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40|回复: 0

艺术气质高逼格 名画上演真人秀好拉风

[复制链接]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2
发表于 2015-8-21 12: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无名女郎》,1883年,I.N.克拉姆斯柯依,俄国,75.5cm×99cm,布 ,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女占卜师》,卡拉瓦乔,油画,1590年,99×131厘米,藏巴黎卢浮宫

这幅画可算是卡拉瓦乔初期的杰作之一。占卜是经常出现的题材,卡拉瓦乔大都以诙谐且可笑的方式处理,他描绘吉普赛女郎偷偷地撸">撸走戒指的动作,既纤细又高雅。


《海伦娜.弗尔曼肖像》鲁本斯,1620-1625年,79×54厘米,现存伦敦国立美术馆

法兰西德斯大画家鲁本斯(1577-1640)此画为爱伦娜的姐姐的画像。他的画构图宏伟,色彩华丽而富于变化,明暗对比显著,线条蜿蜒而有优美的旋律,人物健壮,充满热情。


《珍珠女郎》,柯罗,1868-1870年,70×55厘米,巴黎卢浮宫藏

《珍珠女郎》是一幅色彩优美的肖像杰作,它描绘一个戴着用树叶编的“花环”的青年女子。一片树叶在她的前额投下了影子,观众把这个影子误认作珍珠。《珍珠女郎》在卢浮宫展出时,是与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并排的,观众非常清晰地比较出两者的艺术观念的差别。

柯罗笔下妇女的表情,都有一个共同性,即是凝视与沉思性,缺少笑容,说明画家是在追求某种讨好人的表面效果。模特儿按照画家指定的意大利民间服饰来进行打扮。此外,这幅肖像标志着柯罗在人物画上的风格的衡定统一性,那就是始终以和谐和完整的艺术形象,使画面产生诗一般清新、浓郁的气氛,也如他的风景画那样。


《吹笛少年》,马奈,油画,1866年,160×98厘米

在这幅带有日本绘画风格的画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委拉斯贵支以及戈雅不用任何背景和装饰的画风。画中的吹笛少年以右脚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倾斜,手指在乐器的孔洞上按压,悠扬的音符流泻而出,脸上神情专注,谨慎的演出。


《向日葵》1888年,文森特·凡·高,荷兰,91×72厘米,布,油彩

《向日葵》是凡·高在法国南方时画的。南方阳光的灿烂令画家狂喜,他用黄色画了一系列静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这时的代表作。画家以短暂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葵叶象火苗一样布满画面,整幅画尤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出画家狂热般的生命激情。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法国,1830年,油画,260×325厘米,卢佛尔博物馆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

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本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国王查理十世取消议会,巴黎市民纷纷起义。27至29日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并占领了王宫,在历史上称为"光荣的三天"。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的景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是画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画面。最引人注意的一位象征自由的女神,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吉里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举着迎风飘扬的三色旗。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右侧那个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大学生,就是画家本人,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自由的渴望。   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热,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拾穗》,弗朗索瓦.米勒,法国,油画,83.5×111厘米,1857年,巴黎卢浮宫藏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阿尔卡迪的牧人》,尼古拉·普桑,法国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被认为是十七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巴罗克(Baroque)大师。《阿尔卡迪的牧人》为其代表作。在这幅画里,三男一女四位牧人正在辨认墓碑上的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不管ego是否死亡本身,整个画面表现的确实是对“死亡”的讨论和思索。天色有点暗,有三棵远近不一的树都倾向左边,石墓线条端庄,四个人神态各异。画面的右后方,在较暗的地方透出晚霞,这几缕光线使整个画面显得特别优美,这种对幽暗的平衡,使人丝毫感觉不到死亡的可怕。的确,使我们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分离”。


《晚钟》,米勒,1850年,55.5×66厘米,巴黎卢浮宫藏


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象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   也许是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也许是由于日暮余辉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衬;也许是由于画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好象观赏者为画中人、画中景、教堂及教堂钟楼里传出的钟声也融成了一体……

