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6|回复: 0

明海法师:真正的“佛系”如何随顺因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520
发表于 2018-3-8 14: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03月08日 11:58  柏林禅寺      


明海法师告诉你,真正的“佛系”如何随顺因缘

  我们坚持初发心特别是坚持发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佛法里有许多故事讲到坚持菩提心不退的不容易,其中一个故事讲释迦牟尼佛座下的比丘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很久以前就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要修菩萨行就要修六度,六度的第一度是布施。布施分外布施、内布施,最初菩萨修外布施,当他的修行到达一定境界的时候就要修内布施。内布施首先指身体,包括头目,髓脑,眼珠等。当众生有需要来向你乞讨你的眼珠子时,刚刚发菩提心、修行还未到一定境界的人不要去布施,但修行到一定高度的菩萨没有问题。


  舍利弗发了菩提心后,修行到了比较高的境界。有一天他就碰到一个人,说自己生了重病,医生说只有修行人的眼珠子做药方才可以治好,所以他向舍利弗乞讨他的眼睛。舍利弗对色身不像我们那么执着,就顺手把自己的眼珠子抠出来了。


  这个人得到那个眼珠子后,说:“哎呀对不起,我搞忘了,医生说必须是左眼,你挖给我右眼没用。”舍利弗听后毫不犹疑又把左边的眼珠子抠出来给对方。这个人把左边的眼珠子拿到鼻子跟前闻了一下说:“哎呀,真臭!”然后扔到地上了。舍利弗并不吝啬他的两个眼珠子,但是这个人这样说真臭并且扔到地上时,舍利弗的心就动了。他就觉得,众生真难度啊,行菩萨道真难!就在这个动念之后,他就退转了菩提心。


  当然,《妙法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有授记,所有在会罗汉弟子们最终都能成佛,其中舍利弗是第一个被授记的阿罗汉。我们听到的这个故事,既是舍利弗过去生修行的真实经历,也是启发我们要坚持菩提心不退的教材。


  坚持发心是修行的第一个要点,但仅有这一个要点是不够的,还必须要随顺因缘。随顺因缘这四个字,在汉语里面后来被简化成了两个字“随缘”。因为用得太多了,很多人错误地把随缘理解成不努力完全跟着外界的环境跑。


  其实真正的随缘是随顺因缘,但内在宗旨不变。发心只是我们在主观层面上确定的一个目标和方向。在向这个目标方向努力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环境。面对千差万别的情况和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取舍,怎么判断,怎么做决定,这是一个大问题。


  在落实发心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仅仅只有发心不动摇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观察因缘做出正确取舍判断的智慧。如果把全部佛法的修行简化,可以说就是这四个字:发心,随缘。


  这里的随缘我再说一下,是要随顺因缘。发心是贯穿始终不变的,但我们面对的外在因缘却往往千变万化、纷繁复杂。怎么在变动不居、纷繁复杂的因缘里落实我们那个不变的发心,蕴含着我们工作、生活及修行的规律。所以说全部佛法的修行可以简化为这两点。


  随顺因缘并不是不作为,并不是被动和放弃努力。随顺因缘的背后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做观察因缘。如果你不懂得观察因缘,你怎么能随顺因缘呢?你的面前有很多因缘,就像有时候你走进一个超市,那里面有很多选择,即便你冲着想要的某一样商品走去时,可能也有很多品牌,这时你就要观察。


  那么观察因缘需要什么?需要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就从禅修中来!禅修修的是什么呢?禅修修的是止观,止观是术语,止是定,观是智慧。禅修的目的是慧,但是没有定也就没有慧。


  智慧有两个重要的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明白,明白事情的本来面目,不被它迷惑,叫断惑;第二个作用是取舍,即了解事物因缘果报的规律,在具体的环境和因缘中做正确的判断和取舍。其实这两样东西也是一个,就是“断”,文殊菩萨手里拿的宝剑就是表达“断”的意思。智慧的这两个作用对应两方面的明白,第一个方面是对事物因缘普遍规律的明白,第二个方面是对事物因缘差别规律的明白。


