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夺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转:六朝史话札记

[复制链接]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0:51:39 | 只看该作者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六) (2012-11-05 12:38:33)转载▼
标签: 王仲荦 魏晋史 南朝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111、陈王朝的建立与衰亡。陈霸先是今浙江长兴人,出身寒微,一直跟随广州刺史萧映做事,在攻破建康,剿灭侯景的战斗中立功居多,梁元帝就任命他做了扬州刺史,镇守京口。西魏攻破江陵时,陈与王僧辩拥立十三岁的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帝。后王僧辩屈身北齐,又立梁武帝亲侄子萧渊明为帝,激起江南人民不满,于是陈霸先举兵从京口偷袭石头,杀了王僧辩,重新拥立萧方智为帝。又消灭王僧辩残部,把北齐军队逼回江北,他的力量增强了。公元五五七年十月,自己登上皇位,国号陈。P458-460
    112、霸先在位两年就死了,由他的侄子陈蒨执掌政权,称文帝。经过多次战役,长江以南,总算是统一在陈的政权之下了。侯景之乱时,地方豪强遭到重创,后来逐渐恢复,至陈文帝时,陈氏先是笼络,而后分解打击,又逐渐衰落了。P460-464
    113、此后陈政权与北周多次交锋,很快就根基动摇了。而北周政权内部恶斗,公元五八一年杨坚废帝自立,改周为隋,进入稳定期,没有精力伐陈,这样陈政权又苟存了十年之久。公元五八九年,隋兵渡江灭陈,擒叔宝,陈亡。P464-467
    114、南北朝时期,南方各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山越、俚、僚等民族与汉族交错杂居,密切了文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亦使内部阶级分化,走向了封建化模式,从而与汉族逐渐融合。至隋唐,则更为明显。P468-475
    115、在经济发展方面,农业中庄园经济发展成为支撑粮食生产的重要形式,生产力也发展起来,用粪施肥取代了火田方式,栽植开始推广,水利设施亦进一步改良,建立堰闸,浇灌可以人工调节,还利用湖泊等自然条件栽植水稻等,都取得较好的成功。手工业也得到发展,家庭纺织业进展较快,关中的锦工在刘裕灭秦后还被迁至江南,成立了锦署;草棉种植面积较大,织布业逐渐形成,棉布的使用开始出现;盐、铁的提炼与冶炼都有作坊出现,金银开始流通,煤矿已被发现和开采;造纸技术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民间已普遍使用漆器,瓷器制造水平亦有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建康城成为政治文化商业中心,广州南海郡成为与海外进行交易的重要港口。P475-490
    116、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涉及到货币,在初期,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谷、帛等成为交易的中介,但到后期,商业发展起来,货币的铸造与发行就很迫切,随着时局的变化,时好时坏,总体上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铢钱等货币形式是以辅助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之上的,不过只是谷、帛等中介的补充。总之,经济中心在南北朝时期是逐渐南移的,全国之力发展下来的江南,比北方要繁荣很多了。P490-496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七) (2012-11-28 12:28:39)转载▼
标签: 魏晋史 北朝 拓跋氏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117、下册。第七章讲北朝的政治与经济。
    118、鲜卑拓跋氏基本活跃在内蒙、山西一带,原来的居住地是黑龙江大兴安岭附近,最初由部落组成,经历好几代,势力逐渐强大,在公元三一〇年,请求晋朝封公,四年后又被封王,公元三三八年在今山西浑源即代王位后,“始置百官,分掌众职”,用汉人为长史和郎中令。公元三七六年前秦苻坚出兵二十万击代,灭之。后其残余势力在塞外又成立拓跋魏国,与后燕恩仇交错,公元三九八年,拓跋珪即帝位,为魏道武帝,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与刘宋王朝对峙,成了南北朝的局面,甚至实力一度压过南方。P507-511
    119、拓跋氏在入主中原以前,是停留在氏族社会组织形式逐步解体,奴隶使用制度发展不成熟的阶段。而后,慢慢变为地域组织了,由游牧经济转入农业经济生活。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变法,洗刷了先封建因素而向封建制进一步转化,应该是一种改革。P512-516
    120、孝文帝综合北魏的“计口授田”与古代的井田制以及西晋的占田制的特点在北魏实施了均田制改革。这也是王权强化的结果,在东晋和南朝是不可能实行的。除此而外,亦为形势所迫,农民起义频发,土地问题成为焦点,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于是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即公元四八五年颁布了均田法。P520-525
    121、均田制是一种带有村社性的土地所有制度,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民年老免课或身死,土地都要交回国家。而且桑田还可进行买卖,因而,均田农民又带有小土地所有者的性质。实施是分步骤先易后难进行的,是非常细致而琐碎的工作。均田制的实施,改变了农业虽占主导地位,而畜牧业仍占很大比例的局面,农业终究壮大起来了。工商业者的地位亦逐步得到改善。P526-538
    122、迁都洛阳。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僻处塞上,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粮食供应不上,从内地转运,成本也大,又天灾严重,同时外部受到柔然人的威胁,洛阳和邺城就成为选择,权衡之后,还是定都洛阳了。P538-540
    123、孝文帝迁都洛阳,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为三派,保守派、中间派、改革派,后来孝文帝采取了严厉打击的措施,甚至废太子为庶人,后用椒酒毒死,镇压叛乱等,才统一了思想,进行了汉化改革,终于以华夏文化正统继承者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了。P540-543
    124、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禁鲜卑语,以汉语为北魏唯一通行语言;改鲜卑复姓为汉语单姓,死洛阳者即葬洛阳,不得迁葬,籍贯也变为洛阳;禁胡服,推行衣冠礼乐改革;改定郊祀宗庙礼;改官制;改定律令;除此而外,还有修学校、修建洛阳城坊等,加速了向封建制飞跃的过程,推进了民族融合,“鲜卑”很快就成为一个历史上的名词了。因此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P543-548

    125、北魏政权与汉世家大族的结合上,孝文帝采取拉拢、通婚、改变门第制度等措施,加强了与汉世家大族的融合,与之渐渐成为休戚相关、利害与共的统一体。P548-55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八) (2012-12-18 16:51:59)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北魏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126、北魏迁都洛阳,洛阳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自魏晋以来,商业停滞,货币几近废弃,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技术落后,剩余产品稀少,朝中权贵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赋税严重,人民生活的困苦是可以想见的。加之北朝不时就想南侵,兵役和徭役就成为自耕小农破产的主要原因。民怨沸腾,人民大起义的条件完全成熟了。P556-561
    127、除了农民起义之外,僧侣起义也很突出,宣武帝时代的十次起义,其中四次是僧侣领导的。那时,自耕农破产以后,出家为僧就成为躲避徭役的主要出路,最多时期,僧侣人数有二百万人,占全国编户人数的十五分之一。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这种性质的起义说成是政、教的武装冲突,是不全面的。P561-563
    128、六镇起义。北魏初都平城,为了拱卫首都,北拒柔然,就在平城北边设置六个军事据点,即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军事主力就集中在这里,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六镇逐渐失去其重要性,镇将亦大都贪残无比,政以贿立,加之镇户大都是朝廷的罪犯被谪配过来的,身份较低,屡受欺压,因而矛盾愈来愈多,终于导致农民起义。后来朝廷买通柔然人镇压起义,与官军形成夹击之势,不久起义就失败了。拔陵自公元五二四年三月起义至五二五年六月起义失败,共一年零三个月时间。P563-569
    129、六镇起义失败后,北魏政府开始把平城以及六镇兵民二十余万人移往河北地区,路上饥寒交迫,就爆发了河北大起义。河北大起义自公元五二五年八月始,共持续了四年零一个月。混入义军中的汉世家大族以及鲜卑的贵族豪强的倒向,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另外,义军的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也加速了失败的过程。P569-572

    130、此时,山东、关陇一带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六镇起义和河北起义、山东起义是连续进行着的,六镇起义的同时,关陇起义也爆发了。但都以失败告终。起义对统治者是沉重的打击,促进了后来统治者汉化政策的加强,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亦是深远的。P572-577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九) (2013-01-16 12:19:10)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南北朝 北齐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131、北魏分裂之际,塞上契胡族酋长尔朱荣拥兵作乱,擅政后镇压农民起义,军事上一度统一了北魏,公元五三〇年九月,入朝洛阳时为朝廷设计所杀,其后代又起而兵乱,后又为掌握了三州六镇兵权的鲜卑人高欢经过艰难的征战消灭了。高欢消灭尔朱氏后,拥兵遥控洛阳政权,引起魏帝元修不满,就又发生兵乱,魏帝见洛阳不保,只好率轻骑入关投奔宇文泰了。P579-586
    132、高欢进驻洛阳以后,操持政权,立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并迁都邺城,史上称此为东魏。再说元修到长安后,不愿做傀儡皇帝,与宇文泰发生矛盾,不久就被用药酒毒害致死,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史上称之为西魏文帝。北魏就这样被分裂了。P586
    133、东、西魏之间战争不断,尤以发生在渭水沿岸的沙苑之战最为著名,高欢因为感情用事,十万之众被宇文泰不满一万的战士打得大败。而后发生河桥之战,西魏乘胜追击,高昂在战斗中亦为西魏追兵所杀。公元五四三年,发生邙山之战,东魏胜。不久,高欢病死。没有几年,又发生战争,东魏占领了西魏的长社城,战争暂时消停下来,此时南朝正值侯景之乱,力量受到削弱,取代东魏的北齐和西魏调转兵锋,都向南朝攻城略地去了。P586-591
    134、公元五四九年八月,东魏大将在邺城遇刺,其弟高洋秉持朝政,逐渐由丞相而被封为齐王,次年即废掉东魏王,自称齐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初期,西魏曾出兵讨伐北齐,而后就互相僵持了一个时期。从考古资料来看,北齐的农业、盐铁业以及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它应该是当时中国境内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一个国家。P591-593
    135、北齐为中原最富庶的地区,地主经济比较发达,均田制较难巩固,土地兼并剧烈进行,均田制受到极大破坏,阶级矛盾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王朝军事力量衰落,农民起义频繁发生,政权基础受到极大的破坏。P593-598

