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9|回复: 0

消失的老北京小吃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805
发表于 2019-3-6 12: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03-05 08:09:09)   兵团战士btzs的博客

  


  

  

   甑儿糕


  甑,是古代的一种炊具,其底部有许多小孔,甑的下面是鬲,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利用鬲中的蒸气将甑中的食物蒸熟。现在所说的甑儿糕是因古老的炊具而得名。老北京的甑儿糕是米粉加白糖和少许的水放在改进形的木质甑桶蒸制成的一种小吃。这种木甑很小巧,圆形的甑口直径只有两寸,高四寸。做出的甑儿糕很小,吃在口中甜糯可口,是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我童年时在西四牌楼附近常有卖甑儿糕的小贩走街串巷,听到吆喝我就跑出来看,只见一位老人挑一高木凳,一头放小火炉,另一头放木匣子,里边放着米粉、白糖、芝麻、金糕条等原料。木甑中空,活底,把原料放入甑中四五分钟即可蒸熟,一推下面的木底,就把蒸好的甑儿糕顶出来。现吃现做。甑儿糕价格很便宜,但是量太少几口就吃完了,因此孩子们总要吃上几个才满足。所以老北京有句歇后语:“你属甑儿糕的:一屉顶一屉。”就是形容没完没了的意思。除了甑儿糕,老北京还有一种食品叫甑糕,这是两种不同的食品,后者是类似年糕的—种糯米制成的甜食。


   挂拉枣


  挂拉(le轻声)枣是老北京人冬天的零食。深秋的枣树梢上挂着熟透了的大枣,把这种枣摘下来,先用铁钎子从枣蒂部将枣核顶出去,剩下中空的枣肉,再用绳子从孔中穿过,一挂一挂地吊在屋檐下晾干。所以得名“挂拉枣”。老北京住房大多是一间屋子半间炕,那时冬天比现在冷多了,城里还能烧煤球煤块,可出了二环的大片农村,就靠捡柴禾烧黍秸杆取暖做饭了,家家利用做饭的余热就烧了热炕。所以有谚语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热炕头就是把枣烤干的好地方。炕烧热后,从屋檐下取下已晾成半干的枣,放在热炕不碍事儿的四周边,慢慢烤上几天,烤到一点儿水分也没有了,一咬嘎嘣脆,满口甜酥那叫一个好吃。


  那时物质贫乏,能达到温饱就不容易了,平时哪有什么零食,到了冬天大雪纷飞,万物凋零的日子孩子们的零嘴儿就更少了。应时而生,卖“挂拉枣”、卖“半空花生”小贩格外受欢迎,这些小贩多是京城周边农民,趁农闲把自家烤制的枣进城兜售,他们清早出门,或挎藤条筐或背面口袋,或胡同街巷吆喝,几分钱一大碗,或庙会地上铺块布,摆成几小堆儿,几分钱一堆儿。枣在北京不值钱,家家院里有枣树,但这烤制功夫就费劲儿了,而且烤完了味道也变了,在枣的甜香中又加入了酥脆,老人不蹦牙,小孩咬得动,便宜好吃,那真是冬天里的念想啊!而卖枣的农民因为是自制,家又近,成本低,闲着挣点零花钱也自得其乐。那时我家后院住着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我叫他七爷,就常买些“挂拉枣”当下酒菜,见我总好奇的看着,就拿几个给我吃,我这一尝大有“此食只应天上有,人闻哪得几回食”的感觉。打这儿以后一听到胡同里的叫卖声,就缠着大人给买些甜美酥脆,好吃不贵,几分钱一大碗的"挂拉枣",这馋涎欲滴的枣,能让我乐上半天。在寒风呼啸的院子里边玩边吃,那真是颗颗脆枣齿留香,冰天雪地添精神。(何大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9 10:14 , Processed in 0.0892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