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

标题: 连载转:六朝史话札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27
标题: 连载转:六朝史话札记
本帖最后由 夺标 于 2016-5-15 15:41 编辑

五月槐花香
五月份“魏晋南北朝”活动就这么冷清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儒释道三教犹如三权分立的年代,儒家不象汉朝以及隋唐以降那么独霸天下,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战乱里男女关系、男男关系都颇有打破规制的色彩,又是全方位中外、南北生物学和文化基因双融合年代。推荐三本书: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玉台新咏》、《世说新语》,外加一本《文选》、一本《诗品》。历史是一条大动脉,那么仰望盛唐,渴望穿越的你读读南北朝故事就知道隋唐是怎么来的,文化、礼仪、习俗、兵制等。南北朝我看其实是中国人精神体魄最强健最野蛮的春秋战国之还魂。我们中国人做事情浮躁得紧,一说自己比较熟悉的什么民国史、宫斗党争历史,大家都来劲,一说自己不太熟悉的,都避重就轻。这样怎么能够齐心协力,苦战攻关,变山寨民族为原创民族和战斗民族呢?我们现在只是要大家团结起来做一件小而又有意义的事--每个月讨论国史一个时代,几年坚持,本坛说不定有一批把二十五史都粗读贯通的读者了呢,这普天之下也是凤毛麟角的,不亦乐乎?五月槐花香,无论南北中国人,我想都喜欢喝槐花粥、吃槐花米包子的,对吧?那槐花总是先苦再回甜的。咱们这个五月活动也是如此。我点将点题了,那ek兄你不牛牛的北京爷们吗,那写写南北朝时候的北京地界新鲜事,这北京文物都挖到周口店山顶洞了,你可别说那时候北京没成型,燕云十六州啊!我也不是没有私心---我这个人最不擅长独善其身,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那套,我最喜欢三五知己先刺激下我那惰性,这才有灵感,犹如柏梁台联句那样。所以今儿我突然多说了这三五斗话。五月份有十六个国让咱挑着写都写不出吗?当代有个最有名的鲜卑男人--王石。你们都按现代审美说他家[size=14.6667px]小田丑,难道没发现小田是典型的草原长相,说不定王大叔的基因决定了人家对异性的审美倾向。当代有个最有名的鲜卑女人----佟丽娅。看见她就想起屈原《楚辞·大招》:“  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28
一部文采斐然的史著——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理洵


我在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份就买回了中华书局两卷本的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史》,当时发愿要系统地看一遍它,但苦于忙着工作,就把它锁在了柜子里。直到二〇一二年开春,终于沉下心,要阅读它,它才被发掘出来。但在工作的间隙里,读这样一部八十万字的著作,是十分困难的,于是我就想,如果随读做一些札记,应该是一种较好的办法,这样既能加深自己阅读的印象,又能记住阅读的章节,果然不出预料,读完这部书整整用了三年时间,锱铢以累,札记亦断断续续地做了约四万字。
  想读这部书的起因,其实最是简单不过,因为自己喜欢阅读《世说新语》这本书。多年来一直读着,后来觉得还是比较单薄,应该再拓展着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也许才更能理解书中的意趣,于是就买回了《晋书》、《魏晋玄谈》、《中古文人生活研究》等书籍来读,当然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也是在视野之中的。还有一个简单的原因是,自己总是慌张着不能静下来,沉下心阅读这样一部大书也许可以让自己稍安勿躁,受些历练。
  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这部书的写作,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中国古代史的历史分期问题,而他是主张魏晋封建论的。这样一种观点,虽然在书中没有明确的提出来,但是,整部书的脉络其实都在贯穿着这一基本的观点。这就涉及到作者的历史观问题,即他的马列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论等,虽为一些读者所诟病,但作者是不能超越时代,跳出时代的局限性的。实际上看,马列史观在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时,仍然不失为一种有力的解剖工具。至于作者受时代的影响,阶级论、历史问题时代化等问题,亦应作一分为二的审视。
  书凡十二章,前七章除第二章专谈门阀与土地制度而外,其它各章均以政权更替为序分述三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南朝、北朝历史及其特点。从第八章边境各族开始,总体上分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哲学思想与宗教、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诸方面内容。结构上谨严整饬,逻辑上严密无隙,但都不是泛泛而谈,重点上该突出则一定要突出,如民族、对外交流、宗教则要交待得多一些,宗教方面佛教则要重点介绍一下。有些历史细节问题则要有作者自己客观的判断与评价,如农民起义失败原因分析,佛教兴起等等,宏观中亦包涵微观之判断。各章后注释则备举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详列大量原文,就书中历史资料做最为详备的注释,这都为王著的鲜明特点。
  通读王著,给人的感觉是文胜于史。作者虽在写史,但在史的框架下,文亦是能够敌于史的,他的语言的清俊实出于史的表现之上。其实最初,王仲荦是专注于文学的,他的第一部专著即是文学方面的《西昆酬唱集注》,亦为他唯一的一部文学方面的专著。后来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史学方面了,而且著述甚丰,即使与同侪相较,也是能算作佼佼者的。虽然治史,但文学的根性是在的。
  这部书的雏形,是王仲荦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时的讲义,后来经过整理,成为断代史《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上、下两册,上册在一九六一年七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下册要在一九六六年付排,却因文革开始而耽搁了。到了一九七六年,出版社要重新出版,作者的想法却发生了变化,于是与出版社商议决定把原书改写成为《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两部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在一九七九和一九八〇年出版。至于作者改写的缘由,除了结构上的变化之外,读者对于原书的意见以及新的史料的发掘都为重要的因素。中华书局在二〇〇七年出版了一套王仲荦著作集,《魏晋南北朝史》上、下两册亦在其中,是经上海人民出版社许可重版新印的。
  三年来自己断断续续地读着,亦在亦步亦趋地做着札记,只有在阅读与记录中,心情才能平静下来。在阅读它的间隙,亦没有停止其它书籍的阅读,但对它的阅读,却似乎成为一条主线,一个生活中的主色调。再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个个小故事时,它所氤氲出来的气氛就有如水墨画的背景一样,让魏晋时的人物重新有了生的气息,似乎要从画面中走了出来,这亦为自己所不曾想到的。当然这书,是终究读过去了。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29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1)


1、关于作者,王仲荦,生于一九一三年,卒于一九八六年,浙江余姚人,为章太炎弟子,历史学家,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被借调至北京标点二十四史,凡十三年,因而避开了文革的冲击,得以腾出精力著书立说,是中国史学界魏晋封建论的代表人物。专攻魏晋南北朝史,与唐长孺并称“南王北唐”,因为王负责南朝五史的点校,而唐负责北朝四史。斋名“鹊华山馆”,得名于济南的两座名山,鹊山与华不注山,作者当年即溘然长逝于此书斋。著有著作多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西昆酬唱集注》、《敦煌石室地志考释》等。《西昆酬唱集注》是他的第一部专著,也是他的唯一一部关于文学方面的专著。

    2、关于本书,作者在序言中即有绍介,一九五二年起,因在山东大学授课,编写讲义,写成断代史《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上册在一九六一年七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下册已定稿,一九六六年受文革冲击暂停排印。文革结束,上海人民出版社表示重印上册,出版下册,作者觉得间隔时间太长,有修订之必要,于是把原书改写为《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两部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在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一年出版。有关书籍简介说,“该书体例严谨,论证详密,资料丰富,语言简洁。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还是中外交流方面均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均有作者独到的见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此去多年,该书的出版,除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外,上海古籍、中华书局都有不同的版本。我手头的本子,中华书局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出版,上、下两册,为该社王仲荦著作集中的一种。

    3、本书作者序言前有王仲荦夫人郑宜秀所作《前记》,应该是为该社“王仲荦著作集”所作的出版说明,篇幅不大,有关著者生平、治学精神、创作态度、著作出版等情况,文字颇有文学色彩,读之能引起人们对于著者的哀思。郑宜秀在文中说,王仲荦最喜欢的诗人是李商隐,他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给人以睿智的笑,并没有一点书呆子的习气。《前记》文末署明二〇〇七年六月作于济南山东大学鹊华山馆。王仲荦去世后,郑宜秀为他整理出版著作多部,说是贤内助,应该是名副其实的。

    4、郑宜秀《前记》中叙说王仲荦治学态度,引用王之启蒙老师任菫先于书法方面教诲的话:“学书从篆隶入手,无他道也,取其一直一横而已。取篆之一直,取隶之一横,直不挠曲,横不欹斜。思之思之。”于时人书法学习,大多由楷入手,似有相背,可存一家之言,是应该认真“思之思之”的。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3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


5、作者序言中,首先对此书的撰写、出版有所交待,然后依次分述古史分期问题,提出魏晋封建论主张,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所有制、经济、民族融合、军事、外交、文化等一系列内容,言简意赅,整个序言让人有窥一斑而略知全貌的感觉。

    6、首讲三国分立,三国史事,交错纷杂,分述而内容尽量避免重复,恐怕是历来治史者颇感头疼的问题,阅读过程中宜关注之。

    7、著者引用恩格斯的话说,“最初的铁往往比青铜软”,但铁器的使用,自春秋以来,还是慢慢地取代了青铜,铁器的大量使用,不只使手工业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也刺激了金属货币作用的进一步繁荣,改变了生产关系,分化了社会阶层结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生产力是决定因素。P1

    8、汉政府对商业活动采取敌视和钳制的态度,对盐、铁贸易实施禁令,致使大土地占有者发展,失地农民增多,境遇悲惨,农民起义频繁发生,规模亦越来越大,直至公元一八四年爆发了全国性的黄巾大起义,东汉王朝终于一蹶不振。著者有详细的统计资料。P11

    9、外戚、宦官擅政,士夫阶层与之斗争,党锢之祸时有发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加之农民起义,可谓内忧外患,政权基础逐步动摇。P15

    10、关于黄巾大起义,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爆发,起初是以传播道教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教义是琅琊人于吉编写的一部《太平清领书》,张角传播之,并用符水咒说来医病,十年间太平道聚众十万人之多。P14

    11、黄巾起义终于失败,著者总结原因有三,道教徒内部成分复杂,出现叛徒,举义日期仓促提前;各部缺乏配合和联系,被官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很快镇压;队伍缺乏训练,装备不良,缺少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人员。P18

    12、黄巾起义失败后,流民问题成为社会的最大危机,而后曹操推行兵屯和民屯制度,使失地农民和土地重新结合起来,缓解了矛盾,但却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实力。P19   

    13、统治阶层出现混战与割据局面,疾役猖獗,民不聊生,自然经济与坞垒堡壁间经济联系薄弱,终于导致政治制度发生变化,使国家趋向分裂。P20-27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32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三)


14、关于曹操的统一北方。曹操家族势力雄厚,极多中央与地方高官。曹操亦极想打入地主集团,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几经周折,取得太尉桥玄赏识,称其为“命世之才”,替他游扬名誉;又见当时名士,主持“月旦评”的汝南许邵,谓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获得很高的社会声誉。P31

    15、曹操对董卓集团政治走向的准确判断,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而与袁绍配合,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逐步壮大自己的势力。又与袁术、公孙瓒、陶谦等作战,取得胜利。吕布剿杀董卓之后,曹操又与吕布作战,战败吕布,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但与袁绍渐渐交恶,以至于后来发生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两年后,即建安七年(公元二〇二年)袁绍病死,余部为曹操歼灭。北方初步为曹操统一。P32-54

    16、曹操统一北方的因素,一是兴置屯田;二是建立军队和根据地;三是能笼络豪强和士夫地主;四是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如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等,造成政治优势;五是在长期政治、军事生活中,锻炼了指挥才能,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等等。P38

    17、赤壁之战,刘备利用与荆州牧刘表的宗亲关系,驻扎荆州,势力逐步强大,刘表死后,刘表次子刘琮降曹,刘备为曹部追杀,赤壁之战时,刘备与东吴联手抗曹,周瑜采取火攻战术,击败曹军,曹部遂退守北方。这时,“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形势上不得不三分了。P57

    18、曹操的进兵关陇与汉中的得而复失,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曹操命钟繇率军推进关中,秋天里自己亲临前线作战,击败韩遂、马超等部,后从陈仓出散关,战败张鲁,攻取汉中,留守了一段时日。到建安二十一年主力撤退,建安二十三年夏天刘备亲自率部进攻,第二年夺取汉中,曹部退至长安。P58-62

    19、对曹操的评价,曹操自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迎汉帝都许,而相国,而魏公,而魏王,掌握着汉王朝的实际权力,直至公元二二〇年病死,年六十六岁,“挟天子以令诸侯”凡二十四年之久,僚属,甚至孙权等都劝其称帝,他的回答却是,“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他死的当年十月,子曹丕即代汉称帝。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实在是一篇说真话的好文章,也只有他才有这样的魄力和文采。

    《世说新语》上说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个头不高,但很精神。日常生活中比较随意,不讲究,手不释卷,写得好字,作得好文章;喜欢打猎;提倡节俭之风,因能以身作则,一反汉末奢靡俗尚积习,对统治权的巩固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选拔人才方面不拘一格,亦能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治理国家的能力。

    消极方面,对黄巾军等农民力量的镇压;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中残酷屠戮异己力量,伤及无辜;喜好杀人,缺乏容人的气量,如祢衡、杨修之死等;有独裁倾向,团队中缺乏和谐气氛。P66-71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33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四)


20、关于蜀汉的兴起与衰亡,刘备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早年孤贫,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从镇压黄巾军起家,在军阀中左右逢源,后投奔曹操,煮酒论雄,官渡之战时期反曹,奔袁绍,奔刘表,终于在荆州立足,从建安六年(公元二〇一年)来荆州至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八年之间力量不断壮大,班底亦不断充实,三顾茅庐,因隆中对而确定了三足鼎立的蓝图。这一年为建安十二年,孔明二十七岁,刘备四十七岁。荆州根据地的确立,与东吴的战略决策有关,可维持孙、刘联盟体制,共同对抗曹操。鲁肃发挥了关键性作用。P72-78

    21、刘备入蜀和攻取汉中,荆州地盘太小,刘备盯上了刘璋所辖的益州,自建安十六年冬入蜀,至十九年夏攻取成都,奠定了在益州的统治权。二十二年进兵,过了两年(公元二一九年)即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秋天,步曹操称魏王后尘,自称汉中王。公元二二〇年,曹操死,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即在益州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P78-80

    22、刘备入蜀对刘璋旧部重要人物采取拉拢的策略,甚至以联姻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事实证明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蜀汉统治集团内部的骨干,如法正、费祎等人。而对益州地主集团,则是既打又拉。也很重视对当地人才的破格使用。P81-84

    23、隆中对的战略思想主要为,一是要取得荆、益两州,安定后方,积蓄力量;二是巩固吴、蜀联盟,共抗曹魏;三是在军事上要巩固襄阳和汉中两大战略基地,联手孙吴,伺机北进。

    而后形势的发展,是吴、蜀联盟的破裂,关羽要负重要责任,而刘备主战,公元二二二年二月,率军直逼夷陵猇亭,大败于陆逊,即有名的夷陵会战,几于全军覆没。随后曹魏进攻东吴,吴、蜀联盟又随之复活。次年,刘备在白帝城病死,刘禅即位。P84-87

    24、诸葛亮秉政后,首先安定南中,用兵西南,使后方稳定,掠夺物资,充实武备,伺机北伐,客观上加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蜀汉政权的封建隶属关系,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剥削与压迫亦随之而来。P87-90

    25、诸葛亮多次北伐,曹魏均采用防御战略,蜀军供给不足,多次退缩,公元二三四年的这一次北伐,诸葛亮在陕西渭南屯田,蜀、魏相拒达六个月之久,虽有久驻的计划,但诸葛亮却病死了,终年五十四岁,蜀军亦退回汉中。诸葛亮辅政期间,实行法治,政治比较清明。P91-95

    26、诸葛亮死后,蒋琬秉政,而后费祎、姜维,多年征战,搞得“民皆菜色”,公元二六三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分道伐蜀,蜀亡,立国共四十三年,刘禅在位四十年。之后,曹魏集团则把蜀汉政权中的益州籍重要文武官员召回中原,养了起来,后主则还有了“此间乐,不思蜀”的佳话。P95-98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34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五)


27、关于吴在东南的开发,孙坚亦从镇压黄巾军起家,牧守混战,依附袁术,攻刘表时为黄祖部下射杀。长子孙策,继祖业,与袁术时分时合,术死即统一江东。建安五年(公元二〇〇年)孙策遇刺,死时二十六岁,弟孙权继位,竭力巩固三分局面,公元二二九年称帝。P99

    28、东吴农耕、灌溉业发达,人口众多,中原混战流民南渡亦多,实行屯田制,财力增强,军力扩张,交通、商业亦有较大发展。P100-103

    29、孙吴公元二三〇年与台湾高山族接触,当时台湾经济社会处原始社会阶段,汉文化的渗透与交流,使台湾与中华民族不可分割。同时加强了与南洋经济文化的交流。统治阶层主要由世家豪族大地主和佃客支撑。P102-109

    30、东吴的衰亡,孙权十五岁继位,能团结人,但沉湎于酒,称帝后刚愎自用,晚年集团内部斗争激化。公元二五二年,孙权病死,死前废太子,立九岁的少子孙亮继位,由大将军诸葛恪辅政。第二年,伐魏,兵败,宴席间被吴宗室孙峻所杀,孙辅政,过两年,孙峻死,其从弟孙綝代之,时公元二五五年。二五八年,孙綝废孙亮,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同年,休杀綝,掌握政权。休为帝六年,病死,这时蜀汉刚刚灭亡,故太子和的儿子孙皓继位,皓是有名的暴君,粗暴骄盈,好酒色,好杀人。公元二七九年晋伐吴,孙皓投降,吴立国凡五十七年而亡。P110-115

    31、理洵按,三国史事,芜杂纷纭,是很难理清头绪的,读吕思勉《三国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二〇〇九年三月出版),《宦官》一篇篇首,可稍解之,“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后汉末年为什么会乱呢?大家都知道其根源是灵帝的宠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乱,引起黄巾的造反。因黄巾的造反,而引起刘备和孙坚的起兵。又因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进京。因董卓的十常侍乱政图进京,而引起废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曹操等纷纷起兵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然则后汉的祸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臧。写《三国演义》的人,说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么定数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P4

    32、理洵按,王仲荦首讲三国分立,从汉王朝的崩溃讲起,分述魏、蜀、吴的起落,交错的重大事件,都放在倚重的一方叙述,因而几无重复的内容,而其历史观的着眼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对当时及后世有影响者,三国之中有突出内容的,则祥述之,给人以重点突出而叙述分明的感觉。这一章最后一节讲曹魏的经济与政治,讲完就暂告一段落了。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35
敲门——《世说新语》品读之1


雪夜访戴是《世说新语》“任诞门”中的一则故事,说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雪夜里睡不着,就喝点小酒,还吟咏了左思的《招隐诗》,这时忽然想起了远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于是乘船前往,历时一宿,到了门前没有见人却又折回来了,人问缘故,他说:“吾本乘兴而去,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他的行为和言语也许让人不解,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脑子有病呢”,但这故事,却成为美谈。
     前些年我写了一首小诗,《敲门》:
            明明知道你不在
           却要去找你
           明明知道你不在
           却要去敲门
         
           不为什么
           就为了敲门
人有时是很奇怪的,会莫名其妙地做出些非常的举动来,并没有什么目的性,探其原因,或许就是王徽之所谓的“兴”罢;而“兴”,大多是由着“性子”而来;由着性子是人的自我的发现,其间有潇洒的成分也罢,有任诞的成分也罢,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由着性子来了。钱穆先生说:“至如子猷之访戴,其来也,不畏经宿之远,其返也,不惜经宿之劳,一任其意兴之所至,而无所于屈。其尊内心而轻外物,洒落之高致,不羁之远韵,皆晋人之所企求而向往也。”“尊内心而轻外物”,应该是由着性子的根本原因了。王徽之还喝了些酒,酒这种介质就更能让他由着性子,表现出真我来。《世说新语》“任诞门”五十四篇,涉及到酒的有三十篇,可见人要“任诞”一回,随便地由着性子,也不是容易的事。关于这则故事,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又进一步阐释了这个问题,在谈到“新道家·主情派”时,他认为子猷的行为,是一种“任从冲动而生活”的行为,已然与“杨朱”感兴趣的“追求肉体的快乐”有了区别,他自身具备了一种“超越感”,“具有这种超越感,并以道家学说养心即具有玄心的人,必然对于快乐具有妙赏能力,要求更高雅的快乐,不要求纯肉感的快乐。他们纯粹任从冲动而行,但是丝毫没有想到肉感的快乐。”而宗白华先生则说,魏晋时期是中国人意识到自我,关照自我,并和自然界达到心灵契合的重要时期。“人生贵得适意尔”,是当时士人普遍的一种人生态度,“这截然地寄兴趣于生活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   
    从心理美学的角度来说,比起我的《敲门》,雪夜访戴带给人的想象和回味的空间更大,虽然都是一种由着性子的行为,但“造门不前而返”六字,却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36
才女的想象力--《世说新语》品读之2


陆机《文赋序》说到做文章:“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世说新语》“言语门”中有则故事说谢安在一个雪天里会集家人讲论文章义理,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安来了兴致,说:“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胡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开怀大笑。看来是很满意了。
    谢道韫将雪比做柳絮,体现了艺术的动态美,其意趣神韵充分显示了才女超凡的想象力,不但迎合了谢安,也道出了当时士人的审美心态和文学旨趣。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朱光潜先生指出:“‘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都是‘变形’类的类似联想”。(《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P189)谢道韫由甲意象联想到乙意象,恰能传出情感,且迎合了时代特征,当然是上品之作了。
  史书虽厚,能够算过来的才女却不多,《妇人集》中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是很不简单的。她是王羲之的儿媳,又出自名门望族,除先天的颖悟以外,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优越的文化圈子也是她成为才女的重要原因。《世说新语》“贤媛门”中有三处提到她,但她的婚姻却似乎并不幸。
  谢安召集家人讲论文章义理这种活动,极容易让人想起《兰亭集序》中的文人雅集和《论语》中的四子侍座,不过,魏晋时还没有光电音的现代化,要是有,也难保他们不去卡啦OK一回。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38
宁作我——《世说新语》品读之3


宁作我,三字言简而风流尽出。字面的意思是:宁肯仍作我自己。这则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品藻门”,说桓温与殷浩年少时就都有名气,常在心里比高低,桓问殷:“你比我怎末样?”殷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我和我应酬的时间长了,宁肯仍作我自己。”殷浩的回答留给人很大的思索空间。不过这句话,在《晋书》中写作:“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后者似乎更能熨贴文意,而前者却能突出人物性格。在这则故事前面,紧挨着还有两则同类的故事,一则是有人把他和当世王公裴遐比,他说:“当然是因为我们识见都能通精微难解之处了。”一则是司马昱问他比裴逸民何如,他好久才说:“当然比他强啦。”
     人的一生也许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宁作我,强调的就是我自己,我就是我。人有时可能会因为外界的因素或自身的欲望丢失了自我,时间长了,本性觉醒,就想把扭曲的人格调整过来。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难矣。辛弃疾有首《鹧鸪天博山寺作》的词,似乎是他本性觉醒的写照:“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处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实际上是归隐之心太浓,好象归隐之后就找到了自我。我觉得他象是走向了极端。明“公安派”人物袁小修有一个文学主张是:“才情宁作我,法度更从先。”用之做人,似乎折中。
    再说说“宁作我”式的人物殷浩,有回在北伐的誓师大会上没弄好从马上掉了下来,后来果真全军覆没。打了好几次败仗之后,桓温一表上奏,朝廷废他为庶人,当时穆帝年幼,简文辅政,他埋怨简文说:“把人送到百尺高楼上后,又把梯子扯走了。”(《世说新语》“黜免门”第五则)从此一蹶不振,常常用手划字,有人认得是“咄咄怪事”四字,不久就死去了。也真是咄咄怪事了,其真我欤?
    人的一生,不经历这些,就要经历那些,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走弯路,“人生贵得适意尔”,宁作我,也要学会适当地调整我,这样才好。不过,我有时也感到心寒,觉得,人在找不到自己时,是可悲的,找到了自己时,又是可怜的,陕西关中有句俗语说“人皮难背”,也真是说到了痛处。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40
才女的心事——《世说新语》品读之4


一千六百年前生活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才女谢道韫的事迹,我们只能从有限的资料中查找了,主要是《世说新语》和《晋书》,但仍然十分有限。她身上的幸与不幸是并存的,才名的幸与婚姻的不幸鲜明对比,使她更加出名了。她是悲剧性的才女,悲剧性留给人的是刻骨铭心的痛。
    《世说新语》中谢安雪中与儿女讲论文义,她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千古名谈,使世人谈才女必谈谢道蕴,谈谢道韫必谈此典故;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何句最佳,她说:“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是《大雅》中的句子,是说政治清明的,正合了谢安的心意,谢安称赞侄女是“雅人深致”,这“雅人深致”四字,一般人也是不能随便用的,才女才配;还有贤媛门中的一些故事,都能证明她不是一般的女子。不过《艺文类聚》里收有她的一首诗,《拟嵇中散诗》,我觉得更能表现出她的不凡:“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被万仞条。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尤其尾联二句,一代才女的内心悲哀就表现的更是激烈了。
     她对自己丈夫的不满意是深切的。《世说新语》“贤媛门”第二十六则说她嫁到王家以后就看不起自己的丈夫王凝之,回到谢家心情都不好,谢安安慰她说,王羲之的儿子嘛,人也不错,至于吗?她却说:和谢家的叔伯辈及兄弟们相比较,没想到天地之间,竟然会生下这末一个王郎!实在是不满意到极点了。
     我们注意到她并没有说出王凝之的具体缺点,但语气是幽怨而痛切的。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晋书·王羲之传》后附有他的小传不足百字,参阅别的资料,他大致禀性忠厚,有较深的文学造诣,草、隶书也写的很好,笃信道教,行止端方。不过,在王羲之的五个儿子中,他却算是最没有出息的了。他晚年的死,极大的暴露了他的弱点,最起码是愚蠢和固执。农民起义领袖孙恩攻打会稽时,他负责守城,不听妻子及众人劝告,却一味地迷信鬼兵相助,丢了身家性命,导致诸子被杀,妻子被虏。此后,谢道韫“丧二男,痛甚,六年不开帷幕。”(唐陈子良注引《晋录》)王凝之的死,给谢道韫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不幸。
     婚姻这种事情,如同鞋子,合适不合适,自己心里最清楚,外人是很难看明白的。谢道韫出身名门,而又才高不群,她对婚姻的理解,也是常人所难理解的。在当时条件下,外人如谢安者,因道韫之父去世过早,他视侄女如同己出,但为了巩固王谢家族的政治联盟,对侄女的婚姻不管他看的明白不明白,他也会极力维护的,何况他是这场婚姻能否维系的关键性人物,道韫婚姻的悲剧性与谢安及其家族有着很大的关系。但退一步讲,假使谢道韫婚姻破裂,她又会走向何方呢?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谢道韫也难跳出这样的圈子。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王谢家族权倾一时,两家的门阀婚姻观念,一直小心谨慎地勉强维系着谢道韫并不痛快的婚姻关系,一代才女的身影也渐渐地在历史的年轮中慢慢退去,才女的心事,何人能解,给历史留下了无限的悬念。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5 14:41
裆中物——《世说新语》品读之5


就文章的题目来说,准确点应该写作“裤中物”或“衣裤中物”,然而按照汉语的习惯,“裆中物”更通俗,也更痛快淋漓一些。陕西关中一带的方言说某人“扎势”,就说:“装的跟棰子一样。”“棰子”约定俗成就是指男性的“裆中物”。不过这实在是一句低俗恶俗粗俗俗不可耐的话,让人恶心。文章还得从刘伶做起。《世说新语》“任诞门”中有则故事说刘伶经常纵酒放任,有时脱掉衣服呆在家里,有人看见了,讥笑他,他却说:“我把天地作为房屋,以房室为衣裤,各位先生为什末钻进我的裤子里来?”
    读过《西游记》的朋友一定还记得第三十六回中孙悟空说的话:“若以老孙看时,把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何其相似,但刘伶的话更粗野。《晋书·刘伶传》中说刘伶个头不高,丑陋,纵酒,经常喝得一塌糊涂,也滑稽,有回喝多了和人发生冲突,人家挽袖挥拳要打他,他慢慢地说:“鸡肋不足以安尊拳。”那人笑着就停手了。还有就是他经常出门带一壶酒,后面让人扛铁锹跟着,说:“死便埋我。”似乎完全不把自己当回事。他的传记不长,他写的有名的《酒德颂》就占了几乎一半的篇幅,《颂》中的部分语句就和前文引用《世说》故事中的语句的意思相近,故事中的话有所发挥。
     刘伶字伯伦,是中国人心目中的酒鬼,“刘伶醉酒”的故事是有名的民间传说,现在还有好多酒店都用“伯伦不归”四字作招牌。他还是魏晋时期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崇尚庄子的“无为”精神,因此官也做的不好。他的人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贤”,一方面是“酒狂”,《傅雷家书》中有段傅雷先生的话:“近来常翻阅《世说新语》,觉得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文明的时候会那末文明,谈玄说理会那末俊永,野蛮的时候又同野兽毫无分别,甚至更残酷。奇怪的是这两个极端就表现在同一批人同一时代的人身上。”我们有时也难免存在这样的困惑。
     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魏晋时期是“人的自觉时期”和“文学的自觉时期”,人的自我意识中都有一种“宁作我”的思想倾向,追求个性是时代的潮流,“完全适应着门阀士族的贵族气派,讲求脱俗的气度神貌成了一代美的理想。不是一般的,世俗的,表面的,外在的,而是要表达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超脱的风姿容貌,才成为人们所欣赏、所鼓吹的对象。”(李泽厚《美的历程》p4)另外,魏晋时期又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和社会最黑暗、最动乱的时期之一,人人自危,力求自保,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多面人,有官场撕杀的,有隐逸山林的,有疯癫狂怪的,等等,刘伶就是以酒乱性的典型人物,喝酒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但酒也仅仅是一种寄托而已,因而宋人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至于沉醉,未必真在乎酒。盖时方艰难惟托于酒,可以疏远世故而已。饮者未必剧饮,醉者未必真醉耳!”
     自己心里有许多不情愿,还须选择适当的方式发泄出来,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求得生存,一方面不丢失自我的真我个性,另一方面还要顶住外界的压力,在这样的矛盾中,人格扭曲的现象就十分普遍。真醉与假醉外人看不清楚,长期下来自己也会糊涂的。
     刘伶视“先生们”为“裆中物”这种狂怪举动,现在看来就不必奇怪了,是有些粗野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他确实以这种方式保全了自己,因而《晋书·刘伶传》最后四字是“竟以寿终”,对于刘伶,真如庄子所说的无用之木反而长寿了。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9 08:45
踩鸡蛋——《世说新语》品读之6 (2007-07-09 13:06:31)转载▼

    因为文章作的好,且全录原文。《世说新语》“忿狷门”第二则:“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毫可论,况蓝田邪?’”
    王蓝田即王述,曾经做过扬州刺史,尚书令,封蓝田侯,因而人们称他为王蓝田。他吃鸡蛋竟然吃的那末有趣,用筷子插,没插到,大怒,扔在地上,鸡蛋旋转不停,又用木屐踩它,还是不行,气的要命,又从地上拾起来放在口中,嚼碎了立即吐出来。哈哈,完成了一系列动作之后还是没有吃。像他这样的大人物,身上发生了这样的小闹剧,像孩子一般的小闹剧,突然不见了士大夫的雍容大度,实在是有意思的事情。人的本性中的率性、单纯、自然完全表露出来了。因而王羲之嘲笑他,还要加上他的老爸。其实王羲之看不起王述一门,因为自己太清高。他官也不如王述做的好,王述是省级干部的时候,他还是市级干部,而且受人家管理,他曾经向朝廷要求提高他的级别,没有成功,还受了别人的嘲笑。他对儿子们说,你爸我不如人家混的好,你们也就不能和人家的儿子相比了。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可以用自己的话把上面的故事复述一遍,可能不如它的语言简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概括是十分准确的。它虽然划入了小说的门类,但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却带有历史的经典的意义,便于我们对魏晋时期的社会现实的历史把握。刘师培说:“小说家言,体近于史。”(《论文杂记》第十八则)《世说》是应该近于史的。
    东晋裴启的《语林》也记述了这段故事:“王蓝田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投于地。”简则简矣,但确实不如前边的文字读着受活,让人有不过瘾之叹。据学者考证,《语林》是刘义庆撰写《世说新语》的故事来源之一,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之间文字上的差别。
    余嘉锡先生在这则故事的《笺疏》中引用《晋书》的话,说王蓝田“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似乎强调了大人物的修养问题,但王述这个人物有其双面性格,谢无奕曾经和他闹事,他却很能忍耐,一声不吭,等谢走了,他仍然继续干自己的事。人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动物。


人何以堪——《世说新语》品读之7 (2007-07-11 13:05:09)转载▼
标签: 读书随笔 人何以堪         分类: 新雨堂
    古来悲秋伤春之作甚多,但出名的却并不多。桓温一句“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算是顶呱呱的了。曹操《短歌行》里也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张华《轻薄篇》亦云:“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等等,却似乎都不如桓温的好。《世说新语》“言语门”第五十五则说,桓温北征,过金城这个地方,看到自己近三十年前作琅邪内史时所种的柳树都有十围粗了,感慨地说:树都是这个样子,人怎末受得了啊!手攀柳枝,眼泪都流下来了。
    桓温是魏晋时有名的人物,《世说新语》中有关他的文字九十三则,是很多了。他是东晋名将,晋明帝的女婿,最初仅仅是驸马都尉、琅邪内史的小官,后经三次北伐,特别是东晋永和十年以殷浩北伐失败为由上书参其为庶人以后,他就掌握了东晋王朝的内外大权。在魏晋的谈玄名士中,他也占一席之地。和王谢家族相比,他的出身不如人家的好,而魏晋的风气更看中门第及文采风流,因而他为了做名士还苦练了谈玄技巧,并训练自己潇洒的仪态,终于成名了。
    桓温的这次北伐,刘盼遂《世说新语校笺》云:“金城泣柳事,当在太和四年之行。由姑孰赴广陵,金城为所必经。攀枝泫涕,当此时矣。”余嘉锡《笺疏》也从其说。太和四年是公元三六九年,金城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北,桓温当时已近暮年,经历了人世的生生死死,大喜大悲,又在行军打仗的途中,因而触物生情,有感而发了。但这八个字说出来也不简单,要有与自然物态互相契合的慧心,也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做铺垫,更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作支撑。
    苦难是人生的常态,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悲剧性的,追求的过程,就是悲剧延伸的过程,尤其对经历过九死而一生的大人物来说,他们的体会可能要更深一些。因而我们在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那种悲秋伤春的浩叹,摇落之悲的华章会更多一些。桓温临死的时候,他还向朝廷求赐“九锡”以满足他建立不世功业的虚荣心,这样的事,曹操、司马昭也干过,好象和“篡逆之心”有了关系,这时名士派的老大谢安用了“拖字诀”,十几天后桓温就死去了,终于没有了却心愿。对桓温自己来说,人生的悲剧性不是很明显吗?
     李泽厚先生在解读魏晋人多悲叹之辞时说:“门阀贵族们经常生活在这种既富贵安乐而又满怀忧祸的境地中,处在身不由己的政治争夺中,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使他们的人生慨叹夹杂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这句话,也有利于我们对“人何以堪”的解读。
     观古今文人,作鸿篇巨制非我所不能,但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片言只语,让有文化的和没有文化的人整天里念叨,也非易事。桓温姑且不论,而后陈子昂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足以让自诩为天下第一的狗屁文章花容失色了。


恭维——《世说新语》品读之8 (2007-07-12 13:23:26)转载▼
标签: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恭维是有技巧的。《世说新语》“言语门”第五十七则说,顾悦和简文帝司马昱同岁,而头发却过早地变白了,简文帝问他,你的头发怎末先白了?顾悦回答:蒲柳柔枝,近秋树叶则凋零;松柏质实,经霜枝叶更茂盛。
    读《世说新语》,常常让人惊叹于他们的名士风流,平平常常的话,经他们口里一说,就显得那末有文化。上下级之间说话,因为所处的地位不同,恰当的尊重与恭维是应该的,但我们平日里见多的却是让人恶心的奉承。顾恺之所作《父传》云:“君以直道,凌迟于世。入见王,王发无二毛,而君已斑白。问君年,乃曰,‘卿何偏蚤白?’君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王称善久之。”实在是不卑不亢,既让上级满意,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颂而不谀。简文帝以前是会稽王,当朝执政王相,而自己经霜凌迟,直道以行,几经摧残,怎不发白早衰!人生的悲凉与哀伤也于不经意间表达出来了。
    现在是流行恭维的时代,每天都上演着许多类似皇帝的新装的故事,尤其文人,靠相互抚摩来取暖,至于这种取暖方式的功效,是丝毫不去顾及的。如果再加上什末上下级或者朋友之类的关系,则更是欲演欲烈了。这就是所谓的双赢,其实双赢,不过是狡诈的政客闲造的无聊的名词罢了。但于有文化的恭维者来说,要碰到有文化的被恭维者也不容易,自己要酸腐两句,会被视之不屑,还会被周围的人耻笑,这也是现时的境况,因为,他们欣赏的不是文化,而欣赏的是自己。凡事都要讲究个对手问题,就象简文与顾悦,在文化修养上是不相上下的。
    唐杜牧《送隐者一绝》云:“世间公道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顾悦之与简文同年,头发却早白了,世事忧患,是个人的境遇不同造成的,但放在时间的长河中,富贵贫贱,顺逆曲回,如同浮云,人年不满百,白发也是公道的,又有谁能够超越时间而存之永恒呢?
    引文“蒲柳”四句,《晋书`顾悦之传》作“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还有“经霜”作“凌霜”的,杨勇先生在《校笺》中提供了好几种说法,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南京大学徐复教授在吴金华所著《世说新语考释》序中说:“夫《世说》一书,近之读者颇觉费解者,或在传本文字之讹,或在名物制度之异,或在方言化语之僻。”是有道理的。


妈妈的见识——《世说新语》品读之9 (2007-07-16 12:24:41)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钟叔河先生说,读《世说》印象最深的两点,一是读书人的自我精神,可于阮籍猖狂、嵇康傲岸见之;二是女人能表现自我,没有后世那末多束缚,以及由束缚养成的作伪和作态。(《念楼学短》)赵母也算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世说》“贤媛门”第五则记载,赵母嫁女,临行告戒女儿说:“千万不要做好事。”女儿说:“不做好事,可以做坏事吗?”母亲说:“好事尚且不能做,何况坏事呢?”
    赵母的这番话,现在看来也是有个性,有些意思的。一般人家嫁女,长辈们总是教女儿作好的,像是很少有这样对女儿说话的。不过她的话也很难理解,好象是好事坏事、什末事都不要做了。其实不然。赵母是桐乡令虞韪的妻子,《列女传》上说她“才敏多览”,虞韪死后,孙权敬其文才,把她收入宫中,人称赵姬,她还作了数十万言的《列女传解》。看来也是一个博览群书的才女了。她和女儿的对话,《淮南子》、《古类书》中也都有相似的故事和语言,可以有较多的理解,余嘉锡先生在《笺疏》中这样理解:“盖古之教女者之意,特不愿其遇事表暴,斤斤于为善之名,以招人之妒嫉,而非禁之使不为善也。”因为《淮南子》里有“尔为善,善人嫉之”的话,这样的理解似乎更能接近文意了。
    新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就想有所作为,这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但以长辈们的经验,树大招风,遥遥者易折却似乎也是世之常态,因而在让人有多种理解,或者不可理解的话语中,好象就隐藏了一丝淡淡的哀愁,表露着长辈的仁心。凡事不强为、不妄为应该是人生的一条规则。这其实是中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处世观,从这里我们也不难体会到老庄自然无为的思想影子。
    如果从积极的态度出发,考察赵母的话,正如余嘉锡先生所言:“有晋一代,唯陶母能教子,余多以才智著,于妇德鲜可称者。题为贤媛,殊觉不称其名。考之传记,晋之妇教,是为衰敝。”(《笺疏》“贤媛”)赵母的见识就有些消极的意义了。
    有些书上给这则故事加的题目是“赵母告女” ,钟叔河先生在读这则故事的时候给它加了一个题目叫“妈妈的见识”,我觉得还是后者好,于是就把它抄来作了自己文章的题目。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9 08:47
国标妈妈——《世说新语》品读之10 (2007-07-18 12:29:41)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三字经》里有句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好象孩子的教育父亲发挥的作用要大一些。其实,一个孩子从启蒙教育开始,母亲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大部分父亲因为社会活动较多或自然属性原因对孩子是趋向“疏于管理”的。谢安的夫人问谢安说,怎末从来不见你教育孩子啊?谢安回答说,我常常在教育孩子啊。(《世说新语》“德行”第三六则)他的意思是自己平日里注重默默的言传身教。可见母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晋时名臣陶侃的母亲湛氏就是一位余嘉锡先生称为“有晋一代,唯陶母能教子,为有母仪”的“国标妈妈”。
  说湛氏是国标妈妈,是说她教育孩子的行为符合国情,富有中国特色。《世说新语》里有关湛氏的故事仅有两则,但都很出名。一则说,陶侃年轻时作管理一种捕鱼设置的小官,曾用陶罐装着腌制的鱼送给母亲,母亲退回并回书责备说:你作官却用公家的东西送我,不只对我无益,反而增添了我的忧虑啊。(《世说新语》“贤媛”二十)另一则说,陶侃年轻时家里贫困,和母亲住在一起,有一年冬天同郡很有名气的孝廉范逵投宿陶家,且有很多的马匹和随从,湛氏对儿子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住客人,我自己想办法。她把长发剪下作假发卖掉换米,把房柱子劈开一半作柴火,铡碎几个草垫做马料,傍晚摆了精美的饮食招待了他们,给儿子赢得了美名。(《世说新语》“贤媛”一九)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说湛氏是国标妈妈,是说她教育的成果很理想。《晋书·陶侃传》比较长,大致说他早年孤贫,生性聪敏,勤奋惜时,孝敬长辈,勤于吏职,作战英勇,工作能力也强,因而在官场混的还不错,由鱼梁吏的小官一直做到荆州刺史,后来平息苏峻反乱因功还被封为长沙郡公。做大将军时皇帝都让他可以佩剑上殿,晚年也能够善终,活了七十六岁。他竟然有十七个儿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作官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了,后朦胧诗人陆忆敏有诗句云:“作官就是荣誉,就能骑在马上,就能找到水源。”(《沙堡》)在中国,陶侃,人生算是比较华丽了。
  当然,一个人成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有晋一代,象陶侃这样没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要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母亲的教育就相当重要了。在陶侃的成功过程中,湛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时时教育自己的儿子在中国传统道德的规范下严格要求自己,比如象和同僚喝酒这样的小事,直到母亲死后他还记着遗训不多喝一杯,真正显示着母亲卓越的影响力。
  现在是喊叫同国际接轨和弘扬国学的多元时代,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成功的标准也呈多元化的发展,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的目标是永远不会变的,在一个真正的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孩子的自身因素以外,“国标妈妈”这种现象也是值得思考的。

名士是何物——《世说新语》品读之11 (2007-07-21 20:40:23)转载▼
标签: 读书随笔 《世说新语》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现在满街都是博士硕士,倒很少听说名士了,偶然听说,还以为是回到了古代,转过神,却有一种吃了注水鸭的感觉。再听说某某人名士风流,头脑里倒和下流有了干系,真是古风不存,还是自己脑子有了问题?《世说新语》据说是一部“名士教科书”,看看人家的做派也许能明白一二。
    《世说》“任诞门”第五十三则,那位曾作过中书令,而后来被司马道子所杀的王恭说,名士不一定要才华出奇,只要平常能闲着无事,尽兴喝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许并不希奇,但放在而今,实在是很难的,闲着且能尽兴喝酒,这样的人多的是,再且能熟读《离骚》,就难了,现在只听说文怀沙老先生读得好,还听说谁读啊。而且,王恭的话,并不可信,因为他善于叙谈,而读书不多。(《世说》“赏誉门”一五五则)余嘉锡先生说他有关名士的话语是自我掩饰,他做人的失败正是因为不读书,他的话误导了青少年,附庸风雅,遍称名士,形成一种习气,对社会危害极大。
     其实,《礼记·月令》中有句话说:“勉诸侯,聘名士。”其注云:“名士,不仕者。”其疏云:“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德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辞源》解释为知名之士,又说魏晋时代以唾弃礼法任性而行好讲玄谈的称名士。“名士”一词,到了晋代,词义要宽泛了许多,好象并不局限于“不仕者”,“仕者”所占的比例也并不小。名士的类型,有求名不求官的,有刚直不阿的,也有看风使舵顺风行船的,且以后者居多。不过他们确实都是好玄谈而轻礼法,任性放荡的,比如王澄,出任荆州刺史时王衍太尉带领一班人马为他送行,他竟当众脱衣上树掏小喜鹊,下来后神色自若地玩弄它,根本不把众人放在眼里。(《世说》“简傲门”六)这是魏晋时期的一种风气。
     现在社会多元化了,有志之士想出名的心情也迫切了,出名的手段和途径也多元化了,因而名士的行头也注水了。酒也喝,醉后违章驾车上电视就能当名士,玄也谈,吹的猛牛飞天天上黑,也能当名嘴,如此等等,五花八门,只是真正的名士不见了。人们对名士之所以趋之若骛,就是因为它有潜在的社会影响力,超越众人可以享受到无尺度的社会权利,比如说驾车违章交警也可能放行呢,就因为他是名士。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传统。
     不过,名士也有难堪的时候,余怀《板桥杂记》说妓女刘元,“佻达轻盈,目睛闪闪,注射四筵。曾有一过江名士,与之同寝,元转面向里帷,不与之接,拍其肩曰:‘汝不知我为名士耶?’元转面曰:‘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耶?’相传以为笑。”大家都笑笑吧。