摄影自诞生之始就与绘画有着不解之缘。这一名为“Remake”的项目由艺术家Jeff Hamada发起,要求人们通过摄影来再现某件著名的艺术作品。目前已将征集的作品集结出版。我们将原作和模仿之作放在一起,其中的手法和差异在引人莞尔的同时也令人深思。


达利作品《船舰》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 )西班牙画家,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级人物。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超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现代文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达利作为该运动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对象。他所创造的奇怪、梦呓般的形象,不仅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诱发人们的幻觉,且以非凡的力量,吸引着观赏者的视觉焦点,更是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


但丁作品《白日梦》与真人秀哪个更赞

《白日梦》现存于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罗塞蒂不仅是个画家,也是一个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生活任性而又颓废,特别是在他的爱妻去世之后,更是陷入了无尽的怅惘和幻想中,整天饮酒、吸毒不能自拔,并且疯狂地为其死去的妻子写下了许多辞藻华丽、充满神秘气息的悼亡诗篇。后来他遇到了相貌与死去的妻子极为相似的莫里斯小姐,才再次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这幅《白日梦》就是画家以莫里斯小姐为模特创作的画作,其间充斥着画家对亡妻的思念。

画面上一个身穿绿色衣服的女子把自己掩盖在一棵茂密的树木枝叶下,她脖子修长、嘴唇厚而性感,神情黯然、面目憔悴。她的头微微抬起,目光忧郁地望着画外。横放的书和手中的红花早已滑落在膝盖的边缘,随时都会掉落在地上。她痴迷而神伤的状态,好像灵魂早已游离了肉体,正在无尽的失望或者无尽的幻想中遨游,她周围的一切外在东西似乎早已不在她的知觉范围了。画中的人物也给人一种颓废的感觉,手中的红花似乎象征着青春的凋零和生命的谢幕,那无尽神伤的神情似乎隐含着对人生一种彻底的失望和无奈。在画家的白日梦里不是美丽和浪漫的幻想,而是一种彻悟的绝望,而画面上这个充满了某种神秘色彩的女子,寄予了画家对妻子的怀恋、惆怅、甚至痴迷而又无奈的种种情愫,是一种长期积聚在心灵深处的情感白日梦式的倾诉。

画面的构图和背景极为考究,把人物委身于一个树丛中,只能穿过树木枝丫间的空隙隐约看到云雾飘渺的远方,从而使人物与外界相对隔绝开来,而飘渺的云雾与白日梦的氛围相合,为“白日梦”的主题营造了十分巧妙的背景。画中好像随时都会滑落的书与红花也起到了衬托作用,把白日梦的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画中的光线和色彩运用也很成功,闪着光亮的衣服于周围树叶上的光泽交相呼应,融为一体。相近的整体颜色,使人物与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很好的配合了画中女子神游千里的精神状态。


大卫作品《马拉之死》与真人秀版本

《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一幅名画,它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马拉(Marat,1743-1793年)是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雅各宾派当政以后,他因为卓越的号召能力而成为该派的主席,但同时也是一位残忍嗜血的活动家,往往不经审判便将政敌送上断头台。他患有严重的皮肤病,每天只有泡在洒过药水的浴缸中才能缓解痛苦,于是,浴室就成了他最经常呆着的办公场所。1793年7月11日,一位反对暴政的女士借口商谈事宜,进入马拉的浴室,并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行刺,结束了这位暴戾政客的生命。


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也被cosplay了

哭泣的女人,西班牙画家、雕塑家,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的油画作品。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悲凄的命运和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来。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


《两个弗里达》( The Two Fridas ),1939(左)