    136、王朝内部腐败严重,朝廷的态度就是放纵,尽管后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使用汉人压制鲜卑勋贵等,但不是很彻底和凑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鲜卑与汉人之间冲突不断,在这样的形势下,北周武帝宇文邕就南连陈而北结突厥,向北齐进兵,公元五七七年,俘高纬,灭北齐,统一了黄河流域。P598-601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0:49:22 | 只看该作者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三) (2012-09-07 12:47:1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东晋 刘裕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91、中原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族残酷剥削,便出现了北方流民南下的现象,迁徙的大势,是我国北方的东部人民,迁移到我国南方的东部;我国北方的西部人民,迁移到我国南方的西部。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
唐诗人张籍《永嘉行》中的诗句说,“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可见,在唐代北人南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P343-346
    92、政府为了加强对流民的管理,一方面拉拢流民领袖,另一方面则成立管理机构侨州郡,同时政策上也有所照顾,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下来以后,政府又要剥削,实行了土断制,就是对北来侨民,用乡里的组织形式,把他们编织起来,固着于土地之上,作为牢固的剥削对象,所以出现了所谓的“财阜国丰”现象。P346-351
    93、东晋政权内部,桓、谢、王、司马氏等世家大族斗争不断,孙恩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也爆发了,五斗米道盛行,朝廷镇压,孙恩率众退入海岛。多次反复,公元四〇二年三月,孙恩终于失败,率部下及家属一百余人投海而死,人们便传说孙恩成了“水仙”。P356-363
    94、东晋王朝日益衰落,公元四〇三年十二月,桓玄逼安帝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国号楚。次年,刘裕起兵反叛,获得成功。公元四〇八年,刘裕即入为扬州刺史録尚书事,实际掌握了东晋政权。P363-367
    95、刘裕北伐南燕时,卢循领导农民军自广州向南昌推进,刘裕就停了下来,农民军声势浩大,逼近建康,东晋王朝甚至有了迁都的打算。刘裕坚壁不战,农民军在建康城下屯兵达两月之久,补给亦成了问题,只好撤退。随后两军在安徽望江一带大战,以卢循失败告终。兵败的卢循就向广州撤退,广州城却早被晋军占领,于是又转战交州,即今越南慈山、仙游一带,兵败投水而死。自公元三九九年十一月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开始,至四一一年四月卢循在交州失败为止,东晋末年的的这次农民起义共持续了十一年零五个月之久,给了统治者沉重的打击,但教训也是深刻的。P367-372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四) (2012-09-18 12:30:17)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刘宋 萧梁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96、第六章讲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97、刘裕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在内部则消灭了与自己势力相当的将领刘毅,此时为公元四一二年至四一三年,为自己受禅称帝扫清了障碍。随后兵分四路,水陆并进,北伐后秦,公元四一七年七月,攻克长安,姚泓出降,后秦亡。P377-381
    98、刘裕收复关中后,北地百姓很希望他能继续收复失地,但他担心江南政权旁落他人之手,于是仓促东归,安排他的次子,十二岁的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这时被夏主赫连勃勃瞅中机会,举兵夺取了长安,也就一年多时间,北伐的成果就这样丢失了。P381-383
    99、刘裕回到江南,受封为宋王。公元四二〇年,代晋称帝,是为武帝,国号宋。不到三年,病死。而后权臣几番废立,直至文帝刘义隆收拾局面,把徐羡之等几位灭掉,政权才回到了刘氏手中。刘宋初年,减免税负、发展农业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历史学家把这三、四十年时间称之为小康时期。P383-387
    100、自刘裕弃关中以后,没有几年,北魏拓跋氏就消灭了赫连氏,并吞关中地区,慢慢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农民起义不断,遭到镇压。回过神来,北魏就起兵进攻南朝。久攻不下,退兵,实行屠城清洗政策,南朝经此空前浩劫,国力大大削弱下来了,防线亦由淮北撤至淮南。P387-390
    101、刘宋王朝几代父子、兄弟、叔侄骨肉相残可以说到了极端罕见的地步,镇将见此亦纷纷投降北魏,这样淮北地区的大部就丢失了,淮南终于成了前线。朝廷大权此时集中到了中军将军萧道成手里,不久即像刘裕一样登位称帝,是为齐高帝,国号齐,史称南齐。时公元四七九年。P391-396

    102、萧道成称帝后四年就死了,王室内部和刘宋王朝一样,不断爆发争权夺利的斗争。至齐明帝时,北魏爆发人民起义,被朝廷镇压,义军曾求救于南齐,但齐王朝正忙于内斗,不肯出兵。北魏消灭义军后,旋即南侵,南齐王朝的统治就很快结束了。在外侵内斗的情况下,公元五〇二年,萧衍在建康自为皇帝,该国号为梁,他即梁武帝。P396-398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五) (2012-10-09 13:42:5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南朝 梁武帝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103、南朝世家大族社会地位优越,子弟一开始就做官,起步就高;日常生活中势亦很大,且不与寒门通婚;这种传统,改朝换代对他们甚至亦没有多大影响,他们有时亦不关心,但“保家”的念头却是深切的。P398-404
    104、世家大族大多鄙薄武事,不肯“屈志戎旅”,这样就给寒门人士提供了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大多的将帅都是出自寒门的。亦有统治者专用寒门人士担任要职以遏制世家望族权力的情况。P404-414
    105、南朝时期,兵士身份是逐步走向低落的,常年兵乱,兵源也成问题,士气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土地政策和庄园经济的发展,自耕小农经济亦继续衰落,朝廷对小生产者通过征收田租、丁调、田税、禄绢等增加赋税方式,大肆剥削,自耕小农的生活就很是艰难了。P419-433
    106、在这样艰苦的生存情况下,北朝的人民对于南朝的统治,反抗的方式,除了起义,就是逃亡,因而改朝换代现象突出。“人人厌苦,家家思乱”,这八个字,用于概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再恰当不过的词语了。P433-438
    107、梁武帝即位之初,看到东晋王朝首尾一百〇四年,宋王朝首尾六十年,齐王朝首尾二十四年,一个王朝比一个王朝短促,就想着改变这种局面。梁武帝重用寒门以遏制贵族势力,使内部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但他对贵族的腐化生活则采取放纵的态度,前提是不危及政权,增加了人民负担;对北魏则用兵,劳民伤财。农民起义频繁发生。P441-445
    108、梁武帝公元五〇二年即位,时年三十八岁,在位四十七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皇帝。晚年信佛,生活简朴,好经学,诗也做得好,“洛阳女儿名莫愁”的句子现在也在流传;“草隶尺牍骑射,莫不称妙”;又兴修国学,增广生员,衣冠礼乐一时称盛,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P445-446
    109、侯景之乱。侯景羯族人,在军阀动荡时大致主政河南一带,为定州刺史,后来还做了东魏司空、司徒一类的大官,而后投降西魏,投降萧梁,萧梁又不是十分地信任他,三面受敌,他就又投降南朝,这样,侯景成为几股力量相互斗争的砝码,如鱼肉处于刀俎,但侯景终究为一代枭雄,纵横捭阖,在公元五四九年用兵围台城,达一三〇天之久,攻破,就把整个建康城给毁了。后来梁武帝也被他软禁起来,老病饿死,年八十六。此时梁武长子萧统已死,侯景便立其三子萧纲为帝,即简文帝,后又几经易帝,公元五五一年十月杀简文及其十余子,次月强迫萧统长子萧欢之子萧栋禅位于己,国号汉。常年的兵乱,百姓的生活,用民有菜色,甚至千里绝烟来形容,都是不过分的。P446-451