学驴叫——《世说新语》品读之12 (2007-07-25 12:46:19)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学驴叫这种事,在《世说新语》正文及注中,我记录了三个条目,可能全书就这三个条目,其中一则是集体行为,两则为个人行为。“伤逝门”开篇即说,王粲活着时喜欢驴叫,下葬时,魏文帝曹丕亲临丧礼并对同行的人讲:王喜欢驴叫,可以每人学一声送他。大家就都学了一声驴叫。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最先跟着刘表干,刘表看不上他,后来就投奔曹操,曹操很喜欢他,行军打仗总是带他。他和曹氏父子感情都很好,平日里还有书文问答,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就足以代表建安文学的风骨了。建安二十一年,他随曹操征讨东吴,次年春,在返回邺城途中病死了,才活了四十一岁。用今天的话说是英年早逝,曹丕曹植后来在文章中都说到过这件事,我也觉得是十分可惜的。
    另两则学驴叫的故事,一则是讲东汉时有个叫戴良的,他母亲喜欢听驴叫,他就学驴叫让他母亲高兴,后来竟有了孝子的美名。另一则是说孙楚很敬重王济,王济死时名士到场的很多,孙因王在世时喜欢听他学驴叫,就叫了一回,很逼真,名士们都被他逗笑了,他还骂了他们几句。
    大致学驴叫,是魏晋人的一种习气,受了东汉的影响,他们把歌啸作为行气修炼的养生术,平时修炼时还要尽量让气拉的长一点,声音大一点,以增强修炼的效果,另外吟啸也能展示文人的风度仪态,因而有学蝉鸣的,有学猿啼的,更有学驴叫的。我的理解,象今天我们到山里去,站在悬崖上大喊,或者是晨练时喊叫,都有着这样的意义。不过,如果单纯看这三则故事,我觉得更应该看到魏晋人的真情深情和率性自然,他们对朋友对亲人,都是一腔真情和深情,学驴叫这种事,我们小时侯也许做的出,成人后我们被社会“洗脑”,也许做不出了,其实是我们失去了自我。
    行文至此,似觉仍有可以商榷处。王粲的丧礼,文帝让大家学驴叫,大家是没有意见的,王济的丧礼,孙楚学驴叫,名士们都笑了,真是同是送丧,情形两样。其实前者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名士们的思想被权威强奸了,不管他们自知与不自知,都是没有用的,而孙楚,我们都没有叫,你一个人叫了,所以我们都要笑你。这种情形,可以在许多社会领域找到影子,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动物心理现象,动物学家不妨也可以研究一下。
    《世说》“伤逝门”十九篇,是说情,悲情的,魏晋名士用情之真,用情之深都是我们今天所丢失的,所看不到的,王戎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也应该是我们的心里话。清张潮氏《幽梦影》有云:“情之一字,所以维系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太平。”拨开人世的五彩,我们也仅仅看到情之一字,其他的一切,对我们来说,倒全是多余。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9 08:5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七) (2012-04-17 13:01:55)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部曲 佃客 占田法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38、第二章讲封建关系的加强,分两节。
    39、西汉末年,马援曾使宾客在长安上林苑中屯田。P142
    40、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继续执行,世家大族门阀累世富贵现象明显;商人因不断占有土地,成为大庄园主,亦成为豪强。P144-145
    41、失地农民大量地依附地主阶层,身份上便不是政府的“编户齐民”,亦可逃脱徭役,这样慢慢地就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样的矛盾不时地处在调整的状态,以至于出现了荫客制度。P145-156
    42、世家大族庄园经济发达,由南而北不断发展。文学作品中对此亦多有描述,如石崇《思归引》、潘岳《闲居赋》、谢灵运《山居赋》,有些庄园占地竟二三百顷。P157-161
    43、部曲与佃客现象普遍,以依附者的身份与土地结合,且不得离开,否则以逃亡论罪;只有经过主人的放免,才能成为平民;他们死后,妻子会被主人指配给其他佃客或部曲。但佃客与部曲又不同于奴婢,奴婢与主人为所有关系,而佃客与部曲与主人是依附关系。法典对佃客与部曲的日常行为有明确的规定,自唐而始。P161-168
    44、关于门生,作者引用欧阳修《孔宙碑阴题名跋》中的话说,“汉世公卿多自教授,聚徒常数百人,其亲受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当时寒门富室,为了在政治上取得地位,不能不投靠达官贵人之门,作他们的门生。与此相近的一些人,便是幕僚、故吏,各种隶属关系使封建关系得以强化。P168-169
    45、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奴隶制残余形态,而封建依附关系亦在继续发展。P169-171
    46、晋灭吴后,含有军事意味的曹魏屯田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罢天下军役,示海内大安”(《晋书·山涛传》),于是统治者便把原来兵屯的土地分给士兵家属去耕种,逐步实施了占田法。P179-180
    47、所谓“占”,是向政府办理登记手续的意思。占田法首先规定了户调之式。占田法的用意,使民屯上的屯田客,兵屯上的佃兵,以及代佃兵种稻的官奴婢,也成为占田户,而这种占田户,名义上虽是独立小农,实际上是封建国家的变相农奴。P1811-183
    48、占田法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触动世家大族庄园经济的发展,相反却助长了它的发展,拥护政权的阶级基础并没有大的变化。P183-185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八) (2012-05-18 12:20:55)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西晋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49、第三章讲西晋的暂时统一及其崩溃。
    50、匈奴人逐水草而生,游牧,经常侵掠汉族边境,后亦有经济文化交流,汉文化对其有重要影响。他们的迁徙,亦曾在欧洲出现,攻略其城池。阵营分南北匈奴,黄巾起义爆发时,汉王朝曾想调拨南匈奴出兵镇压,遭到拒绝。P187-189
    51、曹操时期,南匈奴人口繁殖,势力渐大,朝廷就分而化解之,华威五部,并委派汉族官员监督他们。而甘肃一带胡人亦有发展。P190-191
    52、内蒙一带有乌桓人,过着氏族社会的生活,受匈奴剥削和统治。其后势力发展壮大,侵扰汉族边境,曹操举兵歼灭了它。乌桓人历十六国北朝,逐步融入汉部族,塞外的乌桓人,则融入鲜卑族。P191-193
    53、鲜卑人一度曾经统治了蒙古草原,他们形成部落联盟,势力不断扩大,地盘亦不断扩展,前燕国、南燕国、南凉国等,有的建国历三百年之久。P193-197
    54、甘肃、青海一带羌人发展,四川、陕西一带氐人发展,前后都有小国建立,氐人苻氏建前秦国,至苻坚时,最为强盛,曾统一中原地区。P198-202
    55、嘉陵江上游亦有巴人部落,自春秋以至战国,一直与楚相攻伐;秦、汉以后,列置郡县,逐渐融入汉族。曹操放弃汉中时,又把氐人全部内迁至略阳、天水一带。P202-204
    56、魏末晋初,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内迁,《晋书·文帝纪》记载,最高数目达八百七十余万口,成为汉政权的编户齐民,俘虏起来,进行剥削。江统《徙戎论》中就还说,“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可见当时严重的情况。P205-206
    57、西晋的门阀政治突出,世家大族经济实力发展,客观环境变化,就想贯彻一种政治理想,统治阶级的贪暴和奢侈现象更加严重。石崇、王戎等的腐败,《世说新语》中就有很多的记载,《晋书》中就有“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的话。羊毛出在羊身上,人民所受的剥削却是加强了。为“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P209-2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九) (2012-06-05 12:15:37)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西晋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58、西晋至晋惠帝,因他是白痴,政权问题就成了问题,大乱终于从宫廷政变开始,皇后贾南风随后秉政。晋惠帝虽白痴,但还是留下了几个有名的笑话,如听到蛤蟆叫就问左右“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却问左右“何不食肉糜?”都是很有意思的。P215
    59、王权不稳,出现权力真空,导致司马氏同姓各王之间的混战,自公元二九一年贾后杀杨骏,至公元三〇六年惠帝回洛阳,前后十六年间,混战局面一直没有平息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八王之乱”。P215-219
    60、惠帝死,怀帝继位,第二年,即公元三〇七年,匈奴贵族刘渊称帝,天下大乱,晋王朝收拾不了破败局面,连年兵乱,由洛阳而长安,至公元三一六年,刘曜攻入关中,十一月长安城破,愍帝被杀,西晋亡。第二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P220-221
    61、西晋时期,旱灾、疾疫频仍,加之匈奴人的威胁,秦、雍等州民众不得不流徙至梁、益、荆、豫等州,人口众多,约占西晋人口的十二分之一弱,近三十万户。阶级矛盾更趋激化。P222-224
    62、西晋人民流徙中,流民入蜀成为重要事件,六郡大姓分别成为流民领袖,尤以李姓李特深得民心,在益州组织流民与西晋抗衡,民生措施也比西晋政权好得多。后地主集团与政府联合作战,击败李特,李特被杀。其弟李流继续作战,不久病死,李特子李雄又继之,终于于公元三〇三年十二月逐走罗尚,攻下成都,次年自称成都王,三〇六年改称皇帝,国号大成。P224-226
    63、李氏成汉政权终究难逃封建地主国家灭亡的周期律,政权几经内乱,终于势衰,公元三四七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出兵伐蜀,成汉亡,立国凡四十四年。P226-228
    64、流民起义后来持续发生,政府一则遣返,二则镇压,有些则为被其领导的大姓所利用,归附其它少数民族势力,民族矛盾日益突出,西晋政权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便完全崩溃了。P228-23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〇) (2012-06-15 13:37:57)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十六国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65、第四章讲十六国。
    66、公元三〇四年,匈奴刘氏政权建庭左国城,三〇八年称帝,国号汉,建都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市西北。与晋抗衡,攻城略地,公元三一一年破洛阳,俘晋怀帝;三一六年,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P236-237
    67、匈奴刘氏政权采取胡汉分治方式管理国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主要是石勒集团与刘氏政权争夺统治权,几易更迭,至前赵亡,刘氏立国凡二十六年。P237-241
    68、石勒与刘氏政权的斗争中,公元三一九年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即今河北邢台市,三三〇年改称大赵天王,同年改称皇帝。对占领地区的编户齐民,进行田租户调的剥削,课税严重。大事杀戮西晋王公卿士和世家大族;亦采取胡汉分治的方式进行统治。石勒不识字,但对历史事件却有独特的识见,常让人读史书与他听,不时品评。P242-245
    69、石勒病死,侄子石虎摄政、篡位,公元三四九年改称赵皇帝,他是出名的残暴统治者,性情残暴,嗜好杀人;苛捐杂税亦胜过任何一代。父子争斗,石虎杀二子。政权走向衰亡,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冉闵建立了魏政权,立国三年,公元三五二年,又为慕容氏所灭。P246-253
    70、慕容儁自称燕皇帝,初都蓟城,即北京,后定都于邺,史称前燕。与东晋王朝周旋。公元三六九年,东晋大司马桓温举兵五万伐燕,后败于燕。P257-262
    71、前燕政权腐化,公元三七〇年,秦王苻坚任王猛为统帅伐燕,灭之。燕凡四世,八十五年,入主中原凡十九年。P262-264
    72、公元三五一年,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历刘曜、石虎、苻洪,苻洪子苻健自称大秦天王,明年,改称皇帝,国号秦,史称前秦,其地以长安为中心,据有关陇。公元三五五年,健死,子苻生继位。生淫杀过度,三五七年,苻健弟苻雄之子苻坚杀苻生自立。P264-265
    73、王猛不肯随桓温南行,终于为苻坚所用,任猛以政。王猛主张抑制氐部落贵族力量,强化王权,得到苻坚支持,个人地位亦不断攀升,至公元三七五年病死,为相达十六年之久。在他主政期间,前秦政治还是清明的。灭前燕、仇池氐杨氏,取东晋梁、益二州,灭前凉,灭代,进驻西域,中原地区基本为苻坚统一。P265-268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一) (2012-07-11 08:11:0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东晋 苻坚 王仲荦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74、前凉张轨是甘肃人,在晋惠帝时做散骑常侍,看到朝政混乱,觉得河西走廊一带偏远,就要求去凉州,朝廷果然就给他了一个凉州刺史的位子。他还真治理有方,尤其是惠帝永兴二年,公元三〇五年,鲜卑十万大军入侵凉州,被他击败,使他“威名大震”。P268-269
     75、前凉政权和其它小朝廷政权一样,内部恶斗,外部也受攻击,公元三四九年时,是它的鼎盛时期,疆域面积也最大。三五四年,张轨后人张祚自称凉王。明年,即为臣下所杀。十余年间上层争权夺位,自相残杀,终于走向下坡路。三七六年,前秦苻坚征调十三万众攻凉,灭凉。前凉九主,立国凡七十六年。著者认为,前凉虽为割据势力,但它忠于晋王朝,保证了一方安定,使当地农业畜牧业生产不受破坏,是有积极意义的。P269-272
     76、苻坚统一中原后,政治便开始腐败起来,尤其是王猛死后,更为严重。前秦是多民族的混合体,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统治方式也采取军事殖民的方式。各民族矛盾日趋激化,以氐族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力量也在各地分散开来,不集中,社会危机就慢慢形成了。P274-276
       77、王猛为相的时候,东晋谢安为相,都很出色,因而有对联说,“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因而王猛死时对苻坚建议说,“勿以晋为图”。但苻坚太过强盛,终于忍不住,还是向东晋发起了进攻。拉锯式的战斗,用著者的话说,只是淝水之战前的前哨战。P276-278
    78、东晋内部,因为苻坚攻晋,虽有矛盾,但此时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一致对外倒有了团结的氛围,士气高涨了。P278-280
      79、淝水之战,公元三八三年七月,苻坚下令进攻东晋。东晋以谢石为帅,谢石起初有消极倾向,后来接受朱序建议,决定趁秦军尚未全部集中,对它的前锋发起攻击,这样的策略及效果,对淝水之战的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280-282
     80、东晋淝水之战胜利后,以其实力尽可收复中原,但统治集团却苟安江南,没有决心,就是连刚刚攻取的地域也懒得管理,统一北方的机会就这样慢慢地失去了,而北方的势力经过调整,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四〇二年,拓跋氏歼灭各部,“入主中原”,统一了黄河流域。P282-285
     81、淝水之战,苻坚惨败,收拾残部后回到长安,而后慕容垂脱离苻坚,自称燕王,公元三八六年初,自称皇帝,定都中山,河北大部被他占领。慕容氏公元三八四年六月包围长安,有一年之久,苻坚出逃被捉,并被勒死在今陕西彬县的一座佛寺里。而后各部为东晋及西秦等歼灭,前秦亡,自公元三四九至三九四年,立国凡四十四年而亡。P285-288
     82、淝水之战后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以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为主。后燕、西燕,北燕、南燕,后秦、大夏与西秦,后凉与南凉,西凉与北凉,烦乱的样子,可以想象。公元四三九年,北魏主拓跋焘伐北凉,灭之,从此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历时一百三十五年的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P289-313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19 08:52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二) (2012-08-02 08:07:1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东晋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83、第五章讲东晋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
    84、著者将此阶段划分为两个时期,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三一七)至孙恩领导农民起义(公元四〇四)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从晋末刘裕秉国(公元四〇五)至陈亡(公元五八九),前后二百七十多年。P318
    85、以周玘为首的江东世家大族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奠定了东晋王朝在江东建立的基础,“三定江南”即是他的杰作,稳定了江东大局。P318-320
    86、西晋在八王混战后,外族入侵,政局动乱,北方世家大族就筹划着南渡,朝廷此时也任命司马氏和王氏两姓在江东执政,他们又拉拢江东的世家大族,洛阳对江东的控制也就坐实了。公元三一七年,司马睿得到愍帝被俘的消息,先称晋王,明年,改称皇帝东晋王朝于是建立起来了。像西晋一样,“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就成了东晋内政的基本方针,这是由其政权基础决定的。P320-324
    87、祖狄北伐,因王敦内乱而止,是很可惜的。P324-327
    88、北方的世家大族南渡,必然要与江东世家大族在土地、政治地位等方面发生矛盾,亦有斗争的过程,而东晋政权建立在世家大族利益基础之上,既要维护一种平衡,也要防止世家大族的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所以矛盾重重。江东大族周、沈两户甚至起兵造反,但都被东晋政权分化而灭之了。P327-330
    89、东晋有王敦、苏峻之乱,后皆为朝廷所灭,但统治阶级内部的火拼,削弱了统治力量,增加了人民的痛苦,也没有为后来桓温的北伐打下良好的基础。P330-332
    90、桓温有雄才,志在收复中原,企图以军事上的胜利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以便代晋称帝,因而就有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前燕谋臣申胤总结其原因说:“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而后桓温挟兵权以自重,威胁朝廷要求“加九锡”,为禅让做准备,谢安、王坦之等用“拖”字诀,拖到他死,算是了结了这事。P332-338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六) (2012-04-01 12:15:57)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曹魏 晋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33、关于曹魏的经济与政治。曹操田租户调令的颁布,东汉末年,自耕小农主要对政府承担田租、户调、力役三项义务。户调制的剥削形式是由两汉人头税演变来的,人头税主要征收货币,东汉末年,铸币近于废弃,魏制改征谷、帛等实物。户较丁相对稳定,容易征收,所以户调制易实施。主要原因还在于家庭纺织业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P122-123
    34、曹操的屯田制度,使政府成为土地经营者,役使屯田客、佃兵从事农业劳动,与土地结合起来,分民屯与兵屯两种。没有自由,造反、逃亡现象多,后来改为自愿、可以不服兵役等,稳定下来。农业经济复苏,缓解了粮食紧张形势,稳定了一定社会群体。后来,由于租率不断提高,负担加重,人员流失较大,自公元一九六年实施,至二八〇年实行占田法,前后八十余年,屯田制亦完成了历史使命。P123-126P129-130
    35、兴修水利,主要配合屯田制,中原地区灌溉系统初具规模,农业复苏,手工业也相应有了发展,冶炼技术也有很大提高,铁器被广泛使用。P126-129
    36、在吏治方面,实施九品官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各州、郡中正为吏部举荐人才,一改过去“察举”和“征辟”两种途径,世家大族有了政治上的垄断工具。P131
    37、司马懿为曹操、曹丕赏识,逐步取得重要地位,在对蜀汉、东吴的征战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军事权,比之于曹魏,儿子也很出色,姻戚都为世家大族,正始十年初,司马懿趁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离开洛阳去祭扫高平陵的时候,发动政变,取得成功,后诛杀曹爽三族,清除统治集团内部异己力量。咸熙二年,即公元二六五年,司马昭子司马炎即位,国号晋,史称晋武帝,历经三代,灭掉蜀、吴,结束了三分局面,实现了暂时的统一。P134-136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3 10:28
名士是何物——《世说新语》品读之11 (2007-07-21 20:40:23)转载▼
标签: 读书随笔 《世说新语》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现在满街都是博士硕士,倒很少听说名士了,偶然听说,还以为是回到了古代,转过神,却有一种吃了注水鸭的感觉。再听说某某人名士风流,头脑里倒和下流有了干系,真是古风不存,还是自己脑子有了问题?《世说新语》据说是一部“名士教科书”,看看人家的做派也许能明白一二。
    《世说》“任诞门”第五十三则,那位曾作过中书令,而后来被司马道子所杀的王恭说,名士不一定要才华出奇,只要平常能闲着无事,尽兴喝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许并不希奇,但放在而今,实在是很难的,闲着且能尽兴喝酒,这样的人多的是,再且能熟读《离骚》,就难了,现在只听说文怀沙老先生读得好,还听说谁读啊。而且,王恭的话,并不可信,因为他善于叙谈,而读书不多。(《世说》“赏誉门”一五五则)余嘉锡先生说他有关名士的话语是自我掩饰,他做人的失败正是因为不读书,他的话误导了青少年,附庸风雅,遍称名士,形成一种习气,对社会危害极大。
     其实,《礼记·月令》中有句话说:“勉诸侯,聘名士。”其注云:“名士,不仕者。”其疏云:“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德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辞源》解释为知名之士,又说魏晋时代以唾弃礼法任性而行好讲玄谈的称名士。“名士”一词,到了晋代,词义要宽泛了许多,好象并不局限于“不仕者”,“仕者”所占的比例也并不小。名士的类型,有求名不求官的,有刚直不阿的,也有看风使舵顺风行船的,且以后者居多。不过他们确实都是好玄谈而轻礼法,任性放荡的,比如王澄,出任荆州刺史时王衍太尉带领一班人马为他送行,他竟当众脱衣上树掏小喜鹊,下来后神色自若地玩弄它,根本不把众人放在眼里。(《世说》“简傲门”六)这是魏晋时期的一种风气。
     现在社会多元化了,有志之士想出名的心情也迫切了,出名的手段和途径也多元化了,因而名士的行头也注水了。酒也喝,醉后违章驾车上电视就能当名士,玄也谈,吹的猛牛飞天天上黑,也能当名嘴,如此等等,五花八门,只是真正的名士不见了。人们对名士之所以趋之若骛,就是因为它有潜在的社会影响力,超越众人可以享受到无尺度的社会权利,比如说驾车违章交警也可能放行呢,就因为他是名士。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传统。
     不过,名士也有难堪的时候,余怀《板桥杂记》说妓女刘元,“佻达轻盈,目睛闪闪,注射四筵。曾有一过江名士,与之同寝,元转面向里帷,不与之接,拍其肩曰:‘汝不知我为名士耶?’元转面曰:‘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耶?’相传以为笑。”大家都笑笑吧。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3 10:39
学驴叫——《世说新语》品读之12 (2007-07-25 12:46:19)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学驴叫这种事,在《世说新语》正文及注中,我记录了三个条目,可能全书就这三个条目,其中一则是集体行为,两则为个人行为。“伤逝门”开篇即说,王粲活着时喜欢驴叫,下葬时,魏文帝曹丕亲临丧礼并对同行的人讲:王喜欢驴叫,可以每人学一声送他。大家就都学了一声驴叫。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最先跟着刘表干,刘表看不上他,后来就投奔曹操,曹操很喜欢他,行军打仗总是带他。他和曹氏父子感情都很好,平日里还有书文问答,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就足以代表建安文学的风骨了。建安二十一年,他随曹操征讨东吴,次年春,在返回邺城途中病死了,才活了四十一岁。用今天的话说是英年早逝,曹丕曹植后来在文章中都说到过这件事,我也觉得是十分可惜的。
    另两则学驴叫的故事,一则是讲东汉时有个叫戴良的,他母亲喜欢听驴叫,他就学驴叫让他母亲高兴,后来竟有了孝子的美名。另一则是说孙楚很敬重王济,王济死时名士到场的很多,孙因王在世时喜欢听他学驴叫,就叫了一回,很逼真,名士们都被他逗笑了,他还骂了他们几句。
    大致学驴叫,是魏晋人的一种习气,受了东汉的影响,他们把歌啸作为行气修炼的养生术,平时修炼时还要尽量让气拉的长一点,声音大一点,以增强修炼的效果,另外吟啸也能展示文人的风度仪态,因而有学蝉鸣的,有学猿啼的,更有学驴叫的。我的理解,象今天我们到山里去,站在悬崖上大喊,或者是晨练时喊叫,都有着这样的意义。不过,如果单纯看这三则故事,我觉得更应该看到魏晋人的真情深情和率性自然,他们对朋友对亲人,都是一腔真情和深情,学驴叫这种事,我们小时侯也许做的出,成人后我们被社会“洗脑”,也许做不出了,其实是我们失去了自我。
    行文至此,似觉仍有可以商榷处。王粲的丧礼,文帝让大家学驴叫,大家是没有意见的,王济的丧礼,孙楚学驴叫,名士们都笑了,真是同是送丧,情形两样。其实前者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名士们的思想被权威强奸了,不管他们自知与不自知,都是没有用的,而孙楚,我们都没有叫,你一个人叫了,所以我们都要笑你。这种情形,可以在许多社会领域找到影子,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动物心理现象,动物学家不妨也可以研究一下。
    《世说》“伤逝门”十九篇,是说情,悲情的,魏晋名士用情之真,用情之深都是我们今天所丢失的,所看不到的,王戎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也应该是我们的心里话。清张潮氏《幽梦影》有云:“情之一字,所以维系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太平。”拨开人世的五彩,我们也仅仅看到情之一字,其他的一切,对我们来说,倒全是多余。


三字做官——《世说新语》品读之13 (2007-07-30 12:36:08)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晋怀帝当朝,阮修的名声好听,太尉王衍见他问道:老庄与孔教有何不同?阮回答说:“将无同。”太尉欣赏他的话,就召他为曹掾,时人因此叫他“三语掾”。人长的很好,做着太子洗马的卫玠就嘲笑他说:一言就可以征召,何必借助三语。阮反驳说:假使是天下人心所望,无言也能被征召拜官,又何必借助一言?后来两人还成了好朋友。这是《世说新语》“文学门”里的第十八则故事。它的核心在“将无同”三字。
    “将无同”三字首先涉及到的是语言的方言问题。王力先生曾说:“魏晋的文章和口语距离不远。自从南北朝骈文盛行以后,书面语和口语才分了家。在这时期中,只有《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等少数散文作品是接近口语的。”(《汉语史稿》上册p24)鲁迅先生也说《世说》“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人生识字糊涂始》)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有专家说,《世说》是中古汉语的“活化石”,因为它保留了许多当时语言的原生态的东西,如“阿堵”、“如馨”、“宁馨”等,当时是通俗易懂的,只是随着口语流变,我们现在才觉得成了障碍。它的俗语主要是士族沙龙里通行的口语以及河洛、江南等地流行的方言。“将无同”也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莫非相同,恐怕相同。“将无”是固定的晋人口语,表示揣度而偏于肯定之意,是《世说》中的常用词,如“德行门”十九,“任诞门”四十中都有。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里有段话:“‘将无同’三字,究竟怎样讲,有人说是‘殆不同’的意思;有人说是‘岂不同’的意思——总之是一种两可,飘渺恍惚之谈罢了。要学这一种飘渺恍惚之谈,就非看《世说新语》不可。”这种解说是不科学的,已经有专家指出了。也有人把“将无”二字分开解释,忽视了方言问题,我认为也是不对的。
  这三个字,也说了一个哲学问题。冯友兰谈到中国哲学的精神,说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时,赞扬了阮修的回答,“他回答高官的问题,既无法说,老庄与孔子毫无共同之处,又无法说,他们之间毫无区别,于是,他用回问的方式作为答复,实是一个聪明的回答。”(《中国哲学简史》)阮修也委实说到了王衍的心上,因而就给了他官做,但从后边阮修的话里,他似乎也在强调他的“好名声”,三语一语是无关紧要的,可问题是他的三个字实在太漂亮了,能让人拍案惊奇的,这是一种中国式的智慧,是汉语的魅力让人的智慧充分地得以表现,达到了一种完美。
  不过,在中国的古代,举荐与庭对一直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常规方式,关键还在于符合官员的意图,三语掾就是有名的范例,到了今天,“人民的政权”建立以后,这种现象就少见或者不见了,因为凡事都是人民说了算,人民当然不赞成这种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了。
  但老庄和孔教到底有什末不同,这恐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将无同”三字是一定说不清的,魏晋人的说话也当不得真,他们在一起,由着性子玩一玩,图个大家高兴,倒是真的,研究家也完全可以不理它。

  “将无同”而“三语掾”,以及后来的“莫须有”,从来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公案,有着中国的智慧,也有着中国的特色,难怪说仓颉造字,夜有鬼哭,真让人不寒而栗了。




文与情——《世说新语》品读之14 (2007-08-14 12:34:36)转载▼
标签: 艺术赏析 《世说新语》 读书随笔 文化 文与情         分类: 新雨堂
    孙楚的妻子去世,服丧一年期满,他作了一首悼亡诗怀念妻子,把诗拿给王济看,王说:“不知是诗歌因情而作,还是情由诗歌而生。读了使人悲伤,增添了夫妻情意深重之感。”这是《世说新语》“文学门”的第七十二则故事。我们现在读到它,也觉得好象是昨天才发生的事。
    王济即王武子,是晋司徒王浑的第二个儿子,他的两个姐夫,一个是中书令裴楷,一个是太子少傅和峤,《世说》中有很多他的故事。他一表人才,好弓马骑射,有阳刚之美,又聪明任性,王浑很满意,曾对妻子说,能有这样的儿子,一辈子也满足了。他很“浑”,曾和石崇斗富,也在晋炎帝面前摆阔。有次晋炎帝在他家吃饭,烤乳猪不错,问他缘由,他说猪是用人乳喂养的,搞的皇帝郁闷而去。他还喜欢在同僚间“乱放炮”。他的妻子是晋炎帝的女儿常山公主,公主双目失明,一生没有孩子,王济的两个儿子都是侧室所生。四十六岁时他去世了,孙楚曾在他的丧礼上学过驴叫。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经意间说出了一个重要的文学话题,文与情。
    在《世说》中,他看了孙楚的悼亡诗后,原话说:“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情与文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余嘉锡先生在《笺疏》中大量引用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的内容,对此进行探讨。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礼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礼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问题基本上是说清楚了。而后他评论历代作品,把它们分为“为情造文”和“为文造情”两大类,进一步指出“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的文学特点。但我们认为,一部好的作品,总是文情并茂的。孙楚的悼亡诗就是这样的作品。其诗曰:“时迈不停,日月电流。神爽登遐,忽已一周。礼制有叙,告除灵丘。临祠感痛,中心若抽。”尤其是最后八字,读之真要让人伤筋动骨了。
    余嘉锡先生《笺疏》最后说:“彦和此论,似即从武子言悟出。”我觉得有商榷处。《文心雕龙》是一部讨论文章之体制及工拙的系统性著作,他仅仅是看了王武子的话才有“情采”这样的题目,可能性很小。

    王世贞读这则故事时说:“此语极有致。文生于情,世所恒晓。情生于文,则未易论。盖有出之者偶然,览之者实际也。吾平生时遇此境,亦见同调中有此。”倒是李贽说了一句大实话:“孙子荆文生于情,王武子情生于文。”真是有心人多有慧语了。

丘壑独存——《世说新语》品读之15 (2009-03-09 12:36:08)转载▼
标签: 叶圣陶 谢国桢 俞平伯 庾亮 杂谈         分类: 新雨堂
    叶圣陶一九七七年一月写信给俞平伯说,谢国桢“属弟书篆字联,点戏用朱彊村之句‘信步园林以诗酒自适,小头风范而丘壑独存’。弟不晓‘小头风范’何意,敢以为问。”而后书信往来,探究其故,终于在二月三日复信给俞平伯说,“谢刚翁覆书已至,‘小头风范’之‘头’字系彼误书,询之陈从周,当作‘颓’字。”事见二人书信集《暮年上娱》。
    这副对联后来就成为很有名的联语了,在很多的有关叶圣陶和谢国桢的文字资料中都有出现,据谢国桢说,对联词句是陈从周送与他的。大致“头”、“颓”之误,很可能是因汉字繁简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笔误,“头”字的繁体“頭”手写是比较像“颓”字的,这是我的猜测。而在陈从周有名的《说园》系列文字中,“小颓”一词确实出现过,“童俊老人曾谓,拙政园‘苔藓蔽路,而山池天然,丹青淡剥,反觉逸趣横生’。真小颓风范,丘壑独存,此言园林苍古之境,有胜藻饰。”意境是能感觉出来的。
    其实“小颓风范、丘壑独存”这些字,在《世说新语》“容止门”第二十四篇中可能是出现得最早。说太尉庾亮在武昌镇守时,一个秋夜佐吏殷浩、王胡之等人登上南楼吟诗,他穿着木屐带着随从突然到了现场,大家都要回避,却被他劝住,说他于此也有兴趣。于是就和大家讽咏戏谑,毫无拘束地尽情欢乐。后来王羲之把这件事说与丞相王导,王导说,“元规(庾亮字)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羲之回答说,“唯丘壑独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那时,元规的风度不得不稍有减损。”“但是胸中高雅的情趣还是存在的。”“丘壑独存”,是指闲逸、超脱的胸怀情趣。
    人的内在美是以人的智慧、品格、才华为基础的,《世说新语`容止》各篇就特别注重人的内在美的表现,把人超凡脱俗的风姿神韵通过“容止”表现出来了。对庾亮的描写就相当成功。倘若用时下的现象比画,就是说领导忽然放下了架子,与下属放纵声色,卡啦OK了一回。不过那时是理调吟诗罢了。明袁中道看到这则故事时称是“韵事”。韵事倒写出了太尉的真性情,虽在外人看来风度稍减,但骨子里内在的神韵还是掩饰不了。孙绰《庾亮碑文》中说庾亮,“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更是说出了庾亮的内在的美,两篇文字是能够相互印证的。

   “信步园林以诗酒自适,小颓风范而丘壑独存”,有着很好的意境,以此联谓谢刚主,应该是妥帖的。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3 10:44
日近长安近——《世说新语》品读之16 (2010-12-15 18:40:37)转载▼
标签: 司马绍 《世说新语》 品读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夙惠”,也作“夙慧”,就是说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世说新语》中专列“夙惠门”,收集了七则故事来说明孩子小时候很聪明,其中有一条是说东晋明帝司马绍的。
    说司马绍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父亲元帝的膝盖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就问他故都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泪来;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元帝就把自己回到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复兴帝室的意思说给他听,于是问他日近还是长安近,他答“日远”,因为“不闻人从日边来”;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再问明帝日近还是长安近,他却答“长安远”,这让元帝大惊失色,问他为什么和昨天所说的完全相反,明帝回答说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这是一则很有名的故事,小孩子的聪明是显而易见的,同一个问题,他先是回答“日远”,是从听觉的角度切入的,因为没有听人说谁是从日边来的;而回答“长安远”,则是从视觉角度切入的,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判断一个地方的远近,既能通过视觉,也是能通过听觉的,但这似乎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小孩子不同的回答,刺激了统治者的神经。晋朝的都城原在洛阳,匈奴兵取洛阳后又于公元三一六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第二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自己原来的封国地江南的健康,即今南京重建晋朝了,史称东晋。当有人从洛阳过来,故国之思,屈辱之苦,一时难抑之情,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的。
    以后来司马绍的作为来看,他还是很有出息的。他自小聪明,母亲是鲜卑人,因而他长着金发黄胡子,很勇猛,为人豪爽,且有雄才大略。公元三二二年继位时,东晋政权内忧外患,半年前大将军王敦以诛杀奸臣为名攻陷都城建康,自认丞相,把持朝政,形同傀儡的晋元帝不久即忧愤而死;而外部西方的成国和北方的后赵也乘机频频进攻,东晋丧师失地,节节败退;而水灾、霜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又连绵不断,真是风雨飘摇。但司马绍还是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英勇善战,剪除了王敦势力,这是他在位期间发生的最有影响的事件。只可惜他活的时间太短了,公元三二五年病死,在位三年,死时才二十七岁。
    据说他的死与女人有关,皇后庾文君有些母老虎的性格,司马绍并不怎么喜欢这位颍川鄢陵荀氏的名门闺秀,就在深宫中藏了一位绝色美女宋祎,是石崇妾绿珠的弟子,曾经做过大将军王敦的妾,能歌善舞,特长是吹笛子,国中无出其右者。纵欲或者皇后加害被后人推测为他的死因。但他对死似乎看得很洒脱,在病后第五天的遗诏中说:“自古有死,贤圣所同,寿夭穷达,归于一概,亦何足特痛哉!”并要诸臣为自己治丧时“务从简约”,不得奢侈。这位本来应该很有作为的青年皇帝,没有能够继承父祖辈的遗业,雪耻以廓清中原,终究还是让人感到遗憾的,因而清人王夫之感慨地说:“明帝不夭,中原其复乎?”
    不过这则故事,如果按照时间推算,放在晋明帝身上,是值得怀疑的。明帝生于公元二九八年,东晋在建康建都是在公元三一七年,即使故事发生在这一年,明帝也应该是十九岁了,还要“坐元帝膝上”,是不靠谱的。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这则故事后边引用程炎震的话说:“永嘉元年,元帝始镇建业。明帝时年九岁。若建兴之年,愍帝立于长安,则十五岁矣。”对年龄也进行了推测。有专家认为这则故事的原型来源于《列子·汤问》的“两小儿辩日”。
    容庚《甲骨学概论》一文中,评价郭沫若说:“其想象力极强,文笔优美,日近长安近,皆能言之成理。余于其说之确凿可据者固多采纳,而间以献疑之故,招郭氏之不安,甚且以为遭受敌视,而函札遂疏。去年春,相见于重庆,问以新著,举《青铜时代》、《十批判书》两种相对,剧谈二小时,知其兴趣在政治而不在考古,将如退院之僧矣。”“日近长安近”,怎么都能说,让人读起来就真是意味无穷了。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3 10:46
一部政治家编的书---读曾国藩编《经史百家简编》 (2009-06-21 19:00:12)转载▼
标签: 经史百家简编 曾国藩 归有光 文化         分类: 陈香榭
    具有通史性质的古文选本,本来就很多,再加上历朝历代所编的具有断代性质的古文选本,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并不为过。仅就前者而论,读书人心目中觉得好的,《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三种,应该说都过了历史这一关,而曾国藩选编的《经史百家简编》,也应该为我们所熟悉。
    这部书的形成,我翻阅了曾氏在咸丰十年、十一年(公元一八六零、一八六一年)的日记,基本上弄清楚了。他最初选编的书,主要参阅了李申耆所选的《骈体文钞》,称《经史百家杂钞》,收文八百篇上下,分为三门十一类,即著述门三类,告语门四类,记载门四类。选编的原则,在咸丰十年三月十七日日记中云:“吾尝取姚姬传先生之说,文章之道,分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二种。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浩瀚者,喷薄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就吾所分十一类言之,论著类、词赋类宜喷薄;序跋类宜吞吐;奏议类、哀祭类宜喷薄;诏令类、书牍类宜吞吐;传志类、叙记类宜喷薄;典志类、杂记类宜吞吐。其一类中微有区别者,如哀祭类虽宜喷薄,而祭郊社祖宗则宜吞吐。诏令类虽宜吞吐,而摄文则宜喷薄,书牍类虽宜吞吐,而论事则宜喷薄。此外各类,皆可以是意推之。”编成之后,朝夕校阅,又觉得八百篇未免太多,不足备简练揣摩之用,于是每类选“经”一篇,“史”及百家文三篇,凡十二类,共四十八篇,辑录成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史百家简编》了。这部书,成了其弟曾国荃及子侄们的家庭教育速成教材。曾氏为此书倾注了大量心力,日记中的文字,有相当部分是和这部书相关的。
    这本《经史百家简编》,广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第一版,由梅季译注,插页有周谷城先生题字:“经史百家简编注译”,看来最初的书名也应加上“注译”二字的。梅季在《前言》中总结这部《简编》的特点说是文体全,内容广,约而精,经世致用。这是很中肯的。尤其是“经世致用”四字,真是说到了曾氏的痛痒之处;至于内容,以曾氏之雄才大略和眼光,政治、哲学、军事、经济、法律、科技、文化、教育、文学、历史和地理等,皆所涉及,是不奇怪的。其实和《古文观止》相比,最大的区别还在于《简编》是以文体编排的,而《古文观止》是以历史分期为序编排的。
    毛泽东主席一九一七年八月廿三日致黎锦熙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种“服”,更多的是军事上的、政治上的,是政治家的心有灵犀。而蒋介石对于曾氏的推崇,则是天底下人都知道的事情了。读全本的《曾国藩日记》,常让人生钦敬心、恐惧心。曾氏的外示儒术,内用黄老的一套,真是千古一人了。他终生都在苦行僧般地实践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术。他的眼光关注的是经邦治国的大事,因而他也曾讥笑明归有光的文章没有大题目。他的《简编》,说实话,读起来是有些“闷”的,因为他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编这部书的。作为政治家,他是缺乏毛泽东主席那种能够写出“寂寞嫦娥舒广袖”的浪漫的诗人气质的,“闷”一点,也是不奇怪的。
    但不读读这部《简编》,又怎么能感受到它的不好呢?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3 10:49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三) (2012-09-07 12:47:1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东晋 刘裕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91、中原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族残酷剥削,便出现了北方流民南下的现象,迁徙的大势,是我国北方的东部人民,迁移到我国南方的东部;我国北方的西部人民,迁移到我国南方的西部。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
唐诗人张籍《永嘉行》中的诗句说,“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可见,在唐代北人南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P343-346
    92、政府为了加强对流民的管理,一方面拉拢流民领袖,另一方面则成立管理机构侨州郡,同时政策上也有所照顾,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下来以后,政府又要剥削,实行了土断制,就是对北来侨民,用乡里的组织形式,把他们编织起来,固着于土地之上,作为牢固的剥削对象,所以出现了所谓的“财阜国丰”现象。P346-351
    93、东晋政权内部,桓、谢、王、司马氏等世家大族斗争不断,孙恩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也爆发了,五斗米道盛行,朝廷镇压,孙恩率众退入海岛。多次反复,公元四〇二年三月,孙恩终于失败,率部下及家属一百余人投海而死,人们便传说孙恩成了“水仙”。P356-363
    94、东晋王朝日益衰落,公元四〇三年十二月,桓玄逼安帝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国号楚。次年,刘裕起兵反叛,获得成功。公元四〇八年,刘裕即入为扬州刺史録尚书事,实际掌握了东晋政权。P363-367
    95、刘裕北伐南燕时,卢循领导农民军自广州向南昌推进,刘裕就停了下来,农民军声势浩大,逼近建康,东晋王朝甚至有了迁都的打算。刘裕坚壁不战,农民军在建康城下屯兵达两月之久,补给亦成了问题,只好撤退。随后两军在安徽望江一带大战,以卢循失败告终。兵败的卢循就向广州撤退,广州城却早被晋军占领,于是又转战交州,即今越南慈山、仙游一带,兵败投水而死。自公元三九九年十一月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开始,至四一一年四月卢循在交州失败为止,东晋末年的的这次农民起义共持续了十一年零五个月之久,给了统治者沉重的打击,但教训也是深刻的。P367-372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四) (2012-09-18 12:30:17)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刘宋 萧梁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96、第六章讲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97、刘裕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在内部则消灭了与自己势力相当的将领刘毅,此时为公元四一二年至四一三年,为自己受禅称帝扫清了障碍。随后兵分四路,水陆并进,北伐后秦,公元四一七年七月,攻克长安,姚泓出降,后秦亡。P377-381
    98、刘裕收复关中后,北地百姓很希望他能继续收复失地,但他担心江南政权旁落他人之手,于是仓促东归,安排他的次子,十二岁的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这时被夏主赫连勃勃瞅中机会,举兵夺取了长安,也就一年多时间,北伐的成果就这样丢失了。P381-383
    99、刘裕回到江南,受封为宋王。公元四二〇年,代晋称帝,是为武帝,国号宋。不到三年,病死。而后权臣几番废立,直至文帝刘义隆收拾局面,把徐羡之等几位灭掉,政权才回到了刘氏手中。刘宋初年,减免税负、发展农业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历史学家把这三、四十年时间称之为小康时期。P383-387
    100、自刘裕弃关中以后,没有几年,北魏拓跋氏就消灭了赫连氏,并吞关中地区,慢慢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农民起义不断,遭到镇压。回过神来,北魏就起兵进攻南朝。久攻不下,退兵,实行屠城清洗政策,南朝经此空前浩劫,国力大大削弱下来了,防线亦由淮北撤至淮南。P387-390
    101、刘宋王朝几代父子、兄弟、叔侄骨肉相残可以说到了极端罕见的地步,镇将见此亦纷纷投降北魏,这样淮北地区的大部就丢失了,淮南终于成了前线。朝廷大权此时集中到了中军将军萧道成手里,不久即像刘裕一样登位称帝,是为齐高帝,国号齐,史称南齐。时公元四七九年。P391-396

    102、萧道成称帝后四年就死了,王室内部和刘宋王朝一样,不断爆发争权夺利的斗争。至齐明帝时,北魏爆发人民起义,被朝廷镇压,义军曾求救于南齐,但齐王朝正忙于内斗,不肯出兵。北魏消灭义军后,旋即南侵,南齐王朝的统治就很快结束了。在外侵内斗的情况下,公元五〇二年,萧衍在建康自为皇帝,该国号为梁,他即梁武帝。P396-398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五) (2012-10-09 13:42:5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南朝 梁武帝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103、南朝世家大族社会地位优越,子弟一开始就做官,起步就高;日常生活中势亦很大,且不与寒门通婚;这种传统,改朝换代对他们甚至亦没有多大影响,他们有时亦不关心,但“保家”的念头却是深切的。P398-404
    104、世家大族大多鄙薄武事,不肯“屈志戎旅”,这样就给寒门人士提供了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大多的将帅都是出自寒门的。亦有统治者专用寒门人士担任要职以遏制世家望族权力的情况。P404-414
    105、南朝时期,兵士身份是逐步走向低落的,常年兵乱,兵源也成问题,士气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土地政策和庄园经济的发展,自耕小农经济亦继续衰落,朝廷对小生产者通过征收田租、丁调、田税、禄绢等增加赋税方式,大肆剥削,自耕小农的生活就很是艰难了。P419-433
    106、在这样艰苦的生存情况下,北朝的人民对于南朝的统治,反抗的方式,除了起义,就是逃亡,因而改朝换代现象突出。“人人厌苦,家家思乱”,这八个字,用于概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再恰当不过的词语了。P433-438
    107、梁武帝即位之初,看到东晋王朝首尾一百〇四年,宋王朝首尾六十年,齐王朝首尾二十四年,一个王朝比一个王朝短促,就想着改变这种局面。梁武帝重用寒门以遏制贵族势力,使内部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但他对贵族的腐化生活则采取放纵的态度,前提是不危及政权,增加了人民负担;对北魏则用兵,劳民伤财。农民起义频繁发生。P441-445
    108、梁武帝公元五〇二年即位,时年三十八岁,在位四十七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皇帝。晚年信佛,生活简朴,好经学,诗也做得好,“洛阳女儿名莫愁”的句子现在也在流传;“草隶尺牍骑射,莫不称妙”;又兴修国学,增广生员,衣冠礼乐一时称盛,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P445-446
    109、侯景之乱。侯景羯族人,在军阀动荡时大致主政河南一带,为定州刺史,后来还做了东魏司空、司徒一类的大官,而后投降西魏,投降萧梁,萧梁又不是十分地信任他,三面受敌,他就又投降南朝,这样,侯景成为几股力量相互斗争的砝码,如鱼肉处于刀俎,但侯景终究为一代枭雄,纵横捭阖,在公元五四九年用兵围台城,达一三〇天之久,攻破,就把整个建康城给毁了。后来梁武帝也被他软禁起来,老病饿死,年八十六。此时梁武长子萧统已死,侯景便立其三子萧纲为帝,即简文帝,后又几经易帝,公元五五一年十月杀简文及其十余子,次月强迫萧统长子萧欢之子萧栋禅位于己,国号汉。常年的兵乱,百姓的生活,用民有菜色,甚至千里绝烟来形容,都是不过分的。P446-451