  修禅是要修定慧、修止观,但是修定慧止观的前提是要持戒。佛法的戒定慧三学要最终落实到止观、落实到智慧,戒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按照戒律去生活是符合智慧升起的缘起规律的,它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安定和智慧增长。在家人如果能把居士五戒持好,会比较容易人相具足、有智慧,但真正与佛教解脱智慧最相应的生活方式是出家持守比丘戒,这个在佛教里叫别解脱戒。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受持的居士五戒,也属于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是般若智慧现前的缘起和近因。


  当我们通过修学戒定慧现前了缘起智慧,我们就能够正确地观察因缘。也许现在我们都还没有真正现前这种缘起智慧,这里我指的是实相智慧,即心性本具的智慧。但我们仍然有闻思的智慧,即通过学习佛法懂得了缘起的道理,这种道理又在我们内心成为一种正确看待事物、判断事物的方法。尽管闻思慧可能只是在观念层面、在看事物的方式层面,但是这个智慧也很有用。智慧并不神秘啊!


  不是说非要大彻大悟了,见诸法实相了,才有智慧。我们闻思修学一点佛法,懂得一点缘起的道理,懂得用这种道理看事物跟事物之间的关联,并依照闻思的智慧去判断去取舍,就会少犯很多错误,就能对因缘做出正确的观察,知道哪一个因缘是自己要随顺的。


  因此,发心以后观察时节因缘、随顺时节因缘,可以说就是我们修行的全部了。记得过去老和尚住世时我们亲近他,早些年中国的佛教经过文革后百废待举,柏林寺也要从一个废墟上修复起来,因此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更没有经历过文革以前或解放以前汉传佛教的寺院修行生活,所以那时我们就抱怨是不是事情太多了?我们很简单地跟老和尚提要求,是不是可以不修庙,不要做这么多事啊?我们就在这个简单的棚子里面修行就好。


  当时老和尚经常讲一句话,令我印象极深。他说如果那样的话,就有负于时节因缘,负就是亏待的意思。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回想老和尚那个时候的话,确实是他以他的智慧看到了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时节因缘。老和尚看到了随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大众对佛法会有越来越大的需求。


  如果按我们当时那个旧棚子的话,可能你们在座的有一半人都要到外面露天站着。其实这个斋堂还是小了,今天仍有一些人找不到位置坐。老和尚正是看到了这个因缘,并随顺这个因缘去担负了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什么?这是一种更大的修行!而我们很多人只把修行理解为打坐诵经。


  有时候我想,那时我们亲近老和尚的感觉像什么呢?比如说让你画一个圆走出一个圆圈来,因为我们的内心是执着的,我们的理解是狭隘的,我们想象的往往是按照一个圆走出一个圆来。但是像老和尚这样的高僧呢,他会带着你直线往前走。你的发心是要走出一个圆,直线往前走怎么能走出一个圆呢?如果你走得足够远,把整个地球走一圈过来,你就会发现,那个直线无限的延伸,最终是一个更大的圆。而我们的心,却常常执着于一个小范围的圆。因此观察和辨别因缘确实需要智慧,需要善知识的引领啊!


  关于因缘缘起的规律释迦摩尼佛有很多教导,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简洁的表述“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你看这两句话仅十个字,但“此”和“彼”之间的关联,就是我们在修行中要学会的观察因缘的方法。我们的一个行为发出来后,在时空的维度上或者更多的维度上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和因缘和它响应,这就是我们要观察的。


  所以为什么出家人的戒律很殊胜呢?因为在出家人的戒律生活里,更易体验到“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在生活中这种缘起之间的关联。在家的居士在生活中也可以普遍地去体验和观察事物与事物之间,一件事与另外很多件事之间的这种缘起关系。


  比方说你吃素,这是你的一个行为抉择。那么这个行为抉择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呢?从刚才说的缘起的关联上,影响是不可思议的。比较简单的道理是,吃素的人容易去素餐馆,素餐馆里没有喝醉酒的人,因喝醉酒而打架的人也没有,很多素餐馆里还有很多国学、佛法的书,你也有很大的概率在素餐馆碰到出家的修行人,或者其他吃素学佛的道友,而这一切都有可能改变你的生活。所以任何一个现象都不是孤立的,每一个行为都会给我们整个的生活带来相应的变动,一件事出现会有很多事在不同的维度上跟它相呼应。