    110、台城被围时,荆州刺史梁武帝七子萧绎按兵不动,希望父兄被灭,自己好称帝即位,虽然后来也用兵,但也只是应付,很快被侯景灭掉了。此时台城已破,父兄披难,他还是攘外必先安内,不急于讨伐侯景,而是把自己几个弟弟消灭掉了,为自己继位扫清障碍。公元五五一年,侯景出兵攻取江州、郢州,大败,被杀,侯景之乱被平。次年,萧绎在江陵即位,是为梁元帝。公元五五七年,梁即为西魏所灭。齐梁首尾五十五年。P451-457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0:46:20 | 只看该作者
一部政治家编的书---读曾国藩编《经史百家简编》 (2009-06-21 19:00:12)转载▼
标签: 经史百家简编 曾国藩 归有光 文化         分类: 陈香榭
    具有通史性质的古文选本,本来就很多,再加上历朝历代所编的具有断代性质的古文选本,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并不为过。仅就前者而论,读书人心目中觉得好的,《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三种,应该说都过了历史这一关,而曾国藩选编的《经史百家简编》,也应该为我们所熟悉。
    这部书的形成,我翻阅了曾氏在咸丰十年、十一年(公元一八六零、一八六一年)的日记,基本上弄清楚了。他最初选编的书,主要参阅了李申耆所选的《骈体文钞》,称《经史百家杂钞》,收文八百篇上下,分为三门十一类,即著述门三类,告语门四类,记载门四类。选编的原则,在咸丰十年三月十七日日记中云:“吾尝取姚姬传先生之说,文章之道,分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二种。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浩瀚者,喷薄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就吾所分十一类言之,论著类、词赋类宜喷薄;序跋类宜吞吐;奏议类、哀祭类宜喷薄;诏令类、书牍类宜吞吐;传志类、叙记类宜喷薄;典志类、杂记类宜吞吐。其一类中微有区别者,如哀祭类虽宜喷薄,而祭郊社祖宗则宜吞吐。诏令类虽宜吞吐,而摄文则宜喷薄,书牍类虽宜吞吐,而论事则宜喷薄。此外各类,皆可以是意推之。”编成之后,朝夕校阅,又觉得八百篇未免太多,不足备简练揣摩之用,于是每类选“经”一篇,“史”及百家文三篇,凡十二类,共四十八篇,辑录成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史百家简编》了。这部书,成了其弟曾国荃及子侄们的家庭教育速成教材。曾氏为此书倾注了大量心力,日记中的文字,有相当部分是和这部书相关的。
    这本《经史百家简编》,广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第一版,由梅季译注,插页有周谷城先生题字:“经史百家简编注译”,看来最初的书名也应加上“注译”二字的。梅季在《前言》中总结这部《简编》的特点说是文体全,内容广,约而精,经世致用。这是很中肯的。尤其是“经世致用”四字,真是说到了曾氏的痛痒之处;至于内容,以曾氏之雄才大略和眼光,政治、哲学、军事、经济、法律、科技、文化、教育、文学、历史和地理等,皆所涉及,是不奇怪的。其实和《古文观止》相比,最大的区别还在于《简编》是以文体编排的,而《古文观止》是以历史分期为序编排的。
    毛泽东主席一九一七年八月廿三日致黎锦熙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种“服”,更多的是军事上的、政治上的,是政治家的心有灵犀。而蒋介石对于曾氏的推崇,则是天底下人都知道的事情了。读全本的《曾国藩日记》,常让人生钦敬心、恐惧心。曾氏的外示儒术,内用黄老的一套,真是千古一人了。他终生都在苦行僧般地实践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术。他的眼光关注的是经邦治国的大事,因而他也曾讥笑明归有光的文章没有大题目。他的《简编》,说实话,读起来是有些“闷”的,因为他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编这部书的。作为政治家,他是缺乏毛泽东主席那种能够写出“寂寞嫦娥舒广袖”的浪漫的诗人气质的,“闷”一点,也是不奇怪的。
    但不读读这部《简编》,又怎么能感受到它的不好呢?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0:44:42 | 只看该作者
日近长安近——《世说新语》品读之16 (2010-12-15 18:40:37)转载▼
标签: 司马绍 《世说新语》 品读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夙惠”,也作“夙慧”,就是说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世说新语》中专列“夙惠门”,收集了七则故事来说明孩子小时候很聪明,其中有一条是说东晋明帝司马绍的。
    说司马绍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父亲元帝的膝盖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就问他故都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泪来;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元帝就把自己回到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复兴帝室的意思说给他听,于是问他日近还是长安近,他答“日远”,因为“不闻人从日边来”;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再问明帝日近还是长安近,他却答“长安远”,这让元帝大惊失色,问他为什么和昨天所说的完全相反,明帝回答说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这是一则很有名的故事,小孩子的聪明是显而易见的,同一个问题,他先是回答“日远”,是从听觉的角度切入的,因为没有听人说谁是从日边来的;而回答“长安远”,则是从视觉角度切入的,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判断一个地方的远近,既能通过视觉,也是能通过听觉的,但这似乎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小孩子不同的回答,刺激了统治者的神经。晋朝的都城原在洛阳,匈奴兵取洛阳后又于公元三一六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第二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自己原来的封国地江南的健康,即今南京重建晋朝了,史称东晋。当有人从洛阳过来,故国之思,屈辱之苦,一时难抑之情,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的。
    以后来司马绍的作为来看,他还是很有出息的。他自小聪明,母亲是鲜卑人,因而他长着金发黄胡子,很勇猛,为人豪爽,且有雄才大略。公元三二二年继位时,东晋政权内忧外患,半年前大将军王敦以诛杀奸臣为名攻陷都城建康,自认丞相,把持朝政,形同傀儡的晋元帝不久即忧愤而死;而外部西方的成国和北方的后赵也乘机频频进攻,东晋丧师失地,节节败退;而水灾、霜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又连绵不断,真是风雨飘摇。但司马绍还是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英勇善战,剪除了王敦势力,这是他在位期间发生的最有影响的事件。只可惜他活的时间太短了,公元三二五年病死,在位三年,死时才二十七岁。
    据说他的死与女人有关,皇后庾文君有些母老虎的性格,司马绍并不怎么喜欢这位颍川鄢陵荀氏的名门闺秀,就在深宫中藏了一位绝色美女宋祎,是石崇妾绿珠的弟子,曾经做过大将军王敦的妾,能歌善舞,特长是吹笛子,国中无出其右者。纵欲或者皇后加害被后人推测为他的死因。但他对死似乎看得很洒脱,在病后第五天的遗诏中说:“自古有死,贤圣所同,寿夭穷达,归于一概,亦何足特痛哉!”并要诸臣为自己治丧时“务从简约”,不得奢侈。这位本来应该很有作为的青年皇帝,没有能够继承父祖辈的遗业,雪耻以廓清中原,终究还是让人感到遗憾的,因而清人王夫之感慨地说:“明帝不夭,中原其复乎?”
    不过这则故事,如果按照时间推算,放在晋明帝身上,是值得怀疑的。明帝生于公元二九八年,东晋在建康建都是在公元三一七年,即使故事发生在这一年,明帝也应该是十九岁了,还要“坐元帝膝上”,是不靠谱的。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这则故事后边引用程炎震的话说:“永嘉元年,元帝始镇建业。明帝时年九岁。若建兴之年,愍帝立于长安,则十五岁矣。”对年龄也进行了推测。有专家认为这则故事的原型来源于《列子·汤问》的“两小儿辩日”。
    容庚《甲骨学概论》一文中,评价郭沫若说:“其想象力极强,文笔优美,日近长安近,皆能言之成理。余于其说之确凿可据者固多采纳,而间以献疑之故,招郭氏之不安,甚且以为遭受敌视,而函札遂疏。去年春,相见于重庆,问以新著,举《青铜时代》、《十批判书》两种相对,剧谈二小时,知其兴趣在政治而不在考古,将如退院之僧矣。”“日近长安近”,怎么都能说,让人读起来就真是意味无穷了。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0:39:26 | 只看该作者
学驴叫——《世说新语》品读之12 (2007-07-25 12:46:19)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学驴叫这种事,在《世说新语》正文及注中,我记录了三个条目,可能全书就这三个条目,其中一则是集体行为,两则为个人行为。“伤逝门”开篇即说,王粲活着时喜欢驴叫,下葬时,魏文帝曹丕亲临丧礼并对同行的人讲:王喜欢驴叫,可以每人学一声送他。大家就都学了一声驴叫。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最先跟着刘表干,刘表看不上他,后来就投奔曹操,曹操很喜欢他,行军打仗总是带他。他和曹氏父子感情都很好,平日里还有书文问答,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就足以代表建安文学的风骨了。建安二十一年,他随曹操征讨东吴,次年春,在返回邺城途中病死了,才活了四十一岁。用今天的话说是英年早逝,曹丕曹植后来在文章中都说到过这件事,我也觉得是十分可惜的。
    另两则学驴叫的故事,一则是讲东汉时有个叫戴良的,他母亲喜欢听驴叫,他就学驴叫让他母亲高兴,后来竟有了孝子的美名。另一则是说孙楚很敬重王济,王济死时名士到场的很多,孙因王在世时喜欢听他学驴叫,就叫了一回,很逼真,名士们都被他逗笑了,他还骂了他们几句。
    大致学驴叫,是魏晋人的一种习气,受了东汉的影响,他们把歌啸作为行气修炼的养生术,平时修炼时还要尽量让气拉的长一点,声音大一点,以增强修炼的效果,另外吟啸也能展示文人的风度仪态,因而有学蝉鸣的,有学猿啼的,更有学驴叫的。我的理解,象今天我们到山里去,站在悬崖上大喊,或者是晨练时喊叫,都有着这样的意义。不过,如果单纯看这三则故事,我觉得更应该看到魏晋人的真情深情和率性自然,他们对朋友对亲人,都是一腔真情和深情,学驴叫这种事,我们小时侯也许做的出,成人后我们被社会“洗脑”,也许做不出了,其实是我们失去了自我。
    行文至此,似觉仍有可以商榷处。王粲的丧礼,文帝让大家学驴叫,大家是没有意见的,王济的丧礼,孙楚学驴叫,名士们都笑了,真是同是送丧,情形两样。其实前者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名士们的思想被权威强奸了,不管他们自知与不自知,都是没有用的,而孙楚,我们都没有叫,你一个人叫了,所以我们都要笑你。这种情形,可以在许多社会领域找到影子,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动物心理现象,动物学家不妨也可以研究一下。
    《世说》“伤逝门”十九篇,是说情,悲情的,魏晋名士用情之真,用情之深都是我们今天所丢失的,所看不到的,王戎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也应该是我们的心里话。清张潮氏《幽梦影》有云:“情之一字,所以维系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太平。”拨开人世的五彩,我们也仅仅看到情之一字,其他的一切,对我们来说,倒全是多余。