    110、台城被围时,荆州刺史梁武帝七子萧绎按兵不动,希望父兄被灭,自己好称帝即位,虽然后来也用兵,但也只是应付,很快被侯景灭掉了。此时台城已破,父兄披难,他还是攘外必先安内,不急于讨伐侯景,而是把自己几个弟弟消灭掉了,为自己继位扫清障碍。公元五五一年,侯景出兵攻取江州、郢州,大败,被杀,侯景之乱被平。次年,萧绎在江陵即位,是为梁元帝。公元五五七年,梁即为西魏所灭。齐梁首尾五十五年。P451-457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3 10:5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六) (2012-11-05 12:38:33)转载▼
标签: 王仲荦 魏晋史 南朝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111、陈王朝的建立与衰亡。陈霸先是今浙江长兴人,出身寒微,一直跟随广州刺史萧映做事,在攻破建康,剿灭侯景的战斗中立功居多,梁元帝就任命他做了扬州刺史,镇守京口。西魏攻破江陵时,陈与王僧辩拥立十三岁的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帝。后王僧辩屈身北齐,又立梁武帝亲侄子萧渊明为帝,激起江南人民不满,于是陈霸先举兵从京口偷袭石头,杀了王僧辩,重新拥立萧方智为帝。又消灭王僧辩残部,把北齐军队逼回江北,他的力量增强了。公元五五七年十月,自己登上皇位,国号陈。P458-460
    112、霸先在位两年就死了,由他的侄子陈蒨执掌政权,称文帝。经过多次战役,长江以南,总算是统一在陈的政权之下了。侯景之乱时,地方豪强遭到重创,后来逐渐恢复,至陈文帝时,陈氏先是笼络,而后分解打击,又逐渐衰落了。P460-464
    113、此后陈政权与北周多次交锋,很快就根基动摇了。而北周政权内部恶斗,公元五八一年杨坚废帝自立,改周为隋,进入稳定期,没有精力伐陈,这样陈政权又苟存了十年之久。公元五八九年,隋兵渡江灭陈,擒叔宝,陈亡。P464-467
    114、南北朝时期,南方各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山越、俚、僚等民族与汉族交错杂居,密切了文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亦使内部阶级分化,走向了封建化模式,从而与汉族逐渐融合。至隋唐,则更为明显。P468-475
    115、在经济发展方面,农业中庄园经济发展成为支撑粮食生产的重要形式,生产力也发展起来,用粪施肥取代了火田方式,栽植开始推广,水利设施亦进一步改良,建立堰闸,浇灌可以人工调节,还利用湖泊等自然条件栽植水稻等,都取得较好的成功。手工业也得到发展,家庭纺织业进展较快,关中的锦工在刘裕灭秦后还被迁至江南,成立了锦署;草棉种植面积较大,织布业逐渐形成,棉布的使用开始出现;盐、铁的提炼与冶炼都有作坊出现,金银开始流通,煤矿已被发现和开采;造纸技术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民间已普遍使用漆器,瓷器制造水平亦有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建康城成为政治文化商业中心,广州南海郡成为与海外进行交易的重要港口。P475-490
    116、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涉及到货币,在初期,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谷、帛等成为交易的中介,但到后期,商业发展起来,货币的铸造与发行就很迫切,随着时局的变化,时好时坏,总体上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铢钱等货币形式是以辅助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之上的,不过只是谷、帛等中介的补充。总之,经济中心在南北朝时期是逐渐南移的,全国之力发展下来的江南,比北方要繁荣很多了。P490-496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七) (2012-11-28 12:28:39)转载▼
标签: 魏晋史 北朝 拓跋氏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117、下册。第七章讲北朝的政治与经济。
    118、鲜卑拓跋氏基本活跃在内蒙、山西一带,原来的居住地是黑龙江大兴安岭附近,最初由部落组成,经历好几代,势力逐渐强大,在公元三一〇年,请求晋朝封公,四年后又被封王,公元三三八年在今山西浑源即代王位后,“始置百官,分掌众职”,用汉人为长史和郎中令。公元三七六年前秦苻坚出兵二十万击代,灭之。后其残余势力在塞外又成立拓跋魏国,与后燕恩仇交错,公元三九八年,拓跋珪即帝位,为魏道武帝,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与刘宋王朝对峙,成了南北朝的局面,甚至实力一度压过南方。P507-511
    119、拓跋氏在入主中原以前,是停留在氏族社会组织形式逐步解体,奴隶使用制度发展不成熟的阶段。而后,慢慢变为地域组织了,由游牧经济转入农业经济生活。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变法,洗刷了先封建因素而向封建制进一步转化,应该是一种改革。P512-516
    120、孝文帝综合北魏的“计口授田”与古代的井田制以及西晋的占田制的特点在北魏实施了均田制改革。这也是王权强化的结果,在东晋和南朝是不可能实行的。除此而外,亦为形势所迫,农民起义频发,土地问题成为焦点,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于是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即公元四八五年颁布了均田法。P520-525
    121、均田制是一种带有村社性的土地所有制度,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民年老免课或身死,土地都要交回国家。而且桑田还可进行买卖,因而,均田农民又带有小土地所有者的性质。实施是分步骤先易后难进行的,是非常细致而琐碎的工作。均田制的实施,改变了农业虽占主导地位,而畜牧业仍占很大比例的局面,农业终究壮大起来了。工商业者的地位亦逐步得到改善。P526-538
    122、迁都洛阳。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僻处塞上,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粮食供应不上,从内地转运,成本也大,又天灾严重,同时外部受到柔然人的威胁,洛阳和邺城就成为选择,权衡之后,还是定都洛阳了。P538-540
    123、孝文帝迁都洛阳,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为三派,保守派、中间派、改革派,后来孝文帝采取了严厉打击的措施,甚至废太子为庶人,后用椒酒毒死,镇压叛乱等,才统一了思想,进行了汉化改革,终于以华夏文化正统继承者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了。P540-543
    124、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禁鲜卑语,以汉语为北魏唯一通行语言;改鲜卑复姓为汉语单姓,死洛阳者即葬洛阳,不得迁葬,籍贯也变为洛阳;禁胡服,推行衣冠礼乐改革;改定郊祀宗庙礼;改官制;改定律令;除此而外,还有修学校、修建洛阳城坊等,加速了向封建制飞跃的过程,推进了民族融合,“鲜卑”很快就成为一个历史上的名词了。因此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P543-548

    125、北魏政权与汉世家大族的结合上,孝文帝采取拉拢、通婚、改变门第制度等措施,加强了与汉世家大族的融合,与之渐渐成为休戚相关、利害与共的统一体。P548-55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八) (2012-12-18 16:51:59)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北魏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126、北魏迁都洛阳,洛阳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自魏晋以来,商业停滞,货币几近废弃,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技术落后,剩余产品稀少,朝中权贵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赋税严重,人民生活的困苦是可以想见的。加之北朝不时就想南侵,兵役和徭役就成为自耕小农破产的主要原因。民怨沸腾,人民大起义的条件完全成熟了。P556-561
    127、除了农民起义之外,僧侣起义也很突出,宣武帝时代的十次起义,其中四次是僧侣领导的。那时,自耕农破产以后,出家为僧就成为躲避徭役的主要出路,最多时期,僧侣人数有二百万人,占全国编户人数的十五分之一。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这种性质的起义说成是政、教的武装冲突,是不全面的。P561-563
    128、六镇起义。北魏初都平城,为了拱卫首都,北拒柔然,就在平城北边设置六个军事据点,即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军事主力就集中在这里,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六镇逐渐失去其重要性,镇将亦大都贪残无比,政以贿立,加之镇户大都是朝廷的罪犯被谪配过来的,身份较低,屡受欺压,因而矛盾愈来愈多,终于导致农民起义。后来朝廷买通柔然人镇压起义,与官军形成夹击之势,不久起义就失败了。拔陵自公元五二四年三月起义至五二五年六月起义失败,共一年零三个月时间。P563-569
    129、六镇起义失败后,北魏政府开始把平城以及六镇兵民二十余万人移往河北地区,路上饥寒交迫,就爆发了河北大起义。河北大起义自公元五二五年八月始,共持续了四年零一个月。混入义军中的汉世家大族以及鲜卑的贵族豪强的倒向,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另外,义军的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也加速了失败的过程。P569-572

    130、此时,山东、关陇一带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六镇起义和河北起义、山东起义是连续进行着的,六镇起义的同时,关陇起义也爆发了。但都以失败告终。起义对统治者是沉重的打击,促进了后来统治者汉化政策的加强,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亦是深远的。P572-577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九) (2013-01-16 12:19:10)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南北朝 北齐 杂谈         分类: 明远楼
    131、北魏分裂之际,塞上契胡族酋长尔朱荣拥兵作乱,擅政后镇压农民起义,军事上一度统一了北魏,公元五三〇年九月,入朝洛阳时为朝廷设计所杀,其后代又起而兵乱,后又为掌握了三州六镇兵权的鲜卑人高欢经过艰难的征战消灭了。高欢消灭尔朱氏后,拥兵遥控洛阳政权,引起魏帝元修不满,就又发生兵乱,魏帝见洛阳不保,只好率轻骑入关投奔宇文泰了。P579-586
    132、高欢进驻洛阳以后,操持政权,立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并迁都邺城,史上称此为东魏。再说元修到长安后,不愿做傀儡皇帝,与宇文泰发生矛盾,不久就被用药酒毒害致死,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史上称之为西魏文帝。北魏就这样被分裂了。P586
    133、东、西魏之间战争不断,尤以发生在渭水沿岸的沙苑之战最为著名,高欢因为感情用事,十万之众被宇文泰不满一万的战士打得大败。而后发生河桥之战,西魏乘胜追击,高昂在战斗中亦为西魏追兵所杀。公元五四三年,发生邙山之战,东魏胜。不久,高欢病死。没有几年,又发生战争,东魏占领了西魏的长社城,战争暂时消停下来,此时南朝正值侯景之乱,力量受到削弱,取代东魏的北齐和西魏调转兵锋,都向南朝攻城略地去了。P586-591
    134、公元五四九年八月,东魏大将在邺城遇刺,其弟高洋秉持朝政,逐渐由丞相而被封为齐王,次年即废掉东魏王,自称齐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初期,西魏曾出兵讨伐北齐,而后就互相僵持了一个时期。从考古资料来看,北齐的农业、盐铁业以及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它应该是当时中国境内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一个国家。P591-593
    135、北齐为中原最富庶的地区,地主经济比较发达,均田制较难巩固,土地兼并剧烈进行,均田制受到极大破坏,阶级矛盾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王朝军事力量衰落,农民起义频繁发生,政权基础受到极大的破坏。P593-598

    136、王朝内部腐败严重,朝廷的态度就是放纵,尽管后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使用汉人压制鲜卑勋贵等,但不是很彻底和凑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鲜卑与汉人之间冲突不断,在这样的形势下,北周武帝宇文邕就南连陈而北结突厥,向北齐进兵,公元五七七年,俘高纬,灭北齐,统一了黄河流域。P598-601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33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〇) (2013-03-08 12:37:3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北周 隋唐 杨坚         分类: 明远楼
    137、宇文氏自东汉末即在今内蒙一带游牧,后经几代人的前赴后继,历前燕、后燕、北魏,至宇文泰时,才立足于关陇地区。北魏永熙三年,即公元五三三年七月,魏孝武帝为高欢所逼,自洛阳入关,宇文泰迎帝迁都长安,是为西魏,军政大权此时就被他掌握了。年末,泰毒杀孝武,拥立孝文之孙为傀儡皇帝,即西魏文帝,泰则为太师、大冢宰了。P602-604
    138、宇文泰稳定政权以后,于公元五五三年出兵取得巴蜀,次年,攻破江陵,扶植后梁傀儡政权,作为以后经略江南的据点,西魏的疆土也扩展到了今天四川、湖北一带。公元五五六年,宇文泰出巡得病,死于云阳宫,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年仅五十。死时,权力移交给侄子宇文护,宇文护遂推宇文泰嫡子年少的宇文觉代西魏称周天王,是为北周闵帝。P604-605
    139、宇文护专政后,在权力斗争中,杀掉了与宇文泰行辈相似的几位大将,又杀帝、废帝,成为北周政权的实际主宰者。宇文护自公元五五七年执政,达十五年之久,北周武帝宇文邕精明强干,是容不了他的,于是在公元五七二年三月趁他进宫朝见太后时,就把他杀了,夺回了自己的权力。P605-606
    140、西魏、北周的均田制度是巩固的。同时推行府兵制度。至隋文帝开皇十年时,凡是府兵,也就是均田制下的农民,即均田户未必人人是府兵,而府兵必然是均田户,两者就紧密结合起来,兵农合一了。府兵人数大大增加,竟成为主要军事力量,因而,后来隋王朝的强盛,是和均田、府兵分不开的。P605-619
    141、宇文泰关陇集团的组成。与山东高欢与偏居江南的萧衍争一日之长,宇文泰在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度,在统治阶级内部则尽力消除民族差别与利益格局纷争,对外掠夺劳动人手,巩固集团经济利益。这样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积累雄厚力量以后,关陇集团就左右着周、隋和李唐前期三朝的政权,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P619-622
    142、北魏末年,僧侣人数发展,至北齐、北周时,就约占国民数的十分之一了,政府租调收入减少,编户齐民赋役加重,社会矛盾剧增,周武帝又想统一中原,先要灭掉北齐,富国强民,就采取了废佛政策。缓冲了社会矛盾,积聚力量,五年时间,就灭掉了北齐,废佛成为重要原因之一。P622-627
    143、周武帝联陈灭齐之后,又派大军伐陈,剿灭南朝主力,于是疆土抵达长江沿岸。又打算一鼓作气,统一江南,不久他却病死了,这个任务,交给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完成了。周武帝应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P627-628
    144、周武帝死后,后代极不争气,没有多长时间,政权就旁落在宣帝嫡妻之父杨坚手里了,杨坚则利用手段,逐步清除了宇文氏的势力,自己独掌了国家大权。随后又面临三面起兵局面,但还是被杨坚平定了,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公元五八一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北周仅存二十四年。北方各族人民亦走向了大融合的局面,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王朝拉开了历史的帷幕。P628-636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35
刀尖上的风度——《世说新语》品读之20 (2013-03-16 14:19:02)转载▼
标签: 桓温 世说新语 周一良 拔白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自己的夫君纳了妾,过了很长的时间,自己才觉察到,以人之常情,当然要“拔白刃”而追杀情敌了。《世说新语·贤媛》门中就记录了一件这样的事情,通篇仅七十四字,但故事的曲折性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趣,却是后来同类事件中很少有的。故事全文如下:“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常着斋后。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主惭而退。”
    晋征西大将军桓温率晋军攻伐十六国之一的蜀汉是在晋穆帝永和三年,亦即公元三四七年,那时桓温才三十五岁,汉第二代君主李势招架不住,只好降晋了,李势的妹妹就被桓温纳了妾。桓温很宠爱她,常把她安置在书斋后边,桓温的夫人呢,是晋明帝女南康长公主,忽然有一天听说了这件事,盛怒之下,就带了几十名婢女拔出刀去杀她。到了现场,却见这位女士正在梳头,长长的黑发垂落着铺到地上,肤色如玉石般洁白润泽,而且毫不动容,慢慢地对公主一行人说,国破家亡,并无心到这里来,今天能杀了我,也是心愿。
    这实在是电影中的场景,到了这一镜头,转折性的景况就出现了,“主惭而退”,惭愧着离开了。这样一种美的展示,竟使因妒心而起、盛怒之下的强者感化,起了恻隐之心,退缩了,在今人看来,也许只有在唯美主义盛行的魏晋时代,让人用魏晋风度的概念去理解和诠释,才是最好的心灵沟通了。《世说新语》中故事的结局已是让人非常感动,不过这则故事下刘孝标注引《妒记》,却将结局推向了另一个极端,“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我见你都觉得可爱,何况那老东西!“我见犹怜”于是约定俗成,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作为成语使用了。这实在是一种刀尖上的风度。
    读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南齐书>札记·拔白》一节,有云:“东昏本纪云,‘又虚设铠马斋仗千人,皆张弓拔白,出东掖门。’《南史》五东昏纪文同。又卷二九周盘龙传,‘仍登岸,拔白争门’。拔白即拔白刃之省文。《世说新语·贤媛篇》记桓温娶李势妹为妾,温妻南康公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注引《妒记》作‘乃拔刃往’,知拔白即拔刃也。”有关“拔白”一词,周氏援引《世说新语》佐证“拔白即拔白刃之省文”、“知拔白即拔刃也”恐有误读。
    其一,《世说新语》中“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与刘孝标注引《妒记》中“乃拔刃往”并不矛盾,且相互印证,知“拔白刃”即是“拔刃”,而不能看出周氏所谓“知拔白即拔刃也”的结论,更不能看出有“拔白即拔白刃之省文”的结论,而说“拔刃即拔白刃之省文”,则能讲得通。
    其二,周氏札记所引《南齐书》“又虚设铠马斋仗千人,皆张弓拔白,出东掖门。”语句中“拔白”一词,一般的解释是指“从箭囊中拔箭在手。白,指白羽箭。”而“拔白即拔白刃之省文”一说亦恐为周氏一家之言。
    其三,“拔白”除了以上的解释以外,大致还有两种解释,一是拔去白发,如曹魏时诗人应璩《杂诗》中的句子“丑麄人所恶,拔白自洗苏。”二是东方发白,破晓。如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从天未拔白,酒旗挑在歌楼外。”除此而外,似乎就再没有其它的释义了。
    以上虽为故事之外的话题,是题外话,但刀尖上的风度,却于此是不应该有的,谓之为班门弄斧亦是顾不得啦。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35
何须身后千载名——《世说新语》品读之21 (2013-05-07 19:53:03)转载▼
标签: 张翰 世说新语 品读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费先生在老鹳画室以行草笔意书四尺整张一纸,内容为,“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落款说是魏晋人语。后来我翻《世说新语》,才知道这句有名的话出自魏晋名人张翰的口中,张翰之后,引用这句话的人就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就说,“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关于张翰,《晋书》本传中的文字也很简短,说他是今江苏苏州人,字季鹰,生卒年不详,盛年应在八王之乱时期,活了五十七岁则是明确的。他“有清才,善属文”,性格纵任不拘,时人把他比之为阮籍,因为阮籍做过步兵校尉,所以称他为“江东步兵”。本传中有关他的事迹,很少,少于《世说新语》,其实《世说新语》中有关他的事迹亦仅有四篇之多。他的“善属文”,是那首很有名的《思吴江歌》可以佐证,“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不过,钟嵘《诗品》中却是称赞他的另一首诗,“季鹰‘黄花’之唱”,虽不全美,而文采高卓华丽,得到了虬龙的片甲,凤凰的一毛,于是将他的诗品评为中品,是与陆云、孙楚等人齐名的。所谓“季鹰‘黄花’之唱”,后来有人考证说,是指他《杂诗》中的句子,“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文采果真是高卓华丽。
    张翰说这句话的背景,在《世说新语·任诞门》中有所记载,说他平日里总是任情放纵,于是有人问他:“你怎么可以放纵、安逸一时,难道不考虑身后的名声吗?”他则回答那人说:“与其让我身后有名,还不如现在喝一杯酒。”他的“任诞”,在这一门中还记有一事,说司空贺循任职京都洛阳,从吴地经过,在船上弹琴,清朗的琴声被张翰听到,就找了过来。此前两人并不认识,但初次见面却很投机,于是他问人家到哪里去?贺循说去京城任职。他则说他正好在京城有事。于是给家里人也没有说,就乘船走了,家里则是后来才听说到这件事。他的这样说是任诞,其实以现在的眼光看来确乎是有些神经质的行为,在《世说新语·伤逝门》中的一则记事中表现得就更是突出了,同乡好友顾荣生前好琴,死后,家人便经常把琴放在灵床上,他去哭吊,忍不住内心的悲痛,就跳上去弹几曲,说一句顾荣还能再欣赏一下这些曲子么?于是又大哭起来,连孝子的手也不握一下就离开了。
    其实这位张翰,还有一个更为出名的典故发生在他的名下,那就是“莼鲈之思”,《世说新语》“识鉴门”中就记了下来。公元三〇二年,他在首都洛阳任齐王司马冏的东曹属官,见秋风起了,便想吃老家吴中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说道:“人生可贵的是能够顺心罢了,怎么能远离家乡到几千里外做官,来追求名声和爵位呢!”于是坐上车就南归了。不久齐王败亡,他则躲过一劫,当时人们就都认为他能见微知著。
    实际上,如果联系一下上边讲述的他的几则故事,与其说他能见微知著,即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还不如说他性格使然,放达情性,淡泊名利,追求人生的快意,而又有惧祸避乱的心思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他的与名利的决绝的人生是非常彻底的,因而他所说的话,“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都是非常有名的句子了,一直为后来的人所追捧。还是李白的那首《行路难》,“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前一句就是,“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而欧阳询有名的帖子《张翰帖》在时隔二百年后亦是记录了张翰的逸事,末句仍是“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的话,该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至宋一代,辛弃疾欲学不能,反用其意,只好叹一句“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而闲愁万种,幽怨着说“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作罢。张翰所为所言,真是独格高蹈,风流无限了。
    在汉末魏晋时代,能看到很多的这样舍弃名利等身外之物,而追求即时的人生适意快乐的短歌长吟,古诗十九首中就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的话,实在与张翰的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深层次的缘由,其中有着人性的觉醒,而另一方面,正如李泽厚所言,他们“处在身不由己的政治争夺中,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使他们的人生慨叹夹杂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其实,何尝又不是后来的人难解的人生困惑。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37
所谓贤媛——《世说新语》品读之17 (2012-05-15 13:15:34)转载▼
标签: 曹操 曹丕 卞后 《世说新语》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卞后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任夫人,她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曹丕、曹植名气很大,曹彰、曹熊就不是太出名了。曹操的第一任夫人刘氏,早亡,生子曹昂,过继给第二任夫人丁氏,丁氏没有子女,就很喜欢他,不幸的是,在一次战争中,为救曹操,被乱军射死了,为此,丁夫人经常数落、哭骂曹操,曹操一气之下就把她送回了娘家,再要接她回来的时候,她不回,劝她再嫁,她也不嫁,于是,在建安初年,曹操便把她废了,立卞氏为正妻。
    这位卞氏,其实出身并不好,《三国志·魏志·卞皇后传》中说她“本娼家”,就是四处漂泊着卖艺为生,曹操二十五岁时在老家谯县遇到她,就纳她为妾,带回了洛阳,这时她才二十岁。《太平广记》里说她出生时,屋内金光灿灿,她的父亲问卜于人,卜者说,这是吉祥气,此女后来必大富大贵。倘以她二十岁前的经历看,打死鬼也不信,但拿以后的情况看,她贵为皇后,应该是应验了。
    有关她的事迹,我在《世说新语》中看到两则,一则在《贤媛门》,说魏文帝曹丕病了,她去探望,但进门后却看到值班侍奉的人都是从前魏武帝所宠爱过的,太后就问什么时候过来的?回答说正在为武帝招魂的时候。卞后就叹息说,狗鼠不如的东西,早就该死了。直到魏文帝曹丕死时,卞后也没有去哭吊。另一则在《尤悔门》,重点似乎不是在说她,但她的形象却很突出,说曹丕疑忌弟弟曹彰太过于勇猛强壮,对他有威胁,于是趁着在卞太后房中一起围棋,一块吃枣的机会,便把毒药放在枣蒂中,自己挑选能吃的吃,曹彰不知道,就中了毒,卞太后找水救他,光着脚跑到井边,打水的瓶罐却早就被曹丕指使的人打碎,曹彰很快就死了。曹丕又想杀曹植,卞后说,你已经杀了我的曹彰,不能再杀我的曹植。
   《魏书·后妃传》里裴松之注中还记录了一件卞后救曹植的事件,体现了她的政治智慧,说曹植遭到群臣弹劾,曹丕便委派卞兰带着公议到卞后那里指控曹植,本意在于置曹植于死地,且让母亲无话可说,卞后深知曹丕用心之险恶,就当着卞兰的面批评了曹植,而见到曹丕时却绝口不提这件事,这样就使曹丕不便发难,从而巧妙地保护了曹植。
    这几件事情,都发生在曹操死后,其实在魏武生前,卞后的作为,就深得曹操赞赏。当年董卓兵进洛阳的时候,曹操为典军校尉,后来觉得董卓成不了什么气候,就带了几个人逃跑了,不久就有曹操已死的消息传来,洛阳城中原来他身边的人都纷纷要逃回老家,在这关口,被当时还是小妾的卞氏制止,为曹氏集团保存了实力,后来曹操很是赞赏这件事。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立为太子时,王府的人对卞氏说,你儿子被立,天下人都感到高兴,你应该拿出财物来奖赏大家。她却说,曹丕被封,只说明我对他的教导没有过失,我高兴也正在这里,但是没有因为他当太子要大肆庆贺、赏赐众人的道理。这些话被传到曹操耳朵里,他高兴地说:“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赞扬她识大体,做人稳重,处理事务得当,并委以主持家务的重任,与曹操的感情很好。此外她还很是照顾丁氏的生活,自己平时也很节俭,也很注意制约外戚干政,平衡各种政治利益关系。
    《世说新语》中所记“贤媛”,卞后应该是很典型的人物形象了,所谓“贤媛”,字面的意思就是指贤惠美貌的女子,这个词语在《世说新语》中出现,应该是相当早的,而后多为人所引用。《世说新语·贤媛》三十二篇中,前十篇都说的是两汉、三国的旧事,其余则为晋以后的事迹,基本上是从母仪风范、相夫教子、析理断物、思辨敏捷等方面记录了一些女子的德言容功,说明女性在当时已经引起了必要的重视,不过余嘉锡先生考察说,“有晋一代,唯陶母能教子,为有母仪,余多以才智著,于妇德鲜可称者。题为贤媛,殊觉不称其名。”其实还是重在考察德的因素,而才智与美貌,似乎是应该居于其次的,但从卞后的事迹来看,我觉得她与所谓“贤媛”的标准,还是相称的。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38
究竟谁比谁狠——《世说新语》品读之18 (2012-07-13 12:11:11)转载▼
标签: 世说 王敦 桓温 王恺 石崇 读书札记 杂谈         分类: 新雨堂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开篇即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我读魏晋南北朝史,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那时的中国,民族割据情况突出,政权更迭现象频仍发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各种政治势力、社会力量内内外外争强斗狠,手段凶残,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的暴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说它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是不为过的。
    日前读《世说新语·黜免》门,看到了“肝肠寸断”这个成语的来历,就让我看到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故事说晋穆帝永和二年,也就是公元三四六年,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桓温率军伐蜀,到了三峡,队伍中有人抓了一只小猿放在船上,母猿怜子,就沿着江岸哀嚎,跟了一百余里也不肯离去,后来终于跳上船,当时就死去了。剖开母猿的肚子一看,肠子全是一寸一寸地断裂着。桓温听说后大怒,罢免了捕猿人的职务。原来“肝肠寸断”这个成语的出处竟是这样的惨烈。
    后来翻看《世说新语》的不同版本,发现在这则故事的后面,评论是非常少的,倒是明人凌濛初,就是那位《三言二拍》的作者,有一句评论的话,极其简短,却很是让人吃惊,他说:“桓公犹有此,大不似阿黑,忍杀石家妓。”
   阿黑是东晋时期另外一个很有名的人物王敦的小名,《世说新语》中有关他的故事,就有四十六条之多,这在书里提到的人名中,应该是不少了,他在东晋王朝建立那阵子,元帝过江的时候,和堂弟王导出了很大的力,对东晋王朝的奠基功莫大焉,晋武帝还把女儿襄城公主嫁给了他,但他后来掌了兵权,欲望膨胀,于是挟制朝廷,竟然两次起兵造反,大肆杀戮,最终却遗恨死在了造反途中。凌濛初评论桓温的那句话,意思是说他的做派就不如王敦,王敦看着石崇在杀侍婢,是无所谓的态度,而桓温却还要罢黜那个捕猿人的职务。
    有关王敦与石崇的这则故事,是《世说新语·汰侈》门中的第一条,“汰侈”就是骄奢放纵的意思,故事说大富豪石崇每次宴饮聚会的时候,常要让美人劝酒,客人如果没有喝干,就会让内侍轮流去杀掉美人。王导和王敦曾经受邀喝酒,王导不善喝酒,但看着那家伙要杀人,就勉强喝,以至于大醉,而轮到王敦时,他不肯喝,已经杀了三个人,他还是不肯喝,脸色也没有什么变化,王导就责备他,他却回答说,“他自己杀他家里人,干你何事!”
    这就是凌濛初所说的王敦的“忍”,王敦确实能忍,这样的场面还有,王恺,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有次设置酒宴,王导、王敦、石崇等都在座,有位艺妓把笛子吹错了,王恺就杀了她,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只有王敦是面不改色的,这则故事记录在《晋中兴书》里。可以想象,要在战场上,他是怎样的能忍了。
    捕猿人在一百多里的水路上挑战着动物界母爱的极限,后来他看到的是一寸一寸的肝肠,是桓温所不能忍者,石崇、王恺也视生命如草芥,很自如地杀生,而王敦却没有怜悯之心,面不改色心不跳,都实在是让人深思和愤慨的,究竟谁比谁狠,狠的程度,就成为人性丑陋、阴暗的衡量器了。读《世说新语》,有时是让人感到伤感的。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39
不敢有功——《世说新语》品读之19 (2012-07-20 18:30:00)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品读 孙犁 殷羡 杂谈         分类: 新雨堂
    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要按历史书上的写法,整天君君臣臣、吾皇万岁万万岁地相处,实在也是累人而枯燥无味的,要说就是没有生活气息,分明书写的是一群群的神,而不是人,因而能在正史之外,读到一些活泛的资料,就感到很是新鲜,也才觉得像是回到了生活的常态。前几年看电视剧《乾隆下江南》,虽稍觉情节与人物的言行举止十分地夸张,但总让人感到还是在说人间的往事,观看时就能产生些生活的快意。
    孙犁一九七九年十月廿四日在写给纪昀的后人柳溪的信中,就记录了纪晓岚君臣之间日常相处的内容。孙犁写到,“另有一件关于纪昀的逸事是:纪昀死去老伴,有悼亡之戚。皇帝问他心中如何,他给皇帝背诵了《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一段,引逗得皇帝大笑。”孙犁接着说,“这种文字游戏,不只有玷名篇,也略见君臣之间日常相处的风格面貌。”不知这则逸事孙犁是从哪里看到的,但至少在他认为,古代君臣之间日常相处的风格面貌,相互游戏的情况是少不了的。
    《世说新语·排调》中有一则故事,发生在君臣之间,也有些意思。说是东晋元帝司马睿皇子出世,普赐天下,大臣殷羡就谢恩说:“皇子诞生,普天同庆。臣无功勋,却多取厚赏。”皇帝就笑着说:“这件事岂能让你有功劳呢!”这当然更有些游戏的成分,和上面的故事比起来,它明显还是要更野一些。
    像《世说新语》一类的笔记、野史,所记的好些内容,倘按正史的撰写要求去衡量,常常是为正人君子者流觉得荒唐可笑的,但它所记的事略,却让人感到真实,轻松和快乐,抑或沉重、激愤和悲伤,能起些情绪的波澜,正如庄严的生活之下,夹杂些无可无不可的生存的幽默亦必不可少,才是世间的道理,于正史或亦无功,但能像殷羡一般于正史说一句“不敢有功”,亦便为人世与生活的喜剧,即是人性的压抑中的笑,而于人有莲花般的喜悦了。


