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最多调三天,就会迎来反弹”,这是牛市的一个基本定律,6月17日,A股大盘早盘迅速杀破4800点,但是当指数跌到30日线附近和6月4日那根探底线影线内时,果然就有了支撑,短线也就有了反弹的力量,走出日内V转结构,收出金针探底阳线,画出了一个极为性感的深V,形态得到初步修复。但由于K线形态是穿透形态。
这种形态再结合大势、前面的走势,可以对大势做一个这样的基本判断:若没有重大利好,投资者要谨防市场进入一个较长周期的调整,原因是17日的反弹虽然较为强势,但力度并不算太强,这说明近期的上行动力远不如前些时间了。
市场到底是调还是进一步向上呈拉锯式攀升,则要看大盘在周二的那个缺口处的表现。也就是说,当股指面对上方缺口、5日线和10日线显现不出足够的强势,则短线投资者务必注意风险,短线低吸后的获利盘就要出局规避风险,个股反弹后到高压位遇阻就要减仓,这是现阶段务必考虑规避的风险。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A股的上海综合指数,无论是逼近5,000点,还是冲过5,000点,其暴涨暴跌将更频繁。这一年来中国A股的疯狂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无论是股市指数的上涨,股市交易量的快速增长,还是打新股的股市奇观,都可创世界金融史的记录,是全球股市绝无仅有的现象级表演。而以下两大因素,更是为中国股市的未来,定下了暴涨暴跌的主旋律。

暴涨暴跌将成为未来A股的主旋律
首先,当前这一轮中国A股的疯狂上涨与以往中国股市的上涨(比如2007年)有很大差别。当前这一轮股市上涨,基本上融资杠杆成了股市疯狂上涨的最大动力。比如,从中国的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以来,融资余额由1,000亿元增长到一万亿元基本上花了1,000天或近3年时间,但在这一轮股市牛市的上涨,融资余额由一万亿元增长二万亿元只用100天时间。
同时,进入股市的不仅有融资融券的资金,更有外部资金也涌入股市。比如,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居民银行存款减少了1.05万亿元(1人民币约合0.1610美元),5月份又继续减少4,413亿元,两个月国内居民存款减少近1.5万亿元,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达到1.9万亿元。国内居民如此巨额的存款由于赚钱效应的吸引而流入股市,对当前A股的上涨推动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无论是市场流传出监管部门要规范两融业务,还是限制股市外资金进入市场,都会引起股市极大的震荡。比如,早几次的中国A股暴跌都是与这样的消息有关。上周五,中国证监会对融资融券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不仅要求券商提高投资者融资门槛,并重申未经批准的券商不得为客户与客户、或客户与他人的融资活动提供便利和服务,并限制来自A股场外的资金流入。
但与此同时,证监会主席肖刚在中央党校对高级班学员讲课时,又公开肯定了“改革牛”的作用,声称“改革牛”的推动的确是有理论及实践依据的。不少机构据此判断,虽然慢牛节奏高层最欢迎,但不排除快一点的劲牛,如此自相矛盾的政策讯息及暗示,导致资金的大进大出,股市又岂能不暴涨暴跌?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也与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结构及素质有关。当前中国股市不仅是完全散户化的市场,而且投资者主力开始向80后、90后转型。这些年轻人是极端精致的个人主义者,他们有知识储备,为了利,会不择手段、不担心风险的涌入市场。这也是为何融资融券业务短期内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
因为,在股市上涨时,投资者认为可以无风险套利,融资杠杆越高,其投资收益增长就越快。同样,如果股市下跌,极高的融资杠杆让投资者面临极高的风险,这些投资者又会奋不顾身地快速撤出市场,甚至于会不惜代价地撤出市场。大量这种类型的投资者进入,一定会增加当前股市暴涨暴跌的概率。
当然,如果中共政府让股市来实现其经济目标,那么股市可以下跌,但大势不会改变,否则与政府的股市发展目标不一致。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传统经济失去了经济增长动力,而新兴经济又没有发展起来,如美国股市那样,如果股市繁荣,不仅可以降低金融市场融资成本,激励企业增长投资,降低金融市场之风险,也能够引发居民的财富效应,拉动国内居民之消费。
所以,如果周末,上证指数无法强势的吞掉周二K线的向下缺口,那么A股有可能再次深蹲,但下蹲是为了更强的跳跃,中国股市在今年内超过上次牛市的6,124点高点,仍是大概率事件,中国牛市的继续,几乎没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