地图是研究我国宋代地图制图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2500年来,王朝兴衰,行政建制不断变更,苏州城的名称建制也多次改变,但城址基本未变。通过精读《平江图》,并结合苏州城市发展史,对平江城的城址选择、水的利用与处理、城市格局的创新、城区行政规划、城市空间艺术等诸多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宋平江城城市规划的理论和经验,认识苏州城市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宋《平江图》;水网城市;城址;理水;双棋盘式;街坊;空间艺术

  苏州建城于公元前514年,当时正值春秋战国争霸时期,吴国在此建都,伍子胥考虑到备战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都设计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之后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唐代苏州城市建设达到了顶峰,全城有60坊、街巷300多条、桥梁300多座,宏伟壮丽,是中国的雄州。进入宋代,苏州的繁荣超过唐代。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至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250余年间,苏州先后改为平江府和平江路的治所,苏州城改称平江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下攻入苏州,城市遭到极大破坏,但苏州人以独特智慧和顽强毅力恢复重建,并且留下了一张重建完成后的“城市现状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平江图》。国际著名地理学家陈正祥在《中国地图学史》中称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都市地图,被世人称为中国城市地图的祖本。平江知府李寿朋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将该图镌刻在石碑上,即现存的宋《平江图》碑。图碑高2.79米、宽1.38米,为单线阴刻,上、下、左、右标出方位,早在1961年就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图形象地、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南宋平江城的面貌和建设成就,显示出十分典型的江南水城特征。平江城的规划既代表了我国古代封建城市的基本规划思想,也反映了水网城市规划的独特手法和成就,堪称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杰作。

  

  一、因水制宜选择城址

  平江城上袭春秋阖闾城,下延今日苏州,城址一直未变,前后历2500多年之久,虽经水旱灾害的侵蚀,多次战争的破坏,仍然完整地屹立在太湖之滨、大运河畔。究其原因,得益于其城址的选择,并因水制宜地对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为后世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首先是政治、军事上的考虑。

  阖闾当上吴王后,在公元前514年选址建设都城,阖闾曰:“善!夫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子胥曰:“有。”宋《平江图》反映了吴国称霸的雄心在“左与劲越同壤,右以强楚为邻”的政治军事形势下,吴国城址选择首先从构成城市外围防御圈出发,利用由城郊至太湖的群山如同心圆似的三道弧形防御圈,紧匝地围着苏州城。城周分布的水系以太湖为首,城处于水乡泽国之中,出城几乎举足皆水,有利于歼敌固守。而出击作战,水路有三条要道,可北上中原,西向楚国,南达越国。所以,从军事角度分析,苏州城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极优越的位置。国都布局也适应了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功能,又兼顾人民的生活。

  2.吴国都城选址充分与自然山水环境相融合,具有城市发展最为关键的战略眼光。

  苏州从大地形范围分析“山”,以阳山屹然独高,为众山之祖,镇城西。阳山以南群峰列峙、岗阜累累,呈拱月状,近有虎丘、狮子山、横山、上方山;远有天平山、灵岩山、穹窿山、邓尉山、渔洋山、洞庭东山、西山等,如群马南驰,葱葱郁郁,而尽太湖。水构成城市地理环境的主导因素,苏州在长江下游,靠近太湖,河流湖泊众多,且彼此互相串连。郦道元《水经注》云:“东南地卑,百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北宋《吴郡图经续记》也称:“地势倾于东南,而吴之为境居东南最卑处,故宜多水。”

  平江城的水以太湖为首,城东北有阳澄湖,城东为金鸡湖、独墅湖、澄湖,城南为石湖等,构成重湖环抱古城、河港纵横交织、塘荡星罗棋布、京杭大运河绕城而过的格局。正如明代莫旦在《苏州赋》中所描述的“众水莫不滔滔汩汩,浩浩茫茫,宜汲宜灌,可浮可航。”

  子胥建城,因天时,就地利,“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对城址水文、地质、地理环境等进行查勘,对水质优劣、土地肥脊进行了解后,终于选中了太湖水系中山岗至平原之间,一块地形高爽平坦优越的地址,并避开了湖泊低洼地带,既可避免水灾、旱灾,又西靠丘陵山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都城“山脉”与“水脉”有机融合,造就极富特色的山水城市。