刀尖上的风度——《世说新语》品读之20 (2013-03-16 14:19:02)转载▼
标签: 桓温 世说新语 周一良 拔白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自己的夫君纳了妾,过了很长的时间,自己才觉察到,以人之常情,当然要“拔白刃”而追杀情敌了。《世说新语·贤媛》门中就记录了一件这样的事情,通篇仅七十四字,但故事的曲折性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趣,却是后来同类事件中很少有的。故事全文如下:“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常着斋后。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主惭而退。”
    晋征西大将军桓温率晋军攻伐十六国之一的蜀汉是在晋穆帝永和三年,亦即公元三四七年,那时桓温才三十五岁,汉第二代君主李势招架不住,只好降晋了,李势的妹妹就被桓温纳了妾。桓温很宠爱她,常把她安置在书斋后边,桓温的夫人呢,是晋明帝女南康长公主,忽然有一天听说了这件事,盛怒之下,就带了几十名婢女拔出刀去杀她。到了现场,却见这位女士正在梳头,长长的黑发垂落着铺到地上,肤色如玉石般洁白润泽,而且毫不动容,慢慢地对公主一行人说,国破家亡,并无心到这里来,今天能杀了我,也是心愿。
    这实在是电影中的场景,到了这一镜头,转折性的景况就出现了,“主惭而退”,惭愧着离开了。这样一种美的展示,竟使因妒心而起、盛怒之下的强者感化,起了恻隐之心,退缩了,在今人看来,也许只有在唯美主义盛行的魏晋时代,让人用魏晋风度的概念去理解和诠释,才是最好的心灵沟通了。《世说新语》中故事的结局已是让人非常感动,不过这则故事下刘孝标注引《妒记》,却将结局推向了另一个极端,“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我见你都觉得可爱,何况那老东西!“我见犹怜”于是约定俗成,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作为成语使用了。这实在是一种刀尖上的风度。
    读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南齐书>札记·拔白》一节,有云:“东昏本纪云,‘又虚设铠马斋仗千人,皆张弓拔白,出东掖门。’《南史》五东昏纪文同。又卷二九周盘龙传,‘仍登岸,拔白争门’。拔白即拔白刃之省文。《世说新语·贤媛篇》记桓温娶李势妹为妾,温妻南康公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注引《妒记》作‘乃拔刃往’,知拔白即拔刃也。”有关“拔白”一词,周氏援引《世说新语》佐证“拔白即拔白刃之省文”、“知拔白即拔刃也”恐有误读。
    其一,《世说新语》中“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与刘孝标注引《妒记》中“乃拔刃往”并不矛盾,且相互印证,知“拔白刃”即是“拔刃”,而不能看出周氏所谓“知拔白即拔刃也”的结论,更不能看出有“拔白即拔白刃之省文”的结论,而说“拔刃即拔白刃之省文”,则能讲得通。
    其二,周氏札记所引《南齐书》“又虚设铠马斋仗千人,皆张弓拔白,出东掖门。”语句中“拔白”一词,一般的解释是指“从箭囊中拔箭在手。白,指白羽箭。”而“拔白即拔白刃之省文”一说亦恐为周氏一家之言。
    其三,“拔白”除了以上的解释以外,大致还有两种解释,一是拔去白发,如曹魏时诗人应璩《杂诗》中的句子“丑麄人所恶,拔白自洗苏。”二是东方发白,破晓。如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从天未拔白,酒旗挑在歌楼外。”除此而外,似乎就再没有其它的释义了。
    以上虽为故事之外的话题,是题外话,但刀尖上的风度,却于此是不应该有的,谓之为班门弄斧亦是顾不得啦。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4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〇) (2013-03-08 12:37:3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北周 隋唐 杨坚         分类: 明远楼
    137、宇文氏自东汉末即在今内蒙一带游牧,后经几代人的前赴后继,历前燕、后燕、北魏,至宇文泰时,才立足于关陇地区。北魏永熙三年,即公元五三三年七月,魏孝武帝为高欢所逼,自洛阳入关,宇文泰迎帝迁都长安,是为西魏,军政大权此时就被他掌握了。年末,泰毒杀孝武,拥立孝文之孙为傀儡皇帝,即西魏文帝,泰则为太师、大冢宰了。P602-604
    138、宇文泰稳定政权以后,于公元五五三年出兵取得巴蜀,次年,攻破江陵,扶植后梁傀儡政权,作为以后经略江南的据点,西魏的疆土也扩展到了今天四川、湖北一带。公元五五六年,宇文泰出巡得病,死于云阳宫,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年仅五十。死时,权力移交给侄子宇文护,宇文护遂推宇文泰嫡子年少的宇文觉代西魏称周天王,是为北周闵帝。P604-605
    139、宇文护专政后,在权力斗争中,杀掉了与宇文泰行辈相似的几位大将,又杀帝、废帝,成为北周政权的实际主宰者。宇文护自公元五五七年执政,达十五年之久,北周武帝宇文邕精明强干,是容不了他的,于是在公元五七二年三月趁他进宫朝见太后时,就把他杀了,夺回了自己的权力。P605-606
    140、西魏、北周的均田制度是巩固的。同时推行府兵制度。至隋文帝开皇十年时,凡是府兵,也就是均田制下的农民,即均田户未必人人是府兵,而府兵必然是均田户,两者就紧密结合起来,兵农合一了。府兵人数大大增加,竟成为主要军事力量,因而,后来隋王朝的强盛,是和均田、府兵分不开的。P605-619
    141、宇文泰关陇集团的组成。与山东高欢与偏居江南的萧衍争一日之长,宇文泰在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度,在统治阶级内部则尽力消除民族差别与利益格局纷争,对外掠夺劳动人手,巩固集团经济利益。这样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积累雄厚力量以后,关陇集团就左右着周、隋和李唐前期三朝的政权,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P619-622
    142、北魏末年,僧侣人数发展,至北齐、北周时,就约占国民数的十分之一了,政府租调收入减少,编户齐民赋役加重,社会矛盾剧增,周武帝又想统一中原,先要灭掉北齐,富国强民,就采取了废佛政策。缓冲了社会矛盾,积聚力量,五年时间,就灭掉了北齐,废佛成为重要原因之一。P622-627
    143、周武帝联陈灭齐之后,又派大军伐陈,剿灭南朝主力,于是疆土抵达长江沿岸。又打算一鼓作气,统一江南,不久他却病死了,这个任务,交给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完成了。周武帝应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P627-628
    144、周武帝死后,后代极不争气,没有多长时间,政权就旁落在宣帝嫡妻之父杨坚手里了,杨坚则利用手段,逐步清除了宇文氏的势力,自己独掌了国家大权。随后又面临三面起兵局面,但还是被杨坚平定了,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公元五八一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北周仅存二十四年。北方各族人民亦走向了大融合的局面,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王朝拉开了历史的帷幕。P628-636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51
一种婚姻,几时心情——《世说新语》品读之22 (2014-06-03 15:46:42)转载▼
标签: 庾亮 诸葛恢 温峤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读《世说新语》,我们也能读出一些魏晋时期婚嫁方面的信息来。在《世说新语·方正》门中,有一则故事就说,诸葛恢大女儿嫁给了太尉庾亮的儿子庾会,二女儿嫁给了徐州刺史羊忱的儿子羊楷。庾会在苏峻谋反时被害身亡,大女儿于是改嫁晋中兴大臣江虨。他的儿子诸葛衡则娶了邓攸的女儿。这时尚书谢裒请求娶他的小女儿为儿媳,却被诸葛恢拒绝了,他这样说:“羊家、邓家是世代有通婚关系的亲戚,江家是我顾念他,庾家是他顾念我,不能再与谢裒的儿子结亲。”不过这桩婚姻在他死了之后,还是成了,大书法家王羲之去谢家看了新媳妇还夸赞说:真是有他爸的风范,容貌举止端正庄重,仪容服饰光彩整饬;我嫁女儿时也才能这样啊!
    在《方正》门中还有另外一则推辞求婚的故事,说王述的儿子王坦之在桓温手下做事,桓温为儿子求娶王坦之的女儿,王坦之就说回家和老爸请示一下。王述是太喜欢他这个儿子了,虽然已经长大,但总是习惯把他抱在自己的腿上,这天谈到了这件事,王述大怒,就把儿子从膝上推了下去,说:见不得你这瓜怂样子,怕驳了桓温面子?一个兵,怎能把女儿嫁给他?于是王坦之回复桓温说,家里原先已经给女儿找到婆家。桓温何等聪明,悻悻说道,是你爸不同意罢了。后来桓温把女儿嫁给了王坦之的儿子。
    这两桩拒绝婚姻的事件,关键都在于门户之见。在晋初渡江时期,世家大族中,王、诸葛两姓并称,谢家那时还不行,谢家只是在谢尚、谢安发达之后,才兴盛起来,我们也才看到“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情景,诸葛恢压根儿就看不起谢氏,因而拒绝谢裒为儿子求婚。而在桓温时期,王、谢两姓却是有位望的豪门大族,桓温虽掌兵权,作着大司马的高官,但属寒门,还是为士大夫所鄙弃的,因而王述不愿意让孙女出嫁给桓温的儿子。不过,不愿意就不愿意,但王述说的那句话,即使放在今天让我们听,却实在也是够恶心人的,可见那时服着兵役,是为权贵看不起的。这种情况,也能从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中了解到。当然据说,一种相反的情况,寒门女嫁与士族儿,却是当时门阀制度下的一种风尚,桓温女儿嫁给了王坦之的儿子,也许可以作为一个例证。
    当然门户之见只是家族之间权衡婚姻匹配关系的一种考量,还有一些婚姻当事人自身条件的相互认可或者当时的婚配风尚也在《世说新语》中有所体现。《假谲》门中有故事说温峤死了妻子,这时堂姑刘家遭逢战乱而流离失所,只有一个女儿,有姿色且很聪明,就托他给寻找一门亲事。这家伙动了念头,就说像我这个样子怎么样?姑母说,丧乱苟且偷生,我年龄也大了,哪敢找像你这样出众的人。过了几天,温峤回话说:“已经找到人家了,门第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位都不比我差。”并送了一个玉镜台作为聘礼。姑母十分高兴。结婚行了交拜礼后,新娘拨开纱扇,拍手大笑说,我怀疑是你这老东西,果然不出所料。门第、名声、官位,作为婚姻匹配的条件,几乎陈陈相因下来,现在亦能看出旧有的影子。温峤因为讨伐王敦、苏峻有功,被封为骠骑将军,这桩婚姻,亦应算作是老夫少妻的典型匹配。《世说新语》“假谲”二字的意思是虚假欺诈,故事中温峤确实也是使用了一些手段,但他关于婚姻匹配条件的话语,应该还是可信的。
    再说说诸葛恢大女儿的改嫁,《世说新语》中《假谲》、《伤逝》门中有两条记录。说她守寡之后,发誓不再改嫁,但诸葛恢已经把她许配给江虨,骗她说搬家,其实就在江家附近,留下她一个人,等她察觉,已经出不来了。江虨傍晚过来,她哭闹得很凶,过了几天慢慢平复了下来,但还是不理江虨。江虨觉得有戏,有一天就假寐装死,这女的终究善良,就叫婢女说,把江郎唤醒!江于是跳起来说,看来你还是关心我,不能不和我说话。女子默然无语而心中惭愧,二人情义于是深厚起来。在此之前,诸葛恢曾在给庾亮的信中说到女儿改嫁的事,庾亮的态度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他说:“贤女尚少,故其宜也。感念亡儿,若在初没。”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令爱年纪尚轻,本来应该这样;然而在我的感情上,觉得亡儿彷佛刚刚离去。这时再看诸葛恢拒绝谢家求婚时所说的话,“江家是我顾念他,庾家是他顾念我”,心思就应该是很复杂了。
分享: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52
苹果的故事——《世说新语》品读之23 (2014-06-09 12:45:03)转载▼
标签: 俞敏洪 桓温 谢安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几年前在一个内刊上看到新东方教育掌门人俞敏洪在母校北大的演讲稿,读来觉得实在是精彩极了,现在印象亦是深刻。他所谈大致都为他在校时的生活经历,如说,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真率和幽默堪称一绝。
    他在演讲中还讲到一个有关苹果的故事,他说,有一个企业家和我讲起他大学时候的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是从此同学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做成功了事情,而那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来。但后来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所以,对同学们来说在大学时代的第一个要点,你得跟同学们分享你所拥有的东西,感情、思想、财富,哪怕是一个苹果也可以分成六瓣大家一起吃。因为你要知道,这样做你将来能得到更多,你的付出永远不会是白白付出的。
    这个有名的苹果的故事,后来几乎成为我周围的同事用于调侃某人缺乏与众分享情怀的典型事例,“是的,我拿苹果自己吃。”这几天读《世说新语》,黜免门中就读到一则类似的故事,桓温与属下共餐,有位参军用筷子夹蒸薤,太黏,一时分不开,筷子粘住拔不出来,共餐的人不帮忙,还大笑了起来。桓温说,“同盘尚不相助,况复危难乎?”于是下令免去一起就餐的人的职务。在桓温看来,同盘共餐尚且不能相助,何况是遇到危难呢?他这种类推的思维,与苹果的故事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感情、思想、财富,当然还有危难面前,同志们都应该抱有一种分享与担当精神。这个故事的真实程度到底如何,且不管它,但它阐示的道理却是客观的。明人王世懋在读到这则故事时评论说,“讥评可耳,何至免官?”认为是有些重了,但看桓温的一些资料,私下以为,这应该才是这位大将军的做派。
    在《世说新语·识鉴》门中还有一则谢安的故事,说谢安在东山收养女妓,简文帝司马昱就评价说,谢安一定会出山的,既然能够与人同享快乐,就不可能不与人共忧患。这也有些苹果的故事的味道。那时朝廷让谢安出来做官,谢安死活不肯,整天就和王羲之、支道林等人游山玩水,纵心事外,但从后来的历史看,简文的识鉴能力还是很准的,谢安在国难当头终究出山了,主导淝水之战,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又拖死桓温,杜绝他颠覆东晋王权,赢得了晋王朝几十年的安定时期。
    见微知著,识鉴明察,分享与担当,其实就是一个苹果折射出来的光芒。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53
出世和入世——《世说新语》品读之24 (2014-06-11 12:18:41)转载▼
标签: 刘惔 许询 王羲之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长安城南终南山据说有隐士五千余人,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出版后,这座山,以及隐身其中的隐士就更加出名了。去年吕浩带来一本《问道——寻访终南山当代隐士》的书,通览之后,就对这座山、这些人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其实在平常的日子里,也会在周末或者节假日驱车南行,缓步入山的,只是在浅山,不会与隐士们有邂逅的机缘,但山中生活感性的认识还是有所体会的。
    私下似乎并不是太喜欢这种隐士的生活,关于《问道——寻访终南山当代隐士》,因为这种不喜欢,于是就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说:“这些文字,大部分都是在编织着一些神秘而有味道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却又潜移默化地隐含了一些生存的智慧与生活的哲学。书中的人物,大多都是已多年脱离于现代生活环境的高人或隐士,他们对于生命与生活本意的理解,已显然不同于整日里在熙熙攘攘、忙忙乱乱中挥霍时光的众生,他们因为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性以及个体有意无意的对生命本质的价值取向的独特追求,所形成的生存、生活理念,呈现出来的气质与气象,是相当另类的,但仔细地思考,有很多的时候,他们甚至是在以个体生态牺牲为代价在努力寻找和继承将要丢失的人类文明,在努力地回归自然,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途径,承受着血与火的历练。”
    所谓“血与火的历练”,是基于对隐士们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担心,有一段文字是这样描述隐修者的生活状态的:“一路上我们看到,每个隐修者都在自己的茅蓬周围开垦了小块的土地,种植蔬菜、瓜果,依靠辛苦劳作而生活。除了能从自然中获取食物,他们生活所需的油盐、米面、衣被,则主要来自周边山民的布施,或者是山外亲朋好友、居士的供给。即使是这些,也来之不易。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步行到离山口最近的茅蓬,至少要一个小时。由于交通极其不便,他们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必须从山下背上去。”除此而外,应该还须忍受恶劣的天气、自然环境、个体精神因素的刁难,以及更多的意想不到的灾祸的困扰,丝毫没有陶渊明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轻松与愉悦。
    人是向往舒适生活的,即使在魏晋时代,那些所谓的高贤逸士,亦曾有过对舒适生活依恋的情感流露。《世说新语·言语》门中有则故事,说许询赴京都建康,在京兆丹阳郡最高行政长官刘惔家里留宿,床帐簇新华丽,饮食丰盛甘美,实在应是美好的日子,于是就感慨说:“若能保全这地方,比东山隐居强多了。”刘惔回答:“你若是懂得吉凶由人造成,我怎么能不保全这里呢?”这时王羲之在座,他批评二人说道:“假若巢父、许由遇到稷、契,大概不会有这种对话。”巢父、许由是两位有名的隐士,稷、契是两位有名的贤臣,王羲之是在以古讽今,批评他们二人没有古代贤者和隐士的操守,才会有这样的对话,因而故事结尾说二人听了都面有愧色。
    东山隐居,在后人看来是多么地风流倜傥,谢安、王羲之、许询辈,悠游林下,为一时之美谈,但许询却在面对都市舒适生活时说出了真心话,并不认为东山隐居是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刘惔似乎也予以认可,只是存有对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担心,而王羲之却以礼教的先例纠正着这种自以为是不良的倾向,是值得思考的。不难看出,王羲之身处偏安于一隅的东晋王朝,他的处世态度,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种矛盾的统一,用世和放达都有着内在的严肃感,用世则有出尘之情操,隐逸则以家国责任为重,出世与入世都是完美地和谐着,而且能以优雅的姿态呈现出来。
    一九二六年美学家朱光潜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一种生活态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后来在谈到弘一法师时,又说出了这样的话,还说这是他年轻时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一直为很多的人所接受,所终生追求。冯友兰也说,中国古代圣人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大致亦有这样的涵义在里边。以这样的生活态度回望终南隐士的生存状态,以及刘惔、许询的对谈,所谓隐居终南,悠游东山,倘若深入思考,都能留给我们一些对于生活的启发。不过,生命个体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应该尊重的,不论是圣人还是常人,要努力地回归自然,实现自我,生命的燃烧,同样会在岁月的长河中焕发出异彩。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53
软肋——《世说新语》品读之25 (2014-06-23 14:53:12)转载▼
标签: 王衍 郭氏 世说新语 品读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男权社会中,男性虽为社会的主导,但家庭关系中亦常有相反的情况出现,即女性并不受制于男性,且有反常的作为,似乎亦为世界性的难题。《世说新语·规箴》门中就有一则故事说王衍的夫人郭氏,才能低劣且性格刚烈,搜刮财富永不满足,还喜欢干预别人的事,整得王衍非常头疼,但又拿她没脾气。
    这对身居官场的王衍来说,是非常要命的。王衍出身于山东琅琊王氏家族,是书圣王羲之的叔辈人物,在崇尚门第出身的魏晋时期,也算是有影响的大户人家。而且,就他自身的情况看,官至太尉、尚书、司徒,又是魏晋清谈的代表人物之一,个人风神洒落,常为时人所赏誉,尤其是他的那些很有影响力的堂兄弟们,就把他夸得像是天外来客一般。如王敦就说,“夷甫处众中,如珠玉在瓦石间。”王导就夸他,“岩岩清峙,壁立于仞。”“唯共推太尉,此君特秀。”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也说,“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世说新语》中,有关他的小故事,就有大致四十二条之多;在汉语成语词典中,有关他的成语词条,如信口雌黄、举阿堵物等亦有十余条之多,可见他的魅力是多么出众。
    就是这样的人物,却玩不转自己的夫人。郭氏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她是太原人郭豫的女儿。郭豫官至相国参军,为司马昭效劳,很有名望,据说死时年岁还不是太大。另一方面,郭氏与皇后贾南风还是表亲,在晋武帝死后,晋惠帝继位,这位阿哥曾经闹过“何不食肉糜”的笑话,脑子似乎不大好用,于是皇后贾南风就掌权了,王衍当然乐于与皇后联手,在政坛中纵横捭阖,官也做得如鱼得水。郭氏的不能受制于王衍,除了性格上刚愎贪敛之外,她的出身背景恐怕也应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世说新语》中有关郭氏的小故事有三条,都在规箴门中,“规箴”的意思,就是劝诫规谏,可见王衍的规劝郭氏的旧事,是相当出名的。一则故事说,王衍崇尚玄虚超脱,厌恶妻子的贪婪污秽,所以口中从不说“钱”字,于是郭氏就想试试他,命令侍婢以钱绕床,让他出不来。王衍早上起床见钱妨碍行走,就呼唤侍婢说,“拿开这阿堵物!”就是不说“钱”字。故事就结束了。自此以降,“阿堵物”于是成了“钱”的代称,一直流传了下来,倘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个东西”,王衍的个性在故事中很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另一则故事,是说郭氏贪婪,让婢女担粪,干重体力活,小叔子王澄当时才十四五岁,看不惯,就劝阻她,她大发雷霆,骂道,“当初老夫人临终时,把你托付给了我,不是把我托付给了你。”就抓住小叔子的后衣襟要打棍子,王澄有力气,挣脱着跳窗逃跑了。故事十分形象、传神。
    这样几则故事,看起来郭氏实在就没有办法约束了,不过我们所讲的第一则故事还没有完,王衍后来还是想了一个办法,因为人总是有软肋的。王衍知道郭氏害怕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她的同乡,幽州刺史李阳,是京都有名的侠客,如同汉代楼护一样的人物。于是多次劝她的时候,顺便说,“不但我说你这样不对,李阳也认为你不对。”郭氏还真的有些收敛了。
    可见人总是有软肋的,而且软肋一旦为他人掌握,总有服软的时候。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19:55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一) (2014-11-10 15:38:42)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民族 东北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145、民族。东北各族。夫余,是东北部的一个老部落,政治中心在今吉林省农安县附近,有河穿越这个区域,即松花江,当时称之为弱水,发源于长白山。此区域土地平阔,灌溉便利,盛产名马、赤玉、美珠等。P640
    146、夫余王族并不是土著,据说第一代国王东明,是北方索离国王的孽子,因为朝廷要杀他,才逃至此地的。后王都是他的后裔。夫余是早期奴隶制国家,王权并不强大。东汉光武帝时,夫余王遣使聘汉,汉以方物相赠。其后交往密切,深受汉文化影响。西晋时,鲜卑慕容氏崛起,侵掠夫余,夫余日渐衰败。北魏时,是确实衰亡了。代夫余而起的,是其故地北部的豆莫娄部落,史称北夫余。P640-642
    147、沃沮。部落自今延边直至海滨,背山向海,语言与夫余大同小异。汉武帝时,朝廷在今朝鲜咸兴开郡,后多次迁徙,沃沮受高句丽侵凌。后又有北沃沮。P642-643
    148、勿吉。大致在今黑龙江东北伸展至库页岛区域。有世袭制度,没有文字,以言语为约,《晋书》、《北史》皆有所记。两汉时期受夫余役属,北朝时期夫余衰落了,而它却强盛起来。勿吉人强悍有力,作战勇敢,四邻都怕它。P643-646
    149、室韦。亦作失韦,大致在今嫩江流域和黑龙江上游。北朝时分为五部,语言与契丹、夫余很相近。内部有世袭制度。东魏和北齐时期,室韦的部落酋长岁时派遣使者聘于朝廷,双方互赠方物,促进了地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在室韦西南,还有一个部落叫地豆于,在地豆于之北,又有一个部落叫乌落侯,都与北魏等朝廷有所来往。P646-648
    150、契丹。在潢水、土河一带,当时称之为松漠。北魏及以后各朝,契丹多次遣使者向中原王朝岁贡。北齐文宣帝曾亲自北讨契丹,大获全胜。北朝末年,契丹部落又强盛起来,与中原文化与经济多所交流,至隋唐时,这个部落更为强大了。P648-649
    151、库莫奚。是宇文部的别部,在西拉木伦河与松漠之间。亦与中原王朝交流密切。北朝后期,人口增加很快,分为五部,至隋唐时,更为强盛。P649-650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二) (2014-11-24 13:02:04)转载▼
标签: 王仲荦 魏晋史 民族 笔记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152、柔然人与柔然汗国。公元四世纪至六世纪中叶,柔然人曾经在今蒙古草原上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游牧国家。柔然族是鲜卑族的支属。在五世纪时,柔然汗国的版图东起大兴安岭,西逾阿尔泰山,南自大戈壁,北至贝加尔湖以南,包有准葛尔盆地,一直和天山以南的焉耆国交界,成为亚洲东北部的一个强盛的国家。在此前,还处在氏族社会末期。P650-652
    153、柔然人是北魏王朝的强敌,纷争不断。北魏太武帝时和亲。公元四四九年,北魏太武帝乘吐贺真新立,亲帅大军北伐,收其人户畜产百余万,柔然怖威北蹿,不敢复南。而后管理上向中原学习,生产力大大提高。亦曾与南朝联手,抵御北魏。如斯大林所说,柔然国“是一些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语言的部落和部族的集合体”,它“不会有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是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联合”,于是很快就因构成柔然汗国主要部分的高车族人独立运动的成功而趋于瓦解,最后因为突厥人的兴起而倾覆了。柔然在塔里木盆地的霸权,不到三十年就宣告结束了。在公元五五四年,西魏宇文泰消灭了柔然。P652-657
    154、高车。与匈奴近属,语言土耳其语系,在汉代称之为丁零,或丁灵,至南北朝时始有高车或敕勒之称。分布在今从贝加尔湖以北的安加拉河流域一直到叶尼塞河的上游。在汉时有一部分进入中原,而后被灭或汉化了。高车人过着游牧生活。在北魏时经常被洗掠,要缴纳赋税,服兵役,亦有反抗,但很快被镇压。P657-660
    155、漠北高车人则受柔然人侵袭,战事频仍。他们曾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北建国。朝廷内斗激烈,政权更迭反复,至公元六世纪第十年代,就已经消失了。P660-662
    156、突厥人与突厥汗国。突厥是六世纪初叶崛起于阿尔泰山西南麓的一个强大的游牧部落结合名称。突厥人原居住地与龟兹,即今新疆库车县临近。突厥在公元五六三年前后,已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强国。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以狼为图腾,随水草迁徙,以畜牧涉猎为务。后创造突厥文,书字类胡,而不知年历,惟以草青为记。突厥与北齐、北周争斗频繁,战乱不断。公元五七八年,突厥进攻酒泉,当地军民点燃玉门的石脂,即石油原油,焚烧其作战工具,逼其退却。据说这是中国人在历史上第一次利用石油击败敌人。P662-667
    157、西北各族。鄯善。本名叫楼兰,楼兰王的都城在今新疆若羌县卡克里克。北魏时与中原政权有所往来。南北朝时曾被高车人侵掠,破坏得不成样子,此后就被土谷浑汗的势力吞并了,人民散居周围各部落政权。P667-670
    158、伊吾。亦作伊吾庐,即今哈密。西晋王朝在今哈密设置伊吾县,隶敦煌郡。后被柔然攻逼,而后并入北魏版图,直至隋代,设郡归属中原王朝。P670
    159、高昌。高昌地处今新疆吐鲁番县东南六十里处,汉时设置屯田,东晋咸和二年前凉张骏于此设郡,后凉、北凉沿袭不改。魏灭北凉,时公元四三九年,统治高昌二十年之久。至公元四六〇年,始为柔然汗国所并。柔然人以汉人统治汉人,政局混乱,高昌椈氏王朝成立后,稳定了一些年。他们深受汉文化影响,习汉籍经典,服装也效仿汉人。种植业比较发达。与内地与波斯都有物资与金融交流。派遣使者出使中原王朝频繁。P670-674
    160、焉耆。在今新疆焉耆县,城邦,方二里。后四百里,国内凡九城,东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中间都为沙漠地带。与内地亦有交流,至魏晋时衰落。在此周围,又有龟兹、于阗、渴盘陀、疏勒、乌孙、悦般等民族,《汉书》、《魏书》、《大唐西域记》等典籍多有记载,境况大致类似于前述各族,所谓历史的时代风貌相近,都与中原朝廷有所纠葛。P674-682
    161、西境各族。吐谷浑。是徒河鲜卑慕容氏的支庶,在今甘肃临夏,青海西宁一带。属部落国家,魏晋南北朝时与周边小国,交战频繁,亦曾一度强盛。吐谷浑人过着游牧生活,与南朝经济文化联系密切。P682-688
    162、附国。在今西藏昌都地区,南北八百里,东西千五百里。魏晋南北朝时,大概已进入阶级社会,并已产生了真性的王,但氏族制残余还严重遗留。东北是羌族聚居区,西面直接女国。女国,地居土谷浑汗国西南,可能是今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在南北朝末,还是世代以女性为国王,故称女国。国内丈夫,惟以征伐为务。女子社会地位优越。又有宕昌、邓至羌、党项各族。P688-69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三) (2014-12-08 12:15:2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经济 文化 交流         分类: 明远楼
    163、继第八章边境各族而后,第九章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P693
    164、与海东各国。高句丽。最初为部落,《魏书·高句丽传》记载,夫余人要杀朱蒙,朱蒙南逃,建立了高句丽国。高句丽国初都辽宁桓仁,再吉林吉安,南北朝时才迁至平壤。吉林时期高句丽处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国力较强。公元三二年,即汉光武帝建武八年,曾派使节访问洛阳。这段时间,与前燕、后燕等周边国家战乱不断。在迁都平壤后,是朝鲜半岛中国力最强的一个国家。与中原朝廷皆有往来,有时一年中派遣两、三次,互赠方物。受中原儒家思想影响严重,模仿中国设置太学于京都,以中国书籍为教本。P693-696
    165、百济。是从马韩部落发展而来的一个国家,地界东极新罗,北接高句丽,西南具限大海,东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余里。地产多与内地相同。在北魏时与内地多所交流。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东晋时传入佛教,汉族文化还以百济为媒介,对新罗和日本产生了一定影响。P696-700
    166、新罗。地处马韩之东,属部落联盟国家。地产与内地同,西晋、南朝、北朝时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P700
    167、日本邪马壹与大和国家。约我国西汉时,日本岛上存在一百多个部落。而后多个部落国家形成,并与中原朝廷有所交流。东汉光武帝曾赠以印绶。此时已是原始的奴隶社会了,以奴隶赠送邻邦。公元三世纪,日本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邪马壹国家,国王是一位独身女子,叫卑弥呼,常用鬼道来笼络人心,政务交由弟弟管理。西晋时与洛阳来往。与新罗、百济亦通往来。大和国与东晋、南朝的通聘一共十次,进行物产交流,植桑以后,丝织业发达起来。至隋唐,交流更为广阔。P700-704
    168、与西域及五天竺各国。大宛。在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都城列宁纳巴德。曹魏时赠送中原名马。大宛国人会做生意。
    者舌。是由大月氏部落分裂出来的一个国家,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塔什干。北魏时与中原朝廷来往不绝。
    悉万斤。唐称康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撒马尔罕。北魏时与中原有往来。
    忸密。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布哈拉。北魏、北周时有往来。
    粟特。大致在今里海区域。北魏、北周时有经济文化交流。P704-706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01
本帖最后由 夺标 于 2016-5-28 21:49 编辑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四) (2014-12-16 13:06:19)转载▼
标签: 王仲荦 魏晋史 经济 文化 交流         分类: 明远楼
    169、大月氏贵霜王朝。大月氏人原居住在河西走廊的敦煌、祁连间,汉文帝时期匈奴攻破月氏部落,杀月氏王,并用他的头骨做了溺器,月氏部落被迫西迁。在此过程,势力又壮大起来,建立起大月氏国,都城为蓝氏城,即今阿富汗瓦齐拉巴德。此时已成为中亚地区一个强盛国家。大月氏国由五个主要部落构成。国王皈依佛教,实际上已成为天竺化的佛教国家了。三国魏明帝时与中原朝廷互赠方物,亦在魏明帝时期,小月氏王国的统治亦宣告结束。P706-708
    170、嚈哒汗国。自四世纪末五世纪初始,逐渐成为中亚细亚强国,取大月氏国后以蓝氏城为国都。与北朝的北魏、西魏、北周有频繁的外交往来。P708-710
    171、波斯萨桑王朝。从公元前二世纪始,统治伊朗高原的是安息王国,到三世纪初,由于长期内讧对外战争不断,安息王国衰弱不堪,新兴的波斯萨桑王朝灭亡了安息,做了伊朗高原的主人。但安息仍有部落存在。波斯萨桑王朝建都宿利城,即今巴格达西南区域。与罗马帝国斗争不绝。属于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中国丝绸以此转销西方国家,与中原王朝交往频繁。P710-713
    172、大秦帝国。即罗马帝国,在黑海和地中海之西区域,中国历史上称其为大秦帝国,《三国志》、《晋书》都有记载。在中国史书上还记载罗马帝国的皇帝是选举产生的,而不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东汉、西晋即有往来。公元三九五年,罗马帝国分裂,分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P713-714
    173、五天竺各国。《后汉书》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其国临大水,即恒河,在今阿富汗以西,南至波斯湾,东至孟加拉国。东吴孙权时有所来往。分东南西北中五天竺国,都与中原来往。锡兰岛的斯里兰卡,因为国人驯养狮子,所以中国史书称其为狮子国。他们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是不可低估的。P714-720
    174、与南海各国。占婆国。在今越南中南部,中国史上称之为林邑国。东汉初平初年建国,都典冲城,即今越南维川南茶荞地方。产古贝、沉香等。占婆与东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各王朝疆域相接,往来频繁。P720-725
    175、扶南国。在今柬埔寨境内。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奴隶制度发展较快。与我国三国东吴时起就有往来。P726-727
    176、金邻、顿逊与狼牙修国。在今泰国境内,公元三至六世纪存在。P727-729
    177、媻皇、丹丹与媻媻国。媻皇据考证在今马来西亚境内马来半岛上的彭亨。媻皇国王凡七次派遣使者来建康访问。丹丹国,据考证在今马来半岛南部的吉兰丹。梁、陈时曾六次来建康有使者访问。媻媻国,当在今马来西亚的加里曼丹北部沙捞越或沙巴和文莱境内。南朝时有十余次访问建康。P729-730
    178、诃罗单、干陀利与婆利国。据考证,诃罗单国在今爪哇岛上;干陀利国在今苏门答腊岛上;婆利国就是今天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南朝时代,都与中原朝廷有所交流往来。P730-732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06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四) (2014-12-16 13:06:19)转载▼
标签: 王仲荦 魏晋史 经济 文化 交流         分类: 明远楼
    169、大月氏贵霜王朝。大月氏人原居住在河西走廊的敦煌、祁连间,汉文帝时期匈奴攻破月氏部落,杀月氏王,并用他的头骨做了溺器,月氏部落被迫西迁。在此过程,势力又壮大起来,建立起大月氏国,都城为蓝氏城,即今阿富汗瓦齐拉巴德。此时已成为中亚地区一个强盛国家。大月氏国由五个主要部落构成。国王皈依佛教,实际上已成为天竺化的佛教国家了。三国魏明帝时与中原朝廷互赠方物,亦在魏明帝时期,小月氏王国的统治亦宣告结束。P706-708
    170、嚈哒汗国。自四世纪末五世纪初始,逐渐成为中亚细亚强国,取大月氏国后以蓝氏城为国都。与北朝的北魏、西魏、北周有频繁的外交往来。P708-710
    171、波斯萨桑王朝。从公元前二世纪始,统治伊朗高原的是安息王国,到三世纪初,由于长期内讧对外战争不断,安息王国衰弱不堪,新兴的波斯萨桑王朝灭亡了安息,做了伊朗高原的主人。但安息仍有部落存在。波斯萨桑王朝建都宿利城,即今巴格达西南区域。与罗马帝国斗争不绝。属于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中国丝绸以此转销西方国家,与中原王朝交往频繁。P710-713
    172、大秦帝国。即罗马帝国,在黑海和地中海之西区域,中国历史上称其为大秦帝国,《三国志》、《晋书》都有记载。在中国史书上还记载罗马帝国的皇帝是选举产生的,而不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东汉、西晋即有往来。公元三九五年,罗马帝国分裂,分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P713-714
    173、五天竺各国。《后汉书》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其国临大水,即恒河,在今阿富汗以西,南至波斯湾,东至孟加拉国。东吴孙权时有所来往。分东南西北中五天竺国,都与中原来往。锡兰岛的斯里兰卡,因为国人驯养狮子,所以中国史书称其为狮子国。他们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是不可低估的。P714-720
    174、与南海各国。占婆国。在今越南中南部,中国史上称之为林邑国。东汉初平初年建国,都典冲城,即今越南维川南茶荞地方。产古贝、沉香等。占婆与东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各王朝疆域相接,往来频繁。P720-725
    175、扶南国。在今柬埔寨境内。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奴隶制度发展较快。与我国三国东吴时起就有往来。P726-727
    176、金邻、顿逊与狼牙修国。在今泰国境内,公元三至六世纪存在。P727-729
    177、媻皇、丹丹与媻媻国。媻皇据考证在今马来西亚境内马来半岛上的彭亨。媻皇国王凡七次派遣使者来建康访问。丹丹国,据考证在今马来半岛南部的吉兰丹。梁、陈时曾六次来建康有使者访问。媻媻国,当在今马来西亚的加里曼丹北部沙捞越或沙巴和文莱境内。南朝时有十余次访问建康。P729-730
    178、诃罗单、干陀利与婆利国。据考证,诃罗单国在今爪哇岛上;干陀利国在今苏门答腊岛上;婆利国就是今天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南朝时代,都与中原朝廷有所交流往来。P730-732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五) (2014-12-25 12:11:29)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哲学 思想         分类: 明远楼
    179、第十章讲魏晋南北朝的哲学思想与宗教。
    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来讲,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是短暂的。魏晋南北朝凡三百七十年,却经历了较长的分裂时期,魏蜀吴分立,而后西晋短暂统一,不久即出现了北方十六国的分裂和江左的偏安,逐渐形成了南北朝的对立局面。但此时期,产生了不少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发明和杰出的科学著作,宗教文化亦有所发展。P734-735
    180、玄学与反玄学思想。从清议到清谈。清议为过去乡举里选的一种形式,东汉用征辟、察举等制度选拔人才,大多以清议来实现。清议重点在于经明行修,即这个人对儒家经典要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他本人在道德行为、生活作风方面无疵可击。清议的形式有风谣和题目等。《世说新语·赏誉》篇中出现了很多评骘人物的风谣作品,如“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等;如曹操问许劭:“我何如人?”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等。清议以名教为依归,名教为清议的基本内容。P736-737
    181、党锢之祸,许多名士渐渐沉默。黄巾起义后,牧守混战,出任牧守者,大多是一时名士,都善于臧否人物,于是清谈的形式出现了。清谈慢慢脱离名教。曹魏集团、司马氏对于清谈人物的杀害,使得清谈内容由评讥时事、臧否人物转而为玄远的清谈玄学了。P737-740
    182、玄学思想的产生。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支配着当时的思想界,但至魏晋以后,城市破坏,商业停滞,世族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三玄思想,即《周易》、《老子》、《庄子》思想逐渐在社会上发展起来,清谈成为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于是玄学思想产生了。P740-742
    183、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何晏与王弼。时曹魏废帝齐王芳时代,公元二四零至二四八年,玄学思想发展最快。何晏,何进的孙子,后官至吏部尚书。正始十年,即公元二四九年,司马懿夺魏权,杀曹爽,同时杀何晏。何晏崇尚老子虚无思想,实质上是唯心主义。著有《无名论》,阐述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著有《论语集解》,以玄学思想解释孔子的思想。
    王弼,是著名文学家王粲的族孙,做中书郎时,深为何晏器重,只可惜活得太短了,嘉平元年,公元二四九年死了,才二十四岁。他著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都存了下来,而《论语释疑》则全书已佚,但精义部分则保存在别人的著作中了。又有《老子指略》,部分被保存在道藏中。也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但思想比何晏更为系统了。P742-752

    184、才性同异离合的讨论。这个讨论,亦称《四本论》的讨论,自曹魏嘉平元年,公元二四九年始,至甘露二年,公元二五七年才初步告一段落。《四本论》这篇文章是钟会著的,现已失传。才性同异合离的四种说法,实际上可以合并为“合、同”和“离、异”两派,胡蝦、钟会一派,走司马氏路线,李丰、王广一派,既非曹氏,亦非司马氏一派,总之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论,是清谈中的主要项目之一。此讨论以后,玄学思想阵营分化了,嵇康、阮籍为左派,向秀、郭象为右翼,分成两派了。P752-754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六) (2015-01-04 18:11:58)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哲学 思想         分类: 明远楼
    185、嵇康与阮籍的思想。破坏名教,主张达生任性,把自然和名教对立起来,是正始之后,政治压迫增大,许多名士死于非命,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代表人物为嵇康与阮籍。嵇康,字叔夜,原籍会稽上虞人,先世避仇,移居今安徽宿县西南,竹林七贤之一,为人尚奇、任侠。反对司马氏政权,著有《管蔡论》以及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后为司马昭所杀,太学生三千人曾上书营救,亦无济于事,被斩于洛阳东市。P754-756
    186、嵇康的思想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但在形神依存方面似乎又过分强调精神的因素,夸大养生的作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假借老庄的放达,来颐神养性,消极避世。嵇康又有《声无哀乐论》,割裂主观的感情与客观的声乐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但又徘徊于名教与自然之间。嵇康的思想,对玄学影响很大。P756-760
    187、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即今河南尉氏县人。父阮瑀,蔡邕弟子,建安七子之一。经学世家,崇尚老庄,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著有《通易论》、《乐论》、《达庄论》、《大任先生传》等。大胆抨击礼法名教,与嵇康相善,嵇康死后两年,他也死去了。还留有《咏怀诗》八十余首。P760-762
    188、向秀和郭象的思想。名教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另有一些人则主张名教本于自然的说法,与嵇康与阮籍相反,向秀和郭象即其代表。向秀,字子期,今河南沁阳县人,与嵇康、阮籍同为竹林之游。但亲近朝廷,做了高官。P762-763
    189、郭象,字子玄,晋惠帝时人,官至司马越太傅府主簿。与向秀哲学观点一致。注释《庄子》。承认一切事物是变化的,认为万有的存在都是孤立的,客观事物的差别是不存在的,认为人与自然一样,应该安于其性,安于自己所处的地位。认为人的性分,出生时就已决定了。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总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P763-770
    190、杨泉、欧阳建、裴頠的唯物主义思想。杨泉三国时吴人,著有《物理论》,批判玄学思想,认为宇宙是物质性的东西,是实有的。天地万物都是由元气组成的,元气来源于水,水是天地万物的根本。P770-772
    191、欧阳建的代表作是《言尽意论》,全文被保存在《艺文类聚》中。认为客观事物是独立于名称、概念而存在的,但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却不可缺少名称和概念。他把物与名的关系,比附为形与影的关系。P772-777
    192、裴頠,字逸民,今山西闻喜县人,出身世家大族。官至尚书左仆射。赵王司马伦杀贾后时,裴頠同时被害,死时年三十四。他认为万有的本体是有,而不是无;万物的生成变化,“理”是以物质的存在为根据的。他批判主张虚无的唯心主义;人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有”;著有《崇有论》、《辩才论》。P777-780

    193、鲍敬言的《无君论》。身世不详,《无君论》见于葛洪《抱朴子》。崇尚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认为阶级与国家的出现,是暴力和征服的结果;反对儒家的君师之起,认为社会上一切罪恶和祸乱的根源,“皆有君之所致”。有进步意义,有反抗精神,对当时社会有积极作用。P780-784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07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七) (2015-01-12 12:15:4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宗教 阅读         分类: 明远楼
    194、道教的形成与发展。道教的形成与《太平经》的传播。东汉末年,道教形成和发展起来。表面上看,它推崇老子,尊他为祖师爷,其实后来道教的教义,与代表老庄的道家学说,是背道而驰的。道教与道家并无密切关系。道教的产生是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后来与农民革命结合在一起。P785-787
    195、道教经典为《太平清领书》,后称《太平经》。原书一百七十卷,内容复杂,认为财富为天地之公物,反映了人人劳动等思想。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亦有封建的糟粕。P787-790
    196、葛洪与《抱朴子》。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即今江苏句容县人。约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五年,公元二八四年,卒于东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三六四年。著作较多,现存《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神仙传》等书。《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自叙中说内篇言道家,外篇言儒家。其实他所说道家,与老庄关系不大,严格说来为神仙家。他的全部思想,认为神仙不死之术,是人生头等重要事情,而刑名政教,又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也不可忽视,但重要性是次于神仙不死之术的。认为玄与道是万有的本体,是精神而非物质的,一亦等同于它们。他论证了神仙不死之道,成为神仙的有效方法是炼丹。他的观点,深得统治阶级及世家大族欢迎,同时主张镇压人民,加强封建统治。但他在医药学方面的贡献,却是巨大的。P790-795
    197、陶弘景、寇谦之对南北朝道教发展的影响。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市东南人。梁武帝多以政事咨询,他隐居山中,故有“山中宰相”称谓。著《学苑》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帝代年历》等。进一步发展了道教。P795-797
    198、寇谦之,上谷人,崇奉五斗米教。为统治阶级服务。当时人物甄鸾曾作《笑道论》,攻击道教经典缺乏常识,如“长安”,指出本名咸阳,到了汉高祖建都关中,才称“长安”,老子时根本见不到长安这个地名。道教经典伪造、修改、加工现象严重,慢慢流传下来。P797-799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八) (2015-01-19 12:28:40)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佛教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199、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是流传于五天竺一带的宗教,创始人佛陀,本名悉达多,族姓乔达摩,属刹帝利种姓。佛陀大约在公元前五六三年出生于今尼泊尔南境喜马拉雅山与恒河之间当时释迦部落所建立的迦毗罗卫国家里。他是太子,二十九岁时弃家去探讨一种宗教神秘学说。三十五岁时创立佛教,在恒河上游传教四十多年,八十岁时死了。收门徒有迦叶、阿难等人,门徒称他为“佛”或“佛陀”,意译是觉悟了的人。P799-800
    200、佛陀以为一切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是他的理想。他宣传慈悲、忍辱、不抵抗,充满缓和阶级矛盾的意味。佛陀死后一百年内,佛教学说没有分派,百年以后则分成上座和大众两大部派。后两大部派又分裂为十八个部派。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宗教神学思想。P800-802
    201、公元二世纪至三世纪,又产生一个新的教派,大乘教派,梵语谓之摩诃衍。时贵霜王朝迦腻色伽大王在位时期,约公元一二〇至一六〇年,中天竺有位叫马鸣的,反对旧说,创道大乘,称旧派为小乘。马鸣著有《大乘起信论》、《大庄严经论》等行世。而后龙树发展大乘,认为不只诸法皆空,空亦复空,所谓“空”,不是“无”的异名,不是和“有”对等的“空”,而是他们所认为的超越无的“中道”。所以这一宗也被称为“空宗”。在大乘学说中,佛不仅是法力无边的神,而且是救世主,并鼓励僧徒不一味求涅槃,而要积极传播教义,以度众生。改造后的教义,更完整了,欺骗性更强,要人民放弃反抗,对巩固统治政权所起的作用也更显著了。因此传播更广更快,不久就到中国来了。P802-803
    202、约公元五世纪时,大乘又产生了新的宗派,瑜伽宗。空宗的特色是破小乘,以发挥大乘教义,而瑜伽宗则是拿小乘的哲理做基础,在其上建立大乘学说。瑜伽宗的经典是《瑜伽师地论》和五部大论。它的基本教理是“万法唯识”,故又称它为唯识宗。P803-804
    203、佛教传入中国西北部龟兹、于阗,即今新疆地区,要比传入中原地区早得多。前者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已有迹象,到了公元二、三世纪,这些城邦佛教已经很发达了。佛教传入中原内地则说法不一。有说是秦始皇时就有传播,有说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在大月氏人那里就知道了佛教。按照《三国志·吴志·刘繇传》里的记载,笮融为佛造像立寺当在公元一九三至一九五年间,亦即此时,佛教在人民群众中逐渐传播开来。与当时人民处于战乱环境,急于寻求精神解脱的情况是密切相关的。至东汉末,就有人信奉佛教了,出家当和尚的人也慢慢多起来。P804-807
    204、佛教传于天竺,梵文则须翻译过来。佛教的教义,在天竺和西域,开始都无写本,皆“师师口传,无本可写”,口授。佛经最早的译本为《四十二章经》,有两种译本。汉魏两晋时期,不断有佛经译出,但断章零品较多。而且,因是口授,错误较多,再加上译者对于梵文、汉语的理解程度不一,也有完全与原教义相悖的译文出现。P807-810
    205、佛教在南方与玄学思想的结合。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名士多南渡,僧侣亦跟随,但佛学教义很难与玄学思想相抗衡,僧侣即刻意接近清谈,来传播佛教。《世说新语·文学》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支遁以佛理攻难老、庄,来折服玄谈家,使佛教有了一定的地位。佛教从教理上看,显然比玄学花招更多一些。P810-813
    206、佛教在中原地区的流行。西晋覆灭以后,玄学在中原动摇,佛教很快传播起来。道安与法雅两人,对佛教的传播,贡献很大。道安的工作有三,一是组织僧徒,四出传教;二是制定僧徒的戒规;三是主持佛经的整理和翻译工作。P813-816
    207、般若六家七宗学说的玄学化。在释道安时代,《般若经》没有被完全译出,玄学名词与概念比附佛教名词和概念现象严重,使当时《般若经》中“空”、“无”的概念存在混乱,般若学说竟分成六家七宗之多。六家即本无、即色、识含、幻化、心无、缘会;七宗即本无、本无异、即色、识含、幻化、心无、缘会。都有其代表人物。六家七宗可划为三派,本无、心无各自一派,其余一派。三派般若学思想,正是玄学不同派别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各种不同看法在佛学思想中的反映,都是唯心主义的。P816-822
    208、中土僧侣的西行取经。理解不一,质量混乱,取经成为迫切需求。曹魏甘露五年,公元二六〇年,朱士行取经,仅至于阗;西晋武帝时,有竺法护,似曾越葱岭而西;有僧建,似曾至今阿富汗境内,但都没有到达五天竺。直至五世纪初叶,法显西行取经,才到了五天竺,取了多部佛教经典回来。P822-823
    209、法显从新疆出发,越巴基斯坦,渡印度河,在西、北天竺停留了两、三年,到公元四〇五年,才到达中天竺,至今印度巴特那。公元四〇六年,法显曾去尼泊尔释迦牟尼诞生地,这是第一个中国人到达尼泊尔境内。公元四一一年,动身回国,明年,即东晋义熙八年才从海上登陆。自长安到回国,历时十三年零四个月。写有《佛国记》,成为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交流的重要历史资料。P823-825

    210、法显之后,又有释智猛、释昙无竭、惠生、宋云等取经。P825-826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二九) (2015-01-26 18:00:49)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佛教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211、鸠摩罗什、昙无忏的东来传译。鸠摩罗什,公元三四三生,四一三死。父天竺人,母龟兹人。在法显出国第二年,他即来长安传经。前后八年,译经九十八部,计四百二十五卷。大乘佛说基本都被译过来了。小乘佛说亦臻完备。P826-828
    212、昙无忏,中天竺人。北凉时至今甘肃武威,与僧合译《大般涅槃经》。觉贤自尼波尔来长安译《华严经》。而后,译经质量大幅度提高,亦为统治阶级所支持。P828-830
    213、僧肇《肇论》与竺道生的涅槃佛性学说。僧肇俗姓张,京兆长安人,公元三八四年生,四一四年死。是鸠摩罗什的的弟子,三论宗奠基人。著作《肇论》,从佛教大乘中观宗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对当时般若六家七宗各流派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建立了中土中观宗的哲学体系。力图论证物质世界的虚幻不实;万物无自性;万物运动亦为假象;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观点。P830-835
    214、竺道生,本姓魏祖籍巨鹿,流徙彭城。是涅槃佛性学说的发扬者。著有《妙法莲华经疏》等。主张顿悟义;人人皆可成佛。P835-838
    215、释慧远对佛教发展的影响。释慧远,公元三三四年生,四一七年死,今山西崞县东人,是释道安的大弟子,少为儒生,博综《诗》、《礼》,尤善《老》、《庄》。年轻时出家为僧。在庐山建东林寺,此后东林寺便成为南方传播佛教的中心地。他在庐山住了三十余年才死。主张佛性之说,著《法性论》。提倡净土,成立白莲社,对此后净土宗学说有很大影响。他还通经学和玄学,理论一身而兼儒、释、玄三家,助推了佛教的发展。P838-841
    216、东晋南朝君臣的佞佛。典型人物梁武帝萧衍,他大力鼓吹灵魂不灭,迷信因果报应,长斋事佛。陈朝陈武帝、陈后主等都很迷信佛教。王公贵戚、世家大族人物信佛者亦不为少数,如谢灵运,著《辩宗论》,申顿悟之义,又注解《金刚般若经》,并修订《大般涅槃经》的工作。一般人民也信佛者众。但反佛的声音亦不绝于耳。不过东晋、南朝始终没有用政治力量来禁止佛教,因为僧尼人数太多了,所以一直没有政教之争。P841-845
    217、反佛教的斗争与范缜的无神论思想。反佛教思想的先驱。继东汉桓谭、王充主张无神论之后,仍有人不懈地作着斗争。如著有《晋阳秋》的历史学家孙盛,用神灭论批评神不灭论;著有《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说“死者神灭”、“天下决无佛鬼”;如戴逵、何承天、刘孝标等。P845-853
    218、范缜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思想。范缜,字子真,约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四五〇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约公元五一五年,祖先原籍今河南淅川县,东晋初渡,遂流寓江南。与沈约、谢眺、梁武帝萧衍等一时名士过从甚密。曾为宜都太守,为政清廉。著有《神灭论》,争论较大。对封建统治阶级威胁较强,以梁武帝为首,沈约、曹思文等著文讨伐他。他主张形神相印,形神不二,形神不得相异,与佛教神学形神相异,形神有二的观点尖锐对立。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他的《神灭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杰出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但其学说,亦有其局限性,如他的偶然论的自然观等,亦有唯心主义色彩。P853-862
    219、北朝的灭佛事件。北朝的许多皇帝也都佞佛,王公贵族、世家子弟佞佛的也不少,甚至王子与公主也都有出家的现象,普通老百姓为逃避徭役和赋税,出家亦为极其普遍现象。随着佛教盛行,寺院势力也迅猛发展起来,占有土地,人员,积聚财富,慢慢引起政教之争,北朝就出现了两次灭佛事件。第一次是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即公元四四六年的灭佛;第二次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即公元五七四年的灭佛。中国佛教史上,灭佛事件共有三次,北朝就占了两次,另外一次是在唐朝,唐武宗李湹会昌五年,即公元八四五年的灭佛。P862-866
    220、北魏太武帝的灭佛。原因在于拓跋氏进入黄河流域时间不长,对于佛教不是太了解,再加上佛、道之争的因素,于是灭佛事件发生了。在事件中,在个别寺院又发现有违反佛教戒律的酿酒、淫乱等现象,于是又增加了灭佛事件的程度。当然,反佛教的声音此起彼伏亦为因素之一。P866-868