  这一点汉传佛教华严宗的祖师有讲,比如“一多”,“局部”和“全体”。局部的一件事出现,整个的全体会随之变化,我们要用这种方法去观察生活里的现象。我们看到院子里的梅花开了,“梅花开”是一个现象,是“一”。但是这个“一”的背后是什么呢?简单的表述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又意味着整个天地万物相应的一种变化,天地万物就是“多”。


  梅花是我们眼前能看到的,它是“显”。在这个“显”的背后有很多隐伏着的我们所看不到的。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还是很冷啊,感觉跟冬天一样。其实,在“梅花开”这一现象的背后,不管是自然界的还是我们身体的,有很多隐伏的方面已经随之群动发生变化了。比如说,有的人身体上已开始感受到有一点燥、容易口渴了。如果观察大自然也是一样的。这是“隐”和“显”。


  很多时候居士们到寺院来,会把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提出来问师父。他们也许会说,哎呀我的小孩就是不想上学、不认真、不用功,总是想逃学。他们说的是一个“一”,是一个“显”,但是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有太多看不到的因缘和这个小孩不想上学这件事相关联。有可能是班上有同学一直欺负他,也有可能是他跟某个老师关系处理不好,要延伸起来问题就很多。


  所以我们要善于从这个“一”、从眼前的这一个现象去体会,它有很多的关联,在时间上和过去未来关联,在空间上和十方关联,所以叫“十方三世”。“十方三世”这四个字讲的就是因缘的这种关联,在时间、空间尺度上互相的呼应。


  当我们做出一种决定,采取一个行为,你要懂得它会在时空上发生很多关联。很多时候,你可能只是注意到了自己当下的一个想法。有的人为了出门方便买了部车,这是一个选择。当这个选择发生后,会有很多情况出现。他会发现买了车以后还需要伺候车,有时候要车检,有时要维修,违规以后要扣分,扣分有时要找人托关系消分等等这些情况都来了。所以众生看事情,如果不懂缘起规律,可能很容易只看到一个局部,不容易学会从这个“一”看到“多”,从局部看到全体,从明显的看到隐蔽的。


  我们看自己的一个行为和选择,可能只注意到了自己关切的兴趣点,却忽略了用这种方式实现了这个关切后,这样一种选择同时会带来的一系列相应的回应。我们的内心对此需要有很好的觉察,要有预案,这样才不会生烦恼。用这样的方式去看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你的先生今天回家莫名其妙、毫无道理地冲你发火,其实这是一个现象。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可能有很多的因缘与其关联,也许是他在单位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也有可能他的身体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其它的各种情况。


  当我们用缘起的正见去观察因缘,就能够比较好地保持那个初发心不变。不管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因缘,不管我们做出一个什么样的选择,我们都让这一选择朝向初发心的目标。初发心是不变的,但是外面的因缘以及我们做出的各种选择会变。“不变”和“变”之间的这种统一,就是汉传佛教一个很经典的表述所说的,“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初发心不变,但当外面的条件和因缘出现时,我们的修行、工作、生活也要随之做调整。


  佛教在时间上的传承、在空间上的传播,称为应化。从佛教应化的开展来说,也体现了“不变随缘”的精神。佛教核心的宗旨是觉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它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在教理教义的表达方式以及宗教仪轨的表现形式上,它一定是根据所处的时空因缘而不断调整的,而不会一成不变。这是相对整个佛教来说的“不变”与“变”。


  我们汉传佛教的历史就是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社会环境下适应中国文化土壤,并成功地进入到中国文化血脉基因里的一个经典案例。这个经典案例被称为佛教的中国化。它并没有令佛教改变或丧失其最核心的宗旨和价值,而是在社会教化的层面与中国社会环境相适应。在二千多年的佛教史上,这个适应的过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正是因为佛教能成功地中国化,它才能化中国,教化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众生。二千多年来,从修行得道的高僧大德到普通的信众乃至非佛教徒的社会大众,都得到了佛法的利益。而得到这种广大利益的前提是佛教适应中国社会,这正是佛教随顺因缘的一个体现。