  平江之水虽多,“惟水势至此渐平故曰平江”,说明平江城有很好的水利和航运条件,再加上京杭大运河绕城经过,使平江城成了南北水运的重要枢纽,在交通关系和南北关系上,也处于最佳位置。从水运方面讲,完全符合《管子》所言城市应建在“要害之处,通川之道”的规划原则,这也是古城2500多年以来城址一直未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3.平江城因城外多山,盛产建筑材料。

  如阳山产白泥,“可用泥墁,洁白如粉,唐时岁以供进”。天平、灵岩等山产花岗石;洞庭西山、光福、邓尉等山的石灰石,尧峰山的黄石以及太湖沿岸和湖中洞庭西山等岛屿上,出产太湖石等等,这些为城市长期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利用这些地方建筑材料,按当时生活、生产要求创造了高水平的建筑艺术。

  4.平江城长期兴盛,还与城市周围富足的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

  平江城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历代又不断开发建设,并因水利导,大力改造自然环境,改良水利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城市四周又有几十个乡镇作为腹地,为平江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业和手工业产品。到唐、宋时期已成为全国主要商业经济重镇和粮食生产基地,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大量米、丝、鱼、茶的生产和输出,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为城市发展建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尽管历史上城市多次遭受战火之灾,甚至极大地破坏,总能在原地迅速恢复起来。

  

  公元前514年,吴国创建国都阖闾城,奠定了苏州城市规划的基础。以后历代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因水制宜,努力经营建设城市。到唐代经安史之乱后,北方凋蔽,经济中心渐向南方转移,苏州地位上升,又经五代吴越国直至宋代,政府重视兴修水利和城市建设,至平江时期城市已甚繁荣且特色凸显。由虎丘、狮子诸山眺望平江城,“俯重湖之漂缈,烟景何穷,睇层城之纡馀,金刹相望。”古城则“郛郭填溢,楼阁相望,飞杠如虹,栉比棋布,郡城内外,胜刹相望,近郊隘巷,悉甃以甓”。宽阔的护城河环匝古城,城内河道纵横交错,稠密如织,河与街双双如棋盘形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已经定型,这个水陆相拥、相融,虚实相生又相间的城市空间结构,既是保护城市安全的水利设施,又是方便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和城市交通的水运通道,更是居民的生活空间,纵水生辉的双棋盘格局为城市创造了“小桥、流水、人家”一种特有的城市艺术审美感。于是,便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万家前后皆临水,四槛高低尽见山”等优美的诗句。这些不只是诗人的溢美之词,而是反映了平江城人居环境的真实生活景象和水城风貌。

  宋平江城选址正确和后来建设取得的卓越成就,正如著名版本、史志学家王謇在《宋平江城坊考》评论所言:“凡设险守国,必有城池,若夫支川曲渠,吐纳交贯,舟楫旁通,井邑罗络,则未有如吴城者。故虽号泽国,而未尝有垫溺之患,信智者之所经营乎?”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平江(苏州)城不愧是世界城市史上最古老、最出色的水网城市。

  二、理水得法,纵水生辉

  苏州东枕大海,北近长江。据《吴越春秋》记载,古时“险阻湿润,又有江海之害”,先秦时期城离海还很近,宋代“海潮”还直到苏州城东20里。因此,必须“恃水作险”来建设城市。纵观苏州2500多年来的城市历史,正是不断治理水、规划水、利用水的过程。宋《平江图》清楚地表明了建城一千多年来理水和城市建设成果。在水乡泽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苏州古城扬水众之长,因水利导,因水制宜,以水为中心的规划理念来规划建设城市。

  1.持续建设城中河网

  开国建都时就“筑斯城,凿斯地”,在城中既利用原有的自然河道,又开凿建设许多新的河道,使其纵横交织如棋盘,并在城垣四周建设了8对水陆并列的城门,装有闸门,至少到唐代,苏州已是我国城市中河网规模最大、河道最密、桥梁最多的水城了,至宋代是更趋完善的水网城市。《平江图》标明河道有82.2公里,桥梁314座,如经如纬数以百计的河道能如水库般积蓄大量暴雨之水,而完善又坚实的8座城门、闸门和连带城四周高大坚固的城墙,组成御水防水系统,纵有大水,也能将水阻挡于城外。所以,平江城河道水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出色地解决了水患问题,正如范仲淹在《答手诏条十事》中所说:“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平江正是规划建设成旱涝不及,确保人民用水,又甚安全的大城,显示出我国古代极高的城市规划水平。