    221、北周武帝的灭佛。是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原因,与佛、道之争也有关系,但北周朝廷在灭佛的同时,连道教也一同废去了。朝廷曾召集人员讨论是否灭佛,讨论了四次也没有结果,重要原因是大冢宰宇文护掌权,他又是信徒。武帝杀宇文护之后,政由己出,辩论三教先后,定序为儒一,道二,佛三。此时佛、道之争更为激烈,于是武帝索性全部废掉了。这次灭佛的目的,是想强迫三百万僧侣“还归编户”,没收寺院财产,并送官府,而不是想消灭佛教思想。对于僧侣,也没有采取北魏太武帝的坑杀沙门政策,而是多方分流走了。至武帝病死,宣帝于文斌即位,开始恢复佛教,宣帝死,外戚杨坚专权,佛教就完全恢复起来了。待杨坚建立隋朝,佛教于是大盛起来。P868-872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15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三〇) (2015-01-31 18:40:1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经学 文化         分类: 明远楼
    222、第十一章讲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
    223、经学与历史、地理著作。经学的继续发展。盛极一时的两汉经学,在魏晋南北朝时并没有完全衰疲,儒家思想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但它受到了玄学思想、佛教思想以及其它唯心主义宗教思想的冲击。
    《周易》,汉宣帝时,《易》有施、孟、梁三家。元帝又有京房、费直《易》。至东汉,费氏《易》传习大盛。曹魏、东吴都有注《易》名家。王弼以玄学思想注《易》;江左自东晋以下,注《易》者数十家,如张璠、谢万等,大都祖述王弼。北朝则相反,专习郑玄注《易》。
    《尚书》,秦时焚毁民间藏书。后又两次发现壁藏《尚书》,但篇目残缺。西晋时有《伪古文尚书》出现,传至江南。东晋时,《尚书》正解、正义等多有出现,但真伪难辨。P872-876
    224、《诗》,自秦火后,有毛公及鲁、齐、韩三家。东汉时,郑玄作《毛诗笺》,申明毛义,三家遂废。东晋有孙毓,注《诗》,陈统又难孙毓,申郑玄。至南北朝时,各家聚讼不已。东吴人陆玑,著《毛诗草木虫鱼疏》二卷,至今流传。
    《周礼》,王莽时,列《周礼》于学官。东汉郑玄、马融皆有注。曹魏王朗,后梁沈重,北齐熊安生,皆有所重。
    《仪礼》,东汉有郑玄注《仪礼》十七卷,曹魏、后梁、宋皆有注疏。《丧服》是《仪礼》中的一篇,南北朝时论者众多,著录凡七十一家。根据尊卑亲疏,讨论丧服等差区别,很是繁琐,但对统治秩序有很大作用。P876-877
    225、《礼记》,汉代有戴圣传《礼记》四十九篇,世称《小戴礼》。东汉时有郑玄注《礼记》二十卷。曹魏王肃著《礼记》三十卷。梁时国子助教皇侃撰《礼记义疏》五十卷。后梁有沈重撰《礼记义疏》四十卷。北朝周齐间有熊安生撰《礼记义疏》并行于世。
    《大戴礼记》,汉代有戴德传《礼记》八十五篇,世称《大戴礼记》。西魏、北周间人卢辩进行注解。
    《春秋左氏传》,汉初,张苍、贾谊传《左氏传》,但未立官学。东汉明帝时贾逵著《春秋左氏解诂》三十卷,其后服虔又著《春秋左氏传解谊》三十卷,并行于世。西晋杜预撰《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梁朝有沈文阿撰《春秋左氏经传义略》二十五卷,全书未完成。
    《公羊传》,东汉时,何休注《公羊传》,名《春秋公羊解诂》,凡十一卷。晋至南朝,列于学官。东晋时,王愆期注《春秋公羊经传》十三卷,孔衍撰《春秋公羊传集解》十四卷。
    《谷梁传》,曹魏时,有糜信注《春秋谷梁传》十二卷。而后,孔衍、徐邈、范宁有集解、注等。学官多用糜信注讲授。P877-879
    226、《孝经》,相传有郑玄注,但无资料证明。隋刘炫伪造《古文孝经》,于是《孝经》亦有今文与伪古文分别。魏晋南北朝时注者很多。唐玄宗时论定二者真伪,后今文行而古文废,并以玄宗御注名义颁行《孝经正义》,即通行今本《孝经》。郑注亡。今传郑注本传自日本,阮元以为伪本。
    《论语》,西汉时有三家,鲁、齐、古。东汉时郑玄以《鲁论》为主,参考《齐论》、《古论》,为之注。魏何晏有《论语集解》十卷。东晋南北朝时著者众多。梁朝皇侃撰《论语义疏》十卷。
    《尔雅》,西汉、东汉皆有注。东晋郭璞有《尔雅》注三卷,为后世所重。文学训诂之学,除郭璞《尔雅》注之外,还有不少著作,陈顾野王著《玉篇》三十一卷,最为博洽。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收採九千三百五十三字。魏李登、晋吕忱、北魏阳承庆都有所著。文字符号不断增多,知识有所开拓。
    声韵反切之学亦有突出成就。受梵音拼音方法影响,开始创反切来注音。孙炎有《尔雅音义》八卷,以反切注《尔雅》。魏李登有《声类》。西晋吕静有《韵集》六卷。齐梁时文士多讲究音韵之学。沈约有《四声韵谱》。周顒著《四声切韵》。但都杂有方音,莫衷一是。北周末年至开皇初年,颜之推等在长安共商音韵之学,编制标准韵书,不久陆法言在讨论基础上费时二十年,撰成《切韵》五卷。P879-882
    227、南北学风,略有区别。所谓“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南人学问,清通简要”;“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等。到了隋代,南北统一,学风逐渐合流。唐时则更为一统。P882-883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三一) (2015-02-04 07:47:0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历史 著作         分类: 明远楼
    228、正史的修撰。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修史风气发达。《后汉书》,东汉时,学者奉命在东观撰述国史,先后有班固、刘珍、蔡邕等,但一直没有完稿。此书第一手资料丰富。此后有关后汉的史书,出了不少。王仲荦列出了十三家,但几乎全部佚失了,完整保存的,有范晔的《后汉书》,司马彪的《续汉书》和袁宏的《后汉纪》。范晔,字蔚宗,今河南淅川县人,官至左卫将军,后涉谋立彭城王刘义康案被杀。袁宏,东晋时人,生范晔之前,所著《后汉纪》中资料多为范晔采用。P883-885
    229、《三国志》,修三国史者约有十余家,陈寿《三国志》为集大成者,故陈著出而众史废。陈寿,今四川南充县北人。初仕蜀汉为东观秘书郎,入晋再为著作郎。撰魏、蜀、吴三书,号《三国志》,时称良史。此书高简有法,但终究嫌太简略。南朝宋文帝时,裴松之为之注。书成,文帝称其为不朽之作。裴氏提出注书四例,注中引用书籍二百十种,其中史料价值在陈氏之上。P885-887
    230、《晋书》,撰晋史者约二十余家,俱佚。唐太宗贞观十八年,敕令房玄龄、褚遂良等重撰《晋书》,实际执笔人为令狐德棻及李淳风等。唐玄宗亲撰司马懿、司马炎二纪和陆机、王羲之二传的史论,故题其书为御撰。留存至今。P887-889
    231、十六国史,王仲荦具表所列凡二十九种,俱佚。至崔鸿《十六国春秋》出,他书散亡。崔鸿,北魏世家大族出身,死于北魏孝昌末年,官至散骑常侍。魏正始三年,公元五〇六年,写成《十六国春秋》九十五卷。此书北宋散亡,现在流行的本子,为明代从《晋书》以及类书中抄撮而成。P889-892
    232、南北史,王仲荦所列凡二十七种。绝大部分散佚,沈约《宋书》流传。北朝史,王仲荦所列凡十七种,存佚各半。今存者有魏收《魏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周书》,李延寿《北史》,魏征领衔修撰的《随书》。P892-898
    233、唐初再修《晋书》,修《五代史》,还有李延寿的《南史》、《北史》。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初编写的史书,都是出于封建地主阶级之手,详尽地叙述帝王将相的活动,对劳动人民的活动,极少涉及。P898-899

    234、汲家竹简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西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二七九年,汲郡人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漆书十余万言,记夏以来至魏安釐王二十年事,整理为十三篇,题作《竹书纪年》。所记事情,如“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益干启位,启杀之。”等,与儒家经典所记出入很大,而近代学者认为,其史料价值可信度不在《史记》之下。在《竹书纪年》之外,有《汲冢琐语》十一篇,说是“诸国卜梦妖怪相书”。至宋,书佚,现存辑本。对研究商周历史,意义重大。P899-901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三二) (2015-02-11 12:15:00)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历史 著作         分类: 明远楼
    235、《西京杂记》,原本二卷,今本分为六卷,卷末有葛洪跋。作者有争议,鲁迅先生以为“以葛洪所造为近是”。但文风与葛洪《抱朴子》迥异。内容可补正史之不足。P901-902
    236、《华阳国志》,地方性通史,凡十二卷,东晋常璩撰。叙述有法,材料丰富,是研究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及蜀汉、成汉政权的较好史书,有很高史料价值。但因为它是一部地方性通史,亦流露出地方民族主义的色彩。P902-904
    237、《世说新语》,西晋时,郭颁撰《魏晋世语》十卷;东晋隆和中,裴启收集汉魏以来直到东晋穆帝为止世家大族、名士显宦的言语应对,人物品题的清谈风尚材料,撰成《语林》十卷;东晋末,又有郭澄之仿裴启《语林》风格体例著《郭子》三卷。到了南朝宋文帝时,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招集文士何长瑜、鲍照等在《语林》、《郭子》基础上撰成《世说新语》十卷,分为《言语》、《文学》等三十八门。梁武帝世,刘峻又为之注,广征博引,媲美于裴松之之《三国志》注。《世说》记录了当时世家大族、显宦人家的生活面貌和清谈风气。语言简明而有风致,保存了一些口语。人物形象鲜明。P904-909
    238、《水经注》,魏晋南北朝时有许多地理著作,如谯周的《三巴记》、贺循的《会稽记》、顾夷的《吴郡记》等。《水经注》就是在这些著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凡四十卷。作者郦道元,今河北涿鹿县人,北魏景明中,公元五〇〇至五〇三年,为冀州镇东府长史,代行州刺史事。后履多职。他依据三国时人所撰《水经》,而为之注,成《水经注》四十卷。《水经》原书只记录了一百三十七条水流,郦道元作注时则详细地介绍水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条之多。《水经注》内容包括沿革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各方面,实际上是一部以《水经》为纲的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同时也是山水文学中的优秀作品。P909-915
    239、《洛阳珈蓝记》,东魏时,阳衒之撰。洛阳为东汉、曹魏、西晋的京都。公元四九三年,北魏孝文帝又自平城迁都洛阳,洛阳再度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后长期战火,京都则破败不堪,在此情况下,阳衒之抚今追昔,写出了《洛阳珈蓝记》。他用细致的笔墨来记述城内外著名珈蓝的结构和帝都风物、庭园景色。既是地理著作,也是文学作品。P915-919

    240、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原籍今山东临沂人,寓居建康。南北朝时著名学者。《颜氏家训》为其代表作,凡二十篇。在教子、持家、文学等方面多有见解。但亦虔信佛教,有因果报应思想。P919-923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18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三三) (2015-02-15 13:35:44)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文学 著作         分类: 明远楼
    241、文学。五言诗的形成。汉以前诗,多为四言。汉武帝立乐府,採歌谣,于是五言渐多。汉初戚夫人的《永巷歌》以及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歌,都为五言之滥觞。东汉末年有《孔雀东南飞》,标志着五言诗已臻成熟。P924-925
    242、建安文学。建安时期,自公元一九六年至二一九年,出现了不少著名诗人,受到了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唐诗人陈子昂所谓“建安风骨”,就是指建安时期诗歌的社会内容和它的苍凉风格而言的。代表诗人有曹操父子、王粲、陈琳、蔡琰等。P925
    243、曹操诗喜拟乐府,留存至现在的有二十首左右,几乎全是乐府,乐府诗被他赋予了新的内容。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等。文章多疏、令等公文,大致多由幕僚起草,但《让县自明本志令》肯定是亲自属稿的,有清俊、通脱的文风。
    曹丕,曹操次子,即魏文帝。有七言诗《燕歌行》,已创新格,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是对诗歌形式的贡献。曹丕著《典论》五卷,其中《论文》一篇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有过积极的影响,强调“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高度评价了文学作品的功能和价值。
    曹植,曹丕的同母弟。少即善属文,深为曹操喜爱。代表作《泰山梁甫行》等。辞赋方面,《洛神赋》为其代表作。文风哀怨牢愁,形象思维深刻。
    建安文学除了三曹之外,还有七子,即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还有女诗人蔡琰,博学多才,其父蔡邕。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写成《胡笳十八拍》,但原作已佚。P925-934
    244、正始文学。正始时期即公元二四〇年至二四八年。诗歌方面受玄学思想影响。代表人物嵇康、阮籍等。P934-936
    245、西晋文学。西晋是门阀士族专政时期,此时作品,大都粉饰太平,缺乏社会内容。著名作家当推潘岳与陆机。陆机代表作《文赋》;潘岳代表作《闲居赋》等。又有左思著《三都赋》,他的诗歌代表作是《咏史》诗八首。P936-939
    246、东晋南朝的玄言诗与山水诗。玄学思想损害了诗的形象思维,玄言诗自己走向了死胡同。代表人物郭璞,发展了山水诗。著有《江赋》,为山水文学方面的重要著作。P939-941
    247、陶渊明,字元亮,后改名潜,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生于公元三六五年,卒于公元四二七年。名门望族出身,先祖东晋大司马陶侃。不堪吏职,向往田园生活。著有《桃花源诗并序》,以浪漫主义手法,把自己憧憬的理想生活描绘了出来。他被《诗品》的作者钟嵘推崇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留存。P941-947
    248、谢灵运与颜延之。谢灵运,生卒公元三八五至四三三年,今河南太康县人,谢玄的孙子,仕宋为永嘉太守,历官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后在广州被杀。著有著名的《山居赋》。擅于山水诗写作,但诗缺乏社会内容,而且写作技巧也因斧凿痕迹太深而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颜延之,字延年,生卒公元三八四至四五六年,原籍琅琊临沂人,移居建康。与陶渊明交好,喜欢饮酒,酒后使气,批评时政。他的诗作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使用典故。他活了七十岁。P947-949
    249、鲍照。字明远,家世寒微。他的诗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的颓废情绪。鲍照的诗篇,以乐府为多,主要成就也在于乐府诗,诗风豪迈。代表作《芜城赋》。P949-953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三四) (2015-02-20 10:52:11)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文学 著作         分类: 明远楼
    250、东晋南北朝的民歌和故事诗。南方民歌以缠绵婉转为特色,内容大多描写爱情;北方民歌以激昂慷慨为特色,内容则更为广泛,恋爱之外,有牧歌、战歌等。南方民歌主要分为《吴声歌》和《西曲歌》两部分,表现方法上喜欢用双关字的隐语,往往采取问答的形式。北方的民歌,保留在《乐府诗集》中的有七十首左右,恋歌则大胆干脆,毫不做作,与南方恋歌的委婉含蓄大异其趣。P953-959
    251、永明诗人的新体诗。南齐永明时期,即公元四八三年至四九三年,有周顒著《四声切韵》,沈约著《四声谱》等,鼓吹把声律学说应用到诗歌上去,成了四声八病之说,创新了诗格,成就了永明体。代表人物谢眺、王融、何逊等。P959-964
    252、骈文的发展。东汉之前,辞、赋、诔、赞以外,一般文体,都用散文。东汉之末,散文渐趋整齐,尤其是永明声律学以后,骈俪文章大行其道,一切文章向骈偶化、辞赋化方向发展,追求辞藻华丽和对偶工整。代表作有江淹《恨歌》、《别赋》,庾信《哀江南赋》、《枯树赋》等。P964-965
    253、《文心雕龙》与《诗品》。齐、梁时期文学创作讲求对仗、用典、辞藻、声律,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甚至流于空虚和颓废,这就激起了反对颓废主义和形式主义文风的要求,产生了优秀的文学批评名著《文心雕龙》和《诗品》。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字彦和,山东莒县人。该书创作于南齐之末,共五十篇。它系统地论证了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问题,同时对齐、梁以前一些作家和作品作了扼要的批评。
    《诗品》,作者钟嵘,字伟长,今河南长葛县人。《诗品》的批评方法,,是把诗分为《国风》、《小雅》、《楚辞》三大类,然后把与三大风格接近的作家归纳进去分析进行批评。比较机械,也比较牵强。把汉魏以来的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定其等级。P965-969
    254、《文选》,梁太子萧统主编,为最古的文章总集。选编的标准是按经、诸子、史、赞论等集辑。全书三十卷,以类分卷,共分成赋、诗、表、启、碑文、墓志、行状等三十九类。《文选》编成,风行一时,至清而不衰。P969-970
    255、宫体诗,简文帝萧纲等喜欢写以色情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周围游诗人庾肩吾、刘孝威、徐陵、庾信之徒交并绮艳,又模仿和提倡,形成了宫体文学。徐陵为此特编了一本《玉台新咏》。宫体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乐府的体裁。P970-971
    256、庾信及北朝诗人。庾信,字子山,生卒公元五一三至五八一年,南阳新野人。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直到隋开皇元年才病死。父庾肩吾。父子都是宫体诗的重要作家。代表作有《咏怀》诗二十七首,赋有《哀江南赋》、《枯树赋》等。他的文与诗,从基调讲,总体上是低沉的。与他同时,还有王褒等人,一时文风,为唐代诗歌的发展铺好了道路。P971-976

    257、神话和志怪小说。魏晋时期,封建隶属关系强化,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颓废厌世思想充塞,宗教迷信广泛传播,因而神话和志怪小说都很发单。神话有《神异经》、《十洲记》、《汉武洞冥记》等。志怪小说有魏文帝撰《列异传》,张华撰《博物志》,葛洪撰《神仙传》,干宝撰《搜神记》等。P976-983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三五) (2015-03-02 12:14:31)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艺术 札记         分类: 明远楼
    258、艺术。绘画与雕塑方面的艺术。三国时吴画家曹不兴,善画大幅人物,佛教人物为多,是中国佛像画的始祖。曹不兴弟子有卫协、张墨,晋时两人都有“画圣”之称。但都没有作品流传。卫协弟子顾恺之,字长康,小名虎头,今江苏无锡人,仕东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画,同时人谢安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东晋南朝三大画家,东晋顾恺之、宋陆探微、梁张僧繇,都以写实著称。顾恺之遗作有唐人临摹本《<女史箴>图》留世,八国联军入侵被掠,现存英大不列颠博物馆。P986-987
    259、谢赫,南齐时人。善画人物,写生技巧很是高明。同时对绘画理论也有所发展,提出“谢赫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对后世绘画有很大影响。P987-988
    260、晋、宋之际,山水画也得到发展,刘宋时有南阳人宗炳善画山水,还有王微,但当时山水画刚刚起步,还很幼稚,人物画仍然是主流。张僧繇在画法上吸收天竺的晕染法,为一重大成就,对后来画风影响极大。P988-989
    261、北方也涌现出许多画家,北齐杨子华、刘杀鬼,北周田僧亮、曹仲达,曹与唐吴道子世称“曹、吴”,有“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誉。魏晋南北朝时,绘画上最大特征就是宗教画特别发达。同时很多画家都参与了雕塑艺术,如东晋末年的戴逵,还有他的儿子戴顒,都很出名。P989-990
    262、石窟艺术。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寺宇林立,在今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川等地,还开山凿寺,建立了很多石窟寺。由于岩石构造不同,大同云冈、洛阳龙门、四川大足等地,主要是石雕,敦煌千佛洞、天水麦积崖等,岩石松碎,主要是壁画和塑像。与佛教艺术有关的,还有北朝的宝塔,如嵩山嵩岳寺瓦塔,北魏洛阳永宁寺木质结构的宝塔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准。P990-997
    263、书法。东晋末,蔡邕善篆、隶;杜度善草书;崔瑗学书杜度;张芝善草书;钟繇真书绝世,行书对王羲之影响很大。西晋索靖善章草;卫瓘行草神妙;王羲之一代书圣;王献之不让其父。二王以后,又有很多的书法名家出现,羊欣、萧子云、智永等。北朝墓志也很有价值,张猛龙、张黑女等,都艺术水准很高。P997-1003
    264、音乐、舞蹈与杂技。中国古代所谓雅乐的声歌部分,其实就是《诗》三百篇。大多来自民间,两汉、魏晋有乐府,“采诗入乐,自汉武始”,以后都很重视从民间吸取声乐。音乐有地方色彩,东晋南朝有《清商乐》,它的前身是汉代的《相和歌》;十六国北朝有《西凉乐》;苻坚之末有《龟兹乐》;北魏时传入内地的《敕勒乐》等。国外传入中土的有《康国乐》,是从突厥传入的;有《高丽乐》、《百济乐》;有《天竺乐》、《扶南乐》等。与音乐相关的还有舞蹈,分南朝、北朝两个体系。南朝有《鞞舞》、《杯盘舞》、《巾舞》、《拂舞》等;北朝有《大面》、《城舞》等。P1003-1010

    265、杂技,故称《百戏》,也称《散乐》。还有绳伎、缘竿、翻筋斗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舞蹈都有一定的发展,而且终于形成南北融合局面。P1010-1012




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三六) (2015-03-08 16:41:29)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著作 科技         分类: 明远楼
    266、第十二章讲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267、数学、天文学与地图学。数学家刘徽著《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有圆体积、圆面积等算法。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了圆周率。又有作者已佚的《孙子算经》。北魏前期的《张丘建算经》等。P1012-1021
    268、天文历法。魏晋时期,对于宇宙的看法,有论天六家之说,即盖天、宣夜、浑天、昕天、安天、穹天六家。大都有著作留世。浑天仪、圭表、漏刻等有所发展。宋朝何承天修《元嘉历》,魏明帝太和年间杨伟造《景初历》。P1021-1028
    269、裴秀的《禹贡地域图》。裴秀,字季彦,今山西闻喜县人,仕西晋官至尚书令、司空。杰出地图学家。因为工作关系,重视地图绘制,上考《禹贡》,绘地图十八篇,名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制图六体”之说,确立绘图原则。P1028-1030
    270、钢铁技术的新成就。三国时期,曹丕、诸葛亮等实践冶炼技术,制造刀剑,发展了炼钢技术。南朝、北朝都有所发展。机械发明方面,马钧发明龙骨水车;刘景宣发明连转磨;祖冲之发明了千里船;等等。P1030-1034
    271、农学与医药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东魏时贾思勰著。贾为山东益都人,做过高阳太守。这部书写于公元五三四至五四四年。全书十卷,近十一万字。此书较系统地总结了公元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经验。P1034-1043

    272、医学和药物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张仲景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张仲景,东汉末年南阳人,官至长沙太守。华佗,安徽亳县人,曾为曹操医病,精通内外各科。麻醉、热敷等治疗方法都为华佗发明。又有王熙、皇甫谧等,皇甫谧又为史学家,著有《列女传》、《逸士传》、《针灸甲乙经》等多种。葛洪东晋人,是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同时也是医学家。著有《金匮药方》、《肘后卒救方》等。陶弘景南齐人,对葛洪《肘后卒救方》进行增删改编,取名《肘后百一方》,对后世影响极大。又在医药学方面,撰成《本草经集注》,他把七百三十种药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七种,影响后世。P1043-1050


一部文采斐然的史著——读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2015-03-09 13:05:03)转载▼
标签: 魏晋史 王仲荦 阅读         分类: 陈香榭
    我在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份就买回了中华书局两卷本的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史》,当时发愿要系统地看一遍它,但苦于忙着工作,就把它锁在了柜子里。直到二〇一二年开春,终于沉下心,要阅读它,它才被发掘出来。但在工作的间隙里,读这样一部八十万字的著作,是十分困难的,于是我就想,如果随读做一些札记,应该是一种较好的办法,这样既能加深自己阅读的印象,又能记住阅读的章节,果然不出预料,读完这部书整整用了三年时间,锱铢以累,札记亦断断续续地做了约四万字。
    想读这部书的起因,其实最是简单不过,因为自己喜欢阅读《世说新语》这本书。多年来一直读着,后来觉得还是比较单薄,应该再拓展着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也许才更能理解书中的意趣,于是就买回了《晋书》、《魏晋玄谈》、《中古文人生活研究》等书籍来读,当然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也是在视野之中的。还有一个简单的原因是,自己总是慌张着不能静下来,沉下心阅读这样一部大书也许可以让自己稍安勿躁,受些历练。
    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这部书的写作,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中国古代史的历史分期问题,而他是主张魏晋封建论的。这样一种观点,虽然在书中没有明确的提出来,但是,整部书的脉络其实都在贯穿着这一基本的观点。这就涉及到作者的历史观问题,即他的马列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论等,虽为一些读者所诟病,但作者是不能超越时代,跳出时代的局限性的。实际上看,马列史观在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时,仍然不失为一种有力的解剖工具。至于作者受时代的影响,阶级论、历史问题时代化等问题,亦应作一分为二的审视。
    书凡十二章,前七章除第二章专谈门阀与土地制度而外,其它各章均以政权更替为序分述三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南朝、北朝历史及其特点。从第八章边境各族开始,总体上分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哲学思想与宗教、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诸方面内容。结构上谨严整饬,逻辑上严密无隙,但都不是泛泛而谈,重点上该突出则一定要突出,如民族、对外交流、宗教则要交待得多一些,宗教方面佛教则要重点介绍一下。有些历史细节问题则要有作者自己客观的判断与评价,如农民起义失败原因分析,佛教兴起等等,宏观中亦包涵微观之判断。各章后注释则备举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详列大量原文,就书中历史资料做最为详备的注释,这都为王著的鲜明特点。
    通读王著,给人的感觉是文胜于史。作者虽在写史,但在史的框架下,文亦是能够敌于史的,他的语言的清俊实出于史的表现之上。其实最初,王仲荦是专注于文学的,他的第一部专著即是文学方面的《西昆酬唱集注》,亦为他唯一的一部文学方面的专著。后来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史学方面了,而且著述甚丰,即使与同侪相较,也是能算作佼佼者的。虽然治史,但文学的根性是在的。
    这部书的雏形,是王仲荦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时的讲义,后来经过整理,成为断代史《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上、下两册,上册在一九六一年七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下册要在一九六六年付排,却因文革开始而耽搁了。到了一九七六年,出版社要重新出版,作者的想法却发生了变化,于是与出版社商议决定把原书改写成为《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两部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在一九七九和一九八〇年出版。至于作者改写的缘由,除了结构上的变化之外,读者对于原书的意见以及新的史料的发掘都为重要的因素。中华书局在二〇〇七年出版了一套王仲荦著作集,《魏晋南北朝史》上、下两册亦在其中,是经上海人民出版社许可重版新印的。

    三年来自己断断续续地读着,亦在亦步亦趋地做着札记,只有在阅读与记录中,心情才能平静下来。在阅读它的间隙,亦没有停止其它书籍的阅读,但对它的阅读,却似乎成为一条主线,一个生活中的主色调。再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个个小故事时,它所氤氲出来的气氛就有如水墨画的背景一样,让魏晋时的人物重新有了生的气息,似乎要从画面中走了出来,这亦为自己所不曾想到的。当然这书,是终究读过去了。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21
不会装傻——《世说新语》品读之26 (2015-05-29 12:23:00)转载▼
标签: 杨修 曹操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上中学时课本中有一篇《杨修之死》的文章,题目是编者加的,选自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记得当时读得津津有味,深为杨修的聪明、敏捷折腰。后来年岁渐长,也在生活中经历了一些摔打,每每想起课本中的内容,就多少有了一些觉悟,觉得还是少不更事,没有生活的历练,对一些浮华的表象缺乏认知与辨析的能力。
    《杨修之死》中罗列了能够表现杨修才思敏捷的事例大致有七条,其中有三条事关曹操立储的大事,在曹植与曹丕之间,杨修的参与,影响了曹操的评判,极其激怒了曹操,在曹操看来,这家伙早该死了,只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罢了。待到曹操与马超作战,双方对决胜负难明之时,曹操一句“鸡肋”的军中口令,暗含“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涵义,又被杨修猜透心思,且动员军兵,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扰乱了军心,终于被曹操以之为借口斩首示众了。死时才三十四岁,因而后人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小聪明玩得多了,是早已被曹操列入黑名单的。
    杨修的才思敏捷,看来在当时就是比较出名的,传播也广,在距他不远的《世说新语》一书“捷悟门”中,所列故事凡七则,杨修一人就占了起头的四则,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了。这四则故事中,《杨修之死》中的两条有可能来源于它,也就是较为著名的“门内一活为‘阔’”以及“一人一口酥”的故事,都为玩小聪明的极端的范例。杨修当时,担任着曹操的主簿,掌管文书、印章一类的事宜,有些像今天的副秘书长的职位,对于长官心思的揣度,应是自然的,但小聪明还是玩过了头,而且次数累计较多,犯了机关工作的大忌,引起了长官的反感,尤其是参与了本不该参与的立储大事,才使自己的小聪明走向了招祸的极致,连曹操也生气着骂道:“匹夫安敢欺我耶”,他的死则是必然的。
    要说曹操,在历史上亦能算作是惜才爱才的领袖,他早年发布的招贤令,广招天下英才,其心可昭,就是从后来的实际情况看,魏、蜀、吴三足鼎立,在曹操一方,人才储备亦为最雄厚的,它为后来的历史走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曹操见不得杨修,见不得他热衷于玩小聪明的做派,则是一般的领导者的普遍特征,因而只能在杨修身上寻找原因了,那就是,涵养不够,历练不足,恃才放旷,不会装傻,以才得宠以才害身,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连身家性命亦搭上去了。
    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像杨修一样,玩玩小聪明的人,又何其少呢?现实生活环境变化,其危害,虽不会出现杨修一般的遭遇,但像杨修一样的小聪明,还是能引起周围的人极端的反感的。其实天下的人,傻子能有多少,因而杨修之死的故事,在少年可能会羡其新奇,在年长之后,则应吸取他不会装傻的教训了。
    有时想想,他那么聪明,却连装傻也不会,实在是可怜的。
王献之的婚姻生活——《世说新语》品读之27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06-02 13:14:28)转载▼
标签: 王献之 郗道茂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王献之的婚姻生活——《世说新语》品读之27                               (王献之《奉对帖》拓片,释文见正文)
    在《世说新语》“德行门”中有一则关于王献之的故事,说他害了重病,请道家来替他上表奏请天神消灾去祸,照规矩病人要坦白自己的过错,王献之说,“想不起别的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故事虽短,但纸短情长,他的诚恳态度和忏悔意识却是暴露无遗了,他的婚姻生活亦是浮出了水面。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最小的一个,据《晋书》所载,在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中,有五个是在史籍中较出名的,而王献之则最为突出。王献之的结发妻子是郗道茂,郗昙的女儿,而王羲之的夫人郗璿则是郗昙的姐姐,也就是说,他们二人是近亲结婚,郗道茂的婆婆是自己的亲姑姑,王献之娶了自己的表姐。小时候就在一起玩耍嘛,很熟悉,郗道茂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王献之就央求父亲为自己提婚,为此王羲之就还给郗昙写了一封信:“中郎女颇有所向不?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仆往意,君颇论不?大都比亦当在君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家女孩有没有中意的对象?如果没有,就和我家小郎结婚,那是再好不过了。希望你考虑一下。”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青梅竹马,喜结连理,还应该算是幸福美满的婚姻,可悲的是,他们生有一个女儿,却夭折了。
    过了几年,朝廷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影响到王献之的婚姻生活。在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大将军桓温的儿子、驸马桓济与兄长桓熙参与谋杀叔父、时任车骑将军兼都督七州军事的桓冲,结果事情败露了。桓温在临死之前下令拘捕了两个儿子,晋孝武帝亦废除了驸马桓济,把他发配到了长沙。这时朝廷重臣谢安、王坦之等人与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母亲徐贵人商议,决定将新安公主改嫁与王献之,晋孝武帝此时十一岁,自然是权臣们说了算,这样王献之只好与郗道茂离婚,成为驸马,而由此亦进入权力中心,一路的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官至中书令了,很显然这个婚姻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从一些资料看,谢安对王献之的欣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不过还有一个说法是,新安公主很早就暗恋王献之,所以才有这样的官方行为,亦有一定的道理。他和新安公主生有一个女儿,取名神爱,过了一半年,自己就死去了,活了四十二岁。神爱后来做了皇后,嫁给了痴呆皇帝晋安帝。
    王献之与新安公主的婚姻,据说最初王献之本人也不愿意,他曾以自残的方式相推辞,以艾草烧伤双脚,称行动不便,不能完婚,不过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后来竟落下跛足的毛病。就这样好好的一场婚姻,却被政治玩没了。再说郗道茂离开王家,此时父亲已死,无处安身,也只好寄生于伯父郗愔门下,没有再嫁,凄苦着郁郁而终了。王献之对于郗道茂的感情,应该说是真挚的,正如文首所引《世说新语》中的故事那样,他觉得自己是有过失的,但反过来想,即使他坚持不做驸马,后果又能是怎样呢?好在他是书法家,在《淳化阁帖》中收录的二王法帖中,有几则是能看出他对结发妻子的深情的,如《思恋帖》这样写道:“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翻译过来呢,就是:“我对你的思恋无处不在,每时每刻。我反省自己时悲哀充满天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与你相见。怎么样才能让你明白我的心呢。只希望你能多多保重。无论早晚一定给我回信,让我知道你的情况。”还有《姊性缠绵帖》,说:“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献之方当长愁耳。”尤其是《奉对帖》,“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唯当绝气耳。”则是极尽怨怼与悲愁之苦了。
    除此二人遗事之外,相传王献之还做过《桃叶歌》,在《乐府诗集》中有录,郭茂倩解题引《古今乐录》:“《桃叶歌》者,晋王子敬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於笃爱,所以歌之。《隋书·五行志》曰: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诗,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似乎记录了王献之纳妾的轶事,广为坊间流传,但史书中实无记载,我们只好把它作为文人的一时雅兴之作来理解了。

    其实这样的推演,我们究竟能还原多少真相呢?历史往往是很苍白的。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23
直是怕他——《世说新语》品读之28 (2015-06-03 14:00:40)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品读 桓玄 王桢之         分类: 新雨堂
    同僚们在一起玩,大多时候是不好玩的,一颦一笑之间,也许就会结下梁子了,尤其是上、下级相处,要处好,实在也是一门高难度的艺术,所以古来就有伴君如伴虎一说,要举出一半个例子来,倒是很容易的事。话说《南齐书》中说,齐高帝萧道成喜好书法,即使当了皇帝,还是笃好不已,有天就问当朝书法名家王僧虔说,咱俩谁的书法第一?王僧虔就回答说,我的第一。一众人等看着皇上脸色变了,只见王僧虔又缓缓地说,陛下的也是第一。大家都很奇怪,高帝就问他怎么解释,他说:“臣书臣书中第一,陛下书帝书中第一。”这样的回答自然是让领导舒服极了,这亦成为书法史上一桩有名的公案。
    王僧虔呢,是王羲之的族孙,他的祖父就是写下了著名的《伯远帖》的王珣,可谓是家学渊源,他的隶楷书是相当厉害的。他经历了宋、齐两朝,服侍过三位皇帝,所以很会处理君臣关系,性格上也是幽默机智,善于应变。上边的那个故事,要是发生得稍微早一些,也极有可能就被刘义庆编进《世说新语》了。刘义庆编完《世说新语》的时候,王僧虔也不过十多岁,他自然是没有这样的机缘了。不过《世说新语》中,山东琅琊王氏一门“僧”字辈的人物,倒是还真出现了几个。
    类似王僧虔式的厅堂对答,在翻阅《世说新语》的时候,亦看到一例,在“品藻门”,也是有关山东琅琊王氏子弟的。是说桓玄做了太傅,大会宾客,大臣们到齐之后刚刚坐定,桓玄就问王羲之的孙子王桢之说,“我比你的七叔献之如何?”当时宾客都屏住了呼吸,这时王桢之才回答说,“亡叔是当代楷模,您是千载英豪。”满座的人都听了高兴。这实在亦能算作是一场精彩的厅堂对答,但一时场景,有时想想,还真要为对答者捏把汗的,他们在权力面前,一种走钢丝的心态真是值得人们同情的。在《世说新语》中,王桢之的故事仅记录了两条,且都是和他的长官桓玄在一起的场景,读读另一条,亦有助于我们对于上文的理解。是在“排调门”,说桓玄和道士道曜讲论《老子》,王桢之那时掌管文书,也在座。桓玄就说:“王主簿可以看着自己的名字思考道的真谛。”王桢之没有答话,只是大笑。这时桓玄就说:“王思道能做大家子弟笑。”应是有赞许之意。因为王桢之是黄门侍郎王徽之的儿子,小字思道,桓玄在和这位大家子弟逗了个乐子。
    《世说新语》中的“品藻”,有品评人物、鉴别流品的意思,通过审视人的才智、风格、气质、风度等,分辨其流品高下,是和汉末的清议之风以及察举选官制度紧密相连的,是当时的一种时尚,看似轻松,实际上某些场景多少就有些在钢丝上舞蹈的味道,也还是那句话,同僚们在一起玩,大多时候是不好玩的,因而明代文学家凌濛初在读《世说新语》“品藻门”中王桢之的故事时,就只写了四个字的评论:“直是怕他。”也算解人。


我不生气——《世说新语》品读之29 (2015-06-04 12:30:15)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品读 王衍 雅量         分类: 新雨堂
    上学时偶尔会到伯父的办公室玩,他是一家国营厂子的厂长,上千人的单位。有一天他到车间去了,我随便翻开了他放在办公桌上的一个小笔记本,首页就看见抄着的一首《不气歌》,很好奇,觉得他那么厉害,还会有人气他。而后年岁渐长,就理解他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怎能没有气生?但要天天生气,岂不要当下气死。闲时看看《不气歌》,警示自己,敢情也好。今年春上到同州天下义仓旧址参观,和《不气歌》又不期而遇,才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清末户部尚书阎敬铭,诗歌的全文是:“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命要去;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是在他的简介中。通读一过,对这位天下义仓的创建者就更是加深了印象。
    《世说新语》“雅量门”中记录了西晋重臣王衍的两则故事,都和不生气相关,读来实令人解颐。其一说,王衍有回给族人嘱托了一件事,好长时间也没见回复,有次在宴席上遇到了,就借机问道:“日前嘱托您的事情,怎么没办?”族人大发雷霆,顺手就举起樏,亦即食盒摔在他的脸上。他没说一句话,洗完手脸,就拉着丞相王导的胳膊,和他同乘一辆牛车离去。在车上,他照着镜子,对丞相说:“汝看我眼光,迺出牛背上。”看来是真的不生气,有雅量了。
    “汝看我眼光,迺出牛背上。”翻译过来是,“你看我的眼光,竟在牛背之上。”但这样一句话,放在上文的语境中,还是颇费理解。我曾经看到过不同的考索,如说,樏,这种带有格子的食盒,摔在脸上,留下印迹,正像牛背角形一样,所以这么说;如说,这是一句自我解嘲的话,是缓解尴尬气氛的一种调侃。近人朱铸禹则说:“人怒则眼光沉滞,今眼光出牛背上,示‘风神英俊’如常,视方才之事蔑如,不足介意也。”牛背为着鞭之处,眼光出于牛背,意指不计较挨打受辱之类的小事。大致较为妥帖。魏晋已远,语言文字多所衍变,因而蒋凡在《<世说新语>研究》书前就说,读解《世说》有四难,首先就说有许多地方文字颇难理解,亦为客观情况。
    话题再回到不生气。上边的故事,王衍是有求于人,不料却无端受辱,但以自己的身份,亦无须争吵、打闹,至于是否生气,则是个人修养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另一则故事则说,王衍和裴邈志趣不同,裴邈讨厌他但又想启用他,注意一直改变不过来。于是故意到王衍那里破口大骂,想让王衍和自己对骂,以此同受社会指责。可是王衍并不动怒,慢腾腾地对他说:“白眼儿终于发作了!”想来魏晋之时,官员们在一起也是特好玩的,然而王衍呢,还真是有雅量,以冷幽默的姿态,做到了不生气。

    王衍在西晋,人长得俊雅标致,且又才华横溢,常常把自己比作子贡,标榜有济世之才,再加上自己崇尚老庄,精通玄理,官也做得顺畅,历任尚书令、司空、司徒等职,当时的仕宦人士都还是很仰慕他的,都视他为士族的领袖人物。按说这样畅意的人生,我不生气,实能颐享天年了,只可惜生不逢时,在那个动乱的时代,还是早早地死去了。那是东海王司马越讨伐后赵的建立者石勒时,司马越死于军中,于是众推王衍为首领,战败,被石勒活捉,而后连同西晋的旧臣,都被活埋了,死时年仅五十六岁。不过现在我们翻看他的逸事,看他的不生气,看他做人的雅量,以及处世态度,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势利的兄弟们——《世说新语》品读之30 (2015-06-05 14:10:11)转载▼
标签: 《世说新语》 品读 王献之 郗超         分类: 新雨堂
    势利的事情名人也做,《世说新语》“简傲门”中就说到王献之兄弟几个,很势利。原来他们去见舅父郗愔,都是着履而恭谨,注重礼仪。等到郗愔的儿子郗超死了之后,去见舅父时就都穿着高齿木屐,神态傲慢。让他们坐,也都说很忙没有功夫。他们走了之后,郗愔就感慨道:“假使郗超不死,鼠辈哪敢这样!”
    这种情况似乎在他们兄弟几个身上表现得很严重,就连他们的母亲郗璿也看不下去。有回她就对他的两个弟弟郗愔、郗昙说,王家人见了谢安、谢万来了,倾筐倒庋尽其所有,就热情地不行;见你们来了,平平淡淡地,你们以后可以不必再去了。这则故事在《世说新语》“贤媛门”中有记。对王献之来说,舅舅郗昙还应是他的岳父,是亲上加亲,但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可见魏晋时期门阀之间的偏见是多么严重了。
    有必要说说郗超这个人。他是郗愔的儿子,祖父郗鉴曾居东晋朝廷太尉的高位,这个家族和王、谢、桓、庾等家族一样,都是世家大户,家底很好。郗超呢,交游广泛,才具亦不同一般,还善于清谈,永和年间,会稽王司马昱就很欣赏他,让他做了幕僚。没几年,桓温做了征西大将军,他就又跟随桓温鞍前马后地跑,官位也是一路地畅顺上升,历任大司马参军、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司徒左长史等。桓温北伐拥兵自重之后,他还和主人密谋过皇帝的废立问题。史书上说他担任中书侍郎时,坐镇朝廷,官员都害怕他。谢安和王坦之曾一同拜访他,等到晚上也没有见上人,就一直等了下去。可见当时,郗超的权势有多么厉害。郗愔感慨王献之兄弟对郗家傲慢时,就自然想到自己的儿子郗超了。郗超在桓温死后没有几年也病逝了,死的时候才四十二岁,他的父亲郗愔还活着。
    其实郗超在世时对王献之也还是蛮欣赏的。有一年晋护军长史范启给郗超写过一封信,信中说王献之“通体没有丰腴的地方,去了皮也没有什么润泽的东西。”郗超回答他,就讥讽道:“全身没有丰润之处,与全身没有真东西相比怎么样?”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排调门”。可见他们表兄弟相互欣赏,相处也还应该是不错的。但王献之兄弟在郗超死后,对于舅家势利的表现,还是让人有些蔑视的。

    王献之兄弟七人,他最小,也是最出名的一个,和父亲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有“二王”之称。他们兄弟七个,在房玄龄等所撰《晋书·列传》中,说“知名者五人”,除早卒的玄之而外,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其事都有所记述。不过据说,《晋书》中人物纪事,大致有四百余条左右都取自《世说新语》,也就是说,该书几乎三分之一的内容也都被《晋书》吸收了,历史就这样被传承着,不知势利的人性,亦可堪一比?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24
瓦缸摔碎之后——《世说新语》品读之31 (2015-06-08 12:38:35)转载▼
标签: 顾雍 谢安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魏晋时期,人们对于一个人的“雅量”是很看重的,因而《世说新语》中,就专门有了“雅量”这样一个品目,收在其中的故事共四十二则。所谓“雅量”,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高尚的量度,引申一下就是人所能容纳或禁受的限度,看他胸怀有多宽,气度有多大。之所以人们很看重,原因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一般的人,有无雅量就会决定其社会声誉、官阶升降;权力阶层,就能决定其政治力量的消长和权力的巩固与否。
    有些故事则是读起来触目惊心的。如第一则故事,是说豫章太守顾绍在任上去世了,这时他老爸顾雍正在兴致勃勃地和僚属们下棋,仆人说信使到了,可其中却没有儿子的书信。顾绍心里明白怎么回事,但神态不变,他以手指甲掐着手掌,鲜血流出沾染了坐垫。待宾客散后,才叹息道:“我虽无延陵季子那样旷达知命的修养,也不会招致像子夏丧明毁形的指责!”于是散哀豁怀,面容安然自若。季子即春秋时吴国季札,他的长子死了,他认为是命中注定的,因而很旷达安命;子夏则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儿子死了,他悲伤得哭瞎了眼睛,曾子看他时就指责他身体受之父母,毁伤则是不孝。因而顾雍引用这两则典故来解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上面的故事很有悲剧色彩,在《世说新语》“雅量门”中的另一则故事则与它类似,但却说的是谢安在捷报传来仍能做到神态不变、泰然自若,很有雅量的姿态。是说淝水之战时期,总指挥谢安和人下棋,一会儿,在前线作战的侄子谢玄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没有说话,眼光慢慢指向棋局。客人问战事如何,回答说:“小孩子们大败贼兵。”神色举止和平常没有区别。不过这则故事,人们多以为谢安是在矫情,就连《晋书》中也说他此时心里高兴得不成样子,过门槛时屐齿也都折断了,“其矫情镇物如此。”可见在魏晋,人们对于“雅量”看得是多么的重,即使是装,也要装出个样子来。
    这让我想起今年高考的全国卷语文作文题来,它给出了一份材料,让看题作文。材料是: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与其说卖缸的人有“雅量”,不如说他早已看到了事情发展的结果。
    事情的结果明朗之后,人在对问题的认识上会有种种的表现,亦会产生种种的举止态度。魏晋时期的仕宦阶层,他们颇好老庄,推崇的是喜怒不形于色,再加上人物品藻清议之风盛行,大多时候会和人物的宦海沉浮相联系,不管是真的有雅量,还是装出来的有雅量,都是仕宦阶层所喜好的。在《世说新语》“雅量门”中,西晋的故事就有九则,东晋的故事则在三十则左右。处变不惊,泰然自若的风度,也对后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理归理,情归情,人性的自然的流露,像顾雍指甲掐手鲜血沾染了坐垫,谢安因为高兴竟跑断了屐齿,在我们都应该是理解的。伪装起来的雅量与风度,在人性面前,就应该退居其次了。


咄咄怪事——《世说新语》品读之32 (2015-06-10 18:16:33)转载▼
标签: 世说 品读 殷浩 桓温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晋穆帝永和九年,亦即公元三五三年,也就是书圣王羲之在春天召集谢安、孙绰等人兰亭集会,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的这一年,中军将军殷浩北伐失利,冬天里在河南许昌、洛阳一带,七万大军大举全败,噩耗随即传至国都建康。殷浩的失败,遭到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强烈指责,他即上疏请求朝廷流放殷浩到荒芜之地。次年正月,迫不得已,朝廷只好把殷浩削为平民,流放到东阳郡的信安县,大致也就是今天浙江衢县一带。殷浩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殷浩北伐出征是在永和八年,据说出发前他从马上掉落下来,就有些不祥之兆,但这样一次建功立业的机遇,他已是争取了好几年。和他同样争取机会要领兵北伐的是桓温,不过此时,桓温因为平定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政权,拥兵自大,已让朝廷不放心起来,当时辅政的司马昱等人,不只平时刻意地培养殷浩与桓温作对,这样的机会自然还是为殷浩留着。晋穆帝一岁即位,永和八年也就十来岁的样子,朝政当然是司马昱等人说了算。在此时期,殷浩和桓温两股势力矛盾激化,王羲之、荀羡等人还都写信调和过,劝他们以江山社稷为重,但殷浩是置之不理的。殷浩的北伐失败,使政局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因而在桓温的压力下,朝廷对殷浩的处置则是必然的,而后还有了桓温的三次北伐,并一度独裁朝政。
    殷浩虽然不做官了,但却无意中在文学上有了一个特殊的贡献,亦即创造了“咄咄怪事”这个成语。在《世说新语》“黜免门”中,有一则故事说殷浩在信安,整天总是对空书写文字。他曾经做过扬州刺史,这时扬州的故旧来看他,暗暗观察,才发现他原来只是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此后“咄咄怪事”被用为成语,就指令人惊异的怪事。
    这四个字,“怪事”好解,“咄咄”二字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力了。“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咄”为“相谓”,就是打招呼的意思。“咄咄”,是感叹声、惊怪声,在魏晋时期应是一个常用的语词。《世说新语》“排调门”中,殷浩还有一句话使用了“咄咄逼人”这个词语,亦能佐证它较为常用。比刘义庆编此书时尚早,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在《与释某书》中说“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再早一点的西晋文学家陆机,有一首《东宫》诗里写到:“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也都使用过,大致都是表示感叹的声调。至于此后,这个词语的使用,就实在是发扬广大了。

