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若榖观察:京剧要保持传统才能历久弥新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2:0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9-02-18 10:58:22评论 京剧 传统 梅兰芳 马连良

  

  2015年给一位青年京剧演员博客的留言


  我常想,京剧是怎样成为国粹的,假使按现在新编历史戏或现代戏的路数,大抵成不了国粹。


  


  传统的东西只有保持才具有生命力,应该说京剧是非常成熟并已到及至的剧种或是国粹。就如同六必居的酱菜、天福号的肘子一样,改良的只是外包装,要把工料改了就不再是原有的了,也就没有了传统和食客。


  京剧亦是如此。一桌二椅,抽象摆设。或御案、或公案、酒桌、或山石、或墙沿,或窑门、或牢门等等。全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正式京剧的妙处。而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一味的在迎合华丽、舞台设计、改良唱腔、声光电等等如同嚼蜡。


  我记得在七十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京剧院一位演员(现在称表演艺术家了)将京剧的旦角的唱腔加以改良,传出的声音根本就是噪音。再如,现在的京剧编剧、唱腔设计者或许著名,但急功近力的心态、成就感的心理、自以为是的“设计”,让新编的剧目求华丽而失传统。


  要知道,观众要想听华丽就去音乐堂了,听京戏的就是奔着古朴的唱腔、程式化的表演、简单但仪态万千的舞台去的。所以,总叫喊传承、听众,但确不知真正把一些真东西丢掉的正是专业的专家们。我说基本不太现代的京剧(除了几个当年的样板戏和《赤壁》(因为有熟的青年演员在))我从来不看,那不是京剧而是华丽的糟粕。应该看看当年梅兰芳等大师的心路历程,可以对今天的京剧所谓的改革有借鉴。也应该观摩日本的《歌舞技》,他们是不在进行类似于我们京剧的“改革”!


  


  现在京剧界的教授、导师、艺术家多了,而真正懂观众,如同梅尚程荀、马谭奚杨以及著名琴师李慕良、孙佑臣、梅雨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大师少了,应该说这些大师当年的本质是“草根”,那些由他们缔造的,让观众如醉如痴的唱腔从教授、导师和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客厅里、办公室里是出不来的,因为他们的环境或许太优越了。我想,应有演员个体组团搭班的体制,或许这才是京剧兴盛出师的根本。


  另外,现在的京剧舞台上,被“艺术家”、“名家”、“名角”们上演着百年角色,但怎一个“宗”字了得,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果真桃李满天下,忠实地在舞台上还原着宗师的一着一式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捻髯都那般的无样可走。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着,如梅兰芳在世、马连良转身一般。


  


  有一天或许人们突然发现了“鸡肋”确实无味,但绝不可丢弃,因为鸡肋放入熬百菜中,确实可标榜为“鸡汤白菜”。或许,京剧专家、学者们早已发现了问题,于是新编、挖掘忙的不亦乐乎,CCTV–11也不时的转播、录播些新编历史剧。看过几眼之后,我终于明白,这些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在服化道、声光电、唱腔念白,终于可与歌剧、话剧媲美了。于是被吸引而来的80后、90后再或00后们感叹:京剧原来是这样的!


  我也终于感觉自己象个九斤老太般的絮絮叨叨,念叨着那著名的言语出来……。但我要加一句新语,再过几十年、百年后,京剧做为国粹可能不会改变,但舞台上依然是梅、尚、程、荀及马、潭等大师们的旋律。


  一直在考虑京剧的问题。其实,我很明白这是闲事。为什么现在出不了如梅、尚、程、荀及马、潭、余、杨、麒、奚、言等大师或流派哪。苦苦地思索,终不得要领。


  一日,观看郭德刚相声,让我或许有了答案。先不说当初的老郭为台下一位观众表演相声的尴尬,也不说他与相声界的分工,但说他骨子里的“传承”与“叛逆”精神,就颇值得现在京剧界好好思谋一下。


  为了“座儿”必须得传承,但作为编剧、唱腔设计和演员也必须得“叛逆”。如果不叛逆没有梅兰芳,也不会有马连良,那舞台上上演的依然是“同光十三绝”老爷爷、老奶奶的程式。


  说“叛逆”可能在以“宗”为本的京剧界不为所受,但用时髦词“与时俱进”总可以。有京剧界人士说:“时代不同了,任何事物都必须发展。如果不信,我用老曲牌给一个新编戏作曲,不单新观众不喜欢,老观众也听着别扭,不喜欢。老要老到哪里去,是徽班进京,还是流派初成?当年程派、言派初成时,遭到的非议比现在还大。梅兰芳先生还说移步不换形,难道用点民歌、用点西洋音乐就错了?1932年程砚秋到西欧看歌剧,回来就把歌剧的手法融入了京剧,甚至借鉴过印度音乐。因此,京剧改不改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改。”


  果真是“时代不同了,任何事物都必须发展”,但“时代”与“事物”的根本是什么?我想该是“座儿”(非上座率。我想也非单一的观众感念)。喜欢不喜欢、肯定不肯定、别扭不别扭、学唱不学唱,该是“座儿”说了算,也是衡量剧目高下的标准。程砚秋当年是“把歌剧的手法融入了京剧,甚至借鉴过印度音乐”,但大师的“借鉴”与“融入”恰倒好处,听着还是那个味。所以,用不用老曲牌,还是创新曲牌不是“座儿”该想的。关键是传新后的问题在史册上,或是座儿的心里是否有一瓦之地。


  京剧的院团、演员饱暖了或许尚未温饱,但终未生出闲事。我想,这该是条理由。想当年,年轻时的梅、马等大师没有点“离经叛道”的精神,行政关系在院团、按月发工资、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被惯以“名角”、“名家”、“艺术家”称号,今天的舞台上,还会有梅兰芳、马连良的流派与百年唱腔吗。我想,不会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9 04:42 , Processed in 0.0663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