  2.引水进城,纵水生辉

  2500多年以来,苏州“众流贯州”。前辈将太湖水系之清水引入城内,将河道水系融入其中,构成城市体内的“血脉”,成为城市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纵横交织密如网,数以近百计的河道,使人们能枕河而居,滨水而行,有的还引水入宅,引水进园。前街后河的街坊和民居前的“水巷”成为人们可共享的亲水空间,实现了“建筑、人、水”三者的融合和互动,缔造了“人家尽枕河”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3.充分发挥水的交通功能

  历代以来,苏州都是江南中心城市,居大运河和太湖水网体系之枢纽,更注重规划组织好城内外互相沟通的河湖水系,使之成为交通的网络。尤其在城内,科学而巧妙地规划了“水陆相邻,河街并行”水陆双棋盘城市格局,水路、陆路相辅相成平行而行,又纵横交织,既可合并,又可分流,形成互不干扰的两套交通系统。所谓“水陆二路,陂泽基置,川渠网络,利以是注溉运输,舟楫四达,岂非富遮之资邪。”这是一种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现代化的交通分流思想,中国在宋平江城时代就已实现。

  4.水是城市的艺术要素

  在平江城的规划中,河道水系不仅具有生活、交通、运输、防洪等实用功能,还是大自然所赋予的艺术素材。古城地形平坦,便以水来改变城市的地势,丰富城市的空间。城市总体结构,也因为纳入了水,造就了如经如纬数以百计的河道和三百多座遍布全城的桥梁,清澈的水在凹状空间的河道中萦回贯穿,与枕河民居、滨河园林绿化、优美的桥梁和官署、寺庙、殿堂等各类建筑充分地融合、交织,使城市空间形成了无穷变化之美。“因水而得佳景”是苏州历代建筑和造园匠师极为明确的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水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演变为城市的文化景观。苏州水系科学合理的规划,水系功能的充分发挥,是水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有力证据。也正是因这些河道、水巷的长期存在,保护了平江城基本格局的稳定,并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

  

  三、创造了双棋盘式的城市格局

  平江城的规划格局渊源于吴国都城阖闾城,受周王朝营国制度的影响,继承井田制方格网经纬涂制来规划道路系统。但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州的实际,将楚国治水理水的经验,运用于吴国新建的都城并有所创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创造性的规划以水系为脉络,河道为骨架,道路相依附,构成河道与街巷纵横交织成方格网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的基础,以后历代发展,至唐代这种双棋盘式城市格局已定型,宋代则更加完善,在宋《平江图》上显示得相当清晰。双棋盘格局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因为它将交通系统分布在不同标高和层次上,街巷在上,河道在下,无论人车舟马都可以按各自的运输方式,互不干扰地运行在水道或陆路上,使交通非常方便,运输效率又高,符合江南水网城市的实际。

  这种双棋盘式城市格局体现了现代交通的人车分流、快慢分流的规划原理,为平江城构筑起一个十分科学合理的亲水共享空间体系和人工与自然有机结合虚实相生的生态平衡体系。2500多年来这优质的城市格局和空间结构一直造福于人民,而延续至今。