  由于我们在汉传佛教里面浸润太久,对佛教适应中国环境的一些表现,有时候会失去敏感。比如说寺院的建筑,如果有机会到东南亚的佛教国家去看看,他们的寺院建筑跟我们不太一样。汉地寺院建筑其实是与中国传统皇家园林建筑一个风格的。传统的佛寺布局里,大雄宝殿佛像所处的那个位置其实是中国古代皇帝上朝所处的位置,以示对佛教请进来后的尊重。


  但是走进殿里面后,人活动的空间往往很小。在今天这个时代,社会大众很多人希望到寺院里来参加活动、听经闻法。为了让更多信众能在里面活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做些调整。现在在台湾有很多佛殿供佛像就做了一些调整和艺术化的处理,以便有更大的空间给人活动。这种调整完全是符合佛法的精神的。


  当然,汉传佛教很多传统是非常好的传统,我们要坚持。过去有居士问我说寺院里过年吗?我们昨天有辞岁,今天有拜年,然后我们还写春联、挂灯笼,你可以称之为过年;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过年又不离佛法、不离修行,辞岁、过年要念经,对联写的也都是佛法的话,并且要上普供,这就是佛教适应汉地文化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所有汉地传统的一些节日我们寺院都过,但同时过节又都是以佛法为主导,都是往道上会,修行佛法、体会佛法。印度佛教没有过年,到中国来变了,但不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佛法的修行。你看,这就是一个“变”与“不变”。


  不变和变的这种结合,在汉传佛教的僧团生活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中国元素,就是我们出家人师徒的传承。印度佛教也重视传承,但是汉传佛教的师徒传承里有中国本土文化儒家的宗法血缘。比如我们的字号,“深演妙明耀乾坤”,我是“明”,那么我的弟子就是“耀”,可能你是一个别的名字。这种传承的一大好处是能令佛法延续,但是它也可能会滋生一个弊端,可能会产生世俗的执着,比如说这是“我”的徒弟,不是“你”的徒弟。


  佛教在教化中所体现的随顺因缘,处处我们都能体会到。比如达摩祖师到中国来,跟梁武帝见面话不投机后来到长江边上。据说有一个人在那里摆渡,这个划船的有眼不识泰山,不愿把他划过去,达摩祖师就在岸边扯了一根芦苇往江上一放,立在苇上过江,这叫“一苇渡江”。


  后来很多画家就画这个一苇渡江,你们相信吗?其实我相信在达摩祖师的境界里,没有芦苇没有船他也能渡江,要有神足通踩着水也能过去,踩着芦苇可以说有点多此一举。但是一个出家人踩着芦苇从波涛汹涌的长江过去,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很有美感的叙述方式。这个“一苇”其实是来自于《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航之”,意思是谁说黄河宽呢?芦苇做的筏就能渡过它。所以描述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很有中国人诗情画意的美感。


  后来达摩祖师到了河南嵩山又面壁九年。其实面壁后来可以理解为闭关坐禅,不一定是对着墙,他有可能九年间一直在那里打坐而已。但是我们就把它做了一个很有美感的表达,说他面对一个墙壁,然后把它画成一幅画,这个画面是非常有震撼力的。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它的表达把禅的智慧与信仰,把诗意以及艺术的审美都融为一体,这又来自于儒家的雅。


  这个就是我讲的佛教中国化。为什么我们老和尚提倡“生活禅”呢?生活禅还是禅,它的宗旨、核心与佛法和禅宗仍是一味的。它的出发点和意义在于,在新时代作一种强调和提醒,要把禅修落实于生活,同时也对治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大众对佛法和禅修的误解。


  现在佛教的中国化可能是要时代化、大众化、生活化。这并不是要把佛教改造成一个别的什么,并不是要我们丢掉或减少佛教的核心宗旨,而是在坚持这个不变的宗旨与初发心的前提下,在今天的时代因缘下做出努力。今天初一,我跟大家分享这么一个想法,就是随顺因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在此衷心的祝愿诸位既要不忘初心,同时又要善于观察因缘、随顺因缘,令我们在新的一年中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能够福慧增长、所作成办,阿弥陀佛!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8 15:02 , Processed in 0.0584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