三字做官——《世说新语》品读之13 (2007-07-30 12:36:08)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晋怀帝当朝,阮修的名声好听,太尉王衍见他问道:老庄与孔教有何不同?阮回答说:“将无同。”太尉欣赏他的话,就召他为曹掾,时人因此叫他“三语掾”。人长的很好,做着太子洗马的卫玠就嘲笑他说:一言就可以征召,何必借助三语。阮反驳说:假使是天下人心所望,无言也能被征召拜官,又何必借助一言?后来两人还成了好朋友。这是《世说新语》“文学门”里的第十八则故事。它的核心在“将无同”三字。
    “将无同”三字首先涉及到的是语言的方言问题。王力先生曾说:“魏晋的文章和口语距离不远。自从南北朝骈文盛行以后,书面语和口语才分了家。在这时期中,只有《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等少数散文作品是接近口语的。”(《汉语史稿》上册p24)鲁迅先生也说《世说》“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人生识字糊涂始》)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有专家说,《世说》是中古汉语的“活化石”,因为它保留了许多当时语言的原生态的东西,如“阿堵”、“如馨”、“宁馨”等,当时是通俗易懂的,只是随着口语流变,我们现在才觉得成了障碍。它的俗语主要是士族沙龙里通行的口语以及河洛、江南等地流行的方言。“将无同”也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莫非相同,恐怕相同。“将无”是固定的晋人口语,表示揣度而偏于肯定之意,是《世说》中的常用词,如“德行门”十九,“任诞门”四十中都有。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里有段话:“‘将无同’三字,究竟怎样讲,有人说是‘殆不同’的意思;有人说是‘岂不同’的意思——总之是一种两可,飘渺恍惚之谈罢了。要学这一种飘渺恍惚之谈,就非看《世说新语》不可。”这种解说是不科学的,已经有专家指出了。也有人把“将无”二字分开解释,忽视了方言问题,我认为也是不对的。
  这三个字,也说了一个哲学问题。冯友兰谈到中国哲学的精神,说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时,赞扬了阮修的回答,“他回答高官的问题,既无法说,老庄与孔子毫无共同之处,又无法说,他们之间毫无区别,于是,他用回问的方式作为答复,实是一个聪明的回答。”(《中国哲学简史》)阮修也委实说到了王衍的心上,因而就给了他官做,但从后边阮修的话里,他似乎也在强调他的“好名声”,三语一语是无关紧要的,可问题是他的三个字实在太漂亮了,能让人拍案惊奇的,这是一种中国式的智慧,是汉语的魅力让人的智慧充分地得以表现,达到了一种完美。
  不过,在中国的古代,举荐与庭对一直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常规方式,关键还在于符合官员的意图,三语掾就是有名的范例,到了今天,“人民的政权”建立以后,这种现象就少见或者不见了,因为凡事都是人民说了算,人民当然不赞成这种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了。
  但老庄和孔教到底有什末不同,这恐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将无同”三字是一定说不清的,魏晋人的说话也当不得真,他们在一起,由着性子玩一玩,图个大家高兴,倒是真的,研究家也完全可以不理它。

  “将无同”而“三语掾”,以及后来的“莫须有”,从来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公案,有着中国的智慧,也有着中国的特色,难怪说仓颉造字,夜有鬼哭,真让人不寒而栗了。




文与情——《世说新语》品读之14 (2007-08-14 12:34:36)转载▼
标签: 艺术赏析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文与情         分类: 新雨堂
    孙楚的妻子去世,服丧一年期满,他作了一首悼亡诗怀念妻子,把诗拿给王济看,王说:“不知是诗歌因情而作,还是情由诗歌而生。读了使人悲伤,增添了夫妻情意深重之感。”这是《世说新语》“文学门”的第七十二则故事。我们现在读到它,也觉得好象是昨天才发生的事。
    王济即王武子,是晋司徒王浑的第二个儿子,他的两个姐夫,一个是中书令裴楷,一个是太子少傅和峤,《世说》中有很多他的故事。他一表人才,好弓马骑射,有阳刚之美,又聪明任性,王浑很满意,曾对妻子说,能有这样的儿子,一辈子也满足了。他很“浑”,曾和石崇斗富,也在晋炎帝面前摆阔。有次晋炎帝在他家吃饭,烤乳猪不错,问他缘由,他说猪是用人乳喂养的,搞的皇帝郁闷而去。他还喜欢在同僚间“乱放炮”。他的妻子是晋炎帝的女儿常山公主,公主双目失明,一生没有孩子,王济的两个儿子都是侧室所生。四十六岁时他去世了,孙楚曾在他的丧礼上学过驴叫。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经意间说出了一个重要的文学话题,文与情。
    在《世说》中,他看了孙楚的悼亡诗后,原话说:“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情与文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余嘉锡先生在《笺疏》中大量引用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的内容,对此进行探讨。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礼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礼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问题基本上是说清楚了。而后他评论历代作品,把它们分为“为情造文”和“为文造情”两大类,进一步指出“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的文学特点。但我们认为,一部好的作品,总是文情并茂的。孙楚的悼亡诗就是这样的作品。其诗曰:“时迈不停,日月电流。神爽登遐,忽已一周。礼制有叙,告除灵丘。临祠感痛,中心若抽。”尤其是最后八字,读之真要让人伤筋动骨了。
    余嘉锡先生《笺疏》最后说:“彦和此论,似即从武子言悟出。”我觉得有商榷处。《文心雕龙》是一部讨论文章之体制及工拙的系统性著作,他仅仅是看了王武子的话才有“情采”这样的题目,可能性很小。

    王世贞读这则故事时说:“此语极有致。文生于情,世所恒晓。情生于文,则未易论。盖有出之者偶然,览之者实际也。吾平生时遇此境,亦见同调中有此。”倒是李贽说了一句大实话:“孙子荆文生于情,王武子情生于文。”真是有心人多有慧语了。

丘壑独存——《世说新语》品读之15 (2009-03-09 12:36:08)转载▼
标签: 叶圣陶 谢国桢 俞平伯 庾亮 杂谈         分类: 新雨堂
    叶圣陶一九七七年一月写信给俞平伯说,谢国桢“属弟书篆字联,点戏用朱彊村之句‘信步园林以诗酒自适,小头风范而丘壑独存’。弟不晓‘小头风范’何意,敢以为问。”而后书信往来,探究其故,终于在二月三日复信给俞平伯说,“谢刚翁覆书已至,‘小头风范’之‘头’字系彼误书,询之陈从周,当作‘颓’字。”事见二人书信集《暮年上娱》。
    这副对联后来就成为很有名的联语了,在很多的有关叶圣陶和谢国桢的文字资料中都有出现,据谢国桢说,对联词句是陈从周送与他的。大致“头”、“颓”之误,很可能是因汉字繁简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笔误,“头”字的繁体“頭”手写是比较像“颓”字的,这是我的猜测。而在陈从周有名的《说园》系列文字中,“小颓”一词确实出现过,“童俊老人曾谓,拙政园‘苔藓蔽路,而山池天然,丹青淡剥,反觉逸趣横生’。真小颓风范,丘壑独存,此言园林苍古之境,有胜藻饰。”意境是能感觉出来的。
    其实“小颓风范、丘壑独存”这些字,在《世说新语》“容止门”第二十四篇中可能是出现得最早。说太尉庾亮在武昌镇守时,一个秋夜佐吏殷浩、王胡之等人登上南楼吟诗,他穿着木屐带着随从突然到了现场,大家都要回避,却被他劝住,说他于此也有兴趣。于是就和大家讽咏戏谑,毫无拘束地尽情欢乐。后来王羲之把这件事说与丞相王导,王导说,“元规(庾亮字)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羲之回答说,“唯丘壑独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那时,元规的风度不得不稍有减损。”“但是胸中高雅的情趣还是存在的。”“丘壑独存”,是指闲逸、超脱的胸怀情趣。
    人的内在美是以人的智慧、品格、才华为基础的,《世说新语`容止》各篇就特别注重人的内在美的表现,把人超凡脱俗的风姿神韵通过“容止”表现出来了。对庾亮的描写就相当成功。倘若用时下的现象比画,就是说领导忽然放下了架子,与下属放纵声色,卡啦OK了一回。不过那时是理调吟诗罢了。明袁中道看到这则故事时称是“韵事”。韵事倒写出了太尉的真性情,虽在外人看来风度稍减,但骨子里内在的神韵还是掩饰不了。孙绰《庾亮碑文》中说庾亮,“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更是说出了庾亮的内在的美,两篇文字是能够相互印证的。