  四、因水就势规划城市平面和城墙、城门位置

  宋平江城的平面,有史志称之为“亚”字形,《平江图》也显示似“亚”字形,但确切地讲应是略呈变化的长方形。按常理,长方形平面的城墙其转角处应为直角,而从平江图上看城墙的东北、西北转角均抹角,西南角城墙向外凸出略呈折角弧形,东南角却完全是工整的直角形。这正是结合水流、水势和地形的变化,规划设计出来的符合实际的平面形制,由于城北护城河水流湍急,城墙转角如果是直角,河流转角太小,易形成阻流和水流不畅;抹角后则变直角为钝角,对水流畅通和行船都甚有利,并可避免急流冲毁河堤和城墙。西南角不抹角,反而凸出略呈折角的弧形状,使城门朝向东南,原因是平江城西南多山,地势较高,又接近太湖,一旦山洪爆发,水势凶猛,较易直接冲向城中。所以把城墙西南转角处建成外凸状,同时把盘门城门位置布局为面向东南,让来自太湖、运河之水即便是急流、洪峰也可顺着折角弧形城墙继续下流,避开正面西南方向来的洪峰,可以防止洪水冲灌入城内。城的东南角就不同了,因水流是沿着城墙的东侧、南侧,直接流向护城河转弯处的一个名“赤门湾”较宽阔水面,水流较平缓后,又随大运河向南流去,故城东南角城墙作直角也利于水流。另所谓“亚”字形城市平面,是指东、西两侧城墙并不成直线,东侧城墙在中段有曲折,西侧城墙在2/3处也成曲折,这样处理可能出于军事防御考虑,因城垣曲折比城方整的直线城墙更有利于守卫防敌。

  

  平江城略为变异的“亚”字形城市平面布局,说明当时的城市规划设计注意地形条件、水势变化和重视守卫防御,而不拘泥于城市方正的传统形制。

  平江城门的开辟,也不似曹魏邺城唐长安等古城城门那样,方向端正,位置对称,而是呈不规则分布,主要是根据城门所处位置的地势和河道进水和出水的方位来决定的。唐代及以前苏州城原有8对水陆城门,到宋代平江城时城门减为5座。从《平江图》可以看到5对水陆城门与周围主要河道走势的关系,平江城位于太湖下游,太湖东北流出的水经此流往下游,城门都设在接近主要河道的地方,且每一座城门均设水、陆并肩的两个城门。唐以前城西侧的胥门正对胥江,在宋时被废除。胥江之水源,来自太湖,从太湖经木渎、横塘,沿枣市街到泰让桥下直注入外城河,这是进入苏州城内河道最重要的水源,历来水势凶猛,水流十分湍急。战国时期春申君测知太湖地势交于苏州,为了避免胥江水冲进城内泛滥成灾,就把胥门水道封闭过,此后胥门水陆城门均被取消,改为他用,以确保城市安全。平江城的城市和建筑布局也与河道、水运有密切关系,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渐渐影响沿运河的城市布局。平江地处富裕的江南太湖地区,自唐中期经五代至北宋,这一带已为朝廷经济所依,江南粮食和物资通过运河转达京都和汴、洛。南宋时国都移至杭州后,平江更见倚重。大运河南达京城临安,西联长江而与内地诸省相通;出城经娄江达太仓之浏河,浮海可至朝鲜、日本、南洋各地,所以平江既是南宋的陪都和京师之辅郡,又是内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水运交通,尤其是大运河,对城市布局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从《平江图》中可以看出,运河到达城外在阊门与盘门分为二支:一支绕城廓之西及南而过,利用护城河之西及南两部分;另一支由阊门、盘门入城,与城内河道连通,并经第一直河与第一横河后穿城而出,第一直河因南近盘门,北端连阊门,实际上是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枢纽。因此,宾馆、贡院、驿站等沿河而设,商业店铺、市场应运而生,平江府的府仓、盐仓等重要物资贮存处都设在这段运河附近。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也偏于城市的西侧,即在子城西北角的“乐桥”以北和以南沿市河一带,这里集中了全城最主要的商业建筑,如著名大酒楼丽景楼、跨街楼、花月楼等,高级宾馆如接待中外宾客的姑苏馆、望云馆、宾兴馆、高丽亭等,还有谷市、米市、果子行、丝行、鱼行、荐行、鹅鸭市场等。平江全城共有65坊,从《平江图》上可以看到,46坊在西城,19坊在东城。与唐时全城有60坊,东、西城各30坊比较,可见城市重心已明显偏于城西,西城繁华,东城则较冷僻,这明显是受了大运河影响,城西包括阊门城外地区也因靠近大运河而繁荣起来。

  总之,平江城是一座水网城市,它的规划建设必然会受到河道、水系的制约,而影响到城市和建筑布局。

  

