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5-11-29 16:54 编辑
政府承担风险 对中国经济是大拖累 LARRY CAO:能不能跟我们解释一下,中国的系统性风险到底是怎样演变的? Robert F.Engle:五年之前,在我开始跟踪中国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中国当时还排名全球第五,之后就变成了第四名,又变成了第三名,现在变成了第一名了。过去两三年中,中国系统性风险一直排名第一。正如我刚才所说的,今年排名又掉到了第三名、第四名。 所以我们必须要探讨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中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探讨一下,这个模型是不是能够适用在中国?因为你要知道,中国的经济跟大多数其他的国家是不一样的。这种权益除以负债的分析方法,是不是适用于中国?是不是能够衡量中国的风险呢? 首先,要说一下,为什么中国的系统性风险会这么高?中国的银行这么多年来一直向很多国有企业提供贷款,还向很多政府提供贷款,很多的贷款之后是由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或者说建筑和国有企业所带来的利润来偿还的。那么这些贷款,在很多情况之下,借款的这些公司,并没有资金资源来偿还贷款。 但正因为他们是国有企业,所以他们获得了政府的担保。政府实际上用担保来帮助他们偿还债务,银行向他们提供了新的贷款,使这些企业能够偿还旧的贷款。不过即使给予他们新的贷款,这些贷款的质量也不是非常高。有时这些国有企业都无法偿还利息,所以这些贷款的价值实际上是远远低于其帐面的价值。 那么股市呢?现在对于银行的估值非常得低,大家也听到了这种情况。而在我们投资于中国公司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决定这些公司的价值到底是多少?为什么投资者对于银行的估值比较低? 西方谈到系统性风险时总有点担忧,当股市的估值下降的时候,这些公司就会陷入困境,那如果这些公司很大很重要,大而不倒的话,那么政府很有可能就会救助他们。而这些公司也预计政府会救助他们,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敢于承担过大的风险。所以他们是否能获得救助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他们的风险是否得到正确地评估?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很像西方国家,这是因为中国的银行大多数都是国有银行,中国的国有银行不太可能会破产。事实上,他们总会被政府救助,总会被资本重组的。 因此我们可能不会看到中国金融危机像西方的金融危机那样演变,因为中国的银行不会破产。我觉得中国的金融危机可能会演变的比较慢,很有可能中国的银行还会继续发放贷款。甚至向不具任何生产力的行业发放贷款,因为这些行业仍然获得政府的支持。正因为政府支持这些行业,所以银行就认为,向这些行业发放贷款是低风险的,这就会导致金融行业的一个停滞不前的状况。 LARRY CAO:你说的是中国的利益相关者,或者风险承担者并不是银行的这些人,并不是金融机构,到底是谁承担风险呢? Robert F.Engle:对,如果不是银行的经理承担风险的话,如果不是借款人承担风险的话,那谁在中国承担风险呢?当然是政府承担风险了。政府是为整个的经济承担了风险,政府真的是太好了! 当然,我们不希望任何人承担风险,但政府能够承担风险当然是非常好,但问题就在于政府是为所有人承担风险,那么资本的分配就不是基于这个公司的这样一个品质,而是基于公司是否有关系?如果没有违约风险的话,任何人都可以以非常低的利率来借款,这样实际上你就会看到中国的利差是非常小的。所以你可以向不同的公司发放贷款,那为什么不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呢?因为毕竟国有企业的发放贷款都是获得政府担保的,没有任何违约的可能性,没有任何的信贷风险。那银行也就没有理由把贷款或者说资本分配给最强的公司。 所以我觉得这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拖累。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是非常有效地来分配资本,不会把资本分配给最具生产力,发展最快的公司。 中国经济面临挑战 但中国能应对这些挑战 LARRY CAO:你觉得中国未来的金融市场会比较顺利吗?还是会比较动荡?我们现在谈的已经超越股市了,我们谈的是中国的整体经济,而不仅仅是中国的股市。 Robert F.Engle:我看到中国现在的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同时我也觉得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系是可以满足这些挑战、克服这些挑战的。站在美国的角度,我们真的很开心地能够看到这一点。因为一旦出现问题的话,解决方案能够在一夜之间就得以贯彻执行。 而在美国,可能国会还要讨论六个月的时间,最终还无法通;但在中国,一旦政策通过就可以执行。所以虽然中国经济未来不一定一帆风顺,会有很多的动荡,但同时我也看到中国的经济团队能够有很多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公司违约的情况,因此我们对于那些比较弱的公司必须要附加风险溢价,如果你是债券的持有人,你可能要分析一下自己债券的组合,确保你自己持有的公司不是很薄弱的公司,要转向那些比较强的公司。 由于银行或许会在必要的情况下获得资本的重组,所以我觉得在现行银行体系之下,风险不会很大。但是对于影子银行系统来说,就不是如此了。例如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等等。这些产品的回报要远远高于银行的产品。但是政府的担保对于这些产品而言,是隐性的,而不是显性的。 如果你所投资的这个产品承诺的回报很高,但是资本又不足,很可能这些产品最终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回报。所以就像任何优秀的投资者一样,投资于最棒的公司是最明智的,一定要投资于那些比较强的公司,而不是投资于那些做出非常高远的承诺,但是却无法履行这些承诺的公司。 事实,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但是我的建议是必须要认真地来看待投资组合当中的一个信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