   “信步园林以诗酒自适,小颓风范而丘壑独存”,有着很好的意境,以此联谓谢刚主,应该是妥帖的。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0:28:38 | 只看该作者
名士是何物——《世说新语》品读之11 (2007-07-21 20:40:23)转载▼
标签: 读书随笔 《世说新语》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现在满街都是博士硕士,倒很少听说名士了,偶然听说,还以为是回到了古代,转过神,却有一种吃了注水鸭的感觉。再听说某某人名士风流,头脑里倒和下流有了干系,真是古风不存,还是自己脑子有了问题?《世说新语》据说是一部“名士教科书”,看看人家的做派也许能明白一二。
    《世说》“任诞门”第五十三则,那位曾作过中书令,而后来被司马道子所杀的王恭说,名士不一定要才华出奇,只要平常能闲着无事,尽兴喝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许并不希奇,但放在而今,实在是很难的,闲着且能尽兴喝酒,这样的人多的是,再且能熟读《离骚》,就难了,现在只听说文怀沙老先生读得好,还听说谁读啊。而且,王恭的话,并不可信,因为他善于叙谈,而读书不多。(《世说》“赏誉门”一五五则)余嘉锡先生说他有关名士的话语是自我掩饰,他做人的失败正是因为不读书,他的话误导了青少年,附庸风雅,遍称名士,形成一种习气,对社会危害极大。
     其实,《礼记·月令》中有句话说:“勉诸侯,聘名士。”其注云:“名士,不仕者。”其疏云:“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德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辞源》解释为知名之士,又说魏晋时代以唾弃礼法任性而行好讲玄谈的称名士。“名士”一词,到了晋代,词义要宽泛了许多,好象并不局限于“不仕者”,“仕者”所占的比例也并不小。名士的类型,有求名不求官的,有刚直不阿的,也有看风使舵顺风行船的,且以后者居多。不过他们确实都是好玄谈而轻礼法,任性放荡的,比如王澄,出任荆州刺史时王衍太尉带领一班人马为他送行,他竟当众脱衣上树掏小喜鹊,下来后神色自若地玩弄它,根本不把众人放在眼里。(《世说》“简傲门”六)这是魏晋时期的一种风气。
     现在社会多元化了,有志之士想出名的心情也迫切了,出名的手段和途径也多元化了,因而名士的行头也注水了。酒也喝,醉后违章驾车上电视就能当名士,玄也谈,吹的猛牛飞天天上黑,也能当名嘴,如此等等,五花八门,只是真正的名士不见了。人们对名士之所以趋之若骛,就是因为它有潜在的社会影响力,超越众人可以享受到无尺度的社会权利,比如说驾车违章交警也可能放行呢,就因为他是名士。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传统。
     不过,名士也有难堪的时候,余怀《板桥杂记》说妓女刘元,“佻达轻盈,目睛闪闪,注射四筵。曾有一过江名士,与之同寝,元转面向里帷,不与之接,拍其肩曰:‘汝不知我为名士耶?’元转面曰:‘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耶?’相传以为笑。”大家都笑笑吧。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08:52:57 | 只看该作者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二) (2012-08-02 08:07:1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东晋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83、第五章讲东晋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
    84、著者将此阶段划分为两个时期,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三一七)至孙恩领导农民起义(公元四〇四)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从晋末刘裕秉国(公元四〇五)至陈亡(公元五八九),前后二百七十多年。P318
    85、以周玘为首的江东世家大族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奠定了东晋王朝在江东建立的基础,“三定江南”即是他的杰作,稳定了江东大局。P318-320
    86、西晋在八王混战后,外族入侵,政局动乱,北方世家大族就筹划着南渡,朝廷此时也任命司马氏和王氏两姓在江东执政,他们又拉拢江东的世家大族,洛阳对江东的控制也就坐实了。公元三一七年,司马睿得到愍帝被俘的消息,先称晋王,明年,改称皇帝东晋王朝于是建立起来了。像西晋一样,“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就成了东晋内政的基本方针,这是由其政权基础决定的。P320-324
    87、祖狄北伐,因王敦内乱而止,是很可惜的。P324-327
    88、北方的世家大族南渡,必然要与江东世家大族在土地、政治地位等方面发生矛盾,亦有斗争的过程,而东晋政权建立在世家大族利益基础之上,既要维护一种平衡,也要防止世家大族的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所以矛盾重重。江东大族周、沈两户甚至起兵造反,但都被东晋政权分化而灭之了。P327-330
    89、东晋有王敦、苏峻之乱,后皆为朝廷所灭,但统治阶级内部的火拼,削弱了统治力量,增加了人民的痛苦,也没有为后来桓温的北伐打下良好的基础。P330-332
    90、桓温有雄才,志在收复中原,企图以军事上的胜利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以便代晋称帝,因而就有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前燕谋臣申胤总结其原因说:“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而后桓温挟兵权以自重,威胁朝廷要求“加九锡”,为禅让做准备,谢安、王坦之等用“拖”字诀,拖到他死,算是了结了这事。P332-338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六) (2012-04-01 12:15:57)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曹魏 晋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33、关于曹魏的经济与政治。曹操田租户调令的颁布,东汉末年,自耕小农主要对政府承担田租、户调、力役三项义务。户调制的剥削形式是由两汉人头税演变来的,人头税主要征收货币,东汉末年,铸币近于废弃,魏制改征谷、帛等实物。户较丁相对稳定,容易征收,所以户调制易实施。主要原因还在于家庭纺织业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P122-123
    34、曹操的屯田制度,使政府成为土地经营者,役使屯田客、佃兵从事农业劳动,与土地结合起来,分民屯与兵屯两种。没有自由,造反、逃亡现象多,后来改为自愿、可以不服兵役等,稳定下来。农业经济复苏,缓解了粮食紧张形势,稳定了一定社会群体。后来,由于租率不断提高,负担加重,人员流失较大,自公元一九六年实施,至二八〇年实行占田法,前后八十余年,屯田制亦完成了历史使命。P123-126P129-130
    35、兴修水利,主要配合屯田制,中原地区灌溉系统初具规模,农业复苏,手工业也相应有了发展,冶炼技术也有很大提高,铁器被广泛使用。P126-129
    36、在吏治方面,实施九品官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各州、郡中正为吏部举荐人才,一改过去“察举”和“征辟”两种途径,世家大族有了政治上的垄断工具。P131
    37、司马懿为曹操、曹丕赏识,逐步取得重要地位,在对蜀汉、东吴的征战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军事权,比之于曹魏,儿子也很出色,姻戚都为世家大族,正始十年初,司马懿趁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离开洛阳去祭扫高平陵的时候,发动政变,取得成功,后诛杀曹爽三族,清除统治集团内部异己力量。咸熙二年,即公元二六五年,司马昭子司马炎即位,国号晋,史称晋武帝,历经三代,灭掉蜀、吴,结束了三分局面,实现了暂时的统一。P134-136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08:51:20 | 只看该作者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七) (2012-04-17 13:01:55)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部曲 佃客 占田法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38、第二章讲封建关系的加强,分两节。
    39、西汉末年,马援曾使宾客在长安上林苑中屯田。P142
    40、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继续执行,世家大族门阀累世富贵现象明显;商人因不断占有土地,成为大庄园主,亦成为豪强。P144-145
    41、失地农民大量地依附地主阶层,身份上便不是政府的“编户齐民”,亦可逃脱徭役,这样慢慢地就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样的矛盾不时地处在调整的状态,以至于出现了荫客制度。P145-156
    42、世家大族庄园经济发达,由南而北不断发展。文学作品中对此亦多有描述,如石崇《思归引》、潘岳《闲居赋》、谢灵运《山居赋》,有些庄园占地竟二三百顷。P157-161
    43、部曲与佃客现象普遍,以依附者的身份与土地结合,且不得离开,否则以逃亡论罪;只有经过主人的放免,才能成为平民;他们死后,妻子会被主人指配给其他佃客或部曲。但佃客与部曲又不同于奴婢,奴婢与主人为所有关系,而佃客与部曲与主人是依附关系。法典对佃客与部曲的日常行为有明确的规定,自唐而始。P161-168
    44、关于门生,作者引用欧阳修《孔宙碑阴题名跋》中的话说,“汉世公卿多自教授,聚徒常数百人,其亲受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当时寒门富室,为了在政治上取得地位,不能不投靠达官贵人之门,作他们的门生。与此相近的一些人,便是幕僚、故吏,各种隶属关系使封建关系得以强化。P168-169
    45、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奴隶制残余形态,而封建依附关系亦在继续发展。P169-171
    46、晋灭吴后,含有军事意味的曹魏屯田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罢天下军役,示海内大安”(《晋书·山涛传》),于是统治者便把原来兵屯的土地分给士兵家属去耕种,逐步实施了占田法。P179-180
    47、所谓“占”,是向政府办理登记手续的意思。占田法首先规定了户调之式。占田法的用意,使民屯上的屯田客,兵屯上的佃兵,以及代佃兵种稻的官奴婢,也成为占田户,而这种占田户,名义上虽是独立小农,实际上是封建国家的变相农奴。P1811-183
    48、占田法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触动世家大族庄园经济的发展,相反却助长了它的发展,拥护政权的阶级基础并没有大的变化。P183-185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八) (2012-05-18 12:20:55)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西晋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49、第三章讲西晋的暂时统一及其崩溃。
    50、匈奴人逐水草而生,游牧,经常侵掠汉族边境,后亦有经济文化交流,汉文化对其有重要影响。他们的迁徙,亦曾在欧洲出现,攻略其城池。阵营分南北匈奴,黄巾起义爆发时,汉王朝曾想调拨南匈奴出兵镇压,遭到拒绝。P187-189
    51、曹操时期,南匈奴人口繁殖,势力渐大,朝廷就分而化解之,华威五部,并委派汉族官员监督他们。而甘肃一带胡人亦有发展。P190-191
    52、内蒙一带有乌桓人,过着氏族社会的生活,受匈奴剥削和统治。其后势力发展壮大,侵扰汉族边境,曹操举兵歼灭了它。乌桓人历十六国北朝,逐步融入汉部族,塞外的乌桓人,则融入鲜卑族。P191-193
    53、鲜卑人一度曾经统治了蒙古草原,他们形成部落联盟,势力不断扩大,地盘亦不断扩展,前燕国、南燕国、南凉国等,有的建国历三百年之久。P193-197
    54、甘肃、青海一带羌人发展,四川、陕西一带氐人发展,前后都有小国建立,氐人苻氏建前秦国,至苻坚时,最为强盛,曾统一中原地区。P198-202
    55、嘉陵江上游亦有巴人部落,自春秋以至战国,一直与楚相攻伐;秦、汉以后,列置郡县,逐渐融入汉族。曹操放弃汉中时,又把氐人全部内迁至略阳、天水一带。P202-204
    56、魏末晋初,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内迁,《晋书·文帝纪》记载,最高数目达八百七十余万口,成为汉政权的编户齐民,俘虏起来,进行剥削。江统《徙戎论》中就还说,“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可见当时严重的情况。P205-206
    57、西晋的门阀政治突出,世家大族经济实力发展,客观环境变化,就想贯彻一种政治理想,统治阶级的贪暴和奢侈现象更加严重。石崇、王戎等的腐败,《世说新语》中就有很多的记载,《晋书》中就有“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的话。羊毛出在羊身上,人民所受的剥削却是加强了。为“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P209-2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九) (2012-06-05 12:15:37)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西晋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58、西晋至晋惠帝,因他是白痴,政权问题就成了问题,大乱终于从宫廷政变开始,皇后贾南风随后秉政。晋惠帝虽白痴,但还是留下了几个有名的笑话,如听到蛤蟆叫就问左右“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却问左右“何不食肉糜?”都是很有意思的。P215
    59、王权不稳,出现权力真空,导致司马氏同姓各王之间的混战,自公元二九一年贾后杀杨骏,至公元三〇六年惠帝回洛阳,前后十六年间,混战局面一直没有平息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八王之乱”。P215-219
    60、惠帝死,怀帝继位,第二年,即公元三〇七年,匈奴贵族刘渊称帝,天下大乱,晋王朝收拾不了破败局面,连年兵乱,由洛阳而长安,至公元三一六年,刘曜攻入关中,十一月长安城破,愍帝被杀,西晋亡。第二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P220-221
    61、西晋时期,旱灾、疾疫频仍,加之匈奴人的威胁,秦、雍等州民众不得不流徙至梁、益、荆、豫等州,人口众多,约占西晋人口的十二分之一弱,近三十万户。阶级矛盾更趋激化。P222-224
    62、西晋人民流徙中,流民入蜀成为重要事件,六郡大姓分别成为流民领袖,尤以李姓李特深得民心,在益州组织流民与西晋抗衡,民生措施也比西晋政权好得多。后地主集团与政府联合作战,击败李特,李特被杀。其弟李流继续作战,不久病死,李特子李雄又继之,终于于公元三〇三年十二月逐走罗尚,攻下成都,次年自称成都王,三〇六年改称皇帝,国号大成。P224-226
    63、李氏成汉政权终究难逃封建地主国家灭亡的周期律,政权几经内乱,终于势衰,公元三四七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出兵伐蜀,成汉亡,立国凡四十四年。P226-228
    64、流民起义后来持续发生,政府一则遣返,二则镇压,有些则为被其领导的大姓所利用,归附其它少数民族势力,民族矛盾日益突出,西晋政权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便完全崩溃了。P228-23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〇) (2012-06-15 13:37:57)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十六国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65、第四章讲十六国。
    66、公元三〇四年,匈奴刘氏政权建庭左国城,三〇八年称帝,国号汉,建都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市西北。与晋抗衡,攻城略地,公元三一一年破洛阳,俘晋怀帝;三一六年,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P236-237
    67、匈奴刘氏政权采取胡汉分治方式管理国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主要是石勒集团与刘氏政权争夺统治权,几易更迭,至前赵亡,刘氏立国凡二十六年。P237-241
    68、石勒与刘氏政权的斗争中,公元三一九年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即今河北邢台市,三三〇年改称大赵天王,同年改称皇帝。对占领地区的编户齐民,进行田租户调的剥削,课税严重。大事杀戮西晋王公卿士和世家大族;亦采取胡汉分治的方式进行统治。石勒不识字,但对历史事件却有独特的识见,常让人读史书与他听,不时品评。P242-245
    69、石勒病死,侄子石虎摄政、篡位,公元三四九年改称赵皇帝,他是出名的残暴统治者,性情残暴,嗜好杀人;苛捐杂税亦胜过任何一代。父子争斗,石虎杀二子。政权走向衰亡,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冉闵建立了魏政权,立国三年,公元三五二年,又为慕容氏所灭。P246-253
    70、慕容儁自称燕皇帝,初都蓟城,即北京,后定都于邺,史称前燕。与东晋王朝周旋。公元三六九年,东晋大司马桓温举兵五万伐燕,后败于燕。P257-262
    71、前燕政权腐化,公元三七〇年,秦王苻坚任王猛为统帅伐燕,灭之。燕凡四世,八十五年,入主中原凡十九年。P262-264
    72、公元三五一年,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历刘曜、石虎、苻洪,苻洪子苻健自称大秦天王,明年,改称皇帝,国号秦,史称前秦,其地以长安为中心,据有关陇。公元三五五年,健死,子苻生继位。生淫杀过度,三五七年,苻健弟苻雄之子苻坚杀苻生自立。P264-265
    73、王猛不肯随桓温南行,终于为苻坚所用,任猛以政。王猛主张抑制氐部落贵族力量,强化王权,得到苻坚支持,个人地位亦不断攀升,至公元三七五年病死,为相达十六年之久。在他主政期间,前秦政治还是清明的。灭前燕、仇池氐杨氏,取东晋梁、益二州,灭前凉,灭代,进驻西域,中原地区基本为苻坚统一。P265-268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一) (2012-07-11 08:11:0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东晋 苻坚 王仲荦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74、前凉张轨是甘肃人,在晋惠帝时做散骑常侍,看到朝政混乱,觉得河西走廊一带偏远,就要求去凉州,朝廷果然就给他了一个凉州刺史的位子。他还真治理有方,尤其是惠帝永兴二年,公元三〇五年,鲜卑十万大军入侵凉州,被他击败,使他“威名大震”。P268-269
     75、前凉政权和其它小朝廷政权一样,内部恶斗,外部也受攻击,公元三四九年时,是它的鼎盛时期,疆域面积也最大。三五四年,张轨后人张祚自称凉王。明年,即为臣下所杀。十余年间上层争权夺位,自相残杀,终于走向下坡路。三七六年,前秦苻坚征调十三万众攻凉,灭凉。前凉九主,立国凡七十六年。著者认为,前凉虽为割据势力,但它忠于晋王朝,保证了一方安定,使当地农业畜牧业生产不受破坏,是有积极意义的。P269-272
     76、苻坚统一中原后,政治便开始腐败起来,尤其是王猛死后,更为严重。前秦是多民族的混合体,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统治方式也采取军事殖民的方式。各民族矛盾日趋激化,以氐族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力量也在各地分散开来,不集中,社会危机就慢慢形成了。P274-276
       77、王猛为相的时候,东晋谢安为相,都很出色,因而有对联说,“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因而王猛死时对苻坚建议说,“勿以晋为图”。但苻坚太过强盛,终于忍不住,还是向东晋发起了进攻。拉锯式的战斗,用著者的话说,只是淝水之战前的前哨战。P276-278
    78、东晋内部,因为苻坚攻晋,虽有矛盾,但此时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一致对外倒有了团结的氛围,士气高涨了。P278-280
      79、淝水之战,公元三八三年七月,苻坚下令进攻东晋。东晋以谢石为帅,谢石起初有消极倾向,后来接受朱序建议,决定趁秦军尚未全部集中,对它的前锋发起攻击,这样的策略及效果,对淝水之战的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280-282
     80、东晋淝水之战胜利后,以其实力尽可收复中原,但统治集团却苟安江南,没有决心,就是连刚刚攻取的地域也懒得管理,统一北方的机会就这样慢慢地失去了,而北方的势力经过调整,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四〇二年,拓跋氏歼灭各部,“入主中原”,统一了黄河流域。P282-285
     81、淝水之战,苻坚惨败,收拾残部后回到长安,而后慕容垂脱离苻坚,自称燕王,公元三八六年初,自称皇帝,定都中山,河北大部被他占领。慕容氏公元三八四年六月包围长安,有一年之久,苻坚出逃被捉,并被勒死在今陕西彬县的一座佛寺里。而后各部为东晋及西秦等歼灭,前秦亡,自公元三四九至三九四年,立国凡四十四年而亡。P285-288
     82、淝水之战后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以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为主。后燕、西燕,北燕、南燕,后秦、大夏与西秦,后凉与南凉,西凉与北凉,烦乱的样子,可以想象。公元四三九年,北魏主拓跋焘伐北凉,灭之,从此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历时一百三十五年的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P289-313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08:47:06 | 只看该作者
国标妈妈——《世说新语》品读之10 (2007-07-18 12:29:41)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三字经》里有句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好象孩子的教育父亲发挥的作用要大一些。其实,一个孩子从启蒙教育开始,母亲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大部分父亲因为社会活动较多或自然属性原因对孩子是趋向“疏于管理”的。谢安的夫人问谢安说,怎末从来不见你教育孩子啊?谢安回答说,我常常在教育孩子啊。(《世说新语》“德行”第三六则)他的意思是自己平日里注重默默的言传身教。可见母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晋时名臣陶侃的母亲湛氏就是一位余嘉锡先生称为“有晋一代,唯陶母能教子,为有母仪”的“国标妈妈”。
  说湛氏是国标妈妈,是说她教育孩子的行为符合国情,富有中国特色。《世说新语》里有关湛氏的故事仅有两则,但都很出名。一则说,陶侃年轻时作管理一种捕鱼设置的小官,曾用陶罐装着腌制的鱼送给母亲,母亲退回并回书责备说:你作官却用公家的东西送我,不只对我无益,反而增添了我的忧虑啊。(《世说新语》“贤媛”二十)另一则说,陶侃年轻时家里贫困,和母亲住在一起,有一年冬天同郡很有名气的孝廉范逵投宿陶家,且有很多的马匹和随从,湛氏对儿子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住客人,我自己想办法。她把长发剪下作假发卖掉换米,把房柱子劈开一半作柴火,铡碎几个草垫做马料,傍晚摆了精美的饮食招待了他们,给儿子赢得了美名。(《世说新语》“贤媛”一九)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说湛氏是国标妈妈,是说她教育的成果很理想。《晋书·陶侃传》比较长,大致说他早年孤贫,生性聪敏,勤奋惜时,孝敬长辈,勤于吏职,作战英勇,工作能力也强,因而在官场混的还不错,由鱼梁吏的小官一直做到荆州刺史,后来平息苏峻反乱因功还被封为长沙郡公。做大将军时皇帝都让他可以佩剑上殿,晚年也能够善终,活了七十六岁。他竟然有十七个儿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作官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了,后朦胧诗人陆忆敏有诗句云:“作官就是荣誉,就能骑在马上,就能找到水源。”(《沙堡》)在中国,陶侃,人生算是比较华丽了。
  当然,一个人成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有晋一代,象陶侃这样没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要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母亲的教育就相当重要了。在陶侃的成功过程中,湛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时时教育自己的儿子在中国传统道德的规范下严格要求自己,比如象和同僚喝酒这样的小事,直到母亲死后他还记着遗训不多喝一杯,真正显示着母亲卓越的影响力。
  现在是喊叫同国际接轨和弘扬国学的多元时代,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成功的标准也呈多元化的发展,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的目标是永远不会变的,在一个真正的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孩子的自身因素以外,“国标妈妈”这种现象也是值得思考的。