  五、水城独特的街坊规划和里坊制

  宋朝以前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布局,多为里 坊制,尤其中原一带,将城内的居民区划分成许多方块,用土墙围起来,四面或两面开门,形成一个个的似土围子,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城中,这种土围子就是“里”亦称“坊”。《吴郡志》记载,唐时城内有60坊,平江城时有65坊,但从《平江图》上和在苏州古城里,看不出也找不到像唐长安那样以土墙包围的所谓“里坊”的遗迹,史书和文学史料上也不见记载,使人产生疑虑。到宋代,所谓65座坊,都把坊名标示在街巷口,这里所标示的坊名仅是指街巷名,和隋唐里坊制的坊显然是两回事,足证宋代平江城市里坊制已被革除。而宋前之里坊,从苏州城市地理环境实际出发,城中河道纵横交织稠密如棋盘,要跨河或滨河而筑墙成土围墙式的里坊可能性不大,因此古代里坊制度可能南北方有所不同,结合水网城市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我们推测唐代苏州的60坊,其性质很可能只是一种行政管理单位,而不同于中原城市中的里坊,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平江城的居住街坊,是由城内水陆双棋盘形的城市总体格局划分而成的,多数街坊规划成“前街后河”形式。由于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平江城人多地少,造成居住区的建筑非常密集,形成南北向一户户紧密相邻的连排式住宅。这种“水陆相邻、河街平行、前街后河”的街坊规划布局,为居民生活创造了方便的条件。居民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如柴草、粮食、蔬菜等可由水路直接运抵宅前;手工业作坊的原料和产品以及商店的货物都可以通过水运到达沿河水码头。

  居住街坊的规模一般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东西向的横街巷长约250~350米左右,街巷之间相距约60~80米,是五至七进的住宅尺度,大型住宅正好自南向北直贯到底,而中型民居则前后分作南北两户。住宅多以南北向为进深的递进式布局,具有良好的朝向。河道是便于生活和运输的空间,南北朝向的递进式住宅顺平行的河道东西向紧靠相连拼联式布局,使每户占用最小的河岸线和街巷路段,构成紧凑的住宅组群,是精细地利用土地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居住建筑的优秀城市设计。

  六、子城——典型的府治机构

  苏州是东南大郡,唐时又为雄州,历史上多委以名士重臣任刺史,南宋为陪都与辅都后,地位更重要,行政机构可与临安相比拟,城内有一府、二县、四厢的衙署。

  平江府治位置在城中心略偏东南,此处原是吴国首都阖闾的宫城、楚春申君宫殿、唐苏州刺史治所和北宋平江节度使治所。金兵陷苏州,建筑毁于战火。绍兴初,南宋曾拟建都平江,就子城原址建宫室,但不久又改为府廨,所以南宋平江府廨制度宏敝,建筑规模颇大,仍大体保持唐代模式,其布局分为大厅、公干、后宅、郡圃四部分。

  子城正门(额题“平江府”)、戟门(额题“平江军”),仍以南为正门,门取倒凹字形宫阙式,上有城楼,门南直对大街——府前直街,在街左右集中设置一些衙署所属机构。府治俨然如宫城格局,突出政府权威。正门前有一与河平行的横街,正门两侧各建一座牌坊、亭子,名“颁春”、“宣昭”,大门如此布局,更强调了子城的地位。大型建筑群正门前的这种布局,为以后金、元、明、清所常用。戟门以后为设厅,即大厅,为燕犒将吏之所,谓之“旬设”,故名。内宅以子堂、宅堂为中心,两侧设东、西斋,平面成“王”字形,是延用唐代官署常用的“轴心舍”形式。上述两部分居子城轴线上,其左右侧是府衙的各种军、政、机构及库房、教场等设施。内宅之后便是郡圃,有大水池及若干亭台楼阁建筑,犹如一座大园林,每年春初,修饰园中建筑、花木,纵民游玩,以示与民同乐。园之北,子城北城垣上耸立着齐云楼,“轮奂雄特,不惟甲于两浙;虽蜀之西楼,鄂之南楼、岳阳楼、庾楼,皆在下风”,此楼俯瞰全城,如在槛中。子城西垣邻近城市中心、商业最繁盛之地,故在西门之上建“观风楼”,寓观看风物洞察民俗之意。