    殷浩遭贬流放,其志不伸,指空写字,似乎在埋怨朝廷对他的处置是“咄咄怪事”,完全是一副神经的样子,寻求解脱;《世说新语》“文学门”中又说,他自徙居信安以后,才开始看佛经,还在佛经中下了二百个书签做标记,准备和支道林辩论,并试图把玄学理论与佛经结合起来,以佛经要义以寻求对于人生烦恼的解脱,然而这些举动都没有使他从悲伤中解脱出来,两年多的时间,这位“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式的人物,终于死去了,才活到五十三岁。看起来亦应是咄咄怪事。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26
咄咄怪事——《世说新语》品读之32 (2015-06-10 18:16:33)转载▼
标签: 世说 品读 殷浩 桓温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晋穆帝永和九年,亦即公元三五三年,也就是书圣王羲之在春天召集谢安、孙绰等人兰亭集会,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的这一年,中军将军殷浩北伐失利,冬天里在河南许昌、洛阳一带,七万大军大举全败,噩耗随即传至国都建康。殷浩的失败,遭到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强烈指责,他即上疏请求朝廷流放殷浩到荒芜之地。次年正月,迫不得已,朝廷只好把殷浩削为平民,流放到东阳郡的信安县,大致也就是今天浙江衢县一带。殷浩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殷浩北伐出征是在永和八年,据说出发前他从马上掉落下来,就有些不祥之兆,但这样一次建功立业的机遇,他已是争取了好几年。和他同样争取机会要领兵北伐的是桓温,不过此时,桓温因为平定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政权,拥兵自大,已让朝廷不放心起来,当时辅政的司马昱等人,不只平时刻意地培养殷浩与桓温作对,这样的机会自然还是为殷浩留着。晋穆帝一岁即位,永和八年也就十来岁的样子,朝政当然是司马昱等人说了算。在此时期,殷浩和桓温两股势力矛盾激化,王羲之、荀羡等人还都写信调和过,劝他们以江山社稷为重,但殷浩是置之不理的。殷浩的北伐失败,使政局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因而在桓温的压力下,朝廷对殷浩的处置则是必然的,而后还有了桓温的三次北伐,并一度独裁朝政。
    殷浩虽然不做官了,但却无意中在文学上有了一个特殊的贡献,亦即创造了“咄咄怪事”这个成语。在《世说新语》“黜免门”中,有一则故事说殷浩在信安,整天总是对空书写文字。他曾经做过扬州刺史,这时扬州的故旧来看他,暗暗观察,才发现他原来只是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此后“咄咄怪事”被用为成语,就指令人惊异的怪事。
    这四个字,“怪事”好解,“咄咄”二字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力了。“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咄”为“相谓”,就是打招呼的意思。“咄咄”,是感叹声、惊怪声,在魏晋时期应是一个常用的语词。《世说新语》“排调门”中,殷浩还有一句话使用了“咄咄逼人”这个词语,亦能佐证它较为常用。比刘义庆编此书时尚早,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在《与释某书》中说“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再早一点的西晋文学家陆机,有一首《东宫》诗里写到:“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也都使用过,大致都是表示感叹的声调。至于此后,这个词语的使用,就实在是发扬广大了。
    殷浩遭贬流放,其志不伸,指空写字,似乎在埋怨朝廷对他的处置是“咄咄怪事”,完全是一副神经的样子,寻求解脱;《世说新语》“文学门”中又说,他自徙居信安以后,才开始看佛经,还在佛经中下了二百个书签做标记,准备和支道林辩论,并试图把玄学理论与佛经结合起来,以佛经要义以寻求对于人生烦恼的解脱,然而这些举动都没有使他从悲伤中解脱出来,两年多的时间,这位“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式的人物,终于死去了,才活到五十三岁。看起来亦应是咄咄怪事。


丹田守不住——《世说新语》品读之33 (2015-06-12 18:09:30)转载▼
标签: 范宣 韩伯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三十六门,就其编目来说,它把儒家“孔门四科”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列于卷首,可以说,这对全书的人物审视活动就有了一个基本定位。德行是指人的道德品行,以德为先,德行的好坏一直也是品评人才优劣的最主要标准,所以德行门也就放在了第一。德行门中的故事,也多以仁信礼智、忠孝节义的规范行为表现了出来。
    不过,个别故事也有能让人读之喷饭的地方。如有一则故事说,范宣八岁时有一次在后园挖菜,不小心碰伤手指,就大哭起来。人问他是不是很疼?他说,不是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了就是不孝,所以才哭。范宣廉洁俭朴,豫章太守韩伯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接受;减至五十匹,仍不接受,就这样依次减半,减到一匹了,最后还是不接受。
    读到这里,就觉得好玩。八岁的小孩子,《孝经》就学得那么好,行孝道的观念竟是那样的根深蒂固,似乎稍微有些夸张;再说收礼这件事,两个人讨价还价,拉拉扯扯也得好几十次吧,很是滑稽。那就说说范宣这个人,书中刘孝标的注解里有大致的介绍,结合《晋书》所记,知道他是河南陈留人,小时候就性格内向,见人就躲起来,但学习很刻苦,博通典籍,尤其对《三礼》之学很为用功。在晋成帝咸和年间,曾做过太尉郗鉴的主簿,后来朝廷征召他为太学博士、散骑侍郎,他都不去。他的兴趣在教书育人,讲授儒学,好些名士都慕名来求教。有机会办了乡校,弟子多时就有数百人。他对儒学的传播以及后来礼仪,尤其是丧仪的礼制,有很深远的影响。这样一位夫子式的人物,很是安贫乐道,洁守自爱。据说太守殷羡见他所住茅屋破败,就想给他修一修,被他拒绝了;荒年疾病流行,送给他东西,也被他拒绝了,实在是很爱惜自己的羽毛。这样再去理解德行门中的故事,就比较容易了。
    按说《世说新语》中的这则故事,写到这里,一个廉洁自爱的人物形象就很是丰满了,虽然有些夸张和滑稽的成分。但故事却没有完,接着写到:“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翻译过来就是,经过上一次拉拉扯扯、讨价还价之后,有一回二人同乘一辆车,在车里韩伯就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一个人难道能够让妻子没裤子穿吗?”范宣才笑着接受了。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别致的结局,足以让人能产生种种的想象和理解,但客观的表现是,这样一个硬气的老夫子,却终于是,丹田守不住,还是缴械投降了。刘辰翁后来读它,评论到:“情真语快。”李贽说:“韩,趣人也。”我读它,不禁莞尔,但心里却是苦楚的。


人己之心相度——《世说新语》品读之34 (2015-06-15 14:07:17)转载▼
标签: 庾亮 阮裕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其中“奇”与“惑”的表现,有时都是让人感到颇为费解的,亦不能以寻常的思维与规律去审度,真是“亦资一笑”或可冰解了。德行门中有关仁爱、反省方面的故事,读来就觉得有这样的特征,然而在“亦资一笑”的轻松中,亦能让人有锥心般的思想感悟和启发。
    说两个比较相近的故事。一则说庾亮的骑乘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建议他把这匹凶马卖出去。庾亮却说,卖它肯定有人会买,那它又会伤害主人。难道能够把危害自己安全的东西转移给别人吗?从前孙叔敖杀死了长着两个头的蛇,并把它埋了起来,是为了不让后面走来的人看见,因为传说谁看见了两头蛇谁就会死。我效仿他,不也是通达事理吗?
    另一则故事则说,阮裕在剡县时有一辆好车,谁借都会给的。有一个人安葬母亲,心里想借却又不敢说出来。阮裕后来听说了,叹息道,我有车,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车做什么?于是就把车烧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阮裕焚车的故事。阮裕其人,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族弟,亦很有名士之风,当时人说他,骨气不及逸少,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殷浩,而兼有诸人之美。他官也做得好,散骑常侍、国子祭酒都曾做过,整天在皇帝身边当差,但他却是兴趣不大,每有遁隐之志,连王羲之也赞佩不已。在剡县的日子,就是归隐不仕躲起来的。还有人考证说,他有收藏车子的爱好,烧掉的那一辆,是东汉时期传下来的,材质很好,很多名人都曾坐过,包括貂蝉的后爹王司徒在内。阮裕把它装修得亦是极其华丽。
    这两则故事,出发点都是在首先考虑别人,从别人的利害处来修正自己的作为,丝毫没有因为利己的思想而左右自己的行为,人己之心相度,因而就真正体现了儒家仁爱的道德精神。第一则故事中虽然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孙叔敖却并没有因为自己遭遇了横祸,就不管不顾,而任由它祸害后来的人,并感召了后人庾亮向他学习,不转嫁灾难于人,编者其实是在以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来完成中华民族美好道德品质的深情传递。第二则故事,除了表现出阮裕的仁爱精神之外,还有一种反省的意识存在其中,虽然这则故事的结局似乎是有些因噎废食的思想倾向,但更强调了主人公的人格美。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中具体地谈到这则故事,他解读说:“这是何等严肃的责己精神!然而不是由于畏人言,畏于礼法的责备,而是由于对自己人格美的重视和伟大同情心的流露。”通过严格的责己精神使自己的人格美实现了崇高的升华。
    时过境迁,我们会发现,尽管不同时代,人们对于道德及美的判断标准或大或小地会存在一些调整和变化,但人类所有的美好的东西都会以顽强的生命力进行着深情的传递,形式上也许会有“奇”与“惑”的表现,但它的主旨精神却是永恒的。阅读这两则故事,不难看出,在今天的道德价值体系中,庾亮和阮裕的人格美,仍然有着火炬般的光亮,照亮着人们前行。


雅人深致——《世说新语》品读之35 (2015-06-17 16:41:56)转载▼
标签: 谢安 谢玄 《世说新语》 品读 谢道韫         分类: 新雨堂
    “雅人深致”这个成语的始作俑者是谢安,故事出在《世说新语》文学门中,说谢安趁子侄们聚集的机会,就问说《毛诗》中哪句最好?侄子谢遏答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安则说:“‘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我觉得此句最有风雅之人深远的意趣。”
    因为《诗经》相传为秦汉间人毛亨、毛苌所传,所以那时的人们称它为《毛诗》则是惯见的称谓。谢遏所引诗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篇,是一首戍边战士的歌谣,意思是说当初出征的时候还是杨柳依依,而今回来却是大雪纷飞。谢安所引诗句则出自《诗经·大雅·抑》篇,大意是用大的谋划来确定政令,以远大计谋来确定诏诰。看来同样是一部《诗经》,因为读者对象的不同,他的审美意趣所归也是有分别的,正如西人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谢遏的审美视觉,是偏重于诗句的艺术性的,对于它的意境美的表现有着情趣上的认可,而谢安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则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对诗句评定,功利性的审美判断就明显一些,所以观点就有所不同。
    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开篇即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的审美意识的觉醒,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们会心于自然,深情于艺术,种种自我而又不乏美感的表现,实在是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世说新语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再去品读这则故事,就会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正如巴尔扎克在《幻灭》中说的那样:“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谢安与谢遏的文学审美活动,其实正是延续了《诗经》的文学创作过程,作为文艺鉴赏行为,亦是言出心声,各述其志了。
    不过在《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中,关于“雅人深致”这个成语,还有一则极为相似的故事,是说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能辩,有回谢安就问她,《毛诗》中哪句最好?她回答说:“‘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为赞赏,称她有雅人深致。谢道韫所引诗句,出自《诗经·大雅·烝民》篇,是篇末的几句。《烝民》全诗赞美了周王的贤臣仲山甫德才兼备、忠于职守,周王命令他前去督修齐城,诗歌的最后便以热烈的送别场面作结:贤臣尹吉甫作歌相赠,乐声和美如同清风;仲山甫临行长思,歌声宽慰着他的建功之心。

    这两则故事,都是在谢安的主导下完成的,谢遏与谢道韫,作为谢安的侄辈,他们在对《诗经》篇目的理解中,前者倒似乎有些风花雪月,而后者一介女流,却是有着男子气概和博大胸怀了,且与谢安的志趣相类,因而赢得了谢安的赞赏,这实在也是特殊人物特殊性格的表现,不同于流俗了。就“雅人深致”的本意来说,是指高雅的人意兴深远,而到后来,也形容人的言谈举止高尚文雅,不同流俗,返回去看,也应该是合适的。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29
清谈误国何所自——《世说新语》品读之36 (2015-07-21 18:55:00)转载▼
标签: 王衍 谢安 王羲之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西晋末期,八王之乱,诸侯蜂起,天下就真的是乱得不成样子了。东海王司马越这时是朝廷中的权臣,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就说的是司马越与王衍二人。在晋怀帝永嘉四年,即公元三一〇年,他带兵讨伐茍晞,就让王衍以太尉的身份作他的军师,次年三月,司马越死了,大家于是推举王衍为元帅,王衍此时没有担当,巨辞不任,就护送司马越的棺椁还葬东海国。次月,晋军又被后赵石勒击破,王衍自然也就成为俘虏了。
    王衍这个人,是西晋时期有名的清谈家,喜好老庄学说,而且位及三公,这时他的本来面目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先是应石勒之邀陈说西晋旧事,分析败亡原因,并推卸责任,说罪不在己,乞免一死,而后又劝说石勒称帝云云,总之是应了他创造的那个成语,信口雌黄,连石勒也觉得他面目可憎,就问党羽孙苌说:“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于是半夜里派士兵推倒墙,把他压死了。政治上的不可靠,成为石勒杀死他的根本原因。据《晋阳秋》所载,王衍在死之前,曾经对人总结失败的教训时说:“吾等若不祖尚虚浮,不至于此。”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这些人如果不效法崇尚虚而不实的风气,也不会到今天这样的地步。
    王衍所谓的“祖尚虚浮”,是指他的玄理清谈而说的,是承认自己因为清谈而身死国灭了。这即为“清谈误国”一词的滥觞,后来清代顾炎武又把它上升到了一个政治的高度。其实在当时,王衍的自白,就已成为了一部分清谈亡国论者的口实。《世说新语》“轻诋门”中的一则故事说,桓温北伐进兵洛阳,经过淮河、泗水,和众僚属登上大船的船楼,眺望中原,感慨地说道:“终于使中原沦陷,长久变成荒丘废墟,王衍等人不能不承担这个责任!”
    王羲之似乎亦有这样的观点。在《世说新语》“言语门”中,有一则故事说他和谢安一起登上了冶城,谢安悠然遐想,大有超脱世俗之志。王就对谢说:“夏禹勤勉国事,到处奔忙手足都长满了老茧;周文王早晚勤政,无暇吃饭,总是时间不够用。现在国家处在危难之中,每个人都应为国效力。而不切实际的清谈会废弛政务,华而不实的文章会妨害大事,恐怕这在当前是不适宜的。”
    但这两个故事中,都有一个相互对立的回答。“轻诋门”中待桓温说完,站在一旁的大司马记室参军袁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国运本来就有废立兴衰,哪里一定是这些人的过错?”桓温满脸不高兴,借用荆州牧刘景升宰杀一头牛的故事来比况袁虎,在座的人都感到惊骇,袁虎也吓得变了脸色。而“言语门”中谢安对王羲之的回答就艺术性强一些,他说:“秦国任用商鞅,仅仅两代国家就灭亡了,难道是清谈导致的祸患吗?”
    玄理清谈,在魏晋是一种风尚,是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亦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鲜明的社会特征。它承继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东汉时期的“夺席谈经”,尤其是深受了东汉末期征辟察举人才制度的巷闾清议的影响,不过清议重在人物道德的品评,而清谈则有了学术交流和思想争鸣的性质。清谈的内容则老庄、儒学、佛学、文学、艺术等无所不包,像而今文艺沙龙一样,名士风流,在乐此不疲的辩论中实践着一种哲学化的人生,几乎成为时尚,风行而成为一种士人的生活方式。
    显然,就清谈本身来说,有它的积极意义,在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和理论贡献,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虽然当时反对清谈误国论的人,如袁虎和谢安,在认识层面还没有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但后来的实践还是证明,它的积极意义是不容抹杀的。清谈误国,以至于后来由它衍生而出的空谈误国,就其本质来说,还是在批判一种坐而论道,不务实事,不以国计为重的浮夸作风的,正如王羲之所担心的那样,“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其中包含了一个度的把握和界的分野问题,从而提倡一种真干实干加苦干的精神,即所谓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了。


我自为之,干卿底事——《世说新语》品读之37 (2015-07-23 19:08:56)转载▼
标签: 王敦 王澄 王衍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读《世说新语》,如果把一个人物分散在不同门类中的故事集中起来阅读,这个人物的形象就鲜活多了,篇数愈多,人物立体化的形象愈明显。相关王澄的故事,总共有十八篇之多,有些故事就一句话,有些故事就长一些,但阅读一过,头脑中的影像俨然和放电影一样,思追千古,品起来就很有味道。
    最有意思,也最有名的一篇,是在“简傲门”中,这则故事说,王澄要出任荆州刺史了,他哥哥,太尉王衍以及当世名流去送行,人多,挤满了道路。庭院里有棵大树,树上有喜鹊窝,这时王澄却脱掉衣服,丢去头巾,径直爬上树去取小喜鹊,贴身的内衣挂碍树枝,就又脱掉了。掏到小喜鹊爬下树来玩弄,神色自若,旁若无人。
    魏晋时人,我们翻书,往往觉得奇葩太多,王澄这样一种做派,自然也应该是很奇葩的表现了。他何以在这样一种庄严的场合敢有如此荒诞的表现,大致有这样一些缘由,一是他出身名门望族。山东琅琊王氏,在以门阀制度家天下的魏晋时期,权势倾于一时,子弟们因门第优越就凌人傲物,也不会把谁当回事;二是根性如此,习惯了。“德行门”中的一则故事就说他与胡毋彦国等人,都以放纵任性为达,有的人甚至就可以赤身裸体,乐广也讥笑说,礼教中本自有使人快乐的地方,何必要这样呢?三是王衍对他很是欣赏。这位兄长平时就很高看这位兄弟的才华,品评人物、举荐做官,只要王澄认可的人,王衍就高度认可,不会产生任何不同的意见。而且王澄在出任荆州刺史这件事上,是王衍出于一己之私以及家族权重的一个政治布局,自然也不会怪罪王澄的荒诞行径了。四是这种以慢世任诞为清高的所谓魏晋风度,在当时仕宦阶层大为认可,甚至以标新立异为荣,简傲不敬的行为实在是司空见惯的。王澄具备了以上所有的条件。
    不过在当时,也有看不惯王澄这种做派的,这就是《世说新语》的又一个鲜明的特点,它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较为客观地记录了时人的言行。“轻诋门”中的第一个故事中,王衍就问他的儿子王玄说,你叔王澄是个名士,你为什么不推重他?王玄回答说,哪里有名士整天胡言乱语的?“谗险门”中的第一个故事,也是说王澄的,就一句话:“王平子行甚散朗,内实劲侠。”是说他表里不一的。刘孝标作注,引录邓粲《晋纪》记载说:“刘琨尝谓澄曰:‘卿形虽散朗,而内劲侠,以此处世,难得其死。’澄默然无以答。后果为王敦所害。刘琨闻之,曰:‘自取死耳。’”
    清代官员、著名文史学家李慈铭在读这则故事时,写下了一段比较长的评论,他说:“案王澄一生,绝无可取。狂且恃贵,轻侻丧身。既无当世之才,亦绝片言之善。虚叨疆寄,致乱逃归。徒以王衍、王戎,纷纭标榜。一自私其同气,一自附于宗英。大言不惭,厚相封殖。观于此举,脱衣上树,裸体探雏,直是无赖妄人,风狂乞相。以为简傲,何啻寱言?晋代风流,概可知矣。舍方伯之威仪,作驱乌之儿戏,而委以重任,镇扼上流。夷甫之流,谋国如是。晋之不竞,亦可识矣。”是说晋代任用王衍这样的人来打理朝政,衰败则是必然的。

    王敦是王澄的族兄,官至大将军,权重倾朝,本来和王澄关系非常要好,后来简直容不下他。王澄在荆州刺史任上,搞得乌烟瘴气,上下离心,流民叛乱,官也做不下去了。永嘉之乱晋室南渡后,他应琅琊王司马睿之邀去做官,路过江西时,被王敦杀掉了,这即为上文邓粲《晋纪》所录王澄“后果为王敦所害”的本事。时在公元三一二年,他年仅四十四岁。


绝知此事要躬行——《世说新语》品读之38 (2015-08-05 14:08:15)转载▼
标签: 司马越 陆游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曾经写过一首很著名的诗,是写给他的小儿子子聿的,那一年子聿二十一岁,诗人已经是七十四岁了,诗题《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寄托了陆游深深的舔犊之情。这是一首哲理诗,尤其是后两句,如果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它与后来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观点竟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常常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经典的章句而常相引用。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不完善的,要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还是要到实践中去寻找。这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对儿子殷切的忠告。当然,他前面还提示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慢慢地积累,到了老年才会取得一些成就,是在说着一个成长的道理,和后面的“方法论”则是相辅相成的。这样相似的父子相传,而且是相传着同样一个道理的现象,在读《世说新语》的时候,也有幸遇到了一个,且比陆游父子的故事要早将近一千年。
    在“赏誉门”中,故事是这样说的,说西晋太傅东海王司马越镇守许昌的时候,用王安期做记室参军,很是赏识他,曾经告诫世子司马毗说:“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乘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司马越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书本学习的收益微浅,身体力行的成果深刻。熟习礼仪法度,不如亲眼瞻仰仪礼形式。诵读玩味先祖遗言,不如亲耳聆听贤士的言辞旨趣。王参军是人们的表率,你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和陆游的诗句两相比较起来,实在有十分相似的情致,他们都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书本知识只是传递着间接经验;也同样倾注着父辈对于子辈的谆谆教诲之情。
    司马越镇守许昌的时候,那时他已终结了西晋末年诸侯纷争的八王之乱,把持了朝政,他对于世子司马毗的教诲似乎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意义,是不余遗力的。《世说新语》中记录的司马越的话,在刘孝标注中,则大致出自司马越写与“人伦之表”们的一封信,刘注引《赵吴郡行状》云:“后太傅越与穆及王承、阮瞻、邓攸书曰:‘《礼》,八岁出就外傅,十年曰幼学,明可以渐先王之教也。然学之所受者浅,体之所安者深。是以闲习礼度,不如式瞻轨仪;讽味遗言,不如亲承辞旨。小儿毗既无令淑之资,未闻道德之风,欲屈诸君时以闲豫,周旋燕诲也。’”王承即王安期,与邓攸、赵穆等人,在司马越看来,都为一时人杰,我把儿子交给你们了,请你们不要嫌麻烦,多多给他以教诲。司马越的举动,不可谓不呕心沥血。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论何时再读这些故事,就实在是能让人心生感动的。不过除却亲情而外,他们这两位,不管是陆游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司马越所谓的“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乘音旨”,则都是扎扎实实的道理,我们后来的人,能读有所悟,行有所践,就也是很有收获的事情了。
读书人的本分——《世说新语》品读之39 (2015-08-07 20:48:33)转载▼
标签: 殷仲堪 《世说新语》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德行门”中记录了一则殷仲堪的故事,今天读来仍然会让人感慨系之的。故事说殷仲堪刚刚做了荆州刺史的时候,正赶上水涝灾害,庄稼欠收,他吃饭常常用的只是五碗盘,此外别无菜肴。饭粒掉在盘间席上,就马上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意为他人做表率,但也是自然朴素的本性使然。他经常对晚辈们说:“你们不要以为我受命担任了一州之长,就认为会丢弃平素的志向,现在我坚守此志,是不会改变的。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登上高枝就舍弃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一点。”
    殷仲堪是东晋末年的重要将领,要以历史坐标来定位,在辈分上,大致和王羲之的子侄辈们在一起玩。《世说新语》中关于他的故事有二十二条之多,有些故事也很著名。就说他任职荆州刺史这件事,在“识鉴门”就有记录说,这应算是破格提拔。刺史王忱死了,朝中好多权贵都盯着这个岗位,殷仲堪这时,是黄门侍郎,整天在晋孝武帝司马曜身边行走,皇帝呢,也想用自己的心腹之人,于是就决定让殷仲堪出缺。而在外人眼里,殷仲堪虽居机要部门,但资历浅,名声小,朝廷怎么也不会让他任职这么重要的岗位。王珣也有这样的意向,就多次从他那里打探人选消息,殷仲堪却总是虚与委蛇,不交底与他。等诏书出来,王珣生气地对他身边的人说:“哪里有以黄门郎身份而接受如此重任的!仲堪这样被举用,是国家灭亡的征兆!”不过殷仲堪这人,还是有些清名的,房玄龄在《晋书》中说他“能清言,善属文”,也说他“素无戎略”、“多疑少决”,是典型的读书人性格。他的结局也不好,后来在朝臣内乱中,举兵为好朋友桓玄袭击,逼他自杀了。他的儿子殷简之把他的尸体运到京城,埋葬在丹徒,就居住在墓侧守孝。刘裕举起义旗讨伐桓玄,殷简之就带领家丁门客投入了义军,追杀桓玄。桓玄死了,殷简之生吃其肉而解恨。
    在文首引用的故事中,关键还在于殷仲堪最后说的那句话,“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不能因为环境或职位的改变,就把读书人的做人准则弄丢了,还是要守住底线。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准确的,“士”。何谓“士”?在《论语·子路》篇中子贡曾经向孔子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既有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又有处事能力方面的标准。不过这个词语,历来衍变较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否则为庶。一般来说,士,就是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读书人。作为知识分子,作为官员,殷仲堪还是有着自我清醒的意识和人格操守定力。
    这极容易让人想到方志敏烈士写的《清贫》一文,“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如殷仲堪所谓的“贫者士之常”,都应该是同样的道理,但翻开史书,观照时下,我们看到这样的句子,何尝不像是听人说着梦话,可见梦话是多么的珍贵。

    斯大林曾经对他新提拔的官员说,不要以为你们的职务提高了,你们的智慧就增加了。显而易见,随着职务和环境的改变,在历朝历代,官员们能够坚守平素的志向,守住读书人固有的甘于清贫的本分,不利令智昏、仰慕浮华,就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32
有钱任性——《世说新语》品读之40 (2015-08-20 18:35:03)转载▼
标签: 石崇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太多的中国人自来就有斗富逞强的嗜好,常会有种种夸张的表演,但我们看《世说新语》,看西晋名臣石崇的表现,觉得和他相比,就都太小儿科了。《世说新语》“汰侈门”中的故事,是记录西晋时期君臣骄奢放纵的行为的,十二条故事,石崇就占了七条,而且一条比一条看起来精彩。
    石崇家里的厕所,摆着甲煎粉、沉香汁等化妆品,还有十几个婢女侍列,服饰华丽,打扮漂亮,为客人服务,凡是如厕者,都会让换上新衣服出来,所以许多客人害羞就不敢上厕所。他和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斗富,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和泥上墙。晋武帝送王恺一株二尺高的珊瑚树,王恺就拿去在石崇面前显摆,石崇看了看,随手便拿起铁如意砸去,砸得粉碎。而后让身边人抬出自己的收藏,珊瑚树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二尺高的就太多了。石崇宴请客人,常常让美人劝酒,客人如果没有喝干,就让内侍轮流去杀掉美人。看看都是怎样的做派。
    石崇何以能有这样的做派?他出身名门望族,父亲石苞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家里底子本来就好,自己也混得不错,做过荆州刺史,后历官太仆、征虏将军等。史书记载,他在荆州刺史任上“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大量囤积财富。在皇后贾南风专权时期,他又阿附于外戚贾谧,完全也不把皇上放在眼里。还有一个大的背景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贪财好利,骄奢淫逸,甚至卖官以自肥,于是上行下效,整个社会也形成了以汰侈相尚的时潮风气。
    不过如果简单地以为石崇就是一位有钱任性、骄奢逞强的封建官员,那还是有些偏差的,他还是西晋有名的文学家,尤善诗文。他是大富豪,在洛阳郊外建造了一座庞大的私家园林金谷园,依附于鲁国公贾谧,经常召集当时文坛泰斗级的人物宴饮雅集,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文学政治团体“金谷二十四友”。这个团体的成员中,有“古今第一美男”的潘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刘琨,“洛阳纸贵”、“左思风力”的左思,“潘江陆海”、“东南之宝”的三国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二兄弟等,几乎云集了太康文学的主要人物。元康六年,石崇在金谷园举行盛宴,为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送行,邀集苏绍、潘岳等三十位名士,昼夜游宴,琴瑟笙筑,以为文酒之会,并写下了著名的《金谷诗序》。五十年后,王羲之效仿金谷雅集,举办了兰亭集会,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当得知有人以《兰亭集序》比《金谷诗序》,又把自己和石崇相匹敌时,就流露出非常欣喜的神色,《世说新语》“企羡门”中记录了这件事。这两篇序文,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中都有所录。
    所谓会水者常常会死于水,宋人司马光说,“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石崇的结局也确实说明了这个道理。太康元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诛杀贾后等人,贾谧亦被杀,石崇因是同党被免官。司马伦的党羽孙秀想夺取石崇的爱妾绿珠,遭到拒绝,就进言司马伦杀掉石崇。石崇在东市的囚车中突然醒悟,对旁边的人说:“这些奴才是图我的家产啊!”押送他的人回答道:“知道是家财害了你,为何不早点把它散发掉!”石崇无法回答。他的母亲、兄长、妻妾、儿女不论老少共十五人都被杀害,石崇遇害时五十二岁。
    这位有钱任性的主儿就这样死去了。不过据《晋书》记载,石崇身上有一痣,称“巨富痣”,大致在右肩胛骨最下端靠近脊椎的位置,据说后来的人,如果身上长有这样一颗痣,都会以富得名的,不知有没有这么神奇


惺惺相惜——《世说新语》品读之41 (2015-08-26 14:45:44)转载▼
标签: 谢安 王珣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王珣和谢安相互仇视。王珣在会稽听说谢安死了,就赶到京都拜访王献之,说想去哭祭谢安。王献之本来躺着,听了他的话立时惊起,说,这正是我对你的希望啊!王珣于是前往祭拜,却被督帅刁约阻止,不允进前,说,大人平素在时,没有见过你这位客人。王珣也不与他搭话,径直向前吊丧,非常悲痛,出来时和谢安的小儿子连手也没有握。这则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伤逝门”。
    王家和谢家,在东晋时期都是重要的门阀大户,都盘踞在京城的乌衣巷一带,乌衣巷是当时有名的富人区,这地方在三国吴时是驻军的营房。王、谢两家,关系本来走得就很近,王珣娶了谢安弟弟谢万的女儿,弟弟王珉则娶了谢安的女儿,原本是亲上加亲,但后来,却相互猜嫌,谢安做主,就让两人都离婚了,于是两个家族互相仇视,这就是有名的典故王谢交恶。当然,谢安还有一位侄女谢道韫,大才女,嫁给了王献之的哥哥王凝之,对夫君也很不满意,在谢安面前也经常发牢骚,但王凝之死后,她还是守寡而终了。有了这样一些背景,再回味前边的故事,就能读出一些味道来。
    王珣不计前嫌,在谢安死后,出于做人的磊落与情义,还是最后送别了谢安,这在王献之看来,这位小兄弟平素的人品表现,似乎应该这样做,也正是自己所期望的。同朝为官,出于敬仰也罢,出于情义也罢,这种惺惺相惜的情结,其实已经超出了一种常人的小我的局限,在胸怀与境界上,自是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去也就去了,祭拜别人也挡不住,走的时候也没有按照礼节与谢安的家人握手而别,就是这样一种洒脱的姿态。
    当然谢安对王珣,也是有所赞誉的。在《世说新语》“赏誉门”中,有一则故事说,晋孝武帝时期,谢安兼任中书监,王珣因公事有回应该和谢安一同上朝,但王珣来得晚了,座位狭窄,二人虽然有隔阂,不过太傅谢安还是收敛双膝腾出地方让他坐下。王珣呢,神情安闲舒畅,谢公倾目注视着他。回家后谢安对夫人说,刚才看见阿瓜(王珣小字)了,确实不易多得,尽管不相交往,真是让人不能割舍。这也应该看作是一种人格与精神上的相互欣赏了,同样也超出了一种常人的小我的局限,在胸怀与境界上,同样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亦为同为解人之间的一种惺惺相惜。
    王献之曾经对谢安说,您确实惬意洒脱。谢安回答说,我并不洒脱,您称道我说我最得意,我只不过风神和谐舒畅罢了。(《世说新语·赏誉门》)心地光明磊落,了无挂碍,才能做到风神和谐舒畅。谢安的话,何尝不是对自己做人处世原则的一番表白,用它再去考量王珣的做派,实在也有相同的地方。所谓为大事者须有大格局、大境界,生活的细节之中,就有气质的表现,显然王、谢二人都是相互关注的。

    王珣是著名法帖《伯远帖》的作者,这个帖子,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以及王献之的《中秋帖》,被乾隆皇帝称为“三希墨宝”一直放在三希堂中时相把玩,成为一代绝世之宝。不过据说,羲、献父子的法帖,是为后世书家摹本,而《伯远帖》,才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现存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董其昌观《伯远帖》,谓“王珣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我们读着他的一些小故事,也是能有“东晋风流,宛然在眼”的感觉的。


尿不在一个壶里——《世说新语》品读之42 (2015-08-28 13:42:21)转载▼
标签: 和峤 荀勖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方正”一词,是指人的行为、品性正直无邪。在《世说新语》中,编撰者专门列出“方正”一门,收入六十六篇故事,大部分是记录官员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言行的,应该算是一部清官的群星会。有些读起来就十分有意思,如第十四则就说,在晋武帝时期,荀勖是中书监,和峤是中书令,按照旧例,中书监和中书令是乘坐同一部车的。然而和峤性情正直,常常嫉恨荀勖的奉承、谄媚。官车来了,和峤就上车坐在正中间,面向前,不给荀勖留位置,荀勖只好另找车才能离开。从此以后,中书监和中书令就由朝廷分别派车。
    先得说说中书监和中书令这两个官职。还是在曹操做魏王时,朝廷设置秘书令一职来处理尚书章奏等事务,到了曹丕当政,他就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权重排在中书令之前,共同处理原来秘书令承担的事务,总之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甚至有左丞、右丞分别兼任的情况。“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办、国办,都是皇帝身边的人。但这两个重要的岗位,对应上两个具体的人,和峤和荀勖,一位性情刚直,一位善事谄谀,意见不一致,相互看不上,所以就有了故事。
    官员们这样的故事,即使在千余年后,各级层面,也都是比较常见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还是基层部门的一位小秘书,经常有陪伴领导开会外出等机会,就能常常一睹风采,见识宦海搏杀的风云气象。那时小轿车还是紧俏商品,一辆普桑,十七、八万,折算以当时的房价,大致就相当于三、四套百平的房子。小单位,就一辆车,两位一把手,经常坐在车里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狭小空间战云翻滚,不亦乐乎。为了乘车,闹尽了笑话,实在坐不在一起,后来就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辛苦司机,先接一个,后接另一个,天天接送。当然再后来,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允许了,单位就给一人配备了一辆,似乎看起来就相安无事了,完全像是回到了西晋时代,重复着和峤与荀勖的旧事,虽然级别没有人家高。
    这种情况,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尿不在一个壶里。古时人们,深夜晤谈,因为神交心会,往往佳兴缠绵,相忘于永昼,就在一个夜壶里撒尿,所以后来的人,把能谈得来,意见能够一致的情况,就说成是能尿在一个壶里,相反则是尿不在一个壶里。和峤和荀勖,就是典型的尿不在一个壶里,可以想见,他们除了有品性上的相互敌视而外,估计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了。显然,要能尿在一个壶里,除了有品性上层次相当的因素而外,胸怀宽广、见识卓异、善于化解矛盾等等个人修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幸参加过一个精彩的会议,会议快要结束了,领导忽然发言说,最近听人说我和某某尿不在一个壶里,她是女的,我是男的,她蹲着尿,我站着尿,怎么能尿在一个壶里,真是胡话!会场一片笑声。这里如果除却民间对女士性别歧视的因素而外,倒也说明了一个能共同团结和谐相处的道理,就是,做人要像个男人。可见,要能尿在一个壶里,是多么的不容易。
身教第一——《世说新语》品读之43 (2015-09-02 13:56:50)转载▼
标签: 谢安 王羲之 苏轼 育儿         分类: 新雨堂
    正是开学季,微信朋友圈中很多文字内容都是和孩子的教育相关的,看到一篇《从此刻起:我要》的长诗,其中一部分云:“从此刻起: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还有很多,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用心和真诚。
    《世说新语》中也有太多这样的场景和故事,如谢安集聚子弟品评《诗经》章句,殷仲堪教育子侄要坚守读书人的本分、安贫乐道等,都是很感人的。但这里就还是引出了一个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在“德行门”有一则故事说,谢安夫人教育子女,她问谢安道:“怎么从来看不见你教育孩子呀?”谢安回答说:“我常常在教育孩子啊。”谢安的原话是说:“我常自教儿。”意思就是说,自己常常以身教儿。在这则文字中,刘孝标注引用刘子真的旧事亦明确谢安此语此意。其实也就是文首引用的话,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
    王羲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思考。在《世说新语》“言语门”中的一则故事说,谢安对王羲之说,人到中年常常会因为悲哀的思绪而伤神,和亲友别离,就要忧郁好多天。王羲之说,年近桑榆,自然就会这样,只好靠音乐来陶冶性情,排遣忧闷,还总怕晚辈们打击这欢乐的情趣。是担心自己的行为让晚辈受到影响,也沉迷其中而学坏了。日本人秦鼎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读这则故事时进一步评论说:“晚年只赖丝竹陶写忧愁,得延日耳。夫我为之,不过为陶写忧愁而已,而常恐儿辈认我好之,遂亦仿效以为欣乐之具,为虑儿辈沉溺,致损我欣乐之趣。”也是诠释得再明朗不过了,因为在用行动去影响孩子方面有所顾虑,所以也让自己不高兴了。
    苏东坡对这则故事一定也是莫逆于心的,在他四十六岁的时候,由谪居之地黄州赴任汝州,过江宁而游览东山时,写了长诗《东山》,追怀谢安,开首即有这样的句子,“谢公含雅量,世运值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正赖丝与竹,陶写有余欢。常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亦有这样的理解与纠结,想到王羲之与谢安的对话,直作解人,亦是七百年后的同气相求了。其实苏轼在《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之一中也有诗句说,“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想来也多是考虑着对孩子身教的问题。

    中国人实在太了解自己了,经常的口头禅是,察其言、观其行;不要看他在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却容易忽略了自己的行为的影响,也只有一些名门望族,一些在历史上有影响、有成就的人物,才会重视身教的实际影响力,为了孩子的教育,诚惶诚恐地做人。好在现时很多的为人父母者,身教第一,已是多有了这样的意识,实是社会的大进步。南宋刘辰翁读这则故事手批云:“自家潦倒,忧及儿辈,真钟情语也。此少有喻者。”真可怜为人父母者的一片苦心,希望明白人再能多一些。
吉人辞寡——《世说新语》品读之44 (2015-09-14 16:50:50)转载▼
标签: 王献之 谢安 王羲之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吉人辞寡,意思就是说,吉祥的人话少。这句话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下》,原文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浮躁的人话多,是和吉人之辞寡相对应的。有人研究指出,《周易》古经中含有算卦的内容,比如《颐卦》,就很明显,所以就有人认为,《周易·系辞下》中的这一段话,恐怕也是战国时人谈相的内容。
    在《世说新语》“品藻门”中记录了一则王献之的故事,与此相关。故事说王献之兄弟三人一起去拜访谢安,徽之和操之两位兄长说了许多寻常的俗事,王献之呢,只是略作寒暄而已。离开以后,在座的人问谢安:“刚才三位贤士,哪一位更突出?”谢安说:“小的最强。”客人说:“凭什么知道他更突出呢?”谢安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魏晋时代,玄谈名士们对于《周易》、《老子》等经典著作是十分熟悉的,书中的语句,常常能够成为他们日常对谈时引用的内容,尤其像桓温、谢安等人,更能悠游于其中,是了然于胸的。一方面,他们享受着美学体验所带来的精神生活的快感,丰富了生活的趣味,增添了生活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又能以经典所承载的社会经验去观照人生,观照当下,形成一种雅致的生活状态。谢安与客人对王门三兄弟的品评,虽话语不多,但句句精准,以后来的情况看,王献之确实是贤出两位兄长的。这样一个人物品藻沙龙活动,在不到七十字的勾勒下,就成就了一幅东晋士人雅致生活的群像图,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思索和无限的生活趣味。
    话是少说为妙,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就明白的生活哲学。大致话多,就容易对事物缺乏较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言多必失,亦容易冲撞到别人,所以古人有很多的箴言名句都在诠释着这样一个道理,“沉默是金”、“祸从口出,患从口入”、“因言获罪”等等,许多都是以人类社会实践经验总结下来的。西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说,“凡不可言说者,必保持沉默。”都是一样的道理,东方西方,心理攸同。《周易》作为华夏经典读物,它在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启示方面,还是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供后人借鉴。
    不过我们还是要佩服谢安之流识人如炬的才能的,他们像是真的掌握了相人的高超技艺一样,能看人到骨子里去。当然,这也与当时的清议之风是密切相关的,朝廷选用官员,都是从最初的乡党品评,察举孝廉开始的,而后层层过关,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分辨其流品高下,到了为政者的高层,能够“相人”,则是最为基础而必要的素养了。在《世说新语》“识鉴门”中有一则谢安的故事说,褚爽年少时,谢安很欣赏他,总是对人说:禇爽如果不是优秀的人才,我就不再“相士”了。“相士”就是相人,品评、品鉴人物。“品鉴门”中的许多故事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且不说选拔官员,太傅郗鉴差人到王导家里选女婿,众兄弟“咸自矜持”,只有王羲之“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太傅听说,一句就是他了,遂有了“东床佳婿”的美谈。他们玩的就是那个范儿,那个魏晋风度的范儿。

    话似乎说远了,然而我们真的是应该记住“吉人之辞寡”这句话的。




生之留恋——《世说新语》品读之45 (2015-09-16 16:11:55)转载▼
标签: 卫瓘 王濛 史铁生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生,是和死相对而言的。但究竟什么是死,自古以来,人们都存在一种神秘的好奇感。在《论语·先进》章中,孔子的弟子季路问事鬼神,孔子说了一句“未知生,焉知死”的话,意思是说活人的事情还没有搞明白,怎么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按照生物学的解释,死,就是没有了生命特征,一个生物体所有的生物学功能都永久终止了,是一种生物体消亡的生命现象。
    死了究竟好不好,孔子回避了这个问题,似乎只是在强调好好活着,把活着的事情干好,但人们还是为死亡之后设计了很多的结局。西方有极乐世界之说,亦有十八层炼狱的冥想,而中国呢,则有鬼神的幻界,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分明是有着好坏的分野,而且这种好坏的分野,按照各自的因果理论,都还影响着现实的生活。当然,中国人也是幽默的,死了究竟好不好,是苏轼还是谁,在和友人的调侃中说,死了当然好,如果不好,怎么没有见到有回来的?除了幽默而外,它似乎也在说明,死亡对于人来说,是不可逆的。
    孔子所说的“未知生”,其实也引出了一个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价值的问题,也产生了很多的生存的价值观。有消极的,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私是人的本性等;也有积极的,如克己奉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各有千秋。但社会的价值趋向应该是积极的,最励志、也最具有正能量的价值观大致应当是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说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讲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它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不过一个事实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却是极为常见的表现,人们对于死亡时的态度亦有种种的可爱之处。清代扬州画派主要人物李方膺,对自己的才华很自信,死的时候,病来得突然,他没有思想准备,惋惜地说:“死不足惜,吾惜吾手!”很是惋惜的样子。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就是吝啬的样子。而自负的袁枚,很是欣赏巴蜀第一诗人的张问陶,就对人说:“吾年近八十可以死,所以不死者,以足下所云张君诗犹未见耳。”不想死,则完全是一副惜才爱才的姿态。
    《世说新语》“识鉴门”中有两则故事也表现出了个人对生之留恋的情怀。一则说卫玠五岁时神情气度很可爱,祖父太保卫瓘说:“这孩子与众不同,只是我老了,看不见他长大成人了啊!”另一则则颇为类似,说戴逵十多岁时在瓦官寺画画,长史王濛看见了,说:“这孩子不仅善于画画,也终将获得名望。遗憾的是我老了,看不见他兴盛的时候了!”两则故事都表现出了主人公对他人美好人生的预见和憧憬,也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留恋以及对死亡的遗憾之情。不过据说,第二则故事,王濛那时才三十九岁,这样说话分明是有些矫情了,这种矫情,和上文中袁枚所说的话,读来都有些相似的感觉。

