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劳动节:我们曾追逐过的劳动模范你还记得几个?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5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6-5-2 18:51 编辑

2016-05-02 凯风清韵


  在那个“劳动最光荣”的火热年代,劳动英模是“追星族”们纷纷追捧的“明星”。像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劳动明星,正是那个时代的楷模,引领一个时代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他们就是“追星族”们心目中的“四大天王”。


  而今,斗转星移,他们褪去光环,渐渐从人们视线中淡出,但那种精神永不曾流逝。小伙伴们,你还能记起几个曾经树立的榜样?还能叫得上几个劳模的名字?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热血的岁月吧!


  郝树才


  “气死牛”的劳动英雄


  郝树才 (1908~1986),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陕西省延长县人。


  


  劳动也能当英雄!


  1942年,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为了保障军队供给,毛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延安军民迅速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王震将军率领的359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成为当时一面旗帜。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老战士郝树才,他凭着一把三斤半重的锄头,一天开荒四亩多地。


  四亩多地,一锄一锄地挖下去,这是什么概念?没种过地的可能想象不到。一般人开荒一亩地都够呛,郝树才打破了当时开荒最高纪录,就连耕地的牛也比不过他,大家送他一个外号叫“气死牛”。边区政府授予郝树才“特等劳动英雄”称号,出席劳动英雄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如果没有千千万万个像郝树才这样的劳动英雄,就没有今天幸福生活,更没有那个“陕北的好江南”。


  王进喜


  “铁人精神”的缔造者


  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铁人王进喜。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石油钻井工人。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他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喷油井,也是共和国第一口油井。


  “铁人”是怎么得来的?


  一天,王进喜拖着伤病的腿拄着拐杖正在钻井工地。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情况万分危机,王进喜当即决定将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里,但是水泥在泥浆里搅拌不开,王进喜扔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纵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其他人也跟着跳了进去。3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制服了井喷。


  这时,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随后,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此后,这个“铁人”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铁人精神


  王进喜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


  ——“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


  “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赵梦桃


  纺织工人的楷模


  


  把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纺织事业


  赵梦桃作为中国二十世纪50年代纺织行业的代表,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并在陕西省全面推广。1963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把她所在的小组命名为“赵梦桃小组”。1956年、1959年先后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和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然而,正当青春年华时,病魔夺走了她28岁的生命……


  昭启后人的“梦桃精神”


  “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是激励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的“梦桃精神”。


  “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不让一个姐妹掉队”。这是“梦桃精神”的精髓。它成为宝贵的财富流传后人,一代又一代的纺织工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梦桃精神,使“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至今仍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6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52:05 | 只看该作者
 时传祥


  与国家主席握手的掏粪工人


  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里,当主持人问童话大王郑渊洁童年的梦想时,他说,像时传祥那样,当一名掏粪工人。结果遭到父亲的训斥,认为是没出息没志气的家伙。


  但那个时期的确是这样,时传祥就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时传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那时的北京城大街小巷的茅房都要人工掏粪,时传祥不断在工作时间背上粪桶掏粪,还利用公休日走家串户,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修厕所。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1959年10月26日,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接见了“群英会”的代表。刘少奇握着时传祥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高兴地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 刘少奇还从自己身上掏出一支英雄牌钢笔送给他,勉励时传祥学习文化知识。


  “时传祥掏粪”激荡着那个时代每个人的心。当时,社会上掀起了“背粪热”。就连万里副市长都与时传祥一起劳动。


  刘少奇还把自己13岁的女儿刘婷婷送到了时传祥的清洁队参加掏粪,体验生活。


  最后,连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的外宾都来了,西哈努克亲王的侄子尤马那拉王子还一连来学了一个礼拜。


  北京各大、中学校的师生,也以能和时传祥一起走街串巷背粪为莫大的荣幸。来北京开会的干部,以能跟着老时背一次粪桶而深受教育。


  张秉贵


  “燕京第九景”


  一个人是一面风景。这话多么富有诗意呵!


  一个普通的售货员,成为“燕京九景”,他是谁呢?


  他,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张秉贵。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张秉贵是糖果柜台售货员。每一次柜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有一次,他听到两个女顾客悄悄议论:“这人态度好,就是动作太慢。”这句话针痛了他。于是,他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


  通过勤学苦练,他熟练地掌握了售货技巧,不用过称,一把抓起来就知道几斤几两,不用算盘就能算出来多少钱。人们送他“一抓准”“一口清”的外号。因而成为王府井大街一道风景。


  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李素丽


  乘客的贴心人


  “各位乘客,您好!欢迎乘坐我们21路1333号车。您可能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我将用北京人热情、好客的传统,为您提供周到的服务。途中,如果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请不要客气,我会热心帮助您。”


  伴着扩音器里李素丽甜润的声音,汽车启动了。


  


  十几年前来北京的人,应该对李素丽这个名字不陌生吧!对,她是北京的一张脸,一张总是挂着微笑的脸。


  她让八方来客记住了她的微笑、她甜甜的声音、她和蔼的态度。她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她被广大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在这平平凡凡的岗位上,李素丽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真诚的笑脸、热情的话语、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关怀。她“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的精神风貌,给乘客们带来美好的天地,给乘客们留下难忘的印象。2000年,李素丽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回想起这些熟悉的面孔,凯哥一瞬间暴露了年龄啊!


  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让我们向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致敬!关于劳动者,你有哪些记忆?快来写留言告诉凯哥吧!


  (部分资料来自人民网等媒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2 22:29 , Processed in 0.0605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