  七、独创的水城空间艺术

  平江城具有江南水乡城市空间特点和因水制宜的规划布局,其城市景观极其丰富,创造了非常具有特色的空间艺术和十分优美的古城天际线。

  1.宝塔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平江图》中至少标明有13座宝塔,这些砖石或砖木结构的塔,造型多样,高度不一,布局主次分明。登上高塔可以俯瞰古城的风貌,近望城内万瓦如鳞,远眺城外,水光浮动,峰峦叠翠。古塔是平江城空间构图的核心,又具有统率城市空间轮廓线,起着城市地标、城市形象代表的作用。如城市南北向主干道护龙街(现人民路)其北端所对的宋代报恩寺塔,一千多年来一直与双塔、瑞光塔、虎丘云岩寺塔一起,成为城市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而平江城的天际轮廓线,在城市总体空间上极富韵律:从虎丘山上云岩寺塔起,越过古阊门直上高78米的北寺塔,后跌落下至玄妙观到双塔、经沧浪亭、文庙、古水陆盘门,再升至瑞光塔,跌宕起伏,循城一周,凸现古城精粹的古典美和苏州空间艺术的个性色彩。总之,庄严古雅的塔,超凡脱俗的韵味和丰姿为世人所瞩目,形成了苏州“寺庵佛塔古刹,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

  

  2.众多桥梁突出了水城风貌

  平江城内桥梁众多,星罗棋布,《平江图》上就录有314座,突出了水城风貌。桥梁首先是交通功能,其次是城市景观作用。平江城的桥多为拱桥和微拱的桥。唐代苏州桥梁都系木构,故有“红栏三百九十桥”之说。北宋开始易木为石。桥既是交通构筑物,又是河中或滨河的景观。因为桥梁形式优美,造型丰富,是城市的建筑艺术品。桥的布局有单桥、双桥、三桥、四桥乃至五桥的组合,这些桥又与周围建筑、街巷、河道相映成趣,桥上、桥下又可互相观赏,所以桥梁是水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城艺术风貌不可或缺的因素。

  3.“借景”丰富了城市空间艺术

  早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夫差父子造“姑苏台”、“馆娃宫”,即借太湖秀美的风景,开城市借景艺术之先河。之后,借景成为苏州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的一个普遍原则,宋平江城时有明显地反映:吴国建都选择城址就借得好山好水,使吴都周围到处洋溢着山情水意。《平江图》上特意把城市山环水绕的状态移天缩地表示出来,使人们了解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紧密关系,也体现出平江城规划坚守城市融入自然山水环境和城郊空间立体结合、统一构图的优良传统。这样规划不仅使城市自然生态平衡,又能使整个平江城可以互相因借、互相渗透、互为对景。

  

  《平江图》上反映出的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已采用街道对景的处理手法。如报恩寺塔作为全城南北主干道北端的对景;天庆观(玄妙观)、谯楼(子城即府治的正门城楼)、府治西城门上的西楼(观风楼)等也都是街道的对景。

  4.高台建筑的传统和遗风

  我国的台,在夏代就已出现,商周时代的都城里都有建高台的载。“台”同“坛”是一种传统建筑文化,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台多见于文献,少见实物,如曹魏邺城的铜雀三台、金陵凤凰台,春秋阖闾创建、夫差增筑的姑苏台等已不见踪迹。但在一些历史名城中仍能见到一些古代著名的台,如北京天、地台,河南於伯台,邯郸丛台等。台在设计中又大都和台上(高台)的建筑物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所谓高台、楼阁等建筑物。从这个概念上讲,《平江图》上还反映了不少高台建筑,说明春秋战国以来高台建筑的传统到唐宋时代仍相当流行。

  高台建筑有二种:一是低阶基;二是高阶基。高的台约1~4丈或更高,最高的当推城门上的楼台和凭城而筑的观赏用楼阁。如平江府西城墙上的姑苏台、平江子城上的正门楼和齐云楼、武昌黄鹤楼、岳州岳阳楼、黄岗月波楼等。如《平江图》上标明的有西城墙上建的姑苏台,为宋时所建,从此台可远眺西南诸山峰,西迎胥江水,东望百花洲、宋瑞光塔及城内街市景象,风景绝佳。再有子城北城墙上建的“齐云楼”(前文已有叙述);子城正南之郡治大门和城墙上建的城门楼,形象宏伟壮丽,是古城标志性建筑与宋《清明上河图》上宋国都——东京汴梁的城门楼极为相似;子城西门城墙上建有“观风楼”,唐时名“西楼”,因近城市中心,为观览城市景色的胜地。这些高台建筑壮丽的形象丰富了平江城的空间艺术。