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她一生的画作有2/3都是自画像,她那浓浓的一字眉、炯炯有神的双眼、轮廓分明的五官,身上穿着鲜艳的墨西哥服饰,蕴含了艺术家在生命每个阶段中的体验和感悟。弗里达自己曾说过:“我画自画像,因为我经常是孤独的,因为我最了解自己。”而在现实生活中,她总是竭力为她的朋友们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于是她把自己画成“两个弗里达”,一个独自忍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的无尽痛苦,另一个平静地出现在亲朋好友面前。而她那坚定的眼神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位墨西哥女画家,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才举办了首次个展“折翼的天使”。那时她已无法行动,躺在床上被人抬进画廊。她周围簇拥着无数崇拜者,而她只是粲然一笑说道:“请注意,这具尸体还活着。”


拉蒙 卡萨斯作品《after the ball》

拉蒙·卡萨斯(Ramon Casas),全名拉蒙·卡萨斯·伊·卡尔勃(Ramon Casas i Carbó),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卡萨斯以人像著称,为家乡巴塞罗那的经济、政治、文化界的精英绘制肖像。他的笔下世界就如同世纪之交的动荡一样精彩,他的名声和客户也扩展到马德里、巴黎等地。卡萨斯同时也擅长捕捉盛大场景,在斗牛场中浮动着激情,街头聚会充满节日热烈气氛,刑场上则弥漫着诡异的氛围。此外,卡萨斯在海报和明信片设计也有长才。


天才画家格列柯作品

格列柯是一位天才而又非常复杂的人物。他的作品像一块多棱镜,曲折地反映了西班牙16世纪下半叶动荡的西班牙社会和没落的旧贵族的精神危机。他的局限性是未能走出贵族世界而与广大人民群众结合。20世纪初,他的艺术重新被认识,作品中所具有的现代性备受欣赏和注目。


居斯塔夫·库尔贝作品《Le Désespéré》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法国画家,写实主义美术的代表。 自幼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热情奔放、慷慨大方,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朋友们心悦诚服的领袖。

库尔贝在他的写实主义宣言中确立了以反映生活的真实为创作的最高原则,并肯定了平民生活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他把自己的创作跟法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联系在一起。尽管其艺术见解有时显得有些偏激,如否定历史题材和不赞成在绘画中表现幻想等,但这类言论当时主要是针对学院派艺术的弄虚作假和陈腔滥调而提出的。库尔贝的艺术实践和理论从整个来看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他对19世纪的其他写实主义画家及其以后的印象主义画家,都有很大影响。


雷尼·马格利特作品《爱人》

马格利特出生于埃诺省莱西纳,是裁缝父亲内浦·马格列特(Léopold Magritte)的长子,母亲则做女帽的销售。童年时常常搬家,10岁时就开始学画,1912年母亲投桑布尔河(Sambre)自杀,原因不明。当其母亲的尸体被捞上来时,马格列特当时在场,母亲浮尸时被衣饰覆盖着脸部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令他在1927年至1928年所的画的人物也是被衣布覆盖着脸孔,包括《爱人》,但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解释。


爱德华·霍普作品《夜鹰》

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1882年7月22日-1967年5月15日)是一位美国绘画大师,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属于都会写实画风的推广者,他的门生日后几乎都成为了美国重要画家,并被评论家称为垃圾桶画派(Ashcan School)。

1942年,他最著名的作品《夜鹰》Nighthawks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这幅画作中有几位孤独的顾客坐在某个城中24小时营业的餐馆里,餐馆中日光灯非常明亮,外头的街道上有大块透明玻璃窗所投出来的光影,上方阴暗,看得出来是午夜的气氛,画作中央背对观众的顾客,坐在吧台前的圆凳上,使人好奇,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这些顾客孤伶伶的坐在小馆当中。


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作品《Pot Pourri》

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宫廷画家,以画海上女妖、人鱼等相关系列画作闻名。1894年他因展出"The Sea Maiden"一举成名,成为当时非常受欢迎的画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8 03:45 , Processed in 0.0930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