名士是何物——《世说新语》品读之11 (2007-07-21 20:40:23)转载▼
标签: 读书随笔 《世说新语》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现在满街都是博士硕士,倒很少听说名士了,偶然听说,还以为是回到了古代,转过神,却有一种吃了注水鸭的感觉。再听说某某人名士风流,头脑里倒和下流有了干系,真是古风不存,还是自己脑子有了问题?《世说新语》据说是一部“名士教科书”,看看人家的做派也许能明白一二。
    《世说》“任诞门”第五十三则,那位曾作过中书令,而后来被司马道子所杀的王恭说,名士不一定要才华出奇,只要平常能闲着无事,尽兴喝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许并不希奇,但放在而今,实在是很难的,闲着且能尽兴喝酒,这样的人多的是,再且能熟读《离骚》,就难了,现在只听说文怀沙老先生读得好,还听说谁读啊。而且,王恭的话,并不可信,因为他善于叙谈,而读书不多。(《世说》“赏誉门”一五五则)余嘉锡先生说他有关名士的话语是自我掩饰,他做人的失败正是因为不读书,他的话误导了青少年,附庸风雅,遍称名士,形成一种习气,对社会危害极大。
     其实,《礼记·月令》中有句话说:“勉诸侯,聘名士。”其注云:“名士,不仕者。”其疏云:“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德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辞源》解释为知名之士,又说魏晋时代以唾弃礼法任性而行好讲玄谈的称名士。“名士”一词,到了晋代,词义要宽泛了许多,好象并不局限于“不仕者”,“仕者”所占的比例也并不小。名士的类型,有求名不求官的,有刚直不阿的,也有看风使舵顺风行船的,且以后者居多。不过他们确实都是好玄谈而轻礼法,任性放荡的,比如王澄,出任荆州刺史时王衍太尉带领一班人马为他送行,他竟当众脱衣上树掏小喜鹊,下来后神色自若地玩弄它,根本不把众人放在眼里。(《世说》“简傲门”六)这是魏晋时期的一种风气。
     现在社会多元化了,有志之士想出名的心情也迫切了,出名的手段和途径也多元化了,因而名士的行头也注水了。酒也喝,醉后违章驾车上电视就能当名士,玄也谈,吹的猛牛飞天天上黑,也能当名嘴,如此等等,五花八门,只是真正的名士不见了。人们对名士之所以趋之若骛,就是因为它有潜在的社会影响力,超越众人可以享受到无尺度的社会权利,比如说驾车违章交警也可能放行呢,就因为他是名士。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传统。
     不过,名士也有难堪的时候,余怀《板桥杂记》说妓女刘元,“佻达轻盈,目睛闪闪,注射四筵。曾有一过江名士,与之同寝,元转面向里帷,不与之接,拍其肩曰:‘汝不知我为名士耶?’元转面曰:‘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耶?’相传以为笑。”大家都笑笑吧。