  5.牌坊是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街景

  平江城是中国首先冲破了封闭的里坊制限制的城市之一,形成了开放型的街巷制城市。但南宋时仍在街巷入口处建立牌坊,将街巷名书写在牌坊上,替代以往悬挂于坊门楼上的“坊榜”。从《平江图》上可以看出牌坊的结构大多为一间二柱式,牌坊一方面确定了居住街巷的起始范围,另一方面也是街道空间的一座景观建筑。苏州向有“纪念先哲,颂扬贤德”礼义之风,故许多牌坊名称具有尊重先贤,法古今完人之意。如范仲淹住宅之街巷口立“文正范公之坊”牌坊,因他是北宋名相,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功绩卓著,而以表其闾。平江城是牌坊最多的城市之一,其名称颇具历史文化内涵,也是平江城的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平江城的空间艺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耸挺拔、造型秀伟的十几座宝塔是城市空间构图的核心,起着统率的作用,它们既是古城空间的标志,又是文脉的象征和艺术的精华,以古塔组成的“高轮廓线”,与城墙、城门、城门楼、殿堂、高台、寺庙、署馆、府学等建筑组成的“中轮廓线”和大量成片成群粉墙黛瓦低层民居建筑群及星罗棋布的桥梁组成的“低轮廓线”,都坐落在河路纵横交织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基座上,有机地构成了高、中、低、凹(河的“凹空间”)的层次空间,极富水城特色的城市空间轮廓和艺术特征。二是平江城形态,一方面“平铺井邑宽”、“里闾棋布城册方”,继承了礼制传统的总体结构,讲究以子城为中心,里坊端方规整,路网井条有序如棋盘等;另一方面又“远近高低寺间出”“参差楼阁出林端”“高阁凌空四望开,势与浮屠相并列”等,是自由灵活、曲折变化的规划布局和空间形态。河道水系又把这些高中低的建筑串连在一起,创造出规则、整齐与自由、灵活的平江城空间结构和水城图景,从整体上构成个性强烈、极富表现力的水城空间艺术风貌。

  八、兴盛之园林

  苏州造私家园林始于东晋顾辟疆。自晋至唐,园林为数较少,至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治吴,始大兴造园之风,他的下属也纷纷效之。迨之南宋,不仅贵戚官宦有私园,衙署、寺庙也多附有庭园后圃。《平江图》上明确表明的共12座,其中私园5座:①韩园——韩世忠园,原是钱元璙近戚孙承祐园,北宋庆历间,苏舜钦离京南下苏州定居,一日过郡学,看到尚存的孙承祐园遗址,遂以钱四万得之,在水边建亭,称为“沧浪亭”。后为官至丞相的章惇(章庄敏)所有。韩世忠统兵过吴,章氏被迫献园,是为韩园;②南园——钱元璙旧园,北宋时范仲淹创建府学而裁其南面,但山池亭榭尚存,每春纵士女游览。建炎兵燹后仅存遗址,现在 “苏州中学”内土山(上有道山亭)一带即是南园旧迹;③张府——侍中张几仲宅园,原来也是钱氏南园的一部分;④杨园——郡王杨存中宅园,南宋绍兴间赐第后所造;⑤范村——前述著名田园诗人、南宋参知政事、编纂《吴郡志》的范成大在城内养花休闲的园林,坐落在崇真宫与至德庙之间的河边。

  官署园圃可考的有7座:①府治后圃,亦称郡圃,在宅堂后,规模甚大,前有大池,池北有生云轩、坐啸斋、秀野亭、四照亭、逍遥阁、西斋等建筑物错落点缀其间。园最北是建在子城北城墙上的齐云楼,可俯瞰全城,是府署中游眺宴饮胜地。在西斋前,另有小圃,是便坐佳处;②府治内司户厅西也设小圃,有水池、小山及亭阁之属;③子城东提举司,大厅东有水池一泓,上起假山,榜曰“壶中胜景”,池南、北各立一亭;④城西运河边上的都税务,后面是一座有山池花木的园林;⑤府判西厅,依子城西南,在城隍庙后,城墙之上有小楼,能望见平江城西南群山叠翠景色,故名“浮翠”;⑥提刑司,在乌鹊桥之西北,厅事后曰明清堂,堂后小圃竹林,有亭曰“留客”;⑦吴县廨大厅之西有平理堂,西设延射亭,亭之南北各有小山,山有小亭,南曰“松枝”,北曰“高荫”。

