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夺标 于 2015-7-16 11:25 编辑
标哥儿推荐:T&D是一对夫妇,丈夫darkbleach是旅欧摄影师兼新闻纪录片导演,妻子TATA是搜狐网站专业摄影记者,本篇文字部分也是她写的,可以见识下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文字功底,也是基本素养吧。
库车,维族人口8万多。 维族区和汉族区泾渭分明。老城区全是维族。所以南疆第一站,必须停留在库车。 到的时候已近黄昏。找的几家宾馆,都说有通知,不收持护照的外宾。最后一家终于愿意收了,问,领队呢!我说我在。她指着持护照的哥们,说:晚上不要出去。我说那总得吃饭吧。她们说,那你,负责保证他的安全! ......一不小心我就得对国际影响负责了...行吧,灌醉了扔宾馆里挺安全的。
第二天早上开始,逛老城区,先到清真寺,再从清真寺往回走。一直到大巴扎。一路上维族人做着小生意,秩序井然。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得出,库车这里,相对来说,游客要比其它南疆地区少得多。戒备和好奇度,都远远大于后来的喀什。 有一些图片,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既不想普及什么地理文化知识,拍的时候也没灵感。也没什么意义。卡察,就下来了。 太严肃的,没趣。 太娱乐化的,久了您又觉着没份量。 擦边球的,不让播。
我出钱我出力我拍片我作图我写字,完了鼠标一点口水乱溅。 别人的地盘,就跟后山上菜院子差不多,想怎么吐怎么吐。 可别逼我原形毕露。
爱看不看 
1

2

3 库车有全南疆最大的馕。这在后来走完全程后才知道。后悔没多买几个,一人挂它一脖子,吃十天半月应该没问题。
3 库车有全南疆最大的馕。这在后来走完全程后才知道。后悔没多买几个,一人挂它一脖子,吃十天半月应该没问题。  4维族妇女开计程车的不多,遇上几个都属于比较彪悍的。南疆不是阿富汗,露腿的裙子很常见。特别是年轻人。  5 从左到右,游客,本地维族,军警。 走完全城,除了我们仨,再也没有第二个汉族人。十分彻底。   
6 库车清真寺是仅次于喀什的第二大清真寺。进门的时候登记交费,就可以进了。包括我。登记表上写着,从7月13到21号,几乎每天只有一拨游客。最多8个,大多1个。大部分都不是中国人。    7 库车的驴车最多。整个维族区拉人的,拉货的,卖西瓜摆摊的,用的全是驴车。 8 据说南疆的老城小巷,是很干净的。 这算是我在南疆正儿八经观察的第一条小巷。有人打扫。  9  10拍维族男人比拍女人容易得多。大部分都很友好的配合。也不打扰你的拍摄。他忙他的。   11  12  13喀什,谁在军版嚷嚷喀什黑白篇就是帝国主义走狗嫌疑啦,NND,喀什的彩色篇来了,姐就不给你们鹾牙花玩! 喀什老城占喀什总面积的1/5,要全部走下来,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事。 要边走边拍,也是一半靠守株待兔一半靠运气。 1是老城区的光线问题。 老城区的光线总是半明半暗,拍摄对像是不会永远走在你想要的位置等着你。 想偷懒相同的ISO拍下来是几乎不可能。频频调换ISO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 在暗的那一部分,用闪光就意味着失去环境光。 2是人流量问题。 老城区白天见得最多的就是儿童,此外有零星在家门口聊天的妇女。男人很少出现。 有的,全在市场上摆摊。也多半是老人。 14  15 见天陪我玩的一对小姐妹,维族的。  16  17 馕店老板娘的孩子,傻乐!  18 10分钟跟拍,机会转瞬即逝。一路连拍,还得调整机位。 每当这时候,我很想要一架能航拍的直升机。或者,我能飞。  19 喀什大巴扎旁边有一家维族餐厅,味道很不错。环境也很好。 在二楼,一个被封闭的天桥上,能俯拍巴扎。 妩媚的维族服务员,总是对我笑意浅浅。  20   21 我要拍的维族爷们,都十分友善。 在相机面前,从不拒绝是一件很幸运和幸福的事!  22 街头看看吧 光线好的时候只有短短半个小时  23  24 海娜花染指甲  25 乌斯曼草画眉,这就是传说中西域进贡的螺子黛吧 26 冰蜂蜜水 27 小伙儿跑堂  28 洗羊头  29 拖鞋暴走美女 30 婀娜 31 清新  32  33 我和维族小妹妹 34 姐我霸气地端坐,让你无法逼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