学驴叫——《世说新语》品读之12 (2007-07-25 12:46:19)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学驴叫这种事,在《世说新语》正文及注中,我记录了三个条目,可能全书就这三个条目,其中一则是集体行为,两则为个人行为。“伤逝门”开篇即说,王粲活着时喜欢驴叫,下葬时,魏文帝曹丕亲临丧礼并对同行的人讲:王喜欢驴叫,可以每人学一声送他。大家就都学了一声驴叫。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最先跟着刘表干,刘表看不上他,后来就投奔曹操,曹操很喜欢他,行军打仗总是带他。他和曹氏父子感情都很好,平日里还有书文问答,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就足以代表建安文学的风骨了。建安二十一年,他随曹操征讨东吴,次年春,在返回邺城途中病死了,才活了四十一岁。用今天的话说是英年早逝,曹丕曹植后来在文章中都说到过这件事,我也觉得是十分可惜的。
    另两则学驴叫的故事,一则是讲东汉时有个叫戴良的,他母亲喜欢听驴叫,他就学驴叫让他母亲高兴,后来竟有了孝子的美名。另一则是说孙楚很敬重王济,王济死时名士到场的很多,孙因王在世时喜欢听他学驴叫,就叫了一回,很逼真,名士们都被他逗笑了,他还骂了他们几句。
    大致学驴叫,是魏晋人的一种习气,受了东汉的影响,他们把歌啸作为行气修炼的养生术,平时修炼时还要尽量让气拉的长一点,声音大一点,以增强修炼的效果,另外吟啸也能展示文人的风度仪态,因而有学蝉鸣的,有学猿啼的,更有学驴叫的。我的理解,象今天我们到山里去,站在悬崖上大喊,或者是晨练时喊叫,都有着这样的意义。不过,如果单纯看这三则故事,我觉得更应该看到魏晋人的真情深情和率性自然,他们对朋友对亲人,都是一腔真情和深情,学驴叫这种事,我们小时侯也许做的出,成人后我们被社会“洗脑”,也许做不出了,其实是我们失去了自我。
    行文至此,似觉仍有可以商榷处。王粲的丧礼,文帝让大家学驴叫,大家是没有意见的,王济的丧礼,孙楚学驴叫,名士们都笑了,真是同是送丧,情形两样。其实前者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名士们的思想被权威强奸了,不管他们自知与不自知,都是没有用的,而孙楚,我们都没有叫,你一个人叫了,所以我们都要笑你。这种情形,可以在许多社会领域找到影子,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动物心理现象,动物学家不妨也可以研究一下。
    《世说》“伤逝门”十九篇,是说情,悲情的,魏晋名士用情之真,用情之深都是我们今天所丢失的,所看不到的,王戎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也应该是我们的心里话。清张潮氏《幽梦影》有云:“情之一字,所以维系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太平。”拨开人世的五彩,我们也仅仅看到情之一字,其他的一切,对我们来说,倒全是多余。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4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08:45:59 | 只看该作者
踩鸡蛋——《世说新语》品读之6 (2007-07-09 13:06:31)转载▼