  

  九、医疗和慈善机构比较发达

  研究《平江图》时值得注意的是平江城的医疗和慈善机构比较发达,为贫民医治疾病有“医院”和“安济院”,还有“惠民(药)局”和“济民药局”;为收容鳏寡孤独而设立的“居养院”,“居养一日,给米一升,钱十文”;小儿则由“慈幼局”收养;贫民死后无力收殓无地瘗埋者,由“慈济局”给棺,或“齐院”给棺焚瘗,或葬于“漏泽园”。以上属官办慈善机构,其中大部分在《平江图》上有标明。

  北宋时东京已创立慈善机构,并鼓励地方也设立,宋室南渡后,中原百姓大批流亡江南,备受疾病、饥饿、死亡之苦难。朝廷为安抚民心,又陆续建立慈善机构,“若丐者之于居养院,病者疗之于安济坊,其死者葬之于漏泽园,岁以为常。”

  平江城的医疗慈善机构,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设立的。

  十、宋《平江图》与《吴郡志》和《宋平江城坊考》

  南宋著名诗人、进士、官至参政知事范成大(1126-1193年)为苏州人,所纂《吴郡志》在成书后因故未刊印。后于宋绍定二年(1229年)刊行,与李寿朋主持镌刻成《平江图》石碑同一年。《吴郡志》是中国有史以来以《志》命名而流传迄今的宋代唯一方志,是由图经演变定型为方志的一个典型范例。以1229年前苏州(当时称平江府)兼及所属诸郡县为记述对象,它记事详瞻,内容丰富,文笔亦清简……编次亦称雅吉,为地方志中之善本(《四库全书》)。《平江图》和《吴郡志》同是南宋时的文化产物,因此将城市图——《平江图》与方志——《吴郡志》放在一起,相互配合研究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如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在《湖北通志·凡例》中所说:“沿革建置,既详于府县考矣,古人图书并重,则具沿革考者,必兼沿革之图。古界今名,披文而得其原委,观画而洞其形势,二者缺一不可。”本论文也正是凭借《平江图》与《吴郡志》同时存在的有利条件,相互比照参考研究后写成的。

  王謇先生(1888-1969年)字佩铮,苏州人,是一位深有造诣的史志版本目录学家。所著《宋平江城坊考》突出反映了他研究宋平江城和《平江图》及苏州史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对《平江图》亲自勘查,广徵文献,一坊一桥考订无误。诸如对《平江图》巨石碑刻的镌刻时间,也经其研究考订,定为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他对《平江图》的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城市史提供了极科学详实的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平江图》是我国最古老、最出色水网城市的规划图、现状图,展现了我国城市规划的一个杰作。同时,它还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图中具有大量多方面的实证素材和城市形象历史记忆,是研究中国城市史、建筑史、经济史、美术史、宗教史等极可靠的实证;尤其是研究古代这些领域标准的参照物。图中的平江城,是我国最能真实体现宋代格局和风貌的古城,它上袭春秋吴国都城——阖闾城,下延现今的苏州城,既具春秋时代都城的遗风,又代表封建时代地方城市的特点,是整个苏州城市发展中的坐标,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城市文脉传承和延续的积极作用。

  《平江图》是认识苏州古城的中心环节,是保护古城的重要依据;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史和城市规划建设史中的标本,体现了中国宋代文化的伟大成就。

  本文出处:《中国文化遗产》2016年01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751

主题

132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511
板凳
发表于 2020-5-26 16:18:30 | 只看该作者
主题帖和跟贴同样精彩!
地板
发表于 2020-5-26 16:20:58 | 只看该作者
小辣辣 发表于 2020-5-26 16:18
主题帖和跟贴同样精彩!

同意小辣辣网友的·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0 02:34 , Processed in 0.0677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