    然而无论如何,人总是要死的,对生之留恋,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事情,还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一句话说得好,“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我们就还是相信一下孔老夫子,“未知生,焉知死”,好好地活在当下,积极地生活,仍然保持着对生之留恋的热情罢。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34
腹有诗书——《世说新语》品读之46 (2015-09-22 18:52:00)转载▼
标签: 王导 周顗 郝隆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小时候读书,经常会遭到母亲训斥,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遭到训斥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成绩考砸了;另一种是在她看来做了糊涂事。好像后一种情况要占的比例大一些。即使现在,在陕西关中一带,这句话还是非常流行,意思比较倾向于读书明理的功用论。但这句话深究起来亦颇费解,本来读书是读进大脑的,却说是腹有诗书,要说缘由,只能说是约定俗成。
    在《世说新语》“排调门”,有一则故事说,丞相王导把头枕在周顗的腿上,指着他的肚子问,你这里面有什么东西?周顗回答说,这里面空洞无物,但还是能容得下几百个像你这样的人。他们同朝为官,都是晋室南下的功臣,相互之间的亲昵与调侃是十分常见的事,王导的意思,是想说周顗腹内空空,没有什么才能的,却不想周顗这样回答了他。“排调门”的另一则故事,也发生在他们之间,说是王导与朝廷官员们一起喝酒,他举起玻璃碗对周顗说,这碗中间空空,却称它是宝器,是为什么啊?周顗回答说,这碗晶莹剔透,确是纯净透明,这就是它成为宝器的原因啊。刘孝标在注中说,以戏周之无能。亦当指腹中空空之意。一般的研究者大多认为,第一则故事是由第二则故事衍生出来的,但不管是以物借喻还是以人实说,却都是在以“腹”说事,可见古人,很早就有这样的说法了。喜欢读《红楼梦》的读者,一定还记得第三回中的一首《西江月》,其中有一句说贾宝玉的话,“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亦不啻于说他“腹内空空”了。
    “排调门”中另一则有关郝隆的故事,对于“腹有诗书”的诠解,应该更为幽默而直白一些。郝隆是三国时吴人,官至征西参军,故事说他在七月七日这天出门在太阳下仰卧着,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个样子,他回答说,我在晒书。七月七日,以魏晋的习俗,要在太阳下晒晒经书和衣物的,郝隆的幽默,自然是其来有自,但他实在是有情趣的读书人,书都读到了我的肚子里,我在晒书,多么风趣而智慧的回答,真是“腹有诗书”的应景直解。
    当然,要说到“腹有诗书”这个词,苏轼是绝对不能绕过的人物。他年轻时在凤翔通判任上,与书生董传过从甚密,待改任回汴京经过长安时,给董传写了一首留别诗《和董传留别》,其中有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后就成为了经典的名句,为后人多所引用。它强调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读书的作用,不仅仅使人能够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养成人的高雅、脱俗的气质。腹有诗书,有学于成,人的外在的精神气色也是丰盈而华美的,自然会有不同的气象。
    不过,苏轼的另一则故事,对于人们理解“腹有诗书”这个词语则更有创造性。宋人费衮《梁溪漫志·侍儿对东坡语》说:“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笑。”真是知我者,朝云也。何止于“满腹诗书”,是“一肚皮不合时宜”,实在是对“满腹诗书”的拓展与延伸了。


无为而治——《世说新语》品读之47 (2015-09-25 16:52:58)转载▼
标签: 王导 谢安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政事门”中的二十六则故事全是记录东汉至东晋近四百年间一些官吏处理政务的才能业绩的,不过第十五则故事读起来还是比较特别,说丞相王导晚年,完全不怎么料理政务,只签署文书画诺,还自己叹息说:“人们说我糊涂,后人会思念我这糊涂的。”看起来就不是说什么才能业绩,所以南宋刘辰翁读这则故事时评论道:“当其时,或自有见,以为政事法则不可。”是不能算作处理政务的法则的。
什么都是好,就是常说的老好人主义,其实在政治学上称它为“无为而治”,思想的底子是道家的。永嘉之乱后,西晋王朝土崩瓦解,在世家大族的拥戴下不得不偏安于江左之一隅而苟延残喘了,客观上还面临着南北地域上的矛盾和文化上的冲撞,以及世家大族内部争斗的平衡问题,怎样使中原政权在江南立足,则成为首要任务,所以作为东晋王朝的第一任丞相王导,他的主政思想就选择了虚己倾心、谦和包容、事从简易的道家思想“无为而治”,也是和当时的社会思潮,所谓的“正始之音”是相统一的。当时的人也许看不懂,看他毫无作为,但从历史的观察角度来看,正如王导所说,“后人当思此愦愦”。陈寅恪曾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中对此有所发挥,他说,“导自言‘后人当思此愦愦’,实有深意。江左之所以能立国历五朝之久,内安外攘者,即由于此。故若仅就斯言立论,导自可称为民族之大功臣,其子孙亦得与东晋南朝三百年之世局同其兴废。岂偶然哉!”
东晋王朝进入谢安时代,积弱日久,亦是内忧外患。王朝内部,桓温掌握军权,早就有了夺取司马氏政权的野心,谢安以静制动,化险为夷,活用“拖”字诀,终于拖垮了桓温,保证了东晋政权的稳定和延续。外部,中原已被前秦苻坚统一,陈兵百万,攻伐东晋,谢安临危不惧,以静制动,以八万兵马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使之成为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并趁机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沿线,又维持了南北僵持几十年的和平局面。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在主政思想方面,谢安则继承了王导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以静制动、以穏治乱、清静为正,成为东晋王朝两位著名的主政代表人物。在《世说新语》“政事门”,有一则故事说,谢安当政时,兵士和奴仆逃亡,大多就近流窜到南塘一带的船上,有人想要对各船进行搜查,谢安不允许,说:“假若不能包容这些人,还怎么称得上是京都?”当然谢安之说也是其来有自,余嘉锡《笺疏》中解释说,“京都”《太平御览》中作“京师”,《公羊桓公九年》有云:“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重大之辞言之。”就是说要包容并蓄,有宏大气象,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稍安勿躁,守静以治乱,直面苻坚入侵,不妄动,稳定人心,还是必要的。

当然刘辰翁的评论也是有道理的,为政者切不可都是无为而治,懒政、惰政亦不可取,该忙的也需要忙起来,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也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政事门”中的另一则故事则很风趣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故事说王濛、刘惔和支遁一起去看望何充,何骠骑只看文件,不理他们。王对何说,我们今天特意和林公(支遁)一起来看你,希望你摆脱日常事务,和我们一起来谈论玄学,怎么能还低头看这个呢?何回答说,我不看这个,你们怎么能够活命?大家都认为这话说得好。其实究竟有什么好呢?我看好就好在,除了幽默而外,还在说,总得有人忙着。
忠与孝——《世说新语》品读之48 (2015-09-28 12:34:23)转载▼
标签: 陈寔 王祥 桓温 温峤         分类: 新雨堂
有关魏晋时期忠与孝的问题,《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很多,都能有所表现,亦有专门的研究家就此题目做过文章。忠与孝,概括地说,儒家的核心理论就是它了,它的本质就是两个字,“唯上”。汉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统治集团的思想武器,一直占据着社会思潮的高峰,即使到了玄学隆盛的魏晋时期,亦无例外。
《世说新语》“政事门”中的第一则故事,说陈寔是太丘长,大县为令,小县为长,也就是一个县长的职务吧,当时官吏中有一个谎称母亲有病而请假的人,被他发觉,拘捕了他,就命令人把他杀掉了。主簿这时请求交付狱吏拷问他的其它罪行,陈寔说:“欺君不忠,诅咒母亲生病是不孝,不忠不孝,他的罪行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审察其它邪恶行为,难道还有比这罪行更严重的吗?”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家伙简直就是一酷吏,但当时的社会形态就是这个样子,人们并不觉得很出格,曹操杀孔融,司马昭杀嵇康、吕安,就都是以不孝作为借口的,儒家的伦理思想已经成为政治实践而大行其道,《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的内容就是社会规范的标尺。
有些孝行就还让人觉得很荒唐,以至于愚昧。“德行门”中有一则王祥的故事,说他侍奉后母非常谨慎。家里有一棵李子树,结的果实特别好,母亲一直让他看守着。有一天风雨突然来临,王祥就抱着树哭了起来。王祥曾在另外一张床上睡觉,母亲在黑暗中前去砍杀他,正巧王祥起来小便,砍刀空砍到了被子上。王祥回来后,知道母亲为此遗憾不止,便跪在母亲面前请死。母亲因此被感动而醒悟,以后就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他了。《晋阳秋》中还有一则王祥的故事,更像是神话传说,说王祥的母亲患病,寒冬天里需要生鱼,王祥就解衣融冰,恰巧一处冰消的地方就有小鱼跳了出来。这即是至今亦还流传于民间的王祥卧冰救母的故事。
忠、孝本为一体,但在现实生活中,又不完全是,让当时的人们很纠结。“言语门”中有故事说桓温率军伐蜀进入长江三峡,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峡谷中波浪奔腾,水流湍急,于是叹息说,既做了忠臣,就不能做孝子了,怎么办?刘孝标注中解释说桓温此时行走在益州,当是想起了汉时益州一先一后的两位刺史王阳和王尊,王阳为了尽孝辞官而去,而王尊则看不起王阳,不做孝子而做着忠臣,所以桓温就有了忠孝不能两全的感慨。忠与孝就是这样交织在一起的。
在《世说新语》“尤悔门”,一则故事说温峤起初接受刘琨的派遣,渡江奉表劝说元帝即位,母亲崔氏坚决阻止他,温峤割断了衣裾义无反顾地走了。到他已达尊贵的职位时,乡评仍然不获通过,每次进爵,都要皇帝亲自发诏书特进。汉时选拔官员,采用的是九品中正之制,乡评里选是必须的,温峤不孝,在乡里肯定过不了,但又功绩显著,朝廷总不能亏了他,所以只好破格提拔,由皇帝来亲自出马下诏书了。当然,这也许是时人把孝悌之义看得极为重要的另一个原因吧,因为要走仕途,不孝是绝对不行的,因孝行出色被选拔为官员的也很多。

不过后来,在忠与孝的问题上,经过大量的社会实践的论证,统治集团就有了一个倾向性的原则是,孝先于忠,亲先于君。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解释这一现象说,“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唐长孺在《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中则说,“自晋以后,门阀制度的确立促使孝道的实践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经济上与政治上的作用,因此亲先于君,孝先于忠的观念得以形成。”但无论如何,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忠与孝的思想,仍然在而今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十分有力的作用。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35
相亲的故事——《世说新语》品读之49 (2015-10-10 15:13:08)转载▼
标签: 王浑 王湛 钟琰 郝氏 世说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贤媛门”中记录了两则相亲的故事,都出在太原王氏一门。一则是长辈为晚辈相亲的,一则是本人自己相亲的,各有各的道理,但读起来都蛮有趣味,也能看出一些当时婚配嫁娶的习俗情况。
一则故事说,司徒王浑的妻子钟氏,生的女儿美好贤淑,王济要给妹妹找一个好对象而没有找着。有个当兵人家的孩子,才智卓越,王济就想把妹妹嫁给他,对母亲说了。母亲听了情况后说,确实有才,他的门第可以搁置不论,不过我得看看他。王济就让这位兵家子弟夹杂在一群地位较低的人群当中,母亲在帷幕中观察他。过后母亲对王济说:“穿着这样的衣服长着如此模样的人,是不是你选中的?”王济说:“是的。”母亲说:“此人才能足以让他出类拔萃,然而他的门第寒微,寿命也不长,难得有机会伸展他的才能。看他的身体和骨相,一定不会长寿,不能和他结婚。”王济依从了母亲。数年后,那兵家子弟果然就死了。
读这则故事,首先让人佩服的是钟氏察人识相的本领,她不但能根据自己掌握的比较模糊的信息从人群中分辨出自己所要观察的对象,而且能根据对方的身体和骨相情况判断出他的才能寿夭,是很厉害的;其次就是在子女婚嫁观念上,突破了魏晋时期极其看重的门第对等习俗,不以门第等级相亲,是很不容易的。钟氏名琰之,出身名门,她是太傅钟繇的曾孙女,父亲官至黄门郎,也算是权门要族中人了,而能贤淑如此,是应该让人刮目相看的。“贤媛门”中就有一则故事专门说到她的贤惠和才智。故事说她和郝氏是妯娌,相互之间既很亲近又很尊重,具体表现是她不因为自己身世高贵就在郝氏面前以势压人,郝氏也不因为自己身世微贱就在钟氏面前低声下气;所以王承家中就以郝夫人法度为准则,王浑家里就以钟夫人的礼法为规范。总之这两位都是当时俊才女德的典型。
郝氏是郝普的女儿,刘备入川时曾经委任郝普为零陵太守,他也算是三国时比较出名的人物,上文中的故事说郝氏身世微贱,看来应该是相对于钟氏一门而说的。郝氏的话题也就引出了“贤媛门”中记录的另一则相亲的故事。说王浑的弟弟王湛年轻未婚,自己却提出要娶郝普的女儿。父亲司空王昶觉得他生性痴傻,正好也没有婚配对象,于是随他意愿就答应了。婚后,郝氏果然有美丽的姿容,又有贤淑的德操,生了儿子王承官至东海太守,也很优秀,她终于还成了王氏家族良母的仪范。有人就问王湛:“是怎么识别她的?”王湛回答说:“我曾经看见他在井上打水,举止形貌不失规范,从不举目直视,凭这知道他贤淑善良。”故事到这里就完了。说他傻吧,其实他一点儿也不傻,平时就是话少一些,连自己的父亲对他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过后来,他的侄子王济,大名人,给晋武帝推荐叔父说,他的才能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于是就慢慢出名了,官做到了汝南内史。他的相亲的眼力也不比钟氏差,可见他是真的不傻。
    这两则相亲故事,形象地记录了两位魏晋时期贤媛的母仪风范,更多的是表现了她们内在的品德和才性,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来,也有可取的地方。不过关于钟氏,《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一共有三条,上面说到两条,还有一条在“排调门”,和她的“贤淑”的形象似乎就有些“相冲”。故事说,王浑和妻子钟氏一起坐着,看见儿子王济从庭前走过,王浑高兴地对妻子说:“生儿子能这样,足以安慰人心。”妻子笑着说:“假使新妇能够配给小叔子参军王沦,生了儿子本来可以不只是如此。”真是让夫君王浑情何以堪!后来的许多人,都认为这句调侃的话是违背礼教规范的,和“贤媛”的形象极不相称,但好在编撰者把它放在了“排调门”,我们权且算作是遇到了幽默女神,笑一笑也就罢了。


传神——《世说新语》品读之50 (2015-10-29 18:30:36)转载▼
标签: 顾恺之 戴逵 传神论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巧艺门”中故事凡十四则,关于绘画方面的有九则,书法、棋艺各占两则,建筑一则。绘画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戴逵和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开一代之风气,使绘画艺术在魏晋时期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革,书中的故事,亦为后人多相借鉴,可谓功莫大焉。
这篇文字主要通过书中的几则故事略为解读顾恺之的绘画创作及其画论。顾恺之出身于东晋士族家庭,籍贯晋陵无锡,亦即今江苏焦溪人。他的母亲死得较早,以至于自己都记不起来母亲是怎样一个形象。成人以后,入仕,曾做过桓温以及殷仲堪的参军,后来官至散骑常侍。他工诗赋、书法、绘画,才艺方面的表现是多样的,人称“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所谓才绝,更多的是指他有出众的文才,钟嵘《诗品》中对他的诗作品评较高,高于曹操与班固二人;画绝是说他不仅画技高超,而且绘画理论也是精深宏远;痴绝则是说他为人处世善于装痴作呆,明哲保身。不过我们还是看重他在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的绘画师从于卫协,擅于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当时的人们就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如《世说新语》“巧艺门”中谢安就说:“顾恺之的画,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未有的。”可能是誉之过高,但纵观中国绘画史,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山水画在他的作品中成型,人物画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完善,尤其是他的画论“传神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绘画的觉醒,亦使他成为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
“巧艺门”中九则有关绘画的故事,有六则都是关于他的,后来研究顾恺之绘画创作及其画论的人,也都会把它们作为第一手的资料而高度重视。顾恺之的著名画论之作是《画论》、《魏晋胜流画赞》以及《画云台山记》,都收录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论点实多,而以“传神论”最为突出,“传神论”的核心则是“以形写神”。他首先把“神”的概念引入到了绘画美学领域,提出绘画艺术美的最高要求是传神,把人们的审美视觉由对外形美的关注引入到了对于内在精神美的关照。顾恺之的“传神”主要是指人物画,而后谢赫又把“神”分解为“气韵”,作为“谢赫六法”的观点之一;宗炳和王微在画论中还把它引入到了山水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神论在文学、美术以及其它艺术领域都得到了重视,一直影响着艺术创作。
在人物画中如何做到传神?有人根据顾恺之的相关文字归纳出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通过对对象的外形、动作等的艺术表现,取得传神的途径,亦即顾恺之强调的“容仪”、“骨法”、“服章”、“奔腾大势”等。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传神在于人物的眼睛等“点睛之节”。在“巧艺门”中有一则故事就说顾恺之画人像数年不去点睛,人问他缘由,他回答说四肢的美丑无关乎画的奥妙,画像的传神之笔就在于这里面。还有一则故事说他为裴楷画像,脸颊上添了三撇胡须,并说这样才能表现出裴楷的才华识具来,看画的人看来看去,也觉得神采气韵比原来强多了。都为著名的事例。再次是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亦为传神的关键。书中另一则故事就说顾恺之为谢鲲画像,把人物放在岩石中,以此来衬托人物的品行节操。
顾恺之的传神论被认为是中国美术史上最早问世以及最为完备的画学理论,它的产生除了个人的绘画实践和理论归纳因素之外,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巧艺门”中有一则另一位大画家戴逵的故事,亦能作一些佐证。戴逵比顾恺之年长十余岁,但他隐居不仕,是著名的大隐士、大画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雪夜访戴访问的就是他。故事说戴逵中年以后画佛像极为熟练妙绝,不过太尉庾亮的儿子庾龢看了之后却对他说:“佛像神韵过于世俗,是因为你的世俗之情未尽的缘故。”戴逵说:“只有务光大概能免去你的这个批评。”务光是夏朝时的隐士,是不问世事、不食人间烟火的,戴逵显然极不赞成庾龢的观点。实际上魏晋至唐,绘画题材最多的还是佛像画,戴逵当时,佛教及佛像画自域外传入,都面临一个“中国化”的问题,戴逵就把佛像画“世俗化”,亦即“中国化”了,为中国美术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为题外话。这则故事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庾龢对于人物画所表现出来的“神明”,亦即“精神气韵”的关照,是极为重要的,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魏晋时期,朝廷选拔官员推行九品中正制,清议玄谈之风盛行,人的精神气韵成为品评的重点,整个社会的“重神”意识较为普遍,所以庾龢关注一幅人物画作中的“神明”也就不奇怪了。因而,可以看出,顾恺之的“传神论”,应该是时代的产物,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画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智慧把它变为真理了。

“迁想妙得,以形传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37
恐吓——《世说新语》品读之51 (2015-11-03 11:37:16)转载▼
标签: 桓温 孙綽 袁虎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轻诋门”中的故事,是说名士之间相互轻视诋毁的,大多读起来还有些趣味,不过和桓温相关的两条,除了轻视诋毁而外,就还能看出桓温在臣僚面前居高临下的霸道以及侍权恐吓的丑陋。这两则故事都发生在桓温二次北伐攻克洛阳期间,此时他拥兵自重,已有阴谋篡晋的野心了。
其一是恐吓袁虎的。故事说桓温进兵洛阳,经过淮河、泗水到达了北部地区,和众僚属登上了大船的船楼,眺望中原,感慨道:“终于使中原沦陷,长久变成荒城废墟,王衍等人不能不承担责任!”这时袁虎不假思索地说:“国运本来就有废立兴衰,哪里一定是这些人的过错!”桓温神色严峻,环顾在座的人,说:“各位听说过刘表的一些事吗?他有一头大牛重有千斤,吃起草料来也是其它牛的十倍,然而载重远行,竟然不如一头瘦弱的母牛。曹操进入荆州,宰杀它犒赏士兵,当时没有人不叫好的。”意思是用牛来比况袁虎。在座的人都很惊骇,袁虎也吓得变了脸色。
王衍是西晋重臣,性好清谈,官至太尉,带兵打仗,兵败于石勒,自己也丢了性命,死时叹息说若不崇尚虚浮,亦不会到这样的境地。而后晋室南渡,偏安于一隅,在桓温看来,王衍等人是有责任的,所以他有这样的感慨。还有一个背景是,在他之前,朝廷重用殷浩以遏制他,委任殷浩北伐,殷浩却大败而归,他趋势上表朝廷,把殷浩给废了,而殷浩与王衍有一个相似的特点是崇尚清谈,因而他的感慨亦应是意有所指的。这时他北伐收复失地,是何等趾高气扬,而袁虎却来败兴,替王衍等人解脱,桓大将军能不给他脸色,动了杀死他的念头么。袁虎曾做过桓温的记室参军,应该是他的秘书班子成员,在《世说新语》“文学门”中有一则故事记录他文思敏捷,说桓温北伐时命他倚马拟写公文,他立马而就,后来“倚马千言”也就成了典故。不过他总是看不惯桓温的专横跋扈和阴谋篡逆,在著文或谈论中多次冒犯桓温,因而仕途也不好,直到桓温死后才有了转机。这回桓温恐吓他,借题发挥,他亦吓得变了脸色,应该是自然的表现。
另一则故事则是说桓温恐吓孙綽的。孙綽是东晋玄言诗人的代表人物,他和王羲之、谢安等人相善,永和九年王羲之组织兰亭集会时,他是重要成员之一,此时殷浩正在北伐作战。桓温北伐略后,他大败姚襄收复洛阳是在永和十二年,亦即公元三五六年,上表请示迁都也是在这一年。“轻诋门”的这则故事说,桓温想迁都洛阳来扩展开拓疆土、安定国家的事业。孙綽向朝廷上表谏阻桓公迁都的奏议,论述颇有道理。桓温看了表疏心中服膺,却又恨他提出异议,于是让人转达他的意思给孙綽说:“你为何不去追寻《遂初赋》,却竭力干预别人的国家大事!”
孙綽的《谏移都洛阳疏》《晋书》有录,其中说迁都乃“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的话,亦算是掷地有声。他的奏疏上去以后,迁都的事就放了下来,桓温以此图谋篡位的阴谋也没有得逞。其实这时朝廷和臣僚都是摄于桓温的权势而噤若寒蝉的,而孙綽发了声,桓温自然是嫉恨的,于是就差人捎话恐吓孙綽了。《遂初赋》是孙綽在会稽放情山水时写的一篇文字,“遂初”就是遂其初愿、去官隐居的意思,桓温这时旧事重提,以此来敲打他,就是让他少管闲事。
“恐吓”一词,就其本意来说,是指以要挟的话或者手段威胁、吓唬别人,使他人心里感到畏怖、恐慌,在文明社会,许多国家也会把它作为刑事犯罪的一种列于刑法之中,但翻翻史书,我们还是觉得,人类于“文明”一词的表现,终究还是太苍白了,因为强权、因为心虚、因为自私的欲望受到冲犯,因而就会多了种种的恐吓的手段和丑态,暴露出人性的凶狠、阴暗和险恶来,实在让人不觉得人世是清明的。桓温的这两则故事,不过只是史书边上的一角罢了。


好财与好屐——《世说新语》品读之52 (2015-11-09 18:26:06)转载▼
标签: 祖约 阮孚 钱穆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这则故事读起来比较费神,后来读它的人,点评意见分歧也较多。毕竟魏晋离我们太远了,我们不能复原当时的语境,所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亦不应觉得惊奇。
故事在《世说新语》“雅量门”,说祖约爱财,阮孚爱木屐,都是经常亲自料理。同是嗜好之累,但这还不能判断出二人的优劣得失。有人去拜访祖约,看见他正在打理查看他的财物,客人到了,来不及收拾,剩下两个小竹箱,就放在背后,斜着身体遮掩住,神情中还有点不放心的样子。有人去拜访阮孚,看见他正在吹火给木屐打蜡,嘴里还感慨地说:“不知一辈子能穿几双木屐?”神色闲适舒畅。由此二人高下才得见分晓。
上面为原文直译,没有意译发挥。故事分两个层次,首说二人同有嗜好之累,但通过这还不能分出二人优劣;然而故事的目的是要分出二人优劣的,所以需要递进,第二个层次就描绘了二人正在沉迷于自己的嗜好时,客人突然造访,二人的神态表现截然不同,于是就有高下之分了。这种相互比较的方法运用,在《世说新语》各门中,是比较普遍的,有比较才有鉴别,道理则很明显。
后来读它的人,有很多的不满意,如南宋刘辰翁就说,“胜负本不待此”;如著有《梁溪漫志》的费衮就说,“夫蜡屐固非雅事,然特嗜好之僻尔,岂可与贪财下俚者同日语哉?”如余嘉锡就说,“好财之为鄙俗,三尺童子知之。”还用得着比较?等等,总之是对于刘义庆编撰的这则故事,意见较大。其实我们读它,也会产生种种的疑问,最根本的误解之处,还在于“好财”与“好屐”两种嗜好之间,价值判断上是有差别的,如果安排二人在同一嗜好上有不同的表现,以此来分出二人高下优劣,可能就容易理解了。
这时有必要把“屐”的事情弄明白。屐,是一种趟水踏泥时穿的鞋子,多为木制,底上有齿,起到防滑的作用,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还要经过涂蜡加工,以增强其防水功能,所以上边的故事中说阮孚吹火给木屐打蜡,大致也是平常的保养行为。在魏晋时期,屐是比较贵重的,流行于上层阶层,很时尚,有时丢了,还要去寻找,甚至于有些官员在任上,会利用职权为自己制作大量的木屐作为贵重物品私藏起来,也有被人弹劾的,如裴松之《元嘉起居注》就有记载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祯曾经“弹广州刺史韦朗赃有白荆屐六七十量”。一般的老百姓则穿一种被称为“屩”的鞋子,多以草质制作,不耐泥水浸泡,也不耐穿,舒适度也不行,所以不如木屐贵重。当然这多在南方出现,北方则以穿靴子为常见。木屐可以穿许多年而不会毁坏,因而阮孚感慨说“不知一辈子能穿几双木屐?”在《世说新语》“雅量门”还看到一则有关木屐的故事说,王徽之、王献之兄弟在一间房里坐着,房上忽然起火,王徽之惊慌失措连木屐都来不及穿,而王献之则神态安然,不慌不忙地呼唤身旁的侍从搀扶他走了出来,和平常一样,世人也以此来判定二人精神气宇的高下。《晋书》中则有记载说,淝水之战时谢玄等打败苻坚的消息传来,谢安正在和客人下围棋,棋罢回屋,过门槛时把屐齿打断了,因为高兴,自己也没有觉察。也可以看出,木屐的功能,已不仅仅是“趟水踏泥”了,应该已是一种日常的步行衣具。

知道魏晋时期,木屐亦如财物一般贵重,所以也会“等同其观”,回过头再读这则故事,则就可以缓解一些疑问了。不过钱穆在《国学概论·魏晋清谈》中所解读的,亦能让人缓解一些疑问。他说,“晋人估价之标准,则一本于自我之内心。故祖、阮之优劣,即定于其所以为自我者如何耳。士少(祖约)见客至,屏当财物,畏为人见,意未能平,此其所以为劣耳。遥集(阮孚)见客至,蜡屐自若,神色闲畅,此其所以为优也。凡晋人之立身行己,接物应务,铨衡人物,进退道术者,其精神态度,亦胥视此矣。”晋人关注的是“自我之内心”,重视的是人的精神气质,因而“意未能平”与“神色闲畅”之间的比较才是视察的重点,是有鲜明的高下之分的,这也才是故事的核心。除此而外,我们还觉得,这则很短的故事,它的人物形象的描绘,是出神入化的;当然,通读完这则故事,如果心里也能替祖约说一句,“不知一辈子能花多少钱呢?”也算是阅读的收获罢。


宽慰与谄媚——《世说新语》品读之53 (2015-11-16 15:23:11)转载▼
标签: 裴楷 殷仲文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言语门”中有两则颇为相似的故事,都是记录皇帝与侍中之间廷堂应对的。面对圣上的惶恐或不快,做臣子的在语言上亦或宽慰,亦或谄媚,都让主子舒坦了许多,同时他们也显示了自己的学识与才情,因而编撰者把这两则故事列入了“言语门”。
一则故事说晋武帝司马炎刚登基的时候,卜筮占问得了个“一”字。帝王传代长短,与占卜的数字有关,因此武帝很不高兴,群臣惶恐失色,没有谁能够应对。这时侍中裴楷上前说:“臣听说天得一而清明,地得一而安宁,侯王得一而天下恢宏正道。”武帝很高兴,群臣也都赞叹、佩服他。
另一则故事说桓玄篡位以后,皇帝宝座微有塌陷,群臣惶恐失色。这时侍中殷仲文上前说:“这是因为圣上德行深厚沉重,以致大地都承载不住了。”当时的人都很赞赏这句话。
这两则故事两相比较,确实如出一辙。裴楷年少时就耽于清谈,对《老子》、《易经》的内容很是熟稔,人称“中朝名士”,又是皇上身边的人,引用《老子》中的语句,机敏地化解了尴尬。殷仲文的妻子,则是桓玄的姐姐,跟着妻弟混,桓玄做了皇帝,他也成了侍中,而且,他的文才也是很有名的,桓玄受九锡的诏令都是他的手笔,以他的才情,能有这样的表现,也就不奇怪了。侍中,那时大致相当于宰相的岗位,无论如何,总须应该有两下子,在魏晋谈玄之风盛行,以言语来审视士人才华高下的环境中,两位侍中的表现,亦应算是很为出色了。
不过真是应了“事有先兆、莫知其然”的古语,就说晋武帝司马炎,他逼迫魏元帝禅让,建立西晋以后,也就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次子司马衷即位,呆痴不任事,先有太傅杨骏辅政,后有皇后贾南风专权,而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西晋元气大伤。晋惠帝司马衷突然驾崩,他的弟弟晋怀帝司马炽即位,照样是礼崩乐坏,外患觊觎,没几年就被匈奴政权所灭,晋宗室被赶至江左,建立东晋王朝了。从本质上讲,西晋王朝政权也就司马炎一朝司马氏是实际的掌控者,“言语门”所谓“探策得一”真是邪乎得让人莫知其然。再说桓玄,他的父亲桓温本就有谋篡东晋皇权的野心,但受到王、谢集团的掣肘,临死受九锡的愿望亦没有实现,桓玄倒是威武,事易时移,先是受了九锡,紧接着就篡位夺权,建立了桓楚王朝,但终为刘裕所灭,政权亦不过两年左右的时间。“言语门”所谓“御床微陷”亦真是可算作事有先兆。
当然这都是史书的客观的记载,还有更为惊绝的记载是,裴楷在死的那一年,家中的厨子给锅里下米时,发现米不是变成拳头的形状就是化成血,或者变成蔓菁菜;而殷仲文在死的那一年,自己照镜子总是看不到自己的脑袋,过了几天,就果然被刘裕杀掉了。这些,大致都是不能让人相信的,和“言语门”中所记载的两则故事相比,似乎就都有些虚妄,但也不能藉此就说,“言语门”中的两则故事就是真实地预见到了未来。

不管怎么说,裴楷与殷仲文,对于自己的主子,宽慰也罢,谄媚也罢,总之都是人情的常态,虽然事态的发展并不如他们所说的那样美好,客观上还都是截然相反,但他们的才情,在魏晋人的眼里,确实是够出色的了。后来的许多人,读这两则故事,大多以为是谄媚得令人作呕,如王世懋、王世贞等都有这样的批语,而越缦堂李慈铭则就还埋怨编撰者说,“临川之简编,夸其言语,无识甚矣”,看来实在是难以忍受两位侍中谄媚的嘴脸了。


出仕之悔——《世说新语》品读之54 (2015-11-19 16:02:11)转载▼
标签: 周卲 翟汤 庾亮 世说         分类: 新雨堂
翟汤是南阳人,周卲是汝南人,这两位河南人年轻的时候是好朋友,却一起跑到寻阳,也就是现在江西九江市附近的庐山隐居起来了。那时晋室南渡,北朝这边跑过长江愿做南朝臣民的人也比较多,而且庐山为天下名山,自然环境也好,因此亦好理解。不过翟汤这人,笃行在素,义让廉洁,他的隐士的德名在社会上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就连草寇也很敬佩,而从不冒犯他。周卲和他在一起混,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两个人终于引起庾亮的关注,庾亮那时,刚刚和温峤、陶侃他们平息了苏峻的叛乱,朝廷让他出任荆、江、豫三州刺史,在自己的辖区,有这样两位名士,以当时的风气和他的做派与权势,当然是要向朝廷竭力举荐的。
庾亮求贤若渴,探访他们二位时史书上用了“束带蹑履”四个字,态度是极为诚恳的,但他们的拒绝也是很坚决的,不过有一位最终还是屈服了。庾亮每次去见周卲,他从前门进,周则从后门出。有一次突然造访周来不及离去,二人就面对面坐了一天。饿了,虞向周索要吃的,周就拿出野菜粗食,庾亮也不计较,就高兴地努力进餐,和他谈论社会局势。终于说通了周卲,约定了要举荐他,共同担当辅佐世事的重任。翟汤则是滴水不进,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给他国子博士的职位他也不干。周卲出仕以后,曾经去拜访翟汤,翟汤不和他说话,俨然是绝交的样子。翟汤后来就在家里死去了。
周卲出来做官,做到了镇蛮护军、西阳太守的级别,也是二千石的官员了,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但他自视甚高,很不满意,有一天半夜里忽然感叹道:“大丈夫竟然被庾亮出卖!”这一声长叹很要命,没过多久,就引发背疮死掉了。
《世说新语》中,有关周卲的故事就两则,一在“栖逸门”,一在“尤悔门”,参照刘孝标的注解,两个故事的内容大致就是上边意译出来的样子。庾亮举荐周卲做西阳太守的理由是什么呢?刘注中保留了一封庾写与周的一封信,“西阳一郡,户口差实。非履道真纯,何以镇其流遁?询之朝野,佥曰足下。今具上表,请足下临之无让。”是因为他有“履道真纯”的品性,所以朝野上下都认可他,举荐他去解决“户口差实”的问题去了。晋时设西阳郡,大致在今湖北黄冈一带,西阳郡也是南朝官方安置北方流民的主要郡县之一。
周卲埋怨庾亮出卖了自己,一方面来自于自我评价过高,做到了省部级,还是“而不称意”,觉得自己的才具没有受到充分的认可;另一方面,是对于官场生态的不适应和不满意,这个场子,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那么容易生存。侯门一入深似海,再也不会回到他与翟汤在庐山脚下度过的日子了,所以懊悔和感叹,以至于引发背疮,连性命也搭了进去。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总也不会回到从前。

庾亮礼贤下士,费尽周折求人做官,最终还是招致了周卲的怨恨,想来似乎也是蛮不公平的,不过于他则为职责所系,亦无须多为置喙,评定盈亏。他倒是仕途顺畅,王导、郗鉴相继去世以后,自己本可以权倾一时,但他一直谋划着的北伐的事业落空,实在也没有做官的兴趣了,总之是推辞不就,于是抑郁,终于抑郁而死,也才活了五十二岁。看来封建时代的官场,实在也不是什么好的地方。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40
超俗的审美——《世说新语》品读之59 (2015-12-17 16:38:01)转载▼
标签: 支道林 王徽之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说,艺术境界介乎学术境界与宗教境界二者中间,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境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艺术境界主于美。”在《世说新语》中,有很多的故事都能表现出晋人审美意识的自觉几乎已经达到了艺术境界的高度,他们在生活中享受着美的滋养。
“言语门”中有一则故事说,支道林曾经养过几匹马,有人就说僧人养马不高雅,支道林回答说:“我看重的是它的神采焕发。”他的精神态度一方面已经超越了实用的价值观,化实为虚,从具体的“马”的身上提炼出了“神骏”的美供自己享受;另一方面,亦超越了世俗的道德观念,为了美的自适而并不把俗世的讥讽放在心上。“任诞门”中的一则王徽之的故事,则更是把这种对于美的追求活动表现到了极致。故事说王徽之曾经暂借别人的空宅院落居住,随即命人种上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住何必如此烦劳?他啸咏很久,直指竹子说:“怎么能一天没有这位先生!”他这种唯美的人生态度已经达到了“活在当下”的高度,用宗白华的话说就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限量的生活里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不为着将来或过去而放弃现在价值的体味和创造。”竹子能给他带来怎样的美的享受呢?它的雅致、清幽、坚挺而又凌冬不雕的精神气象,自然已经成为王徽之心灵深处的美感享受,所以他才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显然也是超俗的审美意识的自觉。
就审美对象来说,上面两则故事中的马与竹都体现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它们已经成为实际生活中的一类,使魏晋名士舍弃了世俗的实用价值观,以非功利性的审美视觉去关照它们的精神气质,去自适我心,完全成为一种纯粹的审美需要。在《世说新语》中,除却日常生活中的物什之外,魏晋名士也把山水风景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也会把艺术兴趣与个体形象作为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去完成自我审美意识的觉醒,故事就非常多,都能够达到一种极高的美的艺术境界。如“言语门”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本来是极为凡俗的山水风景,但在魏晋名士眼中,却是艺术的,诗意的,能给人带来一种审美的愉悦,是超俗的。
这样的审美活动,有些看似执着的,抑或是任性的,但他们内心深处则是自由而尊崇自然的。“言语门”中记录的另一则支道林的故事说,支道林喜欢鹤,他住在剡县东边的岇山时,有人送给他一对鹤,不久鹤的翅膀长硬了想飞起来,但支道林舍不得它们,就剪去它们的翅茎。鹤张开翅膀不再能飞了,就回过头看看翅膀,垂下头看上去很是懊丧的样子。支道林说:“它们既然有直上云霄的姿态,怎么肯成为人们当作耳目观赏的玩物呢?”于是把鹤喂养到翅膀长好后,就放它们飞翔而去。
不只是有着超俗的审美视觉,亦有着自由的、超俗的审美姿态,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人与人,似乎都有一种心理的默契,达到一种美美与共的美的呈现,完全脱离了俗气的因子,而完成了一个超俗的审美之旅,这就是《世说新语》中的好多故事,带给读者的精神享受。


潜台词——《世说新语》品读之58 (2015-12-14 19:12:09)转载▼
标签: 何充 虞存 虞謇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何充在担任会稽内史,也就是会稽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时,虞存的弟弟虞謇担任郡主簿,掌管文书事务,因为何充接见的客人太多,身体劳累亏损,虞謇就想请示长官让他断绝那些一般的客人,而让仆役节制斟酌,选择可以通报的人。书面报告写成后,拿着去见虞存。虞存这时是何充的高级僚属,和虞謇吃饭,对他说:“报告写得很好,等我吃完饭再作批复。”吃完饭,在报告上写道:“如果能找到像郭林宗那样掌管传达的门亭长,就按你的意见办。你又从什么地方能找到这样的人?”虞謇于是作罢。
这则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政事门”。事缓则圆,虞存没有急着在弟弟的书面报告上作出批示,而是先吃饭,有一个缓冲的权衡时间。从饭后批示的内容看,是承认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但又否定弟弟所提的建议,而且是用了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是的,你的建议很好,但是,到哪里去找一个像郭林宗那样合适的门亭长呢?
郭林宗何许人也?他原名郭泰,字林宗,东汉时期名士,博通典籍,擅长说辞,名重洛阳,被太学生推为领袖,死的时候还是蔡邕为他亲自撰写的碑文,可见影响是很大的。他还有一个特别的长处是识鉴人物,刘孝标注中说他,“有人伦鉴识,题品海内之士,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六十余人。”看样子确实像有特异功能一般,有把人才从凡俗中捞出来的本领,所以虞存用他来打比方,也是合适的。但是哪里又能找到第二个他呢?
《世说新语》中有关郭林宗的故事就三则,其中一则还是上面所引用的“政事门”中的故事,严格地说,不应该算作是他本人的故事。有一则故事在“德行门”,倒可以看出他识鉴的水平。故事说他到汝南去拜访袁阆,车不停驶,马不驻足,而去拜访黄宪,竟日以继夜,逗留了好几天。有人问他什么缘故,他说:“黄宪就像那浩瀚的万顷水塘,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渊深博大,难以测量啊。”所以多呆了几日。
其实虞存找了一个郭林宗的借口来阻止弟弟,不过只是表面层次的原因罢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对于长官的了解。《世说新语》“品藻门”中有故事说何充,作宰相时信任不值得信任的人,受到了人们的讥笑。刘孝标注引《晋阳秋》中的话说,“充所昵庸杂,以此损名。”他平时为人处世,就是喜欢亲近那些庸杂的人和事,交往亦多是不做选择的。他就是这样的性格,亦如余嘉锡所言,“其作会稽时,必已如此”,别人怎么能制止得了?作为他的高级僚属,经常在一起,难道就不清楚么?所以对于弟弟,在“郭林宗”这个借口之下,潜台词就是,你还是算了吧!
余嘉锡在读这则故事时,对虞謇的作为就还有了另一层次的理解,“虞謇盖嫌其宾客繁猥,故欲加以节量,不独虑其劳损而已。”这样想来,也是合理的,作为僚属,能不了解自己长官的脾性?“你看你整天都见的是啥人?”不好明说,就只好借用“见客劳损”这个由头来规劝自己的长官了,显然亦是无用的。

机关工作者都明白有“潜台词”一说,其实古人使用起来,也是游刃有余的。


德治为尚——《世说新语》品读之57 (2015-12-11 13:34:29)转载▼
标签: 桓温 桓冲 政事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桓温调任荆州刺史以后,一心想在江汉地区施行德政,不愿以威势、刑法威慑百姓。一些官员受到杖责,刑杖也只是从官服上掠过。他的儿子桓式当时年龄还小,从外面回来,说:“刚才从官署前过,看见令史受杖刑,上拂掠云脚,下擦过地足。”意思是讥讽并没有打在身上。桓温却说:“我仍然嫌责罚太重。”
这是《世说新语》“政事门”中的一则故事。故事的核心是说桓温当时从政的指导思想是以仁德教化民众,以德治为尚的,对属下的宽恕已不惜以形式主义的危害为代价,来展示他的施政方略。这一点,连小孩子亦看得出,何况普通的老百姓了。故事言简意赅,层层递进,人物形象鲜活,穷尽物理超俗,编撰者的写作手法是非常高明的。
不过关于这则故事的主人公,历来还是有些异议。据余嘉锡《笺疏》所说,原文中“桓公”二字唐余知古撰《渚宫旧事》里都作“桓冲”,桓冲是桓温的弟弟,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桓冲身上,而并不是桓温。还有理由就是,两人经历相似,桓温是永和元年由徐州刺史任上迁任荆州刺史的,而桓冲是在太元二年自徐州刺史迁任荆州刺史的;另一方面,故事中说主人公“耻以威刑肃物”,从性情上分析,更像是桓冲的做派,而不是桓温。基于以上理由,因而故事主人公亦有桓冲一说。
《世说新语》千余年来版本较多,笺疏、笺注者代不乏人,出现这样一些异议实在是太平常不过。具体到这则故事,倘若从性情上判定主人公为桓冲,恐怕还难以站住脚。永和元年,桓温也就三十三岁,当时朝廷里两位权臣庾翼与何充两派争权,庾翼病死,死前要将江汉重地的荆州交由儿子庾爰接掌,遭到何充的坚决反对,于是朝廷还是把桓温派了过去。从后来的情况看,这一次转任对于桓温来说非常重要,荆州刺史一职实际上成了他逐步专权、独揽朝政的起步之地。他在荆州任上呆了没有两年的时间,就上表朝廷请求伐蜀,很快就出兵平灭了成汉政权,控制了军权。从客观上讲,他在荆州的一半年里,年轻,事业上刚刚起步,施政方略以德治为尚是比较可信的,性情上的雄强、霸道应该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因而仅从他与桓冲的性情比较进行判断,显然比较乏力。而以两人经历相似就简单地说主人公为桓冲,亦应该是站不住脚的。再说,故事中的另一个人物桓式,桓温的第三个儿子的出现,让桓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似乎也能显得更自然一些。还有就是余嘉锡《笺疏》中的说法,“《世说》于温例称‘桓公’,于冲则称‘车骑’。以此考之,《旧事》为误。”就是说,从《世说新语》人物称呼习惯上亦可做出明确的判断。

但余嘉锡在最后又说,“《世说》属之桓温,乃传闻异辞,疑不能明,俟更详考。”我们看到的,是学问家做学问的严谨与较真。除此而外,我们从阅读中得到的启示就是,以德治为尚,去教化民众,曾经是桓温早期的施政方略,以德政治天下,为官重在修德,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谢安的失态——《世说新语》品读之56 (2015-12-08 13:45:59)转载▼
标签: 谢安 雅量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各门中,有关谢安的条目加起来,共有一百一十余条之多,在书中所记数百人物中,记录下来的故事算是最多的。当然谢安,也是魏晋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对于东晋王朝的中兴,尤其是淝水之战的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个人气质是全面的,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既不专权谋私,又不居功自傲,而东山携妓,举重若轻,所以又有江左风流宰相的称谓,后人还称誉他是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通过史书的记载来看,都是可以认可的。
不过《世说新语》“尤悔门”中却是出奇地记录了他的一则失态的行为,故事说,谢安在会稽行船,奴仆掌舵,或慢或快,或停或等,甚至任其纵横,撞人触岸,谢安也不会呵斥责骂,人们常常以为谢安无嗔无喜。然而那次为兄长谢奕送葬回来,天黑又下起了雨,驾车的仆人喝醉了,不能驾驭车马,谢安竟然从车箱中拿起车柱撞向驾车人,声音神色都很严厉。紧接着,编撰者又在故事后边加了一段议论说,水性是沉静柔和的,但进入狭窄的地段则会奔流激荡,好比人的性情,也就知道,处于窘迫急难的境地,是无法保持通常那种平和美好的性格的。
这就是《世说新语》神奇的地方,它并没有因为要塑造一个有倾向性的人物形象而在题材的选择上为了保持某种纯粹性就单打一,只记录好的故事条目,或者只记录不好的故事条目,而是分门别类,较为客观地把故事记录下来,留给读者去判断和玩味。这则故事被放置在“尤悔门”,是说谢安的这种失态行为,作为官员,是应该感到懊悔的。工作人员喝多了酒,醉倒下来甚至于连“酒驾”亦不能操作了,但长官还是应该保持应有的雅量和风度,是不能发脾气的,不能有失态的行为。
这就是魏晋时期士人阶层极为看重的“雅量”,一种名士范儿。不过有时,与其是在强调一种气度和修养,还不如说是在观看一种表演艺术。淝水之战取得胜利,消息传来,谢安正和客人下棋,看完书信,默然无语。客人问胜负如何,谢安说,小孩子们大败贼兵!神色举止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是“雅量门”中记录的一则故事。然而据《晋书》记载,谢安待客人离开后,棋罢回屋,过门槛时把屐齿打断了,因为高兴,自己也没有觉察。兴奋以至于失态,亦应是人性的自然的事,不过在客人面前,即便是表演,也还是应该保留一点气定神闲的姿态吧。
“尤悔门”中的这则故事,后边附加了一段议论,在《世说新语》的体例中,是极为特别的个例。一般来说,书中的故事,都是用极为简洁的语言讲述完成以后,绝不会再有附加的内容,议论自然也是不须有的,这是这部作品极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但这则故事却破例添加了评论,为谢安的失态行为以水性类比作了一些诠释,亦可算是别致的,连凌濛初读它时也批注说:“独此则忽入议论,跌宕可喜!”究竟是否跌宕,是否可喜,恐怕每个读者心中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去掉议论,或许故事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是否会大一些,也说不定。