    因为文章作的好,且全录原文。《世说新语》“忿狷门”第二则:“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毫可论,况蓝田邪?’”
    王蓝田即王述,曾经做过扬州刺史,尚书令,封蓝田侯,因而人们称他为王蓝田。他吃鸡蛋竟然吃的那末有趣,用筷子插,没插到,大怒,扔在地上,鸡蛋旋转不停,又用木屐踩它,还是不行,气的要命,又从地上拾起来放在口中,嚼碎了立即吐出来。哈哈,完成了一系列动作之后还是没有吃。像他这样的大人物,身上发生了这样的小闹剧,像孩子一般的小闹剧,突然不见了士大夫的雍容大度,实在是有意思的事情。人的本性中的率性、单纯、自然完全表露出来了。因而王羲之嘲笑他,还要加上他的老爸。其实王羲之看不起王述一门,因为自己太清高。他官也不如王述做的好,王述是省级干部的时候,他还是市级干部,而且受人家管理,他曾经向朝廷要求提高他的级别,没有成功,还受了别人的嘲笑。他对儿子们说,你爸我不如人家混的好,你们也就不能和人家的儿子相比了。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可以用自己的话把上面的故事复述一遍,可能不如它的语言简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概括是十分准确的。它虽然划入了小说的门类,但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却带有历史的经典的意义,便于我们对魏晋时期的社会现实的历史把握。刘师培说:“小说家言,体近于史。”(《论文杂记》第十八则)《世说》是应该近于史的。
    东晋裴启的《语林》也记述了这段故事:“王蓝田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投于地。”简则简矣,但确实不如前边的文字读着受活,让人有不过瘾之叹。据学者考证,《语林》是刘义庆撰写《世说新语》的故事来源之一,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之间文字上的差别。
    余嘉锡先生在这则故事的《笺疏》中引用《晋书》的话,说王蓝田“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似乎强调了大人物的修养问题,但王述这个人物有其双面性格,谢无奕曾经和他闹事,他却很能忍耐,一声不吭,等谢走了,他仍然继续干自己的事。人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动物。


人何以堪——《世说新语》品读之7 (2007-07-11 13:05:09)转载▼
标签: 读书随笔 人何以堪         分类: 新雨堂
    古来悲秋伤春之作甚多,但出名的却并不多。桓温一句“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算是顶呱呱的了。曹操《短歌行》里也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张华《轻薄篇》亦云:“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等等,却似乎都不如桓温的好。《世说新语》“言语门”第五十五则说,桓温北征,过金城这个地方,看到自己近三十年前作琅邪内史时所种的柳树都有十围粗了,感慨地说:树都是这个样子,人怎末受得了啊!手攀柳枝,眼泪都流下来了。
    桓温是魏晋时有名的人物,《世说新语》中有关他的文字九十三则,是很多了。他是东晋名将,晋明帝的女婿,最初仅仅是驸马都尉、琅邪内史的小官,后经三次北伐,特别是东晋永和十年以殷浩北伐失败为由上书参其为庶人以后,他就掌握了东晋王朝的内外大权。在魏晋的谈玄名士中,他也占一席之地。和王谢家族相比,他的出身不如人家的好,而魏晋的风气更看中门第及文采风流,因而他为了做名士还苦练了谈玄技巧,并训练自己潇洒的仪态,终于成名了。
    桓温的这次北伐,刘盼遂《世说新语校笺》云:“金城泣柳事,当在太和四年之行。由姑孰赴广陵,金城为所必经。攀枝泫涕,当此时矣。”余嘉锡《笺疏》也从其说。太和四年是公元三六九年,金城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北,桓温当时已近暮年,经历了人世的生生死死,大喜大悲,又在行军打仗的途中,因而触物生情,有感而发了。但这八个字说出来也不简单,要有与自然物态互相契合的慧心,也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做铺垫,更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作支撑。
    苦难是人生的常态,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悲剧性的,追求的过程,就是悲剧延伸的过程,尤其对经历过九死而一生的大人物来说,他们的体会可能要更深一些。因而我们在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那种悲秋伤春的浩叹,摇落之悲的华章会更多一些。桓温临死的时候,他还向朝廷求赐“九锡”以满足他建立不世功业的虚荣心,这样的事,曹操、司马昭也干过,好象和“篡逆之心”有了关系,这时名士派的老大谢安用了“拖字诀”,十几天后桓温就死去了,终于没有了却心愿。对桓温自己来说,人生的悲剧性不是很明显吗?
     李泽厚先生在解读魏晋人多悲叹之辞时说:“门阀贵族们经常生活在这种既富贵安乐而又满怀忧祸的境地中,处在身不由己的政治争夺中,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使他们的人生慨叹夹杂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这句话,也有利于我们对“人何以堪”的解读。
     观古今文人,作鸿篇巨制非我所不能,但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片言只语,让有文化的和没有文化的人整天里念叨,也非易事。桓温姑且不论,而后陈子昂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足以让自诩为天下第一的狗屁文章花容失色了。


恭维——《世说新语》品读之8 (2007-07-12 13:23:26)转载▼
标签: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恭维是有技巧的。《世说新语》“言语门”第五十七则说,顾悦和简文帝司马昱同岁,而头发却过早地变白了,简文帝问他,你的头发怎末先白了?顾悦回答:蒲柳柔枝,近秋树叶则凋零;松柏质实,经霜枝叶更茂盛。
    读《世说新语》,常常让人惊叹于他们的名士风流,平平常常的话,经他们口里一说,就显得那末有文化。上下级之间说话,因为所处的地位不同,恰当的尊重与恭维是应该的,但我们平日里见多的却是让人恶心的奉承。顾恺之所作《父传》云:“君以直道,凌迟于世。入见王,王发无二毛,而君已斑白。问君年,乃曰,‘卿何偏蚤白?’君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王称善久之。”实在是不卑不亢,既让上级满意,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颂而不谀。简文帝以前是会稽王,当朝执政王相,而自己经霜凌迟,直道以行,几经摧残,怎不发白早衰!人生的悲凉与哀伤也于不经意间表达出来了。
    现在是流行恭维的时代,每天都上演着许多类似皇帝的新装的故事,尤其文人,靠相互抚摩来取暖,至于这种取暖方式的功效,是丝毫不去顾及的。如果再加上什末上下级或者朋友之类的关系,则更是欲演欲烈了。这就是所谓的双赢,其实双赢,不过是狡诈的政客闲造的无聊的名词罢了。但于有文化的恭维者来说,要碰到有文化的被恭维者也不容易,自己要酸腐两句,会被视之不屑,还会被周围的人耻笑,这也是现时的境况,因为,他们欣赏的不是文化,而欣赏的是自己。凡事都要讲究个对手问题,就象简文与顾悦,在文化修养上是不相上下的。
    唐杜牧《送隐者一绝》云:“世间公道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顾悦之与简文同年,头发却早白了,世事忧患,是个人的境遇不同造成的,但放在时间的长河中,富贵贫贱,顺逆曲回,如同浮云,人年不满百,白发也是公道的,又有谁能够超越时间而存之永恒呢?
    引文“蒲柳”四句,《晋书`顾悦之传》作“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还有“经霜”作“凌霜”的,杨勇先生在《校笺》中提供了好几种说法,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南京大学徐复教授在吴金华所著《世说新语考释》序中说:“夫《世说》一书,近之读者颇觉费解者,或在传本文字之讹,或在名物制度之异,或在方言化语之僻。”是有道理的。


妈妈的见识——《世说新语》品读之9 (2007-07-16 12:24:41)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钟叔河先生说,读《世说》印象最深的两点,一是读书人的自我精神,可于阮籍猖狂、嵇康傲岸见之;二是女人能表现自我,没有后世那末多束缚,以及由束缚养成的作伪和作态。(《念楼学短》)赵母也算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世说》“贤媛门”第五则记载,赵母嫁女,临行告戒女儿说:“千万不要做好事。”女儿说:“不做好事,可以做坏事吗?”母亲说:“好事尚且不能做,何况坏事呢?”
    赵母的这番话,现在看来也是有个性,有些意思的。一般人家嫁女,长辈们总是教女儿作好的,像是很少有这样对女儿说话的。不过她的话也很难理解,好象是好事坏事、什末事都不要做了。其实不然。赵母是桐乡令虞韪的妻子,《列女传》上说她“才敏多览”,虞韪死后,孙权敬其文才,把她收入宫中,人称赵姬,她还作了数十万言的《列女传解》。看来也是一个博览群书的才女了。她和女儿的对话,《淮南子》、《古类书》中也都有相似的故事和语言,可以有较多的理解,余嘉锡先生在《笺疏》中这样理解:“盖古之教女者之意,特不愿其遇事表暴,斤斤于为善之名,以招人之妒嫉,而非禁之使不为善也。”因为《淮南子》里有“尔为善,善人嫉之”的话,这样的理解似乎更能接近文意了。
    新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就想有所作为,这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但以长辈们的经验,树大招风,遥遥者易折却似乎也是世之常态,因而在让人有多种理解,或者不可理解的话语中,好象就隐藏了一丝淡淡的哀愁,表露着长辈的仁心。凡事不强为、不妄为应该是人生的一条规则。这其实是中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处世观,从这里我们也不难体会到老庄自然无为的思想影子。
    如果从积极的态度出发,考察赵母的话,正如余嘉锡先生所言:“有晋一代,唯陶母能教子,余多以才智著,于妇德鲜可称者。题为贤媛,殊觉不称其名。考之传记,晋之妇教,是为衰敝。”(《笺疏》“贤媛”)赵母的见识就有些消极的意义了。
    有些书上给这则故事加的题目是“赵母告女” ,钟叔河先生在读这则故事的时候给它加了一个题目叫“妈妈的见识”,我觉得还是后者好,于是就把它抄来作了自己文章的题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17 02:18 , Processed in 0.0608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