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室兮无依。思佳人兮伤情伤悲。彼君子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私。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当年司马相如凤求凰打动了才女卓文君的心,“文君夜亡奔相如”,演出了一幕传唱千古的私奔佳话。这两首诗据说就是司马相如凤求凰的歌辞。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初衷,于是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池,他的女儿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还没出嫁未婚夫就死了,成了望门新寡。
司马相如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司马相如凤求凰使得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情。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在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他们的爱情。后人则根据他们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不过据传说,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沉溺于闲适安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忍无可忍,作了首《白头吟》,呈递相如。随诗并附书曰:“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日希,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是西汉的词赋名家,史有“西汉文章两司马”(另一司马为司马迁)之称。《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他的著作有29篇,但大多失传,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6篇,其中《长门赋》、《美人赋》两篇的真伪还存在争议。《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其代表作,在这两篇赋中,典型的汉代大赋的体制得到确立。
这两篇赋的内容前后相连,都是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以问答体的形式展开的。凤求凰赋中假设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在齐王面前大肆吹嘘楚国云梦泽广袤、丰饶和楚王到云梦泽游猎的盛况,乌有先生不服,批评子虚说:“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接着说齐国“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中,曾不蒂芥”,又夸耀了一番齐地的风景。听完俩人的夸耀,在旁边代表天子的亡是公大笑其无知,根本不知道齐楚之外还有更为宽广的世界。接着他搬出了天上的上林苑,描绘了那里的壮丽景象和天子游猎的盛举,铺陈出一个总揽天地万物,吞吐世界的去处。表明了诸侯在天子的威风和气概之下根本不足与论。