总的来说,人的气度和修养,在很久以前,社会就有一定的要求和约束了。


序里辛甘——《世说新语》品读之55 (2015-11-26 15:09:28)转载▼
标签: 张华 左思 聂绀弩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左思的《三都赋》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但它成为名篇的剧情却是比较曲折的,《世说新语》“文学门”中的一则故事记录说,作品刚写成的时候,当时的人交相讥讽诋毁,作者很不高兴。后来把它拿给张华看,张华是当时政治和文学上很有影响力的人物,看了很为赞赏,说,这个文章可以和张衡的《二京赋》并列为三,相互媲美;然而你的文章还没有被当世看重,应该让高名人士推荐一下。左思于是到皇甫谧那里征询意见,皇甫谧看了也赞叹不已,就为《三都赋》写了序文。这时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些原来交相非议的人,没有不敛襟示敬、赞叹夸奖这篇文章的。
《三都赋》是左思为魏、蜀、吴三国都城所作的赋,委实也是下了工夫的,据说写了十年之久,这十年,“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是耗费了作者大量时间和心力的,但它并没有得到时人的认可。经过张华和皇甫谧的推介,这篇文章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豪贵之家竞相传写,那时生产力低下,纸张少,于是洛阳城里的纸张也涨价了,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来历。
当然,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名人作序的范例。文章写出来,传情也好,载道也好,想为社会所认可,而作者的影响力又极其有限,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好办法,请名人作序。序这种文体,在魏晋时,还不发达,至唐一代,似乎就颇为成熟了,尤其是其中的一种,赠序,功能是送别或者推介友人的,很有些皇甫谧为左思作序的影子,就非常常见了,有人统计说,韩愈的文集中,赠序性质的文字就有三十余篇。这种由名人作序的方法,在以后的文学史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
我的小书《猎书记》出版的时候,自己原本就不想写序,亦不曾想着找名人来作序,等书要进厂印刷的时候,出版方也许考虑到经济效益方面的因素,说是他们可以给出版人朱晓剑说一说,快速写一篇序文出来,晓剑正好是这本书的策划人,爽然应诺,可谓倚马而就,当天即写了出来,我自然是高兴的。一般来说,名人作序,作为作者,是应该“请”或“求”的,是传统,亦为现实的情状,效果上确是可以起到推荐作者、宣传作品的作用,洛阳纸贵的情况亦会时有发生,但以当今信息社会的实际境况看,这种现象终究还是少而又少了。
亦有名人主动为别人作序的,如一生从不为别人作序的钱锺书,却主动为钟叔河的《走向世界》一书作序,写信与他说,“弟素不肯为人作序,世所共知,兹特为兄破例,聊示微意。两周来人事猬集,今急写就呈上,请阅正。”连杨绛亦感慨着说,“他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一生几乎不求人作序的钟叔河自然是感激的。当然亦有主动为别人作序却把事情搞砸了的情况出现,如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中就记录说,《散宜生诗》出版后,有位出名的作家问聂绀弩:“老聂,拜读大作,佩服之至。不过我还想问问,你是怎么找到乔木,请他作序的?”聂“倚案而立,怒气冲口而出,厉声切齿道:‘妈的个 B ,我的书本来是好好的,就叫那篇序搞坏了!’”聂绀弩是并不买胡乔木帐的。

实在是杯中乾坤大,序里滋味多,但像左思《三都赋》这样,文序并美,名实相称,以至于出现洛阳纸贵的名人效应情状,而又能让人对文学与社会问题有所反思的现象,在文学史上亦应算是极为个别的事例。然而不管怎么说,无论序作得如何,是否由名人来作,作品总还是第一位的要素,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总还须过历史这个关口才是关键,大浪淘沙,只有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42
文运兴衰话《语林》——《世说新语》品读之60 (2015-12-21 18:21:07)转载▼
标签: 裴启 谢安 语林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刘义庆编撰《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资料来源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当时同类的记载人物言行的轶事小说,如西晋郭颁的《魏晋世语》、东晋裴启的《语林》等;二是当时的史书,如《魏书》、《蜀志》、《晋阳秋》等;三是当时的杂史类书籍,如《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等。清人叶德辉曾经整理过一个《<世说新语>注引用书目》,经他统计,在刘孝标注中,史书类大约有五十余种,杂史类大约有一百二十余种,刘孝标晚刘义庆约五、六十年,他们所见的资料,大致也不会出入太大。后人还统计,刘注中所涉书目,数量在四百余种,只可惜,约有九成至今已散佚不见了。
裴启的《语林》,对刘义庆的影响,从一些资料看,是超乎寻常的。裴启生活的时代,和谢安、王珣等几乎相当,他的事迹《晋书》中没有记录,而墓志碑牒、金石尺牍中也没有看到他的片言只语,但他所编撰的《语林》,在当时却是蜚声文坛的,甚至出现了风靡一时的“裴氏学”现象。关于这部书,《世说新语》中有两则故事,记录了它的兴衰,同时,我们在刘孝标注中也才看到作者的些许境况,知道他是河东裴氏一族,父亲曾做过丰城县令。他年轻时即有才气风姿,擅于品评古今人物,编撰《语林》数卷,号曰《裴子》,俨然已成一家之言了。
“文学门”中的这则故事说,裴启的《语林》刚问世就被远近的人们大为传颂。当时的风流少年无不传抄,几乎人手一份。其中载录王珣所作的《经黄公酒垆下赋》,特别有才华。故事不长,一方面可以看出《语林》勃兴于一时的热闹场景,另一方面则是赞誉裴启所选录的王珣的文章,特别能彰显作者的才华。这原本也没有什么,只是后来,关于《语林》的衰落,事关王珣的这一句话,似乎就埋下了伏笔。
另一则故事被刘义庆放在了“轻诋门”,故事说庾龢告诉谢安,《语林》中记录谢安称赞了裴启和支遁。谢安却说,完全没有这样的话,裴启不过是自己杜撰罢了。庾龢不以为然,于是就陈述了王珣的《经黄公酒垆下赋》。读完,谢安完全不表示赏裁,只是说:“你竟然要做裴启这号人的学问!”从此《语林》就被人们废弃了。这时存世的,都是先前的抄本,其中不再有谢安的话了。
因为谢安的表态,于是风靡一时的《语林》,就衰落了,刘孝标注中引用《续晋阳秋》中的话做结论说,“谢相一言,搓成美于千载,及其所与,崇虚价于百金。上之爱憎与夺,可不慎哉!”一向大度的谢安丞相,为什么却有这样的表态呢,原来出自于个人恩怨。王珣是谢安的女婿,因为失和,早已离婚,互不相干,王谢两家交恶已经很久了;庾龢是谢安的侄女婿,又赞誉王珣的赋而修“裴氏学”,自然引起谢安的反感了,所以谢安就有这样的表态,《语林》于是衰落。
不过一部文学作品的衰落把原因仅仅归之为权相的打压,显然理由是不充分的。周楞伽论及《太平广记》转引《殷芸小说》实多出于《语林》时,说:“《世说·文学篇》所记裴启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后因记谢安语,被安诋为不实,其书遂废,然读者仍欢迎不衰,传写者乃冠以《杂语》、《杂记》、《小史》等名,究其文,无不采自《语林》,故非《广记》从《小说》转引,反系《小说》从此类杂题书名中传袭《语林》之文也。”《语林》的衰落,是有一个过程的,除了权力的打压而外,和它同类的文学作品的勃兴,此消彼长,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世说新语》的问世等;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传统史学价值观的影响,著史求真,谢安本人都不承认自己所说的话,作品的真实性是不是就有所怀疑了?
《语林》最终还是散佚了,有学者考证说,最早亡于北宋,最晚亡于南宋,但它是有文史价值的,后来的学人就有人根据史料尝试着来复原它,清道光年间济南学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就有修复它的内容,后来鲁迅以它为底本,采集史料,增加了三十余条,成就了《古小说钩沉》本,收录《语林》条目一百七十九条。笔者手中收有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二〇〇八年六月出版的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还能看到先生的手迹影印,堪慰人意。不过据说,周楞伽的辑注本现在是最全、最好的本子了。


芝兰玉树——《世说新语》品读之61 (2015-12-25 13:55:19)转载▼
标签: 谢安 谢玄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在《世说新语》上百条与谢安相关的故事中,涉及谢安和子侄辈切磋学问、品评时世的话题也不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谢安对族门子弟教育问题的重视。这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门阀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朝廷选用官员,施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士族子弟是未来的栋梁,是社会当然的统治者,所以在德行与才识方面都应该有很好的素养。谢安兄弟六人,他为老三,哥哥谢奕和谢据死得早,于是谢安也就自然承担起了子侄教育的重任,再加上他本身有着宏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谢家的家族事业和门阀利益有效地延续,所以他对子侄辈教育问题的重视就很容易理解了。
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是很容易理解的,不过《世说新语》“言语门”中的一则故事,通过谢安与谢玄叔侄二人的对话,却让人对子弟培养问题的理解,有了更为温馨、更接地气的认识。故事说谢安问众子侄晚辈:“孩子们和自己的事有什么相干,而父母却一味地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大家都没有说话,这时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是,都希望让芝兰玉树生长在自家的庭前阶下罢了。”
后来明代的袁中道读这则故事,还替谢安担心,批注说,“问者太难,未必能自了。”提问题的人也不见得就能回答出来。但看小时候的谢玄,这回答真是太绝妙了。芝兰,就是灵芝、兰草;玉树,就是宝树。父母培养孩子,想让他们出人头地的心情,何尝不像是想让自家的庭前阶下生长着珍草宝树?既形象又贴切,而且与人的心理和审美有着高度的吻合,却又回避了敏感的政治话题,回归到了普通人生活的常态,实是妙绝。所以自此以后,千百年来,谢玄的“芝兰玉树”,就成了一个成语,比喻德才兼备而有出息的子弟,流传了下来,被人们广泛使用着。
谢玄是谢安长兄谢奕的儿子,他的姐姐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大才女,王羲之的儿媳妇,谢安对这两位侄辈人物是非常器重的,从史料上看,这二位,在谢门一族子弟中,也是最为出色的。谢玄后来从政,他人生的一个亮点就是为东晋王朝组建训练出了一支精锐部队“北府兵”,在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中,他与叔父谢石,从弟谢琰等人领导这支部队与前秦苻坚作战,以少胜多,取得淝水决战的胜利。不久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王朝,这支北府兵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刘宋王朝保留的极个别的几个前朝的封爵中,谢玄也是一个。
谢安对子侄辈的教育与培养是非常成功的,谢安自己是感到非常满意的,我们从一些故事中也能体会出来。淝水之战胜利的消息传来,谢安正与人下棋,看完书信,默然无语。客人问胜负如何,谢安说,小孩子们大败贼兵!神色举止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小儿辈大破贼!”是多么一句自信而自负的话!芝兰玉树,生于庭阶,谢安付出了辛苦,但也收获了快乐,我们后来的人,现在读着这些前人的故事,也是感到快乐的。当然对于谢玄,倘能生儿如此,也是足慰人意了。


望尘兴叹——《世说新语》品读之62 (2015-12-30 11:35:26)转载▼
标签: 王导 韩伯 庾亮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轻诋门”中的一则故事说,庾亮的权势很重,足以压倒王导。庾亮领兵驻扎在石头城,王导在冶城中坐,大风扬起尘土,王导用扇子拂去尘土说:“庾亮的尘土把人弄脏了。”
王导是东晋一朝的老臣,在琅琊王氏一门是王羲之的叔伯一辈,他历经元帝、明帝、成帝三朝,也曾做到丞相的高位。不过在晋明帝驾崩以后,庾太后临朝,虽说是庾亮和王导等人共同辅政,其实,因为庾亮特殊的身份,太后的兄长、皇帝的舅舅,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所以朝堂之事终究还是他说了算。两人政见不一最突出的一个事例是,庾亮不顾王导等人反对,执意征召苏峻入京,苏峻起兵谋反,晋王朝连都城建康也丢了,经过两年的战争,朝廷终于平息了叛乱,这就是有名的苏峻之乱。王导作为老臣,对庾亮拥兵自重的气势实在是不满的,因而他坐在丹阳郡治所的冶城,望着大风扬起的尘土,也会借题发挥,轻蔑地调侃起驻扎在都城西边军事重镇石头城中的庾亮来,说是庾亮的尘土把人弄脏了。轻蔑之外,也许还有无奈的成分在里边吧。
另一则极为相似的故事则在“方正门”,故事说韩伯处于病中,拄着手杖在庭堂前消遣,看见谢家各户都是富贵人家,车辆往来发出轰隐的声音,于是感叹道:“这和王莽当政的时候状况有什么两样!”
陈郡谢氏一族,自谢尚、谢安开始发迹,尤其是淝水之战以后,诸谢封侯拜相,显赫一时,完全成为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了。韩伯则是殷浩的外甥,是著名的玄学家、训诂学家,用心于文艺,思辨于老庄,官也做到了吏部尚书、领军将军的高位,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之一。诸谢的富贵,车辆“轰隐交路”,一派繁荣的景象,完全是点钞机也要烧坏了的样子,让病中的他愤愤然了,“此复何异王莽时?”汉时王莽外戚掌权,亲族皆拜官封侯,后来就还篡汉而建立新朝了,以此喻彼,亦算是够损的了。
封建时期的官场,就是这样,有太多的轻蔑和无奈,亦有太多的愤懑和叹息。殷浩曾经评论自己的这位外甥说,韩伯很少标榜宣扬自己,显然是出类拔萃的人才;等到他开口说话发表议论时,往往颇有意味和情趣。这段话在《世说新语》“赏誉门”,看看书中其它的有关韩伯的故事,此论大致还是不错的。上边的故事中,以诸谢比之于王莽,亦应算是“有情致”了,但愤懑之态,终究让人刮目相视,搞不清是在病中情绪不好,还是真让诸谢的富贵繁华气得发糊涂了?
相比之下,王导就要温厚许多了,以实际情况看,彼时东晋王权本质上已在庾氏一门,但王导望尘兴叹,对于权贵,倒是轻蔑与调侃的成分要多一些,亦能看出他的为人处世,终究还是宽恕的气量占了主导的地位。他晚年不怎么料理政务,只在文书上画诺,还叹息说,人们说我糊涂,后人会思念我的糊涂的。性情而外,是当时的政治局势让他不得不这样了。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韩伯之怒,王导之叹,时飞千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都化作烟云尘土,成为书中的故事,真让人对时间这位艺术大师,不得不心存敬畏了。
挖坑——《世说新语》品读之63 (2016-01-04 13:43:28)转载▼
标签: 王述 孙綽 曹操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挖坑,本来是盛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纸牌游戏,三人或四人玩都可,其中的一人通过叫分,用自己手中已有的牌,加上埋住的四张暗牌,与同桌其余人对抗,对抗双方争先出完各自手中的牌,先出完者为胜,但“挖坑”一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又赋予了它极为民俗化、口语化的意义,包涵有欺诈、预设陷阱等含义在里边,得到广泛应用。
《世说新语》“假谲门”中就记载有一则孙綽给王述一家“挖坑”的故事。故事说,王坦之的弟弟阿智愚顽恶劣得厉害,年龄已大无人肯与他结亲。孙綽有一个女儿,也是乖邪悖理,几乎没有出嫁的希望。孙綽于是就去拜访王坦之,要求见见阿智。见面后,便虚伪地说:“这人确实可以,完全不像人们所传言的那样,怎么至今没有娶亲的对象!我有一个女儿,还不错,只是我一个寒士,不适宜和你提此事,我想让阿智娶她。”王坦之高兴地告诉父亲王述说:“孙綽刚才来过,忽然谈及想与阿智结亲。”王述十分惊喜。成婚后,女子那冥顽愚妄不讲道义的行为,要超过阿智。王家这才知道是受了孙綽的欺诈。
要说这两家,也都是高门望族,旗鼓相当,而且也同是山西太原人氏。王述是东海太守王承的儿子,王承早死,他承袭父爵拜蓝田侯,所以人们也称他为王蓝田。他在会稽内史任上,母亲死了,离职守孝,接替者就是王羲之,王羲之看不上他,两人关系搞得不好。待他守孝期满,又升任扬州刺史,成为王羲之的顶头上司,逼得王羲之称疾辞职了。他后来官至尚书令、散骑常侍。孙綽则比王述小十来岁,也是承袭父爵拜长乐侯,他年轻时不想做官,放浪山水,写了一篇《遂初赋》,以述其志,然而后来还是出仕了,任尚书郎时在皇帝身边处理政务,曾担任过永嘉太守、散骑常侍。有一段时间在会稽居住,和王羲之、谢安等人常相往来,他们一起,都是著名的兰亭雅集的主要成员。他也是魏晋时期玄言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在儿女婚事的问题上,两家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不过孙綽还是主动出击,作为女方的父亲,为了女儿的婚事,违背正常的社会伦理,体面地先叫了牌,然后不显山露水地以诡诈欺骗的手段达到了个人的目的。
“假谲”的意思,就是虚伪、诡诈,“谲”还有绕着弯子说话的含义,通俗地说,就是“挖坑”,通过坑蒙拐骗的手段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假谲门”中的故事大致都能体现出这个人性的阴暗面,有朋友之间相互挖坑的,有官员与部下之间纠缠挖坑的,等等,不一而足,好像都有了负面的意义。不过“假谲门”中的第二则故事,是一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说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军士们都口渴难忍,于是他传令说:“前边有一大片梅林,果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以后,口中全涌出口水来。乘这个机会得以赶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这就是“望梅止渴”这一成语的由来。如果再从这个故事看去,“挖坑”,有时,似乎不仅仅就只有消极方面的意义了。



作者: 夺标    时间: 2016-5-28 20:45
谢万的傲慢——《世说新语》品读之64 (2016-01-05 14:34:48)转载▼
标签: 谢万 王述 蔡系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谢万是谢安的兄弟,小谢安一半岁,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是在晋穆帝升平二年,亦即大哥谢奕死的那一年,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领淮南太守,这时谢安还没有出仕,在东山一带游山玩水。次年,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大败,自己单骑逃还,被废为庶人,人生由极盛跌落至低谷。由此谢安出山,这也应该算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再过两年,朝廷又起复他为散骑常侍,不想他却死去了,于是也只好将散骑常侍作为赠官与他,他也才活了四十岁多一点。
这个人活着时是极其傲慢的,在《世说新语》“简傲门”的十七则故事中,他一个人就占了三则。他的傲慢有时比较出格,如有一则故事说,他有一天头戴白色纶巾,乘坐着类似于后来轿子一样的肩舆,来到扬州府大厅,见到岳父王述,就只说道:“人们说君侯痴,君侯确实痴。”王述为人实在,还真给女婿的面子,回答说:“并非没有这种评论,只不过就是迟得美名而已。”他的傲慢有时也比较要命,如另一则故事说,他在北征前燕时,常常以啸咏显示自己的高贵,从不体恤将士。谢安对他说,作为元帅你不能这样,要经常和将领们吃吃饭,加深一下感情。他就照着做了,但不说话,只是用如意指着四座说,诸位都是精壮的兵士。搞得大家非常愤恨他。等他兵败的时候,军中有人就想杀掉他,但看着谢安的面子,还是放过他了。
“雅量门”中他的一则故事则让人读来大跌眼镜。故事说东晋僧人支遁要回到会稽去,当时的名流、贤达都到征虏亭为他送行。蔡系先到,就靠近支遁坐着;谢万后来,座位就稍微远一些。蔡系暂时起身离开了一下,谢万就移到了他的位置。蔡系回来,一看谢万占据了他的位置,于是连座褥一起把谢万举起来摔在地上,自己又坐了回去。谢万的帽子和头巾都倾斜脱落了,于是慢慢爬起来,抖抖衣服归座,神态很平静,没有瞋怒沮丧的表现。坐好后,他对蔡系说,你是个怪人,险些碰伤我的脸。蔡系回答他说,我本来就没考虑你的脸会如何!故事就是这样,读来让人觉得实在是很无趣的。大致平素里傲慢惯了,亦不把尊重别人当回事,不想棋逢对手,就弄出了这样的囧事。编撰者在这则故事后边加了一句话说,“其后二人俱不介意”,像是在说二人的高风亮节,所以把它放在了“雅量门”,倒还真能算是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了。
在魏晋时期,统治阶层为了笼络人心,他们对士人倨傲不恭、慢世任诞的姿态是暂时容忍的,因此以此为清高、时尚的做派就成为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就司空见惯,有些崇尚老庄,追慕旷达,不拘礼法而傲慢自放;有的因门第优越而凌人傲物;有的以玩忽职守为飘逸方外而为官不问政事,标榜超凡脱俗就目空一切;有的自命清高、故作姿态而轻慢于人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谢万作为陈郡谢氏一门子弟,心性使然也罢,故弄玄虚也罢,他平素傲慢的做派就是很容易理解了。
尽管如此,当时还是有人对此持有藐视和批评的态度。“简傲门”中的一则故事说,谢万在兄长面前,想要起身拿取便壶,当时阮裕在座,就说:“这种新兴的大家族,忠厚诚实却不懂礼节。”阮裕的祖先在东汉时就已经跻身于大族的行列了,接受过很好的家族教育,所以他对谢万这种不讲礼节的行为极其反感。当然谢家,在谢安的祖父谢衡时期,不过是西晋的国子祭酒,至父辈谢鲲才逐渐发达,至谢安才官拜丞相,因而在阮裕眼里,谢家不过是“新出门户”罢了。人谓三十年可以培养一个富豪,但三代人不一定能培养一个贵族,看来确实是有道理的。
书圣的晚年生活——《世说新语》品读之65 (2016-01-07 14:12:16)转载▼
标签: 王羲之 王述 世说 品读 文化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仇隙门”中有一则故事说:
王羲之一贯看不起王述。王述晚年在社会上的声誉越来越高,王羲之更是愤愤不平。王述在会稽郡时母亲亡故,就住在山阴县料理丧事,王羲之当时取代他成为会稽内史,多次说要去吊丧,却就是一天天拖着没有结果。后来登门自相通报,主人已经哭了起来,他却不进去会面就走了,以此来凌辱王述。从此二人深结仇怨。后来王述出任扬州刺史,王羲之还在会稽内史任上,王述却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起初得到这一消息时,王羲之曾派一名参军到朝廷去,请求把会稽郡从扬州分化出来,成立越州,结果派去的人领会错了他的意图,深被当时的名流所讥笑。王述密令部属数说会稽郡诸多不法行为,因为原有仇怨,让他自己采取相宜的办法处置。王羲之于是称病辞去郡守之职,因愤慨竟至命终。
这段故事虽短,但基本上把王羲之的晚年生活,特别是晚年的职场生活情况交代清楚了。可以看到,因为王羲之的嫉妒之心以及无礼行径,再加上造化弄人,所导致的“二王交恶” 事件直接改变了书圣晚年的生活轨迹和心情,他是“以愤慨致终”的。不过,这段时间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事件必须关注,那就是发生在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王羲之在会稽内史任上主导组织谢安、孙綽等四十余人参加的兰亭雅集,成就了被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述服母丧结束以后代替因北伐失败而被废为庶人的殷浩担任扬州刺史是在永和十年,这时他们已经交恶,而天下第一行书业已产生,王羲之在文章中所发出的人生感喟倘以当时他自己所处的环境来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王羲之晚年的称疾辞职,是在永和十一年三月,在《晋书·王羲之传》中还记载说,他专就此事到父母墓前起誓,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痛楚之情,还有就是埋怨自己的儿子们不如王述的儿子王坦之有出息,所以才导致自己和王述有了很大的差距。可见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王羲之辞职之后的生活在《晋书·王羲之传》中亦有较大篇幅的记载。他那时和吏部郎谢万关系很好,有事无事就会写手札与他,实在也像今天的人们喜欢发微信通报自己的生活情况一样,选录两条可以看看。“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君谓此何如?”“比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暇。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邪!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大致也就是和儿子王操之从会稽蕺山搬家到了金庭,和许询、支遁等名士游山玩水,修服药石,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这样的生活大致有六年之久,他就死了,活了五十九岁。在他死后,朝廷赠他金紫光禄大夫爵位,儿子们遵其遗嘱,还是拒绝了。

王羲之在当时的声名,虽然显赫,但并不如后世予他的耀眼与炽烈。就说他写的《兰亭集序》,在《世说新语》“企羡门”中有记载说,当他得知有人以之与石崇的《金谷诗序》相比,他就流露出非常欣喜的颜色。《金谷诗序》早它半个世纪,我们现在几乎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品。再说他“书圣”的得名,大多是来自于梁武帝与唐太宗等人的极力推崇才有的,最早亦应该是唐以后的称誉。尽管如此,从客观上讲,以王羲之为代表人物的魏晋帖学行草流美书风至今仍然是中国书法史上抒情尚韵文人书法的高峰和典范,从笔墨技法到神采意韵都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王羲之已然是不朽了。
甄氏之死——《世说新语》品读之66 (2016-01-10 18:35:54)转载▼
标签: 甄氏 曹操 曹丕 曹叡 世说         分类: 新雨堂
    关于甄夫人,《世说新语》“惑溺门”中的第一则故事说,魏文帝曹丕的甄皇后聪明而又有姿色,先前是袁熙的妻子,很受宠爱。曹操攻破邺城屠城时,下令迅速召见甄氏,左右侍从这时说:“曹丕已经把她带走了。”曹操说:“今年打败袁賊,正是为了她。”
    “惑溺”,就是沉迷不悟的意思。“惑溺门”共记录了七则故事,大致是说人沉迷于声色、财富、嫉妒、情爱里面而无所节制、不能自拔的。倘以此来理解,则这则故事就是说曹氏父子都是好色之徒,即使父子之间也不会有所谦让的。不过曹操的这种说法,可能还是带有一些调侃和夸张的味道,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则更是衬托出了另一个人物甄后,“惠而有色”的鲜明特征了。
    甄氏,人们习惯上称她为甄夫人,她的真实的名字是什么,史书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三国志·魏书》中她的传记文字里名字也是缺失的,但她的身世和事迹记载的却还算比较全面。她是中山无极人,也就是现在河北无极县一带人氏,家庭自汉时一直世袭着二千石的爵位,父亲是上蔡令甄逸。她成年后,袁绍为次子袁熙迎娶她作为妻子。建安九年,亦即公元二〇四年,曹操攻打邺城,城破,他就被曹丕纳为妾室了,文首所引“惑溺门”中的故事就说的是这一档子事。曹丕最初还是宠幸她的,她为曹丕生了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曹叡即后来的魏明帝。
    她的命运的转变大致应是在建安二十五年。那一年,曹操死了,曹丕继任为魏王,因为征战,甄氏就一直被留在邺城。没几个月,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而成为皇帝,史称魏文帝,洛阳后宫亦宠幸多人,甄氏则仍在邺城,却还是夫人的封号,而没有被立为皇后。此时内廷宫斗激烈,甄氏失意,就有怨言传出,再加上文帝宠幸的贵妃郭女王的进谗陷害,文帝终于大怒,次年六月即派遣使者至邺城,赐死,踢死了她,葬在邺城。据说殡葬时披发遮面,以糠塞口,用来惩罚她口出怨言的罪过。
    她的传记所载事迹,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明达而贤惠的人,救济乡里,孝顺婆婆,不管是在袁家还是在曹家,都是以贤内助的形象出现而让人感受很深,只可惜她的命运不济,就那样凄惨着死去了。还有传说是曹丕、曹植兄弟王位之争中,甄氏钦佩曹植的文士气质和风骨,处处维护曹植,因此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曹植所写《感甄赋》,后来魏明帝改其名为《洛神赋》,就是来纪念她的,并赋予了甄夫人以洛神的美称,因而亦有资料说她的名字叫甄洛。
    甄氏死后五年,曹丕驾崩,曹叡即位,追封母亲为“文昭甄皇后”,所以“惑溺门”中的故事称她为“魏甄后”。几年后,曹叡又感于母亲生前的冤屈和死后葬地的简陋而迁葬甄氏于朝阳陵,在今河南安阳一带。《世说新语》“言语门”中的一则故事,也记录了曹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故事说魏明帝在甄家后园为外祖母建造馆舍,造好之后,他亲自去查看,问左右随从说:“这个馆起个什么名字才好?”侍中缪袭说:“陛下圣明的思虑与贤明的君主相同,孝心无穷无尽远远超过曾参和闵子骞。这馆舍的兴建倾注了对舅家的深情厚谊,所以应当用‘渭阳’来命名。”《渭阳》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诗,为春秋时秦康公思念母亲之作,《诗序》中说康公“我见舅氏,如母存焉”,后来的人们就用“渭阳”来表示母亡之后甥对舅的情谊。

    再说这曹丕,从父亲手里抢先一步夺走甄氏也绝不是孤例,《世说新语》“贤媛门”有故事记载说曹丕病重时,生母卞太后来探望,进门看见当班服侍的人都是曹操过去宠爱的人,就问这些人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回答说正在为武帝招魂时过来的。卞太后于是停下脚步,骂曹丕道:猪狗不如的东西,确实该死!举行葬礼时,也没有去哭吊。可以想见,甄氏的命运是那个样子,这么多曹操过去宠爱的人,命运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曹操与歌妓——《世说新语》品读之67 (2016-01-12 15:51:08)转载▼
标签: 曹操 卞夫人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在《世说新语》中,有关曹操的故事,几近二十余则,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从这些故事中,多少亦能领略出一些曹操的“英雄”本色。
在“忿狷门”,第一则故事就说,曹操有一个歌妓,声音最是清脆高亢,然而性情极其暴躁。想杀掉她吧,又怜惜她的才华;要留着她,又不能忍受她的脾气。于是挑选了一百人,同时放在一起学习训练。不久,果然有一个歌妓的声音可以比得上她,就把那坏脾气的歌妓杀掉了。
曹操与歌妓,可以说有很深的渊源。他年轻的时候,在老家谯县遇上歌妓卞氏,看上她,就纳了妾。他的几位夫人中,卞氏最为贤惠,帮助曹操处理家国事务,每为曹操所欣赏,所以曹操也愿意把后宫的事务交与她来管理。她又为曹操生养了曹丕、曹植众兄弟,也算是芝兰玉树一般的人物,因而,她的地位,自曹操、曹丕直至魏明帝曹叡时,就王后、太后、太皇太后地一路攀升,她也可以说是一个歌妓成就了辉煌人生的典范。除此而外,曹操年轻时也喜欢到花柳巷里游荡,作典军校尉时亦曾为心仪的歌妓折腰。后来有了军政大权,当然更是排场多了,成立随军抑或宫廷的歌舞团供他享乐则为极其自然的事。曹魏集团北征、东进胜利后,在邺城打造娱乐场所铜雀台,曹氏父子与文武百官觥筹交错,对酒高歌,大殿上鼓乐喧天,歌舞拂地,盛况空前,整天沉醉于笙歌埙舞之中也是历史上极为风流的事件。因而“忿狷门”中所记载的故事,从历史背景看可信度还是比较大的。
这则故事中的曹操,在性格特点上至少有三种表现,爱才、嗜杀、奸诈。曹操的爱才是出名的,而且胆子很大,连鲁迅也说,曹操征求人才时,说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这一点从曹操不择手段招揽人才以及帐下强大的人才阵容也能看出,所以曹操怜惜一个歌妓的才华,也是性格使然。但他又喜怒无常,不能容忍歌妓酷恶的性格,以他的做派,自然也就暴露出了他的另一个鲜明的性格特点就是,嗜杀。在《世说新语》“假谲门”中的故事里,他嗜杀的本性在自己所宠幸的身边人身上也是有所表现的,性质极其恶劣,以至于假寐杀人,更不要说是一个歌妓了。但在这位歌妓身上,曹操嗜杀的性格又受到爱才的牵制,于是他的本性又暴露出了另一个特点就是,奸诈。工于心计,手段精准,直至杀之而后快。曹操在历史上,奸诈亦是出名的,以至于还有“奸雄”的称号。总之是,从这则小故事,亦能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在歌妓一方看来,有才总还是很好的事,但有一个“酷恶”的性情,却是极为致命,不管这种性情,是天性使然,还是侍才放任,遇到这样一位嗜杀的主子,则完全是天大的罪过了。她的有才,倘若发挥得好,未尝不会成为第二位卞夫人,但这样的机缘,却还是因为她的“酷恶”的性情而错过了,实是让人觉得可叹与可惜。在单位不要惹上司,有才亦不可任性,现时的聪明人,大多都是明白的。
俗物败兴——《世说新语》品读之68 (2016-01-14 14:51:40)转载▼
标签: 王戎 竹林 七贤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竹林七贤”是一个比较别致的社会团体,它的典源出自《世说新语》“任诞门”。文字表述说,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龄相仿,嵇康稍小一些。参与这一聚会的人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这七人常常在竹林下聚会,毫无顾忌地开怀畅饮,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后来的许多学者,都从学术的角度考证它的渊源,实际上是复杂化了,因为这段文字表述得非常清楚,“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而所谓“贤”,也不过是一概而论,倘若细究,亦有“不贤”者,据说他们七人中,王戎就是最为鄙俗的一位。
王戎的鄙俗,表现是多方面的,限于篇幅,本篇文字就仅仅局限地关注于他的吝啬品性。《世说新语》“俭啬门”中的故事,是说人的节俭和吝啬的,故事共九篇,王戎一个人就占去了四篇,也算是夺了花魁。故事也都简短,大致罗列一下就是:他的侄儿结婚,他送了一件单衣作为贺礼,后来又要了回来;他家有上好的李子,卖出去恐怕别人得到树种,就总是先钻破果核才卖;他的女儿嫁给了裴頠,向他借了几万钱,女儿回家后,他一脸地不高兴,女儿赶紧把钱还给他,他不高兴的神色才消失了;他地位显贵且富有,家宅、仆婢、肥田、农具等富有程度在洛阳城里是没有人能比上的,券契账簿繁多,常常和夫人一起在烛光下摆开筹码算账。这些故事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读起来也能让人会心一笑,对王戎这吝啬鬼的形象深入脑际,不得不佩服他吝啬的程度和手段,绝对都是一流的。
王戎作为“竹林七贤”成员之一,能有这样庸俗的表现,是让人大跌眼镜的。他的庸俗,在小节,在生活小事之中,带有一种根性的、平民化的色彩,完全不像是高贵人士、富有门第的姿态,也实在是和“竹林七贤”不满于现实,不拘礼法,放情山水,常常宴集于林下纵酒酣畅的整体形象是冲突的。其俗在骨,是无法通过外界条件的改造和自我调适来完善的,正如余嘉锡所言,他是“天性鄙吝”。其实他的这种天性,在当时“竹林七贤”成员之中,在社会上,都有较大程度的认可。在“排调门”,有一则故事说,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畅饮,王戎后到,阮籍说:“俗物竟然来败坏人的意趣!”王戎笑着说:“你们这样的人意趣也是可以败坏的吗?”虽是带有调侃的味道,但在朋友圈,他的“俗物”的形象是人所共知的。在社会上,这一方面的影响也很大,刘孝标注引用王隐《晋书》中的话说,“戎性至俭,不能自奉养,财不外出。天下人谓为膏肓之疾。”鄙吝的天性已经达到了一种病态的表现,是天下人所共知的。

     “竹林七贤”终究只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所形成的一种松散的组织架构,是几位还算能处得来的朋友在一起放情山水、喝酒纵歌的产物,后来因为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的不同,很快就分崩离析了,成员之间甚至还出现了反目成仇的现象,以至于嵇中散所写《与山居源绝交书》也成了文学史上的名篇佳构,它的存活期实在也是太过于短暂了。然而后来的人,还是赋予了它美好的涵义,围绕“竹林”一词做足了文章,或指放任不羁的饮宴游乐,或指莫逆的友情,都无不可,而所谓“七贤”,也会比喻为不同流俗的文人,真也可以算是古今文人心中的桃花源了。但拨开美丽的外衣,比如聚焦于王戎,我们还是看到了历史的拐角处那一抹俗气的影子了,有时真不免会生发些败兴的意绪,当然也有会心的一笑。


哀而不怨——《世说新语》品读之69 (2016-01-20 12:41:29)转载▼
标签: 王导 温峤 周顗 世说 品读         分类: 新雨堂
晋室南迁,亦算作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感到沉痛的大事件,对于北人来说,倘以如丧考妣一词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世说新语》“言语门”中的一则故事说,江东的东晋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法度法令等都没有订立,温峤这时作为刘琨的使者渡江而来,看到这个样子,内心忧虑重重。不久他去拜访王导,向他陈述了愍帝被囚禁远方,社稷宗庙被焚毁,帝王陵墓被夷为平地等惨酷之状,情感上真有《诗经·黍离》一篇中所写的亡国之痛。温峤忠诚慷慨,深沉刚烈,说话时涕泪交流,丞相王导也和他一起相对落泪。
温峤所说的惨酷之状,仅仅也才是庙堂之事的一点点情状,其实生活在北朝的老百姓,在异族的统治下,日子也是水深火热的,惨状更是难以言说,所以这种对于中原沦丧的伤感,以至于相对而泣的情形,则比较多见。“言语门”中的另一则故事就说,过江避难的诸位人士,每到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就相邀一起到都城建康南边的新亭,坐在草垫上聚会饮酒。周顗在座中说:“风景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山河有了变化!”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对视流泪。新亭对泣、新亭泪后来就成为典故,以表忧时之叹、家国之思。那种感伤和无奈,从故事的描绘来看,是极为深沉的。
但这样哭来哭去,终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新亭对泣的故事末尾,王导终于沉下了脸,厉声厉色地对众人说到:“我们应当同心协力辅佐王室,恢复中原,何至于像楚囚那样相对垂泪呢!”所以他一改务实的做派,团结了一批北方的士族,成为骨干,辅佐司马氏建立了东晋政权。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始终维护着司马氏政权的权威,在清除王敦之乱、苏峻之乱的重要政治关口,都发挥了辅佐之臣的重要作用,平息了一次次的政变危机。又调和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以及各士族之间的矛盾,竭力保持东晋政权的稳定与发展。温峤拜访王导的那次对泣恳谈,亦是领略了一代贤相的才能与风采,就诚恳地表达了与丞相深相结交的意思,王导也深深致谢并接受了他友好的诚意,所以温峤高兴地说:“我们江东已经有了管仲这样的贤相,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事实证明,温峤的判断和预见是非常准确的,王导后来的政治修为亦不愧为一代贤相的做派,在历史上留下了较高的声誉。他是王羲之叔伯一代的人物,也为山东琅琊王氏一门的兴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家族人才辈出,和这位贤能的先祖人物亦是有着很大的关系。
忧时之叹、家国之思在王导的身上也是有所表现的。《世说新语》“企羡门”中有一则故事说,王导过江之后,自己说起以前在洛水边,多次与裴頠、阮瞻各位贤达一起谈玄论道的事。羊曼说:“人们早就以此来赞许你,何必再重复说呢?”王导说:“并不是说我要自我标榜,只是想念当日的时光不可再得罢了。”羊曼与温峤、庾亮等人都是晋中兴名士,官职做到了丹阳尹,他对丞相的意思还是没有理解对,所以王导就又申说了一次。时光不可逆而外,其实谈玄论道的喜悦、家国之思的哀叹都是分明的,也都是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惆怅意绪,所以也只好留下“企羡”的份儿,但我们读它,却是能够理解出意在言外的情感,以及一种无怨无伤的情怀的,这应该还是王导作为一代名相而有别于其他常人的一个个性特征了。

哀而不怨,哀而不伤,务实精进,也许就是一个人心里最为强大的朋友了。
志在远山——《世说新语》品读之70 (2016-01-22 14:29:18)转载▼
标签: 阮裕 王羲之 隐士 世说         分类: 新雨堂
《世说新语》“栖逸门”所录十七则故事,集中记载了魏晋时期一些士大夫和隐士的隐居生活。“栖逸”就是隐居赋闲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概括了中国隐士文化的精神特质。中国隐士文化,发轫于先秦,承续于秦汉,至魏晋趋于定型,已是变得相当的成熟,以至于成为高峰而后世不见超越。在此期间,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社会的视觉主要聚焦在隐士个体的言行上,《世说新语》亦复如是,于是从这些故事中人们则大致可以了解到魏晋时期中国隐士文化的基本情况。
有一则故事说,阮裕在东山过着冷落凄清无所事事的生活,但是心里却常常感到很满足。有人拿他的情况去问王羲之,王羲之说,这位先生几乎不惊宠辱,即使是古代深藏不露的隐士,又怎么能超过这种境界呢?这个故事虽然是在称赞阮裕,但从另外的层面也说明要做一个隐士,外在条件就是要能够适应冷落凄清的寡淡生活,内在精神上则要宠辱不惊,心理上恬然自足。至于个体的生活状态,游散名山也好,吟啸林下也罢,那不过只是一个隐士在满足前边两个条件之下的个体生活表现罢了。
不过阮裕起初并不就是隐士,他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堂弟,先前是做过官的,朝廷曾授他以金紫光禄大夫的官职,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阮光禄”。他在王敦手下干事的时候,“以敦有不臣之心,乃终日酣觞,以酒废职”,于是得免王敦之难,侥幸地活了下来。大致是迫于政治的压力,总之是后来多次摆脱牵连,一如孔子在《论语》中说的那样,“邦有道则现,邦无道则隐”,于是辞官不就,彻底地做了隐士。这是隐士群中的一种情形,还有一种情形是以隐为志,以隐为美的,他们步入社会就以归隐为志向,终生坚持操守,做着隐士,如“栖逸门”中所载的刘子骥、翟道渊,他们都是南阳人,也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先前做着隐士,而其志不在于此,或者是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就出山出仕去了,如鼎鼎大名的谢安,“栖逸门”中所载的孔愉、周卲等人,都是如此。
“栖逸门”中还有三则故事,是说三个不同门第的兄弟二人都是一人做官,一人归隐,却都是各有各的好,读来亦很有趣味。其一说,骠骑将军何充劝弟弟何准做官,弟弟却回答他说,我老五的名望,并不比你骠骑将军差!还是算了吧。其二说,武昌孟嘉在外做官,弟弟孟陋归隐,都很有名气。京城里一帮有名望的人想看看隐士的风采,就派信使对孟陋说哥哥病重。孟陋赶到京城,果然倾倒一时,见过他的贤达都很敬重他,于是相互传话说,孟陋的才德如此,孟嘉可以死而无憾了。倒像是一场恶作剧。其三说,戴逵在东山隐居,他的哥哥戴逯却想做官事功。谢安就问戴逯说,你们兄弟二人的志向怎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啊?戴逯回答说,下官不能忍受隐居的忧愁,家弟不想改变隐居的乐趣。真可谓是人各有志了。
由此还可以看出,隐士在社会中还是受到普遍尊重的。一方面,政治需要知识分子的参与,但非常忌讳他们过度参与,所以在这种博弈中,尊重隐士是基本的条件;另一方面,魏晋时期玄学盛行,谈玄论道几乎是隐士阶层的一种基本技能,他们和主流思想是合拍的,亦为社会民众所认可;另外,在统治阶层内部,有众多的官员也都是隐士出身,自然也会有一种情感的因素在里边。所以他们也会有比较好的社会待遇,“栖逸门”就有一则故事说,晋司空郗超每次听说有人想崇尚高远而隐居时,就为他们备办百万钱财,并建造住宅。戴逵就享受了这样的待遇,给人写信说就像住进了官衙里一样。
隐士文化对后来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至少为一部分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方向,工作与生活不如意了,就可以归隐,清静无为去了。即使是不去归隐,但“栖逸”的精神理念亦尽可以调适社会的心态和士人的心理,特别是为知识分子描绘了一个思想的桃花源,精神的栖息地,而使社会谐和着发展。魏晋以后,隐士文化代有传承,繁花绽放,不尽一一,仍然发散着奇光异彩。

不过,正如鲁迅所说,“非隐士心目中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中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所以我们倘要看隐君子风,实际上也只能看看这样的隐君子,真的‘隐君子’是没法看到的。”归隐的志士,未尝不为默默的大众,因而,究其实际,我们确乎是应该从隐士个体的形象中跳将出来,而去体认隐士文化的内核,志在远山,却不无家国情怀,努力着做好自己的事情,成为默默大众中的一人。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